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0531U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 Google Patents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0531U
TWM540531U TW105207924U TW105207924U TWM540531U TW M540531 U TWM540531 U TW M540531U TW 105207924 U TW105207924 U TW 105207924U TW 105207924 U TW105207924 U TW 105207924U TW M540531 U TWM540531 U TW M54053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side stop
center line
zipp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7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Bao Lin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7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0531U/zh
Priority to CN201620611280.4U priority patent/CN205831258U/zh
Publication of TWM540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0531U/zh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本創作涉及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可活動的鎖鉤件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常見服裝的基本拉合元件不外乎使用鈕釦或拉鍊結構。相較於鈕釦,使用拉鍊結構擁有更好的使用性以及較為堅固的結構特性,一般拉鍊結構具有一拉鍊頭以及一拉鍊帶,拉鍊頭主要配合拉鍊帶做為拉鍊結構進行往復拉動的連結元件,使得拉鍊結構應用在服飾以及配件將更為普及。然而,習用的拉鍊結構採用單邊固定式的彈片件來提供給鎖鉤件一復位用的彈力,但是習用單邊固定式的彈片件在設計上仍有改善的空間。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組件以及一拉動件。所述滑動組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側擋部、一第二側擋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分別從所述基底部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後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 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所述拉動件可活動地與所述鎖鉤件相互配合。更進一步地,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滑動組件,其包括:一基底部、一第一側擋部、一第二側擋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分別從所述基底部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後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其中,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另外再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組件以及一拉動件。所述滑動組件具有一基底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 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基座部具有一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所述拉動件可活動地與所述鎖鉤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更進一步地,所述拉鍊頭組合結構設置於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鍊齒條以及一第二拉鍊齒條的拉鍊齒結構上,所述第一拉鍊齒條包括一第一拉鍊齒承載件以及多個固定在所述第一拉鍊齒承載件上的第一拉鍊齒,所述第二拉鍊齒條包括一第二拉鍊齒承載件以及多個固定在所述第二拉鍊齒承載件上的第二拉鍊齒,且其中一所述第一拉鍊齒卡固於其中兩個所述第二拉鍊齒之間,以在所述第一拉鍊齒與兩個所述第二拉鍊齒之間形成一供所述定位部***的間隙。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技術方案所提供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其可通過“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以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的設計,以使得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
再者,本創作技術方案所提供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其可通過“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以及“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 端部”的設計,以使得所述彈簧件能夠穩固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而不容易從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脫離。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提供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Z‧‧‧拉鍊頭組合結構
1‧‧‧滑動組件
10‧‧‧基底部
101‧‧‧前端部
102‧‧‧後端部
11‧‧‧第一側擋部
111‧‧‧第一內表面
1111‧‧‧第一主要內表面
1112‧‧‧第一次要內表面
112‧‧‧第一外表面
12‧‧‧第二側擋部
121‧‧‧第二內表面
1211‧‧‧第二主要內表面
1212‧‧‧第二次要內表面
122‧‧‧第二外表面
13‧‧‧基座部
130‧‧‧貫穿式定位開口
P‧‧‧幾何中心點
131‧‧‧容置凹槽
14‧‧‧鎖鉤件
140‧‧‧定位部
1400‧‧‧閃避切邊
141‧‧‧內嵌部
142‧‧‧內凹狀頂抵部
15‧‧‧彈簧件
151‧‧‧第一接觸端
152‧‧‧第二接觸端
16‧‧‧遮蓋片
161‧‧‧第一末端部
1610‧‧‧限位槽
162‧‧‧第二末端部
2‧‧‧拉動件
20‧‧‧末端部
21‧‧‧可活動件
3‧‧‧拉鍊齒結構
31‧‧‧第一拉鍊齒條
310‧‧‧第一拉鍊齒承載件
311‧‧‧第一拉鍊齒
32‧‧‧第二拉鍊齒條
320‧‧‧第二拉鍊齒承載件
321‧‧‧第二拉鍊齒
H1‧‧‧第一厚度
H11‧‧‧第一主要厚度
H12‧‧‧第一次要厚度
H2‧‧‧第二厚度
H21‧‧‧第二主要厚度
H22‧‧‧第二次要厚度
L1‧‧‧第一對稱中心線
L2‧‧‧第二對稱中心線
S‧‧‧預定水平偏移量
g‧‧‧間隙
圖1為本創作的滑動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滑動組件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2的III-III割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2的IV-IV割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滑動組件的前視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鎖鉤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拉鍊頭組合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鎖鉤件被向上拉動前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鎖鉤件被向上拉動後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在拉鍊齒結構上進行滑動時的上視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定位部***於間隙內時的放大示意圖。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予以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技術 範圍。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滑動組件1(或稱拉頭組件、拉鍊頭組件),其包括:一基底部10、一第一側擋部11、一第二側擋部12、一基座部13、一鎖鉤件14、一彈簧件15以及一遮蓋片16。
