CN101264482B -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 Google Patents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4482B
CN101264482B CN2008100835890A CN200810083589A CN101264482B CN 101264482 B CN101264482 B CN 101264482B CN 2008100835890 A CN2008100835890 A CN 2008100835890A CN 200810083589 A CN200810083589 A CN 200810083589A CN 101264482 B CN101264482 B CN 101264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orking roll
roll
backing
intermediate cal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35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4482A (zh
Inventor
本城恒
松泽司
都筑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METAL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CO Ltd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646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64632B6/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METAL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CO Ltd,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METAL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6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4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axes of rolls arranged horizontally
    • B21B13/04Three-high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7/00Rolls, roll alloys or roll fabrication;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21B27/06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7/00Rolls, roll alloys or roll fabrication;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21B27/06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 B21B27/10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7Adaptation of roll neck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8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e.g. using C-hooks; Replacing roll chocks on roll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具有第1工作辊、第2工作辊、第1支承辊组、第2支承辊组、以及两个辊型轴承。第1工作辊配置在供给的工件的一表面侧,与工件的一表面接触。第2工作辊在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与第1工作辊平行的方式配置,与工件的另一表面接触。第1支承辊组由在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第1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第2支承辊组由在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第2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两个辊型轴承分别配置在第1工作辊及第2工作辊的两端,分别与第1、第2工作辊的两端面接触,容许向着各工作辊的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并在推力方向上支撑各工作辊。

Description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本发明基于2007年3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64689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引用了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辊轧材料的形状控制及辊轧率,提出了各种将上下的工作辊分别用两根支承辊支撑的多级辊轧机(X型磨机)。
在多级辊轧机中,工作辊的直径越小、级数越多,越能得到高的轧制率和对于硬质材料的高的辊轧载荷,但辊轧的稳定性、辊轧速度以及辊轧形成的外观(形状及表面粗糙度)下降。并且反之,工作辊的直径越大、级数越少,越能实现良好的辊轧稳定性、辊轧速度以及辊轧材料的外观,但高的轧制困难,且辊轧载荷变小。
因此,期望有一种多级辊轧机,使用同一个辊轧机,能够满足下述的全部要求,即高的轧制率和高的辊轧载荷、辊轧的稳定性、高速辊轧、高品质的外观。
对于这样的期望,提出了一种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在同一辊轧机中,能够在短时间中方便地进行工作辊的组装替换,且同时变换为适于工作辊的直径的级数,由此能够满足下述全部要求,即高的轧制率和高的辊轧载荷、辊轧的稳定性、高速辊轧、高品质的外观(参照特开平10-17500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工作辊的直径小、级数多的情况下,需要在所限制的空间(框架)内分别配置支撑工作辊的轴箱和支撑中间辊的轴箱,因此支撑工作辊的轴箱(轴承)变小。由此,不能增大辊轧载荷(推力载荷)及弯曲载荷,因此有着辊轧时的板形状控制能力降低的问题。
并且,在更换工作辊和中间辊时,为了不使它们的轴箱彼此干涉,有成为复杂的结构的问题。并且,存在即使在仅更换工作辊的情况下也必须将中间辊等拆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即使是在级数多的情况下,也能在工作辊上施加大的推力载荷及弯曲载荷。
