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9878U -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9878U
TWM599878U TW109204742U TW109204742U TWM599878U TW M599878 U TWM599878 U TW M599878U TW 109204742 U TW109204742 U TW 109204742U TW 109204742 U TW109204742 U TW 109204742U TW M599878 U TWM599878 U TW M5998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surface
unit
incide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4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
郭銘豐
Original Assignee
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誠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4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9878U/zh
Publication of TWM599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987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照明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一透鏡模組以及一光學模組。光源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透鏡模組對應於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光學模組位於光源模組以及透鏡模組之間,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第一入光面連接於第二入光面,第二入光面與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第二出光面對應於第一入光面;其中,第一入光面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第一入光面與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透鏡模組以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焦平面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且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透鏡模組的焦距。焦平面與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mm。

Description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本創作關於一種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遠近光燈的照明系統,具有近光燈的補光的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在習知的投射式的照明裝置下,當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的光源相對緊密排列時,形成近光燈LED呈一列排列以及遠光燈LED呈一列排列。而在近光燈LED與遠光燈LED相對排列時,兩者發光面之間的間距通常介於0.3 mm~0.7 mm之間;因此,近光燈所投射出的光束所形成的光型與遠光燈所投射出的光束所形成的光型之間,會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在透鏡較小的情況時(直徑大約>5 cm),當近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對應到-0.57°時,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亮區會朝上偏離,導致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即hot spot)不在原點(即HV點)上,而無法符合法規(如歐規UN ECE R112或R113)要求;或是當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即hot spot)對應到原點(即HV點)時,近光燈LED的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無法對應到-0.57°時而無法符合法規(如歐規UN ECE R112或R113)的要求,即如圖1所示。
二、如圖2所示,當近光燈LED與遠光燈LED相對排列時,兩者發光面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時,如間隙介於0.3 mm~0.7 mm之間,因此,近光燈LED的所形成的光型與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之間,會有暗影區W(即亮度嚴重不足)的存在。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如何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一光源模組、一透鏡模組以及一光學模組。光源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透鏡模組對應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一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其中,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mm。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一光源模組、一透鏡模組以及一光學模組。光源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透鏡模組對應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二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其中,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mm。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再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學模組,其適用於一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與一透鏡模組,該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一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又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學模組,其適用於一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與一透鏡模組,該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二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本創作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其能通過“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一入光面”、“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以及“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 mm”的技術方案,以達到補光的功效。
本創作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其能通過“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以及“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 mm”的技術方案,以達到補光的功效。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3至圖9,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剖面示意圖、光學模組的第一剖面示意圖、光學模組的第二剖面示意圖、光學模組的第三剖面示意圖、光路示意圖及近光燈光型示意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照明裝置Z,其包括一光源模組1、一透鏡模組2以及一光學模組D。光源模組1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110。透鏡模組2對應於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光學模組D可為一透明件,其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介於90~15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一入光面D11;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介於0.01~0.5 mm。其中,透鏡模組2具有一焦點21以及一焦距,透鏡模組2以焦點21定義出一焦平面210,焦平面210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且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其中,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 mm之間,其中以0.5~1.5 mm為佳。
具體來說,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可應用於行動載具(例如汽車、機車或自行車等)的照明設備。照明裝置Z包括了光源模組1、透鏡模組2以及光學模組D。光源模組1包括了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第一發光單元11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且第一發光單元11具有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單元11係以兩個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透鏡模組2對應光源模組1設置,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面向於光源模組1,透鏡模組2的出射面201遠離於光源模組1;其中,透鏡模組2可為平凸型透鏡,但不以此為限,習知技術領域者當知道任何可達成本創作之目的的透鏡或透鏡組(由一片以上的透鏡組成)技術,都被包含在本創作所稱之透鏡模組的範圍內。透鏡模組2可具有焦點21,並且,透鏡模組2以焦點21定義出一焦平面210,焦平面210可為無限大的虛擬平面,但不以此為限。其中,透鏡模組2的凸面(即出射面201)可為一非球面曲面,或由多個非球面曲面構成,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該非球面曲面還具有一光軸22(進一步於後詳述),且非球面曲面其外型在光軸的兩側為非對稱(如圖4的透鏡模組2所示),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而光源模組1與透鏡模組2之間設置有光學模組D。光學模組D可包括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的材料為透明的塑膠或是玻璃,若是為塑膠,其材質可為光學級的PC或是PMMA,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配合圖5所示,第一導光單元D1可具有第一入光面D11、第二入光面D12、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面向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其中,較佳地,第一入光面D11可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可具有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可介於0.01~0.5 mm,第一預設間距C1較佳可介於0.2~0.3 mm。或者,如圖6所示,第一入光面D11可約略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即第一入光面D11相對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可呈傾斜狀態,且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也具有1~30度的第一傾斜夾角B1;其中,第一入光面D11的傾斜方向可與第一出光面D13相同(如圖6所示),也可與第一出光面D13相反。另外,第一入光面D11可為平滑的光可穿透的面,但不以此為限,也可為非平滑光可穿透的面(即表面上有導光微結構)。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連接,且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可具有第一預定夾角A1;其中,第一預定夾角A1可介於90~150度,第一預定夾角A1較佳可介於130~140度,第一預定夾角A1以135度為更佳。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一入光面D11。此外,配合圖7所示,當第一預定夾角A1為90度時,第一導光單元D1可僅具有一個出光面,即第一出光面D13。