首先,配合圖1至圖3所示,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分別從基底部10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並且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基底部10的一前端部101。基座部13設置在基底部10上且連接至基底部10的一後端部102,並且基座部13具有一位於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130。遮蓋片16固定地設置在基座部13上,並且彈簧件15設置在基座部13內且位於遮蓋片16與鎖鉤件14之間。鎖鉤件14可活動地設置在基座部13上且可活動地接觸彈簧件15,並且鎖鉤件14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貫穿式定位開口130的定位部140。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1至圖3所示,彈簧件15具有一直接接觸鎖鉤件14的第一接觸端151以及一相對於第一接觸端151的第二接觸端152,且遮蓋片16具有一直接接觸彈簧件15的第二接觸端152的第一末端部161以及一相對於第一末端部161且與鎖鉤件14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162。也就是說,遮蓋片16不會直接接觸到鎖鉤件14的任何部位。另外,鎖鉤件14具有一相反於定位部140且設置在基座部13的一容置凹槽131內的內嵌部141及一位於定位部140及內嵌部141之間且直接接觸彈簧件15的第一接觸端151的內凹狀頂抵部142,並且遮蓋片16的第一末端部161具有一用於收容彈簧件15的第二接觸端152的限位槽1610。值得注意的是,如圖3所示,鎖鉤件14的內嵌部141會受到彈簧件15的向下施壓以持續容置在容置凹槽131內,所以鎖鉤件14就可以內嵌部141為一轉軸來進行向上移動(如圖9所示)或者向下 移動(如圖8所示)。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4及圖5所示,第一側擋部11具有一第一內表面111及一與第一內表面111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一外表面112,並且第二側擋部12具有一與第一內表面111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表面121及一與第二內表面121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外表面122。另外,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內表面111與第一外表面112之間的一第一厚度H1會小於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內表面121與第二外表面122之間的一第二厚度H2。舉例來說,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內表面111區分成一第一主要內表面1111及一第一次要內表面1112,並且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內表面121區分成一面向第一主要內表面1111的第二主要內表面1211及一面向第一次要內表面1112的第二次要內表面1212。另外,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主要內表面1111與第一外表面112之間的一第一主要厚度H11會小於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主要內表面1211與第二外表面122之間的一第二主要厚度H21,並且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次要內表面1112與第一外表面112之間的一第一次要厚度H12會小於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次要內表面1212與第二外表面122之間的一第二次要厚度H22。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4及圖5所示,基底部10具有一第一對稱中心線L1,並且基座部13具有一第二對稱中心線L2。第一對稱中心線L1會經過貫穿式定位開口130的一幾何中心點P(如圖4所示),並且基座部13的第二對稱中心線L2以相對於第一對稱中心線L1的方式,沿著一從第二側擋部12朝向第一側擋部11的水平方向,以水平偏移一預定水平偏移量S。舉例來說,基座部13的第二對稱中心線L2相對於第一對稱中心線L1的預定水平偏移量S可以符合下列關係式:S=(H2-H1)/2,其中S為預定水平偏移量,H1為第一厚度,H2為第二厚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4或圖5所示,以第一對稱中心線L1做 為對稱基準線的話,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外表面112與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外表面122會對稱設置在第一對稱中心線L1的兩相對端。另外,以第二對稱中心線L2做為對稱基準線的話,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內表面111的第一主要內表面1111與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內表面121的第二主要內表面1211會對稱設置在第二對稱中心線L2的兩相對端,或者是第一側擋部11的第一內表面111的第一次要內表面1112與第二側擋部12的第二內表面121的第二次要內表面1212會對稱設置在第二對稱中心線L2的兩相對端。再者,配合圖4、圖5及圖6所示,鎖鉤件14的定位部140的其中一側面具有一沿著相反於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產生凹陷的閃避切邊1400,使得定位部140會偏離第二對稱中心線L2而靠近第一對稱中心線L1(如圖5所示)。
請參閱圖7至圖11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Z,拉鍊頭組合結構Z設置於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鍊齒條31及一第二拉鍊齒條32的拉鍊齒結構3(或稱拉鍊帶)上,拉鍊頭組合結構Z包括:一滑動組件1及一拉動件2(或稱拉片)。
配合圖1、圖7及圖10所示,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分別從基底部10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並且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基底部10的一前端部101。基座部13設置在基底部10上且連接至基底部10的一後端部102,並且基座部13具有一位於第一側擋部11與第二側擋部12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130。遮蓋片16設置在基座部13上,並且彈簧件15設置在基座部13內且位於遮蓋片16與鎖鉤件14之間。鎖鉤件14可活動地設置在基座部13上且可活動地接觸彈簧件15,並且鎖鉤件14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貫穿式定位開口130的定位部140。另外,拉動件2可活動地與鎖鉤件14相互配合。舉例來說,拉動件2的其中一末端部20具有一可活動地與鎖鉤件14相互配合的可活動件21。
更進一步來說,配合圖10及圖11所示,第一拉鍊齒條31包括一第一拉鍊齒承載件310及多個固定在第一拉鍊齒承載件310上的第一拉鍊齒311,並且第二拉鍊齒條32包括一第二拉鍊齒承載件320及多個固定在第二拉鍊齒承載件320上的第二拉鍊齒321。另外,如圖11所示,每一個第一拉鍊齒311會卡固於兩個相鄰的第二拉鍊齒321之間。當其中一第一拉鍊齒311卡固於其中兩個第二拉鍊齒321之間以在第一拉鍊齒311與兩個第二拉鍊齒321之間形成一間隙g時,間隙g可供定位部140***,所以拉鍊頭組合結構Z可通過定位部140與間隙g的配合而準確被定位在拉鍊齒結構3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技術方案所提供的拉鍊頭組合結構Z及其滑動組件1,其可通過“遮蓋片16設置在基座部13上”以及“彈簧件15設置在基座部13內且位於遮蓋片16與鎖鉤件14之間”的設計,以使得鎖鉤件14可活動地設置在基座部13上且可活動地接觸彈簧件15。
再者,本創作技術方案所提供的拉鍊頭組合結構Z及其滑動組件1,其可通過“彈簧件15具有一直接接觸鎖鉤件14的第一接觸端151以及一相對於第一接觸端151的第二接觸端152”以及“遮蓋片16具有一直接接觸彈簧件15的第二接觸端152的第一末端部161以及一相對於第一末端部161且與鎖鉤件14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162”的設計,以使得彈簧件15能夠穩固地設置在基座部13內且位於遮蓋片16與鎖鉤件14之間,而不容易從遮蓋片16與鎖鉤件14之間脫離。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故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拉鍊頭組合結構
1‧‧‧滑動組件
10‧‧‧基底部
12‧‧‧第二側擋部
13‧‧‧基座部
14‧‧‧鎖鉤件
15‧‧‧彈簧件
16‧‧‧遮蓋片
2‧‧‧拉動件
20‧‧‧末端部
21‧‧‧可活動件

Claims (10)