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结构简单,级数的切换方便,并且可以仅进行工作辊的更换。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具有第1工作辊、第2工作辊、第1支承辊组、第2支承辊组、以及两个辊型轴承。上述第1工作辊配置在沿着预定的路径被供给的工件的一表面侧,与上述工件的一表面接触。上述第2工作辊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与上述第1工作辊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与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接触。上述第1支承辊组在上述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由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上述第1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上述第2支承辊组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由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上述第2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上述两个辊型轴承分别配置在上述第1工作辊及上述第2工作辊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两端面接触,容许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并限制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向着推力方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中,上述两个辊型轴承可以分别被支撑在支撑上述第1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的两端的两个支承辊轴箱、或支撑上述第2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的两端的两个支承辊轴箱上。
在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中,上述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可从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离开地支撑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
在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中,上述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可以被配置在以跨越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的方式支撑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的开闭杆机构上。这种情况下,上述开闭杆机构最好在打开的状态下从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向着不同于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轴方向的方向离开。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可以具备工作辊更换台车,该工作辊更换台车具有把持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部的把持部、以及支撑上述把持部且能够在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行驶部。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可以具备第1中间辊组、第2中间辊组、以及增大(increase)用弯曲缸。上述第1中间辊组在上述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由介于上述第1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1工作辊之间、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1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上述第2中间辊组在上述工件的另一面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由介于上述第2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2工作辊之间、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2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上述增大用弯曲缸分别设置在支撑上述第1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或支撑上述第2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上,使上述多个中间辊弯曲。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可以具备第1中间辊组、第2中间辊组、以及减少(decrease)用弯曲(挠度)缸。上述减少用弯曲缸被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使上述多个中间辊弯曲(挠曲)。
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可以具备分别向着上述第1、第2工作辊喷射液体的喷射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喷射部最好能够调整上述液体的喷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设置有配置在上述第1工作辊和上述第2工作辊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两端面接触的两个辊型轴承,因此与使工作辊支撑在轴箱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承受大的推力载荷。同时,也能够承受大的弯曲载荷。
两个辊型轴承分别支撑在支撑第1支承辊组的两个支承辊轴箱、或支撑第2支承辊组的两个支承辊轴箱上,由此能够实现辊轧机的结构的简化。
能够使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从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离开,由此能够进行第1、第2工作辊的更换。
