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801U -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 Google Patents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5801U
TWM635801U TW111209573U TW111209573U TWM635801U TW M635801 U TWM635801 U TW M635801U TW 111209573 U TW111209573 U TW 111209573U TW 111209573 U TW111209573 U TW 111209573U TW M635801 U TWM635801 U TW M6358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woven fabric
roller
width
ro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9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元隆
Original Assignee
全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全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全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9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5801U/zh
Publication of TWM635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580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該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包括上供給輥、上收縮輥、上貼合輥、上鰭片、中供給輥、捲繞輥、下供給輥、下收縮輥、下貼合輥、及下鰭片。其中,透過收縮輥使兩片彈性不織布分別內縮並陷入貼合輥的槽部和齒部以及鰭片的夾縫中,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並透過貼合輥的對齊且緊鄰設置的齒部,將預收縮的兩片彈性不織布貼合在平整狀態的彈性材料的上、下表面,以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

Description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本新型是有關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尤其是一種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與彈性材料貼合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一般的衛生用品,例如口罩、免洗衣褲、嬰幼兒尿布或成人尿布,或運動防護繃帶、醫療繃帶等,在考量到衛生及使用安全時,通常會採用一次性或拋棄式的形式,避免遭受病菌或有害物質的污染。這類產品因為會與皮膚接觸一段時間,所以對透氣性的要求較為嚴格,以防止因悶熱或悶濕所導致的不適感或皮膚過敏、發癢,甚至是出疹。
由於由塑化材料製造的不織布具有容易製造、加工、抗化性佳、耐用及成本低廉的優點,已被廣泛應用於許多衛生用品。但是,不織布的延伸性較差,舒適性與包覆性能不足,對於穿戴式的應用,例如尿布,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業者已開發出能改善延伸性的複合式不織布,其可稱作彈性複合不織布。
在現有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作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式是預先拉伸一片彈性材料作為中間層,然後將二片沒有彈性的普通不織布分別作為上層及下層,以三明治的方式進行貼合,並在貼合後停止施加用於拉伸的外力。此時,彈性材料由於抗拉性回復到其自然狀態,而貼合於彈性材料的上、下表面的普通不織布則形成波浪縐摺。在此方式中,以不破壞不織布結構的方式來製造彈性複合不織布。
常用的另一種方式是在不拉伸的情況下將一片彈性材料作為中間層,然後將二片沒有彈性的普通不織布分別作為上層及下層,以三明治的方式進行貼合,以形成平整狀的三層結構。在貼合後,以對普通不織布的材料表面進行破壞,例如活化(Activation)但不傷害彈性材料的方式,來使普通不織布材料略帶有延伸性。在此方式中,由於不織布在活化過程受到破壞,造成其抗拉強度不足,容易扯破。
此外,在現有技術中,多以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性作為訴求。然而,現有技術卻缺少以彈性複合不織布(尤其是彈性材料)的回復能力為訴求而進行的改良。
然而,由於沒有彈性的普通不織布幾乎沒有延伸性,其稍微被拉伸就會達到拉伸極限,因而容易撕裂;而且,這樣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緯向拉伸極限等同於沒有彈性的普通不織布的緯向拉伸極限,導致現有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具有以下數種問題:其一,拉伸存在侷限,因為彈性複合不織布的拉伸極限極限延伸多受限於不織布材料的拉伸極限;其二,抗拉強度不足、容易扯破,因為不織布、彈性材料結構容易在活化過程受到破壞,造成抗拉強度不足;其三,材料無透氣性;其四,延伸性、回復力不足且生產效率低,因此需靠拉伸較大面積彈性材料才能滿足其延伸、回復力需求。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其由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與彈性材料貼合製成。透過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設備,將具有高延伸率(Elongation)、高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和高回復力之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後與彈性材料貼合製成彈性複合不織布,使得製成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表面會產生一定程度可調整的規律性波浪皺摺。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彈性材料延伸得越多,則其回復力越大,因此能夠使用更短的裁片寬度來滿足更高的延伸及回復力需求。
在本文中,「自然寬度」是指材料未經外力收縮或拉伸的狀態下的寬度。
在本文中,「延伸率」是指材料由其自然寬度拉伸的伸長量與材料的自然寬度的比率。
在本文中,「收縮幅度」是指彈性不織布由其自然寬度經過波浪內縮排列後的收縮量與其自然寬度的比率。
在本文中,「回復力」是指材料在拉伸時所受的拉力。
在本文中,除非特別指出,否則「拉伸」、「收縮」、「熱縮」均在緯向進行。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包括: 一上部,設置有上供給輥、上收縮輥、上貼合輥、及複數個上鰭片; 一中部,設置有中供給輥和捲繞輥;以及 一下部,設置有下供給輥、下收縮輥、下貼合輥、及複數個下鰭片,其中 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各自包含: 一本體,其為一柱狀; 一第一螺紋和一第二螺紋,設置在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中對應的一個的本體上,並且相對於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中對應的一個的縱向軸線的中垂面對稱設置;並且 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各自包含: 一主體,其為一柱狀; 複數個齒部,以固定間隔彼此平行地設置在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主體的外周表面,並且垂直於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縱向軸線;以及 複數個槽部,形成在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未設置有該些齒部的部分;並且 該些上鰭片和該些下鰭片各自為一扁平形狀,並且包含: 一第一端,可樞轉地固定於該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 一第二端,設置在該些槽部中對應的一個中;以及 一肩部,設置在該第一端和該第二端之間; 其中,該些上鰭片和該些下鰭片各自的該肩部至該第二端的輪廓大致配合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主體的外周表面輪廓;並且其中 該上供給輥、該中供給輥、及該下供給輥分別供給一第一彈性不織布、一彈性材料、和一第二彈性不織布, 