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6490B -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6490B
CN101176490B CN2006101386353A CN200610138635A CN101176490B CN 101176490 B CN101176490 B CN 101176490B CN 2006101386353 A CN2006101386353 A CN 2006101386353A CN 200610138635 A CN200610138635 A CN 200610138635A CN 101176490 B CN101176490 B CN 101176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heater
lush
inner core
cyanines
tea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38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6490A (zh
Inventor
杨季奇
张崇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1386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6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6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6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64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炒菁机结构,其本体主要包括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加热筒组设于架座上,加热筒有一加热装置,加热筒开有一取物口;加热筒于取物口处有一加压盖,借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以达到节省能源与快速炒菁的功效;炒菁机结构的炒菁方法,包括:预热;置入茶叶;加热旋转;排除水汽四个流程。本发明可改善现有的炒菁机较耗费热能、亦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容易因热量集中于一处而炒焦的缺点。

Description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背景技术
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来的历史,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已发展出不同的饮茶文化及茶道,而茶虽有各式不同的口味与风格,然而,其皆是由茶叶冲泡而来,茶叶在采收后需先经过炒菁的步骤,方可冲泡出茶。
炒菁机是用于处理茶叶的炒菁步骤,而现有的炒菁机请参阅中国台湾申请案号86210014号,《茶叶炒菁机改良构造》专利,该炒菁机主要具有一架座以固定加热筒,该加热筒底部设有一加热炉,加热筒内再以固定轮支撑一内筒,该内筒在炒菁时不断旋转,以免加热集中于一侧,该加热筒以及内筒轴向需呈开放状,以便专业操作人员在炒菁时观察该茶叶的状态,配合架座上的加热炉以调整炒菁的温度、时间,以破坏茶叶的酵素,去除菁味保留香味,完成炒菁。
而由于现有的炒菁机其是需由操作人员留守观察茶叶在炒菁过程中的变化,甚至需要取出部分茶叶闻其味道做判断,因此需将炒菁机设计为开放式的型态,以利随时取出茶叶观察,造成炒菁机内筒的热量与水份容易流失,现有炒菁机加热炉需加热至摄氏300度以上,方具有其效果,而该加热炉由一侧加热,因此造成受热处热度极高,而其它部分热度较低的麻烦,虽然该内筒不停旋转,但仍容易有部分茶叶受热温度过高而过份干燥等情况,造成茶叶熟度不均匀的问题,就整体而言,炒菁所需时间较长且较耗费热能,且炒菁所需时间较久,易破坏叶绿素,影响茶叶的质量,且需要作业员在机器旁持续观察注意炒菁状况,若无经验老到的专业人员指导,茶叶熟度将难以掌控不易均匀,因此就整体而言,其实用性差,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炒菁机及炒菁方法,其可改善现有的炒菁机较耗费热能、亦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容易因热量集中于一处而炒焦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炒菁机,其本体主要包括有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该加热筒是组设于该架座上,加热筒设有一加热装置,该加热筒开设有一取物口;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筒于取物口处设有一加压盖,借该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以达到节省能源与快速炒菁的功效;
所述加热筒设有一抽风口;
所述加热筒内设有一内筒,加热筒末端设有一轮轴机构,该内筒受该轮轴机构带动旋转。
前述的炒菁机,其中取物口是设置于所述加热筒的轴向。
前述的炒菁机,其中加热筒上设有一连动装置,该连动装置延伸出一连动臂与加压盖连结,以控制加压盖启闭。
前述的炒菁机,其中本体上设有一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连动装置。
前述的炒菁机,其中连动装置是以汽缸驱动。
前述的炒菁机,其中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或温度高低。
本发明炒菁机的炒菁方法是:
一种炒菁机的炒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将内筒加热至预定温度;置入茶叶:将欲炒菁的茶叶置入内筒中;加热旋转:以加压盖封闭内筒,并令内筒旋转,借茶叶自身的水份产生水蒸汽,并以水蒸汽帮助内筒的热量传导对流,使热量分布更为均匀,以快速且平均的完成炒菁的流程;排除水汽:待茶叶炒菁完成后,开启加压盖,并排除内筒的水汽,如此便完成整个炒菁的流程。