将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配置在以跨越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的方式支撑在支承辊轴箱的一方上的开闭杆机构上,开闭杆机构在打开的状态下,使上述辊型轴承从工作辊的一方的端面向着不同于工作辊的轴方向的方向离开,因此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第1、第2工作辊的更换。
通过具备工作辊更换台车,能够实现第1、第2工作辊的更换操作的高效化。
将令中间辊弯曲的增大用弯曲缸分别设置在支撑上述第1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或支撑上述第2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上,由此使第1、第2工作辊间接地弯曲,能够进行辊轧材料的板厚控制。
并且,将使中间辊弯曲的减少用弯曲缸分别设置在支承辊轴箱上,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辊轧材料的板厚控制。
分别向着上述第1、第2工作辊喷射液体的喷射部能够调整液体的喷射方向,所以在由于切换辊的级数而第1、第2工作辊的直径都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令液体可靠地附着在各工作辊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将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构成10级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将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构成6级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10级结构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示出10级结构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的主视图。
图5是说明工作辊和竖辊轴承的动作的图。
图6是示出竖辊轴承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竖辊轴承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使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切换级数时所使用的工作辊更换台车的图。
图9是示出向10级构成时的辊轧机的工作辊喷附辊轧润滑油时的喷射部的图。
图10是示出向6级构成时的辊轧机的工作辊喷附辊轧润滑油时的喷射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的实施方式。
图1是概略地示出10级构成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侧视图。图2是概略地示出6级构成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10级构成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立体剖视图。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是可根据需要而切换为工作辊52、53的直径小而级数多(10级)的结构(参照图1)、和工作辊82、83的直径大而级数少(6级)的结构(参照图2)的多级辊轧机。
如图1所示,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在10级结构的情况下,具备工作辊(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工作辊)52、工作辊(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工作辊)53、由两个支承辊12、13构成的支承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支承辊组)10、由两个支承辊22、23构成的支承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支承辊组)20、由两个中间辊32、33构成的中间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中间辊组)30、以及由两个中间辊42、43构成的中间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中间辊组)40。
工作辊52配置在沿着预定的路径供给的辊轧材料(相当于本发明的工件)S的上表面侧,并与该上表面接触。工作辊53在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侧以与工作辊52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与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接触。
支承辊组10所包含的两个支承辊12、13在辊轧材料S的上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52平行的方式配置。支承辊12、13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支承辊12、13的两端处的两个轴箱14上。轴箱14被支撑为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且可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由此,支承辊12、1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支承辊组20所包含的两个支承辊22、23在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53平行的方式配置。支承辊22、23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支承辊22、2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24上。轴箱24被支撑为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且可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由此,支承辊22、2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中间辊组30所包含的两个中间辊32、33在辊轧材料S的上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52平行的方式配置。中间辊32、33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中间辊32、3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34上。中间辊32介于工作辊52和支承辊12之间,中间辊33介于工作辊52和支承辊13之间。轴箱34嵌合在形成在轴箱14的下表面的凹部中。