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7821U -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 Google Patents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7821U
TWM567821U TW107207931U TW107207931U TWM567821U TW M567821 U TWM567821 U TW M567821U TW 107207931 U TW107207931 U TW 107207931U TW 107207931 U TW107207931 U TW 107207931U TW M567821 U TWM567821 U TW M5678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ail
dust cover
covers
platform
modu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英任
辜煜鴻
Original Assignee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7821U/zh
Publication of TWM567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7821U/zh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包含平台、沿第一方向間隔地排列設置的兩個滑軌模組,移動模組、及安裝於平台的防塵蓋。每個滑軌模組包含有固定於平台的軌道及沿第二方向可滑動地設置於軌道的滑塊單元。移動模組安裝於兩個滑軌模組的滑塊單元。防塵蓋包含有分別罩設於兩個滑軌模組的兩個頂蓋,並且每個滑軌模組位於其所對應的頂蓋沿第三方向朝所述平台正投影所沿經的一投影空間之內。其中,上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彼此正交。

Description

滑軌防塵蓋機構
本創作涉及一種使用滑軌的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
習知使用滑軌的機構都是將需要移動的部件安裝於滑軌上,藉以透過與滑軌的配合而能夠平穩且精準地移動。然而,在習知使用滑軌的機構中,並未對滑軌設有任何防護機制,所以粉塵會由所述滑軌的上方掉在滑軌的軌道上,因而使滑軌易受損而影響其精準度與使用壽命。
於是,本創作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創作。
本創作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其能有效地改善習知使用滑軌的機構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創作實施例公開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包括:一平台;兩個滑軌模組,其沿一第一方向間隔地排列設置,每個滑軌模組包含有固定於所述平台的一軌道及設置於所述軌道的一滑塊單元,並且每個所述滑塊單元能沿其所對應的所述軌道於一第二方向上往復地滑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一移動模組,其安裝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所述滑塊單元;以及一防塵蓋,其安裝於所述平台,所述防塵蓋包含有分別對應於兩個所述 滑軌模組的兩個頂蓋,並且兩個所述頂蓋分別位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遠離所述平台的一側,而每個所述滑軌模組位於其所對應的所述頂蓋沿一第三方向朝所述平台正投影所沿經的一投影空間之內;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大致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透過設有防塵蓋,並使每個滑軌模組配置在防塵蓋的相對應頂蓋之下方,藉以有效地避免粉塵由上而下掉落在滑軌模組上,進而使所述滑軌模組能維持其運作精準度並提升其使用壽命。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0‧‧‧滑軌防塵蓋機構
100‧‧‧防塵蓋
1‧‧‧頂蓋
11‧‧‧簷板部
2‧‧‧外側蓋
3‧‧‧內側蓋
4‧‧‧端蓋
5‧‧‧固定元件
200‧‧‧平台
300‧‧‧滑軌模組
301‧‧‧軌道
302‧‧‧滑塊單元
400‧‧‧移動模組
401‧‧‧承載單元
402‧‧‧驅動單元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H‧‧‧軌道槽孔
圖1為本創作滑軌防塵蓋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1沿剖線IV-IV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4的V區域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7為圖2的VⅡ區域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圖1沿剖線VⅢ-VⅢ的剖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8,其為本創作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創作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其包含有一平台200、安裝於上述平台200的兩個滑軌模組300、安裝於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一移動模組400、及安裝於所述平台200的一防塵蓋100。為便於理解本實施例,以下將分別說明所述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的各個元件構造,而後再適時介紹上述各個元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請參閱圖3所示,所述平台200於本實施例中可以是能用來承載的任何構造,並且上述平台200較佳是具備有呈水平狀的一承載面,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平台200也可以是設有呈傾斜狀或是不規則狀的承載面。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所述兩個滑軌模組300沿一第一方向D1(如:圖3中的左右方向)間隔地排列設置,而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距離可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其中,每個滑軌模組300包含有固定於上述平台200的一軌道301及設置於所述軌道301的一滑塊單元302。需說明的是,本創作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可以採用各種類型的滑軌模組300(如:標準型線性滑軌模組、微型線性滑軌模組),在此不加以限制。
