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7857A -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7857A
CN101087857A CNA2005800447029A CN200580044702A CN101087857A CN 101087857 A CN101087857 A CN 101087857A CN A2005800447029 A CNA2005800447029 A CN A2005800447029A CN 200580044702 A CN200580044702 A CN 200580044702A CN 101087857 A CN101087857 A CN 101087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nk
ink
liquid
chemical formula
record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47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口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7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7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在记录纸上记录图像、字母等的记录液体,其含有色素、用于溶解或分散该色素的溶剂、特定的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和特定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的各自的至少一种。

Description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液滴状态附着在用于记录的载体上以在其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液体、装有该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和用于将装在液体盒中的记录液体以液滴状态通过排出口排出到记录载体上的装置与方法。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4年10月25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0996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优先提交资料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迄今,已采用喷墨***的打印机装置作为液体排出装置,其中将作为记录液体的油墨排出到作为记录载体的记录纸张上以在其上记录图像或字母/符号。这类喷墨***的打印机装置已广泛地被使用,因为该装置运行成本低且适合于减少尺寸和彩色图像的打印。
在用于排出油墨的不同喷墨***之中,有例如偏转***、空腔***、热喷射***、气泡喷射(注册商标)***、热喷墨***、狭缝喷射***和火花喷射***。采用这些喷墨***,油墨通过墨排出头的排出口,或者所谓的喷嘴,用于将油墨附着在记录纸张上以在其上记录图像或字母/符号。墨排出头以细小液滴状态排出油墨。
用于该喷墨***的打印机装置的油墨要求不堵塞喷嘴,通过该喷嘴排出油墨。例如由于油墨中产生的微小气泡而导致油墨堵塞喷嘴。
在油墨中,溶解有预定量的气体如空气。如果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再溶解的气体分离以形成微小气泡。在喷墨***的打印机装置的情形下,例如,随着墨排出头中油墨温度的升高,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排出,导致在该油墨中产生微小气泡。
如果这些微小气泡存在于墨排出头中,恐怕这些气泡堵塞喷嘴以阻碍油墨从喷嘴排出,或者导致墨排出方向的偏转,由此导致排出缺陷。结果是,模糊的打印图像或未打印的点降低打印图像质量点。
特别是,采用热***和气泡喷射***作为喷墨***,向油墨施加热量以将油墨转化为细小液滴,其随后通过喷嘴排出。具体地,通过作为热量源的加热器快速加热油墨,并且将这样加热的油墨在膜状沸腾时产生的气泡的压力下以液滴状态排出。由此,在该喷墨***中,热量趋于在加热器附近累积,并且由此在墨排出头中的油墨趋于温度剧烈升高,由此可能导致不排出或排出缺陷。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例如公开于日本专利特开2001-2964和H10-46075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这些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将低级醇的氧化丙烯加成聚合物在水性颜料油墨中混合。但是,这些技术难以抑制在油墨中产生的微小气泡和由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在日本专利特开H7-70491中还提出含有高级仲醇的烷氧基化物的氧化乙烯加成物的油墨。认为该油墨在高频驱动时的排出稳定性、在记录纸张上的渗透性和干燥性能方面是优异的。但是,使用该油墨,即使在该油墨中含有对应于仅由氧化乙烯加成的高级仲醇的烷氧基化物的化合物时也难以成功地解决微小气泡堵塞喷嘴的问题。具体地,含有仅含7或更多摩尔的量的氧化乙烯的化合物的油墨遭受严重的起泡且导致显著的喷嘴堵塞。
由此,要求用于喷墨***的油墨不仅不存在起泡或喷嘴堵塞,而且没有图像质量恶化,如降低的光密度、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其可在普通纸张如复印纸或报告纸、或者所谓的高质量纸张上打印时产生。
为了满足该要求,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54342中提出使用用含磺酸基团或磺酸酯基团的高分子材料和/或用含磷酸基团或磷酸酯基团的高分子材料处理水不溶性色素获得的色素,并且将含有羧酸或羧酸酯的高分子材料加到该油墨中。
在日本专利特开H8-290656中也提出,将具有D-甘露糖醛酸与L-甘露糖醛酸比例为0.5~1.2的藻酸混合在该油墨中。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H8-193177中提出,将选自基于氟的表面活性剂和基于硅的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和藻酸盐混合在油墨中。但是,采用日本专利特开H8-290656或日本专利特开H8-193177中所公开的技术,在防止喷嘴堵塞或图像质量恶化方面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油墨中微小气泡产生的问题在用于记录纸张的能够高速打印的打印机装置,即油墨排出宽度基本上等于记录纸张宽度的行式打印机装置中更加显著(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开2002-36522)。
该行式打印机装置不同于串行打印机装置,其中将一行或多行喷嘴并列在与记录纸张送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方向上,即沿着记录纸张的横向上;并且其中在墨排出设备在与记录纸张送进方向基本上成直角的方向上扫过时进行打印。行式打印机装置包括延伸横跨记录纸张送进方向的用于从墨盒中引导油墨的油墨流管,和多个墨排出头布置在该管的一侧或两侧,该墨排出头的每个装配有许多喷嘴。采用该行式打印机装置,随着喷嘴数目的增加,各自用于喷嘴的加热器的数目增加,使得微小气泡趋于产生。另外,从墨盒到排出设备延伸的油墨流管的长度增加且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微小气泡难以除去且由于微小气泡的麻烦显著地产生。
采用行式打印机装置,装有多个喷嘴的每个喷嘴线的墨排出周期极短,使得必须使用在记录纸张的整体中具有高渗透性的油墨。如果,在行式打印机装置中,在记录纸张的整体中具有高渗透性的油墨用于普通记录纸张,油墨趋于沿深度方向,即沿纸张的厚度过度渗透,由此可能降低光密度。
另外,如果在行打印机装置中,通过所谓的彩色打印排出不同颜色的油墨以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在先前附着于记录纸张上的油墨有足够的时间渗入纸张内部之前,下一色彩液滴被快速连续地附着。此时,恐怕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趋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提供一种记录液体,该记录液体没有起泡、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或斑点,且具有优异的排出稳定性以确保高质量打印,和提供其中含有该记录液体的液体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采用该液体盒中含有的记录液体使得能够高质量打印的液体排出的装置和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以液滴状态附着在载体上以在该载体上进行打印的记录液体,其中该记录液体包括色素、用于将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以及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1]
Figure A2005800447020009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安装在设置在液体排出装置中的液体排出头上的液体盒,其中液体排出装置将记录液体以液滴状态排出并且使该液滴附着载体上以在其上进行记录,该液体盒用作用于该液体排出头的该记录液体的供应源。该记录液体包括色素、用于将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以及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液体排出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proper);设置在该装置主体上的液体排出头,其包括用于装记录液体的至少一个液体室;用于向该液体室供应该记录液体的供给部件;设置在该液体室内用于向装在该液体室内的该记录液体加压的至少一个加压器件;和用于从至少一个液体将通过该加压器件加压的该记录液体以液滴状态排出到载体的主表面上的排出口;和连接到该液体排出头上用作供应源用于将该记录液体供应到该供应部件上的液体盒。该记录液体包括色素、用于将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以及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仍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通过液体排出装置的液体排出方法,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在该装置主体上的液体排出头,其包括用于装记录液体的至少一个液体室;用于向该液体室供应该记录液体的供给部件;设置在该液体室内用于向装在该液体室内的该记录液体加压的至少一个加压器件;和用于从至少一个液体室将通过该加压器件加压的该记录液体以液滴状态排出到载体的主表面上的排出口;和连接到该液体排出头上用作供应源用将该记录液体供应到该供应部件上的液体盒。该方法包括排出该记录液体,该记录液体包括色素、用于将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以及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和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依据本发明,由于记录液体中含有化学式1所示的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的至少一种和化学式2所示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其变得能够抑制记录液体中微小气泡的产生和改进记录液体对用于打印的载体的润湿性。
由此,依据本发明,由于可以抑制记录液体中微小气泡的产生,其变得能够防止微小气泡导致的记录液体的不排出,或者排出缺陷如弯曲的排出方向,使得记录没有例如未打印区域的高质量图像。另外,依据本发明,由于可以改进记录液体润湿性,即使在字母/符号或图像的多色打印时也能够记录具有高光密度且无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或斑点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从与附图一起提供的下列说明变得更加明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依据本发明的打印机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显示打印机装置中所使用的头盒(head cartridge)的透视图。
图3为头盒的截面图。
图4为显示EOPOEO中EO含量与PO的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A和5B显示了当墨盒安装在头盒上时的油墨供应部分,其中图5A是显示其中供应口闭合的状态的侧视图,和图5B显示其中供应口打开的状态。
图6为显示头盒中墨排出头与墨盒之间关系的正视图。
图7A和7B显示墨盒连接部分中的阀门机构,其中图7A是显示阀门闭合的截面图,且图7B是显示阀门打开的截面图。
