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4764C -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4764C
CN100434764C CNB2006100568744A CN200610056874A CN100434764C CN 100434764 C CN100434764 C CN 100434764C CN B2006100568744 A CNB2006100568744 A CN B2006100568744A CN 200610056874 A CN200610056874 A CN 200610056874A CN 100434764 C CN100434764 C CN 1004347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axial
engaging claw
snap ring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68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1383A (zh
Inventor
大西博文
安田勇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1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7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7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5Support of gearboxes, e.g. torque arms, or attachment to othe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2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fluid pressure
    • F16H63/30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fluid pressure comprisin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12Details of pistons for master or slave cylind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18),其中,形成该活塞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46)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多个轴向切口(68)和一个周向槽(51),形成该活塞的底部的第二活塞件(48,82)具有配合在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的多个径向延伸的接合爪(66,80),卡环(50)配合于所述周向槽中并与配合于所述轴向切口中的所述接合爪邻靠接触而被保持,由此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彼此固定。第二活塞件(48,82)的多个接合爪(66,80)中的至少一个与卡环(50)配合以在其间形成间隙(74,76,84),这防止了在活塞(18)轴向移动时在周向槽(51)的邻接轴向切口(68)的部位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减小卡环(50)所需的厚度,使活塞紧凑化。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本申请基于2005年3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66121,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将设置在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或制动器装置的摩擦接合元件彼此压靠在一起以将该离合器或制动器装置置于其接合状态的活塞。
背景技术
一种公知的自动变速器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其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各具有以多个摩擦片形式的摩擦接合元件,使得自动变速器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和释放离合器和制动器而自动换档。通过活塞将摩擦接合元件彼此压靠在一起,以将各离合器或制动器置于其接合状态。JP-9-32919A和JP-10-89380A公开了这样一种活塞的示例,该活塞包括两个活塞件,即,形成该活塞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和形成该活塞的底部的第二活塞件。在这些文献中所公开的活塞中,第一活塞件具有形成于其相对轴向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的轴向切口,而第二活塞件具有配合于所述轴向切口中的接合爪,并且在形成于第一活塞件的内周面上的周向槽中配合有与第二活塞件接触的卡环,从而使得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彼此固定于活塞中。所述周向槽由通过第一活塞件的周向上的轴向切口彼此隔开的多个弧形槽构成。
在JP-9-32919A公开的活塞中,活塞的轴向运动使得一负荷通过卡环从第二活塞件施加到第一活塞件的周向槽上。第二活塞件上形成的接合爪沿活塞的径向延伸并可邻接在卡环上,从而使得在活塞轴向运动时该负荷从接合爪施加在卡环上。卡环仅配合在第一活塞件的周向槽中,与具有配合在第一活塞件的轴向切口中的接合爪的第二活塞件接触,而没有任何在卡环的远离接合爪的一侧支承该卡环的部件,通过卡环从第二活塞件向第一活塞件的周向槽上的施加负荷导致在与第一活塞部的周向上的轴向切口相邻的周向槽部分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周向槽的这些部分往往会由于应力集中而弹性变形。
因此,为了防止JP-9-32919A的活塞中第一活塞件的周向槽的弹性变形,卡环的厚度必须足够大,而这将不希望地导致活塞的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该活塞包括形成其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和形成其底部的第二活塞件,其中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通过卡环彼此固定。
