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1701U -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1701U
TWM651701U TW112212170U TW112212170U TWM651701U TW M651701 U TWM651701 U TW M651701U TW 112212170 U TW112212170 U TW 112212170U TW 112212170 U TW112212170 U TW 112212170U TW M651701 U TWM651701 U TW M6517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accommodating groove
positive
protective sheet
battery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2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士桂
Original Assignee
弘琦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弘琦貿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弘琦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12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1701U/zh
Publication of TWM651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1701U/zh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包括外殼本體、保護片與外蓋。外殼本體,其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與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底部,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另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一開口。保護片,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底部,其中該保護片具有兩孔洞且分別對應於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中心區域,並且該保護片用以部分覆蓋電池極端。外蓋,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頂部,以覆蓋住該外殼本體。當需要進行電池測試時,不需要拆封即可進行測試。

Description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一種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尤指一種不需要拆封即可進行測試之電池外殼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按,電池主要可分為一次電池(Primary Battery)與二次電池(Secondary Battery),其中一次電池係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且無法透過充電電能再轉換成化學能,所以一旦電池內部之化學物質殆盡,即無法繼續供電,例如水銀電池、碳鋅電池、鹼性電池等,二次電池則可透過充電方式繼續重複,例如鎳鎘電池、鎳氫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等。但在電池放置包裝盒以完成包裝後,如果還要對電池進行測試,則需要將整個包裝拆封,不僅會影響包裝成本,更會降低作業效率。
是以,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之問題與缺失,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之課題所在。
本創作提供一種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包括外殼本體、保護片與外蓋。外殼本體,其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與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底部,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另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一開口。保護片,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底部,其中該保護片具有兩孔洞且分別對應於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中心區域,並且該保護片用以部分覆蓋電池極端。外蓋,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頂部,以覆蓋住該外殼本體之該開口。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兩孔洞之尺寸分別都小於電池極端之尺寸。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外殼本體與該保護片一體成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保護片具有一第一半弧形開口,其位於該孔洞之上方側且不與該孔洞相連通。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保護片具有一第二半弧形開口,其位於該孔洞之下方側且不與該孔洞相連通。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半弧形開口與該第二半弧形開口彼此不互相連通。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容置槽用以容納一第一電池,且該第二容置槽用以容納一第二電池。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揭露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能夠達到以下功效: 1. 不需要拆封即可進行測試; 2. 可透過保護片是否存在來判斷電池是否全新;以及 3. 成本低且作業效率高。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創作人經過多年的研究及開發,據以改善現有產品的詬病,後續將詳細介紹本創作如何以一種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來達到最有效率的功能訴求。
請參閱第一圖與第二圖,第一圖係為本創作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之整體示意圖。第二圖係為本創作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之分離示意圖。如圖所示,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100包括外殼本體110、保護片130與外蓋120。外殼本體110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槽112與一第二容置槽114,其中該第一容置槽112與該第二容置槽114之一端為該外殼本體110之底部,該第一容置槽112與該第二容置槽114之另一端為該外殼本體110之一開口116。保護片130,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110之底部,其中該保護片130具有兩孔洞132且分別對應於該第一容置槽112與該第二容置槽114之中心區域,並且該保護片用以部分覆蓋電池極端,其中該兩孔洞132之尺寸分別都小於電池極端之尺寸並且該外殼本體110與該保護片130一體成形。外蓋120設置於該外殼本體110之頂部,以覆蓋住該外殼本體110之該開口116。該第一容置槽112用以容納一第一電池,且該第二容置槽114用以容納一第二電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保護片130具有一第一半弧形開口134,其位於該孔洞132之上方側且不與該孔洞132相連通。再者,該保護片130具有一第二半弧形開口136,其位於該孔洞132之下方側且不與該孔洞132相連通。該第一半弧形開口134與該第二半弧形開口136彼此不互相連通。需注意的是,在此所述的上方側與下方側彼此係指相對之一側,也就是說左方側與右方側也是同理。
以下請同時參考第一圖至第三圖,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的不經過拆封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來對電池進行測試之示意圖。將第一電池210與第二電池220分別放置到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100內的第一容置槽112與第二容置槽114,之後蓋上外蓋120到外殼本體110之頂部,以覆蓋住開口116,如此一來第一電池210與第二電池220則包裝完成。如果要進行電池測試的話,不需要將其包裝拆封或鑽孔,即可透過測試儀器300之探針310及320從孔洞132、第一半弧形開口134或第二半弧形開口136***以分別接觸到第一電池210與第二電池220之正極與負極,如此一來即可進行電池測試,非常簡單且方便。
另外,在實際使用時,由於孔洞132的尺寸很小,故與設備的正負極彈簧座無法電性連接電池極端,使用者需要用指甲或手工具來剝開保護片130覆蓋電池極端部分,才能正常使用第一電池210與第二電池220。由於在出廠前都會有品檢的需求,故在本創作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100具有保護片130之存在來滿足需求,所以在出廠前能從孔洞132進行品檢,出廠後使用者能夠經由保護片130的存在與否來判斷是否為全新未使用過的電池。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揭露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能夠達到以下功效: 1. 不需要拆封即可進行測試; 2. 可透過保護片是否存在來判斷電池是否全新;以及 3. 成本低且作業效率高。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110:外殼本體 112:第一容置槽 114:第二容置槽 116:開口 120:外蓋 130:保護片 132:孔洞 134:第一半弧形開口 136:第二半弧形開口 210:第一電池 220:第二電池 300:測試儀器 310、320:探針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之整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之分離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的不經過拆封的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來對電池進行測試之示意圖。
100:電池外殼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110:外殼本體
112:第一容置槽
114:第二容置槽
116:開口
120:外蓋
130:保護片
132:孔洞
134:第一半弧形開口
136:第二半弧形開口
210:第一電池
220:第二電池