進一步地說,每個滑塊單元302能沿其所對應的軌道301於垂直於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如:圖3中的前後方向)上往復地滑動。其中,所述軌道301於本實施例中是以直線狀為例,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軌道301也可以是圓弧狀。再者,本創作的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可以採用各種類型的滑塊單元302(如:滾珠型滑塊單元、滾柱型滑塊單元),也就是說,本創作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所採用的滑塊單元302之具體構造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 與變化,所以本實施在此不加以贅述。
此外,為便於說明本實施例的各個元件構造,所述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另定義有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的一第三方向D3(如:圖3中的上下方向)。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所述移動模組400安裝於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滑塊單元302,而本實施例的移動模組400包含有安裝於上述兩個滑塊單元302的一承載單元401及配置於上述承載單元401的一驅動單元402。其中,所述承載單元401例如包含有一框架,而所述驅動單元402例如包含有一馬達及相對應的傳動元件,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
請參閱圖3和圖4所示,所述防塵蓋100於本實施例中是固定於上述平台200,並且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較佳是設置於所述防塵蓋100與平台200所包圍形成的空間之內,藉以使所述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能通過防塵蓋100而阻止粉塵掉落在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軌道301)上。其中,上述空間並不限定是封閉狀,也就是說,所述空間可以是與外部相互連通。
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防塵蓋100是排除並非單獨地應用於滑軌模組300的任何防塵構件,並且所述防塵蓋100亦排除非安裝於平台200的任何防塵構件。舉例來說,設置於整個儀器(如:平台200、兩個滑軌模組300、及移動模組400)外側的罩體或防塵構件並不同於本實施例的防塵蓋100。
再者,所述防塵蓋100較佳是具備有一定強度的構造(如:防塵蓋100以其元件之間的搭配組合而達到的結構強度),藉以使上述防塵蓋100不但能使阻止粉塵掉落在其內的兩個滑軌模組300(的軌道301)上,還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力衝擊,進而避免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受到衝擊產生損傷,但本創作的防塵蓋 100功能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防塵蓋100包含有兩個頂蓋1、兩個外側蓋2、兩個內側蓋3、及兩個端蓋4,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防塵蓋100可以是僅包含有兩個頂蓋1,或者所述防塵蓋100也能以兩個頂蓋1搭配於上述兩個外側蓋2、兩個內側蓋3、及兩個端蓋4的至少其中一種。以下接著說明本實施例防塵蓋100的各個元件構造及其之間的連接關係。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所述兩個頂蓋1的位置分別對應於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並且上述兩個頂蓋1分別位於兩個滑軌模組300遠離所述平台200的一側(如:平台200的上側)。其中,每個頂蓋1於本實施例中為長形且未形成有鏤空孔的片體,並且上述頂蓋1可以是單片式或是多片式相連的構造,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再者,每個頂蓋1的長度與寬度於本實施例中較佳是大於其所對應的滑軌模組300之長度與寬度。
進一步地說,每個滑軌模組300位於其所對應的頂蓋1沿所述第三方向D3朝向平台200正投影所沿經的一投影空間之內。換言之,在所述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的俯視圖(如:圖6)中,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分別被兩個頂蓋1所完全遮蔽。而於本實施例中也可以理解為:每個滑軌模組300是位於其所對應的頂蓋1正下方,藉以透過頂蓋1來阻隔粉塵由上而下掉落至相對應滑軌模組300的軌道301上,進而有效地維持滑軌模組300的精準度、並提升滑軌模組300的使用壽命。
再者,所述兩個頂蓋1於本實施例中是沿所述第三方向D3固定於平台200,而上述頂蓋1與平台200之間的固定方式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於本實施例 中,每個頂蓋1的內側部位是透過多個固定元件5(如:支撐桿)而固定於平台200上。此外,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頂蓋1也可以是通過與其他元件之間的配合(如:所述頂蓋1被其所連接的外側蓋2、內側蓋3、及端蓋4所支撐)而固定於平台200上,進而省略上述固定元件5。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所述兩個外側蓋2的位置分別對應於上述兩個頂蓋1,並且上述兩個外側蓋2分別位於兩個滑軌模組300沿所述第一方向D1彼此遠離的外側(如:圖中兩個滑軌模組300的左側與右側),以使所述兩個外側蓋2能沿第一方向D1而分別遮蔽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外側。