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而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包括:形成该活塞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多个轴向切口和一个周向槽;形成该活塞的底部并具有配合于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的多个径向延伸的接合爪的第二活塞件;以及配合于所述周向槽中并与所述接合爪邻靠接触而被保持的卡环,从而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彼此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件的所述多个接合爪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爪与所述卡环配合以在其间形成间隙。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发明的活塞中,与卡环邻靠接触而被保持的、第二活塞件的径向延伸的接合爪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爪与卡环配合以在其间形成或限定间隙。由于存在该间隙,当在活塞轴向移动时由第二活塞件对卡环施加力的情况下,不会从接合爪,即,从对应于轴向切口的第二活塞件的周边部对卡环施加负荷。因此,形成于接合爪与卡环之间的间隙防止在第一活塞件的与轴向切口邻近的周向槽部分上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减小卡环所需的厚度,使活塞紧凑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具有包括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的肩部,所述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被形成为使得径向外侧部沿着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远离所述卡环与径向内侧部隔开,所述肩部与所述卡环配合以形成所述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所述多个轴向切口的轴向内侧端部由相应径向端面限定,该相应径向端面与所述第一活塞件的径向平行、并沿着所述第一活塞件的轴向从所述轴向切口的轴向外侧端部远离地与所述周向槽隔开,所述多个接合爪由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和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构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朝所述径向端面倾斜并且各个所述弹性偏压爪与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相应切口的径向端面邻靠接触而被保持,所述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不与相应的轴向切口的径向端面邻靠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卡环配合以在其间限定第一间隙,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卡环配合以在其间限定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活塞的轴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间隙沿活塞的轴向的尺寸。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的活塞中,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朝相应的轴向切口的径向端面倾斜的各个弹性偏压爪与所述径向端面邻靠接触而被保持,从而第一活塞件由所述各个弹性偏压爪轴向偏压。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可有效地最小化活塞的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的相对轴向振颤(rattling)移动,这种移动即使是在将尺寸误差保持在预定的公差范围内时也会由于活塞件的尺寸误差而产生。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降低第一活塞件以及离合器或制动器装置的摩擦接合元件(摩擦片)的耐用性的恶化程度,其中耐用性的恶化可能是由于第一活塞件与摩擦接合元件的不必要的邻靠接触而造成的。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可有效地降低由于离合器或制动器装置的拖曳现象-当离合器或制动器装置无需置于其接合状态时摩擦接合元件被活塞彼此压靠在一起-而造成的自动变速器的功率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的活塞还由于形成于非弹性偏压爪与卡环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的第一间隙的轴向尺寸小于形成于第二接合爪形式的弹性偏压爪与卡环之间的第二间隙的轴向尺寸而有利。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之间的这种尺寸关系在组装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时是有利的。即,在组装期间由于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的相对轴向移动,弹性偏压爪和非弹性偏压爪可以变形。即使是在弹性偏压爪和非弹性偏压爪变形时,在弹性偏压爪与卡环邻靠接触之前非弹性偏压爪与卡环邻靠接触。当非弹性偏压爪与卡环邻靠接触时,可防止第一活塞件沿轴向相对于第二活塞件进一步移动,从而可防止弹性偏压爪随后的弹性变形,由此可以防止弹性偏压爪的弹性变形。
尽管第二活塞件的多个接合爪(两或更多个接合爪)的至少一个接合爪需要与卡环配合以在其间形成间隙,但是理想的是所有的接合爪与卡环配合以在其间形成相应的间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的活塞中,所述肩部的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形成为使得径向外侧部沿着第二活塞件的轴向远离卡环与径向内侧部隔开。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限定了间隙的各接合爪的厚度等于第二活塞件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然而,该间隙也可以形成于卡环与厚度小于接合爪的其它部分的接合爪的部分之间。接合爪的肩部也可以由通过例如用压制成形操作弯曲一平坦坯件或工件或者通过机加工坯件或工件成形第二活塞件而形成。