該上收縮輥接收該第一彈性不織布,並且,該上收縮輥的該第一螺紋和該第二螺紋對稱設置為使得該第一彈性不織布沿著與該上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收縮,使得該第一彈性不織布以不拉伸的狀態陷入該上貼合輥的該些槽部和該些齒部以及該些上鰭片的夾縫中,使該第一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該下收縮輥接收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並且,該下收縮輥的該第一螺紋和該第二螺紋對稱設置為使得該第二彈性不織布沿著與該下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收縮,使得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以不拉伸的狀態陷入該下貼合輥的該些槽部和該些齒部以及該些下鰭片的夾縫中,使該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其中,該上供給輥、該上收縮輥、該下供給輥及該下收縮輥的轉速,大於該上貼合輥及該下貼合輥的轉速,從而形成速差,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由於該速差而被導入該上鰭片和該下鰭片之間; 該上貼合輥的該些齒部與該下貼合輥的該些齒部分別對齊且緊鄰設置,以在該上貼合輥的該些齒部與該下貼合輥的該些齒部的接觸部分,對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該第一彈性不織布、由該中供給輥供給的該彈性材料、及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該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貼合以形成一彈性複合不織布,並且 該捲繞輥對該彈性複合不織布進行捲繞以收集。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包括: 一彈性材料,其為一平面形狀,並且包含彈性薄膜、彈性體不織布、或其組合;以及 一第一彈性不織布和一第二彈性不織布,其經過波浪內縮排列而具有規律的波浪皺褶, 其中,該第一彈性不織布與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以預收縮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並且各自的波浪皺褶互相對齊且相對於該彈性材料對稱的方式分別貼合於該彈性材料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其中, 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各自的延伸率為50至200%, 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各自的收縮幅度為50至85%, 該彈性材料的延伸率為600至1300%,並且 該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率為300至1000%。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例如透過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或製造方法,先對兩片彈性不織布進行預收縮使其形成波浪表面後,才將經預收縮的兩片彈性不織布貼合於彈性材料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因此,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能夠具有高延伸率、高抗拉強度和高回復力,使得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表面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規律性波浪皺摺。
再者,由於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率大幅提升,使用者能夠使用更小的裁片寬度。是以,在廠房內,可以將每一個筒狀母卷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分裁成更多筒狀小卷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參照圖1,圖1示出本新型的彈性材料在不同裁片寬度下的拉伸試驗結果,其中,小裁片的寬度為5 cm,大裁片的寬度為10 cm。除了拉伸試驗方法為將彈性材料從自然狀態拉伸至達拉伸極限,即斷裂為止之外,拉伸試驗條件及方法同下文中針對實施例1至6所述者。由圖1可以看出,對於大裁片,需要達到791%的延伸率(即,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8.91倍的寬度)才可達到3000 g/in的回復力;而對於小裁片,只需要達到422%(即,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5.22倍的寬度)的延伸率即可達到相同的回復力。此外,在達到拉伸極限(曲線終點)時,大裁片彈性材料的延伸率(900至950%)約為小裁片彈性材料的延伸率(約450%)的兩倍。
因此,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能夠使用更小的裁片寬度來滿足更高的延伸及回復力需求,可大幅提升舒適性與包覆性能。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新型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以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在本說明書中,自然寬度定義為不受外力拉伸或收縮的自然狀態下的寬度。
在本新型中,在不產生矛盾的情況下,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其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中的任一者的技術特徵,都可以適用於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其製造設備、及其製造方法中的任一者。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和製造方法,其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20、30與彈性材料10貼合製成(如圖5d所示)。
參照圖2,其示出本新型所使用的透過熱收縮製備具有不同的延伸率的彈性不織布的製程示意圖。本新型所使用的彈性不織布20、30,是由沒有彈性的普通不織布透過熱收縮技術進行加工,從而賦予不織布延伸性而形成。具體地,可將普通不織布沿第一方向d1供給到熱收縮設備,使得普通不織布由其原始寬度(如圖2中的W4)緯向收縮至熱縮寬度W1(例如,圖2中的W1a、W1b、或W1c);其中,普通不織布的原始寬度為熱縮寬度的1.5至3倍。
此後,所形成的彈性不織布20、30可以從其自然寬度拉伸至相當於普通不織布的原始寬度的寬度。因此,彈性不織布20、30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3倍的寬度,即,具有50至200%的延伸率。
因此,彈性不織布20、30的自然寬度界定為第一自然寬度W1。彈性不織布20、30在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3倍的狀態下的寬度界定為第一拉伸寬度W4。換句話說,普通不織布的原始寬度等於熱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20、30的拉伸寬度W4,而普通不織布的熱縮寬度等於熱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20、30的自然寬度W1。
如圖2所示,在特定實施方式中,各自具有不同的延伸率(50%、100%、200%)的彈性不織布20、30分別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倍、2倍、或3倍的寬度,因此可分別由第一自然寬度W4被拉伸至第一拉伸寬度W1a、W1b、或W1c。
上述將普通不織布加工為彈性不織布的熱收縮製程及熱收縮設備,具體如專利US 5244482中所揭露,其中,熱收縮設備包含烘箱及前後輸送輥,並且前後輸送輥有一定比例的速差,因此可以透過熱收縮將普通不織布加工為彈性不織布。
參照圖3,其示出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前視圖,其中,為了方便說明,不繪出外殼或框架。本新型提供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包括:上部50,設置有上供給輥51、上收縮輥52、上貼合輥53、及複數個上鰭片54;中部60,設置有中供給輥61和捲繞輥62;以及下部70,設置有下供給輥71、下收縮輥72、下貼合輥73、及複數個下鰭片74。
在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中,透過使用上收縮輥52及下收縮輥72對彈性不織布進行預收縮,並使用上貼合輥53及下貼合輥73作為夾具將預收縮的彈性不織布與彈性材料貼合以形成本新型的彈性不織布,其中,搭配使用上鰭片54及下鰭片74,可以使彈性不織布在經過波浪內縮排列而具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狀態下與彈性材料貼合。