上述透鏡模組2的焦平面210可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並且,透鏡模組2還具有焦距,焦距可為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到焦點21之間的距離,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可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 mm之間,其中以0.5~1.5 mm為佳,且以1.2 mm為更佳,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此外,透鏡模組2的焦平面210也可約略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如圖6所示,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也可具有1~30度的夾角(類似上述第一傾斜夾角B1,在此不再特別標示)。
因此,在本創作的照明裝置Z投射近光燈光型的光束時,第一發光單元11藉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產生第一光束L1。接著,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產生的第一光束L1經由第一入光面D11進入第一導光單元D1後,經由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二出光面D14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進一步來說,配合圖5與圖8所示,第一光束L1先經由第一入光面D11產生第一次折射而投射至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二出光面D14,並且,第一光束L1再經由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的第二次折射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所折射出的第一光束L1會經由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進入透鏡模組2後,再經由透鏡模組2的出射面201而投射至一測試屏幕(圖中未繪示,測試屏幕可為投影布幕,但不以此為限)上,並且,第一光束L1在測試屏幕上所形成的光型(即近光燈光型,如圖9所示)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此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藉此,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通過上述的技術方案,當第一導光單元D1沒有完全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完全罩住時(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投射出的第一光束L1,其中一部份(即遠離透鏡模組2的光軸22的部份)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而該部份的第一光束L1由透鏡模組2投出後,會落在明暗截線以下,遠離明暗截止線的區域;而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8所示,圖中的發光點為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中較靠近光軸22的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而使得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由透鏡模組2投出後,可落在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且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上,此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然而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並且,本創作的照明裝置Z同時投射出近光燈光束與遠光燈光束時,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即hot spot)會在原點(即HV),且近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成功的對應到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此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0.3°。
進一步地,第二出光面D14可平行於第一入光面D11,且第二出光面D14可為霧面或為非平滑的光可穿透的光學面結構;其中,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介於0.2~1.0 mm。其中,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較佳可介於0.5-0.6 mm。舉例來說,配合圖5所示,本創作的第二出光面D14可與第一入光面D11相互平行,因此,第二出光面D14也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相互平行。並且,第一入光面D11、第二入光面D12、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也可為平滑的光可穿透的光學面,但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二出光面D14也可約略平行於第一入光面D11,即類似上述第一入光面D11約略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的方式,在此不再特別說明。
更進一步地,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位於焦平面210與第二出光面D14之間。舉例來說,配合圖5所示,本創作的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的位置在焦平面210與第二出光面D14之間,並可位於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以上的位置(即光軸22以上的區域),其中以鄰近透鏡光軸22的附近為佳,且此相接位置P相對於明暗截止線的位置。進一步來說,本創作的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也可位於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以上且在第一發光單元11的第一發光面110的中心軸110a以下的範圍之間,其中以位於較靠近透鏡光軸22的區域為佳;即相接位置P可以位於光軸22與第一發光面110的中心軸110a之間、或者位於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以上且靠近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方基準面110c,其中下方基準面110c鄰近第一發光面110的邊緣或在第一發光面110的邊緣上;另外,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方基準面110c與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緣側110b的表面可以重疊且共面。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10及圖11,分別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及光路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9。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單元D1進一步可包括一第三出光面D15以及一連接面D16,第三出光面D15連接於第二出光面D14,連接面D16連接於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三出光面D15;其中,連接面D16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二預定夾角A2,第二預定夾角A2介於40~60度。
舉例來說,配合圖10所示,本創作的第一導光單元D1進一步包括了第三出光面D15以及連接面D16。第三出光面D15的一端可與第二出光面D14連接,第三出光面D15的另一端可與連接面D16的一端連接,而連接面D16的另一端可與第一出光面D13連接。並且,連接面D16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可形成第二預定夾角A2,第二預定夾角A2可介於40~60度,第二預定夾角A2較佳可為48度。另外,連接面D16與第三出光面D15的交點位於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及第二出光面D14之間。
因此,在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產生第一光束L1後,其中一部份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11所示,圖中的發光點為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中較靠近光軸22的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一步來說,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會先經由第一入光面D11產生第一次的折射而投射至第一出光面D13、第三出光面D15以及第二出光面D14後,再經由第一出光面D13、第三出光面D15以及第二出光面D14產生第二次的折射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以及第三出光面D15折射出的第一光束L1經由透鏡模組2投射在測試屏幕上所形成的光型(即近光燈光型,如圖9所示)的邊緣(即其明暗截止線)可以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該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上,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12及圖13,分別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光路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1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各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出光面D14傾斜於第一入光面D11,第一導光單元D1還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其位於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二出光面D14之間,多個第三出光面D15彼此連接,且其中一第三出光面D153連接於第一出光面D13,另外一第三出光面D151連接於第二出光面D14。其中,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與每一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可為平面結構,且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與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的斜率彼此不同,並且,按第一出光面D13至第二出光面D14的順序,第一出光面D13、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與第二出光面D14的斜率愈來愈抖;或者,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與每一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也可以為曲面結構,且第一出光面D13、多個第三出光面D153~D151與第二出光面D14的曲率彼此不同,且其曲率半徑依序按第一出光面D13、多個第三出光面D153~D151到第二出光面D14的順序愈來愈大。
舉例來說,配合圖12所示,本創作的第一導光單元D1朝向透鏡模組2的出光面可為連續型的曲面或斜面結構。第一導光單元D1進一步可包括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彼此連接,第三出光面D153的一端連接於第一出光面D13,且第三出光面D151的一端與第二出光面D14連接。其中,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以及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可為彼此斜率不同的斜面,或者彼此曲率不同的曲面,但不以此為限。
因此,在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產生第一光束L1後,其中一部份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13所示,圖中的發光點為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中較靠近光軸22的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一步來說,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會先經由第一入光面D11產生第一次的折射而投射至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以及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再經由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出光面D14以及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產生第二次的折射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以及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產生折射出的第一光束L1可經由透鏡模組2在測試屏幕所形成的光型(即近光燈光型,如圖9所示)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此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上,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四實施例]
