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2806U - 減震裝置 - Google Patents

減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2806U
TWM622806U TW110208631U TW110208631U TWM622806U TW M622806 U TWM622806 U TW M622806U TW 110208631 U TW110208631 U TW 110208631U TW 110208631 U TW110208631 U TW 110208631U TW M622806 U TWM622806 U TW M6228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ball
absorbing device
sh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威融
Original Assignee
陳威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威融 filed Critical 陳威融
Priority to TW110208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2806U/zh
Publication of TWM62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2806U/zh
Priority to CN202221893102.7U priority patent/CN21879378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減震裝置,係應用於具有多個穿孔並提供網線穿套之球/拍框,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以上外筒,係設於相鄰該穿孔間之該球/拍框外圍,該外筒兩側及外側分別具有一貼合面及一外筒壁,該外筒底部形成提供貼合於該球/拍框外圍之一貼合部;一內筒,係設於該外筒軸向處,該內筒提供該網線穿套且於其內側具有一內筒壁;利用該球/拍框相鄰該穿孔間設有一個或一個之該裝置,透過不同面向重量,抑制該網線非水平面,並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

Description

減震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裝置,特別指涉及球/拍框之網線拍擊產生之反震力震波,加以干擾承受緩衝並減少透過球拍傳到手腕與手臂之減震裝置。
按一般習按一般習用穿套有縱橫(X軸、Y軸)網線於拍框之各種球拍,該拍框主要係在於周圍設有大致呈對稱之縱橫穿線孔,該穿線孔內設有單粒釘,該網線穿入該單粒釘內加以編織成具有一定磅數之拍面,該具有網線之拍框構成之球拍,為一種極激烈之擊球運動,例如網球、羽毛球、壁球,為了要捕捉讓球落入拍面之甜區,持球拍之運動者不僅須要快速移動,更需要具有連續性,更重要的拍框之網線與球在拍擊瞬間會產生反震力震波,其會讓手腕及手臂產生麻麻的感覺,該反震力也係與網線拉緊之磅數(即鬆緊度)成正比,磅數愈高其反震力量愈大,該反震力量會沿著球拍傳到手腕或手臂,很容易會產生如反拍之網球肘或正拍之高爾夫球肘症狀之運動傷害,由於習用球拍其編織在拍框之網線間,其並沒有任何減緩震動之裝置,所以該球與該網線構成之拍面拍擊產生之反震力震波,無法被吸收緩衝而完全傳到手腕及手臂,並使握持球拍不穩固,況習用拍框周圍重量無法依使用者需要作調整,使得其在實用性上大打折扣,此乃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及消費者極欲突破之處。
為解決上述之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震裝置,裝置之外筒係由軟介質及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並於外圍具有外筒壁,外筒底部形成有貼合部,外筒軸向設有作為穿線孔之內筒且具有內筒壁,以期克服現有技術中之難處。
本創作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震裝置,透過一個或一個以上之裝置設於球/拍框外圍產生不同面向重量,利用網線穿套內筒壁設於球/拍框相鄰之穿孔,以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網線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
本創作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震裝置,有效提升結構簡化,球拍使用安全、握持穩固性及降低運動傷害。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問題,按一般習用穿套有縱橫(X軸、Y軸)網線於拍框之各種球拍,該拍框主要係在於周圍設有大致呈對稱之縱橫穿線孔,該穿線孔內設有單粒釘,該網線穿入該單粒釘內加以編織成具有一定磅數之拍面,拍框之網線與球在拍擊瞬間會產生反震力震波,該反震力也係與網線拉緊之磅數成正比,磅數愈高其反震力量愈大,該反震力量會沿著球拍傳到手腕或手臂,很容易會產生例如反拍之網球肘或正拍之高爾夫球肘症狀之運動傷害,又由於習用球拍其編織在拍框之網線間,並沒有任何減緩震動之裝置,拍擊球與拍面產生之反震力震波,無法被吸收緩衝而完全傳到手腕及手臂,並使握持球拍不穩固,況習用拍框周圍重量無法依使用者需要作調整,使得其在實用性上大打折扣。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減震裝置,係應用於具有多個穿孔或設有單粒釘並提供網線穿套之球/拍框,其特徵是,該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以上外筒,係設於相鄰該穿孔間之該球/拍框外圍,該外筒兩側及外側分別具有一貼合面及一外筒壁,該外筒底部形成提供貼合於該球/拍框外圍之一貼合部; 一內筒,係設於該外筒軸向處,該內筒提供該網線穿套且於其內側具有一內筒壁; 利用該球/拍框相鄰該穿孔間設有一個或一個之該裝置,透過不同面向重量,抑制該網線非水平面,並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形狀係呈圓形、方形或多角形狀。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包含有一軟介質及一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與該內筒間切割成鏤空陣列。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與該內筒水平上端間呈一角度設有透過旋轉角度達成減震之至少一配重。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外側之該外筒壁係呈粗糙面或紋路面。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之該外筒壁係呈不規則面。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之該外筒壁係設有多個顆粒凝膠。
其中,本創作該內筒之該內筒壁係呈不規則面。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之該外筒壁及該內筒之該內筒壁係呈不規則面。
其中,本創作該內筒上端與該外筒之該外筒壁上端及該內筒下端與該外筒底部之該貼合部徑向距離比係為1:1或1:2。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位於與該內筒及該貼合部徑向間設有呈軸向排列之至少一孔洞。
其中,本創作該外筒造型係為柱造型或左旋柱造型或右旋柱造型或由至少一組左旋柱造型與右旋柱造型組合成螺旋柱造型。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本創作該裝置之該外筒係由該軟介質及該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並於外圍具有該外筒壁,該外筒底部形成有貼合部,該外筒軸向設有作為穿線孔之該內筒且具有該內筒壁;進而達成,透過一個或一個以上該娤置設於該球/拍框外圍產生不同面向重量,利用該網線穿套該內筒壁設於該球/拍框相鄰之該穿孔,以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有效提升結構簡化,球拍使用安全、握持穩固性及降低運動傷害,符合進步、實用與使用者之所需,足見其增益之處。