图8为显示墨排出头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显示墨排出头,其中图9A为显示其中加热电阻器中已产生气泡的状态的截面图,且图9B为显示其中油墨液滴已从喷嘴中排出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为打印机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移除该装置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图11为显示打印机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示意方框图。
图12为说明该打印机装置的打印操作的流程图。
图13为打印机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移除该装置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其中头罩开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据本发明作为记录液体的油墨、含有该油墨的液体盒、和排出该液体的装置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喷墨打印机装置的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打印机装置,采用依据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设备。该打印机装置1将例如油墨排出到以预定方向运行的记录纸张P上,以在其上记录图像或字母/符号。该打印机装置1是所谓的行式打印机装置,其具有长度对应于记录纸张P的打印宽度的基本上线形行列的墨排出口(喷嘴)。该墨排出口(喷嘴)没置在如图1中箭头W所示的平行于记录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
如图2和3中所示,该打印机装置1包括喷墨打印机头盒(下文称为头盒3)和安装在该头盒3上的打印机主体(proper)4。头盒3排出作为记录液体的油墨2,其用于在记录纸张P上记录图像或字母/符号。在该打印机装置1中,头盒3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多个作为液体盒的墨盒5y、5m、5c和5k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4上,该墨盒中装有油墨2且用作用于头盒3的油墨供应源。在该打印机装置1中,使用装有黄色油墨的墨盒y、装有品红油墨的墨盒m、装有青色油墨的墨盒c、和装有黑色油墨的墨盒k。头盒3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4上,且可拆卸的墨盒5y、5m、5c和5k为可用新墨盒替换的耗材。
在该打印机装置1中,其中以堆叠状态装有许多记录纸张P的盘(tray)65a安装设置在打印机主体4的前底部上在盘安装单元6中。装在盘65a中的记录纸张P通过盘安装单元6的纸张进送端口65引入到打印机主体4的内部以在该打印机主体4内运行。该打印机装置1打印相应于字母/符号数据或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其从信息处理装置如个人电脑中接收)作为字母/符号或图像,以将打印的纸张送到打印机主体4前侧上的纸张输出端口66。
在作为用于打印的记录液体的油墨2中,含有色素、用于溶解或分散该色素的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为由下面所示的化学式1表示的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的氧化乙烯加成物的一种或多种和由下面所示的化学式2表示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色素,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已知的染料、颜料或着色的细小聚合物颗粒。特别地,优选水溶性染料。作为该水溶性染料,可以使用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活性染料或食用染料。优选地,可以从在水中的溶解度、着色或色牢度的观点来适当地选择染料。
具体地,黄色基水溶性染料可列举例如C.I.酸性黄17,酸性黄23,酸性黄42,酸性黄44,酸性黄79,酸性黄142,C.I.食用黄3,C.I.食用黄4,C.I.直接黄1,C.I.直接黄12,C.I.直接黄24,C.I.直接黄26,C.I.直接黄33,C.I.直接黄44,C.I.直接黄50,C.I.直接黄86,C.I.直接黄120,C.I.直接黄132,C.I.直接黄142,C.I.直接黄144,C.I.直接橙26,C.I.直接橙29,C.I.直接橙62,C.I.直接橙102,C.I.碱性黄1,C.I.碱性黄2,C.I.碱性黄11,C.I.碱性黄13,C.I.碱性黄14,C.I.碱性黄15,C.I.碱性黄19,C.I.碱性黄21,C.I.碱性黄23,C.I.碱性黄24,C.I.碱性黄25,C.I.碱性黄28,C.I.碱性黄29,C.I.碱性黄32,C.I.碱性黄36,C.I.碱性黄40,C.I.碱性黄41,C.I.碱性黄45,C.I.碱性黄49,C.I.碱性黄51,C.I.碱性黄53,C.I.碱性黄63,C.I.碱性黄64,C.I.碱性黄65,C.I.碱性费67,C.I.碱性黄70,C.I.碱性黄73,C.I.碱性黄77,C.I.碱性黄87,C.I.碱性黄91,C.I.活性黄1,C.I.活性黄5,C.I.活性黄11,C.I.活性黄13,C.I.活性黄14,C.I.活性黄20,C.I.活性黄21,C.I.活性黄22,C.I.活性黄25,C.I.活性黄40,C.I.活性黄47,C.I.活性黄51,C.I.活性黄55,C.I.活性黄65和C.I.活性黄67。
品红基水溶性染料可列举C.I.酸性红1,C.I.酸性红8,C.I.酸性红13,C.I.酸性红14,C.I.酸性红18,C.I.酸性红26,C.I.酸性红27,C.I.酸性红35,C.I.酸性红37,C.I.酸性红42,C.I.酸性红52,C.I.酸性红82,C.I.酸性红87,C.I.酸性红89,C.I.酸性红92,C.I.酸性红97,C.I.酸性红106,C.I.酸性红111,C.I.酸性红114,C.I.酸性红115,C.I.酸性红134,C.I.酸性红186,C.I.酸性红249,C.I.酸性红254,C.I.酸性红289,C.I.食用红7,C.I.食用红9,C.I.食用红14,C.I.直接红1,C.I.食用红4,C.I.食用红9,C.I.食用红13,C.I.食用红17,C.I.食用红20,C.I.食用红28,C.I.食用红31,C.I.食用红39,C.I.食用红80,C.I.食用红81,C.I.食用红83,C.I.食用红89,C.I.食用红225,C.I.食用红227,C.I.碱性红2,C.I.碱性红12,C.I.碱性红13,C.I.碱性红14,C.I.碱性红15,C.I.碱性红18,C.I.碱性红22,C.I.碱性红23,C.I.碱性红24,C.I.碱性红27,C.I.碱性红29,C.I.碱性红35,C.I.碱性红36,C.I.碱性红38,C.I.碱性红39,C.I.碱性红46,C.I.碱性红49,C.I.碱性红51,C.I.碱性红52,C.I.碱性红54,C.I.碱性红59,C.I.碱性红68,C.I.碱性红69,C.I.碱性红70,C.I.碱性红73,C.I.碱性红78,C.I.碱性红82,C.I.碱性红102,C.I.碱性红104,C.I.碱性红109,C.I.碱性红112,C.I.活性红1,C.I.碱性红14,C.I.碱性红17,C.I.碱性红25,C.I.碱性红26,C.I.碱性红32,C.I.碱性红37,C.I.碱性红44,C.I.碱性红46,C.I.碱性红55,C.I.碱性红60,C.I.碱性红66,C.I.碱性红74,C.I.碱性红79,C.I.碱性红96和C.I.碱性红97。
青色基水溶性染料可列举为C.I.酸性蓝9,C.I.酸性蓝29,C.I.酸性蓝45,C.I.酸性蓝92,C.I.酸性蓝249,C.I.直接蓝1,C.I.直接蓝2,C.I.直接蓝6,C.I.直接蓝15,C.I.直接蓝22,C.I.直接蓝25,C.I.直接蓝71,C.I.直接蓝76,C.I.直接蓝79,C.I.直接蓝86,C.I.直接蓝87,C.I.直接蓝90,C.I.直接蓝98,C.I.直接蓝163,C.I.直接蓝165,C.I.直接蓝199,C.I.直接蓝202,C.I.碱性蓝1,C.I.碱性蓝3,C.I.碱性蓝5,C.I.碱性蓝7,C.I.碱性蓝9,C.I.碱性蓝21,C.I.碱性蓝22,C.I.碱性蓝26,C.I.碱性蓝35,C.I.碱性蓝41,C.I.碱性蓝45,C.I.碱性蓝47,C.I.碱性蓝54,C.I.碱性蓝62,C.I.碱性蓝65,C.I.碱性蓝66,C.I.碱性蓝67,C.I.碱性蓝69,C.I.碱性蓝75,C.I.碱性蓝77,C.I.碱性蓝78,C.I.碱性蓝89,C.I.碱性蓝92,C.I.碱性蓝93,C.I.碱性蓝105,C.I.碱性蓝117,C.I.碱性蓝120,C.I.碱性蓝122,C.I.碱性蓝124,C.I.碱性蓝129,C.I.碱性蓝137,C.I.碱性蓝141,C.I.碱性蓝147,C.I.碱性蓝155,C.I.活性蓝1,C.I.活性蓝2,C.I.活性蓝7,C.I.活性蓝14,C.I.活性蓝15,C.I.活性蓝23,C.I.活性蓝32,C.I.活性蓝35,C.I.活性蓝38,C.I.活性蓝41,C.I.活性蓝63,C.I.活性蓝80和C.I.活性蓝95。
黑色基水溶性染料可列举为,C.I.酸性黑1,C.I.酸性黑2,C.I.酸性黑7,C.I.酸性黑24,C.I.酸性黑26,C.I.酸性黑94,C.I.食用黑1,C.I.酸性黑2,C.I.直接黑19,C.I.酸性黑22,C.I.酸性黑32,C.I.酸性黑38,C.I.酸性黑51,C.I.直接黑56,C.I.酸性黑71,C.I.酸性黑74,C.I.酸性黑75,C.I.酸性黑77,C.I.酸性黑154,C.I.酸性黑168,C.I.酸性黑171,C.I.碱性黑2,C.I.碱性黑8,C.I.碱性黑3,C.I.碱性黑4,C.I.酸性黑7,C.I.碱性黑11,C.I.碱性黑12和C.I.碱性黑17。
色素含量为1~10重量%且更优选为3~5重量%,基于油墨2的总重。考虑油墨2的粘度、干燥性能、排出稳定性或着色、或者打印材料储存时的物理性能,确定色素含量。
作为溶剂,主要使用水。也可以使用任意适宜的已知溶剂以赋予油墨2期望的物理性能,改进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或者用于防止油墨2的干燥。
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低级醇如乙醇或2-丙醇,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甘油、1,2,6-己三醇、1,2,4-丁三醇和季戊四醇(petriol),多元醇烷基醚如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四甘醇单甲基醚或者丙二醇单乙基醚,多元醇烯丙基醚(polyhydric alcohol allylethers)如乙二醇单苯基醚或乙二醇单苄基醚,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如N-甲基-2-吡咯烷酮、N-羟乙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咪唑啉酮(imidazoylidinone)、ε-己内酰胺或γ-丁内酯。其它实例包括酰胺,如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胺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单乙胺、二乙胺或三乙胺,和含硫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或硫代二乙醇。
有机溶剂的含量为5~50重量%且更优选为10~35重量%,基于油墨2的总重。考虑油墨2的粘度、干燥性能或排出稳定性确定有机溶剂的含量。
油墨2中除了前述色素和有机溶剂之外,还含有由下面化学式(3)所示的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下面称为EBPD-EO)的至少一种和下面化学式(4)所示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下面称为EOPOEO)的至少一种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化学式3]
Figure A2005800447020014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
[化学式4]
Figure A2005800447020014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EBPD-EO和EOPOEO二者均能够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以改进油墨2的润湿性。特别地,EBPD-EO能够改进油墨2的润湿性,且EOPOEO能够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
具体地,化学式(3)所示的EBPD-EO中氧化乙烯(下面称为EO)的加成摩尔总数(m+n)不小于1且不大于10,更优选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4。EBPD-EO对于多种金属或塑料部件的表面具有优异润湿性,且由此能够阻止油墨2中的微小气泡变为附着在墨盒3的内表面上,其将随后进行解释。另外,由于EBPD-EO对记录纸张P具有优异润湿性,在将油墨2附着在记录纸张P上以在其上记录图像或字母/符号,即在打印时获得的图像的光密度足够高以抑制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由此形成高质量打印的图像。