請參閱圖14至圖22,分別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剖面示意圖、光源模組的前視示意圖、第一光路示意圖、第二光路示意圖、第三光路示意圖、遠光燈光型示意圖、支撐單元的第一立體示意圖以及支撐單元的第二立體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13。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各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12,至少一個第二發光單元12鄰近於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至少一個第二發光單元12具有一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且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共面(coplanar);其中,透鏡模組2具有一光軸22,光軸22垂直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
具體來說,配合圖5、圖14至圖16所示,本創作的光源模組1還進一步可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發光單元12,第二發光單元12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且第二發光單元12可具有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發光單元12係以兩個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多個第一發光單元11可位於多個第二發光單元12的上方,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可位於同一個平面上或不同的平面上,且第一發光單元11以及第二發光單元12可電性及熱傳導性連接於一金屬基板(如後所述)。其中,第一發光單元11可為近光燈的發光源,即所投射出來的光線所形成的光型為近光燈光型(或第一光型);第二發光單元12可為遠光燈的發光源,即第二發光單元12所投射出來的光線所形成的光型為遠光燈光型(或第二光型),但不以此為限。並且,透鏡模組2還可具有光軸22,光軸22通過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並可垂直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且光軸22可通過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並靠近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的位置。其中,當第二發光單元12數量為一個的時候,光軸22對應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且位於第二發光單元12兩側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上,但不以此為限;而當第二發光單元12數量為兩個的時候,光軸22對應於兩個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的位置且位於兩個第二發光單元12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上,但不以此為限。換句話說,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不在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上,其中以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的邊界E(如圖16所示)內,或位於第二發光單元12的第二光束L2朝透鏡模組2投射的區域內,並且較靠近第一發光單元11的區域為佳。
因此,當第二發光單元12應用於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模組D時,在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產生第二光束L2後,其中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17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的其中一個發光點,且較鄰近於第一發光單元11)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一步來說,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先經由第二入光面D12產生第一次的折射而投射至第二出光面D14,並在第二出光面D14產生全反射而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折射出的第二光束L2經由透鏡模組2的出射面201而投射至測試屏幕後,在測試屏幕所形成的光型(如圖20所示)可彌補近光燈LED的所形成的光型與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之間的暗影區(如圖2中所示的暗影區W)。
其中,當第二發光單元12應用於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模組D時,在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產生第二光束L2後,其中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18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較鄰近於第一發光單元11的其中一個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一步來說,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先經由第二入光面D12產生第一次的折射而投射至第二出光面D14,並在第二出光面D14產生全反射而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折射出的第二光束L2經由透鏡模組2的出射面201而投射至測試屏幕後,在測試屏幕所形成的光型(如圖20所示)可彌補近光燈LED的所形成的光型與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之間的暗影區(如圖2中所示的暗影區W)。
而當第二發光單元12應用於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模組D時,在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產生第二光束L2後,其中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19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較鄰近於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一個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一步來說,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先經由第二入光面D12產生第一次的折射而投射至第二出光面D14,並在第二出光面D14產生全反射而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接下來,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上緣面D17折射出的第二光束L2經由透鏡模組2的出射面201而投射至測試屏幕後,在測試屏幕所形成的光型(如圖20所示)可彌補近光燈LED的所形成的光型與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之間的暗影區(如圖2中所示的暗影區W)。
由於本創作的照明裝置Z同時投射出近光燈光束與遠光燈光束時,因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的邊界E內,或者,位於第二發光單元12的第二光束L2朝透鏡模組2投射的區域內,其中以較靠近第一發光單元11的區域為佳時,第二發光單元12(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會在原點(即HV點),第一發光單元11(近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成功的對應到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此固定角度範圍為-0.57°± 0.3°,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並且,同時還能減少當近光燈LED與遠光燈LED相對排列時,兩者發光面(即第一光源發光面110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時,近光燈LED的光型與遠光燈LED的光型之間會有暗影區(如圖2中所示的暗影區W)的情形產生。
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進一步包括一支撐單元D2,支撐單元D2的中心具有貫穿本體的一開口D200,第一導光單元D1位於開口D200中;其中,支撐單元D2與第一導光單元D1為單一元件。舉例來說,配合圖14、圖15、圖21及圖22所示,光學模組D進一步可包括支撐單元D2,其可為透明的塑膠或是玻璃,若是為塑膠,其材質可為光學級的PC或是PMMA,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支撐單元D2的中心具有貫穿支撐單元D2本體的開口D200,第一導光單元D1可位於支撐單元D2的開口D200中。支撐單元D2與第一導光單元D1可為各自獨立的元件、或者支撐單元D2與第一導光單元D1可為單一元件。進一步來說,配合圖21及圖22所示,支撐單元D2可包括一主體件D20、第一固定件D21以及第二固定件D22。主體件D20具有開口D200、上肋部D201以及下肋部D202,開口D200位於上肋部D201與下肋部D202之間;並且,第一導光單元D1設置於開口D200中,並位於上肋部D201與下肋部D202之間。第一固定件D21與第二固定件D22可對稱地設置於主體件D20的兩側,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更進一步地,照明裝置Z還進一步包括一基板模組3以及多個固定模組4。舉例來說,配合圖14、圖15、圖21及圖22所示,基板模組3可為金屬材質的基板,其同時兼具導電及導熱的特性,但不以此為限;光源模組1可設置於基板模組3上。多個固定模組4可為鎖固元件,例如螺絲,但不以此為限。並且,支撐單元D2的兩側可分別具有一穿孔D210、D220,即第一固定件D21與第二固定件D22各自具有穿孔D210、D220。因此,藉由每一個固定模組4穿過各自所對應的穿孔D210、D220,並能拆卸地連接於基板模組3,以將光學模組D固定於基板模組3,且光學模組D覆蓋光源模組1。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五實施例]
請參閱圖23至圖25,分別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第一光路示意圖及第二光路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22。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各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模組D還包括一第二導光單元D3,第二導光單元D3包括一第三入光面D31、一第四入光面D32、一第四出光面D33以及一第五出光面D34,第三入光面D31連接於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入光面D32與第三出光面D33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A3,第三預定夾角A3介於90~150度,第五出光面D34對應於第三入光面D31;其中,第三入光面D31平行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第三入光面D31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具有一第三預設間距C3,第三預設間距C3介於0.01~0.5 mm。
舉例來說,配合圖23所示,本創作的光學模組D還包括第二導光單元D3,第二導光單元D3的材料可為透明的塑膠或是玻璃,若是為塑膠,其材質可為光學級的PC或是PMMA,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第二導光單元D3可與第一導光單元D1相鄰地設置於開口D200中,且第二導光單元D3連接於支撐單元D2的下肋部D202;其中,第二導光單元D3與下肋部D202可為各自獨立的元件、或者第二導光單元D3與下肋部D202可為單一元件。第二導光單元D3對應於第二發光單元12的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第一導光單元D1對應於第一發光單元11的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其中,第二導光單元D3與第一導光單元D1之間具有一第四預設間距C4,第四預設間距C4可介於0.5~1.5 mm,第四預設間距C4較佳可介於0.8~1.2 mm,但不以此為限。第二導光單元D3可具有第三入光面D31、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出光面D33以及第五出光面D34。第三入光面D31面向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其中,較佳地,第三入光面D31可平行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第三入光面D31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可具有第三預設間距C3,第三預設間距C3可介於0.01~0.5 mm,第三預設間距C3較佳可介於0.2~0.3 mm。或者,第三入光面D31可約略平行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即第三入光面D31相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可呈傾斜狀態,且第三入光面D31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也可具有1~30度的夾角(類似前述的第一傾斜夾角B1,在此不再特別繪示);其中,第三入光面D31的傾斜方向可與第四出光面D33相同,也可與第四出光面D33相反。第四入光面D32與第四出光面D33連接,且第四入光面D32與第四出光面D33之間可具有第三預定夾角A3;其中,第三預定夾角A3可介於90~150度,第三預定夾角A3較佳可介於100~155度,第三預定夾角A3以120度為更佳。第四出光面D34對應於第三入光面D31。