較佳地,相對於中部60(特別是相對於位於中部60的彈性材料10),上供給輥51、上收縮輥52、上貼合輥53、及上鰭片54分別與下供給輥71、下收縮輥72、下貼合輥73、及下鰭片74對稱設置。較佳地,上供給輥51、上收縮輥52、上貼合輥53、中供給輥61、捲繞輥62、下供給輥71、下收縮輥72與下貼合輥73彼此平行設置。
參照圖4a,其示出從圖3的右側觀察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上部50的側視圖,其中,為了方便說明,不繪出第一彈性不織布20及上供給輥51。上收縮輥52包含:本體52a,其為一柱狀;以及第一螺紋52b和第二螺紋52c,設置在本體52a上,並且相對於上收縮輥52的縱向軸線的中垂面對稱設置。上貼合輥53包含:主體53a,其為一柱狀;複數個齒部53b(凸面),以固定間隔彼此平行地設置在主體53a的外周表面,並且垂直於上貼合輥53的縱向軸線;以及複數個槽部53c(凹面),形成在上貼合輥53未設置有齒部53b的部分。
參照圖3及圖4b,圖4b示出沿圖3的線I-I’截取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中部60的剖面圖(從右側觀察)。上鰭片54和下鰭片74各自為一扁平形狀,且較佳地為金屬鰭片。
每個上鰭片54包含:第一端54a,可樞轉地固定於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第二端54b,設置在上貼合輥53的該些槽部53c中對應的一個中;以及肩部54c,設置在第一端54a與第二端54b之間。每個上鰭片54的肩部54c至第二端54b的輪廓大致配合上貼合輥53的主體53a的外周表面輪廓。
每個下鰭片74包含:第一端74a,可樞轉地固定於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第二端74b,設置在下貼合輥73的該些槽部73c中對應的一個中;以及肩部74c,設置在第一端74a與第二端74b之間。每個下鰭片74的肩部74c至第二端74b的輪廓大致配合下貼合輥73的主體73a的外周表面輪廓。
參照圖4c,其示出從圖3的右側觀察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下部70的側視圖,其中,為了方便說明,不繪出第二彈性不織布30下供給輥71。下收縮輥72包含:本體72a,其為一柱狀;以及第一螺紋72b和第二螺紋72c,設置在本體72a上,並且相對於下收縮輥72的縱向軸線的中垂面對稱設置。下貼合輥73包含:主體73a,其為一柱狀;複數個齒部73b(凸面),以固定間隔彼此平行地設置在主體73a的外周表面,並且垂直於下貼合輥73的縱向軸線;以及複數個槽部73c(凹面),形成在下貼合輥73未設置有齒部73b的部分。
如圖3所示,中供給輥61、上供給輥51、及下供給輥71分別沿第二方向d2、第三方向d3和第四方向d4供給彈性材料10、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
如圖3及圖4a所示,上收縮輥52從上供給輥51接收第一彈性不織布20,使得第一彈性不織布20沿第三方向d3進入上收縮輥52。然後,上收縮輥52的第一螺紋52b和第二螺紋52c對稱設置,使得上收縮輥52以穩定的速度將第一彈性不織布20沿著與上收縮輥52平行的方向向中心帶動收縮,使得第一彈性不織布20在不受外力拉伸的狀態下陷入上貼合輥53的槽部53c和齒部53b以及上鰭片54的夾縫中,使第一彈性不織布20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從而使第一彈性不織布20由第一自然寬度W1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
如圖3及圖4c所示,下收縮輥72從下供給輥71接收第二彈性不織布30,使得第二彈性不織布30沿第四方向d4進入下收縮輥72。然後,下收縮輥72的第一螺紋72b和第二螺紋72c對稱設置,使得下收縮輥72以穩定的速度將第二彈性不織布30沿著與下收縮輥72平行的方向向中心帶動收縮,使得第二彈性不織布30在不受外力拉伸的狀態下陷入下貼合輥73的槽部73c和齒部73b以及下鰭片74的夾縫中,使第二彈性不織布30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從而使第二彈性不織布30由第一自然寬度W1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
值得注意的是,上供給輥51、上收縮輥52、下供給輥71及下收縮輥72的轉速,大於上貼合輥53及下貼合輥73的轉速,從而形成速差。由於此速差,可有效地將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導入上鰭片54和下鰭片74之間。
較佳地,上貼合輥53的相鄰齒部53b之間的間距及下貼合輥73的相鄰齒部73b之間的間距為可調整,且/或對應的上鰭片54與下鰭片74之間的間距為可調整,使得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可具有如圖6a至6c所示的不同高低狀態的波浪形狀,其中,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的第一收縮寬度W3可以為W3a、W3b、或W3c。
然後,如圖3及圖4b所示,上貼合輥53的齒部53b與下貼合輥73的齒部73b分別對齊且緊鄰設置,以在上貼合輥53的齒部53b與下貼合輥73的齒部73b的接觸部分,對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第一彈性不織布20、由中供給輥61供給的彈性材料10、及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第二彈性不織布30進行貼合以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1。最後,捲繞輥62對貼合後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進行捲繞以收集,以將彈性複合不織布1捲成筒狀。
參照圖5d,其示出本新型的由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20、30與彈性材料10貼合形成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本新型提供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包括:彈性材料10,其為一平面形狀,並且包含彈性薄膜、彈性體不織布、或其組合;以及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其經過波浪內縮排列而具有規律的波浪皺褶。其中,第一彈性不織布20與第二彈性不織布30以預收縮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並且各自的波浪皺褶互相對齊且相對於彈性材料10對稱的方式分別貼合於彈性材料10的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
參閱圖5a至圖5f,其分別示出本新型所使用的彈性不織布20、30及彈性材料10於各個拉伸、收縮或自然寬度下的狀態(其中還示出各種寬度的相對大小關係)。
如圖5a及圖5b所示,彈性不織布20、30的自然寬度界定為第一自然寬度W1,而彈性材料10的自然寬度界定為第二自然寬度W2。
如圖5c所示(以彈性不織布30為例),彈性不織布20、30被預收縮至相當於彈性材料10的第二自然寬度W2的寬度界定為第一收縮寬度W3。
然後,如圖5d所示,將彈性不織布20、30在被預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而呈波浪狀的狀態下分別貼合在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彈性材料10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從而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1。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自然寬度界定為第三自然寬度W5。彈性不織布20、30與彈性材料10具有複數個結合點P。
之後,可以對彈性複合不織布1進行拉伸,使得位於其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的彈性不織布20、30由波浪狀態(如圖5d所示)轉變為平整狀態(如圖5e所示),此時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寬度界定為第二拉伸寬度W6。第二拉伸寬度W6相當於彈性不織布20、30在未收縮之前的第一自然寬度W1。在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第三自然寬度W5(如圖5d所示)被拉伸至第二拉伸寬度W6(如圖5e所示)的過程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抗拉性僅由彈性材料10提供,因此會表現出低初始張力的特性(即,此過程中彈性複合不織布較柔軟,較容易拉伸),此過程在以下稱為第一階段拉伸。