Claims (7)

  1. 一種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包括: 一外殼本體,其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與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底部,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另一端為該外殼本體之一開口; 一保護片,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底部,其中該保護片具有兩孔洞且分別對應於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之中心區域,並且該保護片用以部分覆蓋電池極端;以及 一外蓋,其設置於該外殼本體之頂部,以覆蓋住該外殼本體之該開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兩孔洞之尺寸分別都小於電池極端之尺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外殼本體與該保護片一體成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保護片具有一第一半弧形開口,其位於該孔洞之上方側且不與該孔洞相連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保護片具有一第二半弧形開口,其位於該孔洞之下方側且不與該孔洞相連通。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第一半弧形開口與該第二半弧形開口彼此不互相連通。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其中該第一容置槽用以容納一第一電池,且該第二容置槽用以容納一第二電池。
TW112212170U 2023-11-09 2023-11-09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TWM651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2170U TWM651701U (zh) 2023-11-09 2023-11-09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2170U TWM651701U (zh) 2023-11-09 2023-11-09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701U true TWM651701U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12170U TWM651701U (zh) 2023-11-09 2023-11-09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1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795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KR20090048854A (ko) 이차 전지용 보호회로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US8836524B2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battery box using the same
CN105987855B (zh) 电池电芯的水分测量方法
KR101106667B1 (ko) 2차 전지의 충방전 테스트용 클립
JP2011065814A (ja) 充放電可能な懐中電灯
WO2018145361A1 (zh) 一种柱型电池及其用途
TWI628451B (zh) 電池測試裝置
TWM651701U (zh) 電池外殻的正負極防護改良結構
JP2015153731A (ja) 試験用電池セル
US6765364B2 (e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packet
US20200058976A1 (en) Metal-air battery unit and metal-air battery
CA2486661A1 (en) Loading device
KR101699116B1 (ko) 누전전압 측정장치
US5172042A (en) Battery size changer aid
CN208706732U (zh) 储能电池模组
CN211603534U (zh) 一种便携式可调低压验电笔试验装置
KR20160087628A (ko) 전해액 감지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TW202011633A (zh) 水致動發電裝置
CN216622626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检测装置
CN216870755U (zh) 适用于方形电芯电性能的测试装置及其***
CN213689883U (zh) 一种锂电池组故障检测装置
CN220650849U (zh) 一种便捷式电池电压测量装置
CN217334351U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电子设备及充电***
CN216207335U (zh) 氦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