在EO的加成摩尔总数(m+n)小于1的情况下,EBPD-EO在水中的溶解性变差,且由此趋于在油墨2中产生相分离以降低油墨2的物理性能。如果相反地EO的加成摩尔总数(m+n)大于10,EBPD-EO过度亲水,使得表面活性剂的功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防止油墨2中生成微小气泡,另外,油墨2粘度增加。
通过设定EBPD-EO中EO的加成摩尔总数(m+n)不小于1且不大于10,能够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以改进油墨2的润湿性,由此形成具有高光密度和仅遭受有限程度的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高质量图像。
化学式(2)所示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下面称为EOPOEO)中氧化乙烯单元(EO单元)的总数(x+z)不小于3且不大于12,和更优选为不小于3且不大于10。EOPOEO分子中EO单元的总单元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在EOPOEO中,氧化丙烯(PO)的单元数(y)不小于8且不大于21,和更优选为不小于8且不大于16。即,由于一个PO单元的分子量为58,所以EOPOEO中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不小于464且不大于1218。
使用EOPOEO,能够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由此,使用油墨2,可以消除排出缺陷如微小气泡堵塞喷嘴52a以阻碍油墨2的排出或油墨2的排出方向偏离预定排出方向,由此获得优异的排出稳定性。
在EO单元的总数(x+z)小于3或者EO单元的含量小于20重量%的情况下,EOPOEO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在这种情况下,EOPOEO在装置升温状态中变得混浊,且由此降低油墨2的物理性能。
在EO单元的总数(x+z)大于10或者EO单元的含量大于40重量%的情况下,EOPOEO的亲水性变得过度,且由此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难以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
另一方面,如果PO的单元数(y)小于8,即,如果PO单元的总分子量小于464,EOPOEO的亲水性过度且可以容易地溶于水。但是,表面活性性能降低,使得不可再抑制微小气泡的产生。
如果PO单元数(y)大于21,即,PO的总分子量大于1218,EOPOEO变为疏水,且即使在室温下也是几乎不可溶的。在这种情况下,油墨2在升温状态中变为混浊,且物理性能降低。
由此,在EOPOEO中,EO单元的总数(x+z)不小于3且不大于12,EOPOEO中总EO单元的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和PO单元数(y)不小于8且不大于21,即,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不小于464且不大于1218。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喷嘴52a被微小气泡堵塞,由此改进油墨2的排出稳定性。
图4显示了EOPOEO中EO含量(EO重量%)与PO总分子量(PO Mw)之间的关系。图4中,粗线框所包围的区域为其中EO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和PO总分子量不小于464且不大于1218的区域。如果油墨2中含有满足该粗线框界定的EO含量与PO单元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EOPOEO,能够抑制喷嘴52a被微小气泡堵塞,由此确保最佳的排出稳定性和防止油墨物理性能2的恶化。另外,如果在所用的油墨2中含有满足该粗线框界定的EO含量与PO单元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EOPOEO,则阻止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喷嘴52a不会被微小气泡堵塞,由此确保最佳的排出稳定性,防止油墨2的物理性能降低。在使用满足该粗线框界定的EO含量与PO单元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EOPOEO的情况下,油墨2的润湿性改善,使得微小气泡,(如果产生的话)被排出而不会停留在墨排出头中。另外,由于油墨2显示优异润湿性,打印图像的质量可改善。
更具体地,参照图4,点1~10(图4中P1~P10)为EOPOEO中EO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和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不小于464且不大于1218。
表1
  EO(x+z)     PO(y) EO(重量%) PO(分子量)
    P1     4     12     20.2     696
    P2     7     21     20.2     1218
    P3     3     8     22.1     464
    P4     7     12     30.7     696
    P5     9     16     29.9     928
    P6     12     21     30.2     1218
    P7     5     8     32.2     464
    P8     7     8     39.9     464
    P9     10     12     38.7     696
    P10     12     15     37.8     870
    P11     4     13     18.9     754
    P12     12     23     28.4     1334
    P13     4     7     30.2     406
    P14     12     13     41.2     754
    P15     9     9     43.1     522
如果使用点1~10所代表的EOPOEO,油墨2的排出稳定性和润湿性最佳。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点11所代表的EOPOEO,EOPOEO中EO的含量为18.9重量%,氧化乙烯含量小。由此,EOPOEO在水中的溶解性降低,并且趋于产生相分离,结果油墨2变混浊,由此降低排出的油墨2的物理性能。
如果使用点12所代表的EOPOEO,EOPOEO中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为1334,其大于PO单元的所述总分子量。由此,EOPOEO变为疏水且室温下几乎不可溶,结果油墨2变混浊,由此降低油墨2的物理性能。
如果使用点13所代表的EOPOEO,EOPOEO中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为406,PO单元的总分子量小于464。由此,EOPOEO变为高度亲水且容易溶于水,结果表面活性性能降低和产生微小气泡。
如果使用点14和15的EOPOEO,EOPOEO中EO含量分别高达41.2重量%和43.1重量%。由此,EOPOEO变得过度混浊且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同时油墨2粘度变得较高。
鉴于上述内容,在EOPOEO中,EO单元的总数(x+z)不小于3且不大于12,EOPOEO中总EO单元的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和PO单元数(y)不小于8且不大于21,即,PO单元的总分子量不小于464且不大于1218。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抑制产生微小气泡,而不会降低油墨2的物理性能。
上述在EOPOEO中EO单元总数(x+z)与PO单元总数(y)的比例,或者(x+z)/y,为例如3~6/7、3~7/8、3~7/9、4~8/10、4~9/11、4~10/12、5~11/13、5~12/14、5~12/15、6~12/16、6~12/1 7、6~12/18、7~12/19、7~12/20或7~12/21。这些EOPOEO物质的分子量大约不大于1700且更优选地不大于1300。大于1700的高分子量是不期望的,因为油墨粘度增加。
EBPD-EO和EOPOEO的加入量各自为0.05~5重量%且更优选为0.1~2重量%,基于油墨2的总重。在所述化合物的加入量小于0.05重量%的情况下,不能抑制微小气泡的产生或者防止油墨2变混浊。此时,不能获得加入化学式(1)和(2)的有益效果。如果相反地所述化合物的加入量大于5重量%,油墨2变得粘稠。
两种化合物EBPD-EO和EOPOEO一起的总用量优选为0.1~5重量%,更优选为0.2~3重量%,基于油墨2的总重。两种化合物的加入比例为10∶90~90∶10且更优选为30∶70~70∶30。
由上述内容看出,由于油墨2中含有至少一种化学式(1)所示的EBPD-EO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化学式(2)所示的EOPOEO化合物,可以阻止油墨2的不排出或排出缺陷,且可以在预定方向上稳定地排出油墨2,结果可以产生无未打印点的高质量图像。另外,由于油墨2含有至少一种类型的化学式(1)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类型的化学式(2)化合物,相对于多种金属和塑料部件或者记录纸张P的润湿性可改善。即使采用多色打印,也可以产生高质量图像,其具有高的光密度且其无边界渗色或无全部色彩混合或斑点。即,使用油墨2,可以无边界渗色或无全部色彩混合或斑点的方式以高排出稳定性和高光密度进行记录。
另外,采用上述油墨2,在25℃氛围下,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即每50毫秒产生气泡情况下的动态表面张力,不小于30mN/m,同时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即每1秒产生气泡情况下的动态表面张力,不小于38mN/m。采用具有这样的动态表面张力的油墨2,光密度变得更高以进一步抑制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如果,使用该油墨2,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小于30mN/m,油墨的润湿性过度,使得在将油墨2附着于记录纸张P上时,油墨趋于沿记录纸张P的厚度渗透以降低光密度。如果,采用该油墨2,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小于38mN/m,趋于在记录纸张P的平面中(in-plane)方向上产生渗色,结果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趋于恶化。即,其中在25℃氛围下,20Hz下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的油墨2可以沿记录纸张P的厚度方向和平面中方向适当地渗透,结果可以高光密度和无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方式进行记录。
可以适当地调节油墨2的动态表面张力,主要取决于EBPD-EO和EOPOEO的各种物质的种类和加入量。
除了化合物(1)和(2)之外,也可以使用其它已知表面活性剂,只要这些其它表面活性剂不会阻碍化合物(1)和(2)的有益效果。已知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特定的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多环酚乙氧基化物,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甘油酯的氧化乙烯加成物、聚乙二醇油酸酯、聚氧化烯塔罗糖酸酯、山梨聚糖油烯基酯或聚氧化乙烯山梨聚糖油烯基酯,酰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或聚氧化乙烯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乙炔二醇或其氧化乙烯加成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醇硫酸钠盐、高级醇硫酸钠盐、聚氧化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铵盐或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单长链烷基阳离子、双长链烷基阳离子或烷基胺氧化物,和两亲表面活性剂如月桂基酰胺丙基乙酸甜菜碱和月桂基氨基乙酸甜菜碱。这些已知的表面活性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前述已知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不大于30重量%且更优选为不大于20重量%,基于油墨2中含有的EBPD-EO和EOPOEO的总重。原因在于,如果已知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大于30重量%,光密度降低,同时产生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
动态表面张力可以采用依据测量动态表面张力的已知原理制得的动态表面张力计来测量,如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S63-31237中所公开的。具体地,可使用由KRUSS制造的商品名为BP-2的能够依据最大气泡压力方法测量动态表面张力的气泡压力动态表面张力计,或者由LAUDA制造的商品名为MPT2的动态表面张力测量装置。
