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815U -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815U
TWM618815U TW110200856U TW110200856U TWM618815U TW M618815 U TWM618815 U TW M618815U TW 110200856 U TW110200856 U TW 110200856U TW 110200856 U TW110200856 U TW 110200856U TW M618815 U TWM618815 U TW M61881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se plate
wheel
frame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閎勛
Original Assignee
賀萊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賀萊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賀萊康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8815U/zh
Publication of TWM618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81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能方便將移動行動不便者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技術手段:為一種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包含有腳架、支架部、升降組件及輔助組件,其特徵在於:腳架具有左、右腳架,兩者皆分別設有第一、第二支撐輪;支架部具有基座板體、左和右扶手柱及第一橫桿;升降組件具有左和右動力組件、左和右輪組、左和右懸臂、第二橫桿及橫板;輔助組件具有墊體、左吊掛帶組及右吊掛帶組,該左與右吊掛帶組兩者,皆分別具有快拆式的前及後吊掛帶。

Description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本新型涉及一種移位輔具結構,尤指一種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對照護人員來說,協助病人、殘障人士、行動能力差者等服務對象,往返於床舖、衛浴設備、座椅、交通工具、輪椅之間,是非常花體力與精神的行為,而且這些轉移位的動作,一天當中還需要重覆許多次,不但費力而且難操作,讓照護人員倍感辛勞。
另一方面,不當的轉移位動作,除了會造成照護者自己受傷,如手部拉傷及下背痛之外;亦可能導致被照顧者的二次傷害,如跌倒或是過度拉扯造成的皮膚瘀青等。
轉移位動作有許多較為省力的方式與技巧,正確的轉移位方式還可以與復健運動結合,在轉移位的過程中,同時訓練服務對象的平衡能力、肌力與日常生活功能。
在難以、無法增加照護人力的情況下,協助重度服務對象轉移位,可以適時的使用輔具,如移位機來協助。
但是,傳統移位機非常佔空間,而且在應用上非常單一,僅僅是協助轉移位的輔具,在使用上絕對不可將服務對象留置在移位機上, 且不宜做長距離移動使用。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能解決前述問題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便成為本新型欲改進的課題。
本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方便將移動行動不便者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及達到本新型的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100),其包含有一腳架(1)、一支架部(2)、一升降組件(3)、及至少一輔助組件(4),其特徵在於:所述腳架(1),其具有呈間隔平行設置的一左腳架(11)、一右腳架(12),而該左腳架(11)及該右腳架(12)皆可伸縮,且兩者的下方,皆分別設有一位於前端的第一支撐輪(A)、及一位於後端的第二支撐輪(B);所述支架部(2),其具有一橫跨在該左腳架(11)與該右腳架(12)後端頂側面上的基座板體(2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左腳架(11)的左扶手柱(22)、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右腳架(12)的右扶手柱(23)、及一橫跨在該左扶手柱(22)與該右扶手柱(23)底端後側面上的第一橫桿(24);所述升降組件(3),其具有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左扶手柱(22)前側的左動力組件(3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右扶手柱(23)前側的右動力組件(32)、一套設於該左扶手柱(22)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左動力組件(31)連接的左輪組(33)、一套設於該右扶手柱(23)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右動力組件(32)連接的右輪組(34)、一水平設置於該左輪組(33)前側面頂端的左懸臂(35)、 