此外,第三入光面D31、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出光面D33以及第五出光面D34可為平滑的光可穿透的光學面結構,但第四出光面D33以及第五出光面D34也可以是霧面或為非平滑的光可穿透的光學面結構。當第三預定夾角A3為90度時,第二導光單元D3可僅具有一個出光面,即第四出光面D33與第五出光面D34為共面型態(具體實施方式如前述第一實施例與圖7所示,在此不再特別繪示)。並且,第四出光面D33可為平面,或者為鈍角、弧面等折面結構。
因此,在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產生的較大角度且無法通過第一導光單元D1的第一光束L1,可經由第四入光面D32折射而進入第二導光單元D3中(如圖24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上較鄰近於第二發光單元120的一個發光點)。若是第四出光面D33及第五出光面D34為霧面時,進入第二導光單元D3中的第一光束L1可經由第四出光面D33以及第五出光面D34的散射(scattering)而離開第二導光單元D3,以投射到透鏡模組2。最後,由透鏡模組2投射出的第一光束L1可用於彌補且增加近光燈所形成的光型的餘光區的亮度(比較圖9餘光區Y的亮度與圖1餘光區Y的亮度,圖9的餘光區Y亮度明顯遠高於圖1,並且餘光區的範圍還遠較圖1為寬廣)。
並且,在第二光源發光面120所產生的部分第二光束L2投射到第二導光單元D3,並經由第三入光面D31進入第二導光單元D3後(如圖25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的其中一個發光源),第二光束L2可經由第四出光面D33以及第五出光面D34的折射,而投射到透鏡模組2。最後,由透鏡模組2投射出的第二光束L2可用於填補遠光燈所形成的光型,使得遠光燈所形成的光型更加飽滿。
進一步地,第三入光面D31平行於焦平面210,且焦平面210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五出光面D34之間;其中,焦點21以及光軸22位於第二入光面D12與第四入光面D32之間。舉例來說,透鏡模組2的焦平面210可平行於第二導光單元D3的第三入光面D31,但,焦平面210也可約略平行於第二導光單元D3的第三入光面D31,即焦平面210與第三入光面D31之間可具有1~30度的夾角(類似前述第一傾斜夾角B1,在此不再特別繪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創作的第二導光單元D3與支撐單元D2可為一體成型的單一構件,也可以是各自獨立的兩個構件。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六實施例]
請參閱圖26至圖29,分別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立體示意圖、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光學模組的光路示意圖以及近光燈光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25。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各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模組D還包括一反射單元D4,其連接於支撐單元D2,反射單元D4具有一反射面D40,反射面D4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或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A4,第四預定夾角A4介於120~150度。
舉例來說,配合圖26及圖27所示,本創作的照明裝置Z的光學模組D還可進一步包括反射單元D4,其可為反射鏡或其他具反射功能的元件。反射單元D4可設置於在支撐單元D2的下方,且反射單元D4的兩側分別連接於支撐單元D2的第一固定件D21與第二固定件D22。反射單元D4具有反射面D40,反射面D40可對應於第二導光單元D3與下肋部D202。並且,反射面D4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或反射面D40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可具有第四預定夾角A4,第四預定夾角A4可介於120~150度;其中,第四預定夾角A4較佳可介於130~140度,並以135度為最佳,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配合圖26及圖27所示,第二導光單元D3還可包括第六出光面D35,第六出光面D35可與第五出光面D34連接,且第六出光面D35與第五出光面D34的連接處R可為圓角、銳角或直角,本實施例中以圓角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第六出光面D35與第五出光面D34之間可具有一第五預定夾角A5,第五預定夾角A5可介於70~110度。並且,支撐單元D2的下肋部D202還可具有一內表面D2020以及對應於內表面D2020的一外表面D2021。內表面D2020與第二導光單元D3的第三入光面D31連接,且內表面D2020與第三入光面D31之間可具有一第六預定夾角A6,第六預定夾角A6可介於70~110度。外表面D2021與第二導光單元D3的第六出光面D35連接。因此,第二導光單元D3與下肋部D202可略呈L型,但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三入光面D31、第三入光面D32與內表面D2020可為平滑的光可穿透的光學表面,而第四出光面D33、第五出光面D34、第六出光面D35與外表面D2021可為光可穿透的霧面結構,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因此,當第一導光單元D1沒有完全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完全罩住時(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投射出的第一光束L1,其中一部份(即鄰近光軸22的部份)不會經由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而會投射到第二導光單元D3的第三入光面D31與第四入光面D32與投射到內表面D2020,並經由第三入光面D31與第四入光面D32及內表面D2020的折射而進入第二導光單元D3中(如圖28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表示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上的其中一個發光點,且較鄰近於第二發光單元12)。若是第四出光面D33、第五出光面D34、第六出光面D35及連接處R為霧面時,進入第二導光單元D3中的第一光束L1可經由第四出光面D33、第五出光面D34、第六出光面D35及連接處R的散射而離開第二導光單元D3,並投射到反射單元D4的反射面D40。接著,第一光束L1經由反射面D40的反射而投射到透鏡模組2,使得第一光束L1由透鏡模組2投出後,可落在所形成的近光燈光型的上方,即落在HV點(即明暗截止線)上方的範圍,進而可補強餘光區Y(比較圖29餘光區Y的亮度與圖9餘光區Y的亮度,圖29的餘光區Y亮度明顯遠高於圖9,並且餘光區的範圍還遠較圖9為寬廣)的光源亮度;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更進一步地,第二導光單元D3位於第一導光單元D1與反射單元D4之間;其中,反射面D40具有鄰近於支撐單元D2的一上側邊D400以及遠離支撐單元D2的一下側邊D401,上側邊D400與光軸22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C5,第五預設間距C5介於1.5~10 mm。
舉例來說,配合圖26及圖27所示,本創作的反射面D40具有上側邊D400以及下側邊D401;其中,上側邊D400與下側邊D401係指反射面D40的邊緣或邊角,而非指反射面D40兩側的平面。上側邊D400與光軸22之間可具有第五預設間距C5,第五預設間距C5可介於1.5~10 mm,較佳可介於1.5~5 mm,但不以此為限。其中,上側邊D400可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二光源發光面120或其兩者位於同一個基準面上(即共面),上側邊D400也可以置於以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或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為基準面的前後±5 mm的位置上,但不以此為限。
此外,本創作的反射單元D4的外型可為四角形,且上側邊D400與下肋部D202的外表面D2021之間保持一預定的距離(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上述第五預設間距C5來推知,在此不再特別說明),如圖26及圖27所示。但是,本創作的反射單元D4的外型也可為多角形,且上側邊D400與外表面D2021之間沒有間隙;即,反射單元D4的上側邊D400連接於主體件D20、外表面D2021、第一固定件D21以及第二固定件D22。
此外,本創作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六實施例,再提出一種光學模組D,其可適用於上述的照明裝置Z,照明裝置Z包括一光源模組1與一透鏡模組2,光學模組D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介於90~15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一入光面D11;其中,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介於0.01~0.5 mm。
進一步地,第二出光面D14平行於第一入光面D11,且第二出光面D14為霧面或非平滑面的光可穿透結構;其中,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介於0.2~1.0 mm。
更進一步地,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較佳可介於0.5~0.6 mm;其中,第一預定夾角A1較佳可介於130~140度,更佳為135度度;其中,第一預設間距C1較佳可介於0.2~0.3 mm。
更進一步地,第一導光單元D1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出光面D15以及一連接面D16,第三出光面D15連接於第二出光面D14,連接面D16連接於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三出光面D15;其中,連接面D16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二預定夾角A2,第二預定夾角A2可介於40~60度。
更進一步地,第二出光面D14傾斜於第一入光面D11,第一導光單元D1還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三出光面D151~D153,其位於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二出光面D14之間,多個第三出光面D15彼此連接,且其中一第三出光面D153連接於第一出光面D13,另外一第三出光面D151連接於第二出光面D14;其中,每一第三出光面D15為平面結構,且多個第三出光面D15的斜率彼此不同,或者,每一第三出光面D15為曲面結構,且多個第三出光面D15的曲率彼此不同。
更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可包括一支撐單元D2以及一第二導光單元D3。支撐單元D2具有貫穿本體的一開口D200;第二導光單元D3與第一導光單元D1相鄰地設置於開口D200中,第二導光單元D3包括一第三入光面D31、一第四入光面D32、一第四出光面D33以及一第五出光面D34,第三入光面D31連接於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入光面D32與第四出光面D33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A3,第三預定夾角A3介於90~150度,第五出光面D34對應於第三入光面D31;其中,第二導光單元D3與第一導光單元D1之間具有一第四預設間距C4,第四預設間距C4介於0.5~1.5 mm。
更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包括一反射單元D4,其連接於支撐單元D2,反射單元D4具有一反射面D40,反射面D4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A4,第四預定夾角A4介於120~150度。
更進一步地,第二導光單元D3位於第一導光單元D1與反射單元D4之間;其中,反射面D40具有鄰近於支撐單元D2的一上側邊D400以及遠離支撐單元D2的一下側邊D401,上側邊D400與光軸22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C5,第五預設間距C5介於1.5~10 mm。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二入光面D12之間的夾角可為銳角、直角或鈍角,第三入光面D31與第四入光面D32之間的夾角也可為銳角、直角或鈍角,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七實施例]