接著,可以繼續對彈性複合不織布1進行拉伸,使得彈性不織布20、30達到實際極限拉伸寬度,而使得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第二拉伸寬度W6(如圖5e所示)被拉伸至極限拉伸寬度W7(如圖5f所示),此過程在以下稱為第二階段拉伸。
在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第二拉伸寬度W6(如圖5e所示)被拉伸至極限拉伸寬度W7(如圖5f所示)的過程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於其彈性而被進一步被拉伸超過第一拉伸寬度W6,彈性材料10不會達到其極限拉伸寬度,而彈性複合不織布1則可以被拉伸至其極限拉伸寬度W7。換句話說,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緯向極限拉伸寬度W7等同於彈性不織布20、30的緯向極限拉伸寬度W4,但小於彈性材料10的緯向極限拉伸寬度。
理論上,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極限拉伸寬度應等於彈性不織布20、30的極限拉伸寬度。然而,實際上,由於彈性材料10與彈性不織布20、30的貼合,將造成部分材料失去延伸性,因此,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極限拉伸寬度W7僅為彈性不織布20、30的理論極限拉伸寬度(即,第一拉伸寬度W4)的約90至95%。
在彈性複合不織布1由第二拉伸寬度W6(如圖5e所示)被拉伸至極限拉伸寬度W7(如圖5f所示)的過程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抗拉性由彈性不織布20、30與彈性材料10一起提供,因此會表現出高回復力、高抗拉力的特性(即,此過程中較不容易拉伸,但較容易回彈)。
同時,在本新型中,由於是先透過熱收縮製程將普通不織布熱收縮加工為具有延伸性的彈性不織布20、30(第一階段收縮),再透過預收縮步驟(例如使用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使彈性不織布20、30內縮形成波浪狀(第二階段收縮),才將彈性不織布20、30貼合到彈性材料10上以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1,因此,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自然寬度可以遠小於現有技術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自然寬度,因此可以展現高延伸性及高回彈性。
至於彈性複合不織布1回彈力與變形率,則視其所使用的彈性材料10的種類而定。
較佳地,本新型的彈性材料10的彈性薄膜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種: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EBS)和熱塑性聚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elastomer,TPO)中的至少一種;以及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styrene elastomer,TPS)。
眾所周知的是,上述的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TPS),又稱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tyreneic Block Copolymers),或簡稱SBCs,是目前世界產量最大,且與橡膠性能最為相似的一種熱塑性彈性體。目前,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系列品種中主要有四種類型,亦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以及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SEPS),而SEBS和SEPS分別是SBS和SIS的加氫共聚物。
進一步地,熱塑性聚烯系彈性體(TPO)的硬質段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等的聚烯類材料,且其中的軟質為三元乙丙膠(EPDM)等橡膠,一般是利用茂金屬(metallocene)當作觸媒而聚合形成,其中硬質段部分與軟質段部分是直接以共價鏈結合而成,另外也被稱作M-POE。
較佳地,本新型的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中的至少一個包含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聚乙烯纖維(Polyethylene fiber)、和聚乳酸纖維(Poly Lactic Acid fiber)中的至少一種。由上述成分製成的普通不織布在經過熱收縮製程後可形成延伸率為50至200%的彈性不織布。
較佳地,本新型的彈性材料10的彈性體不織布包括:5至55 wt%的高分子材料纖維作為基底,其包含聚丙烯(Polypropylene)和聚乙烯(Polyethylene)中的至少一種,並且可以是紡黏、熔噴或熱風不織布;以及40至90 wt%的彈性體,其中,該彈性體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種: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EBS)和熱塑性聚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elastomer,TPO)中的至少一種;以及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styrene elastomer,TPS)。
在使用彈性體不織布作為彈性材料10的實施方式中,可以使彈性複合不織布1同時具有彈性與透氣性兩種特性。
本新型的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各自的延伸率為50至200%,即,其各自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3倍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各自的收縮幅度為33.3%至66.7%,即,其各自在經過波浪內縮排列後的寬度為其自然寬度的1/3至2/3倍。
而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不織布20和第二彈性不織布30各自的收縮幅度為50%至85%,即,其各自在經過波浪內縮排列後的寬度為其自然寬度的0.15至0.5倍。
較佳地,本新型的彈性材料10的延伸率為600至13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7至13倍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延伸率為250至8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3.5至9倍的寬度。
而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的延伸率為300至10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4至11倍的寬度。
在理想實施例中,彈性材料10的延伸率為9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0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在收縮幅度為33.3%至66.7%(即,被收縮至其自然寬度的1/3至2/3倍的寬度)的狀態下貼合至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彈性材料10,表示在第一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最多3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的延伸率為50至2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3倍的寬度,表示在第二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第二拉伸寬度的最多3倍的寬度。因而總共賦予彈性複合不織布1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最多3
Figure 02_image001
3
Figure 02_image003
9倍的寬度的潛力。然而,因為貼合時造成約5 %的延伸率損失,彈性複合不織布1在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8.55倍的寬度時即達到極限拉伸寬度W7(即,延伸率為755%)。
