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7113402A1 -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7113402A1
WO2017113402A1 PCT/CN2015/100330 CN2015100330W WO2017113402A1 WO 2017113402 A1 WO2017113402 A1 WO 2017113402A1 CN 2015100330 W CN2015100330 W CN 2015100330W WO 2017113402 A1 WO2017113402 A1 WO 201711340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access device
access
terminal device
rr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5/1003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罗海燕
张宏卓
石小丽
彭文杰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5/1003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7113402A1/zh
Publication of WO201711340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711340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Definitions

  •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including:
  •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sends the second messag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 the sending the second identifier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includes:
  • the first message is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and the second message is an RRC connection setup message.
  • the access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 the access confirmation unit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ccess to the network is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first identifier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identifier information are the same.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access device and a second access device, where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is the access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fourth aspect or the seventh aspect, and the second The access device is the access device described in the fifth aspect or the eighth aspect above.
  • FIG. 13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 access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FIG. 17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UE accesses through LTE, and the Control Plane (CP) remains in LTE.
  • the User Plane (UP) utilizes both LTE and 5G air interfaces through DC, that is, the user plane anchor is in the LTE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layer.
  •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 the LTE RLC (Radio Link Control)/MAC/PHY (Physical) lay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UE through the LTE air interface.
  • Another part of the data passes through the LTE PDCP layer and passes through the 5G air interface.
  • the RLC/MAC/PHY layer is sent to the UE through the 5G air interface.
  •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determines whether the terminal device is allowed to access the network:
  • 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may send the first message to the second access device to perform the decision by the second access device, where th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 the UE can also send an RRC Connection Request in LTE format through the 5G air interface.
  • RRC Connection Request in LTE format through the 5G air interface.
  •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5G air interface broadcast indication 5G air interface broadcast indication
  • LTE broadcast the LTE broadcast. Instructions.
  • the UE sends an RRC connection request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in the LTE format to the 5G eNB, and carries the S-TMSI in the 5G air interface protocol layer.
  • RRC connection request Connection Request
  • the 5G eNB Since the 5G eNB does not have the RRC layer, the 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sent by the UE cannot be interpreted, and the S-TMSI carried in the message cannot be read, so that the RACH collision cannot be resolved. It is therefore assumed that the UE adds S-TMSI at the 5G air interface protocol layer, ie PHY or PHY/MAC (corresponding CA mode) or PHY/MAC/RLC (corresponding DC mode) layer, so that the 5G eNB resolves the RACH collision.
  • the 5G air interface protocol layer ie PHY or PHY/MAC (corresponding CA mode) or PHY/MAC/RLC (corresponding DC mode) layer
  • the X5 interface setup shown in FIG. 6 can be referr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FIG. 6
  • the UE After receiving the RRC Connection Setup message, the UE determines whether the access network is successful by reading the S-TMSI included in the message. After the UE can notify the 5G air interface MAC layer to access the network through the RRC layer, the 5G air interface MAC layer does not need to continue to try random access.
  • the second sending unit 10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the first message to the second access device.
  • the access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 the access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 the access confirmation unit 1503 i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ccess to the network is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first identifier in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identifier information are the same.
  • the first message is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and the second message is an RRC connection setup message.
  • a scheme for controlling the terminal device to adopt the specific identifier information that is adapted to the function of the access device is further provided to avoid possible control logic confusion, as follows:
  • the sending module 1606 is configured to: after the processor 1603 determines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is allowed to access the network, send the second identifier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access device, where the second identifier information is 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s the same.
  • a third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erminal device, as shown in FIG. 17, comprising: a receiver 1701, a transmitter 1702, a processor 1703, and a memory 1704; wherein the receiver 1701 performs the receiving function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 Transmitter 1702 performs the transmit function of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processor 1703 performs the corresponding data processing functions, and memory 1704 can provide the cache or other data storage functions required by processor 1703 during data processing.
  • the steps performed by the access device in the above embodiments may be based on the access device structure shown in FIG.
  • the RF circuit 1910 can be used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signals during and afte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after receiving the downlink informa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processing it to the processor 1980; in addition, transmitting the uplink data to the base station.