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可由一单个直的部分构成,该单个直的部分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径向朝外延伸,并在其近端相对于第二活塞件的径向弯曲,使得该单个直的部分的远端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远离所述卡环与所述近端隔开。
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径向看时所述间隙的内侧端部可位于其中形成有周向槽的所述第一活塞件的内侧端面的外侧。然而,该间隙的内侧端部优选地位于第一活塞件的内周面的内侧。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周向槽的与轴向切口邻近的周向部上的应力集中。如果间隙的内侧端部更偏靠于第一活塞件的内周面的内侧,则接合爪与卡环邻靠接触的表面区域相应地减小,使得从第二活塞件施加到卡环的负荷在卡环的周向上不均匀。因此,间隙的内侧端面优选地位于第一活塞件的内周面的内侧,但是尽可能地靠近第一活塞件的内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形式的活塞中设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不必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来设置。在第二优选形式中,设置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各个弹性偏压爪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朝相应的轴向切口的径向端面倾斜。即,各个弹性偏压爪包括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该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形成为使得径向外侧部沿着第二活塞件的轴向朝向所述径向端面并远离卡环与径向内侧部隔开。弹性偏压爪也可以具有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形式中设置的肩部,或者可以由上述单个直的部分构成。无论弹性偏压爪的结构如何,都在该弹性偏压爪与卡环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该弹性偏压爪用作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原理设置的至少一个接合爪。当由与径向端面邻靠接触的接合爪部分地限定的间隙量较大时,该接合爪被视作弹性偏压爪。换句话说,由弹性偏压爪所部分地限定的间隙量大于由非弹性偏压爪所部分地限定的间隙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意义,其中:
图1是设置有离合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的局部正剖图,该离合器装置包括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构造的径向外活塞形式的活塞;
图2是沿图1的箭头线A的方向所取的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箭头线B的方向所取的视图;
图4是示出活塞的第一接合爪及其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5是示出活塞的第二接合爪形式的弹性偏压爪及其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6是对应于图4的放大横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构造的活塞的第一接合爪;
图7是对应于图4的放大横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构造的活塞的第一接合爪。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的正剖图,其中示出了具有离合器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8的一部分,该离合器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构造的径向外活塞18的形式的活塞。
离合器装置10为双离合器结构,并包括:支承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和第二组摩擦接合元件14的离合器鼓16;设置在离合器鼓16的径向外部以覆盖该离合器鼓16的上述径向外活塞18;以及设置在离合器鼓16的径向内部的径向内活塞20。
自动变速器8包括壳体24和在其端部22a由该壳体24可转动地支承的输入轴22。输入轴22具有位于靠近端部22a的轴向位置的凸缘部22b。该凸缘部22b垂直于输入轴22的轴线沿径向朝外延伸。输入轴22是通过诸如汽车的发动机的驱动力源驱动的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轴。
离合器鼓16由径向内毂部26和径向外鼓部28构成。径向内毂部26是一个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并配合在壳体24的轴向延伸的圆筒部24a上的大致圆筒形部件。径向内毂部26包括位于径向内活塞20一侧的薄壁轴向端部26a。径向内毂部26的内周面具有一个与该轴向端部26a邻接的锥形台阶部26b。该锥形台阶部26b的锥形部的内径随着朝向薄壁轴向端部26a而沿径向内毂部26的径向增加。轴向端部26a具有与输入轴22的凸缘部22b的相对表面中位于径向内活塞20一侧的一个表面齐平的端面。径向内毂部26和输入轴22在凸缘部22b的外周面和轴向端部26a的内周面处彼此焊接在一起。输入轴22的凸缘部22b和径向内毂部26的轴向端部26a的锥形台阶部26b相配合以部分地限定一个形成于锥形台阶部26b的径向内侧的贮油槽30。
径向外鼓部28是由内圆筒部28a、外圆筒部28c以及一个连接内圆筒部28a和外圆筒部28c的相应轴向端部的环形底部28b构成的圆筒形部件。径向外鼓部28的一个轴向端由环形底部28b封闭,而另一个轴向端开口。
内圆筒部28a配合在径向内毂部26的薄壁轴向端部26a上,并且内圆筒部28a位于径向内活塞20一侧的端面与轴向端部26a的相应端面齐平。径向内毂部26和径向外鼓部28在内圆筒部28a的内周面和轴向端部26a的外周面处彼此焊接在一起。因此,径向外鼓部28和径向内毂部26与输入轴22一起转动。