一水平設置於該右輪組(34)前側面頂端的右懸臂(36)、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之間的第二橫桿(37)、及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頂端之間的橫板(39);所述輔助組件(4),其具有至少一水平懸掛於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下方的墊體(41)、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左側懸掛處的左吊掛帶組(42)、及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右側懸掛處的右吊掛帶組(43),該左吊掛帶組(42)與該右吊掛帶組(43)兩者,皆分別具有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前端且為快拆式的前吊掛帶(D)、及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後端且為快拆式的後吊掛帶(E)。
更優選的是,所述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其兩者與該左輪組(33)的連接處,所述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其兩者與該右輪組(34)的連接處,皆還相應設有一補強蓋板組(G),該補強蓋板組(G)具有分別設於該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該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相應端相應側處的一左補強蓋板(G1)、及一右補強蓋板(G2)。
更優選的是,所述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其兩者皆還具有一前殼體(a)、一後殼體(b)、一隔板組(c)、及兩定位輪組(d),該前殼體(a)設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前側面處,該後殼體(b)設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後側面處,該隔板組(c)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該定位輪組(d)分別設於該隔板組(c)內,並能圍繞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外;而所述隔板組(c),其還具有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的一位於頂端處的頂隔板(c1)、一位於底端處的底隔板(c2)、及兩間隔設於該頂隔板(c1)與該底隔板(c2)內側處的中間隔板(c3),該中間隔板(c3)與該頂隔板(c1)、該底隔板(c2)之間,分別相應形 成有一容納空間(c4);而所述定位輪組(d),其還具有分別設於相應之該容納空間(c4)內,呈半月形的一左定位輪(d1)、及一右定位輪(d2),以供抱住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用,而該左定位輪(d1)兩端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一滾輪(d11),另該右定位輪(d2)兩端亦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二滾輪(d21)。
更優選的是,所述腳架(1),其還包括有一連接架(13)、一左樞軸(14)、一右樞軸(15)、一左插銷(16)、一右插銷(17)、及兩第三支撐輪(C),該連接架(13)呈ㄇ字形且開口朝前設置,且左右兩端分別與相應之該左腳架(11)、該右腳架(12)樞接,該左樞軸(14)設於該左腳架(11)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右樞軸(15)設於該右腳架(12)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左插銷(16)插設於該左腳架(11)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右插銷(17)插設於該右腳架(12)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第三支撐輪(C)間隔設置該基座板體(21)底側面前端處;所述基座板體(21),其對應於該左插銷(16)處,設有一左定位部(211),該左定位部(211)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左定位孔(2111)所組成,而其對應於該右插銷(17)處,設有一右定位部(212),該右定位部(212)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右定位孔(2121)所組成。
更優選的是,所述左動力組件(31),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左基座板(311);所述右動力組件(32),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右基座板(321)。