其中,所述兩個外側蓋2是沿所述第一方向D1固定於平台200,而上述外側蓋2與平台200之間的固定方式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於本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每個外側蓋2的底部是透過多個固定元件5(如:螺絲)而固定於平台200上。
進一步地說,每個外側蓋2於本實施例中為長形且未形成有鏤空孔的片體,並且上述外側蓋2可以是單片式或是多片式相連的構造,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每個外側蓋2的長度較佳是大於其所對應的滑軌模組300之長度、並且大致等於相對應頂蓋1的長度。
再者,每個外側蓋2的頂緣相較於平台200的高度至少高於相對應滑軌模組300之軌道301相較於平台200的高度,藉以能夠使所述外側蓋2有效地遮蔽相對應滑軌模組300之外側。其中,每個外側蓋2的頂緣與其所對應的頂蓋1於本實施例中是呈彼此間隔設置,也就是說,所述防塵蓋100於每個外側蓋2與其所對應的頂蓋1之間沿第二方向D2形成有一軌道槽孔H,並且所述移動模組400(的承載單元401之兩側部位分別)穿過上述兩個軌道 槽孔H、而固定於所述兩個滑軌模組300的滑塊單元302。
此外,如圖3至圖5所示,由於所述防塵蓋100在每個外側蓋2與相對應頂蓋1之間形成有供移動模組400之承載單元401移動的軌道槽孔H,所以為了避免粉塵由上述軌道槽孔H而進入防塵蓋100內,本實施例的每個頂蓋1較佳是進一步包含有一簷板部11。
其中,上述兩個簷板部11分別位於兩個頂蓋1沿所述第一方向D1彼此遠離的一側(如:圖4中左邊頂蓋1的左側部位及右邊頂蓋1的右側部位),並且每個頂蓋1的簷板部11向外突伸出其所對應的外側蓋2,以於所述第三方向D3上遮蔽相對應的軌道槽孔H。再者,所述簷板部11於本實施例中是以形成有垂直第二方向D2之L形截面的構造來說明,但於實際應用時,所述簷板部11的構造也可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
如圖3至圖5所示,所述兩個內側蓋3分別相連上述於兩個頂蓋1(的內緣),並且每個內側蓋3與其相對應的頂蓋1於本實施例中是以大致垂直地相連來說明,但其相連的角度也可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其中,每個內側蓋3於本實施例中為長形且未形成有鏤空孔的片體,並且上述內側蓋3可以是單片式或是多片式相連的構造,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
再者,本實施例的每個內側蓋3與相對應頂蓋1是由片體彎折形成的一體式相連構造,但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每個內側蓋3與相對應頂蓋1也可以是組接式相連(如:焊接、螺鎖)。
進一步地說,所述兩個內側蓋3是大致位於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之間,以使兩個內側蓋3能沿所述第一方向D1而分別遮蔽兩個滑軌模組300的內側。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內側蓋3的 其中一個內側蓋3的局部是與所述平台200呈間隔地設置,而其中另一個內側蓋3則是抵接固定於平台200,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上述兩個內側蓋3也可以皆通過局部來和上述平台200呈間隔設置、或者是皆抵接固定於平台200。
此外,本實施例的兩個內側蓋3是沿所述第三方向D3固定於平台200;進一步地說,與上述平台200呈間隔設置的該內側蓋3是以例如支撐桿的多個固定元件5來固定於上述平台200,而抵接固定於平台200該內側蓋3則是以例如螺絲的多個固定元件5來固定於上述平台200。
如圖3和圖7所示,每個端蓋4於本實施例中為未形成有鏤空孔的單個片體,並且上述兩個端蓋4較佳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固定於平台200。其中,每個端蓋4的底部是以多個固定元件5來固定於上述平台200沿第二方向D2的末端上,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端蓋4也可以是通過與其他元件之間的配合(如:所述端蓋4被其所連接的頂蓋1、外側蓋2、及內側蓋3所支撐)而固定於平台200上,進而省略上述固定元件5。
更詳細地說,上述兩個端蓋4的其中一個端蓋4相連於所述兩個頂蓋1的一端緣、兩個外側蓋2的一端緣、及兩個內側蓋3的一端緣,而所述兩個端蓋4的其中另一個端蓋4相連於兩個頂蓋1的另一端緣、兩個外側蓋2的另一端緣、及兩個內側蓋3的另一端緣。
再者,如圖8所示,為使所述兩個端蓋4具備有較佳的防塵效果,本實施例的兩個滑軌模組300、兩個頂蓋1、兩個外側蓋2、及兩個內側蓋3沿所述第二方向D2正投影於任一個所述端蓋4而形成的一投影區域,其較佳是位於相對應端蓋4的外輪廓以內, 藉以提升本實施例防塵蓋100與平台200所圍繞之空間的密閉性,進而有效地降低避免粉塵落入防塵蓋100內的機率。
[本創作實施例的技術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滑軌防塵蓋機構1000,其透過設有防塵蓋100,並使每個滑軌模組300配置在防塵蓋100的相對應頂蓋1之下方,藉以有效地避免粉塵由上而下掉落在滑軌模組300上,進而使所述滑軌模組300能夠維持其運作精準度並提升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說,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防塵蓋100不但能使阻止粉塵掉落在其內的兩個滑軌模組300(的軌道301)上,還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力衝擊,進而避免上述兩個滑軌模組300受到衝擊產生損傷。