对于含有EBPD-EO的油墨2,设定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设定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油墨渗入记录纸张P的速度,换句话说,从油墨附着的位置在记录纸张P的平面中方向和厚度方向上沿着记录纸张P中纸浆纤维的扩散,变为均匀。
油墨2中,除了色素、溶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EBPD-EO和EOPOEO、和前述已知表面活性剂之外,可以进一步含有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杀菌剂、防锈剂或防霉剂。
粘合调节剂和pH调节剂可列举例如,蛋白质如白明胶和酪蛋白,天然橡胶如***胶,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羟甲基纤维素,木素磺酸盐,天然高聚物如虫胶,聚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杀菌剂、防锈剂或防霉剂可列举苯甲酸、二氯苯、六氯苯、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乙二醇四乙酸(EDTA),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在制备上述油墨2中,以预定比例混合上述色素、溶剂、EBPD-EO和EOPOEO的各自至少一种,在室温或加热到40℃~80℃的温度下,例如通过螺杆搅拌或分散作为混合物。
对于油墨2,如上所述,黄色油墨储于墨盒5y中,品红色油墨储于墨盒5m中,青色油墨储于墨盒5c中且黑色油墨储于墨盒5k中。
现将参照附图说明可以从打印机装置1的打印机主体4上拆卸的头盒3和可以从头盒3上拆卸的墨盒5y、5m、5c和5k。
用于在记录纸张P上打印的头盒3从打印机主体4的上表面侧,即,从图1的箭头A所示方向安装,并且将油墨2排出到记录纸张P上以进行打印。
在通过例如电-热或电-机械转换器的压力产生设备产生的压力头盒3将油墨2粉碎为微小颗粒,以排出微小油墨颗粒。头盒3将油墨2以微小液滴状态喷射到作为打印载体的记录纸张P的主表面上。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头盒3包括盒主体21。作为装有油墨2的容器的墨盒5y、5m、5c和5k装载在该盒主体21上。下面该墨盒5y、5m、5c和5k有时也共同简称为墨盒。
可从头盒3安装和拆卸的墨盒5,包括由将例如表现出高强度和耐油墨性树脂材料(如聚丙烯)注塑制备的罐主体11。该罐主体11形成为基本矩形的形状,具有基本上等于所用记录纸张P的宽度尺寸的尺寸,由此使油墨储存容量最大化。
具体地,墨盒5的罐主体11包括装油墨2的油墨容器12、用于从油墨容器12供应油墨2到盒主体21的油墨供应部件13、和用于从外部摄取空气进入该油墨容器12的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该罐主体11还包括用于将通过与外部连同的端口14摄入的空气引入油墨容器12的空气引入管15、和用于在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和空气引入管15之间暂时储存油墨2的储存部件16。该罐主体11还包括用于在盒主体21上保持墨盒的保持凸起部17和咬合梯阶18。
油墨容器12由高气密性的材料形成,并限定其中装入油墨2的空间。该油墨容器12形成为基本上矩形的形状,且长度尺寸基本上等于记录纸张P的宽度尺寸,即,沿着图2中箭头W的尺寸。
油墨供应部件13设置在油墨容器12的中央下部。该油墨供应部件13为具有尖端的喷嘴,其与油墨容器12连通,并且末端安装到如后所述的头盒3的连接部26中以将墨盒5的罐主体11和头盒3的盒主体21连接。
参照图5A和5B,油墨供应部件13包括用于供应油墨2到墨盒5的底部13a的供应端口13b。底部13a包括用于开/闭供应端口13b的阀13c、用于使阀13c在关闭供应端口13b的方向上偏压的盘簧13d、和用于开/闭阀13c的开/闭栓13e。如图5A所示,在将墨盒5安装到头盒3的盒主体21之前,连接到头盒3的连接部26并通过其供应油墨2的供应端口13d,在作为偏压组件的盘簧13d的力下在其中阀13c关闭供应端口13b的方向上偏压并关闭供应端口。。如图5B所示,当墨盒5装入到盒主体21时,通过头盒3的盒主体21的连接部26的上部,以在与盘簧13d的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提升开/闭栓13e。如此提升的开/闭栓13e,提升阀13c,对抗盘簧13d的偏压,以打开供应端口13b。通过这种方式,墨盒5的油墨供应单元13连接于头盒3的连接部26上,用于建立油墨容器12和油墨存储器31的连通从而能够把油墨2供应到油墨存储器31。
另外,当墨盒5从头盒3的连接部26脱出时,即,当墨盒5从头盒3的安装区22拆卸时,开/闭栓13停止提升阀13c,阀13c在盘簧13d的偏压方向上移动以关闭供应端口13d。由此,即使是在刚刚把墨盒5装载到盒主体21之前油墨供应部件13的最前部被引导向下,也可以阻止油墨2从墨水容器12的内部泄漏。当墨盒5从盒主体21脱出时,阀13c立即关闭供应端口13b,以防止油墨2从油墨供应部件13的最前部泄漏。
如图3所示,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为用于将空气从墨盒5外部摄入到油墨容器12中的空气连通端口。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设置在在罐主体的上表面上的预设位置处,在本文中为中部,当该墨盒5安装在安装区22时该位置朝外,使得即使是在墨盒安装在头盒3的安装区22的情况下,墨盒可以暴露于外部以摄入外界空气。当墨盒5装入到盒主体21上和油墨2从油墨容器12流下到盒主体21时,通过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将对应于油墨容器12中油墨2减少量的空气摄入墨盒5。
引入管15建立油墨容器12和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之间的连通以将通过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摄入的空气引入到油墨容器12中。由此,当油墨2供应到头盒3的盒主体21且油墨容器12中油墨2的量减少以降低内部压力时,空气可以通过引入管15供应到油墨容器12中。因此,内压力保持在平衡状态以保持适当地将油墨2供应到盒主体21。
储存部件16设置在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和引入管之间用于暂时储存油墨2,使得当油墨2从与油墨容器12连通的引入管15漏出时,油墨2不会急促地流到外部。该储存部件16的引入管15设置在油墨容器12的最低位置处,使得来自油墨容器12中的油墨2将再次储存在油墨容器12中。另外,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设置在储存部件16的短对角线的下部顶点处,使得从油墨容器12引入的油墨2难以从与外部连通的端口14中向外泄漏。
保持凸出部17设置在墨盒5的短侧的一个侧面上并且与咬合开口24a咬合,该咬合开口形成于头盒3的盒主体21的闩杆24上。
咬合梯阶18设置在墨盒的侧面的上部,该侧面与承载保持凸出部17的侧面相对。当嵌入头盒3的安装区22时,咬合梯阶18与设置在头盒3的部安装区22上的匹配咬合组件23咬合,以用作在将墨盒5安装在安装区22上时中转动枢轴。
除了上述组件外,上述墨盒5还包括,用于检测油墨容器12中油墨2的剩余量的检测器和用于鉴别墨盒5y、5m、5c和5k的鉴别器。
现在将描述头盒3,其上安装墨盒5y、5m、5c和5k,如上所述,含有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油墨2。
参照图2和3,头盒3由墨盒5和盒主体21制成。盒主体21包括安装区22y、22m、22c和22k,墨盒5安装到其上。当集体地提及这些安装区时,它们以下称为安装区22。盒主体21还包括匹配咬合组件23和闩杆24以确保墨盒5、用于使墨盒5在流出方向上偏压的偏压组件25、连接到油墨供应部件13使得供应油墨2的连接部26、用于排出油墨2的墨排出头27、和用于保护墨排出头27的头罩28。
安装墨盒5的安装区22,具有凹陷的上表面以容许墨盒5***和安装在该位置或拆卸。在基本上垂直于记录纸张P宽度的方向(即平行于记录纸张P的运行方向)上延伸的这些区中安装四个墨盒5。类似于墨盒5,将安装区22安装,其长度平行于打印宽度,因为墨盒5安装在这些区中。墨盒5容纳和安装在盒主体21中。
如图2所示,墨盒5安装在安装区22中。用于黄色油墨的墨盒5y、用于品红油墨的墨盒5m、用于青色油墨的墨盒5c和用于黑色油墨的墨盒5k分别安装在安装区22y、22m、22c和22k中。安装区22y、22m、22c和22k由分隔物22a彼此分开。
如图3所示,用于接收墨盒5的安装区22的开口端设置有匹配咬合组件23。该匹配咬合组件23设置在安装区22的一个纵向端面上用于与墨盒5的咬合梯阶18咬合。在将墨盒5倾斜地插到安装区22的内部时可将墨盒5安装到安装区22中,墨盒5的咬合梯阶18侧作为***侧,且无咬合梯阶18的墨盒侧转向安装区22,咬合梯阶18与匹配咬合组件23的咬合点作为枢轴点。这确保便于将墨盒5安装到安装区22上。
闩杆24通过弯曲弹簧片形成并且设置在与匹配咬合组件23相对的安装区22侧面,即,安装区22的相反纵向端面上。闩杆24的近端形成为安装区22纵向相对端面的底表面,同时其远端在朝向和远离前述底表面的方向上弹性地变形。闩杆在远部形成有咬合凹口24a。在墨盒5安装到安装区22的同时闩杆24柔软地变形,墨盒5的保持凸出部17然后与咬合凹口24a咬合以防止墨盒5从安装区22中脱离。
偏压组件25通过安装在与咬合梯阶18相关的墨盒侧面上底部上的弯曲弹簧片形成,用于在拆卸墨盒的方向上偏压该墨盒5。该偏压组件25为用于推墨盒5的底表面以在从安装区22中拆卸墨盒5的方向上偏压安装到安装区22上的墨盒5的顶出装置。当保持凸出部17从闩杆24的咬合凹口24a解开时,偏压组件25使墨盒5从安装区22卸下。
当墨盒5y、5m、5c和5k分别安装到安装区22y、22m、22c和22k时,在每个安装区22y、22m、22c和22k的纵向中部处,设置连接部26和每个墨盒5y、5m、5c和5k连接的油墨供应部件13。连接部26用作油墨供应管,用于从安装到安装区22上的墨盒5的油墨供应部件13供应油墨2到设置于盒主体21的底表面上的墨排出头27。
具体地,如图6所示,连接部26包括用于储存从墨盒5供应的油墨2的油墨存储器31、用于密封连接到连接部26的油墨供应部件13的密封组件32、用于除去油墨2中的杂质的过滤器33和用于开/闭到墨排出头27的供应管的阀机构34。
该油墨存储器31为与油墨供应部件13连通且其中装有从墨盒5中供应的油墨2的空间。密封组件32设置在油墨存储器31的上端,用于密封油墨存储器31和油墨供应部件13之间的空间以防止在墨盒5的油墨供应部件13连接到连接部26的油墨存储器31的情况下油墨2的泄漏到外部。过滤器33用于除去在安装或拆卸墨盒11期间混入油墨2中的灰尘和污物,且设置在油墨存储器31的下游。
参照图7A和7B,阀机构34包括其中从油墨存储器31中供应油墨2的油墨引入管41,从油墨引入管41供应的油墨2流动通过的油墨室42,和来自油墨室42的油墨2流动通过的油墨排出管43。该阀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油墨引入管41和油墨排出管43之间的在油墨室42中的开口44,用于开/闭开口44的阀45,和用于在关闭开口44的方向上偏压阀45的偏压组件46。该阀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偏压组件46的偏压力的负压力调节螺杆47,连接到阀45的阀轴48和连接到阀轴48的隔板49。
油墨引入管41为可以通过其将墨盒5的油墨容器12中的油墨通过油墨存储器31供应到墨排出头27的油墨管。油墨引入管41设置成从油墨存储器31的底部延伸到油墨室42。
油墨室42通过油墨引入管41、油墨排出43和开口44的整体基本上形成为平行六面体。油墨2流入油墨引入管41以经由开口44从油墨排出管43中流出。
油墨2通过开口44从油墨室42供应到其中的油墨排出管43进一步连接到墨排出头27。油墨排出管43从油墨室42的底侧延伸到墨排出头27。
阀45关闭开口44以将油墨引入管41侧和油墨排出管43侧分隔,并且设置在油墨室42内。阀45在偏压组件46的偏压、连接到阀轴48的隔膜49复位的力、和在油墨排出管43侧的油墨2的负压力下在上下方向上运动。当在最低位置时,阀45关闭开口44以将油墨室42分为油墨引入管侧和油墨排出管侧,由此阻断油墨2供应到油墨排出管43。当在最高位置时,对抗偏压组件46的偏压,阀45容许油墨2供应到墨排出头27,而使油墨室42中的油墨引入管41和油墨排出管43不彼此妨碍。虽然没有限定阀45的材料类型,但是其可由橡胶弹性材料特别是弹性体材料形成。
偏压组件46为例如压缩盘簧,其使在阀45上表面和油墨室42的上表面之间的负压力调节螺杆47和阀45相互连接。偏压组件在其偏压力下在关闭开口44的方向上偏压阀45。负压力调节螺杆47用于调节偏压组件46的偏压力,使得通过调节负压力调节螺杆47,能够调节偏压组件46的偏压力。由此,使用该负压力调节螺杆47,能够调节油墨2的负压力,其驱动阀45,其依次打开或关闭开口44,这种方式将随后详细解释。
阀轴48使连接到其一端的阀45和连接到其另一端的隔板49相互连接,用于两个组件之间的联锁操作。隔板49为连接到阀轴48另一端的弹性薄片。隔板49具有面向油墨室42的油墨引入管41的一端和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面,且是在大气压力下和油墨2的负压力下朝向外部空气侧和朝向油墨排出管43侧弹性变形。
使用上述阀机构34,在偏压组件46和隔板49的偏压力下在关闭油墨室42的开口44的方向上挤压阀45,如图7A中所示。当油墨2从墨排出头27中排出,和由开口44分隔的油墨室42中油墨排出管43侧内的油墨2负压力升高时,隔板49在大气压力下和油墨2的负压力下提升。由此,对抗偏压组件46的偏压,阀45与阀轴48一起提升。此时,在油墨室42中的油墨引入管41和油墨排出管43之间的开口44打开以从油墨引入管41向油墨排出管43供应油墨2。油墨2的负压力降低且隔板49通过其复位力回复其原始形状。在偏压组件46的偏压下,阀门45和阀轴48一起降低,用于关闭油墨室42。在该阀单元34中,每次排出油墨2且由此增加油墨2的负压而重复上述顺序的操作。
