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3227C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3227C
CN100373227C CNB2004100472920A CN200410047292A CN100373227C CN 100373227 C CN100373227 C CN 100373227C CN B2004100472920 A CNB2004100472920 A CN B2004100472920A CN 200410047292 A CN200410047292 A CN 200410047292A CN 100373227 C CN100373227 C CN 1003732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estrictions
membrane layer
framework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72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4696A (zh
Inventor
傅世泽
许丁士
黄瑞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472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3227C/zh
Publication of CN1584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4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2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2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以及其背光组件,包括一框架、一第一支承部、一第二支承部及一膜片层。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设置于框架。膜片层包括一第一限制部以及一第二限制部,膜片层借助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分别穿过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框架之上。当框架处于一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承部部分接触于第一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当框架处于一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承部部分接触于第二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防止波纹(mura defect)产生的膜片定位结构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且几乎取代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品上,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电视等等。再者,为适应多媒体的呈现及不同视觉感官的需求,为一般的液晶显示器提供了可旋转式的设计,也即,使用者可根据其喜好而将其调整至0°、90°、180°、270°或其它任何角度。然而,随着大型化面板的的需求,面板的自重也成为可旋转式的液晶显示器的重要考虑因素。
图1A显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49048号中的背光组件10A的示意图,在此专利案中揭露了关于背光组件10A的光学膜片层120的固定结构。背光组件10A包括至少一光源(未显示)、多个光学膜片层(optical films)120、及一框架(frame)15,其中,光源设置在光学膜片层120与框架15之间,并且由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膜片层120(例如:扩散片、棱镜片等)达到分散均匀化,进而产生所需的混光颜色。为方便说明起见,在图1A中省略了液晶显示器的面板与上下壳体,如此以清楚表示出背光组件10A的固定结构。
每一光学膜片层120的周围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21、122、123及124。每一延伸部121、122、123及124中间则分别设有孔洞121a、122a、123a及124a。而框架15设有四个凹槽151、152、153及154,分别对应于延伸部121、122、123及124。凹槽151、152另分别设有凸柱151a、152a,而凹槽153、154分别设有倒钩153a、154a。结合固定背光组件10A的光学膜片层120至框架15时,光学膜片层12的延伸部121、122、123及124的孔洞121a、122a、123a及124a分别使凸柱151a、152a与倒钩153a、154a穿过其中,使延伸部121、122、123及124恰容置于凹槽151、152、153及154内,因此光学膜片层120可稳固地固定嵌合于框架15内以防止光学膜片层120脱落。
然而,上述设计仅有固定功能,并且凹槽与固定组件(倒钩或凸柱)的模具制程复杂,不仅高成本,且拆装耗时,另外,并无考虑温度变化会造成光学膜片的热涨冷缩效应,进而造成四角的定位点上应力集中点产生波纹的现象。
因此,在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2440号中,提出一种背光组件10B,其目的为防止波纹产生的光学膜片层的固定方式,如第1B及1C图所示,光学膜片层120设置在框架15b之上。每一光学膜片层的一侧边上仅有一延伸部125,且延伸部125上形成一孔洞125b。组装光学膜片层120之前,需先用夹具(未显示)将各类光学膜片120做固定,也即,必须先对齐延伸部125与框架15b的凹槽150,再将光学膜片层120放入框架15b上之后,另外需要通过固定组件(如插销120a与固定座120b的搭配),而使光学膜片层120固定在框架15b上。然而其缺点在于:虽然可稳固光学膜片层120,但其拆装耗时,不易对位,又需要使用额外的夹具与零件。