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於文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第四圖、第五圖、第六圖、第七圖、第八圖、第九圖、第十圖、第十一圖、第十二圖、第十三圖、第十四圖、第十五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本創作第一圖與具有單粒釘之球/拍框及網線分解圖、本創作第二圖之立體組合圖、本創作第二圖之組合剖面圖、本創作外筒與內筒間切割成鏤空陣列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與內筒水平上端間設有配重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外側之外筒壁呈粗糙面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係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設有多個顆粒凝膠之立體圖、本創作內筒之內筒壁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及內筒之內筒壁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本創作內筒上端與外筒之外筒壁上端及內筒下端與外筒底部之貼合部徑向距離比係為1:2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位於與內筒及貼合部徑向間設有軸向至少一孔洞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包含有一軟介質及一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之立體圖、本創作外筒由至少一組左旋柱造型與右旋柱造型組合成螺旋柱造型之立體圖,本創作之減震裝置於較佳之實施例中,係應用於具有多個穿孔31並提供網線2穿套之球/拍框3,該球/拍框3係可為羽球、網球,但並不以此限制本創作,該球/拍框3之該穿孔31設有提供網線2穿保護之一單粒釘32(如圖二、三、四所示),但並不以此限制本創作,該裝置1包括︰至少一個以上外筒11、一內筒13。
前述之至少一個以上外筒11,係設於相鄰該穿孔31間之該球/拍框3外圍,該外筒11兩側及外側分別具有一貼合面1100及一外筒壁110,該外筒11底部形成提供貼合於該球/拍框3外圍之一貼合部12;於本實施例該貼合部12係呈平底,但並不以此限制本創作,其可為任何形狀;該外筒11形狀係呈圓形(如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第四圖所示)、方形或多角形狀,但並不以此限制本創作,該外筒造型係為柱造型(如第一圖至第十四圖所示)或左旋柱造型或右旋柱造型或由至少一組左旋柱造型與右旋柱造型組合成螺旋柱造型(如第十五圖所示)。
前述之一內筒13,係設於該外筒11軸向處,該內筒13提供該網線2穿套且於其內側具有一內筒壁131(如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第四圖所示)。
本創作該外筒11包含有一軟介質111及一硬介質112交錯一體成型構成(如第十四圖所示);該外筒11與該內筒13間切割成鏤空陣列(如第五圖所示);該外筒11與該內筒13水平上端間呈一角度設有透過旋轉角度達成減震之至少一配重4(如第六圖所示);該外筒11外側之該外筒壁110係呈粗糙面或紋路面(如第七圖所示);該外筒11之該外筒壁110係呈不規則面(如第八圖所示);該外筒11之該外筒壁110係設有多個顆粒凝膠(如第九圖所示);該內筒13之該內筒壁131係呈不規則面(如第十圖所示);該外筒11之該外筒壁110及該內筒13之該內筒壁131係呈不規則面(如第十一圖所示);該內筒13上端與該外筒11之該外筒壁110上端及該內筒13下端與該外筒11下端之該貼合部12徑向距離比係為1:1(如第一圖所示)或1:2(如第十二圖所示);該外筒11位於與該內筒13及該貼合部12徑向間設有呈軸向排列之至少一孔洞14(如第十三圖所示);利用該球/拍框3相鄰該穿孔31間利用逐道方式設有一個或一個之該裝置1,而相鄰之該貼合面1100相互貼合成一體,透過不同面向重量或配重以旋轉角度之不同方式,抑制該網線2非水平面,並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2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
本創作該裝置1之該外筒11係由該軟介質111及該硬介質112交錯一體成型構成並於外圍具有該外筒壁110,該外筒11底部形成有該貼合部12,該外筒11軸向設有作為穿線孔之該內筒13且具有該內筒壁131;進而達成,透過一個或一個以上之該裝置1設於該球/拍框3外圍產生不同面向重量,利用該網線2穿套該內筒壁131設於該球/拍框3相鄰之該穿孔31,以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2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有效提升結構簡化,球拍使用安全、握持穩固性及降低運動傷害,符合進步、實用與使用者之所需,足見其增益之處。
綜觀上述可知,本創作在突破先前之技術結構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創作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創作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創作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創作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裝置 11:外筒 110:外筒壁 1100:貼合面 111:軟介質 112:硬介質 12:貼合部 13:內筒 131:內筒壁 14:孔洞 2:網線 3:球/拍框 31:穿孔 32:單粒釘 4:配重
第一圖︰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第一圖與具有單粒釘之球/拍框及網線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第二圖之立體組合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第二圖之組合剖面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外筒與內筒間切割成鏤空陣列之立體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外筒與內筒水平上端間設有配重之立體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外筒外側之外筒壁呈粗糙面之立體圖。第八圖︰為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係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 第九圖︰為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設有多個顆粒凝膠之立體圖。 第十圖︰為本創作內筒之內筒壁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 第十一圖︰為本創作外筒之外筒壁及內筒之內筒壁呈不規則面之立體圖。 第十二圖︰為本創作內筒上端與外筒之外筒壁上端及內筒下端與該外筒底部之貼合部徑向距離比係為1:2之立體圖。 第十三圖︰為本創作外筒位於與內筒及貼合部徑向間設有軸向至少一孔洞之立體圖。 第十四圖︰為本創作外筒包含有一軟介質及一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之立體圖。 第十五圖︰為本創作外筒由至少一組左旋柱造型與右旋柱造型組合成螺旋柱造型之立體圖。
1:裝置
11:外筒
110:外筒壁
1100:貼合面
12:貼合部
13:內筒
131:內筒壁
2:網線
3:球/拍框
31:穿孔
32:單粒釘

