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7811U - 除濕空調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空調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7811U
TWM557811U TW107200001U TW107200001U TWM557811U TW M557811 U TWM557811 U TW M557811U TW 107200001 U TW107200001 U TW 107200001U TW 107200001 U TW107200001 U TW 107200001U TW M557811 U TWM557811 U TW M55781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sing
dehumidifying
discharge portion
moisture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0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o-Sheng Jan
Original Assignee
Altras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rason Inc filed Critical Altrason Inc
Priority to TW107200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7811U/zh
Publication of TWM557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7811U/zh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除濕空調裝置,係氣流連通於一空調空間及一室外環境且設置單一個引流元件,該除濕空調裝置包含:機殼,包含一流入部、一第一排出部、一第二排出部及一機殼內部空間,該流入部氣流連通於該空調空間及該機殼內部空間,該第一排出部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空調空間,該第二排出部恆持地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室外環境,該第一排出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該單一個引流元件,設置於該機殼;吸濕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流入部及該第一排出部之間且設置於該流入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之間;除濕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且熱連接於該吸濕元件。

Description

除濕空調裝置
本新型相關於空調裝置,特別是相關於一種節省能源且除濕過程不產生凝結水的除濕空調裝置。
除濕裝置,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家電用品。具體而言,室內環境中的空氣受到導引而進入除濕裝置進行吸濕、除濕處理,經過吸濕、除濕處理的空氣即再行返回室內。於除濕過程所形成的凝結水則收集於蓄水容器,而由使用者定時地清理積水。並且,部分室內空氣將通過除濕裝置的運轉而直接地排放至室外,以進行室內空氣的排氣循環。
具體而言,對於空氣除濕與排氣循環,現有技術的除濕裝置是以兩條流路個別地進行處理。亦即,針對空氣除濕,除濕裝置藉由一風扇導引室內空氣進入除濕裝置的一流路而進行除濕處理並返回室內。對於排氣處理,除濕裝置則透過另一風扇導引室內空氣經由另一流路而排放至室外。
然而,現有技術的除濕裝置因為受限於雙流路的設計,而必須採用兩個風扇導引氣流(亦即,兩個風扇是由兩個馬達個別地予以驅動)。因此,現有技術的除濕裝置必須為達成除濕及排氣處理的操作,而耗費電力以驅動兩個風扇運轉,由此造成使用者於電力費用上的負擔。並且,除濕過程所形成的凝結水尚須由使用者定時地清理,亦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省能且改善除濕過程產生凝結水的除濕空調裝置。
本新型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係設置單一個引流元件,該除濕空調裝置氣流連通於一空調空間且氣流連通於一位在該空調空間之外的室外環境,該除濕空調裝置包含:機殼,包含一流入部、一第一排出部、一第二排出部及一機殼內部空間,該流入部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該空調空間及該機殼內部空間,該第一排出部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空調空間,該第二排出部經配置而恆持地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室外環境,該第一排出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該單一個引流元件,設置於該機殼而導引該空調空間內的空氣流經該流入部而流入該機殼內部空間;吸濕元件,設置於該機殼,該吸濕元件係設置於該流入部及該第一排出部之間且設置於該流入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之間,該吸濕元件為吸附流經該吸濕元件之氣流中的水分而使流經該吸濕元件的該氣流成為乾空氣;除濕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且熱連接於該吸濕元件,該除濕加熱元件為將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予以加熱而形成濕空氣,其中,該空調空間內的空氣藉由該單一個引流元件而導引至該吸濕元件而成為乾空氣後,該乾空氣被導入至該第一排出部而返回該空調空間,且該除濕加熱元件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形成的該濕空氣受到該單一個引流元件所導引至該吸濕元件的空氣的帶動而被導引至該第二排出部而排放至該室外環境,且該除濕加熱元件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形成的該濕空氣具有與該第二排出部為相互接觸時不凝結成水的露點溫度,當該除濕加熱元件未作動時,受到該單一個引流元件所導引至該吸濕元件的空氣係穿過該除濕加熱元件及該吸濕元件而直接地排放至該室外環境。