在一較實際實施例中,彈性材料10的延伸率為700%,即,最多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8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在收縮幅度為33.3至50%(即,被收縮至其自然寬度的2/3至1/2倍的寬度)的狀態下貼合至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彈性材料10,從而形成具有(第三)自然寬度W5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表示在第一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最多2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的延伸率為50至1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2倍的寬度,表示在第二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第二拉伸寬度的最多2倍的寬度。因而總共賦予彈性複合不織布1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2
Figure 02_image001
2
Figure 02_image003
4倍的寬度的潛力。然而,因為貼合時造成10%的延伸率損失,彈性複合不織布1在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3.6倍的寬度以後即達到極限拉伸寬度W7(即,延伸率為260%)。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彈性材料10的延伸率為7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8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分別在收縮幅度為50至66.7%(即,被收縮至其自然寬度的1/2至1/3倍的寬度)的狀態下貼合至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彈性材料10的上、下表面11、12,從而形成具有(第三)自然寬度W5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表示在第一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最多3倍的寬度。彈性不織布20、30的延伸率為1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2倍的寬度,表示在第二階段拉伸中,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被拉伸至其第二拉伸寬度的最多2倍的寬度。因而總共賦予彈性複合不織布1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3
Figure 02_image001
2
Figure 02_image003
6倍的寬度的潛力。然而,因為貼合時造成10%的延伸率損失,彈性複合不織布1在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5.4倍的寬度以後即達到極限拉伸寬度W7(即,延伸率為440%)。
一般來說,貼合造成的延伸率損失約為5至6%或5至8%。但取決於貼合密度和實際使用的材料,延伸率損失也可能更高或更低。
在被拉伸到極限拉伸寬度W7的過程中,彈性材料10可提供彈性收縮力,因此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再收縮回復至(第三)自然寬度W5左右。收縮回復的程度視所使用的彈性材料10的變形率而定。
舉例來說,普通不織布的原始寬度為200公分,其經過熱收縮製程形成(第一)自然寬度W1為100公分的彈性不織布20、30,因此,彈性不織布20、30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2倍(即,可被拉伸至相當於普通不織布的原始寬度的寬度),即200公分(即,延伸率為100%)。當彈性不織布20、30移動至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上貼合輥53及下貼合輥73之間時,彈性不織布20、30被預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即50公分(即,收縮幅度為50%)。此時,可將被預先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即50公分)的彈性不織布20、30與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即50公分)的彈性材料10貼合。在離開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上貼合輥53及下貼合輥73之後,所形成的彈性複合不織布1具有第三自然寬度W5,即50公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彈性不織布20、30在收縮幅度為50%(即,預收縮為自然寬度的1/2倍)的情況下與維持自然寬度的彈性材料10貼合,且彈性不織布20、30的延伸率為1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2倍(而彈性材料10延伸率則為600%,即,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7倍),使得彈性複合不織布1具有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4倍的潛力(在從第一收縮寬度至第一自然寬度的拉伸過程中可提供2倍拉伸;而在從第一自然寬度至第一拉伸寬度的拉伸過程中可額外再提供2倍拉伸)。然而,因為貼合時造成10%的延伸損失,所以彈性複合不織布1僅可自其(第三)自然寬度W5(即50公分)被拉伸至極限拉伸寬度W7(即200公分
Figure 02_image001
90%
Figure 02_image003
180公分)。同時,彈性材料10可提供彈性收縮力,因此,彈性複合不織布1可再收縮回復至(第三)自然寬度W5左右(即,約為50公分)。在此案例中,彈性複合不織布可由極限拉伸寬度180公分回復到自然寬度50公分(其為極限拉伸寬度的28%),具有極佳的回復性能。
參照圖7,其示出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本新型提供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包括供給步驟S10、內縮步驟S20、及貼合步驟S30。
在供給步驟S10中,分別透過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上供給輥51、中供給輥61和下供給輥71供給第一彈性不織布、彈性材料、及第二彈性不織布。具體地,使彈性材料在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情況下沿著第二方向移動以供給彈性材料(例如,將彈性材料供給到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中,並且被上貼合輥53及下貼合輥73夾住);並且,將第一和第二彈性不織布分別沿著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移動以供給第一和第二彈性不織布(例如,將第一和第二彈性不織布分別供給到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40的上收縮輥52及下收縮輥72中)。
所述第一彈性不織布及第二彈性不織布可被拉伸至其自然寬度的1.5至3倍。所述彈性材料包含彈性薄膜、彈性體不織布、或其組合。
內縮步驟S20可以包含第一內縮步驟S21及第二內縮步驟S22。第一內縮步驟S21及第二內縮步驟S22較佳地同時進行。
在第一內縮步驟S21中,透過如前所述的上收縮輥、上貼合輥、及複數個上鰭片使第一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具體地,使第一彈性不織布沿該第三方向移動,並透過對稱設置的第一螺紋和第二螺紋,利用上收縮輥以穩定的速度將第一彈性不織布沿著與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帶動收縮,使得第一彈性不織布在不受外力拉伸的狀態下陷入上貼合輥的槽部和齒部以及上鰭片的夾縫中並順暢前進,同時轉向與彈性材料的供給方向相同的第二方向,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在第二內縮步驟S22中,透過如前所述的下收縮輥、下貼合輥、及複數個下鰭片使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具體地,使第二彈性不織布沿該第四方向移動,並透過對稱設置的第一螺紋和第二螺紋,利用下收縮輥以穩定的速度將第二彈性不織布沿著與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帶動收縮,使得第二彈性不織布在不受外力拉伸的狀態下陷入下貼合輥的槽部和齒部以及下鰭片的夾縫中並順暢前進,同時轉向與彈性材料的供給方向相同的第二方向,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在內縮步驟S20之後,第一彈性不織布和第二彈性不織布收縮至第一收縮寬度W3並夾住維持第二自然寬度W2的彈性材料,並沿第二方向移動。