請參閱圖30至圖35,分別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光學模組的第一剖面示意圖、光學模組的第二剖面示意圖、第一光路示意圖、第二光路示意圖以及光學模組的第三剖面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27。如圖所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提供一種照明裝置Z,其包括一光源模組1、一透鏡模組2以及一光學模組D。光源模組1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110。透鏡模組2對應於至少一個第一發光單元11。光學模組D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可介於40~6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二入光面D12;其中,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可介於0.01~0.5 mm。其中,透鏡模組2具有一焦點21以及一焦距,透鏡模組2以焦點21定義出一焦平面210,焦平面210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且透鏡模組2的一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其中,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 mm之間,其中以0.5~1.5 mm為佳,且以1.2 mm為更佳,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具體來說,根據圖31與圖5比較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的光學模組D可包括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了第一入光面D11、第二入光面D12、第一出光面D13以及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導光單元D1可為平行四邊形結構或四邊形結構,且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可形成第一預定夾角A1;其中,第一預定夾角A1可介於40~60度,第一預定夾角A1較佳可為45度。並且,第一入光面D11可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或者,第一入光面D11約略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並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1~30度的夾角。第一入光面D11可為一光學平面,但本創作不以第一入光面D11為平面為限,第一入光面D11也可為曲面或凹凸面。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可具有第一預設間距C1;其中,第一預設間距C1可介於0.01~0.5 mm,第一預設間距C1較佳可介於0.2~0.3 mm。
而透鏡模組2可具有焦點21以及焦距,焦點21不在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上,其中以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的邊界E內,或位於第二發光單元12的光線朝透鏡模組2射出的區域內,其中以較靠近第一發光單元11的區域為佳(如前述第四實施例以及圖32所示),而透鏡模組2的焦距可為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到焦點21之間的距離。焦平面210可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如圖31所示;或者,焦平面210約略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如圖32所示,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也可具有1~30度的夾角(類似前述第一傾斜夾角B1,如圖6所示,在此不再特別標示)。並且,透鏡模組2的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可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 mm之間,其中以0.5~1.5 mm為佳,且以1.2 mm為更佳,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因此,在本創作的照明裝置Z投射出光束時,當第一導光單元D1沒有完全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完全罩住時(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第一發光單元11藉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產生的第一光束L1,其中一部份(即遠離透鏡光軸22的部份)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而該部份的第一光束L1由透鏡模組2投出後,會落在明暗截線以下,遠離明暗截止線的區域;而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即位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中較靠近光軸22的發光點,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33及圖34所示)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進而使得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由透鏡模組2投出後,可落在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且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上,此一固定角度範可為-0.57° ± 0.3°,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經過第一導光單元D1的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的光線行經的路徑,大致可分為兩種不同的路徑,分別可為全反射路徑或非全反射路徑,即另一部份的第一光束L1可分為屬於全反射路徑的第一光束L11以及屬於非全反射路徑的第一光束L12。為使圖示清晰可辨,圖33只標示全反射路徑的第一光束L11,其他未標示的為L12。配合圖33所示,第一光束L11在全反射路徑中,先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投射至第一入光面D11,並經由第一入光面D11的第一次折射而進入第一導光單元D1後,再經由第二出光面D14的第一次全反射以及第二入光面D12的第兩次全反射後,最後經由第一出光面D13的第二次折射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換句話說,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所產生的第一光束L11,從進入第一導光單元D1之後,要經過兩次折射以及兩次全反射之後,第一光束L11才會離開第一導光單元D1。接下來,由第一出光面D13折射出的第一光束L11經由透鏡模組2的投射而在測試屏幕上所形成的光型(如圖9所示)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上,此一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需要說明的事,要落在明暗截止線上的光線,需要經過兩次的折射及兩次的全反射。
再請配合圖34所示,第一光束L12在非全反射的路徑中,先由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投射至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二入光面D12,並經由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二入光面D12的第一次折射而進入第一導光單元D1後,再經由第一出光面D13與第二出光面D14的第二次折射而射出至第一導光單元D1的外部。換句話說,第一光束L1從進入第一導光單元D1後,經過兩次的折射,才會離開第一導光單元D1,接著,再經由透鏡模組2而投射到測試屏幕上所形成的光型(如圖9所示),其明暗截止線會落在HV點以下的一固定角度範圍,此固定角度範圍可為-0.57° ± 0.3°,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地,第一入光面D11可平行於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入光面D12可平行於第二出光面D14;其中,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可介於0.2~1.0 mm,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較佳可介於0.5~0.6 mm。舉例來說,配合圖31所示,第一入光面D11可與第一出光面D13相互平行。但是,如圖32所示,第一入光面D11也可約略平行於第一出光面D13,而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1~15度的第二傾斜夾角B2。第二入光面D12可與第二出光面D14相互平行,但第二入光面D12也可約略平行於第二出光面D14,並與第二出光面D14之間具有1~15度的第三傾斜夾角B3。並且,第二入光面D12與光軸22之間可形成35~55度的第四傾斜夾角B4,其中,第四傾斜夾角B4以40~50度為佳,而以45度為最佳。因此,第一導光單元D1可為平行四邊形或是四邊形。
更進一步地,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可位於透鏡模組2的光軸22與第一發光單元11的第一發光面110的中心軸110a之間。舉例來說,配合圖31所示,本創作的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的位置在光軸22與中心軸110a之間,即光軸22以上的區域,且此相接位置P對應於明暗截止線的位置,其中以相接位置P位於透鏡模組2的光軸22的附近為佳。進一步來說,本創作的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的相接位置P也可位於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以上且在第一發光面110的中心軸110a以下的範圍之間;即相接位置P可以位於光軸22與第一發光面110的中心軸110a之間,其中以較靠近光軸22的位置為佳、或者相接位置P可以位於光軸22以上且靠近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方基準面110c,其中下方基準面110c鄰近第一發光面110的邊緣或在第一發光面110的邊緣上;另外,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方基準面110c也可與第一發光單元11的下緣側110b的表面重疊且共面。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八實施例]
請參閱圖36及圖37,分別為本創作第八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以及光路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5。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與上述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12,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12緊鄰近於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11,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12具有一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且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共面(coplanar),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其中,透鏡模組2具有一光軸22,光軸22垂直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
具體來說,配合圖25、圖30及圖31所示,本創作的光源模組1還進一步可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發光單元12,第二發光單元12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且第二發光單元12可具有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發光單元12係以兩個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多個第一發光單元11可位於多個第二發光單元12的上方,且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一發光單元11可為近光燈的發光源,第二發光單元12可為遠光燈的發光源,但不以此為限。透鏡模組2還可具有光軸22,光軸22可通過透鏡模組2的中心或中心附近,並且,光軸22可通過透鏡模組2的焦點21且垂直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光軸22可通過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且較靠近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的位置,但本創作不以光軸22可垂直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為限。其中,當第二發光單元12數量為一個的時候,光軸22對應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且位於第二發光單元12兩側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上;而當第二發光單元12數量為兩個的時候,光軸22對應於兩個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的位置且位於兩個第二發光單元12之間的正中間位置上。