在该连接部26中,当油墨容器12中的油墨2被供应到油墨室42时油墨容器12中油墨2的量降低。此时,外部空气从引入管15进入墨盒5。该进入墨盒5的空气前进到墨盒5的上部。这恢复油墨滴i从喷嘴52a排出前的状态以建立平衡状态。此时建立的平衡状态为这样的状态,在引入管15中几乎没有任何油墨2。
该连接部26具有如上所述的复杂结构,且油墨2移动通过该负载的阀单元34的内部。但是,由于如上所述油墨2中含有EBPD-EO和EOPOEO,在阀机构34开/闭时或者在油墨2移动通过阀机构34内部时,抑制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由此,未混有微小气泡的油墨2可供应到墨排出头27。另外,由于油墨2中含有EBPD-EO和EOPOEO,油墨对于连接部26显示优异润湿性,使得微小气泡不会附着在阀机构34的内表面上或者油墨排出管43的内表面上,并且可以平稳地移动以从喷嘴52a与油墨2一起容易地排出。
如图6中所示,墨排出头27沿着盒主体21的底表面排列。喷嘴52a,作为从连接部26排出油墨滴i的排出口(将在后面描述),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沿着记录纸张P的宽度基本上成直线排列,以沿着记录纸张P的宽度延伸,即,在图6中箭头W所示的方向上。
头罩28设置成保护墨排出头27,如图2所示,并且在打印时从墨排出头27中退出。头罩28包括一对咬合凸出部28a和清洁辊28b,该咬合凸出部设置在沿着图2中箭头W的方向的墨排出头两端上的开/闭方向上,清洁辊28b设置为纵向延伸以吸取附着在墨排出头27的排出表面27a上的过量油墨2。该头罩28的咬合凸出部28a与一对咬合凹槽27b咬合,该凹槽设置在墨排出头27的排出表面中以在基本上与图2中箭头W成直角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沿着墨盒5的短侧方向运动以开/闭,即,在基本上与图2中箭头W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开/闭过程中,由于清洁辊28b与墨排出头27的排出表面27a邻接接触地旋转以吸取过量油墨2,由此头罩28清洁墨排出头27的排出表面27a。该清洁辊28b由高度吸湿性的材料形成,具体地,海绵、无纺布或纺织布。在不进行打印时,头罩28关闭排出表面27a以防止排出表面27a中油墨2的干燥。
参照图8,墨排出头27包括作为作为基础的电路基板51,设置有多个喷嘴52a的喷嘴片材52,和用于从一个喷嘴52a到另一个将电路基板51与喷嘴片材52分开的膜53。该墨排出头27还包括用于对经由油墨排出管43供应的油墨2加压的油墨液体室54,用于加热供应到油墨液体室54的油墨2的电阻加热器55,和用于供应油墨2到油墨液体室44的油墨管56。
电路基板51包括由例如硅形成的半导体晶片,和设置有逻辑IC(集成电路)或激励晶体管的控制电路,并且形成油墨液体室54的上表面。
喷嘴片材52的大约10~15μm的厚度,并且包括直径向着喷射表面27a减小的喷嘴52a,喷射表面72a上的喷嘴尺寸为大约20μm。该喷嘴片材52布置面向电路基板51,在其之间有膜53,由此形成油墨液体室54的下表面。
该膜53为例如曝光固化型干膜抗蚀剂,并且形成用于围绕喷嘴52a的周界,除了与油墨排出管43连通的墨排出头的部分之外。该膜43也***到电路基板51和喷嘴片材52之间以形成油墨液体室54的侧面。
该油墨液体室54由电路基板51、喷嘴片材52和膜43围绕以形成用于从一个喷嘴52a到另一个对从油墨排出管43供应的油墨2加压的空间。
加热电阻器55布置在面对油墨液体室54的电路基板51上,并且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51上的控制电路。加热电阻器在例如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加热以加热油墨液体室54中的油墨2。
油墨管56连接到连接部26的油墨排出管43,且从连接到连接部26的墨盒5供应有油墨2以将油墨2送到与油墨管56连通的每个油墨液体室54。即,油墨管56与连接部26连通。由此,从墨盒5供应的油墨2流进油墨管56以装入到油墨液体室54中。
该墨排出头27设置有100~5000个油墨液体室54,每个对每个颜色的墨盒5设置有加热电阻器55。即,每个油墨液体室54中设置有加热电阻器55。在墨排出头27中,每个油墨液体室54中的每个加热电阻器55在打印机装置1的控制78的指令下被选择和加热,如下所述。与这样加热的加热电阻器55相联的每个油墨液体室54中的油墨2从与油墨液体室54相联的喷嘴52a中以油墨液滴i状态排出。
具体地,对于本发明的墨排出头27,电路基板51的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电阻器55的驱动以对所选的加热电阻器55供应例如1~3微秒的脉冲电流。这迅速加热墨排出头27中的加热电阻器55。随后,在墨排出头27中,接触加热电阻器55的油墨液体室54中的油墨2中产生气泡b,如图9A所示。在墨排出头27的油墨液体室54中,随着气泡膨胀,气泡b对油墨2加压,并且如此移置的油墨2转化为从喷嘴52a排出的油墨液滴i。在排出油墨液滴i之后,油墨2通过油墨排出管43供应到油墨液体室54,在墨排出头27中,使得再一次达到预排出的状态。
对于上述墨排出头27,发热点的数目随加热电阻器45数目的值增加,使得微小气泡更易产生。但是,由于油墨2中含有如上所述的EBPD-EO和EOPOEO,能够抑制微小气泡在油墨液体室54的油墨2中产生,并且可以阻止发生排出缺陷如不排出或弯曲排出。
另外,在墨排出头27中,EBPD-EO和EOPOEO均匀地溶解于油墨2中,在油墨2的温度由于加热电阻器55从室温状态升高时EBPD-EO和EOPOEO的状态不变。由此,油墨2在墨排出头27中不变混浊,并且油墨2的物理性能保持稳定。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构成打印机装置1的打印机主体4,其上安装上述头盒3。
参照图1和10,打印机主体4包括头盒3安装其上的头盒安装区61,和用于保持与确保头盒3到头盒安装区61的盒保持机构62。该打印机主体4还包括用于开/闭头罩28的头罩开/闭机构63和用于进送/排出记录纸张P的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打印机主体4还包括用于供应记录纸张P到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纸张进送端口65和用于从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中送出记录纸张P的纸张排出端口66。
头盒安装区61在其中安装头盒3的凹口。安装头盒3使得墨排出头27的排出表面27a平行于运行的记录纸张P的纸张表面,使得将在运行的记录纸张上准确地进行数据打印。注意,头盒3可由于例如墨排出头27中的油墨堵塞而需要更换,并且为耗材,尽管头盒不必如同墨盒5更换地如此频繁。由此,头盒3通过盒保持机构62对于头盒安装区61可拆卸地保持。
盒保持机构62为用于相对于头盒安装区61可拆卸地保持头盒3的机构。通过设置在打印机主体4的保持开口62b中的偏压组件如弹簧(未显示)保持设置在头盒3上的把手62,使得可以相对于设置在打印机主体4中的参照面4a挤压该把手以保持和确保头盒3到位置上。
头罩开/闭机构63包括用于开/闭头盒3的头罩28的驱动单元。打印时,头罩开/闭单元打开头罩28以将墨排出头27暴露于记录纸张P,并且,在打印结束时,头罩开/闭单元关闭头罩28以保护墨排出头27。
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包括用于传输记录纸张P的驱动单元。由此,纸张进送/排出机构传输从纸张进送端口65供应的记录纸张,到头盒3的墨排出头27,并且随后传输其上带有从喷嘴52a排出的油墨液滴i的记录纸张P,到纸张排出端口66,由此将打印的纸张送出打印机装置。纸张进送端口65为通过其将记录纸张P供应到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开口。可以将许多记录纸张P堆放在例如盘65a上。纸张排出端口66为通过其排出其上已附着油墨液滴i的纸张P以完成打印的开口。
现参照附图描述如图11中所示的用于控制由上述打印机装置1打印的控制电路71。
控制电路71包括:用于控制头罩开/闭机构63和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驱动的打印机驱动单元72,用于控制例如供给到与每个颜色油墨i相关的墨排出头27的电流的排出控制器73,和用于警示每个颜色的油墨i的剩余量的警告单元74。该控制电路71还包括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入/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终端75,具有记录的例如控制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例如读出的控制程序和用于必要时读出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用于进行各种控制操作的控制器78。
打印机驱动单元72基于来自控制器78的控制信号开动构成头罩开/闭机构63的驱动马达,由此控制用于打开/关闭头罩28的头罩开/闭机构63。该打印机驱动单元72在控制器78的控制下开动构成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驱动马达,使得记录纸张P将经由打印机主体4的纸张进送端口65供应,由此在打印之后将打印的记录纸张P经由纸张排出端口66排出。
排出控制器73为包括切换器件的电路,其用于开/闭与外电源的电连接,该外电流用于对设置在墨排出头27上的加热电阻器55供应脉冲电流。排出控制器还包括用于开/闭用于调节供应到加热电阻器55的脉冲电流的电阻器或切换器件的控制电路。该排出控制器73根据来自控制器78的控制信号调节例如供应到设置于墨排出头27上的加热电阻器55的脉冲电流,由此控制用于从喷嘴52a排出油墨2的墨排出头27。
警告单元74为例如警示设备如LCD(液晶显示器),并且指示信息如打印条件、打印状态或剩余油墨量。这种警示可在信息处理器79的监视器上或通过扩音器发出。
输入/输出终端75将信息如前述打印条件、打印状态或剩余油墨量通过接口传输到例如外部信息处理器79。输入/输出终端75还从外部设备例如信息处理器79接收例如用于输出信息的打印数据或控制信号,如上述打印条件、打印状态或剩余油墨量。信息处理器79例如可以为例如电子设备如个人电脑或PDA(个人数字助理)。
连接到例如信息处理器79的输入/输出终端75,可使用例如串行接口或并行接口作为接口。输入/输入终端75还可以具有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器79的数据通信。在输入/输出终端75和信息处理器79之间可***网络,如互联网。
ROM 76为存储器,如EP-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且其中储存用于由控制器78执行的处理操作的各种程序。该储存程序由控制器78装载到RAM 77。RAM 77在存储器中保持打印机装置的各种状态和通过控制器78从ROM 76读出的程序。
控制器78基于例如从输入/输出终端75中接收的打印数据和从头盒3中接收的油墨2剩余量数据控制各个部件。控制器78基于例如输入的控制信号读出控制各个部件的处理程序,以将这样读出的程度保持在RAM 77中以基于该控制程序进行对各部件的控制或处理。
在上述控制电路71中,处理程序储存在ROM 76中。然而,储存处理程序的介质不限于ROM 76,并且也可以是各种记录介质,如光盘、磁盘、磁光盘或IC卡,其上记录有处理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71直接地或通过信息处理器连接到激励记录介质的驱动,以从这些记录介质中读出处理程序。
现在将参照如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解释打印机装置1的打印操作。注意本操作通过设置在控制器78中的未示出的CPU(中央处理单元)依据储存在存储器如ROM 66中的处理程序执行。
首先,用户操作例如设置在打印机主体4上的操作面板,使得打印机装置1执行打印操作。随后,在步骤S1中,控制器78检验预设颜色的墨盒是否安装到相应安装区22上。如果预设颜色的墨盒已安装到所有的安装区22,控制器78进行步骤S2。如果预设颜色的墨盒并未安装到安装区22,控制器78进行到步骤S7以停止打印操作。
在步骤S2中,控制器78检验墨盒5的油墨2的量是否小于预设值,即,是否无油墨。如果确定无油墨,控制器78使警告单元74对该结果发出警告,并且,在步骤S7中,停止打印操作。如果墨盒5中存在大于预设量的油墨2,即,墨盒5充满油墨2,则控制器78在步骤S3中允许打印操作。
在将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78使得驱动单元72控制头罩关/闭机构63和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驱动,由此使记录纸张P运动到打印位置。具体参照图12,控制器78开动构成头罩关/闭机构63的驱动马达以使头罩28对于头盒3朝向盘65a运动,以暴露出墨排出头27的喷嘴52a。控制器78开动构成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的驱动马达以使记录纸张P运动。更具体地,控制器78控制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以通过纸张进送辊81将记录纸张P从盘52a中拖出,并且将这样拖出的记录纸张通过一对以相反方向转动的分离辊82a、82b传输到反转辊83以反转记录纸张P的传输方向。传输方向反转的记录纸张P传输到传输带84。这样传输到传输带84的记录纸张P通过保持设备85保持在预设的位置以设定油墨2的附着位置。
控制器78在步骤S4中通过排出控制器73控制墨排出头27以使得油墨液滴i经由喷嘴52a排出和附着到传输到打印位置的记录纸张P上,以记录例如墨点的图像或文字/符号。