更優選的是,所述升降組件(3),其還包括有一可拆卸式地設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背部支撐件(38);而所述背部支撐件(38),其還至少包括有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左懸臂(35)自由端處的一左背擋片(381)、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一右背擋片(382)、及兩分別設於該左背擋片(381)、該右背擋片(382)一側端面處的靠墊(383),而該左背擋片(381)與該右背擋片(382),其兩者的另一端,能於遠離、靠近兩狀態之間轉換,以使其兩者能於打開、關閉兩狀態之間作轉換。
更優選的是,所述墊體(41),其能放於一平面上,還包括有一前架體(411)、及一延伸架體(412),該前架體(411)部分設於該墊體(41)內,兩端的左、右兩側,能供與相應的該左吊掛帶組(42)、該右吊掛帶組(43)設置,該延伸架體(412)可伸縮式地設於該前架體(411)遠離於該支架部(2)的一端處;所述輔助組件(4),其還包括有一椅背(44)、及一支撐組(45),該椅背(44)設於該墊體(41)一側,包括有一與該前架體(411)樞接的背架體(441)、及一與該背架體(441)連接、能供人之背部抵靠所用的背靠墊(442),該支撐組(45)設於該墊體(41)與該椅背(44)之間,包括有至少一固定連接於該延伸架體(412)處的定位塊(451);及一端與該背架體(441)樞接、另一端能定位於該定位塊(451)處、以使該椅背(44)形成傾斜角度供人靠躺用的支架體(452)。
更優選的是,所述前架體(411),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孔(4111);所述延伸架體(412),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間隔設置有、能與該第一定位孔(4111)配合的數個第二定位孔(4121);所述墊體(41),其還包括有兩分別設於該第一定位孔(4111)處的架體定位件(413),該架體定位件(413)能配合該第二定位孔 (4121),以供調整該延伸架體(412)伸縮狀態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的效果如下所示:
第一點:本新型輔助裝置(100),利用腳架(1)、支架部(2)、升降組件(3)及輔助組件(4)的配合,能以非常省力的方式,協助服務對象往返於床舖、衛浴設備、座椅等處,還能如同輪椅一般,做長距離移動,相對於傳統移位升降輔助裝置,在應用上非常多元化,整體及學習成本也低,已經不僅僅是協助轉移位的輔具,還能輔助患者位移、移動、休閒、如廁、洗澡、復健,對照護人員與服務對象來說,還能確保每次轉移位的動作正常、正確,有效避免服務對象受傷,適用服務對象範圍廣。
第二點:本新型中,輔助組件(4)還能以墊體(41),來配合背部支撐件(38),左背擋片(381)與右背擋片(382),能像門一樣打開,讓服務對象能順利的進入到左懸臂(35)、右懸臂(36)間,便於被吊起,且左背擋片(381)與右背擋片(382),也能像門一樣關閉,讓服務對象能靠在背部支撐件(38)上,能安全、安心地使用。
第三點:本新型中,輔助組件(4)還能以墊體(41),來配合椅背(44)及支撐組(45),能供人乘坐及躺靠用,還能根據個人的身形與習慣,來調整墊體(41)的大小,調整墊體(41)與椅背(44)之間的躺靠角度,不僅操作上更簡單且不費力,方便且實用性,在使用上也因為能靠躺,舒適性大大加分。
1:腳架
11:左腳架
12:右腳架
13:連接架
14:左樞軸
15:右樞軸
16:左插銷
17:右插銷
2:支架部
21:基座板體
211:左定位部
2111:左定位孔
212:右定位部
2121:右定位孔
41:墊體
411:前架體
4111:第一定位孔
412:延伸架體
4121:第二定位孔
413:架體定位件
42:左吊掛帶組
43:右吊掛帶組
44:椅背
441:背架體
442:背靠墊
45:支撐組
451:定位塊
A:第一支撐輪
22:左扶手柱
23:右扶手柱
24:第一橫桿
3:升降組件
31:左動力組件
311:左基座板
32:右動力組件
321:右基座板
33:左輪組
34:右輪組
35:左懸臂
36:右懸臂
37:第二橫桿
38:背部支撐件
381:左背擋片
382:右背擋片
383:靠墊
39:橫板
4:輔助組件
452:支架體
d1:左定位輪
d2:右定位輪
B:第二支撐輪
C:第三支撐輪
D:前吊掛帶
E:後吊掛帶
G:補強蓋板組
G1:左補強蓋板
G2:右補強蓋板
a:前殼體
b:後殼體
c:隔板組
c1:頂隔板
c2:底隔板
c3:中間隔板
c4:容納空間
d:定位輪組
d11:第一滾輪
d21:第二滾輪
100:輔助裝置
〔圖1〕為本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2中升降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5中I部分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為圖2中腳架和支架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新型的實施示意圖。
〔圖9〕為本新型腳架張開時的俯視示意圖。