径向外鼓部28的环形底部28b基于上沿输入轴22的径向延伸,并在其径向内端与内圆筒部28a的位于径向外离合器活塞18一侧的轴向端部连接。外圆筒部28c从环形底部28b的径向外端沿轴向(在图1中所看到的向右方向)延伸。外圆筒部28c保持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的多个向内延伸的摩擦片32以及第二组摩擦接合元件14的多个向内延伸的摩擦片38,以使得摩擦片32花键接合到外圆筒部28c的内周面的较靠近外圆筒部28c的轴向开口端的一部分上,并使得摩擦片38花键接合到所述内周面的较靠近环形底部28b且较远离上述轴向开口端的一部分上。摩擦片32、38从外圆筒部28c的内周面沿离合器鼓16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由沿离合器鼓16的轴向交替设置的上述向内延伸的摩擦片32和多个向外延伸的摩擦片34构成。同样地,第二组摩擦接合元件14由沿所述轴向交替设置的上述向内延伸的摩擦片38和多个向外延伸的摩擦片40构成。
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的向外延伸的摩擦片34花键接合到用作离合器从动盘毂的、自动变速器8的齿圈36的外周面。第二组摩擦接合元件14的向外延伸的摩擦片40花键接合到离合器从动盘毂42的外周面。离合器从动盘毂42在其内周面固定地配合在一个固定地配合在输入轴22上的太阳齿轮44上,使得离合器从动盘毂42与太阳齿轮44一起转动。
径向外活塞18由以下部件构成:设置在径向外鼓部28的外圆筒部28c的径向外部并形成活塞18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46;与第一活塞件46的相对轴向端部中的一个轴向端部接合并形成活塞18的底部的、环形的第二活塞件48;以及固定于第一活塞件46的上述一个轴向端部并设置成防止第二活塞件48移离第一活塞件46的卡环50。卡环50在其径向外部配合在形成于第一活塞件46的内周面中的周向槽51中。该周向槽51由沿第一活塞件46的周向通过多个轴向切口68(将在后面说明)彼此隔开的多个弧形槽构成。
径向外活塞18的第二活塞件48的内周面可在径向内毂部26上轴向滑动。第二活塞件48和径向外鼓部28的环形底部28b相配合以限定第一液压室52,工作油经由通过径向内毂部26形成的油路54供给到该第一液压室52,从而径向外活塞18可沿轴向移动,使得第二活塞件48远离径向外鼓部28的环形底部28b移动。
在第二活塞件48的相对轴向侧中远离第一液压室52的一侧,设置有平衡重58,该平衡重58的内周面配合在径向内毂部26的外周面上。平衡重58与径向外活塞18的第二活塞件48相配合以限定第二液压室60。在平衡重58与第二活塞件48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62,以偏压平衡重58与第二活塞件48使其沿相对的轴向彼此远离。通过回位弹簧62沿轴向远离径向外活塞18偏压的平衡重58的轴向位置,是由平衡重58在其径向内端部与固定于径向内毂部26的外周面上的卡环64的邻靠接触确定的。
径向内毂部26具有用于连通第二液压室60和贮油槽30的油路(未示出),从而工作油通过该油路引入第二液压室60。因此,第二液压室60用作用于消除第一液压室52中形成的离心液压的消除室。通过一个形成于径向内毂部26的与平衡重58相配合的轴向部分上的轴向槽65,工作油从第二液压室60排放到平衡重58的远离第二液压室60的轴向侧的空间中。
径向外活塞18的第一活塞件46通过压制形成,并由圆筒部46a和施压部46b构成,该圆筒部46a设置在径向外鼓部28的外圆筒部28c的径向外侧,该施压部46b形成为从圆筒部46a的远离第二活塞件48的轴向端部延伸。施压部46b基本沿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并沿轴向朝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倾斜,使得施压部46b的径向内侧端部与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的最近的摩擦片32相对。当没有将加压工作油供给第一液压室52时,在施压部46b的径向内侧端部与上述最近的摩擦片32之间留有小量的间隙。径向外鼓部28的外圆筒部28c具有固定到其内周面上的卡环56,以防止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12朝第二组摩擦接合元件14的轴向移动。
下面参照沿图1的箭头线A的方向所取的图2,其中示出径向外活塞18的第二活塞件48。第二活塞件48也通过压制形成,并具有多个第一接合爪66a和多个第二接合爪66b,例如如图2所示,具有从第二活塞件48的外周边沿径向朝外延伸的四个第一接合爪66a和四个第二接合爪66b。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沿第二活塞件48的周向以预定间隔交替设置。这些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简单地统称为接合爪66。
如沿图1的箭头线B的方向所取的图3所示,第一活塞件46的圆筒部46a具有上述多个轴向切口68。这些切口68形成于在第一活塞件46固定到第二活塞件48位置处的、圆筒部46a的轴向端部中。切口68从圆筒部46a的上述轴向端部的端缘沿第一活塞件46的轴向延伸,并形成为贯穿圆筒部46a的壁厚。第二活塞件48的接合爪66与相应的轴向切口68接合地被保持,所述轴向切口68沿第一活塞件46的周向以与接合爪66之间的间距相同的间距彼此隔开。
参照图4和图5的放大横截面图,其中分别示出一个第一接合爪66a及其附近以及一个第二接合爪66b及其附近。如图4和图5所示出的,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各沿第一活塞件46远离卡环50的轴向弯曲,从而这样弯曲的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在卡环50一侧形成了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肩部70、72。第一和第二肩部70、72分别与卡环50的径向外侧部相配合以分别在其间限定第一和第二间隙74、76。各肩部70、72包括径向内侧部和径向外侧部,所述径向内侧部和径向外侧部形成为使得径向外侧部沿着第二活塞件48的轴向远离着卡环50与径向内侧部隔开。第二活塞件48沿径向具有恒定的厚度。即,各接合爪66的厚度等于第二活塞件48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第一接合爪66a的弯曲量小于第二接合爪66b的弯曲量,从而第一间隙74沿径向外活塞18的轴向的尺寸d1小于第二间隙76沿该轴向的尺寸d2。在这种设置中,各第一接合爪66a与一个平行于第一活塞件46的径向并限定相应的轴向切口68的轴向内侧端部的径向端面68a隔开。径向端面68a沿第一活塞件46的轴向远离相应的轴向切口68的轴向外侧端部地与周向槽51隔开。另一方面,各第二接合爪66b与径向端面68a邻靠接触而被保持,同时沿轴向远离卡环50地偏压第一活塞件46,从而使得第二接合爪66b起到弹性偏压爪的作用。在这方面,第一接合爪66a可称为非弹性偏压爪。