前述的炒菁机的炒菁方法,其中置入茶叶的步骤中,可视其所需而添加水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改善现有的炒菁机较耗费热能、亦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容易因热量集中于一处而炒焦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炒菁机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炒菁机另一角度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炒菁机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炒菁机加压盖开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炒菁机加压盖关闭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炒菁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            10-架座
11-轮体           20-加热筒
201-内筒          202-转轮组
21-加热装置       22-取物口
23-轮轴机构       231-轴杆
232-抽风口        24-加压盖
241一枢轴         25一连动装置
251-连动臂        26一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炒菁机及炒菁方法,炒菁机请先参阅图1至图3所示,这种炒菁机其本体1主要包括一架座10以及一组设于该架座10上的加热简20,其中:
该架座10底部可附设有轮体11,以方便本体1搬运或调整位置,而该架座10主要供加热筒20承置定位用;
该加热简20用作炒菁,该加热筒20是呈一圆柱状,其底侧设有加热装置21,而该加热筒20轴向开设有一取物口22,该取物口22与加热筒20内部相连通,该加热筒20内则可设置一内筒201,该内筒201是受加热筒20轴向末端所设的轮轴机构23带动旋转,并配合加热筒20前端开口处的转轮组202而旋转,该轮轴机构23是以一轴杆231与内筒201相连通,借此,可由取物口22将茶叶置入内筒201,而由加热装置21加热,并以轮轴机构23旋转该内筒201;以上所述是现有的炒菁机与动作方式,并非本发明所欲保护的标的,故不再赘述;
该加热简20是在取物口22处设有一相对应的加压盖24,该加压盖24是受一连动装置25带动而开启、关闭取物口22,该加压盖24以一枢轴241与连动装置25枢接,加压盖24内侧则直接与内筒201套设连动,并可随内筒201旋转;该连动装置25延伸出有一连动臂251,连动装置25利用汽缸驱动该连动臂251,以达到控制加压盖24启、闭的功效,且该连动装置可感测由加压盖24而来的内筒201加热时的压力。当该内筒201压力达到一设定值时,连动装置25便会令加压盖24略微开启以释放内筒201内的气压;该加热筒20外设有一控制装置26,该控制装置26供使用者操作加压盖24的启闭以及加热装置21的加热温度、时间、压力上限等的设定。
再请参阅图2所示,该加热筒20末端的轴杆231可设置为中空的型态,以形成一通往加热筒20内部的抽风口232,并可配合抽风机(图中未示)等设备而抽出加热筒20内的空气与水汽。
本发明的炒菁机在使用时,请再配合参阅图4至图5所示,使用者是由取物口22将茶叶置入加热筒20的内筒201中,再由控制装置26令连动装置25通过连动臂251使加压盖24将该取物口22封闭,该连动装置25是以气缸作为驱动该连动臂251的动力,而使该加压盖24如图5所示封闭该取物口22,并可在内筒201的气压过大时略微开启泄压,如此,则该加热筒20内的空间是呈封闭的形态,炒菁时的热源不流失散逸,如此不仅可加快炒菁的速度,更可降低加热装置21。所需加热的温度,并具有节省能源的功效;
再者,该加热筒20在炒菁时是呈封闭的空间,故可利用茶叶自身的水汽使热能散布更为平均,而避免温度集中于加热筒20设置加热装置21之处,而将该处的茶叶炒焦,因此更可避免专业人员看顾的不便与麻烦,达到节省人力资源与成本的功效;最后,当加热完成后,则可由抽风口232将加热筒20内的空气连同水汽抽出,如此便可快速完成炒菁的作业。
本发明的炒菁方法是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下列步骤:预热、置入茶叶、加热旋转、排除水汽等,本发明的炒菁方法因是利用水蒸汽帮助内筒201的热量传导、对流,而使得内筒201中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整体茶叶的炒熟程度更为一致,而可避免专业人员看顾炒菁流程的不便与麻烦。以下针对上述各步骤作进一步的剖析。
预热:先由控制装置26设定,以加热装置21对加热筒20内的内筒201加热,先将内筒201温度提高到280度至300度的炒菁温度,以利后续作业。
置入茶叶:置入预定重量的茶叶于预热后的内筒201,一次炒菁的茶叶重量一般可为13至15公斤,在置入茶叶的同时亦可视其所需,通过经验判断,以直接加入水份,或加入水蒸汽的方式,一并将水加入内筒,有助于利用水蒸汽加热炒熟茶叶。
加热旋转:当置入茶叶后则可利用连动装置25将加压盖24关闭取物口22,该加压盖24是套盖于内筒201外端,并将内简24封闭,加压盖是随内筒201旋转,而该连动装置25则会在内简201因加热而气压到达一定程度时,略为开启加压盖24泄压;加热旋转过程是一直持续到茶叶炒菁完成为止,利用茶叶本身加热后产生的水份,或额外添加的水份,使内筒201中具有足够的水蒸汽,并借该水蒸汽帮助内筒201的热量传导对流,使热量分布更为均匀,而可使全部的茶叶都能得到适当的加热,以快速且平均的完成炒菁的流程,而在整个加热旋转的过程中,加热装置21仍令内筒201保持280度至300度的炒菁合适温度,而内筒201则通过轮轴机构23以及转轮组202保持旋转。
排除水汽:待茶叶炒菁完成后,是将加压盖24开启,并由抽风口232抽风或吹风,而令内筒201内水汽排出,如此便可将茶叶取出,完成炒菁的流程。
本发明的炒菁方法在配合本发明的炒菁机可避免专业人员监看的不便,且炒菁速度较快,完成后的成品亦可保有较多叶绿素而提高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其中如该抽风口232设置于加热筒的任一处,并不限定于该轴杆处。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8)

1.一种炒菁机,其本体主要包括有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
该加热筒是组设于该架座上,加热筒设有一加热装置,该加热筒开设有一取物口;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筒于取物口处设有一加压盖,借该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
所述加热筒设有一抽风口;