因此,配合圖31及圖37所示,在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產生第二光束L2時,其中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不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折射,而直接進入透鏡模組2,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會經由光學模組D的第一導光單元D1的折射(如圖37所示,圖中的發光點僅為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上緊鄰於光軸的其中一個發光點)而改變路線,再進入透鏡模組2中。最後,其中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與另一部份的第二光束L2由透鏡模組2射出後,會形成遠光燈的光型,並且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會在原點(即HV)上。而第一發光單元11(即近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成功的對應到HV點以下(-0.57°± 0.3°),並且同時還能減少近光燈LED與遠光燈LED緊密相對排列時(第一光源發光面110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時),近光燈光型與遠光燈LED光型之間會有暗影區的情形(如圖20所示)。
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進一步包括一支撐單元D2,支撐單元D2的中心具有一開口D200,第一導光單元D1位於開口D200中;其中,支撐單元D2與第一導光單元D1為單一元件。舉例來說,配合圖31及圖36所示,光學模組D進一步可包括支撐單元D2,其可為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質。第一導光單元D1可位於支撐單元D2的開口D200中。支撐單元D2與第一導光單元D1可為各自獨立的元件或者單一元件。
更進一步地,照明裝置Z還進一步包括一基板模組3以及多個固定模組4。舉例來說,配合圖36所示,基板模組3可為金屬材質的基板,但不以此為限;光源模組1可設置於基板模組3上。多個固定模組4可為鎖固元件,例如螺絲,但不以此為限。並且,支撐單元D2的兩側可分別具有一穿孔D210、D220。因此,藉由每一個固定模組4穿過各自所對應的穿孔D210、D220,並能拆卸地連接於基板模組3,以將光學模組D固定於基板模組3,且光學模組D覆蓋光源模組1。
更進一步地,配合圖36及圖37所示,光學模組D還可包括一第二導光單元D3,第二導光單元D3包括一第三入光面D31、一第四入光面D32、一第四出光面D33以及一第五出光面D34,第三入光面D31連接於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入光面D32與第四出光面D33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A3,第三預定夾角A3介於90~150度,第五出光面D34對應於第三入光面D31;其中,第三入光面D31平行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第三入光面D31與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具有一第三預設間距C3,第三預設間距C3介於0.01~0.5 mm。具體實施方式與前述第五實施例相似,在此不再特別說明。
更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可包括一反射單元D4,其連接於支撐單元D2,反射單元D4可具有一反射面D40,反射面D4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或第二光源發光面120之間可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A4,第四預定夾角A4可介於120~150度。具體實施方式如前述第六實施例以及圖26至圖28所示,在此不再特別說明。
更進一步地,第二導光單元D3位於第一導光單元D1與反射單元D4之間;其中,反射面D40可具有鄰近於支撐單元D2的一上側邊D400以及遠離支撐單元D2的一下側邊D401,上側邊D400與光軸22之間可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C5,第五預設間距C5可介於1.5~10 mm。具體實施方式如前述第六實施例以及圖26至圖28所示,在此不再特別說明。
更進一步地,第三入光面D31平行於焦平面210,且焦平面210位於第二光源發光面120與第五出光面D34之間;其中,焦點21以及光軸22位於第二入光面120與第五入光面D34之間。具體實施方式與前述第五實施例相似,在此不再特別說明。
此外,本創作根據上述的第六實施例至第八實施例,再提出一種光學模組D,其可適用於一照明裝置Z,照明裝置Z包括一光源模組1與一透鏡模組2,光學模組D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可介於40~6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二入光面D12;其中,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可介於0.01~0.5  mm。
進一步地,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出光面D13,第二入光面D12平行於第二出光面D14;其中,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可介於0.2~1.0 mm。
更進一步地,第一導光單元D1的厚度H較佳可介於0.5~0.6 mm;其中,第一預定夾角A1較佳可為45度;其中,第一預設間距C1較佳可介於0.2~0.3 mm。
更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可包括一支撐單元D2以及一第二導光單元D3。支撐單元D2具有貫穿本體的一開口D200;第二導光單元D3與第一導光單元D1相鄰地設置於開口D200中,第二導光單元D3包括一第三入光面D31、一第四入光面D32、一第四出光面D33以及一第五出光面D34,第三入光面D31連接於第四入光面D32,第四入光面D32與第四出光面D33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A3,第三預定夾角A3介於90~150度,第五出光面D34對應於第三入光面D31;其中,第二導光單元D3與第一導光單元D1之間具有一第四預設間距C4,第四預設間距C4介於0.5~1.5 mm。
更進一步地,光學模組D還可包括一反射單元D4,其連接於支撐單元D2,反射單元D4可具有一反射面D40,反射面D4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可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A4,第四預定夾角A4可介於120~150度。
更進一步地,第二導光單元D3位於第一導光單元D1與反射單元D4之間;其中,反射面D40可具有鄰近於支撐單元D2的一上側邊D400以及遠離支撐單元D2的一下側邊D401,上側邊D400與光軸22之間可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C5,第五預設間距C5可介於1.5~10 mm。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第七實施例與第八實施例中,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二入光面D12之間的夾角可為銳角、直角或鈍角,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及光學模組D,其能通過“光學模組D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介於90~15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一入光面D11”、“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介於0.01~0.5 mm”、“透鏡模組2具有一焦點21以及一焦距,透鏡模組2以焦點21定義出一焦平面210,焦平面210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且透鏡模組2的一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以及“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mm之間”的技術方案,以達到補光的功效。
本創作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及光學模組D,其能通過“光學模組D位於光源模組1以及透鏡模組2之間,光學模組D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D1,第一導光單元D1包括一第一入光面D11、一第二入光面D12、一第一出光面D13以及一第二出光面D14,第一入光面D11連接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二入光面D12與第一出光面D13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A1,第一預定夾角A1介於40~60度,第二出光面D14對應於第二入光面D12”、“第一入光面D11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第一入光面D11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C1,第一預設間距C1介於0.01~0.5 mm”、“透鏡模組2具有一焦點21以及一焦距,透鏡模組2以焦點21定義出一焦平面210,焦平面210平行於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且透鏡模組2的一入射面20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的距離大於透鏡模組2的焦距”以及“焦平面210與第一光源發光面110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C2,第二預設間距C2介於0.2~5 mm之間”的技術方案,以達到補光的功效。
更進一步來說,本創作所提供的照明裝置Z及光學模組D通過上述的技術方案,利用第一導光單元D1的結構設置,來提升近光燈LED燈的補光效果,以使得LED照明模組在成功達成符合法規的情形下,模組的尺寸還能持續小型化,以使當遠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最亮點在原點(即HV)或符合法規要求時,近光燈LED所形成的光型的邊緣(即明暗截止線)可成功的對應到HV點以下的-0.57°+/-0.3°,並且同時還能減少近光燈LED與遠光燈LED相對排列時,兩者發光面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時,近光燈光型與遠光燈LED光型之間會有暗影區的情形。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照明裝置 1:光源模組 11:第一發光單元 110:第一光源發光面 110a:中心軸 110b:下緣側 110c:下方基準面 12:第二發光單元 120:第二光源發光面 2:透鏡模組 200:入射面 201:出射面 21:焦點 210:焦平面 22:光軸 3:基板模組 4:多個固定模組 D:光學模組 D1:第一導光單元 D11:第一入光面 D12:第二入光面 D13:第一出光面 D14:第二出光面 D15、D151~D153:第三出光面 D16:連接面 D2:支撐單元 D20:主體件 D200:開口 D201:上肋部 D202:下肋部 D2020:內表面 D2021:外表面 D21:第一固定件 D22:第二固定件 D210、D220:穿孔 D3:第二導光單元 D31:第三入光面 D32:第四入光面 D33:第四出光面 D34:第五出光面 D35:第六出光面 D4:反射單元 D40:反射面 D400:上側邊 D401:下側邊 A1:第一預定夾角 A2:第二預定夾角 A3:第三預定夾角 A4:第四預定夾角 A5:第五預定夾角 A6:第六預定夾角 B1:第一傾斜夾角 B2:第二傾斜夾角 B3:第三傾斜夾角 B4:第四傾斜夾角 E:邊界 C1:第一預設間距 C2:第二預設間距 C3:第三預設間距 C4:第四預設間距 C5:第五預設間距 L1、L11、L12:第一光束 L2:第二光束 H:厚度 P:相接位置 R:連接處 Y:餘光區 W:暗影區
圖1為習知照明裝置的其中一種的光型示意圖。
圖2為習知照明裝置的另外一種的光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一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二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三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近光燈光型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15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源模組的前視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一光路示意圖。
圖18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二光路示意圖。
圖19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三光路示意圖。
圖20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遠光燈光型示意圖。
圖21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支撐單元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22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支撐單元的第二立體示意圖。