由于墨排出头27中的油墨2中含有上述EBPD-EO和EOPOEO,能够抑制由于阀机构34的开/闭操作或油墨排出管43中的油墨运动而导致的微小气泡的产生,由此防止喷嘴52a由该微小气泡堵塞。由此,在墨排出头27中,能够防止排出缺陷,如油墨液体i的不排出或弯曲排出。
另外,即使在微小气泡在墨排出头27中产生并且粘附于阀机构34或油墨排出管43的内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其中所含的EBPD-EO和EOPOEO,油墨2的润湿性改善,并且由此微小气泡可以容易地与油墨液滴i一起移动到喷嘴52a和容易地从喷墨52中排出。
另外,由于墨排出头27中的油墨2中含有EBPD-EO和EOPOEO,油墨2的光密度改善并且抑制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或斑点,由此提供高质量图像。
当油墨液滴i从喷嘴52a排出时,与排出的油墨液滴i的相同量的油墨2容易地从油墨管56补充进入油墨液体室54,以回复原始状态,如图7A中所示。当油墨液滴i从墨排出头27排出,并且因此由开口44限定的油墨排出管43中油墨2的负压力增加时,在油墨2的负压力下通过大气压力提升隔板49(图7B)。由此,至此在偏压组件46和该隔板的偏压下已关闭油墨室42的开口44的阀45,与阀轴48一起被提升,对抗隔板46的偏压。此时,油墨室42中的油墨引入管41和油墨排出管43之间的开口44被打开,使得油墨2从油墨引入管41供应到油墨排出管43并且补充到墨排出头27的油墨管56中。随着油墨2的负压力降低,隔板49弹性地回复其原始形状,并且由此在偏压组件46的偏压下阀45与阀轴48一起降低以关闭油墨室42。每次油墨液滴i排出且由此油墨2的负压力增加时,阀机构34重复上述顺序的操作。
由于油墨2中含有EBPD-EO和EOPOEO,即使在通过墨排出头27中阀机构34重复供应油墨2的情况下,即,在通过具有复杂结构的阀机构34内部重复供应油墨2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穿过阀机构34的油墨2中产生微小气泡。由此,在墨排出头27中,当下一油墨液滴i排出时喷嘴52a不被气泡堵塞,使得能够防止油墨2的不排出或排出缺陷并且油墨液滴i可以在预定方向上稳定地排出。
这样,可以连续地在通过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运行的记录纸张P高打印质量地打印对应于打印数据的字母/符号或图像。打印结束时,在步骤S6中通过纸张进送/排出机构64将记录纸张P经由纸张排出端口66送出。
在其中抑制在含有EBPD-EO和EOPOEO的墨盒5中的油墨2中微小气泡的产生的上述打印机装置1中,不存在油墨液滴i的不排出或排出缺陷,使得油墨液滴i可以在预定方向上稳定地排出。由此,使用打印机装置1,可以高质量地打印图像或字母/符号,同时图像中不会产生模糊部分或未打印部分。
打印机装置1排出含有EBPD-EO和EOPOEO且显示高润湿性的油墨液滴i。由此,能够打印高质量图像,其中可以抑制边界渗色或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且其具有高光密度。
另外,当排出油墨液滴i时,油墨2通过打印机装置1的加热电阻器55加热,使得油墨2的温度从室温升高。但是,由于EOPOEO物理性能不变化,所以油墨2的物理性能不恶化且防止变混浊。
同时,在上述头盒3中,墨盒5可以从盒主体12中拆卸。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即,头盒3本身为耗材且可以从打印机主体3中拆卸。由此能够使墨盒5与盒主体12一体化。
在前述中,本发明应用于打印机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其它液体排出装置,如传真机或复印机、用于将DNA芯片排出到液体中的装置(参见日本专利特开2002-253200)、或者用于排出含有导电颗粒的液体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布线图的液体排出装置。
在上述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加热电阻器55加热油墨2以排出所加热的油墨2的墨排出头27。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且可以应用于液体排出装置,其具有多个加压器件且能够供应不同量的能量或在不同时间供应能量到各个加压器件以控制排出方向。
在上述中,使用电-热转化***,其中加热电阻器55加热油墨2以从喷嘴52排出油墨。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且可以应用于电-机转化***,其中利用机电换能器如压电元件将油墨从喷嘴电-机械地排出(日本专利特开S55-65559、S62-160243和H2-270561)。
另外,在上述中,已作为实例描述了行式打印机装置1。这并不是限定性的,且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串行液体排出装置,其中墨头在基本上与记录纸张P的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运动。
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其中实际制备依据本发明的油墨的实施例和对比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在制备品红色基油墨时,将作为色素的3重量份C.I.酸性红52,作为溶剂的75.5重量份水,作为其它溶剂的10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1,3-丁二醇和5重量份新戊二醇,0.8重量份下面化学式(5)(其中m+n=10)所示的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下面称为EBPD-EO),和0.7重量份化学式(6)(其中x+z=3且y=8,和EO含量为22.1重量%)所示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下面称为EOPOEO)一起混合。将获得的物质通过孔径为0.22μm的膜滤器(MILLIPORE Inc.制造,商品名:Millex-0.22)过滤,以制得品红色基油墨。
[化学式5]
Figure A2005800447020032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
[化学式6]
Figure A2005800447020032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然后制备青色基油墨。在制备青色基油墨时,将作为色素的2.5重量份C.I.直接蓝199,作为溶剂的76重量份水,作为其它溶剂的10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1,3-丁二醇和5重量份新戊二醇,0.8重量份EBPD-EO(其中m+n=10),和0.7重量份EOPOEO(其中x+z=3且y=8,和EO含量为22.1重量%)一起混合。将获得的物质通过孔径为0.22μm的膜滤器(MILLIPORE Inc.制造,商品名:Millex-0.22)过滤,由此制得青色基油墨。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3。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4的EBPD-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3。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2的EBPD-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3。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2的EBPD-EO和使用其中x+z=5和y=8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7。
实施例5
实施例5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2的EBPD-EO和使用其中x+z=4和y=12且EO含量为20.2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1。
实施例6
实施例6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2的EBPD-EO和使用其中x+z=7和y=12且EO含量为30.7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4。
实施例7
实施例7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2的EBPD-EO和使用其中x+z=9和y=16且EO含量为29.9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5。
实施例8
实施例8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6的EBPD-EO和使用其中x+z=12和y=21且EO含量为30.2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6。
对比例1
对比例1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不使用EBPD-EO,而是使用其中x+z=3和y=8且EO含量为22.1重量%的EOPOEO,且还设定水含量为76.3重量%。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3。
对比例2
对比例2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10的EBPD-EO,但不使用EOPOEO,且还设定水为76.4重量%。
对比例3
对比例3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不使用EBPD-EO也不使用EOPOEO,且还设定水为77重量%。
对比例4
对比例4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4的EBPD-EO,且使用其中x+z=9和y=9且EO含量为43.1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15。
对比例5
对比例5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4的EBPD-EO,且使用其中x+z=4和y=13且EO含量为18.9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11。
对比例6
对比例6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其中m+n=14的EBPD-EO,且使用其中x+z=3和y=8且EO含量为22.1重量%的EOPOEO。同时,在品红色基油墨中和青色基油墨中,EOPOEO对应于显示EOPOEO中EO含量和PO总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4中的P3。
对比例7
对比例7中,以与实施例1中关于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的相同方式,制备品红色基油墨和青色基油墨,除了使用0.5重量份乙炔二醇的氧化乙烯加合物(NISSHIN KAGAKU制造,商品名:Olfine E1010)且使用76.5重量份水。
对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油墨,在25℃氛围和毛细管直径0.215mm的测量条件下,利用KRUSS制造的气泡压力动态表面张力计(BP-2),测量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和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结果示于下面表2中。
表2
颜色  EBPD-EO       EOPOEO     EO含量(%)       动态表面张力
    m+n     x+z     y     γ20     γ1
实施例1   品红     10     3     8     22.1     42     39.2
  青色     10     3     8     22.1     41     38.9
实施例2   品红     4     3     8     22.1     39     37.5
  青色     4     3     8     22.1     38.5     36.5
实施例3   品红     2     3     8     22.1     37.5     35.1
  青色     2     3     8     22.1     37     34
实施例4   品红     2     5     8     32.2     37     34
  青色     2     5     8     32.2     36.1     33
实施例5   品红     2     4     12     20.2     37.2     34.1
  青色     2     4     12     20.2     36     33.2
实施例6   品红     2     7     12     30.7     38     35.8
  青色     2     7     12     30.7     37.2     34.6
实施例7   品红     2     9     16     29.9     39.5     36.1
  青色     2     9     16     29.9     38.1     35.5
实施例8   品红     6     12     21     30.2     42.5     38.9