  • RF circuit 1910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an antenna, at least one amplifier, a transceiver, a coupler, a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a duplexer, and the like.
  • LNA Low Noise Amplifier
  • RF circuitry 1910 can also communicate with the network and other devices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以方法的实现为例包括: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LTE空口,避免了所有终端设备均使用LTE空口接入网络造成LTE空口负载过高的问题;因此,可以降低LTE空口的负载,从而减少LTE网络的随机接入信道冲突。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时代即将到来。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通信***,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LTE***的空口接入网络。LTE***的基站与终端之间采用空口进行通信,因此该空口可以简称为LTE空口,或者,LTE***的空口。
然而,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与支持LTE技术的终端设备都通过LTE***的空口接入网络,将会导致LTE***的空口负载较高,进而导致多个终端设备通过LTE***的空口接入网络时,LTE***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RACH)会出现较多的冲突。
为了减轻LTE***的空口负载,减少随机接入信道的冲突,可以设置独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空口,终端设备通过该空口接入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基站,从而接入网络。但考虑到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基站可能无法独立工作,即需要借助LTE基站的高层才能工作。而LTE***中,随机接入冲突是通过读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内容解决的。在这种特定的机制下,终端设备如何通过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空口接入网络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使用SAE服务移动用户标识(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S-TMSI)或随机值等。如果不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则不发送第二消息给所述终端设备。高层协议是相对于7层协议中相对于底层协议而言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的协议,例如: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协议,RRC层协议,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等。第二消息可以是专用于传递第二标识信息的消息也可以是使用接入网络的流程中已有的消息携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在上述通信接口建立以后,第一接入设备可以将来自终端的上行数据通过上述通信接口发送给第二接入设备,还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接口接收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的发往上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采用RRC连接请求携带第一标识信息,使用RRC连接建立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与4G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较好的兼容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由第一接入设备自身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 送第二消息。
本实施例的方案第一接入设备可以独自完成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决策,减少消息在网络侧设备间传递占用控制面的资源。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消息不是RRC连接请求消息,那么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第一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相应地,第二标识信息则可以包括在第二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由第一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相应地返回第二标识信息的实现方案: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由第二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方案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不必增加决策功能,仍然使用第二接入设备的决策功能实现,实现第二接入设备功能的兼容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携带第二标识信息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控制终端设备采用与接入设备功能所适应的具体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的方案,避免可能出现的控制逻辑混乱,如下: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设备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同,确定是否接入网络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使用,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接入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接入控制单元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接入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同,确定是否接入网络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七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使用,包 括:第一接收器、第二接收器、发射器、发送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第一接收器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接收功能,第二接收器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功能,发射器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的发送功能;发送模块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和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发送功能,处理器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存储器可以提供处理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的缓存或者其他数据存储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包括:第二接收器、发送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第二接收器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功能;发送模块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和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发送功能,处理器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存储器可以提供处理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的缓存或者其他数据存储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包括第一接入设备及第二接入设备,其中,第一接入设备是上述第四方面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接入设备,第二接入设备是上述第五方面或第八方面所述的接入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设备接入网络,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面使用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空口,其中,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例如:第一接入设备是采用5G通信技术的接入设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LTE空口,避免了所有终端设备均使用LTE空口接入网络造成LTE空口负载过高的问题;因此,可以降低LTE空口的负载,从而减少LTE网络的随机接入信道冲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协议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例如:5G移动通信***可以没有自己的核心网,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没有高层协议,例如:NAS层,RRC层IP层,PDCP层等LTE***七层协议中的高层,只有 层1(Layer1),或者层1和层2(Layer2),例如:物理层(Physical,PHY),PHY和L2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或者,PHY、MAC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接口是指采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位于终端设备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基站设备之间的空口。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与5G基站设备之间的空口称为5G空口,或5G***的空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LTE中的七层协议,将5G空口所使用的协议称为低层协议,5G空口使用的协议称为高层协议,如前举例的NAS、RRC、IP以及PDCP等协议。