另外,若是需要改变液晶显示器的摆放角度时,例如将液晶显示器倒置180度后,由于所有的光学膜片层120的固定位置均在唯一的定位点P上,也即,定位点P不对称的设计,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或当热涨冷缩时,应力将会全部集中在光学膜片120上的定位点P,导致光学膜片层120的变形,造成光学效能不均与局部波纹痕迹等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一框架、一第一支承部、一第二支承部及一膜片层。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设置于框架。膜片层包括一第一限制部以及一第二限制部,膜片层借助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分别穿过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而设置在框架之上。当框架处于一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承部部分接触于第一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此时,第二支承部并不承载膜片层;当框架处于一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承部部分接触于第二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此时,第一支承部并不承载膜片层。
第一限制部为一穿孔或一沟槽,第二限制部为一穿孔或一沟槽。
又,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分别形成于膜片层的相对的侧边上。
又,膜片层还包括一第三限制部与一第四限制部,该第三限制部与第四限制部分别形成于膜片层的相对的二角落上,以及一第三支承部及一第四支承部,该第三支承部及第四支承部设置在框架上,且分别穿过第三限制部与第四限制部。
又,膜片层还包括一第三限制部与一第四限制部,该第三限制部与第四限制部分别设置在膜片层上相邻的二角落,以及一第三支承部及一第四支承部,该第三支承部及第四支承部设置在框架上,且分别穿过第三限制部与第四限制部。
又,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分别形成于膜片层的相对的二角落上又,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分别设置在该膜片层上相邻的二角落。
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以膜片层的中心点互相对称设置。
当框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支承部与第一限制部相距一第一间隙;当框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支承部与第二限制部相距一第二间隙。
该第一支承部与该第二支承部可为一凸块、一圆柱体或一长方体。
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的矩形或多边形。
又,当框架处于第一位置时,膜片层在其与重力作用方向垂直的移动范围受限于第一限制部与第一支承部,而框架与第一支承部的组合限制膜片层在第一支承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范围。
又,当框架处于第二位置时,膜片层在其与重力作用方向垂直的移动范围受限于第二限制部与第二支承部,而框架与第二支承部的组合限制膜片层在第二支承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范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为椭圆形,且当框架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椭圆形限制部的长轴沿着框架的重力作用方向设置,椭圆形限制部的短轴的长度则限制第一支承部的可移动范围。
又,框架还包括一灯管支持部,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由灯管支持部延伸朝向膜片层。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壳体与一背光组件。壳体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背光组件设置于壳体,包括一框架与一膜片层。框架包括一第一支承部与一第二支承部。膜片层包括一第一限制部与一第二限制部。当壳体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承部支承第一限制部以使得膜片层达到定位,并且第二支承部与第二限制部互相分离设置;当壳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承部支承第二限制部以使得膜片层达到定位,并且第一支承部与第一限制部互相分离设置。
又,第一限制部为一孔洞,其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的矩形或多边形。第二限制部为一孔洞,其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的矩形或多边形。
当框架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制部与第二支承部之间具有一间隙;当框架处于第二位置,第一限制部与第一支承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49048号的背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2440号的背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C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2440号的背光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