在貼合步驟S30中,透過如前所述的上貼合輥和下貼合輥,將沿第二方向移動的第一彈性複合不織布、第二彈性複合不織布、以及位於其之間的彈性材料夾住,以對第一彈性不織布、彈性材料、及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貼合,從而形成第一彈性複合不織布-彈性材料-第二彈性複合不織布的三層複合結構,並向第二方向移動。具體地,上貼合輥的齒部與下貼合輥的齒部分別對齊且緊鄰設置,以在上貼合輥的齒部與下貼合輥的齒部的接觸部分,對經第一內縮步驟預收縮的第一彈性不織布、所供給的彈性材料、及經第二內縮步驟預收縮的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擠壓貼合,以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複數個上鰭片和複數個下鰭片分別***上貼合輥和下貼合輥的複數個槽部,在複數個槽部之間的非接觸區域中,使第一彈性不織布和第二彈性不織布因為上、下鰭片的存在而慢慢內縮形成波浪的狀態。
在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中,經第一內縮步驟的第一彈性不織布以及經第二內縮步驟的第二彈性不織布各自的收縮幅度為50至85%。
較佳地,在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中,在貼合步驟S30之後可以進一步包括捲繞步驟S40,沿第二方向帶動彈性複合不織布,捲繞以收集所形成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從而將彈性複合不織布捲成筒狀。
較佳地,在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中,透過調節上貼合輥的相鄰齒部之間的間距及下貼合輥的相鄰齒部之間的間距,及/或調節對應的上鰭片與下鰭片之間的間距,來調節第一彈性不織布和第二彈性不織布的波浪皺褶的高度或寬度。具體地,透過調節上、下鰭片位置,可以改變第一彈性不織布和第二彈性不織布的波浪形狀及收縮寬度。
較佳地,在貼合步驟S30中,可透過熱壓或黏膠的方式對第一彈性不織布、彈性材料與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貼合。
較佳地,在貼合步驟S30中,透過加熱由金屬製成的齒部,使第一彈性不織布、彈性材料與第二彈性不織布熱熔而黏合在一起。
較佳地,根據不同貼合型態,上貼合輥和下貼合輥中的至少一個的齒部可以額外設置有複數個凸點,使得第一彈性不織布、彈性材料與第二彈性不織布的貼合部分(例如,如圖5d所示的結合點P)為複數個點;或者,在不額外設置凸點的情況下,所述貼合部分可以是線的形式。
較佳地,在貼合步驟S30之前,以黏著劑(黏膠)塗佈彈性材料的表面或整體;並且,在貼合步驟S30中,對經第一內縮步驟S21的第一彈性不織布、塗佈有黏著劑的彈性材料、及經第二內縮步驟S22的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擠壓貼合,以形成彈性複合不織布。
較佳地,在黏膠的方式貼合的情況下,通常會以噴膠的方式直接將黏膠噴灑在彈性材料表面後再與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進行貼合。
較佳地,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中使用的彈性材料及彈性不織布可以分別是如前所述的彈性材料10及彈性不織布20、30。
為驗證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功效,以表1的第2至7欄(column)所列參數製備了實施例1至6和比較例1至2的複合不織布,並進行拉伸試驗。
在表1中,鰭片間距是指對應的上、下鰭片在I-I’平面上的間距,齒部間距是指貼合輥的相鄰齒部之間的間距。
實施例1至6的製備如本新型的上述實施方式所述,其中,如圖8所示,使用了1.6至3.5 mm的1/2鰭片間距、2 mm的鰭片高度(即,鰭片在I-I’平面上沿圖3的上下方向的高度)、2.5至4 mm的齒部間距及10 cm的裁片寬度(大裁片)。對於實施例5、6,除了分別使用實施例3、4的一半裁片寬度(5 cm,小裁片)外,以與實施例3、4相同的方式製造。
比較例1是現有技術的一種複合不織布,其中,使用夾具對彈性材料進行拉伸後與不具延伸性的上、下兩片普通不織布進行貼合,之後放鬆複合不織布以使其彈性材料回縮,並使普通不織布形成波浪縐摺。
比較例2是現有技術的另一種複合不織布,其中,使用高壓水柱穿刺製備的水針不織布(Spunlace Nonwoven)作為上、下兩片不織布(不具延伸性),將不織布噴膠後與中層的彈性材料貼合,之後經活化步驟破壞不織布的組織使其具有延伸性。
對於實施例1至6及比較例1至2,參照ASTM D3776及ASTM D882標準方法,以拉伸試驗機(Lloyd LR5KPlus)及測力器(Loadcells,XLC-0100-A1)使用以下的相同條件對各材料進行測試。
對於大裁片,試片尺寸為25 mm(MD,縱向寬度)
Figure 02_image005
150 mm(CD,緯向寬度),試片的緯向兩端的夾具尺寸為25 mm,由夾具夾住的試片部分不會被拉伸,因此實際進行拉伸的試片寬度為150
Figure 02_image007
25
Figure 02_image001
2
Figure 02_image003
100 mm,即,對應大裁片的寬度10 cm。
對於小裁片,試片尺寸為25 mm(MD,縱向寬度)
Figure 02_image005
100 mm(CD,緯向寬度),試片的緯向兩端的夾具尺寸為25 mm,由夾具夾住的試片部分不會被拉伸,因此實際進行拉伸的試片寬度為100
Figure 02_image007
25
Figure 02_image001
2
Figure 02_image003
50 mm,對應小裁片的寬度10 cm。
拉伸試驗方法為:將材料從自然狀態(圖9至圖13中的曲線起點,拉力
Figure 02_image003
0,延伸率
Figure 02_image009
0%)拉伸至達拉伸極限,即彈性材料及彈性複合不織布均斷裂為止(圖9至圖13中的曲線中止處)。拉伸速度為500 mm/min。測試結果為基於至少 5 個試片的平均值。
將拉伸過程所使用的拉力(即材料所受到的拉力)及對應的延伸率繪製成如圖9至圖13的應力-應變曲線圖,並將對應曲線終點(即,拉伸極限)的各材料的延伸率及拉力(回復力)記錄於表1的第8至9欄。 [表1]
   彈性材料 (彈性)不織布 1/2鰭片 間距 齒部間距 (彈性)複合不織布
   延伸率 延伸率 收縮幅度 裁片寬度 延伸率 回復力
單位 - - - mm mm cm - g/in
實施例1 980% 200% 56.5% 1.6 4 10 461% 5506
實施例2 980% 200% 67.7% 3.5 4 10 657% 5518
實施例3 980% 200% 69.7% 1.6 2.5 10 635% 5503
實施例4 980% 200% 79.2% 3.5 2.5 10 946% 5509
實施例5 980% 200% 69.7% 1.6 2.5 5 317% 5513
實施例6 980% 200% 79.2% 3.5 2.5 5 473% 5511
比較例1 980% - - - - 10 337% 4682
比較例2 980% - - - - 10 234% 2835
由表1的結果可知,在本新型的實施例1至6中,彈性複合不織布達到拉伸極限時的延伸率約為300至1000%,回復力(拉力)均大於5500 g/in。
對於比較例1,因受限於拉伸夾具的生產效率、彈性材料的拉伸倍率、以及普通不織布不具延伸性的特性,此類複合不織布的抗拉性中等,複合不織布達到拉伸極限時的延伸率僅能達到250至350%,回復力小於5000 g/in。
對於比較例2,因為原先具備抗拉性能的不織布組織受到破壞,此類複合不織布的回復力僅由彈性材料提供,其抗拉性通常不高,複合不織布達到拉伸極限時的延伸率小於250%,回復力小於3000 g/in。
由上結果可知,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實施例1至6)達到拉伸極限時的延伸率及回復力均顯著優於現有技術的複合不織布(比較例1至2)。
特別是,參照圖12的結果,透過實施例6和比較例1的比較結果可知,實施例6僅需要比較例1的一半裁片寬度,即可具有與比較例1程度相當(甚至更優異)的達到極限拉伸寬度時的延伸率,顯示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僅需現有技術的複合不織布的約一半裁片寬度即可達到相近甚至更優異的表現。此外,參照圖13的結果,透過實施例6和比較例2的比較結果也得到上述的相同結論。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功效在於,例如透過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或製造方法,先對兩片彈性不織布進行預收縮使其形成波浪表面後,才將經預收縮的兩片彈性不織布貼合於彈性材料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因此,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能夠具有高延伸率、高抗拉強度和高回復力,使得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表面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規律性波浪皺摺。
再者,由於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率大幅提升,使用者能夠使用更小的裁片寬度。是以,在廠房內,可以將每一個筒狀母卷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分裁成更多筒狀小卷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並且,根據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能夠使用更小的裁片寬度來滿足更高的延伸及回復力需求,可大幅提升舒適性與包覆性能。
