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2153A -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2153A
CN101022153A CN 200610173391 CN200610173391A CN101022153A CN 101022153 A CN101022153 A CN 101022153A CN 200610173391 CN200610173391 CN 200610173391 CN 200610173391 A CN200610173391 A CN 200610173391A CN 101022153 A CN101022153 A CN 101022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olar
film
polymer thin
solar cell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733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1561C (zh
Inventor
谢志元
赵云
王利祥
程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Device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6101733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1561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2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2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15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156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采用透明铟锡氧化物(ITO)作为阳极,金属铝为阴极。阳极采用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修饰,活性层为P3HT:PCBM的混合物。在活性层旋涂成膜后放入盛有氯苯或二氯苯的容器中,溶剂分子渗入活性层内诱导P3HT发生自组装,提高P3HT的有序性,从而改善了薄膜吸光和空穴的迁移率。蒸完Al电极之后对器件进行高温热退火处理,器件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方法制造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共轭聚合物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无机太阳能电池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可制备在柔软的衬底上;可以在连续印刷过程中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大面积覆盖;容易实现在不同衬底上的整合;比起传统的方法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上的优势。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发展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1992年,人们发现共轭聚合物和富勒烯(C60)之间存在着超快的电子转移,可实现有效的电荷分离。1995年,Alan J.Heeger等人用共轭聚合物和C60的衍生物PCBM共混形成一个互穿的网络结构。这样,在共轭聚合物给体和C60受体材料之间形成一个互穿的大表面积的异质结结构,称之为体异质结。体异质结结构与普通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相比能更有效地提高激子的分离效率。
立构规整的聚3-己基噻吩(P3HT)具有高的电荷迁移率和较窄的禁带宽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组装特性,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给体材料。对以P3HT为电子给体和以富勒烯C60的衍生物[6,6]-2-苯基C61-2-丁酸甲脂(PCBM)为电子受体组成的活性层,通过改变给体和受体材料的比例、改变加工时使用的溶剂和热退火等手段,改善了纳米范围内的薄膜形态结构,形成纳米尺度的相分离,从而形成有效的电荷传输路径。2005年,AlanJ.Heeger等人报道了在蒸完电极后再进行热退火处理P3HT:PCBM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在80mW/cm2模拟太阳光辐照下,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5%。YangYang等人报道通过控制P3HT:PCBM薄膜的溶剂挥发速度,改善薄膜的吸光性和空穴迁移率,最终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是铝电极,2是P3HT:PCBM混合物组成的活性层,3是PEDOT:PSS层,4是ITO电极,5是玻璃或柔性衬底。
采用一种有机溶剂蒸气处理活性层的方法提高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其中,是在蒸发铝电极之前将样品放入装有氯苯或邻二氯苯溶剂的容器中,让溶剂蒸气分子诱导P3HT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结构(如图2所示)。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真空***中制备铝电极。蒸完电极之后器件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退火处理。
本发明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步骤和条件是:将刻蚀好的细条状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清洗干净并烘干。将干净的铟锡氧化物玻璃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将过滤好的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溶液均匀涂满整个片子,控制转速和时间使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在铟锡氧化物表面形成一层30nm厚的薄膜,放入120℃的烘箱内加热30分钟备用;
分别把电子给体聚3-己基噻吩和电子受体C60衍生物[6,6]-2-苯基C61-2-丁酸甲脂用精制的有机溶剂氯苯在氮气手套箱中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和1.6%的溶液,再把两者按相同的体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把涂有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膜的ITO玻璃转移至手套箱中,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再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经过滤器过滤后均匀涂满整个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膜表面,控制转速和时间使混合物在铟锡氧化物玻璃表面形成一层150nm厚的电子给体聚3-己基噻吩和电子受体C60衍生物[6,6]-2-苯基C61-2丁酸甲脂薄膜,得到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活性中间层;
在广口容器中放入一支架,再倒入溶剂氯苯或邻二氯苯,使溶液不淹没支架,然后将旋涂有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衬底放入广口容器中,通氮气赶走空气,密封好容器,30分钟后再转移至手套箱中室温放置挥发溶剂,得到溶剂蒸气处理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
最后将涂有溶剂蒸气处理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衬底放入到真空镀膜机中蒸镀铝电极,铝电极的厚度为100纳米。