  青色     6     12     21     30.2     41.5     38.1
对比例1   品红     -     3     8     22.1     49.8     47.1
  青色     -     3     8     22.1     48     46.2
对比例2   品红     10     -     -      -     42.9     40
  青色     10     -     -      -     42     39.1
对比例   品红     -     -     -      -     52.5     52.4
    青色     -     -     -     -     51.2     51.1
对比例4     品红     4     9     9     43.1     40.8     37.6
    青色     4     9     9     43.1     39.7     38.1
对比例5     品红     4     4     13     18.9     40     37
    青色     4     4     13     18.9     38.8     36.9
对比例6     品红     14     3     8     22.1     45.1     41.5
    青色     14     3     8     22.1     44.3     40.1
对比例7     品红     OLFINE E1010     -     38.1     35.5
    青色     OLFINE E1010     -     37     34.4
随后,对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油墨,评价其排出稳定性、间歇排出稳定性、光密度、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结果示于下面表3中。
表3
颜色   排出稳定性 光密度   边界渗色 全部色彩混合斑点
实施例1   品红     ○     1.29
  青色     ○     1.31
实施例2   品红     ◎     1.3
  青色     ◎     1.34
实施例3   品红     ◎     1.31
  青色     ◎     1.35
实施例4   品红     ◎     1.31
  青色     ◎     1.35
实施例5   品红     ◎     1.32
  青色     ◎     1.35
实施例6   品红     ◎     1.32
  青色     ◎     1.33
实施例7   品红     ◎     1.3
  青色     ◎     1.31
实施例8   品红     ○     1.26     ○     ◎
  青色     ○     1.29
对比例1   品红     △     1.23 × ×
  青色     △     1.21
对比例2   品红     ×     1.3
  青色     ×     1.31
对比例3   品红     ×     1.2 × ×
  青色     ×     1.21
对比例4   品红     △     1.28
  青色     △     1.29
对比例5   品红     ×     1.27
  青色     ×     1.27
对比例6   品红     △     1.26
  青色     △     1.27
对比例7   品红     △     1.24 ×
  青色     △     1.23
同时,排出稳定性如下来评价: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油墨注入墨盒中,其随后安装在头盒上。在从行式喷墨打印机装置中排出油墨之后,将头盒从喷墨打印机装置卸下,并且保持在温度为10℃和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下5天,然后在温度为40℃和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下5天。随后将头盒暴露于温度为20℃和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将头盒再次安装在行式喷墨打印机装置上且用于进行所谓的全面打印,即,在由MITSUBISHISEISHI制造的复印纸(商品名:Mitsubishi-PPC)的预定区域用各个颜色打印。将墨盒从头盒上卸下,并且目视检查在墨排出头27上是否产生微小气泡。打印的图像也通过目视检查。
对于表3中的排出稳定性,双环符号◎表示其中在全部图像中没有未打印的区域和在墨排出头27的油墨中没有产生微小气泡的情形,和环状符号○表示其中图像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图像中存在微小的未打印区域和墨排出头27的油墨中产生少量的微小气泡的情形。三角符号△表示其中存在降低图像质量的未打印区域和墨排出头27的油墨中存在少量微小气泡的情形。乘法符号×表示其中存在降低图像质量的未打印区域和墨排出头27的油墨中存在大量微小气泡的情形。
光密度如下来测量: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油墨注入墨盒中并且安装在头盒上。用各个颜色在由MITSUBISHI SEISHI制造的复印纸(商品名:Mitsubishi-PPC)上进行全面打印。利用MACBETH制造的光密度计(商品名:TR924)测量产生的图像的反射光密度。
边界渗色如下来测量: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油墨注入墨盒中并且安装在头盒上。随后用行式打印机装置在由MITSUBISHI SEISHI制造的复印纸Mitsubishi-PPC上进行全面打印,其中在打印的复印纸上颜色彼此相邻。目视检查各个颜色的边界部分的渗色状态。
表3中,双环符号◎表示其中边界区域中不存在颜色渗色的情形,且环状符号○表示其中图像质量没有问题但边界区域中存在各个颜色的少量渗色的情形。三角符号△表示其中边界区域中存在降低图像质量的各个颜色的颜色渗色的情形,且乘法符号×表示其中在全部边界区域中存在严重降低图像质量的各个颜色的颜色渗色的情形。
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如下来评价:将各个样品的油墨注入墨盒中并安装在头盒上。使用蓝色在行式打印机装置上在由MITSUBISHI SEISHI制造的复印纸Mitsubishi-PPC上进行全面打印,使得颜色重叠在一起。目视检查打印图像的蓝色密度的均匀性,即,可能的颜色不均匀性。
在表3中的全部色彩混合和斑点中,双环符号◎表示完全没有颜色不均匀性的全面打印成蓝色的图像,且环状符号○表示图像质量没有问题但是存在轻微的颜色不均匀性的图像。三角符号△表示存在降低图像质量的颜色不均匀性的图像,乘法符号×表示全部存在严重降低图像质量的颜色不均匀性的图像。
从表3中所示的评价结果来看,在对排出稳定性、间歇排出稳定性、光密度、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评价的全部方面,实施例1~8的油墨均优于对比例1~7的油墨。
在仅含EOPOEO的对比例1中,不能充分地抑制油墨中微小气泡的产生,由此降低排出稳定性。在不含EBPD-EO的对比例1中,油墨的润湿性并非最佳且油墨对记录纸张具有低润湿性。另外,由于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大于38mN/m,所以发生边界渗色,同时图像存在色彩不均匀性和光密度降低。
在不含EOPOEO的对比例2中,不能抑制油墨中微小气泡的产生,结果产生的气泡堵塞喷嘴,由此导致不排出和排出缺陷,降低排出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对比例2中,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大于38mN/m,使得图像中产生边界渗色和色彩不均匀性,同时光密度降低。
在不含EBPD-EO也不含EOPOEO的对比例3中,不能抑制油墨中微小气泡的产生,结果图像中趋于产生边界渗色或色彩不均匀性,结果对于排出稳定性、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评价均低,同时光密度也降低。
在对比例4中,EOPOEO分子中EO含量为43.1重量%,其大于40wt%,使得EOPOEO变为亲水性且易溶于作为溶剂的水中。由此,不能抑制油墨中微小气泡的产生。由于产生的微小气泡而使得油墨排出稳定性降低,同时图像存在不均匀的色彩。
在对比例5中,EOPOEO分子中EO含量为18.9重量%,其小于20%,结果在排出时加热油墨时油墨变混浊。由此,油墨2的物理性能降低且趋于产生未打印的部分,同时油墨的排出稳定性降低。
在对比例6中,EBPD-EO分子中氧化乙烯单元总数(m+n)为14,其大于10,结果EBPD-EO的亲水性变得较高,由此降低表面活性性能。另外,微小气泡产生,降低排出稳定性。另外,在对比例6中,由于EBPD-EO和EOPOEO分子中氧化乙烯单元总数大于12,油墨2的润湿性并非最佳。由此,趋于产生边界渗色或者产生色彩不均匀性。对于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评价差且光密度降低。
在对比例7中,所用的Olfine E100趋于发泡且对于记录纸张的渗透性能过高。由此,采用对比例7,排出稳定性降低,同时趋于产生边界渗色和色彩不均匀性,使得对于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评价低。另外,对比例7显示对记录纸张的高渗透性能,结果光密度降低。
与这些对比例1~7相比,在实施例1~8中,油墨中含有其中加成的EO摩尔总数不小于1且不大于10的EBPD-EO,和EO单元总数不小于3且不大于12、分子中EO单元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的EOPOEO,使得可以防止微小气泡的产生,同时不会担心喷嘴被气泡堵塞。不担心不排出和排出缺陷,同时排出稳定性可较高。另外,由于实施例1~8中含有EBPD-EO和EOPOEO,油墨对于墨排出头内表面或记录纸张的润湿性可以是最佳的,同时可以容易地排出气泡。这样打印的图像具有高的光密度且不存在边界渗色或色彩不均匀。另外,对于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评价高。
另外,在实施例2~8中,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大于38mN/m,且由此油墨相对于记录纸张的润湿性比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大于38mN/m的实施例1高。由此,油墨具有高光密度且不存在边界渗色和色彩不均匀,使得对于边界渗色和全部色彩混合与斑点的评价高。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油墨中含有加成的EO摩尔总数不小于1且不大于10的EBPD-EO,在油墨中EO含有单元总数不小于3且不大于12、分子中EO单元含量不小于20重量%且不大于40重量%的EOPOEO,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大于38mN/m,代表了制备能够最佳排出稳定性和高光密度的高质量打印、不存在边界渗色且抑制色彩不均匀的油墨中的关键因素。
本发明不限于目前参照附图描述的这些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或改进这些实施方式。

Claims (8)

1、以液滴状态附着在载体上以在所述载体上进行打印的记录液体,,所述记录液体包括:
色素;
用于将所述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和
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1]
Figure A2005800447020002C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和
化学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该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液体,其中在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其中在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
3、液体盒,安装在设置在液体排出装置中的液体排出头上,所述液体排出装置将记录液体以液滴状态排出并且使所述液滴附着在载体上以在其上进行记录,所述液体盒用作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所述记录液体的供应源;其中所述记录液体包括:
色素;
用于将所述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和
化学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3]
Figure A2005800447020003C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和
化学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4]
Figure A2005800447020003C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该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记录液体在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在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