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溫度感測元件,該溫度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流入部而擷取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溫度資料。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濕度感測元件,該濕度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流入部而擷取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濕度資料。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除濕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內部空間,且該除濕加熱元件連接於該溫度感測元件及該濕度感測元件而依據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資料調整發熱功率,而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其中,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經由該除濕加熱元件的加熱處理而形成具有相較於該空調空間內空氣之露點溫度為高一倍之溫度的濕空氣。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除濕加熱元件是三端雙向交流開關且以脈波寬度調變的方式進行功率的輸出控制。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恆溫加熱元件,該恆溫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第一排出部而加熱該乾空氣。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恆溫加熱元件為正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
本新型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具有以下功效。本新型藉由機殼的第一排出部及第二排出部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機殼內部空間,而得以僅藉由單一個引流元件的導引,使空調空間內的空氣經過吸濕元件成為乾空氣後而返回空調空間,且除濕加熱元件加熱吸濕元件所形成的濕空氣亦以不凝結成水的方式排放至室外環境。並且,在除濕加熱元件未作動時,空調空間內的空氣亦可由引流元件導引而穿過除濕加熱元件及吸濕元件而直接地排放至室外環境。藉此,本新型的除濕空調裝置得以透過單一個引流元件而導引空調空間內的空氣進行除濕及排氣而節省電力,且除濕過程所形成的濕空氣以不凝結成水的方式排放至室外環境而避免凝結水的產生。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3圖,以說明本新型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新型的實施方式,而為本新型的實施例的一種。
請參照第1圖所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100,係設置單一個引流元件2,除濕空調裝置100氣流連通於一空調空間71且氣流連通於一位在空調空間71之外的室外環境73(空調空間71與室外環境73之間由一牆壁72所區隔)。
如第1圖所示,除濕空調裝置100包含:機殼1,包含一流入部11、一第一排出部12、一第二排出部13及一機殼內部空間10,流入部11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空調空間71及機殼內部空間10,第一排出部12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機殼內部空間10及空調空間71,第二排出部13經配置而恆持地氣流連通於機殼內部空間10及室外環境73,第一排出部12及第二排出部13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機殼內部空間10;單一個引流元件2,設置於機殼1而導引空調空間71內的空氣流經流入部11而流入機殼內部空間10;吸濕元件3,設置於機殼1,吸濕元件3係設置於流入部11及第一排出部12之間且設置於流入部11及第二排出部13之間,吸濕元件3為吸附流經吸濕元件3之氣流中的水分而使流經吸濕元件3的氣流成為乾空氣;除濕加熱元件4,設置於機殼1且熱連接於吸濕元件3,除濕加熱元件4為將吸濕元件3所吸附的水分予以加熱而形成濕空氣。
進一步而言,如第1圖所示,空調空間71內的空氣藉由單一個引流元件2而導引至吸濕元件3而成為乾空氣後,乾空氣被導入至第一排出部12而返回空調空間71。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吸濕元件3所形成的濕空氣受到單一個引流元件2所導引至吸濕元件3的空氣的帶動而被導引至第二排出部13而排放至室外環境73;第二排出部13用以連通室外環境73的形式,於具體實施時並不以上述形式為限,本發明的除濕空調裝置亦可透過接設一排氣管(圖中未示)於第二排出部13,而使機殼內部空間10藉由第二排出部13及排氣管連通於室外環境73。並且,吸濕元件3所形成的濕空氣(經由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而形成)具有與第二排出部13為相互接觸時不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水的露點溫度(亦即,經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而形成高溫的濕空氣)。此外,當除濕加熱元件4未作動時(換言之,即本新型不進行除濕處理),受到單一個引流元件2所導引至吸濕元件3的空氣係穿過除濕加熱元件4及吸濕元件3而直接地排放至室外環境73。