图2B显示根据沿着图2A中的线段(i-i)方向进行剖切后的剖面图;
图3A显示根据沿着图2A中的线段(ii-ii)方向进行剖切后的剖面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与多个支承部(P1)共同处于一第一位置;
图3B显示图3A中的结构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与多个支承部(P1)共同处于一第二位置时;
图3C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例;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b)与多个支承部(P1’、P2’、P3’、P4’、P5’、P1”、P2”、P3”、P4”、P5”)共同处于一第一位置;
图4B显示图4A中的结构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b)与多个支承部(P1’、P2’、P3’、P4’、P5’、P1”、P2”、P3”、P4”、P5”)共同处于一第二位置;
图4C显示图4A中的结构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b)与多个支承部(P1’、P2’、P3’、P4’、P5’、P1”、P2”、P3”、P4”、P5”)共同处于一第三位置;以及
图4D显示图4A中的结构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图,其中,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b)与多个支承部(P1’、P2’、P3’、P4’、P5’、P1”、P2”、P3”、P4”、P5”)共同处于一第四位置。
附图符号说明:
10A、10B~背光组件
10~背光组件
12、12a、12b~光学膜片层
15、15b~框架
21~第一侧边
22~第二侧边
23、24~侧边
30~壳体
120~光学膜片层
121、122、123、124及125~延伸部
121a、122a、123a、124a及125b~孔洞
151、152、153及154~凹槽
151a、152a~凸柱
153a、154a~倒钩
C0~中心点
CX、CY~中心轴
H1~第一穿孔(限制部)
H2~第二穿孔
H3~第三穿孔
H4~第四穿孔
H5~第五穿孔
H6~第六穿孔
H1’、H2’、H3’、H4’、H5’、H1”、H2”、H3”、H4”、H5”~穿孔
G1、G2、G3、G1Y、G2Y、G3X、G3Y、G4X、G4Y、G5X、G5Y、G6X、G6Y~间隙
P1~第一支承部
P2~第二支承部
P3~第三支承部
p4~第四支承部
P5~第五支承部
P6~第六支承部
P1’、P2’、P3’、P4’、P5’、P1”、P2”、P3”、P4”、P5”~支承部
S1、S2~内壁
I-J-K~固定直角坐标
X-Y-Z~依照框架转向而改变的坐标统
P~定位点
200~液晶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200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沿着图2A中的线段i-i方向剖切后的剖面图。
矩型状的液晶显示器200包括一壳体30及一背光组件10,其中,背光组件10设置在壳体30中。背光组件10包括一框架15、多个光学膜片层12以及至少一成对的支承部(例如:图2B中的符号“P1”),并且每一光学膜片层12a具有至少一成对的穿孔(例如:图2B中的穿孔“H1”),在图2B上仅呈现出相互配合的一穿孔H1与一支承部P1。以下的穿孔H1均为限制部,限制支承部P1的可移动范围,且穿孔H1沿着框架15与壳体30的重力作用方向设置。
支承部P1可由透明的塑料、金属或是其它材料所制成。支承部P1以相对于光学膜片层12的穿孔H1的位置凸出设置在框架15之上,并且每一光学膜片层12a借助支承部15通过穿孔H1设置在框架15之上。应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的改良在于背光组件10中的膜片层12的定位结构及其方式,在此就不再对于液晶显示器200的面板或其它相关组件进行说明。
在图2A中,符号“I-J-K”表示一固定直角坐标统,液晶显示器200的主要平面位于固定直角坐标统I-J-K中的平面IJ上,而平面IJ是与重力作用方向平行的平面。符号“X-Y-Z”表示相对于固定直角坐标统I-J-K的一可移动直角坐标统,此可移动直角坐标统X-Y-Z固定设置在液晶显示器200之上,也即,可移动直角坐标统X-Y-Z跟随液晶显示器200而同步移动或旋转,其中,坐标轴X显示出光学膜片层12(或框架15)的长边的纵长延伸方向,坐标轴Y光学膜片层12(或框架15)的宽边的纵长延伸方向,坐标轴Z显示出光学膜片层12的穿孔H1或支承部P1的延伸方向。
在以下各实施例及变化例中,液晶显示器200以平行于固定直角坐标统I-J-K中的平面I-J、且绕着坐标轴K进行转动的方式提出说明,并且为使各实施例更易于了解,在以下各图中仅呈现出液晶显示器200中的框架15的多个支承部、膜片层之间的结合关系。
【第一实施例】
第3A、3B图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膜片平面示意图,其中,图3A显示根据沿着图2A中的线段ii-ii方向剖切后的剖面图,图3B显示图3A中的结构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图。
在图3A中的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与多个支承部P1共同处于一第一位置,在图3B中的相互结合的膜片层12与多个支承部P1共同处于一第二位置。换言的,在图3A中的光学膜片层12上的Y轴沿着固定坐标J方向而呈悬挂的状态图(第一位置定义为壳体30的起始位置),第二位置(图3B)表示壳体30经由第一位置(图3A)绕着坐标轴K旋转180度后呈悬挂的状态图。