圖23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4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一光路示意圖。
圖25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二光路示意圖。
圖26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27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8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光路示意圖。
圖29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近光燈光型示意圖。
圖30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1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一剖面示意圖。
圖32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二剖面示意圖。
圖33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一光路示意圖。
圖34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第二光路示意圖。
圖35為本創作第七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學模組的第三剖面示意圖。
圖36為本創作第八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7為本創作第八實施例的照明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1:光源模組
11:第一發光單元
110:第一光源發光面
110a:中心軸
110b:下緣側
110c:下方基準面
21:焦點
210:焦平面
22:光軸
D:光學模組
D1:第一導光單元
D11:第一入光面
D12:第二入光面
D13:第一出光面
D14:第二出光面
A1:第一預定夾角
C1:第一預設間距
C2:第二預設間距
H:厚度
P:相接位置

Claims (42)

  1. 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 一光源模組,其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 一透鏡模組,其對應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以及 一光學模組,其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一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其中,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 mm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出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入光面,且該第二出光面為霧面或非平滑面的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介於0.2~1.0 mm。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為0.5 mm;其中,該第一預定夾角為135度;其中,該第一預設間距為0.2 mm;其中,該第二預設間距為1.2 mm。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出光面以及一連接面,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出光面,該連接面連接於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三出光面;其中,該連接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定夾角,該第二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出光面傾斜於該第一入光面,該第一導光單元還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三出光面,其位於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二出光面之間,多個該第三出光面彼此連接,且其中一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一出光面,另外一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出光面;其中,每一該第三出光面為平面結構,且多個該第三出光面的斜率彼此不同,或者,每一該第三出光面為曲面結構,且多個該第三出光面的曲率彼此不同。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的一相接位置位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平面與該第二出光面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源模組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二發光單元鄰近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二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二光源發光面,且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共面;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光軸,該光軸垂直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其中,該光學模組還進一步包括一支撐單元,該支撐單元的中心具有一開口,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開口中;其中,該支撐單元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為單一元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一主體件、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該主體件具有該開口、一上肋部以及一下肋部,該開口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對稱地設置於該主體件的兩側,且該第一固定件以及該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第二導光單元,其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相鄰地設置於該開口中,該第二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三入光面、一第四入光面、一第四出光面以及一第五出光面,該第三入光面連接於該第四入光面,該第四入光面與該第四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該第三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五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三入光面;其中,該第三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該第三入光面與該第二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設間距,該第三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三入光面平行於該焦平面,且該焦平面位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與該第五出光面之間;其中,該焦點以及該光軸位於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四入光面之間;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連接於該支撐單元的該下肋部。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反射單元,其連接於該支撐單元,該反射單元具有一反射面,該反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或該第二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該第四預定夾角介於120~150度。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位於該第一導光單元與該反射單元之間;其中,該反射面具有鄰近於該支撐單元的一上側邊以及遠離該支撐單元的一下側邊,該上側邊與該光軸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該第五預設間距介於1.5~10 mm。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反射單元設置於該支撐單元的下方,且該反射單元的兩側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
  14. 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 一光源模組,其包括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 一透鏡模組,其對應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以及 一光學模組,其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二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焦點以及一焦距,該透鏡模組以該焦點定義出一焦平面,該焦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且該透鏡模組的一入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透鏡模組的該焦距;其中,該焦平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設間距,該第二預設間距介於0.2~5 mm之間。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出光面,該第二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二出光面;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介於0.2~1.0 mm。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為0.5 mm;其中,該第一預定夾角為45度;其中,該第一預設間距為0.2 mm;其中,該第二預設間距為1.2 mm。
  17.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光軸,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的相接位置位於該透鏡模組的該光軸與該第一發光單元的一下緣側之間。
  18.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源模組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二發光單元鄰近於至少一該第一發光單元,至少一該第二發光單元具有一第二光源發光面,且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共面;其中,該透鏡模組具有一光軸,該光軸垂直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其中,該光學模組還進一步包括一支撐單元,該支撐單元的中心具有一開口,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開口中;其中,該支撐單元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為單一元件。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一主體件、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該主體件具有該開口、一上肋部以及一下肋部,該開口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對稱地設置於該主體件的兩側,且該第一固定件以及該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第二導光單元,其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相鄰地設置於該開口中,該第二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三入光面、一第四入光面、一第四出光面以及一第五出光面,該第三入光面連接於該第四入光面,該第四入光面與該第四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該第三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四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三入光面;其中,該第三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該第三入光面與該第二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設間距,該第三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三入光面平行於該焦平面,且該焦平面位於該第二光源發光面與該第五出光面之間;其中,該焦點以及該光軸位於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四入光面之間;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連接於該支撐單元的該下肋部。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反射單元,其連接於該支撐單元,該反射單元具有一反射面,該反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或該第二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該第四預定夾角介於120~150度。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位於該第一導光單元與該反射單元之間;其中,該反射面具有鄰近於該支撐單元的一上側邊以及遠離該支撐單元的一下側邊,該上側邊與該光軸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該第五預設間距介於1.5~10 mm。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反射單元設置於該支撐單元的下方,且該反射單元的兩側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