蒸完铝电极之后的器件转移到手套箱中,在150度下热处理1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封装起来,得到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100mW/cm2氙灯照射下测试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能量转换效率和填充因子。表1是对比例1、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100mW/cm2白光照射下电池的性能参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利用氯苯(CB)和邻二氯苯(DCB)蒸气处理活性层P3HT:PCBM薄膜都可以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未经溶剂蒸气处理而只是采用加热处理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为:开路电压0.63V,短路电流8.88mA/cm2,能量转换效率为3.43%,填充因子为0.613。经过溶剂蒸气处理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利用邻二氯苯(DCB)蒸气处理的情况下器件的性能为开路电压0.7V,短路电流10.01mA/cm2,能量转换效率为3.7%,填充因子为0.528;在利用氯苯(CB)蒸气处理的情况下器件的性能为开路电压0.7V,短路电流9.39mA/cm2,能量转换效率为3.5%,填充因子为0.532。
本发明的特点是用一种P3HT和PCBM的良溶剂蒸气处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溶剂分子诱导活性层中P3HT发生自组装,提高提高其有序性,从而改善了电池的吸光性能和空穴的迁移率。进一步高温热退火使P3HT:PCBM形成双连续的互穿路径,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铝电极,2是P3HT:PCBM混合物组成的活性层,3是PEDOT:PSS层,4是ITO电极,5是玻璃或柔性衬底。
图2是溶剂蒸气方法处理活性层示意图。其中:1是溶剂蒸气,2是活性层,3是溶剂。采用一个500毫升的广口瓶作为容器,在其中放置一个支架用来支撑样品。在其中注入氯苯或二氯苯,使溶剂不淹没支架。将旋涂有150nm厚的P3HT:PCBM薄膜的样品放置其中处理30分钟。
图3是在100mW/cm2氙灯照射下电池的性能参数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1: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将刻蚀好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细条状ITO导电玻璃清洗干净并烘干,将干净的ITO玻璃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将过滤好的PEDOT:PSS溶液均匀涂满整个片子,控制转速和时间使PEDOT:PSS在ITO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30纳米的薄膜,再放入120℃的烘箱内加热30分钟。
将称好的P3HT和PCBM用精制的有机溶剂氯苯在氮气手套箱中分别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和1.6%的溶液,再把两者按相同的体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把涂有PEDOT:PSS膜的ITO玻璃转移至手套箱中,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再将溶解好的混合溶液经0.45微米过滤器过滤后均匀涂满整个PEDOT:PSS膜表面,控制转速和时间使混合物在ITO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150纳米薄膜。然后再放入到真空镀膜机中开始抽真空蒸金属铝电极。在真空度分别为5×101帕斯卡下蒸镀一层厚100纳米的金属铝电极,电池的有效面积为12平方毫米,制成结构为ITO/PEDOT:PSS(30nm)/P3HT:PCBM(150nm)/Al(100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蒸完电极后的完整器件在手套箱中150度高温热退火1分钟。
实施例1:
先将ITO玻璃上的ITO光刻成4毫米宽、30毫米长的电极,将刻蚀好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细条状ITO导电玻璃清洗干净并烘干,将干净的ITO玻璃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将过滤好的PEDOT:PSS溶液均匀涂满整个片子,控制转速和时间使PEDOT:PSS在ITO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30纳米的薄膜,再放入120℃的烘箱内加热30分钟。
将称好的P3HT和PCBM用精制的有机溶剂氯苯在氮气手套箱中分别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和1.6%的溶液,再把两者按相同的体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把涂有PEDOT:PSS膜的ITO玻璃转移至手套箱中,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再将溶解好的混合溶液经0.45微米过滤器过滤后均匀涂满整个PEDOT:PSS膜表面,控制转速和时间使混合物在ITO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150纳米薄膜。然后将样品放在装有邻二氯苯溶剂的广口瓶中的支架上,使溶剂不淹没样品,再用氮气赶走瓶中空气,密封好容器,让溶剂气体作用膜表面30分钟,再转移至手套箱中室温放置挥发溶剂。然后再放入到真空镀膜机中开始抽真空蒸金属铝电极。在真空度分别为5×101帕斯卡下蒸镀一层厚100纳米的金属铝电极,电池的有效面积为12平方毫米,制成结构为ITO/PEDOT:PSS(30nm)/P3HT:PCBM(150nm)/Al(100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蒸完电极后的完整器件在手套箱中150度高温热退火1分钟。
实施例2:
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旋涂完P3HT:PCBM薄膜后,利用氯苯溶剂蒸气代替邻二氯苯溶剂蒸气进行处理。

Claims (1)

1、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刻蚀好的细条状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清洗干净并烘干,将干净的铟锡氧化物玻璃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将过滤好的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溶液均匀涂满整个片子,控制转速和时间使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在铟锡氧化物表面形成一层30nm厚的薄膜,放入120℃的烘箱内加热30分钟备用;
分别把电子给体聚3-己基噻吩和电子受体C60衍生物[6,6]-2-苯基C61-2-丁酸甲脂用精制的有机溶剂氯苯在氮气手套箱中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和1.6%的溶液,再把两者按相同的体积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把涂有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膜的ITO玻璃转移至手套箱中,放置在旋涂机的托架上,再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经过滤器过滤后均匀涂满整个聚噻吩衍生物掺杂聚苯乙烯磺酸膜表面,控制转速和时间使混合物在铟锡氧化物玻璃表面形成一层150nm厚的电子给体聚3-己基噻吩和电子受体C60衍生物[6,6]-2-苯基C61-2-丁酸甲脂薄膜,得到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活性中间层;
在广口容器中放入一支架,再倒入溶剂氯苯或邻二氯苯,使溶液不淹没支架,然后将旋涂有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衬底放入广口容器中,通氮气赶走空气,密封好容器,30分钟后再转移至手套箱中室温放置挥发溶剂,得到溶剂蒸气处理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
最后将涂有溶剂蒸气处理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衬底放入到真空镀膜机中蒸镀铝电极,铝电极的厚度为100纳米;
蒸完铝电极之后的器件转移到手套箱中,在150度下热处理1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封装起来,得到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CN 200610173391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156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73391 CN100481561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73391 CN100481561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2153A true CN101022153A (zh) 2007-08-22
CN100481561C CN100481561C (zh) 2009-04-22

Family