在第一、第二支承部P1、P2穿过椭圆形的第一、第二穿孔H1、H2的作用下,光学膜片层12可设置在框架15(参考图2B)之上。在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5上还可设置一灯管支持部(未显示),此灯管支持部延伸凸出于框架15之上,以支承光学膜片层12。
光学膜片层12为具有一第一侧边21、一第二侧边22及一中心点C0的矩形结构体,其中,第一、第二侧边21、22为光学膜片层12的相对的两长边,中心点C0为光学膜片层12的几何中心,相互垂直的两中心轴CX、CY相交于中心点C0,并且中心轴CY通过了第一、第二支承部P1、P2。第一、第二穿孔H1、H2以相对于中心点C0而互相对称,并且第一、第二穿孔H1、H2分别邻近于第一、第二侧边21、22的位置,也即,形成在光学膜片层12的周边。椭圆状的第一、第二穿孔H1、H2的长轴重迭于中心轴CY、且中心轴CX为对称轴,也即,光学膜片层12的自重所产生的重力方向沿着中心轴CY
当框架15位于第一位置(图3A)时,邻近于相互结合的第一穿孔H1、第一支承部P1的第一侧边21位于光学膜片层12的上缘位置,而邻近于相互结合第二穿孔H2、第二支承部P2的第二侧边22位于为光学膜片层12的下缘位置。在光学膜片层12的自重的作用下,第一支承部P1部分接触于第一穿孔H1的内壁S1,也即,借助第一支承部P1接触第一穿孔H1以使得膜片层12达到定位。
符号“G1”表示第一穿孔H1扣除第一支承部P1之后所剩的间隙尺寸,此间隙尺寸G1由膜片层12的热膨胀数、面板操作温度、组装时室温度、组装公差及成型公差所决定。同样的,符号“G2、G3”表示第二穿孔H2与第二支承部P2之间的间隙尺寸,此间隙尺寸G2、G3由膜片层12的热膨胀数、面板操作温度、组装时室温度、组装公差及成型公差所决定,借助间隙G1、G2、G3以提供膜片层12热胀冷缩时所需的缓冲空间。
由于穿孔H1、H2的椭圆形形状限制支承部P1、P2的J与I方向的移动范围,当框架15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支承部P1接触穿孔H1以支撑膜片层12,且第一穿孔H1限制第一支承部P1在I轴方向的移动,使膜片层12确实定位且无法在I轴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二支承部P2不具有支承功能,与膜片层12的第二穿孔H2之间具有Y方向的间隙G2,因此,当膜片层12热胀冷缩或受到自身重力作用时,由于间隙G2的范围大于第二支承部P2,第二支承部P2不会与膜片层12进行接触。换言之,第二支承部P2不会碰触到膜片层12的第二穿孔H2,可防止应力集中在第二支承部P2与第二穿孔H2之间。再者,预留的间隙G1、G2可使得膜片层12可均匀而自由的热涨冷缩,可防止波纹的产生。
当旋转框架15至第二位置(图3B)时,也即,当框架旋转180度之后,此时,以邻近于第二穿孔H2与第二支承部P2的第二侧边22变成为上缘,邻近于第一穿孔H1与第一支承部P1的第一侧边21变成为下缘。因此,第二支承部P2部分接触于第二穿孔H2的内壁S2以承载膜片层12。第二穿孔H2扣除第二支承部P2之后所剩的间隙尺寸由膜片层12的热膨胀数、面板操作温度及组装时室温度所决定。因此,当处于第二位置时,仅有第二支承部P2支撑膜片层12,且第二穿孔H2以限定第二支承部P2在I轴方向的移动,第一支承部P2不具有支承功能,与膜片层12之间保持一间隙G1。当热胀冷缩时,预留的间隙G1、G2使得膜片层12可均匀而自由的热涨冷缩,防止应力集中在第一支承部P1与第一穿孔H1之间,可防止波纹的产生。
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承部P1为一凸块、圆柱体或长方体。第一穿孔H1的形状除了椭圆形的外,也可以圆形、矩形、圆角的矩形或多边形。同样的,第二支承部P2为一凸块、圆柱体或长方体。第二穿孔H2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圆角的矩形或多边形。
第一实施例还具有一变化例,此变化例适用于大型液晶显示器。当液晶显示器尺寸越大,膜片层12a与框架15的尺寸也随着增大,而定位用的穿孔以及支承部的数量根据液晶显示器的尺寸所决定。
在本变化例中,膜片层12a上形成有三对成对的穿孔,如图3C所示。也即,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成对的第一穿孔H1与第二穿孔H2的外,背光组件的膜片层12a上还包括另外二成对的穿孔:一成对的第三穿孔H3与第四穿孔H4,分别设置在膜片层12a的侧边23上相邻的二角落,以及另一成对的第五穿孔H5与第六穿孔H6,分别设置在膜片层12a的侧边24上的相邻的二角落。当液晶显示器以第一位置方式垂挂时,邻近膜片层12a的侧边21的穿孔H3、H1、H5为限制部,用以限制且定位膜片层12a,此时,侧边21为膜片层12a的上缘,而穿孔H4、H2、H6位于相对的侧边22,也就是膜片层12a的下缘。如图所示,穿孔H3、H1、H5分别与穿孔H4、H2、H6以X方向的中心轴CX上的中心点C0对称设置。
框架15(未显示于图中)同样包括三对成对的支承部,每一支承部由框架15或框架15上的灯管支持部(未显示于图中)延伸而出。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成对的第一支承部P1与第二支承部P2的外,还增加另外二成对的支承部:成对的第三、第四支承部P3、P4,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三穿孔H3与第四穿孔H4,及成对的第五、第六支承部P5、P6,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五穿孔H5与第六穿孔H6。支承部P1、P2、P3、P4、P5、P6可由透明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所制成。
在本变化例中,第一、第二穿孔H1、H2为椭圆形,而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穿孔H3、H4、H5、H6的形状不同于第一、第二穿孔H1、H2,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穿孔H3、H4、H5、H6的形状为具有圆角的矩形。