5G移动通信技术可供选择的空口技术可以有: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d Multi-Carrier,FBMC),速度高于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FTN),广义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将5G移动通信***的空口称为5G空口(air interface)。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利用5G空口:终端设备通过LTE空口接入,之后通过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者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方式利用5G空口。基于以上终端设备通过LTE空口接入网络,UE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通过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的方式同时利用LTE和5G空口。图1a至图1c是三个协议层示意图,其中左侧为LTE网络的协议示意,右侧为5G网络的协议示意,左侧LTE中从NAS到UE的粗体实线为控制面示意,跨LTE和5G的粗虚线为用户面示意。在LTE侧还包含有RRC和IP层。5G和LTE锚点采用X5接口建立连接。
如图1a所示,UE通过LTE接入,控制面(Control Plane,CP)保留在LTE。之后用户面(User Plane,UP)通过DC的方式同时利用LTE和5G空口,即用户面锚点在LTE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之后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继续通过LTE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PHY(Physical,物理)层,即通过LTE空口发给UE。另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通过5G空口的 RLC/MAC/PHY层,即通过5G空口发给UE。
如图1b所示,UE通过LTE接入,控制面保留在LTE。之后用户面通过CA的方式同时利用LTE和5G空口,即用户面锚点在LTE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层。之后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继续通过LTE RLC/MAC/PHY层,即通过LTE空口发给UE。另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通过5G空口的MAC/PHY层,即通过5G空口发给UE。
如图1c所示,UE通过LTE接入,控制面保留在LTE。之后用户面通过CA的方式同时利用LTE和5G空口,即用户面锚点在LTE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之后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继续通过LTE RLC/MAC/PHY层,即通过LTE空口发给UE。另一部分数据经过LTE PDCP层之后,通过5G空口的PHY层,即通过5G空口发给UE。
如图2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架构示意图,在该***架构的示意中5G空口只有底层协议不使用高层协议,例如:在DC方式下只有RLC、MAC以及PHY,CA方式下只有MAC和PHY,或者,只有PHY。5G空口和LTE空口可以共享单非接入层(singleNAS)和单无线资源控制(singleRRC)。其中SingleNAS用于传输UE和核心网之间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而singleRRC用于传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演进型基站(E-UTRAN Node B,eNB)之间的RRC消息。图2a中所示的UE即终端设备。
在图2a中的5G eNB以及LTE eNB右侧还示意了(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ateway)、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策略决策功能(Policy Decision Function,PCRF)、运营商的网际协议服务器(Operator’s IP services)例如:IP多媒体子***(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运营支持***(Operation Support System,PSS)等;其组网结构及其连接协议可以参考4G通信***,在图2a中标识了可选的通信协议接口,UE与4G eNB之间为LTE的Uu(Radio interface between UTRAN and thd User Equipment)接口,UE与5G eNB之间为5G Uu;4G eNB与MME之间为SI-MME接口,4G eNB与服务网关之间为SI-U接口,MME 与HSS之间为S6a接口,MME与服务网关之间为S11接口,服务网关于PDN网关之间为S5/S8接口,PDN网关与运营商的网际协议服务器之间为SGi接口,PCRF与PDN网关以及运营商的网际协议服务器之间可以分别采用Gx和Rx接口,这些接口可以参考4G通信***中的协议接口定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唯一性限定;5G的Uu接口可以参考5G通信协议的规定。
图2b至图2d是三个协议层示意图,其中左侧为LTE网络的协议示意,右侧为5G网络的协议示意,LTE中从NAS到UE的粗体实线为控制面示意,跨LTE和5G的粗虚线为用户面示意。在LTE侧还包含有RRC和IP层。5G和LTE锚点的层采用X5接口建立连接。
图2b中,DC方式下UE利用5G空口接入。在CP和UP面锚点在LTE PDCP层。5G空口使用RLC、MAC和PHY层协议。即CP面(SingleNAS,SingleRRC层)通过LTE PDCP之后,经过5G空口的RLC、MAC和PHY层发送给UE。而UP面(IP层)通过LTE PDCP之后,经过5G空口RLC、MAC和PHY层发送给UE。
图2c中,CA方式下UE利用5G空口接入。CP和UP面锚点在LTE的MAC层。5G空口使用MAC和PHY层协议。即CP面(SingleNAS,SingleRRC层)通过LTE的PDCP、RLC以及MAC之后,经过5G空口MAC和PHY层发送给UE。而UP面(IP层)通过LTE的PDCP、RLC和MAC之后,经过5G空口MAC和PHY层发送给UE。
图2d中,CA方式下UE利用5G空口接入。CP和UP面锚点在LTE的MAC层。5G空口使用MAC和PHY层协议。即CP面(SingleNAS,SingleRRC层)通过LTE的PDCP、RLC和MAC之后,经过5G空口的PHY层发送给UE。而UP面(IP层)通过LTE的PDCP、RLC和MAC之后,经过5G空口PHY层发送给UE。
在所述图2a所示的新架构下,由于5G空口只有底层,而高层(例如DC方式下的PDCP和RRC层)在LTE。所以随机接入涉及UE、5G eNB以及LTE eNB的信令交互。Msg1,3分别是发给5G eNB还是LTE eNB,以及UE通过什么方式获知随机接入成功,都需要解决。
UE选择5G空口接入,有如下几种可能:
1、只支持5G的单模UE,只能通过5G空口接入。此种情况下,UE虽然是单模UE,但还是具备支持LTE高层协议的能力。
2、LTE eNB广播指示UE去其他制式驻留,可能是1bit指示UE通过5G空口接入,也可能是指示5G空口小区标识,例如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PCI),或者频点+PCI等,导致UE被指示通过5G空口接入。
3、5G eNB和LTE eNB分别广播其负载信息(可能还有时延、backhaul等信息),UE根据广播信息选择通过5G空口接入。
基于以上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可以是支持5G空口协议的接入设备,即5G移动通信***中的接入设备例如图2a中所示的5G eNB,第二接入设备可以是4G***中的接入设备,例如LTE***中的eNB。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接入设备的类型不做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其他未来演进通信中的接入设备。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的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在本实施例中高层协议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关于高层协议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的用途,可以参考随机接入技术中标识信息的使用,该第一标识信息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随机值(Randomvalue)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技术术语,不应理解为具有其他技术含义。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是终端设备向上行发送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是终端设备下行接收的标识信息。