由此,中间辊32、3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与支承辊12、13一起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中间辊组40所包含的两个中间辊42、43在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53平行的方式配置。中间辊42、43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中间辊42、4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44上。中间辊42介于工作辊53和支承辊22之间,中间辊43介于工作辊53和支承辊23之间。轴箱44嵌合在形成在轴箱24的上表面的凹部中。由此,中间辊42、4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与支承辊22、23一起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工作辊52介于辊轧材料S的上表面和中间辊32、33之间,在周围不同的三处与辊轧材料S和中间辊32、33分别接触,由此,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确定位置。另一方面,工作辊53介于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和中间辊42、43之间,在周围的不同的三处与辊轧材料S和中间辊42、43分别接触,由此,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确定位置。由此,工作辊52从动于在预定的方向上供给的辊轧材料S而向同一方向旋转,工作辊53从动于辊轧材料S而向与工作辊52相反的方向旋转。
中间辊32、33从动于工作辊52而向与工作辊52相反的方向旋转,中间辊42、43从动于工作辊53而向与工作辊53相反的方向旋转。
支承辊12、13分别从动于中间辊32、33而向与中间辊32、33相反的方向旋转,支承辊22、23分别从动于中间辊42、43而向与中间辊42、43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两个轴箱14上,分别配置有使中间辊32、33弯曲的减少用弯曲缸16。并且,在两个轴箱24上,分别配置有使中间辊42、43弯曲的减少用弯曲缸(未图示)。使用减少用弯曲缸,经由中间辊32、33在工作辊52上作用弯曲力矩,经由中间辊42、43在工作辊53上作用弯曲力矩,由此,分别令工作辊52、53辊弯曲,能够对辊轧板S进行形状控制。
中间辊32、33形成为比支承辊12、13短。更正确地说,中间辊32、33的收容在框架5内的两端部的长度形成为比支承辊12、13短。同样地,中间辊42、43形成为比支承辊22、23短。更正确地说,中间辊42、43的收容在框架5内的两端部的长度形成为比起支承辊22、23短。
在两个轴箱34上,分别配置有使中间辊32、33弯曲的增大用弯曲缸(未图示)。并且,在两个轴箱44上,分别配置有使中间辊42、43弯曲的增大用弯曲缸46。
如上所述,工作辊52、53隔着辊轧板S水平且平行地配置,在工作辊52、53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两个竖辊轴承54、57。竖辊轴承54、57分别与工作辊52、53的两端面接触,限制工作辊52、53的向着推力方向的移动。
工作辊52形成为比中间辊32、33长。更正确地说,工作辊52的收容在框架5内的两端部间的长度形成为比支承辊12、13短,且比中间辊32、33长。同样地,工作辊53形成得比中间辊42、43长。更正确地说,工作辊53的收容在框架5内的两端部间的长度形成为比支承辊22、23短,且比中间辊42、43长。由此,工作辊52的两端都比支撑中间辊32、33的轴箱34向外侧突出,且被配置为收纳在框架5内。并且,工作辊53的两端都比支撑中间辊42、43的轴箱44向外侧突出,且被配置为收纳在框架5内(参照图4等)。
图4是示出10级构成时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主视图。图5是说明工作辊52、53和竖辊轴承54、57的动作的图。图6是示出竖辊轴承54、57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竖辊轴承54、57的结构的主视图。
竖辊轴承54具有竖辊55、以及可绕着与辊轧材料S垂直的旋转轴自由旋转地支撑竖辊55的支撑部56,竖辊轴承57具有竖辊58、以及可绕着与辊轧材料S垂直的旋转轴自由旋转地支撑竖辊58的支撑部59。
如图4所示,竖辊55配置为与工作辊52的一方的端面52s和工作辊53的一方的端面53s同时接触。并且,竖辊58配置为与工作辊52的另一方的端面52s和工作辊53的另一方的端面53s同时接触。更详细地说,竖辊55对于被配置在辊轧板S的上侧的工作辊52,与其端面52s中比工作辊52的旋转轴向下侧的区域接触,对于被配置在辊轧板S的下侧的工作辊53,与其端面53s中比工作辊53的旋转轴向上侧的区域接触。并且,竖辊58对于被配置在辊轧板S的上侧的工作辊52,与其端面52s中比工作辊52的旋转轴向下侧的区域接触,对于被配置在辊轧板S的下侧的工作辊53,与其端面53s中比工作辊53的旋转轴向上侧的区域接触。
如图5所示,若在一对的工作辊52、53之间供给辊轧板S,则工作辊52、53随着辊轧板S的行进而旋转(纵旋转)。工作辊53向着与工作辊52相反的方向旋转。
竖辊55与工作辊52的一方的端面52s的比旋转轴向下侧的区域、和工作辊53的一方的端面53s的比旋转轴向上侧的区域接触,竖辊58与工作辊52的另一方的端面52s的比旋转轴向下侧的区域、和工作辊53的另一方的端面53s的比旋转轴向上侧的区域接触。由此,竖辊55、58随着工作辊52、53的旋转而旋转(横旋转)。
这样,通过在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两端分别配置竖辊轴承54、57,可旋转地支撑工作辊52、53,且能够约束向轴方向的移动而支撑工作辊52、53的推力载荷。
并且,如上所述,工作辊52形成为比中间辊32、33长,且工作辊53形成为比中间辊42、43长。并且,工作辊52的两端比支撑中间辊32、33的轴箱34向外侧突出,工作辊53的两端比支撑中间辊42、43的轴箱44向外侧突出。一对的竖辊轴承54、57配置在比轴箱34、44靠外侧的空间中,因此,不与轴箱34、44干涉。由此,能够将各竖辊55、58的直径设定为任意的大小,能方便且可靠地支撑大的推力载荷。
竖辊轴承54的支撑部56与支撑支承辊22的一方的端部的一方的轴箱24的上表面连结,竖辊轴承57的支撑部59与支撑支承辊23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另一方的轴箱24的上表面连结。支撑部56跨越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一方的端面52s、53s而被支撑在一方的轴箱24上,支撑部59跨越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面52s、53s而被支撑在另一方的轴箱24上。
并且,竖辊55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支撑部56上,竖辊58被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支撑部59上。
并且,如上所述,工作辊52形成为比支承辊12、13短,且比中间辊32、33长,工作辊53形成为比支承辊22、23短,且比中间辊42、43长,因此,竖辊轴承54、57分别收纳在框架5内,不向框架5的外侧的空间突出。