应注意的是,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穿孔H3、H4、H5、H6的形状也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穿孔H1、H2相同或不同。
本变化例借助穿孔的形状而限定支承部的可移动范围。由于穿孔H1、H2为椭圆形,穿孔H1、H2的短轴的长度稍微大于支承部P1、P2的直径,使得支承部P1、P2在I方向无法移动,也即,穿过第一、第二穿孔H1、H2的第一、第二支承部P1、P2被限定只能依J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支承部P3、P4、P5、P6穿过圆角的矩形的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穿孔H3、H4、H5、H6,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支承部P3、P4、P5、P6可在I或J轴方向在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六穿孔H3、H4、H5、H6的形状范围内移动。也即,当液晶显示器以第一位置方式垂挂时,仅有上缘的支承部P3、P1、P5部分接触于穿孔H3、H1、H5的内壁S3、S1、S5,进而定位膜片层12a。
再者,每一穿孔H1、H2、H3、H4、H5、H6与每一支承部P1、P2、P3、P4、P5、P6之间具有既定的间隙G1Y、G2Y、G3X、G3Y、G4X、G4Y、G5X、G5Y、G6X、G6Y。上述间隙G1Y、G2Y、G3X、G3Y、G4X、G4Y、G5X、G5Y、G6X、G6Y的尺寸由膜片层12a的热膨胀数、面板操作温度及组装时室温度所决定。由图上可看出,第一、第二支承部P1、P2分别依J方向在间隙G1Y、G2Y内移动,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支承部P3、P4、P5、P6的可移动范围分别在间隙G3X、G3Y、G4X、G4Y、G5X、G5Y、G6X、G6Y内。
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膜片层12a上缘1的两侧边23、24的第三、第五支承部P3、P5的间隙的作用并不相同。G3X为膜片层12a的X轴方向的热涨预留空间,而G3Y为膜片层12a的Y轴方向的热涨预留空间。另一方面,G5X为膜片层12a的X轴方向的冷缩预留空间,G4Y为膜片层12a的Y轴方向的冷缩预留空间,反的亦然。因此,膜片层12a以位于上缘的第一支承部P1为中心支撑点,膜片层12a可往下或往左右方向均匀而自由的热涨冷缩,如虚线的箭头所示。
为了应因改变液晶显示器的摆放角度的需要,例如需要180度倒置时(第二位置),由于穿孔以中心点C0上下对称的设计,因此膜片层的定位机制不会因转动而改变。倒置后,第二侧边22成为上缘,而第一侧边21成为下缘,穿孔H4、H2、H6便成为定位、支承用的穿孔。也即,当液晶显示器以第二位置方式垂挂时,仅有上缘的支承部P4、P2、P6部分接触于穿孔H4、H2、H6的内壁,其余支承部不具有支承功能,使得膜片层得以自由的热胀冷缩。
总而言的,上述成对的穿孔以对称方式形成在膜片层12上的相对的二角落、相邻的二角落或相对的侧边上。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可任意在0-360度之间转动,不会有波纹的问题产生。
【第二实施例】
图4A~4D分别表示本实施例处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置时,膜片层12b与各支承部P1’、P2’、P3’、P4’、P5’、P1”、P2”、P3”、P4”、P5”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基于不同场合或需求,借助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对于液晶显示器进行0度、90度、180度、270度的各角度的摆放。
如图4A所示,膜片层12b的相对的第一、第二侧边21、22分别具有三对对称的穿孔:H1’、H1”;H2’、H2”与H3’、H3”。当液晶显示器处于第一位置(0度)时,仅有框架(未显示)上的支承部P1’、P2’、P3’部分接触于穿孔H1’、H2’、H3’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12b。
如图4B所示,膜片层12b的相对的第三、第四侧边24、4分别具有两对对称的穿孔:H4’、H4”与H5’、H5”。当液晶显示器处于第二位置(由第一位置旋转90度)时,仅有框架(未显示)上的支承部P4’、P5’部分接触于穿孔H4’、H5’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12b。
当液晶显示器处于第三位置(由第一位置旋转180度)时,如图4C所示,仅有框架(未显示)上的支承部P1”、P2”、P3”部分接触于穿孔H1”、H2’、H3’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12b。
当液晶显示器处于第四位置(由第一位置旋转270度)时,如图4D所示,仅有框架(未显示)上的支承部P4”、P5”部分接触于穿孔H4”、H5”的内壁以承载膜片层12b。
为了简化附图,并无特别标示每一穿孔与支承部之间的的间隙,仅以G4’与G5’作为代表。然而,由图上可明显看出,除了上述支撑定位用的穿孔的外,每一穿孔与每一支承部之间具有X与Y方向的间隙。而间隙尺寸由膜片层的热膨胀数、面板操作温度、组装时室温度、组装公差及成型公差等多个参数所决定。因此,当转换液晶显示器的摆放角度时,此预留空间允许支承部在穿孔内移动,防止穿孔与支承部完全接触,进而防止应力集中;再者,预留的间隙使得膜片层12b可均匀而自由的热胀冷缩,可防止波纹的产生。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然而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一框架;
一第一支承部,该第一支承部设置在该框架上;
一第二支承部,该第二支承部设置于该框架;以及
一膜片层,该膜片层包括一第一限制部以及一第二限制部,该膜片层借助该第一支承部及该第二支承部分别穿过该第一限制部及该第二限制部设置在该框架之上;