接入设备是指位于接入网的设备,通常来说可以是基站或者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302: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 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终端设备是否被允许接入网络,通常是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的,具体可以是:如果多个不同的终端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消息,网络侧通过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区分。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网络侧只能解析特定用户的第一消息并获得第一标识信息,从而将第二标识信息设置成第一标识信息发给终端。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网络侧可能可以解析多个用户的第一消息并获取相应的第一标识信息,网络侧选择特定的第一标识信息,并将第二标识信息设置成第一标识信息发给终端。
303: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解析所述第二消息获得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确定接入网络成功。如果在接收第二消息的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第二消息,或者接收到了第二消息但是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标识信息不同,均可以确定接入网络失败,此时可以重新发送第一消息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设备接入网络,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面使用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空口,其中,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例如:第一接入设备是采用5G通信技术的接入设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LTE空口,避免了所有终端设备均使用LTE空口接入网络造成LTE空口负载过高的问题;因此,可以降低LTE空口的负载,从而减少LTE网络的随机接入信道冲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接入之后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在上述通信接口建立以后,第一接入设备可以将来自终端的上行数据通过上述通信接口发送给第二接入设备,还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接口接收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的发往上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通信接口建立过程可以由第一接入设备发起也可以由第二接入设备发起,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以上步骤302中“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可以由第一接入设备做出决策,也可以是由第二接入设备作出决策,以下分别就这两种方式进行 具体说明:
一、由第一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在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接入设备并不支持高层协议,因此第一标识信息位于第一接入设备所支持的协议层,第一接入设备则可以从第一消息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举例,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采用已有的消息可以兼容LTE***。
那么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本身仍然可以是4G协议中规定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在其外层增加了新的协议层,因此“外层空口协议层”是第一接入设备所能支持的协议层;
基于第一接入设备已经能获得第一标识信息,那么步骤302中的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二、由第二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在此种情况下,第一标识信息位于第一接入设备所不支持的协议层,第一接入设备无法获得第一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举例,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采用已有的消息可以兼容LTE***。
那么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那么此种情况下,第一接入设备可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二接入设备由第二接入设备进行决策,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 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仅发送第二标识信息,也可以结合LTE网络随机接入的流程中已有的消息携带该第二标识信息,其中后一种方式兼容性较好,具体如下: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以上存在两种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的方式,终端设备如何决策采用何种方式实现,具体可以有如下三种可能性:
1、由第一接入设备指定,具体如下: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2、由第二接入设备指定,具体如下: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在以上1和2由接入设备指定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在指示消息中并不需要指定终端设备发送何种特定的标识信息,因此以上标识信息应当理解为泛指的标识信息,而不是指定必须携带前面实施例记载的第一标识信息。
3、终端设备自行决策,具体如下:终端设备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在第一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者在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更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预定规则确定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上述预定规则可以是5G协议中规定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依据 第一接入设备是否具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能力确定的,具体采用这种规则可以按需要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以下提供了三个可选实施例,作为基于以上图2a所示的***架构下,UE的随机接入流程。
一、如图4所示,包括:
5G eNB与LTE eNB之间建立通信连接,若5G eNB与LTE eNB之间使用X5接口,那么本步骤可以是X5接口建立的流程。该通信连接可以是预先就建立好的通信连接;应用到图4所示的随机接入流程中,应当在步骤402之前完成建立。
401:UE向5G eNB发送LTE格式的RRC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在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S-TMSI信息。
由于假设5G***没有核心网,也没有RRC层,所以UE通过5G空口接入,也可以发送LTE格式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至于UE怎么知道发送5G空口格式还是LTE格式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给5G eNB至少有3种可能性: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规定、5G空口广播指示或者LTE广播指示。
402:5G eNB将接收到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LTE eNB。
假设5G eNB事先和邻区LTE eNB建立好新接口,在本实施例中称为X5接口。例如5G eNB通过OAM配置获知邻区LTE eNB的传输层(Transport Network Layer,TNL)寻址地址,然后发起建立X5接口的请求。或者LTE eNB根据OAM配置获知邻区5G eNB的TNL寻址地址,然后发起建立X5接口的请求。在步骤403中,可以是5G eNB在X5接口上发送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
403:LTE eNB将RRC设置消息(Connection Request)里面携带的S-TMSI发送给5G eNB。
本实施例中,步骤404是在LTE eNB确定允许UE接入网络后执行的步骤;允许UE接入,可以是确定没有发生接入冲突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发生了接入冲突选择其中的一个UE允许接入网络。
步骤404中发送的S-TMSI是RRC Connection Request里面包含的S-TMSI。 发送方式可以是采用新的消息发送,采用:LTE eNB从RRC Connection Request中拷贝的S-TMSI。还可以在发往上述UE的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携带S-TMSI。
404:5G eNB向UE回复msg4,在msg4中携带上述S-TMSI。
S-TMSI可以包括在msg4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UE收到msg4后,根据MAC PDU中携带的S-TMSI判断RACH接入是否成功。若4G eNB发送的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携带S-TMSI,那么Mg4可以是发送的来自LTE eNB的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