竖辊轴承54的支撑部56的两端牢固地螺纹固定在轴箱24上,从而不能被拆卸。
竖辊轴承57中,支撑部59的一方的端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一方的轴箱24上,另一方的端部经由锁定机构28被支撑在另一方的轴箱24上。由此,竖辊轴承57的支撑部59作为开闭杆机构而起作用。即,在将另一方的端部经由锁定机构28支撑在另一方的轴箱24上的情况下,支撑部59的两端被牢固地支撑在轴箱24上。由此,能够将竖辊58与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面52s、53s抵接。另一方面,在解除锁定机构28的情况下,令支撑部59以其一方的端部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令竖辊58(竖辊轴承57)从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面52s、53s离开。
如图6所示,通过将竖辊轴承57的支撑部59相对于轴箱24旋转大约90°,能够使包含竖辊58的竖辊轴承57从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面52s、53s的正面退避。
使竖辊轴承57退避后,把持并向工作辊52、53的轴方向(竖辊轴承57存在的方向)拉拽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部,则能够将一对的工作辊52、53取出到框架5外。反之,能够将一对的工作辊52、53***到框架5。
如图2所示,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在6级结构的情况下,具备工作辊(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工作辊)82、工作辊(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工作辊)83、由两个支承辊62、63构成的支承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支承辊组)60、由两个支承辊62、63构成的支承辊组(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支承辊组)70。
在6级结构的情况下,不存在中间辊,所以工作辊82、83的直径比工作辊52、53的直径大。并且,不存在用于支撑中间辊的轴箱,取而代之设置有支撑工作辊82的两端的两个轴箱、以及支撑工作辊8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85。
工作辊82配置在辊轧材料S的上表面侧,并与该上表面接触。工作辊82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分别配置在工作辊82的两端的两个轴箱84上。轴箱84被支撑为与轴箱64的下表面接触,且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可与轴箱64一起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
工作辊83在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侧以与工作辊82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与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接触。工作辊83的两端部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在分别被配置在工作辊8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85上。轴箱85被支撑为与轴箱74的上表面接触,且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可与轴箱74一起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
支承辊组60所包含的两个支承辊62、63在辊轧材料S的上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82平行的方式配置。支承辊62、63的两端部分别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支承辊62、6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64上,且与工作辊82接触。轴箱64被支撑为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且可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由此,支承辊62、6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支承辊组70所包含的两个支承辊72、73在辊轧材料S的下表面侧以相互平行且与工作辊83平行的方式配置。支承辊72、73的两端部分别支撑在分别配置在该支承辊72、73的两端的两个轴箱74上,且与工作辊83接触。轴箱74也被支撑为与对置于框架5的内壁接触,且可相对于框架5上下移动地。由此,支承辊72、73被支撑为可维持两者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地相对于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工作辊82从动于在预定的方向上供给的辊轧材料S而向同一方向旋转,工作辊83从动于辊轧材料S而向与工作辊82相反的方向旋转。
支承辊62、63分别从动于工作辊82而向与工作辊82相反的方向旋转,支承辊72、73从动于工作辊83而向与工作辊83相反的方向旋转。
图8是示出在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级数切换时所使用的工作辊更换台车100的图。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具有在切换级结构时用于将一对的工作辊52、53取出至框架5外或***框架5的工作辊更换台车100。
工作辊更换台车100具有:与一对的工作辊52、53平行的,长度大致相同且以相同间隔配置的一对的柱状部件102、103;形成在一方的柱状部件102的端面102s上的工作辊把持部112;形成在另一方的柱状部件103的端面103s上的工作辊把持部113;可调整柱状部件102、103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地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柱105;以及,支撑多个支柱105的下端且可沿着柱状部件102、103的轴方向移动的行驶部120。
工作辊把持部112具有收容工作辊52的端部(竖辊轴承57侧)的收容孔112a、以及临时固定被收容在收容孔112a中的工作辊52的端部的止动螺纹部114。工作辊把持部113由收容工作辊53的端部(竖辊轴承57侧)的收容孔113a、以及临时固定被收容在收容孔113a中的工作辊53的端部的止动螺纹部115构成。