5、液体排出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液体排出头;所述液体排出头包括用于装记录液体的至少一个液体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室供应所述记录液体的供给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室内用于对装在所述液体室内的所述记录液体加压的至少一个加压器件、和用于以液滴状态从所述至少一个液体室将通过所述加压器件加压的所述记录液体排出到所述载体的主表面上的排出口;和
连接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用作将所述记录液体供应到所述供应部件的供应源的液体盒;
其中,所述记录液体包括:
色素;
用于将所述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和
化学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5]
Figure A2005800447020004C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和
化学式6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6]
Figure A2005800447020004C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该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体排出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液体在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在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
7、通过液体排出装置排出液体的方法,该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液体排出头;所述液体排出头包括用于装记录液体的至少一个液体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室供应所述记录液体的供给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室内用于对装在所述液体室内的所述记录液体加压的至少一个加压器件、和用于以液滴状态从所述至少一个液体室将通过所述加压器件加压的所述记录液体排出到所述载体的主表面上的排出口;和
连接到所述液体排出头上用作将所述记录液体供应到所述供应部件的供应源的液体盒;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排出所述记录液体,所述记录液体包括:色素,用于将所述色素溶解或分散在其中的溶剂,和化学式7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7]
Figure A2005800447020005C1
其中,m和n各自为0~10的整数,且1≤m+n≤10;和
化学式8所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8]
Figure A2005800447020005C2
其中,x、y和z各自为使得3≤x+z≤12和8≤y≤21的整数,且该分子中氧化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态排出方法,其中所述记录液体在20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20)不小于30mN/m,且在1Hz下的动态表面张力(γ1)不小于38mN/m。
CNA2005800447029A 2004-10-25 2005-10-14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10878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9961A JP2006117883A (ja) 2004-10-25 2004-10-25 記録液、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309961/2004 2004-10-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7857A true CN101087857A (zh) 2007-12-12

Family

ID=3622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47029A Pending CN101087857A (zh) 2004-10-25 2005-10-14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63032A1 (zh)
EP (1) EP1816172A1 (zh)
JP (1) JP2006117883A (zh)
KR (1) KR20070083784A (zh)
CN (1) CN101087857A (zh)
TW (1) TW200628554A (zh)
WO (1) WO2006046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2800A (ja) * 2004-12-24 2006-07-13 Sony Corp 記録液、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4815818B2 (ja) * 2005-02-21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
JP5159047B2 (ja) * 2005-03-24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231215A (ja) * 2006-03-03 2007-09-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5932200B2 (ja) * 2007-05-11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20700B2 (ja) 2007-05-11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タンク
JP5578772B2 (ja) 2007-05-25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1430934B1 (ko) * 2008-04-29 2014-08-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와 잉크 유동 제어방법
SG175928A1 (en) * 2009-07-31 2011-12-29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Printing system with fixed printheads and movable vacuum platen
EP2671928B1 (en) * 2012-06-06 2015-08-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process
JP6391422B2 (ja) * 2014-10-23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EP3012105B1 (en) * 2014-10-23 2019-08-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3804A (ja) * 1994-11-17 1996-06-04 Canon Inc バブルジェット用水系分散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3931205B2 (ja) * 2001-12-26 2007-06-13 サカタインクス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
JP2004010870A (ja) * 2002-06-11 2004-01-15 Sharp Corp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5008853A (ja) * 2003-05-29 2005-01-13 Sony Corp 記録液、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04352861A (ja) * 2003-05-29 2004-12-16 Sony Corp 記録液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46418A1 (ja) 2006-05-04
US20070263032A1 (en) 2007-11-15
KR20070083784A (ko) 2007-08-24
JP2006117883A (ja) 2006-05-11
EP1816172A1 (en) 2007-08-08
TW200628554A (en) 200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7857A (zh) 记录液体、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及排出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EP1834784B1 (en) Liquid for head, method of determining component content thereof and method of stabilizing component ratio
JP354242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分散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1128549A (zh) 包含记录液体的液体盒、液体排出装置和排出方法
CN103540193B (zh) 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和印刷物
EP0863189B1 (en) Ink-jet inks for improved image quality
CN101139444A (zh) 交联核壳聚合物颗粒
EP1834783B1 (en) Method of cleaning hea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0875545A1 (en) Ink jet printing ink composition with detectable label material
EP0953614B1 (en) Reactive ink set for ink-jet printing
US7814918B2 (e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inkjet head and cleaning method thereof
JPH06100809A (ja) 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かかるインクを用いた記録機器
KR102002195B1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의 노즐 면의 고휘도 및 저휘도 잉크들의 불량혼합을 최소화하기 위한 프린터
CN101090826A (zh) 用于喷墨头的液体和确定其组分含量的方法和稳定组分比例的方法
US20090035467A1 (en)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Emitting Method
US20070209551A1 (en)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emitting method
CN101090950B (zh) 基于两性颜料分散体的低颜料负荷量油墨黑色到彩色渗色性能的恢复
CN103302993A (zh) 墨盒和制造墨盒的方法
US20050162457A1 (en)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ejection cartridge,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EP1876208A1 (en)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ejection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US7314275B2 (en) Recording liquid,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liquid discharge
CN101186148A (zh) 喷墨记录方法
JP20191473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50264629A1 (en) Recording fluid, cartridge for flui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charging fluid
KR20060093108A (ko) 기록액, 액체 카트리지, 액체 토출 장치 및 액체 토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