〔圖10〕為本新型配合另種輔助組件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另種輔助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另種輔助組件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另種輔助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如圖1~圖3及圖6~圖8所示,圖中揭示出,為一種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100),其包含有一腳架(1)、一支架部(2)、一升降組件(3)、及至少一輔助組件(4),其特徵在於:所述腳架(1),其具有呈間隔平行設置的一左腳架(11)、一右腳架(12),而該左腳架(11)及該右腳架(12)皆可伸縮,且兩者的下方,皆分別設有一位於前端的第一支撐輪(A)、及一位於後端的第二支撐輪(B);所述支架部(2),其具有一橫跨在該左腳架(11)與該右腳架(12)後端頂側面上的基座板體(2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左腳架(11)的左扶手柱(22)、一設於 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右腳架(12)的右扶手柱(23)、及一橫跨在該左扶手柱(22)與該右扶手柱(23)底端後側面上的第一橫桿(24);所述升降組件(3),其具有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左扶手柱(22)前側的左動力組件(3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右扶手柱(23)前側的右動力組件(32)、一套設於該左扶手柱(22)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左動力組件(31)連接的左輪組(33)、一套設於該右扶手柱(23)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右動力組件(32)連接的右輪組(34)、一水平設置於該左輪組(33)前側面頂端的左懸臂(35)、一水平設置於該右輪組(34)前側面頂端的右懸臂(36)、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之間的第二橫桿(37)、及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頂端之間的橫板(39);所述輔助組件(4),其具有至少一水平懸掛於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下方的墊體(41)、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左側懸掛處的左吊掛帶組(42)、及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右側懸掛處的右吊掛帶組(43),該左吊掛帶組(42)與該右吊掛帶組(43)兩者,皆分別具有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前端且為快拆式的前吊掛帶(D)、及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後端且為快拆式的後吊掛帶(E)。
其中,通過腳架(1)、支架部(2)、升降組件(3)及輔助組件(4)的配合,構成本新型輔助裝置(100),達到協助轉移位的目標,能一機多用,應用上十分多元化,能如同桌椅、輪椅一般使用,並便於長距離移動,協助服務對象往返於床舖、衛浴設備、座椅等處。
其次,通過腳架(1)的左腳架(11)與右腳架(12)的應用,通過前伸機構的應用,讓腳架(1)所佔空間能減少,而通過腳架(1)及支架部(2)的應用,能提供一穩固且質輕的支撐,升降組件(3)在昇高、降低開兩狀態間 做切換,以便於安全地、便利地移動服務對象,同時配合輔助組件(4),對照護人員來說,操作更簡單且不費力,最重要的是,能確保每次轉移位的動作正常、正確,避免服務對象受傷。
再者,快拆式的左吊掛帶組(42)與右吊掛帶組(43),讓墊體(41)能被快速拆卸與安裝,如此一來,讓墊體(41)能便於應用、位移,不會有難以應用的問題發生,在移動服務對象時能非常安全且快速,適用服務對象範圍廣。
還有,左動力組件(31)與右動力組件(32),如圖2所示,較優的應用選擇,為氣壓缸、電動缸其中之一者。
參閱圖2、圖4及圖5,所述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其兩者與該左輪組(33)的連接處,所述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其兩者與該右輪組(34)的連接處,皆還相應設有一補強蓋板組(G),該補強蓋板組(G)具有分別設於該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該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相應端相應側處的一左補強蓋板(G1)、及一右補強蓋板(G2)。
其中,通過補強蓋板組(G)的應用,利用左補強蓋板(G1)及右補強蓋板(G2),將左動力組件(31)和左懸臂(35)、右動力組件(32)和右懸臂(36),與相應的左輪組(33)、右輪組(34)連接,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穩固的連接,避免連接處強度不足。