在将一对的工作辊52、53取出至框架5外时,如图8所示,使竖辊轴承57退避。接着,使工作辊更换台车100靠近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框架5,调整柱状部件102、103的高度等从而使柱状部件102、103的端面112s、113s与工作辊52、53的端面52s、53s相对置。
使工作辊更换台车100更加靠近框架5,使工作辊52、53的端部收容在工作辊把持部112、113的收容孔112a、113a中,由止动螺纹部114、115临时固定。并且,使工作辊更换台车100慢慢地离开框架5,则工作辊52、53被取出至框架5外。此时,由于工作辊更换台车100的柱状部件102、103与工作辊52、53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因此能够在不破坏平衡地把持工作辊52、53的状态下从框架5离开。
此外,在将一对的工作辊52、53***框架5内的情况下,实施与取出工作辊52、53的工序相反的工序即可。并且,在工作辊52、53为操作员可用手搬运的重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须使用工作辊更换台车100。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在一对的工作辊52、53的两端分别配置竖辊轴承54、57,因此,与由轴箱支撑工作辊的情况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推力载荷。同时也能够承受更大的弯曲载荷。
使竖辊轴承54、57支撑在支撑支承辊22、23的轴箱24上,由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易化。
使竖辊轴承54、57的一方(本实施方式中竖辊轴承57)从工作辊52、53的一方的端面离开,由此能够进行工作辊52、53的更换。
竖辊轴承57配置在跨越工作辊52、53的一方的端面地被支撑在轴箱24上的支撑部59上,在打开支撑部59的状态下,能够从工作辊52、53的另一方的端面52s、53s的正面使包含竖辊58的竖辊轴承57退避,因此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工作辊52、53的更换操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通过使用工作辊更换台车100,能够高效地实施工作辊52、53的更换操作。
在支撑中间辊32、33的轴箱34上,配置使中间辊32、33弯曲的增大用弯曲缸36,并且,在支撑中间辊42、43的轴箱44上,配置使中间辊42、43弯曲的增大用弯曲缸46,由此,能够使工作辊52、53间接地弯曲。
并且,在轴箱14上,配置使中间辊32、33弯曲的减少用弯曲缸16,并且,在轴箱24上,配置使中间辊42、43弯曲的减少用弯曲缸26,由此,能够使工作辊52、53间接地弯曲。其结果为,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辊轧板S的板厚控制。
图9和图10是示出向工作辊52、53或工作辊82、83喷附辊轧润滑油L的喷射部150的图。
在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中,辊轧润滑油L(包含工作辊冷却油)被供给到工作辊52、53或工作辊82、83上。
10级结构或6级结构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从配置在工作辊的前方侧或后方侧的喷射部150供给辊轧润滑油L。但是10级结构的情况或6级结构的情况下,工作辊52、53的直径和工作辊82、83的直径不同,并且各工作辊的周围的空间的情况也有变化。
因此,根据10级结构的情况或6级结构的情况来切换(调整)从喷射部150喷射的辊轧润滑油L的喷射方向。
如图9和图10所示,喷射部150具有向着工作辊52喷射辊轧润滑油L的上侧喷嘴152a、向着工作辊53喷射辊轧润滑油L的下侧喷嘴152b、以及可同步调整来自各喷嘴152a、152b的辊轧润滑油L的喷射方向的喷射角度调整机构160。
喷射角度调整机构160包括:上侧旋转板162a,在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齿轮162w且上侧喷嘴152a向着半径方向外方配设;上侧蜗轮(蜗杆)164a,与上侧旋转板162a的齿轮162w啮合且使上侧旋转板162a在圆周方向上旋转;下侧旋转板162b,在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齿轮162w且下侧喷嘴152b向着半径方向外方配设;下侧蜗轮164b,与下侧旋转板162b的齿轮162w啮合且使下侧旋转板162b在圆周方向上旋转;旋转轴165,固定上侧蜗轮164a和下侧蜗轮164b;以及马达166,与旋转轴165的一端连结。
各旋转板162a、162b的旋转轴朝向水平方向。并且,例如如图9所示,被配置为上侧喷嘴152a朝向工作辊52,下侧喷嘴152b朝向工作辊53。上侧蜗轮164a啮合于与上侧喷嘴152a隔着旋转轴而形成在上侧旋转板162a的相反侧的外周面上的齿轮162w,下侧蜗轮164b啮合于与下侧喷嘴152b隔着旋转轴而形成在下侧旋转板162b的相反侧的外周面上的齿轮162w。当使支撑上侧蜗轮164a和下侧蜗轮164b的旋转轴165旋转时,分别设置在旋转板162a、162b上的喷嘴152a、152b的朝向在上下方向上变化。
上侧蜗轮164a的螺旋槽的朝向与下侧蜗轮164b的螺旋槽的朝向相反。例如,上侧蜗轮164a是右螺旋,下侧蜗轮164b是左螺旋。由此,当使旋转轴165旋转时,上侧旋转板162a和下侧旋转板162b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各喷嘴152a、152b的喷射方向也在相反的方向上变化。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切换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级数结构时,驱动与旋转轴165的一端连结的马达166,调整各喷嘴152a、152b的喷射方向,由此,能够可靠地令辊轧润滑油L附着在工作辊52、53或工作辊82、83上。
这样,即使在切换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的级数结构时,也能够可靠地给工作辊供给辊轧润滑油L,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板厚控制。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优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的变化。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切换为10级结构和6级结构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中间辊30、40也可以分别具备三个或更多的中间辊。并且,对应于中间辊的数目,支承辊组10、20也可以分别具备三个或更多的支承辊。
并且,说明了在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为10级结构的情况下,在两个工作辊52、53的两端配置有一对的竖辊轴承54、57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在6级结构的情况下,在两个工作辊82、83的两端也可以替代轴箱84、85而配置两个竖辊轴承。