  1. 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組件,所述滑動組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側擋部、一第二側擋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分別從所述基底部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後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以及一拉動件,所述拉動件可活動地與所述鎖鉤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具有一第一內表面及一與所述第一內表面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側擋部具有一與所述第一內表面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表面及一與所述第二內表面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厚度;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 一對稱中心線,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對稱中心線,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經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一幾何中心點,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相對於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沿著一從所述第二側擋部朝向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預定水平偏移量;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相反於所述定位部且設置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內的內嵌部及一位於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內嵌部之間且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一接觸端的內凹狀頂抵部,且所述遮蓋片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具有一用於***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限位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相對於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的所述預定水平偏移量符合下列關係式:S=(H2-H1)/2,其中S為所述預定水平偏移量,H1為所述第一厚度,H2為所述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與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的兩相對端,且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的兩相對端;其中,所述鎖鉤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側面具有一沿著相反於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產生凹陷的閃避切邊,使得所述定位部偏離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而靠近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區分成一第一主要內表面及一第一次要內表面,且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區分成一面向所述第一主要內表面的第二主要內表面及一面向所述第一次要內表面的第二次要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主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主要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主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主要厚度,且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次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次要厚度小於 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次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次要厚度。
  4. 一種滑動組件,其包括:一基底部、一第一側擋部、一第二側擋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分別從所述基底部的兩相反側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彼此相互對應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連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後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於所述第一側擋部與所述第二側擋部之間的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其中,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滑動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具有一第一內表面及一與所述第一內表面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側擋部具有一與所述第一內表面彼此相對應的第二內表面及一與所述第二內表面彼此相反設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厚度;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對稱中心線,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對稱中心線,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經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一幾何中心點,所述基座 部的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相對於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沿著一從所述第二側擋部朝向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預定水平偏移量;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相反於所述定位部且設置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內的內嵌部及一位於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內嵌部之間且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一接觸端的內凹狀頂抵部,且所述遮蓋片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具有一用於***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限位槽。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滑動組件,其中,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相對於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的所述預定水平偏移量符合下列關係式:S=(H2-H1)/2,其中S為所述預定水平偏移量,H1為所述第一厚度,H2為所述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外表面與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的兩相對端,且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的兩相對端;其中,所述鎖鉤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側面具有一沿著相反於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產生凹陷的閃避切邊,使得所述定位部偏離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而靠近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內表面區分成一第一主要內表面及一第一次要內表面,且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內表面區分成一面向所述第一主要內表面的第二主要內表面及一面向所述第一次要內表面的第二次要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主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主要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主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主要厚度,且所述第一側擋部的所述第一次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一次要厚度小於所述第二側擋部的所述第二次要內表面與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間的一第二次要厚度。