參閱圖6,所述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其兩者皆還具有一前殼體(a)、一後殼體(b)、一隔板組(c)、及兩定位輪組(d),該前殼體(a)設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前側面處,該後殼體(b)設於相 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後側面處,該隔板組(c)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該定位輪組(d)分別設於該隔板組(c)內,並能圍繞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外;而所述隔板組(c),其還具有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的一位於頂端處的頂隔板(c1)、一位於底端處的底隔板(c2)、及兩間隔設於該頂隔板(c1)與該底隔板(c2)內側處的中間隔板(c3),該中間隔板(c3)與該頂隔板(c1)、該底隔板(c2)之間,分別相應形成有一容納空間(c4);而所述定位輪組(d),其還具有分別設於相應之該容納空間(c4)內,呈半月形的一左定位輪(d1)、及一右定位輪(d2),以供抱住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用,而該左定位輪(d1)兩端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一滾輪(d11),另該右定位輪(d2)兩端亦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二滾輪(d21)。
其中,通過前殼體(a)、後殼體(b)、隔板組(c)、定位輪組(d)的應用,讓左輪組(33)、右輪組(34)能通過呈半月形的左定位輪(d1)及右定位輪(d2),穩穩的抱住相應的左扶手柱(22)、右扶手柱(23),以順利地沿著左扶手柱(22)、右扶手柱(23)移動,不用擔心會有容易晃動,或者意外脫離的狀況發生。
其次,通過第一滾輪(d11)、第二滾輪(d21)的應用,能利用其斜向設置的特性,能以較低的力量,來保持穩定,降低故障率。
參閱圖2、圖4、圖6、圖7及圖9,所述腳架(1),其還包括有一連接架(13)、一左樞軸(14)、一右樞軸(15)、一左插銷(16)、一右插銷(17)、及兩第三支撐輪(C),該連接架(13)呈ㄇ字形且開口朝前設置,且左右兩端分別與相應之該左腳架(11)、該右腳架(12)樞接,該左樞軸(14)設於該左腳 架(11)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右樞軸(15)設於該右腳架(12)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左插銷(16)插設於該左腳架(11)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右插銷(17)插設於該右腳架(12)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第三支撐輪(C)間隔設置該基座板體(21)底側面前端處;所述基座板體(21),其對應於該左插銷(16)處,設有一左定位部(211),該左定位部(211)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左定位孔(2111)所組成,而其對應於該右插銷(17)處,設有一右定位部(212),該右定位部(212)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右定位孔(2121)所組成。
其中,腳架(1)通過連接架(13)、左樞軸(14)、右樞軸(15)、左插銷(16)、及右插銷(17)的應用,能如圖9一般,在提供支撐的同時,讓左腳架(11)與右腳架(12)能順利樞轉展開,利用左定位部(211)的左定位孔(2111),右定位部(212)的右定位孔(2121),還有效地控制左腳架(11)與右腳架(12)的展開角度。
其次,第三支撐輪(C)的配置,能解決腳架(1)伸縮時,有可能產生的重心不穩之問題,提高運用時的整體安全性。
參閱圖7,所述左動力組件(31),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左基座板(311);所述右動力組件(32),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右基座板(321)。
其中,通過左基座板(311)、右基座板(321)的應用,能讓左動力組件(31)、右基座板(321)能獲得一有力的支撐,同時還便於安裝與維 護,不用擔心會有難以維護的問題發生,降低故障率,減少照護人員的困擾。
參閱圖1、圖2、圖3、圖4、及圖8,所述升降組件(3),其還包括有一可拆卸式地設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背部支撐件(38);而所述背部支撐件(38),其還至少包括有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左懸臂(35)自由端處的一左背擋片(381)、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一右背擋片(382)、及兩分別設於該左背擋片(381)、該右背擋片(382)一側端面處的靠墊(383),而該左背擋片(381)與該右背擋片(385),其兩者的另一端,能於遠離、靠近兩狀態之間轉換,以使其兩者能於打開、關閉兩狀態之間作轉換。