其中,当该框架处于一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承部部分接触于该第一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该膜片层,此时,该第二支承部并不承载该膜片层;当该框架处于一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承部部分接触于该第二限制部的内壁以承载该膜片层,此时,该第一支承部并不承载该膜片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为一穿孔或一沟槽,该第二限制部为一穿孔或一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分别形成在该膜片层的相对的侧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分别形成在该膜片层的相对的二角落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分别设置在该膜片层上相邻的二角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以该膜片层的中心点互相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框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支承部与该第一限制部之间有一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为该膜片层的热涨冷缩时的预留空间;当该框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支承部与该第二限制部之间有一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为该膜片层的热涨冷缩时的预留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由该第一位置至该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为90度、180度或270度;当该框架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膜片层在其与重力作用方向垂直的移动范围受限于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一支承部,而该框架与该第一支承部的组合限制该膜片层在该第一支承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范围;当该框架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膜片层在其与重力作用方向垂直的移动范围受限于该第二限制部与该第二支承部,而该框架与该第二支承部的组合限制该膜片层在该第二支承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范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制部为椭圆形,且当该框架转动至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该椭圆形限制部的长轴沿着该框架的重力作用方向设置,该椭圆形限制部的短轴的长度则限制该第一支承部的可移动范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括一灯管支持部,该第一支承部及该第二支承部由该灯管支持部延伸朝向该膜片层。
CNB2004100472920A 2004-05-28 2004-05-28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7322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72920A CN100373227C (zh) 2004-05-28 2004-05-28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72920A CN100373227C (zh) 2004-05-28 2004-05-28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4696A CN1584696A (zh) 2005-02-23
CN100373227C true CN100373227C (zh) 2008-03-05

Family

ID=34602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7292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73227C (zh) 2004-05-28 2004-05-28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322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984C (zh) * 2007-01-18 2008-11-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悬载***及其使用的膜片悬载装置
CN103759227B (zh) * 2014-01-22 2016-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的定位装置
CN107340645A (zh) 2017-08-30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框、光学膜材、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CN107942558A (zh) * 2017-10-12 2018-04-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211014952U (zh) 2020-01-13 2020-07-14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66730B (zh) * 2020-07-06 2022-12-0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高可靠性光学组合