所述加热筒内设有一内筒,加热筒末端设有一轮轴机构,该内筒受该轮轴机构带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口是设置于所述加热筒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上设有一连动装置,该连动装置延伸出一连动臂与加压盖连结,以控制加压盖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连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是以汽缸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炒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或温度高低。
7.一种炒菁机的炒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将内筒加热至预定温度;
置入茶叶:将欲炒菁的茶叶置入内简中;
加热旋转:以加压盖封闭内筒,并令内筒旋转,借茶叶自身的水份产生水蒸汽,并以水蒸汽帮助内筒的热量传导对流,使热量分布更为均匀,以快速且平均的完成炒菁的流程;
排除水汽:待茶叶炒菁完成后,开启加压盖,并排除内筒的水汽,如此便完成整个炒菁的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炒菁机的炒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茶叶的步骤中,可视其所需而添加水份。
CN2006101386353A 2006-11-10 2006-11-10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6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86353A CN101176490B (zh) 2006-11-10 2006-11-10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386353A CN101176490B (zh) 2006-11-10 2006-11-10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6490A CN101176490A (zh) 2008-05-14
CN101176490B true CN101176490B (zh) 2010-08-25

Family

ID=39403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86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6490B (zh) 2006-11-10 2006-11-10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6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3113A (zh) * 2012-05-10 2012-09-05 安徽首文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软磁铁氧体原料炒粉机
CN103767873B (zh) * 2012-10-19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内置l型挡板滚筒式炒药机
CN103330012B (zh) * 2013-06-20 2014-11-26 王宝德 一种茶叶杀青机
CN105410214B (zh) * 2015-11-30 2020-04-14 韦绍财 炒菁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6496Y (zh) * 1999-08-14 2000-11-22 董友荣 一种联合制茶机
CN2407588Y (zh) * 1999-10-21 2000-11-29 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锥形滚筒式杀青机
CN2822230Y (zh) * 2005-01-10 2006-10-04 封晓峰 热进风式滚筒杀青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6496Y (zh) * 1999-08-14 2000-11-22 董友荣 一种联合制茶机
CN2407588Y (zh) * 1999-10-21 2000-11-29 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锥形滚筒式杀青机
CN2822230Y (zh) * 2005-01-10 2006-10-04 封晓峰 热进风式滚筒杀青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6490A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6490B (zh) 炒菁机及炒菁方法
CN205747806U (zh) 一种均匀受热式茶叶烘干机
CN105747895A (zh) 一种电烧烤装置
CN20720276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炸篮及空气炸锅
CN206238278U (zh) 一种立式茶叶提香烘干机
KR20110124049A (ko) 곡물 볶음기
CN205494409U (zh) 一种中药用炒药机
CN205669926U (zh) 一种竹木地板烘干装置
CN205831632U (zh) 自动多用电火锅炉
CN205756944U (zh) 一种带有温度检测的家禽浸烫池
CN206019216U (zh) 一种便捷式茶叶烘箱
CN209058898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1211274U (zh) 一种转动式茶叶杀青装置
CN203262166U (zh) 高效节能型乌龙茶精焙提香机
CN213984375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初步干燥装置
CN212754182U (zh) 一种智能咖啡豆烘培机构
CN214792337U (zh) 一种高度提香的茶叶烘焙机
CN213961625U (zh) 一种桑叶茶加工用烘焙设备
CN209331127U (zh) 一种牛肉干烘干装置
CN216983409U (zh) 一种红外线茶叶提香机
CN106264191A (zh) 一种无烟烧烤机
CN208286286U (zh) 茶叶辊筒翻炒装置
CN215925388U (zh) 一种可全方位受热的服装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08208218A (zh) 一种茶叶的杀青设备
CN215531182U (zh) 一种大救驾控温烘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