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凡依本創作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滑軌防塵蓋機構,包括:一平台;兩個滑軌模組,其沿一第一方向間隔地排列設置,每個滑軌模組包含有固定於所述平台的一軌道及設置於所述軌道的一滑塊單元,並且每個所述滑塊單元能沿其所對應的所述軌道於一第二方向上往復地滑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二方向;一移動模組,其安裝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所述滑塊單元;以及一防塵蓋,其安裝於所述平台,所述防塵蓋包含有分別對應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兩個頂蓋,並且兩個所述頂蓋分別位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遠離所述平台的一側,而每個所述滑軌模組位於其所對應的所述頂蓋沿一第三方向朝所述平台正投影所沿經的一投影空間之內;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所述防塵蓋包含有分別對應於兩個所述頂蓋的兩個外側蓋,並且兩個所述外側蓋分別位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遠離的外側,以使兩個所述外側蓋能沿所述第一方向而分別遮蔽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外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所述防塵蓋於每個所述外側蓋與其所對應的所述頂蓋之間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有一軌道槽孔,所述移動模組穿過兩個所述軌道槽孔而固定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所述滑塊單元。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每個所述頂蓋包含有一簷板部,並且兩個所述簷板部分別位於兩個所述頂蓋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遠離的一側,每個頂蓋的所述簷板部向外突伸 出其所對應的所述外側蓋,以於所述第三方向上遮蔽相對應的所述軌道槽孔。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所述防塵蓋包含有分別相連於兩個所述頂蓋的兩個內側蓋,並且兩個所述內側蓋位於兩個所述滑軌模組之間,以使兩個所述內側蓋能沿所述第一方向而分別遮蔽兩個所述滑軌模組的內側。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兩個所述內側蓋的至少其中一個所述內側蓋的局部是與所述平台呈間隔地設置。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所述防塵蓋包含有兩個端蓋,並且兩個所述端蓋的其中一個所述端蓋相連於兩個所述頂蓋的一端緣、兩個所述外側蓋的一端緣、及兩個所述內側蓋的一端緣,而兩個所述端蓋的其中另一個所述端蓋相連於兩個所述頂蓋的另一端緣、兩個所述外側蓋的另一端緣、及兩個所述內側蓋的另一端緣。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兩個滑軌模組、兩個所述頂蓋、兩個所述外側蓋、及兩個所述內側蓋沿所述第二方向正投影於任一個所述端蓋而形成的一投影區域,其位於相對應所述端蓋的外輪廓以內。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兩個所述頂蓋與兩個所述內側蓋沿所述第三方向固定於所述平台,兩個所述外側蓋沿所述第一方向固定於所述平台,而兩個所述端蓋沿所述第二方向固定於所述平台。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滑軌防塵蓋機構,其中,兩個所述滑軌模組設置於所述防塵蓋與所述平台所包圍形成的空間之內。
TW107207931U 2018-06-13 2018-06-13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TWM567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931U TWM567821U (zh) 2018-06-13 2018-06-13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931U TWM567821U (zh) 2018-06-13 2018-06-13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7821U true TWM567821U (zh) 2018-10-01

Family

ID=6487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7931U TWM567821U (zh) 2018-06-13 2018-06-13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7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8822B2 (ja) スライドガラス窓の機構
TW201742539A (zh) 機箱結構
KR101998816B1 (ko) 파노라마 선루프의 메커니즘 조립 작업대
US11279298B2 (en) Camera mounting structure
CN105805157A (zh) 高防尘型直线模组
US7619174B2 (en) Illuminated switch device
TWM567821U (zh) Slide rail dust cover mechanism
KR20130078651A (ko) 좌우 방향전환이 용이한 미닫이 창호
JP2009210772A (ja) 情報標示装置
CN205388676U (zh) 镜头移动机构和投影型显示装置
JP7158193B2 (ja) 可動式ホーム柵
JP2004156202A (ja) 車両用ウインドガラスの昇降用ガイド具
CN204679061U (zh) 一种高精度双层瞄准导轨
CN101206880B (zh) 光盘驱动器
CN214037698U (zh) 一种防抖防尘的箱体
JP2009208738A (ja) 機能部品保持構造
JP5060209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JP5060208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US6584868B2 (en) Slide track structure of a linear platform
CN204244646U (zh) 元件安装装置
JP2013147897A (ja) 移動式パネル
JP7199919B2 (ja) カバー構造
JP4651404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可動柵装置
TWI838120B (zh) 軌道式拉門氣密結構
CN216332002U (zh) 高铁安全门防错位踏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