具體而言,引流元件2可為風扇或風機(Blower)等氣流驅動元件。而吸濕元件3則為一吸濕輪,且由馬達(圖中未示)所驅動而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1(吸濕元件3的轉動軸是平行於機殼1內氣流的流動方向,而使氣流於吸濕元件3轉動時穿過吸濕元件3)。並且,除濕加熱元件4是三端雙向交流開關(TRIAC, TRIode AC semiconductor switch)且以脈波寬度調變(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方式進行功率的輸出控制。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實施例,於具體實施時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圖所示,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與第一實施例之間的差異在於,除濕空調裝置100更包含溫度感測元件51及濕度感測元件52,溫度感測元件51及濕度感測元件52設置於機殼1的流入部11而擷取空調空間71內空氣的溫度資料及濕度資料。並且,除濕加熱元件4設置於機殼內部空間10,且除濕加熱元件4連接於溫度感測元件51及濕度感測元件52(有線或無線的通訊連接)而依據空調空間71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資料調整發熱功率,而加熱吸濕元件4所吸附的水分。其中,吸濕元件3所吸附的水分經由除濕加熱元件4的加熱處理,而形成具有相較於空調空間71內空氣之露點溫度為高一倍之溫度的濕空氣(濕空氣經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後的高溫,可避免濕空氣與第二排出部13相互接觸時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水)。
請參照第3圖所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與第一實施例之間的差異在於,除濕空調裝置100更包含恆溫加熱元件6,恆溫加熱元件6設置於機殼1的第一排出部12而加熱乾空氣。其中,除濕加熱元件4為配合運轉而加熱蒸發吸濕元件3所吸附的水分,以避免吸濕元件3吸附氣流中水分以致飽和,從而確保氣流流經吸濕元件3得以截去水分而為乾空氣。具體而言,恆溫加熱元件6為正溫度系數(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熱敏電阻。
於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100,由於機殼1的第一排出部12及第二排出部13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機殼內部空間10,並且流入部11氣流連通於空調空間71及機殼內部空間10。因此,本新型的除濕空調裝置100得以僅藉由單一個引流元件2的導引,使空調空間71內的空氣經過吸濕元件3成為乾空氣後而返回空調空間71,且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吸濕元件3所形成的濕空氣亦以不凝結成水的方式排放至室外環境73。因而使本新型的除濕空調裝置得以透過單一個引流元件2而導引空調空間71內的空氣進行除濕及排氣而節省電力(節省能源),且除濕過程所形成的濕空氣以不凝結成水的方式排放至室外環境73而改善以往除濕裝置產生凝結水的缺失。此外,在除濕加熱元件4未作動的情形下,空調空間71內的空氣亦可由引流元件2導引而穿過除濕加熱元件4及吸濕元件3而直接地排放至室外環境73。
於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除濕加熱元件4為依據溫度感測元件51及濕度感測元件52所擷取空調空間71內空氣的溫度資料及濕度資料,而調整發熱功率以加熱吸濕元件4所吸附的水分。藉此,吸濕元件3所吸附的水分經加熱處理而形成具有高於空調空間71內空氣之露點溫度一倍之溫度的濕空氣,而避免濕空氣與第二排出部13相互接觸時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水的情形發生。
於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除濕空調裝置100透過恆溫加熱元件6的設置而加熱經吸濕處理的乾空氣(亦即,流經吸濕元件3而吸附水分的氣流,並且,由除濕加熱元件4加熱蒸發吸濕元件3所吸附的水分);乾空氣受到恆溫加熱元件6的加熱後流返至空調空間71,而使空調空間71內形成一溫暖且低濕度的室內環境。
以上之敘述以及說明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對於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以下所界定申請專利範圍以及上述之說明而作其他之修改,惟此些修改仍應是為本新型之發明精神而在本新型之權利範圍中。
100‧‧‧除濕空調裝置
1‧‧‧機殼
10‧‧‧機殼內部空間
11‧‧‧流入部
12‧‧‧第一排出部
13‧‧‧第二排出部
2‧‧‧引流元件
3‧‧‧吸濕元件
4‧‧‧除濕加熱元件
51‧‧‧溫度感測元件
52‧‧‧濕度感測元件
6‧‧‧恆溫加熱元件
71‧‧‧空調空間
72‧‧‧牆壁
73‧‧‧室外環境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的內部構造的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根據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的內部構造的示意圖;以及 第3圖為顯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除濕空調裝置的內部構造的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除濕空調裝置,係設置單一個引流元件,該除濕空調裝置氣流連通於一空調空間且氣流連通於一位在該空調空間之外的室外環境,該除濕空調裝置包含: 機殼,包含一流入部、一第一排出部、一第二排出部及一機殼內部空間,該流入部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該空調空間及該機殼內部空間,該第一排出部經配置而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空調空間,該第二排出部經配置而恆持地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及該室外環境,該第一排出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以分流設置的方式氣流連通於該機殼內部空間; 單一個引流元件,設置於該機殼而導引該空調空間內的空氣流經該流入部而流入該機殼內部空間; 吸濕元件,設置於該機殼,該吸濕元件係設置於該流入部及該第一排出部之間且設置於該流入部及該第二排出部之間,該吸濕元件為吸附流經該吸濕元件之氣流中的水分而使流經該吸濕元件的氣流成為乾空氣; 除濕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且熱連接於該吸濕元件,該除濕加熱元件為將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予以加熱而形成濕空氣, 其中,該空調空間內的空氣藉由單一個該引流元件而導引至該吸濕元件而成為乾空氣後,乾空氣被導入至該第一排出部而返回該空調空間,且該除濕加熱元件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形成的濕空氣受到單一個該引流元件所導引至該吸濕元件的空氣的帶動而被導引至該第二排出部而排放至該室外環境,且該除濕加熱元件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形成的濕空氣具有與該第二排出部為相互接觸時不凝結成水的露點溫度, 當該除濕加熱元件未作動時,受到單一個該引流元件所導引至該吸濕元件的空氣係穿過該除濕加熱元件及該吸濕元件而直接地排放至該室外環境。