二、如图5所示,包括:
图5所示的X5接口建立可以参考前一实施例的说明。
501:UE向5G eNB发送LTE格式的RRC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在5G空口协议层携带S-TMSI。
由于5G eNB不具备RRC层,所以无法解读UE发送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也就无法读取该消息中携带的S-TMSI,从而无法解决RACH冲突。因此假设UE在5G空口协议层,即PHY或PHY/MAC(对应CA模式)或PHY/MAC/RLC(对应DC模式)层增加S-TMSI,以便5G eNB解决RACH冲突。考虑到目前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是在物理层做的,因此如果5G eNB可以解出MAC头(包含S-TMSI),那就意味着当5G eNB也能将其正确解调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获得S-TMSI。后续5G eNB就不需要将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LTE基站,从而减少在X5接口传递的消息数量。
502:5G eNB向UE回复msg4,S-TMSI携带在5G空口协议层。
具体可以是,在msg4的MAC PDU中携带S-TMSI,用于告知UE允许其接入。
当UE收到携带S-TMSI的msg4之后,对比自身的S-TMSI,如果2者不同,则表示接入网络失败,该UE可以快速发起下一次接入网络的操作;如果相同,则UE确定接入网络成功。该方案的好处在于,不需要等待LTE基站通过读取RRC消息解决接入冲突,减少解决接入冲突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地,还可以继续执行后续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后续步骤在本实施例 中不属于网络接入解决接入冲突的步骤。
503:5G eNB通过X5接口上将RRC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LTE基站。LTEeNB通过5G eNB将RRC连接设置(Connection Setup)消息发给UE。
执行本步骤是由于LTE eNB后续可能需要根据RRC connection Request中的S-TMSI为UE选择MME,以便后续UE和核心网建立连接。
504:UE通过5G eNB将RRC连接设置完成(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发送给LTE基站。后续5G eNB就不需要将多余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LTE基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X5接口消息。
三、如图6所示,具体如下:
图6所示的X5接口建立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的说明。
601:UE向5G eNB发送LTE格式的RRC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在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S-TMSI信息。
602:5G eNB将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发送给LTE eNB。
603:LTE eNB通过5G eNB发送包含S-TMSI的RRC连接设置(Connection Setup)给UE。
UE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后,通过读取该消息中包含的S-TMSI判断接入网络是否成功。之后UE可以通过RRC层通知5G空口MAC层接入网络成功,则5G空口MAC层不需要再继续尝试随机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使用,如图7所示,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第一发送单元702,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 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801,用于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解析单元901,用于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接入控制单元902,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2,具体用于在所述接入控制单元902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1001,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标识接收单元10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接收单元100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2,具体用于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1101,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如图12所示,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标识发送单元1202,用于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标识发送单元1202,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1401,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
消息发送单元1501,用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消息接收单元15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接入确认单元1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同,确定是否接入网络成功。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 议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或者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如图16所示,包括:第一接收器1601、第二接收器1605、发射器1602、发送模块1606、处理器1603以及存储器1604;其中接收器1601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功能,发射器1602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功能;处理器1603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存储器1604可以提供处理器160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的缓存或者其他数据存储功能。
其中第一接收器1601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接收功能,第二接收器1605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功能,发射器1602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的发送功能;发送模块1606完整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和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发送功能。如果实施例中不涉及具体的功能,可以不包含响应的功能部件。通常来说,第一接收器1601和发射器1602可以对应到支持无线传输的天线模块;若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之间采用有线连接,那么第二接收器1605和发送模块1606可以是软件控制的通信接口。
假定上述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使用,具体如下:
上述第一接收器16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上述发射器1602,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使用S-TMSI、随机值等。如果 不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那么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不同是可以的,也可以不发送第二消息给所述终端设备。高层协议是相对于7层协议中相对于底层协议而言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的协议,例如:NAS/RRC/IP等。第二消息可以是专用于传递第二标识信息的消息也可以是使用接入网络的流程中已有的消息携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603,还用于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采用RRC连接请求携带第一标识信息,使用RRC连接建立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与4G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较好的兼容性。
可选地,提供了由第一接入设备自身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所述处理器1603,用于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发射器1602,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603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本实施例的方案第一接入设备可以独自完成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决策,减少消息在网络侧设备间传递占用控制面的资源。