  7. 一種拉鍊頭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滑動組件,所述滑動組件具有一基底部、一基座部、一遮蓋片、一彈簧件以及一鎖鉤件,其中所述基座部設置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基座部具有一貫穿式定位開口,所述遮蓋片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彈簧件設置在所述基座部內且位於所述遮蓋片與所述鎖鉤件之間,所述鎖鉤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可活動地接觸所述彈簧件,所述鎖鉤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定位部;以及一拉動件,所述拉動件可活動地與所述鎖鉤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彈簧件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鎖鉤件的第一接觸端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接觸端的第二接觸端,且所述遮蓋片具有一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第一末端部以及一相對於所述第一末端部且與所述鎖鉤件彼此分離的第二末端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基底部具有一第一對稱中心線,所述基座部具有一第二對稱中心線,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經過所述貫穿式定位開口的一幾何中心點,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相對於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沿著一水平方向水平偏移一預定水平偏移量;其中,所述鎖鉤件具有一相反於所述定位部且設置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內的內嵌部及一位於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內嵌部之間且直接接觸所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一接觸端的內凹狀頂抵部,且所述遮蓋片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具有一用於***述彈簧件的所述第二接觸端的限位槽。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鎖鉤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側面具有一沿著相反於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反方向產生凹陷的閃避切邊,使得所述定位部偏離所述第二對稱中心線而靠近所述第一對稱中心線。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其中,所述拉鍊頭組合結構設置於一具有相互配合的一第一拉鍊齒條以及一第二拉鍊齒條的拉鍊齒結構上,所述第一拉鍊齒條包括一第一拉鍊齒承載件以及多個固定在所述第一拉鍊齒承載件上的第一拉鍊齒,所述第二拉鍊齒條包括一第二拉鍊齒承載件以及多個固定在所述第二拉鍊齒承載件上的第二拉鍊齒,且其中一所述第一拉鍊齒卡固於其中兩個所述第二拉鍊齒之間,以在所述第一拉鍊齒與兩個所述第二拉鍊齒之間形成一供所述定位部***的間隙。
TW105207924U 2016-05-27 2016-05-27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TWM540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924U TWM540531U (zh) 2016-05-27 2016-05-27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CN201620611280.4U CN205831258U (zh) 2016-05-27 2016-06-20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924U TWM540531U (zh) 2016-05-27 2016-05-27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0531U true TWM540531U (zh) 2017-05-01

Family

ID=5815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7924U TWM540531U (zh) 2016-05-27 2016-05-27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1258U (zh)
TW (1) TWM540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3575B (zh) * 2017-11-24 2018-12-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3575B (zh) * 2017-11-24 2018-12-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1258U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7801B (zh)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TWM524101U (zh)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US3520033A (en) Strap fastener
TWI531330B (zh) 用於降低摩擦阻力的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TWI480008B (zh) 具有內表面凹陷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TW201740831A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TWI605770B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I646914B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M544227U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M540531U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TWM549544U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M503790U (zh)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TWI643575B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
US20170150789A1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decreasing assembling resistance and movable cover body thereof
US10251455B2 (en) Square for zipper and zipper
TWM557040U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M565991U (zh)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TWM608628U (zh) 具扣持結構之連接器
TWM604140U (zh) 拉鏈頭組合結構及其帽蓋組件
TWI678981B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
TWM569571U (zh) Concealed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CN207912223U (zh) 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CN214432303U (zh) 一种拉链结构
TWI679948B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彈性件
TWM567578U (zh)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