ID=3870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733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1561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1561C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599A (zh) * 2010-04-23 2010-09-08 浙江大学 一种高开路电压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2005537A (zh) * 2010-09-17 2011-04-06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以苯甲酸锂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7890A (zh) * 2011-01-26 2011-07-06 福建农林大学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磁化设备
CN101562231B (zh) * 2009-05-08 2011-08-24 北京大学 基于强关联电子体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0745A (zh) * 2011-08-08 2011-12-07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空气中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2569656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南京邮电大学 具有阴极缓冲层的聚合物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03094494A (zh) * 2013-01-23 2013-05-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衬底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8753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显示装置
CN103236503A (zh) * 2013-04-22 2013-08-0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WI405808B (zh) * 2009-04-09 2013-08-21 Univ Nat Taiwan 光敏性複合材料及其應用
CN103887434A (zh) * 2014-03-28 2014-06-25 宁波大学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处理方法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576931A (zh) * 2015-01-12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2539A (zh) * 2014-02-28 2015-09-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半导体膜及其制造方法、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装置、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85915A (zh) * 2015-08-11 2015-12-2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5489778A (zh) * 2015-11-10 2016-04-13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黄酸铅配合物制备甲胺铅碘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5723472A (zh) * 2013-10-10 2016-06-29 Lg化学株式会社 制造表面处理过的透明导电聚合物薄膜的方法以及使用其制造的透明电极
CN107039100A (zh) * 2015-07-29 2017-08-11 上海赤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噻吩/银量子点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9432A (zh) * 2018-07-09 2018-11-27 上海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与光伏一体化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0581220A (zh) * 2019-08-30 2019-12-17 浙江大学 具有隔热控温效应的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10797464A (zh) * 2019-11-07 2020-02-14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电极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874B (zh) * 2009-05-31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阳极表面修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5351C (zh) * 2006-03-02 2009-03-04 桂林工学院 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工艺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5808B (zh) * 2009-04-09 2013-08-21 Univ Nat Taiwan 光敏性複合材料及其應用
CN101562231B (zh) * 2009-05-08 2011-08-24 北京大学 基于强关联电子体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599B (zh) * 2010-04-23 2012-05-23 浙江大学 一种高开路电压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1826599A (zh) * 2010-04-23 2010-09-08 浙江大学 一种高开路电压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2005537A (zh) * 2010-09-17 2011-04-06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以苯甲酸锂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7890A (zh) * 2011-01-26 2011-07-06 福建农林大学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磁化设备
CN102117890B (zh) * 2011-01-26 2012-09-19 福建农林大学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磁化设备
CN102270745A (zh) * 2011-08-08 2011-12-07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空气中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2270745B (zh) * 2011-08-08 2012-12-12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空气中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3187530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显示装置
CN102569656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南京邮电大学 具有阴极缓冲层的聚合物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
CN103094494A (zh) * 2013-01-23 2013-05-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衬底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94494B (zh) * 2013-01-23 2015-10-2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衬底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36503A (zh) * 2013-04-22 2013-08-0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6503B (zh) * 2013-04-22 2015-07-0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3472A (zh) * 2013-10-10 2016-06-29 Lg化学株式会社 制造表面处理过的透明导电聚合物薄膜的方法以及使用其制造的透明电极