在實際應用上,對於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僅需使用現有彈性複合不織布的1/2至1/3的裁片寬度,即可滿足延伸及回復力需求。因此,可相對減少終端商品所使用的材料,從而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並減小商品體積以使運輸效率極大化(尤其是在繃帶應用方面)。
並且,由於可調整式裝置的上、下鰭片,可以根據產品需求來調整彈性不織布的收縮程度,從而在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性與回復力織間取得最佳平衡,可大幅提升穿戴應用的舒適性與包覆性能。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的有關本新型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新型意圖保護的範疇。
1:彈性複合不織布 10:彈性材料 11:上表面 12:下表面 20:第一彈性不織布 30:第二彈性不織布 40: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 50:上部 51:上供給輥 52:上收縮輥 52a:本體 52b:第一螺紋 52c:第二螺紋 53:上貼合輥 53a:主體 53b:齒部 53c:槽部 54:上鰭片 54a:第一端 54b:第二端 54c:肩部 60:中部 61:中供給輥 62:捲繞輥 70:下部 71:下供給輥 72:下收縮輥 72a:本體 72b:第一螺紋 72c:第二螺紋 73:下貼合輥 73a:主體 73b:齒部 73c:槽部 74:下鰭片 74a:第一端 74b:第二端 74c:肩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P:結合點 S10:供給步驟 S20:內縮步驟 S21:第一內縮步驟 S22:第二內縮步驟 S30:貼合步驟 S40:捲繞步驟 W1, W2, W3, W4, W5, W6, W7:寬度 W1a, W1b, W1c:寬度 W3a, W3b, W3c:寬度
圖1示出本新型的彈性材料在不同裁片寬度下的拉伸試驗結果; 圖2示出本新型所使用的透過熱收縮製備具有不同的延伸率的彈性不織布的製程示意圖; 圖3示出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的前視圖; 圖4a示出從圖3的右側觀察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的上部的側視圖; 圖4b示出沿圖3的線I-I’截取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的中部的剖面圖; 參照圖4c示出從圖3的右側觀察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的下部的側視圖; 圖5a至5f分別示出本新型的彈性材料與彈性不織布於各個拉伸、收縮或自然寬度下的狀態; 圖6a至6c分別示出不同波浪形狀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實施方式; 圖7示出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8a至圖8d示出根據本新型的實施例1至4的沿圖3的線I-I’截取的本新型的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的中部的局部剖面圖,其中僅示出一組對應的槽部、與槽部相鄰的尺部、及對應的鰭片; 圖9示出本新型的實施例1和2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拉伸試驗結果; 圖10示出本新型的實施例3和4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拉伸試驗結果; 圖11示出本新型的實施例5和6的彈性複合不織布的拉伸試驗結果; 圖12示出本新型的實施例6及比較例1的複合不織布的拉伸試驗結果; 圖13示出本新型的實施例6及比較例2的複合不織布的拉伸試驗結果。
1:彈性複合不織布
10:彈性材料
20:第一彈性不織布
30:第二彈性不織布
40: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
50:上部
51:上供給輥
52:上收縮輥
53:上貼合輥
54:上鰭片
54a:第一端
54b:第二端
54c:肩部
60:中部
61:中供給輥
62:捲繞輥
70:下部
71:下供給輥
72:下收縮輥
73:下貼合輥
74:下鰭片
74a:第一端
74b:第二端
74c:肩部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包括: 一上部,設置有上供給輥、上收縮輥、上貼合輥、及複數個上鰭片; 一中部,設置有中供給輥和捲繞輥;以及 一下部,設置有下供給輥、下收縮輥、下貼合輥、及複數個下鰭片,其中 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各自包含: 一本體,其為一柱狀; 一第一螺紋和一第二螺紋,設置在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中對應的一個的本體上,並且相對於該上收縮輥和該下收縮輥中對應的一個的縱向軸線的中垂面對稱設置;並且 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各自包含: 一主體,其為一柱狀; 複數個齒部,以固定間隔彼此平行地設置在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主體的外周表面,並且垂直於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縱向軸線;以及 複數個槽部,形成在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未設置有該些齒部的部分;並且 該些上鰭片和該些下鰭片各自為一扁平形狀,並且包含: 一第一端,可樞轉地固定於該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 一第二端,設置在該些槽部中對應的一個中;以及 一肩部,設置在該第一端和該第二端之間; 其中,該些上鰭片和該些下鰭片各自的該肩部至該第二端的輪廓大致配合該上貼合輥和該下貼合輥中對應的一個的主體的外周表面輪廓;並且其中 該上供給輥、該中供給輥、及該下供給輥分別供給一第一彈性不織布、一彈性材料、和一第二彈性不織布, 該上收縮輥接收該第一彈性不織布,並且,該上收縮輥的該第一螺紋和該第二螺紋對稱設置為使得該第一彈性不織布沿著與該上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收縮,使得該第一彈性不織布以不拉伸的狀態陷入該上貼合輥的該些槽部和該些齒部以及該些上鰭片的夾縫中,使該第一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該下收縮輥接收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並且,該下收縮輥的該第一螺紋和該第二螺紋對稱設置為使得該第二彈性不織布沿著與該下收縮輥平行的方向向中心收縮,使得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以不拉伸的狀態陷入該下貼合輥的該些槽部和該些齒部以及該些下鰭片的夾縫中,使該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波浪內縮排列以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 其中,該上供給輥、該上收縮輥、該下供給輥及該下收縮輥的轉速,大於該上貼合輥及該下貼合輥的轉速,從而形成速差,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由於該速差而被導入該上鰭片和該下鰭片之間; 該上貼合輥的該些齒部與該下貼合輥的該些齒部分別對齊且緊鄰設置,以在該上貼合輥的該些齒部與該下貼合輥的該些齒部的接觸部分,對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該第一彈性不織布、由該中供給輥供給的該彈性材料、及預收縮形成有規律的波浪皺褶的該第二彈性不織布進行貼合以形成一彈性複合不織布,並且 該捲繞輥對該彈性複合不織布進行捲繞以收集。
  2. 如請求項1之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其中,該些上鰭片和該些下鰭片為金屬鰭片。
  3. 如請求項1之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其中, 該上貼合輥的相鄰齒部之間的間距及該下貼合輥的相鄰齒部之間的間距為可調整,及/或對應的上鰭片與下鰭片之間的間距為可調整。
  4. 如請求項1之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其中, 相對於該中部,該上供給輥、該上收縮輥、該上貼合輥、及該些上鰭片分別與該下供給輥、該下收縮輥、該下貼合輥、及該些下鰭片對稱設置。
  5. 如請求項1之彈性複合不織布製造設備,其中, 該上供給輥、該上收縮輥、該上貼合輥、該中供給輥、該捲繞輥、該下供給輥、該下收縮輥與該下貼合輥彼此平行設置。