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溫度感測元件,該溫度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流入部而擷取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溫度資料。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濕度感測元件,該濕度感測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流入部而擷取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濕度資料。
  4.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除濕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內部空間,且該除濕加熱元件連接於該溫度感測元件及該濕度感測元件而依據該空調空間內空氣的溫度及濕度資料調整發熱功率,而加熱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 其中,該吸濕元件所吸附的水分經由該除濕加熱元件的加熱處理而形成具有相較於該空調空間內空氣之露點溫度為高一倍之溫度的濕空氣。
  5. 如請求項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除濕加熱元件是三端雙向交流開關且以脈波寬度調變的方式進行功率的輸出控制。
  6. 如請求項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更包含恆溫加熱元件,該恆溫加熱元件設置於該機殼的第一排出部而加熱乾空氣。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除濕空調裝置,其中該恆溫加熱元件為正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
TW107200001U 2018-01-02 2018-01-02 除濕空調裝置 TWM557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001U TWM5578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除濕空調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001U TWM5578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除濕空調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7811U true TWM557811U (zh) 2018-04-01

Family

ID=6264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0001U TWM5578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除濕空調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7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1499B (zh) * 2018-01-02 2019-02-21 創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濕空調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1499B (zh) * 2018-01-02 2019-02-21 創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濕空調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03231A (zh) 空氣調節機
JP5014378B2 (ja) 除湿乾燥機
JP2018028426A (ja) 空調装置
JP3786090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US6364942B1 (en) Dehumidifier using non-rotating desiccant material
KR20060095058A (ko) 공기조화기
TWI651499B (zh) 除濕空調裝置
TWM557811U (zh) 除濕空調裝置
JP5683138B2 (ja) 除湿乾燥機
JP2006266607A (ja) 浴室乾燥装置
JP5287662B2 (ja) 除湿装置
KR101515530B1 (ko) 제습 유닛 및 그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JP2006289257A (ja) 除湿装置
KR101016310B1 (ko) 공기조화기
JP5476606B2 (ja) 除湿装置
JP2014100639A (ja) 除湿乾燥機
JP2004028481A (ja) 除湿機
CN106016517A (zh) 空调器及其换新风***
JP5289171B2 (ja) 除湿乾燥機
JP4297847B2 (ja) 空調装置
JP5181516B2 (ja) 除湿装置
JP5289170B2 (ja) 除湿乾燥機
JP2014004043A (ja) 除湿乾燥機構
WO2021112127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4028482A (ja) 除湿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