其中,通過背部支撐件(38)的應用,能以左背擋片(381)、右背擋片(382)提供足夠的支撐,並利用靠墊(383),讓被照顧者能更加舒適,以降低不適感,並且在應用上,能如圖8所示,打開後便於被照顧者被移到左懸臂(35)與右懸臂(36)間,同時還能便於關閉,以安全並順利地轉移被照顧者。
參閱圖10、圖11、圖12、及圖13,所述墊體(41),其能放於一平面上,還包括有一前架體(411)、及一延伸架體(412),該前架體(411)部分設於該墊體(41)內,兩端的左、右兩側,能供與相應的該左吊掛帶組(42)、該右吊掛帶組(43)設置,該延伸架體(412)可伸縮式地設於該前架體(411)遠離於該支架部(2)的一端處;所述輔助組件(4),其還包括有一椅背(44)、及一支撐組(45),該椅背(44)設於該墊體(41)一側,包括有一與該前架體(411)樞接的背架體(441)、及一與該背架體(441)連接、能供人之背部抵靠所用的 背靠墊(442),該支撐組(45)設於該墊體(41)與該椅背(44)之間,包括有至少一固定連接於該延伸架體(412)處的定位塊(451);及一端與該背架體(441)樞接、另一端能定位於該定位塊(451)處、以使該椅背(44)形成傾斜角度供人靠躺用的支架體(452)。
其中,通過墊體(41)、椅背(44)、及支撐組(45)所組成的配合,除了能供人乘坐及枕靠用的功能之外,還能利用前架體(411)及延伸架體(412),伸長或縮短,以因應人的身形,能配合椅背(44)讓人靠躺時更舒適,來調整墊體(41)與椅背(44)之間的角度,利用支撐組(45)的定位塊(451)和支架體(452),將椅背(44)撐起,以供人靠躺。
參閱圖10、圖11、圖12、及圖13,所述前架體(411),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孔(4111);所述延伸架體(412),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間隔設置有、能與該第一定位孔(4111)配合的數個第二定位孔(4121);所述墊體(41),其還包括有兩分別設於該第一定位孔(4111)處的架體定位件(413),該架體定位件(413)能配合該第二定位孔(4121),以供調整該延伸架體(412)伸縮狀態用。
其中,若要讓墊體(41)與椅背(44)能穩定支撐人的體重,能分別於前架體(411)設置第一定位孔(4111),以及於延伸架體(412)設置第二定位孔(4121),而這一排第二定位孔(4121)能分別對應不同的傾斜角度,作為一般休閒可傾躺之坐椅來說,於製造上能設計成對應30度、45度、60度、75度等角度,當架體定位件(413)鬆開後,其延伸架體(412)伸長時,椅背(44)的傾斜角度便愈大,並且於調節後,再將架體定位件(413)鎖緊,以將椅背(44)位置固定即可供人乘坐。
其次,架體定位件(413)較優的應用選擇,能以旋轉螺絲把手做為連接手段,不僅方便手動調節固定延伸架體(412)的位置,且在不使用的情形下,能便於拆分收納。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新型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但本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效果的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新型專利範圍內。
1:腳架
11:左腳架
12:右腳架
14:左樞軸
16:左插銷
2:支架部
21:基座板體
22:左扶手柱
23:右扶手柱
24:第一橫桿
3:升降組件
31:左動力組件
311:左基座板
32:右動力組件
35:左懸臂
36:右懸臂
38:背部支撐件
381:左背擋片
382:右背擋片
383:靠墊
39:橫板
4:輔助組件
41:墊體
42:左吊掛帶組
43:右吊掛帶組
A:第一支撐輪
B:第二支撐輪
C:第三支撐輪
D:前吊掛帶
E:後吊掛帶
G:補強蓋板組
100:輔助裝置

Claims (8)

  1. 一種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100),其包含有一腳架(1)、一支架部(2)、一升降組件(3)、及至少一輔助組件(4),其特徵在於:所述腳架(1),其具有呈間隔平行設置的一左腳架(11)、一右腳架(12),而該左腳架(11)及該右腳架(12)皆可伸縮,且兩者的下方,皆分別設有一位於前端的第一支撐輪(A)、及一位於後端的第二支撐輪(B);所述支架部(2),其具有一橫跨在該左腳架(11)與該右腳架(12)後端頂側面上的基座板體(2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左腳架(11)的左扶手柱(22)、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垂直往上延伸且對應於該右腳架(12)的右扶手柱(23)、及一橫跨在該左扶手柱(22)與該右扶手柱(23)底端後側面上的第一橫桿(24);所述升降組件(3),其具有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左扶手柱(22)前側的左動力組件(31)、一設於該基座板體(21)頂側面後端並位於該右扶手柱(23)前側的右動力組件(32)、一套設於該左扶手柱(22)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左動力組件(31)連接的左輪組(33)、一套設於該右扶手柱(23)上並前側面底端與該右動力組件(32)連接的右輪組(34)、一水平設置於該左輪組(33)前側面頂端的左懸臂(35)、一水平設置於該右輪組(34)前側面頂端的右懸臂(36)、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之間的第二橫桿(37)、及一設於該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頂端之間的橫板(39); 