可选地,提供了由第一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相应地返回第二标识信息的实现方案: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可选地,提供了由第二接入设备决策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发送模块1606,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接收器160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方案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不必增加决策功能,仍然使用第二接入设 备的决策功能实现,实现第二接入设备功能的兼容性。
可选地,还提供了携带第二标识信息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所述第二接收器160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发射器1602,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还提供了控制终端设备采用与接入设备功能所适应的具体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的方案,避免可能出现的控制逻辑混乱,如下:
所述发射器160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假定上述接入设备作为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具体如下:
所述第二接收器1605,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所述处理器1603,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所述发送模块1606,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603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606,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606,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 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603,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接收器1701、发射器1702、处理器1703以及存储器1704;其中接收器1701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功能,发射器1702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功能;处理器1703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存储器1704可以提供处理器170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需的缓存或者其他数据存储功能。
其中,所述发射器1702,用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所述接收器17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器17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相同,确定是否接入网络成功。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设备18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8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8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842或数据1844的存储 介质18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832和存储介质18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8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接入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8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830通信,在接入设备1800上执行存储介质18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接入设备18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8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8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8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18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接入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8所示的接入设备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9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终端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9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9,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910、存储器1920、输入单元1930、显示单元1940、传感器1950、音频电路1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970、处理器1980、以及电源1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9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9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98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1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980通过运行存储在 存储器1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930可包括触控面板19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932。触控面板19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除了触控面板1931,输入单元1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940可包括显示面板19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931可覆盖显示面板1941,当触控面板1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9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960、扬声器1961,传声器1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虽然图19示出了WiFi模块1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 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9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与处理器1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前述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可以基于此结构;其中RF电路1910可以对应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射器1702和接收器1701,处理器1980则可以对应到终端设备的处理器1703,存储器1920则可以对应到终端设备的存储器170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中,各单元或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更具体说明。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
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应当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包含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移动通信***,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具体功能,以及执行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流程中关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具体说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结构, 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对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详细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出现的通信网络与通信***的含义相同,例如LTE网络与LTE***的含义相同,5G网络与5G***的含义相同。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8.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9.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设备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 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14. 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一接入设备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被允许接入网络,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且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外层空口协议层,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接入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接入控制单元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4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中。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21. 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意一项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