并且,说明了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1为X型磨机(多辊型)的情况,但只要是级数切换型,什么样的形式的辊轧机都能够适用于本发明。例如,不仅限于水平辊轧机,也可以是竖型辊轧机。并且,也可以是通用型辊轧机。

Claims (8)

1.一种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工作辊,配置在沿着预定的路径供给的工件的一表面侧,与上述工件的一表面接触;
第2工作辊,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与上述第1工作辊平行的方式配置,且与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接触;
第1支承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上述第1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
第2支承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直接或间接地从动于上述第2工作辊的多个支承辊构成;以及,
两个辊型轴承,分别配置在上述第1工作辊及上述第2工作辊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两端面接触,容许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并约束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轴方向移动,支撑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推力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辊型轴承分别被支撑在支撑上述第1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的两端的两个支承辊轴箱、或支撑上述第2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的两端的两个支承辊轴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能够从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离开地支撑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辊型轴承中的一方配置在以跨越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的方式支撑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的开闭杆机构上,
上述开闭杆机构在打开的状态下,从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面向着与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轴方向不同的方向离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工作辊更换台车,所述工作辊更换台车具有把持上述第1、第2工作辊中的一方的端部的把持部、以及支撑上述把持部且能够在上述第1、第2工作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行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中间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介于上述第1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1工作辊之间、且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1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
第2中间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介于上述第2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2工作辊之间、且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2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以及,
增大用弯曲缸,分别被设置在支撑上述第1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或支撑上述第2中间辊组所包含的上述中间辊的两端的两个中间辊轴箱上,使上述多个中间辊弯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中间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介于上述第1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1工作辊之间、且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1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
第2中间辊组,由在上述工件的另一表面侧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介于上述第2支承辊组所包含的上述多个支承辊和上述第2工作辊之间、且与上述多个支承辊一起从动于上述第2工作辊的多个中间辊构成;以及,
减少用弯曲缸,分别被设置在上述支承辊轴箱上,使上述多个中间辊弯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分别向着上述第1、第2工作辊喷射液体的喷射部,上述喷射部能够调整上述液体的喷射方向。
CN2008100835890A 2007-03-14 2008-03-12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Active CN101264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4689 2007-03-14
JP2007064689A JP4964632B6 (ja) 2007-03-14 段数切替え多段圧延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4482A CN101264482A (zh) 2008-09-17
CN101264482B true CN101264482B (zh) 2010-09-01

Family

ID=3984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35890A Active CN101264482B (zh) 2007-03-14 2008-03-12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87527B1 (zh)
CN (1) CN101264482B (zh)