所述輔助組件(4),其具有至少一水平懸掛於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下方的墊體(41)、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左側懸掛處的左吊掛帶組(42)、及至少一設於該墊體(41)右側懸掛處的右吊掛帶組(43),該左吊掛帶組(42)與該右吊掛帶組(43)兩者,皆分別具有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前端且為快拆式的前吊掛帶(D)、及一設於該墊體(41)對應側後端且為快拆式的後吊掛帶(E)。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其兩者與該左輪組(33)的連接處,所述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其兩者與該右輪組(34)的連接處,皆還相應設有一補強蓋板組(G),該補強蓋板組(G)具有分別設於該左動力組件(31)與該左懸臂(35)、該右動力組件(32)與該右懸臂(36)相應端相應側處的一左補強蓋板(G1)、及一右補強蓋板(G2)。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左輪組(33)與該右輪組(34),其兩者皆還具有一前殼體(a)、一後殼體(b)、一隔板組(c)、及兩定位輪組(d),該前殼體(a)設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前側面處,該後殼體(b)設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後側面處,該隔板組(c)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該定位輪組(d)分別設於該隔板組(c)內,並能圍繞於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外;而所述隔板組(c),其還具有設於該前殼體(a)與該後殼體(b)之間的一位於頂端處的頂隔板(c1)、一位於底端處的底隔板 (c2)、及兩間隔設於該頂隔板(c1)與該底隔板(c2)內側處的中間隔板(c3),該中間隔板(c3)與該頂隔板(c1)、該底隔板(c2)之間,分別相應形成有一容納空間(c4);而所述定位輪組(d),其還具有分別設於相應之該容納空間(c4)內,呈半月形的一左定位輪(d1)、及一右定位輪(d2),以供抱住相應之該左扶手柱(22)、該右扶手柱(23)用,而該左定位輪(d1)兩端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一滾輪(d11),另該右定位輪(d2)兩端亦分別斜向軸設有一第二滾輪(d21)。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腳架(1),其還包括有一連接架(13)、一左樞軸(14)、一右樞軸(15)、一左插銷(16)、一右插銷(17)、及兩第三支撐輪(C),該連接架(13)呈ㄇ字形且開口朝前設置,且左右兩端分別與相應之該左腳架(11)、該右腳架(12)樞接,該左樞軸(14)設於該左腳架(11)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右樞軸(15)設於該右腳架(12)與該連接架(13)樞接處,該左插銷(16)插設於該左腳架(11)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右插銷(17)插設於該右腳架(12)鄰近於該第二支撐輪(B)的一端處,並穿過相應的該基座板體(21)相應端,該第三支撐輪(C)間隔設置該基座板體(21)底側面前端處;所述基座板體(21),其對應於該左插銷(16)處,設有一左定位部(211),該左定位部(211)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左定位孔(2111)所組成,而其對應於該右插銷(17)處,設有一右定位部(212),該右定位部(212)是由至少兩個扇形間隔設置的右定位孔(2121)所組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左動力組件(31),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左基座板(311);所述右動力組件(32),其還具一能供該左動力組件(31)垂直定位於該基座板體(21)上的右基座板(321)。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升降組件(3),其還包括有一可拆卸式地設該左懸臂(35)與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背部支撐件(38);而所述背部支撐件(38),其還至少包括有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左懸臂(35)自由端處的一左背擋片(381)、一端可拆卸式地樞設於該右懸臂(36)自由端處的一右背擋片(382)、及兩分別設於該左背擋片(381)、該右背擋片(382)一側端面處的靠墊(383),而該左背擋片(381)與該右背擋片(382),其兩者的另一端,能於遠離、靠近兩狀態之間轉換,以使其兩者能於打開、關閉兩狀態之間作轉換。