  22. 一种接入设备,作为第二接入设备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不支持高层协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支持高层协议;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相同。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广播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广播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信息或者在RRC连接请求消息的 外层空口协议层携带标识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还包括:
    接口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PCT/CN2015/100330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WO201711340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100330 WO2017113402A1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100330 WO2017113402A1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3402A1 true WO2017113402A1 (zh) 2017-07-06

Family

ID=5922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5/100330 WO2017113402A1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711340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93173A4 (en) * 2016-01-08 2018-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005600A (zh) * 2018-08-08 2018-12-1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5g nr***中终端接入层的实现***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591A (zh) * 2008-11-17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发起呼叫的方法、通信***及设备
CN101980576A (zh) * 2010-10-19 201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5070903A1 (en) * 2013-11-13 2015-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591A (zh) * 2008-11-17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发起呼叫的方法、通信***及设备
CN101980576A (zh) * 2010-10-19 201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5070903A1 (en) * 2013-11-13 2015-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93173A4 (en) * 2016-01-08 2018-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781403A (zh) * 2016-01-08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
US10652764B2 (en) 2016-01-08 2020-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687223A1 (en) * 2016-01-08 2020-07-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781403B (zh) * 2016-01-08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
US10999749B2 (en) 2016-01-08 2021-05-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005600A (zh) * 2018-08-08 2018-12-1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5g nr***中终端接入层的实现***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912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要求手順の実行方法と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96172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登録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1159976B2 (en) Handling of 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 for invalid QoS flow description
JP2021505023A (ja) 多重接続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16161867A1 (zh) 终端直通中继节点的确定、使用方法及装置
WO2017117807A1 (en) User plane optimiz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N112602295B (zh) 用于提前通知对网络qos能力的改变的方法
CN113396610A (zh) 用于归属路由漫游的pdu会话建立时的辅助授权
US2014023712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US11284458B2 (en) Handling of 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 with duplicate EPS bearer ID
US11178194B2 (en)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EP359200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ing lad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35850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4042830B1 (en) Releasing of multiple pdu sessions
EP375831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creation of a multicast group
WO2014047949A1 (zh) 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
CN114175770B (zh) 利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重新分配进行注册的方法
EP4185009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189208A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amf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usims
WO2022086421A1 (en) Initiator of sn change and scg failure reporting when mcg is suspended
US202400806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US11153925B2 (en) Handling of QoS flow description without valid EPS bearer context
WO2017113402A1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WO2020168467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group communication
KR20240060670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59120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59120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