如果第二活塞件48的所有接合爪66都是第一接合爪66a,而没有起到弹性偏压爪的作用的第二接合爪66b,则第一活塞件46和第二活塞件48将可以沿其轴向彼此相对移动一个等于在径向端面68a与接合爪66a之间留出的间隙S的距离。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其径向外侧端部与径向端面68a邻靠接触的第二接合爪66b沿轴向偏压第一活塞件46,从而最小化或者防止在第一活塞件46和第二活塞件48之间的相对轴向振颤移动。
第一肩部70和第二肩部72在第二活塞件48的径向位于不同的位置处,并且第一间隙74和第二间隙76的径向内侧端部也相应地在径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处。详细而言,第一间隙74的径向内侧端部位于第一活塞件46的圆筒部46a的内周面(其中形成有周向槽51)的稍靠内侧,而第二间隙76的径向内侧端部靠近卡环50的内周并稍靠卡环50的内周的外侧。由于第一间隙74的径向内侧端部位于第一活塞件46的内周面的稍靠内侧,所以,从对应于第一接合爪66a的第二活塞件48的周边部施加到卡环50的负荷量,就基本上等于从不对应于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的第二活塞件48的周边部施加到卡环50的负荷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与其中第一间隙74的径向内侧端部如同第二间隙76的径向内侧端部一样位于靠近卡环50的内周或位于该卡环50的内周的径向内侧的结构相比,将从第二活塞件48施加到卡环50的负荷沿卡环50的周向变得更为均匀。第二间隙76的径向内侧端部的径向位置与第二肩部72的径向位置通过要由第二接合爪66b产生的所需弹性力来确定,并可以位于如图5所示的径向位置的外部,只要是将要产生的弹性力保持在预定的适当范围内即可。
在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径向外活塞18中,第一间隙74形成于第一接合爪66a与卡环50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而第二间隙76形成于第二接合爪66b与卡环50之间,从而在径向外活塞18沿轴向移动以接合离合器装置10而从第二活塞件48向卡环50施加一轴向负荷时,接合爪66不会对卡环50作用力。因此,该径向外活塞18不会在第一活塞件46的周向槽51的邻近轴向切口68的周边部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将卡环50的厚度做得较小。
此外,形成于第一接合爪66a形式的非弹性偏压爪与卡环50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的第一间隙74的轴向尺寸d1,小于形成于第二接合爪66b形式的弹性偏压爪与卡环50之间的第二间隙76的轴向尺寸d2。第一间隙74与第二间隙76之间的这种尺寸关系在组装第一活塞件46与第二活塞件48时是有利的。即,在组装期间第一接合爪66a和第二接合爪66b可以由于第一活塞件46与第二活塞件48的相对轴向移动而变形。即使是在接合爪66的这种变形中,在第二接合爪66b与卡环50邻靠接触之前,第一接合爪66a先与卡环50邻靠接触。当第一接合爪66a与卡环50邻靠接触时,防止第一活塞件46相对于第二活塞件48沿轴向进一步移动,从而可以防止第二接合爪66b随后弹性变形,由此防止第二接合爪66b的弹性变形,使得第二接合爪66b可以起到弹性偏压爪的作用。
下面参照图6,其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活塞的第二活塞件82。该第二活塞件82具有多个第一接合爪80,图6中示出其中一个第一接合爪80。在该实施例中,各第一接合爪80在其近端沿第二活塞件82的轴向远离卡环50地倾斜。该第一接合爪80由单个直的部分构成,该单个直的部分沿径向朝第二活塞件82的外部延伸,并在其近端相对于第二活塞件82的径向弯曲,以使得该单个直的部分的远端沿轴向远离卡环50地与其近端隔开。没有为第一接合爪80设置肩部,这是因为该第一接合爪80并不包括与第二活塞件82的径向平行的径向部分。在该实施例中,同样地,在各第一接合爪80与卡环50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84。第一接合爪80与径向端面68a邻靠接触而被保持,并可以设置成如同第二接合爪66b一样起到弹性偏压爪的作用。
下面参照图7,其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活塞的第二活塞件48。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活塞件48除了接合爪66a的厚度以外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构成相同。接合爪66a具有比该接合爪66a的其它部分以及第二活塞件48小的厚度。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径向外活塞用于离合器装置10,本发明的原理同样可适于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制动器装置的活塞。
应当理解,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本发明可以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各种其它改变、变更和改进来实施。

Claims (8)

1.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18),包括:形成该活塞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46),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多个轴向切口(68)和一个周向槽(51);形成该活塞的底部并具有配合于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的多个径向延伸的接合爪(66,80)的第二活塞件(48,82);以及配合于所述周向槽中并与所述接合爪邻靠接触而被保持的卡环(50),由此使得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彼此固定,所述活塞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塞件(48,82)的所述多个接合爪(66,80)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爪与所述卡环(50)配合而在其间形成有间隙(74,76,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具有包括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的肩部(70,72),所述径向外侧部和径向内侧部被形成为使得径向外侧部沿着所述第二活塞件(48)的轴向远离着所述卡环(50)与径向内侧部隔开,所述肩部与所述卡环相配合而形成所述间隙(74,7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轴向切口(68)的轴