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墊體(41),其能放於一平面上,還包括有一前架體(411)、及一延伸架體(412),該前架體(411)部分設於該墊體(41)內,兩端的左、右兩側,能供與相應的該左吊掛帶組(42)、該右吊掛帶組(43)設置,該延伸架體(412)可伸縮式地設於該前架體(411)遠離於該支架部(2)的一端處;所述輔助組件(4),其還包括有一椅背(44)、及一支撐組(45),該椅背(44)設於該墊體(41)一側,包括有一與該前架體(411)樞接的背架體(441)、及一與該背架體(441)連接、能供人之背 部抵靠所用的背靠墊(442),該支撐組(45)設於該墊體(41)與該椅背(44)之間,包括有至少一固定連接於該延伸架體(412)處的定位塊(451);及一端與該背架體(441)樞接、另一端能定位於該定位塊(451)處、以使該椅背(44)形成傾斜角度供人靠躺用的支架體(452)。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前架體(411),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設有一第一定位孔(4111);所述延伸架體(412),其還呈U字型設置,且兩自由端處還分別間隔設置有、能與該第一定位孔(4111)配合的數個第二定位孔(4121);所述墊體(41),其還包括有兩分別設於該第一定位孔(4111)處的架體定位件(413),該架體定位件(413)能配合該第二定位孔(4121),以供調整該延伸架體(412)伸縮狀態用。
TW110200856U 2021-01-22 2021-01-22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TWM618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856U TWM618815U (zh) 2021-01-22 2021-01-22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856U TWM618815U (zh) 2021-01-22 2021-01-22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815U true TWM618815U (zh) 2021-11-01

Family

ID=7990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856U TWM618815U (zh) 2021-01-22 2021-01-22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8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3373B (zh) * 2022-06-29 2023-05-21 何春緯 具有輔助移位及載運功能之行動輔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3373B (zh) * 2022-06-29 2023-05-21 何春緯 具有輔助移位及載運功能之行動輔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3570B2 (ja) 移乗・移動装置
CN108378999B (zh) 护理病床
JPH0230260B2 (zh)
KR101177709B1 (ko) 환자 승강 장치
JP7475247B2 (ja) 多機能車椅子
JP4051926B2 (ja) 車椅子
TWM618815U (zh) 電動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TWM583752U (zh) 多功能移位升降輔助裝置
TWI791298B (zh) 乘載模組和使用該乘載模組的輔具
CN212090063U (zh) 一种兼具床椅功能的抱式侧移位车
CN215020761U (zh) 一种手动站立轮椅
US5953774A (en) Frontally insertable body hoist seat and sling assembly
CN111358627A (zh) 一种兼具床椅功能的抱式侧移位车
CN113081583A (zh) 多功能转移助行装置
JPH0455704B2 (zh)
CN207979580U (zh) 多功能洗浴椅
CN220530320U (zh) 支撑主模块及步行装置、复健照护机、步行照护机
TWI357324B (zh)
TWM615386U (zh) 手腳並用升降移位輔助裝置
CN220530249U (zh) 主机装置、站立机、深蹲站立机、起身站立机和腿靠组件
CN220967568U (zh) 起身移位机、撑起照护机、及其中的升降主机
CN219614269U (zh) 一种移位助行一体组合装置
JPH069591B2 (ja) 起立補助器
CN210330934U (zh) 集躺椅、座椅和站立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CN215308015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辅助站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