  6. 一種由預收縮後的彈性不織布與彈性材料貼合形成的彈性複合不織布,包括: 一彈性材料,其為一平面形狀,並且包含彈性薄膜、彈性體不織布、或其組合;以及 一第一彈性不織布和一第二彈性不織布,其經過波浪內縮排列而具有規律的波浪皺褶, 其中,該第一彈性不織布與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以預收縮形成規律的波浪皺褶,並且各自的波浪皺褶互相對齊且相對於該彈性材料對稱的方式分別貼合於該彈性材料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其中, 自然寬度定義為不受外力拉伸或收縮的自然狀態下的寬度, 延伸率定義為由該自然寬度拉伸的伸長量與該自然寬度的比率, 收縮幅度定義為該第一彈性不織布或該第二彈性不織布由其自然寬度經過波浪內縮排列後的收縮量與其自然寬度的比率, 其中, 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各自的延伸率為50至200%, 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各自的收縮幅度為50至85%, 該彈性材料的延伸率為600至1300%。
  7. 如請求項6之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 該彈性複合不織布的延伸率為300至1000%。
  8. 如請求項6之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該彈性薄膜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種: 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EBS)和熱塑性聚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elastomer,TPO)中的至少一種;以及 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styrene elastomer,TPS)。
  9. 如請求項6之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 該第一彈性不織布和該第二彈性不織布中的至少一個包含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聚乙烯纖維(Polyethylene fiber)、和聚乳酸纖維(Poly Lactic Acid fiber)中的至少一種。
  10. 如請求項6之彈性複合不織布,其中,該彈性體不織布包括: 5至55 wt%的高分子材料纖維,其包含聚丙烯(Polypropylene)和聚乙烯(Polyethylene)中的至少一種;以及 40至90 wt%的彈性體,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種: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EBS)和熱塑性聚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olefin elastomer,TPO)中的至少一種;以及熱塑性聚苯乙烯系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styrene elastomer,TPS)。
TW111209573U 2022-09-02 2022-09-02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TWM635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573U TWM635801U (zh) 2022-09-02 2022-09-02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573U TWM635801U (zh) 2022-09-02 2022-09-02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801U true TWM635801U (zh) 2022-12-21

Family

ID=8578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9573U TWM635801U (zh) 2022-09-02 2022-09-02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58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86B (zh) * 2022-09-02 2023-07-01 全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設備和製造方法
WO2024045681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全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86B (zh) * 2022-09-02 2023-07-01 全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設備和製造方法
WO2024045681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全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17581C1 (ru) Эластичный ламинирован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з нетканого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полотна и эластомерной пленк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11958279B2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elastic film laminates
TWM635801U (zh) 彈性複合不織布及其製造設備
KR100625161B1 (ko) 탄성 물질층 및 비탄성 시트층의 횡방향 신장 및수축가능한 네킹된 적층체를 포함하는 연신 및 회복성을갖는 복합재
KR100239274B1 (ko) 무변형 연신 적층 웨브를 연속적으로 연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6472084B1 (en) Tear-resistant low set elastic film and method of making
KR100604040B1 (ko) 탄성 복합소재, 상기 탄성 복합소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제품
KR101057924B1 (ko) 신축성이 개선된 연신성 라미네이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411532B (zh) 不需機械活化之彈性積層材料
JP3573761B2 (ja) 新規な弾性複合体を伸縮部に備えたパンツ状生理用品
US20100285286A1 (en) Elastic laminates
KR20010090802A (ko) 상온에서 한 방향으로만 연신되며 다중합체 섬유로구성된, 신축포용 부직웹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일회용 흡수성제품
US20040209042A1 (en) Breathable elasctic web
US20050158513A1 (en) Breathable elastic web
KR20010099901A (ko) 비탄성 시트층의 횡방향 신장 및 수축가능한 네킹된 적층체
US20210086487A1 (en) Composite elastic laminate
US8183429B2 (en) Composite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composite sheet
JP3331221B2 (ja) 弾性複合体とその製造法
TWI807986B (zh) 彈性複合不織布的製造設備和製造方法
WO2024045681A1 (zh) 弹性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设备
WO2000030581A1 (en) Disposable diaper having elastic side panels
WO2019046622A2 (en) COMPOSITE ELASTIC LAMINATE
JPH11348221A (ja) 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ギャザー
US11220085B2 (en) Apertured elastic film laminates
JP5643633B2 (ja) 不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