CN114360366B (zh) * 2020-10-13 2024-07-05 苏州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7942A (ja) * 1998-05-28 199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6392724B2 (en) * 2000-02-24 2002-05-21 Lg. Philips Lcd Co., Ltd. LCD module having improved fixing structure
CN1352406A (zh) * 2000-11-07 2002-06-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CN1444071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WO2004015490A1 (en) * 2002-08-13 2004-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7942A (ja) * 1998-05-28 199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6392724B2 (en) * 2000-02-24 2002-05-21 Lg. Philips Lcd Co., Ltd. LCD module having improved fixing structure
CN1352406A (zh) * 2000-11-07 2002-06-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的方法
CN1444071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WO2004015490A1 (en) * 2002-08-13 2004-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4696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515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tilizing the same
US9651823B2 (en)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49462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backlight mura
US20130278875A1 (en) Curved surface display device
CN100373227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
CN209515073U (zh) 一种多屏幕无缝拼接屏
US20190019445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US9500903B2 (en) Transflective blue-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187527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080088941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optical lens system
US2019008660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899972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425262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201138407Y (zh) 直下型背光模块
US11181783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1907262A (zh) 定位机构及背光模组
US10379390B2 (en) Flexible Substrate
US9759957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644707B1 (en) Viewing angle expansion fil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projections arrayed on a flat laye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050363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CN201047895Y (zh) 背光模组及其框架结构
US11061173B2 (en) Prism sheet, prism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TW594275B (en) A method of enhancing contrast ratio
CN110928006A (zh) 一种基板、基板的制程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TW589493B (en) Assembly of an optical film and a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