CN105723472B (zh) * 2013-10-10 2017-07-28 Lg化学株式会社 制造表面处理过的透明导电聚合物薄膜的方法以及使用其制造的透明电极
CN104882539A (zh) * 2014-02-28 2015-09-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半导体膜及其制造方法、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装置、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882539B (zh) * 2014-02-28 2019-11-29 伊英克公司 有机半导体膜及其制造方法、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装置、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887434A (zh) * 2014-03-28 2014-06-25 宁波大学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处理方法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576931A (zh) * 2015-01-12 2015-04-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76931B (zh) * 2015-01-12 2017-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9100A (zh) * 2015-07-29 2017-08-11 上海赤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噻吩/银量子点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5915A (zh) * 2015-08-11 2015-12-2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5489778A (zh) * 2015-11-10 2016-04-13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黄酸铅配合物制备甲胺铅碘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5489778B (zh) * 2015-11-10 2018-05-01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黄酸铅配合物制备甲胺铅碘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8899432A (zh) * 2018-07-09 2018-11-27 上海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与光伏一体化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0581220A (zh) * 2019-08-30 2019-12-17 浙江大学 具有隔热控温效应的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10797464A (zh) * 2019-11-07 2020-02-14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电极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1561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1561C (zh) 一种提高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溶剂处理方法
CN103236503B (zh)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268B (zh) 环境条件下印刷制备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方法
CN109728166B (zh) 含有机发光小分子界面修饰层的甲胺铅碘钙钛矿太阳电池
CN109888109B (zh) 量子点修饰的双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3489C (zh)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389969B (zh) 一种用于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层的绿色溶剂体系及混合溶液
CN201247782Y (zh) 一种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6953014A (zh) 一种以酞菁铜作为空穴传输层的杂化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制备方法
CN106480422A (zh) 一种制备多晶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器件
WO2023155562A1 (zh) 一种卤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底界面自生长修饰方法
Huang et al. Morphological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layer of roll-to-roll coated polymer solar cells
CN111211230B (zh) 一种全光谱吸收的多层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6206839B (zh) 一种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溶剂热处理方法
CN108110068A (zh) 一种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1482A (zh) 一种具有相分离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Nakamura et al.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photovoltaic devices with inverted structure prepared by thermal lamination
CN103280528B (zh)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CN103682105A (zh) 复合阳极缓冲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01494255B (zh) 一种基于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1223993B (zh) 一种高开路电压的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10212096B (zh) 基于具有陷光结构的三氧化钼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5705A (zh) 一种以MoO3 /PEDOT:PSS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44202B (zh) 一种自发定向成膜法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1872B (zh)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活性层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ANGCHUN INST.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301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30022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TO: 213000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9

Address after: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Hehai road 213000 No. 9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 Devices

Address before: 130022 Changchun people's street, Jilin, No. 5625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Institue of Applie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