向内侧端部由相应径向端面(68a)限定,该相应径向端面(68a)与所述第一活塞件(46)的径向平行、并沿着所述第一活塞件的轴向从所述轴向切口的轴向外侧端部远离地与所述周向槽(51)隔开,所述多个接合爪(66a,66b)由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66b)和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66a)构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66b)沿着所述第二活塞件(48)的轴向朝所述径向端面(68a)倾斜并且各个所述弹性偏压爪与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相应切口的径向端面邻靠接触而被保持,所述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66a)不与相应的轴向切口的径向端面邻靠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非弹性偏压爪(66a)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卡环(50)配合以在其间限定第一间隙(74),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压爪(66b)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卡环配合以在其间限定第二间隙(76),所述第一间隙沿活塞(18)的轴向的尺寸(d1)小于所述第二间隙沿活塞的轴向的尺寸(d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合爪(66,80)全都与所述卡环(50)配合以形成相应的间隙(74,76,8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活塞件(48,8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小于所述接合爪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爪中的每一个由一单个直的部分构成,该单个直的部分沿径向朝所述第二活塞件(82)的外部延伸,并在其近端相对于第二活塞件的径向弯曲,使得该单个直的部分的远端沿所述第二活塞件的轴向远离所述卡环(50)与所述近端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活塞件(48,82)的径向看时所述间隙(74,76,84)的内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件(46)的内周面的内侧。
CNB2006100568744A 2005-03-09 2006-03-09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7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6121A JP4305403B2 (ja) 2005-03-09 2005-03-09 自動変速機用ピストン
JP066121/2005 2005-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383A CN1831383A (zh) 2006-09-13
CN100434764C true CN100434764C (zh) 2008-11-19

Family

ID=3691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68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764C (zh) 2005-03-09 2006-03-09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96507B2 (zh)
JP (1) JP4305403B2 (zh)
KR (1) KR100783674B1 (zh)
CN (1) CN100434764C (zh)
DE (1) DE102006000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1932B2 (ja) * 2004-09-17 2011-06-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クラッチ装置
JP4311339B2 (ja) * 2004-11-04 2009-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用ピストン
KR100927343B1 (ko) * 2007-12-28 2009-11-19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 클러치
JP5135148B2 (ja) * 2008-09-29 2013-01-3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リング溝
DE102009050998B4 (de) 2009-10-28 2014-11-06 Audi Ag Doppelkupplung für ein automatisches oder automatisiert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14102842B4 (de) * 2014-03-04 2017-08-24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DE102017004293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Daimler Ag Kupplungsvorrichtung
US10955010B2 (en) * 2019-03-12 2021-03-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mped cover for clutch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919A (ja) * 1995-07-17 1997-02-07 Jatco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摩擦係合装置
JPH1089380A (ja) * 1996-09-17 1998-04-07 Fuji Heavy Ind Ltd 多板式摩擦係合装置
US6523657B1 (en) * 1999-09-30 2003-02-25 Mannesmann Sachs Ag Multiple-clutch device
JP2003148515A (ja) * 2001-11-08 2003-05-21 Toyota Motor Corp 流体圧式係合装置