Claims (10)

  1. 一種減震裝置,係應用於具有多個穿孔或設有單粒釘並提供網線穿套之球/拍框,其特徵是,該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以上外筒,係設於相鄰該穿孔間之該球/拍框外圍,該外筒兩側及外側分別具有一貼合面及一外筒壁,該外筒底部形成提供貼合於該球/拍框外圍之一貼合部; 一內筒,係設於該外筒軸向處,該內筒提供該網線穿套且於其內側具有一內筒壁; 利用該球/拍框相鄰該穿孔間設有一個或一個之該裝置,透過不同面向重量,抑制該網線非水平面,並提供不同時間點干擾及承受該網線擊球產生之反震力震波而達減震緩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包含有一軟介質及一硬介質交錯一體成型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與該內筒間切割成鏤空陣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與該內筒水平上端間呈一角度設有透過旋轉角度達成減震之至少一配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外側之該外筒壁係呈粗糙面或紋路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之該外筒壁係呈不規則面及/該內筒之該內筒壁係呈不規則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之該外筒壁係設有多個顆粒凝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內筒之該內筒壁係呈不規則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外筒位於與該內筒及該貼合部徑向間設有呈軸向排列之至少一孔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震裝置,其中,所述該外筒造型係為柱造型或左旋柱造型或右旋柱造型或由至少一組左旋柱造型與右旋柱造型組合成螺旋柱造型。
TW110208631U 2021-07-22 2021-07-22 減震裝置 TWM62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631U TWM622806U (zh) 2021-07-22 2021-07-22 減震裝置
CN202221893102.7U CN218793782U (zh) 2021-07-22 2022-07-20 一种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631U TWM622806U (zh) 2021-07-22 2021-07-22 減震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2806U true TWM62280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132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631U TWM622806U (zh) 2021-07-22 2021-07-22 減震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3782U (zh)
TW (1) TWM622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038B (zh) * 2021-07-22 2023-09-01 陳威融 減震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038B (zh) * 2021-07-22 2023-09-01 陳威融 減震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3782U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0003A (en) Baseball bat
US5692971A (en) Shock absorbing insert and other sporting goods improvements
US5842933A (en) Implement grip with built-in shock absorber
US9669277B1 (en) Bat with performance governing barrel and vibration dampening connection
JP3826313B2 (ja) グリップエンド底部加重用錘及びグリップエンド底部加重構造
GB2344768A (en) Shock absorbing device
TWM622806U (zh) 減震裝置
JP2006510395A (ja) ラケット・シャフトおよびそのシャフトを備えたラケット
US5303918A (en) Game racket having innovative stringed surface
TWI814038B (zh) 減震裝置
TWM626709U (zh) 墊片結構
TWM630130U (zh) 具有管狀桿(框)體之球拍的減震結構
US4655449A (en) Racket having a grip member spaced from the handle
CN107551497A (zh) 防震球拍
TWI814023B (zh) 球拍減震裝置
TWI830065B (zh) 墊片結構
US6561933B1 (en) Shockproof device in the throat of a tennis racket
CN215084742U (zh) 高尔夫挥杆击打练习锤
JP3060809U (ja) 球技用具
CN210229058U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高尔夫球杆
US9168425B2 (en) Mesh racket
US11771969B2 (en) Liquid damper for a bat knob and/or end cap
CN2650806Y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击球运动器材
TWM522754U (zh) 球拍之管件
KR20220002423U (ko) 라켓을 위한 진동완충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