  25. 一種光學模組,其適用於一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與一透鏡模組,該光源模組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該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一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二出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入光面,且該第二出光面為霧面或非平滑面的結構;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介於0.2~1.0 mm。
  27.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為0.5 mm;其中,該第一預定夾角為135度;其中,該第一預設間距為0.2 mm。
  28.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進一步包括一第三出光面以及一連接面,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出光面,該連接面連接於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三出光面;其中,該連接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預定夾角,該第二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
  29.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二出光面傾斜於該第一入光面,該第一導光單元還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三出光面,其位於該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二出光面之間,多個該第三出光面彼此連接,且其中一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一出光面,另外一該第三出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出光面;其中,每一該第三出光面為平面結構,且多個該第三出光面的斜率彼此不同,或者,每一該第三出光面為曲面結構,且多個該第三出光面的曲率彼此不同。
  30.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 一支撐單元,其具有貫穿本體的一開口; 一第二導光單元,其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相鄰地設置於該開口中,該第二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三入光面、一第四入光面、一第四出光面以及一第五出光面,該第三入光面連接於該第四入光面,該第四入光面與該第四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該第三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四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三入光面; 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與該第一導光單元之間具有一第四預設間距,該第四預設間距介於0.5~1.5 mm。
  31. 如請求項30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一主體件、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該主體件具有該開口、一上肋部以及一下肋部,該開口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對稱地設置於該主體件的兩側,且該第一固定件以及該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連接於該支撐單元的該下肋部。
  32. 如請求項31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反射單元,其連接於該支撐單元,該反射單元具有一反射面,該反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該第四預定夾角介於120~150度。
  33.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位於該第一導光單元與該反射單元之間;其中,該反射面具有鄰近於該支撐單元的一上側邊以及遠離該支撐單元的一下側邊,該上側邊與該光軸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該第五預設間距介於1.5~10 mm。
  34.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反射單元設置於該支撐單元的下方,且該反射單元的兩側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
  35. 一種光學模組,其適用於一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與一透鏡模組,該光源模組具有一第一光源發光面,該光學模組位於該光源模組以及該透鏡模組之間,該光學模組包括一第一導光單元,該第一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第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二出光面,該第一入光面連接於該第二入光面,該第二入光面與該第一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定夾角,該第一預定夾角介於40~60度,該第二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二入光面;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光源發光面,該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預設間距,該第一預設間距介於0.01~0.5 mm。
  36. 如請求項35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一出光面,該第二入光面平行於該第二出光面;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介於0.2~1 mm。
  37. 如請求項36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的厚度為0.5 mm;其中,該第一預定夾角為45度;其中,該第一預設間距為0.2 mm。
  38. 如請求項35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 一支撐單元,其具有貫穿本體的一開口; 一第二導光單元,其與該第一導光單元相鄰地設置於該開口中,該第二導光單元包括一第三入光面、一第四入光面、一第四出光面以及一第五出光面,該第三入光面連接於該第四入光面,該第四入光面與該第四出光面之間具有一第三預定夾角,該第三預定夾角介於90~150度,該第四出光面對應於該第三入光面; 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與該第一導光單元之間具有一第四預設間距,該第四預設間距介於0.5~1.5 mm。
  39. 如請求項38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一主體件、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該主體件具有該開口、一上肋部以及一下肋部,該開口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對稱地設置於該主體件的兩側,且該第一固定件以及該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穿孔;其中,該第一導光單元位於該上肋部與該下肋部之間;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連接於該支撐單元的該下肋部。
  40. 如請求項39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光學模組還包括一反射單元,其連接於該支撐單元,該反射單元具有一反射面,該反射面與該第一光源發光面之間具有一第四預定夾角,該第四預定夾角介於120~150度。
  41. 如請求項40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第二導光單元位於該第一導光單元與該反射單元之間;其中,該反射面具有鄰近於該支撐單元的一上側邊以及遠離該支撐單元的一下側邊,該上側邊與該光軸之間具有一第五預設間距,該第五預設間距介於1.5~10 mm。
  42. 如請求項40所述的光學模組,其中,該反射單元設置於該支撐單元的下方,且該反射單元的兩側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
TW109204742U 2020-04-22 2020-04-22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TWM599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742U TWM599878U (zh) 2020-04-22 2020-04-22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4742U TWM599878U (zh) 2020-04-22 2020-04-22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9878U true TWM599878U (zh) 2020-08-11

Family

ID=7300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4742U TWM599878U (zh) 2020-04-22 2020-04-22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9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5603B2 (en)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module for emitting a light beam
KR101156272B1 (ko) 배열, 조명 설비 및 조사 장치
JP638395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照明装置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US20120120666A1 (en) Street lighting device
JP6074630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照明装置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US9234641B2 (en) Optical lens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10251013A (ja) 灯具
CN106164581B (zh) 照明灯具
TWI534391B (zh) 光源導引結構及發光裝置
US20180272921A1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and light cut-off structure thereof
US11668445B2 (en) Multi-beam vehicle light
TWM611948U (zh) 車燈裝置
US8371725B2 (en) Shaped optical prism structure
TWI720874B (zh)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TWI698613B (zh) 高效率光線投射裝置
JP5708991B2 (ja) 車両用灯具及び車両用灯具に用いられる導光レンズ
JP2004022223A (ja) 照明装置
WO2021212370A1 (zh) 照明装置及光学模块
TWM599878U (zh) 照明裝置及光學模組
CN212157016U (zh) 照明装置及光学模块
CN205878058U (zh) 照明灯具
CN220540928U (zh) 一种led雾灯
US11982438B2 (en) Uniform illumination lens and lamp thereof
TWI720621B (zh) 光線投射裝置及其具有環形發光效果的透鏡結構
JP2016178046A (ja) 導光体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ライン照明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