CN1469054A (zh) * 2002-06-18 2004-01-21 �����Զ�����ʽ���� 动力传输断续装置
US6786843B2 (en) * 2001-09-28 2004-09-07 Jatco Ltd Cylind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88650B1 (ko) * 1996-12-17 1999-06-01 정몽규 자동변속기의 클러치 어셈블리
KR200155262Y1 (ko) * 1996-12-24 1999-08-16 정몽규 자동변속기의 클러치 어셈블리
JP3737665B2 (ja) * 2000-01-31 2006-01-1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クラッチ構造
KR100357607B1 (ko) * 2000-11-22 2002-10-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변속기의 클러치 장치
JP2004036651A (ja) * 2002-06-28 2004-02-05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摩擦係合装置
US6702081B2 (en) * 2002-08-02 2004-03-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orque-transmit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DE102004015214A1 (de) * 2003-04-04 2004-10-21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Mehrfachkupplungsaggrega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919A (ja) * 1995-07-17 1997-02-07 Jatco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摩擦係合装置
JPH1089380A (ja) * 1996-09-17 1998-04-07 Fuji Heavy Ind Ltd 多板式摩擦係合装置
US6523657B1 (en) * 1999-09-30 2003-02-25 Mannesmann Sachs Ag Multiple-clutch device
US6786843B2 (en) * 2001-09-28 2004-09-07 Jatco Ltd Cylind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03148515A (ja) * 2001-11-08 2003-05-21 Toyota Motor Corp 流体圧式係合装置
CN1469054A (zh) * 2002-06-18 2004-01-21 �����Զ�����ʽ���� 动力传输断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97642A (ko) 2006-09-14
KR100783674B1 (ko) 2007-12-07
US7296507B2 (en) 2007-11-20
US20060201325A1 (en) 2006-09-14
JP2006250216A (ja) 2006-09-21
DE102006000109A1 (de) 2006-09-14
JP4305403B2 (ja) 2009-07-29
CN1831383A (zh)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764C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US10767705B2 (en) Propeller shaft
CN100523567C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
US6089999A (en) Arrangement of pulley cylinder in a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6460948B (zh) 等速万向节总成
US7284647B2 (en) Clutch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384184B (zh) 自调心液压离合器分离轴承
JP2007177961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WO2007018485A1 (en) Dog-tooth-face interface
CN103492743B (zh) 油压离合器以及具有该油压离合器的变速装置
JP7160631B2 (ja) ボールベアリング、当該ベアリングを含んだクラッチスラストベアリ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当該デバイスを含んだ駆動ラインシステム
CN100414132C (zh) 自动变速器的摩擦施加装置
US8739951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US9562573B2 (en) Replacement forward drum and method in certa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N106989116B (zh) 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操纵***和用于组装操纵***的方法
JP2008115943A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構造
US6684995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rotating clutch with no return spring
CN1195949C (zh) 带有锁闭离合器的液体传送装置
KR102117308B1 (ko) 동력 전달 장치
CN100449165C (zh) 动力传输***的应用活塞和形成传输的方法
JP2009002480A (ja)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7203564B2 (ja) ボールベアリング、当該ベアリングを含んだクラッチスラストベアリ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当該デバイスを含んだ駆動ラインシステム
CN211474850U (zh) 具有制动功能的减速机
CN110785574A (zh) 离合器设备
KR102468301B1 (ko) 동력 전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