TW (1) TW20091819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1775B2 (ja) * 2013-05-10 2017-01-1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クラスタ型多段圧延機
FR3008633B1 (fr) * 2013-07-22 2015-08-07 Fives Dms Laminoir equipe d'au moins une buse de refroidissement
EP3766595A1 (de) * 2019-07-17 2021-01-20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Kaltwalzen von walzgu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4685A (en) * 1981-03-12 1982-09-22 Sherwood William L Rolling mill stand
US4719784A (en) * 1985-04-03 1988-01-19 Hitachi, Ltd. Roll bending apparatus for rolling mill
CN2084397U (zh) * 1990-10-16 1991-09-11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轧辊整体静压支承整体压下冷轧机机座
CN1551807A (zh) * 2001-09-04 2004-12-01 SMS�����ɷݹ�˾ 用于将润滑材料涂覆到轧机机架中的轧辊圆周表面上的装置
CN2698479Y (zh) * 2003-11-12 2005-05-11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工作辊双向移动式四辊冷轧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722B2 (ja) * 1985-04-05 1994-04-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段圧延機
DE4134599C1 (zh) * 1991-10-18 1993-02-25 Thyssen Stahl Ag, 4100 Duisburg, De
JP4206541B2 (ja) * 1999-01-27 2009-01-14 株式会社Ihi 多段圧延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4685A (en) * 1981-03-12 1982-09-22 Sherwood William L Rolling mill stand
US4719784A (en) * 1985-04-03 1988-01-19 Hitachi, Ltd. Roll bending apparatus for rolling mill
CN2084397U (zh) * 1990-10-16 1991-09-11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轧辊整体静压支承整体压下冷轧机机座
CN1551807A (zh) * 2001-09-04 2004-12-01 SMS�����ɷݹ�˾ 用于将润滑材料涂覆到轧机机架中的轧辊圆周表面上的装置
CN2698479Y (zh) * 2003-11-12 2005-05-11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工作辊双向移动式四辊冷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8195A (en) 2009-05-01
JP2008221291A (ja) 2008-09-25
JP4964632B2 (ja) 2012-07-04
KR100987527B1 (ko) 2010-10-13
KR20080084633A (ko) 2008-09-19
CN101264482A (zh) 2008-09-17
TWI332864B (zh) 201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67043B2 (ja) 圧延機のロールスタンド
CN101264482B (zh) 级数切换多级辊轧机
CN107052104B (zh) 一种数控四辊轴锥体滚弯成形机
CN205798002U (zh) 轴向定位精准且具有极高刚度的短应力线轧机
CN104084453B (zh) 一种多辊式拉伸弯曲矫直机
CN104889627A (zh) 一种可三维转向的焊接工作台
CN102303049B (zh) 轧机轴承座的定位装置
CN115971812B (zh) 适用矿山机械的铜套、及其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
CN102327901A (zh) 轧机机架
CN204052437U (zh) 一种多辊式拉伸弯曲矫直机
CN202123106U (zh) 轧机机架
EP1082183B1 (en) Bearing for rolling stands with crossing rolls
CN2834721Y (zh) 无横梁预应力轧机
CN202207710U (zh) 轧机轴承座的定位装置
JP4964632B6 (ja) 段数切替え多段圧延機
JP3164952B2 (ja) 幅・脚長可変エッジングロール
CN218878502U (zh) 一种高精密零部件自动送料装置
KR102174603B1 (ko) 철근 압연 설비용 슬리팅부 성형 장치
JP2503774Y2 (ja) 圧延機のスピンドルサポ―ト
US350906A (en) Machine for rolling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articles
JPS64121B2 (zh)
EP0815966A1 (en) Device for the crossed displacement of rolling rolls
WO2013046178A1 (en) Wire-rod and the like hot-rolling machine
JP3067684B2 (ja) 形鋼のエッジャー圧延機および圧延誘導装置
SU1600876A1 (ru) Прокатный ста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WA MACHINERY CO., LTD. IH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HI METAL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012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HI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10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IHI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IHI Metal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qu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HI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