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304U - 同軸電纜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軸電纜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9304U
TWM529304U TW105204063U TW105204063U TWM529304U TW M529304 U TWM529304 U TW M529304U TW 105204063 U TW105204063 U TW 105204063U TW 105204063 U TW105204063 U TW 105204063U TW M529304 U TWM529304 U TW M5293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cable connector
rear end
end exten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4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漢忠
Original Assignee
光紅建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紅建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紅建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4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9304U/zh
Publication of TWM529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9304U/zh
Priority to US15/458,045 priority patent/US10103459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1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n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2Screw-ring or screw-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4Intermediate parts, e.g. adapters, splitters or elbow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同軸電纜連接器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同軸電纜連接器,尤指可連接耐熱或耐火性質的同軸電纜連接器,此同軸電纜連接器具有良好電連接性及接合強度。
目前,同軸電纜普遍應用在無線電通信、廣播、電視、衛星雷達、微波通訊及有關電子設備的饋線和連接線,而此產品通常都在樓宇大廈之中,防火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同軸電纜并無防火性能的要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安裝在樓宇大廈之間的各種設備和電線電纜都迫切需要具備一定的防火性能,盡可能的延長各種通信、報警設備的工作時間,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員的傷亡率。然而,此防火同軸電纜的最外層的塑膠皮層因防火需求,所以此塑膠皮層非常堅硬或不易拉伸,因此裝設同軸電纜連接器/接頭時,操作者需十分費力的將同軸電纜塞入連接器內,而且常因同軸電纜與連接器連接不完全造成電性連接不良及接合強度不足。
本創作為一種同軸電纜連接器,用於接合一電子裝置之具有一螺紋表面之一接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具有適於接合該螺紋表面之一螺帽、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內套筒及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外套筒,該外套筒套設在該內套筒上,該內套筒具有一第一後端延伸部,位於該外套筒內之一內部空間中,一環狀空間位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與該外套筒之間,其特徵在於該內套筒具有一螺紋部,該環狀空間的軸向長度係小於該內套筒到該內部空間之後端的距離。
一種同軸電纜連接器,用於接合一電子裝置之具有一螺紋表面之一接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具有適於接合該螺紋表面之一螺帽、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內套筒及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外套筒,該外套筒套設在該內套筒上,該內套筒具有一第一後端延伸部,位於該外套筒內之一內部空間中,一環狀空間位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與該外套筒之間,其特徵在於該內套筒之內側管壁表面具有一螺紋部。
一種導引元件,適於導引一同軸電纜裝穿過一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內套筒,該導引元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圓柱體,適於穿過該內套筒,該圓柱體設於該底座上,其中該圓柱體之一頂端的外徑係小於該圓柱體之一底端的外徑,位於該圓柱體內之一第一孔洞係沿該圓柱體之一軸線延伸,該底座位於該圓柱體之該底端上,且該底座之外徑係大於該圓柱體之該底端的外徑,穿過該底座之一第二孔洞係對準於該第一孔洞,該第一孔洞及該第二孔洞適於容置該同軸電纜之一金屬線, 在該導引元件穿過該內套筒之前,該底座之外徑係大於該內套筒之內徑,在該導引元件穿過該內套筒時,該底座適於形變以從該內套筒之一側穿入並從該內套筒之另一側穿出,使該導引元件得以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分離。
當以下描述連同隨附圖式一起閱讀時,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創作之態樣,該等隨附圖式之性質應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該等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而是強調本創作之原理。
現描述說明性實施例。可另外或替代使用其他實施例。為節省空間或更有效地呈現,可省略顯而易見或不必要之細節。相反,可實施一些實施例而不揭示所有細節。
本創作為一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同軸電纜之剖面圖如第1圖所示,此同軸電纜包括一金屬線1、包覆金屬線1之一絶緣層3、包覆絶緣層3之一薄金屬層5、包覆薄金屬層5之一金屬編織層7及包覆金屬編織層7之一塑膠皮層9,其中金屬線1之材質為銅、鐡、銀、鎳、錫、金、銅金合金、銅錫合金、銅鎳合金或其它導電性良好之聚合物或非金屬類之導體等,另外薄金屬層5之材質為含鋁之金屬層、含銅之金屬層或含有導電物質之導電層,例如一鋁箔包覆層或銅箔包覆層,其中薄金屬層5具有電性遮蔽功效,可減少干擾,而金屬編織層7之形式包括二層編織(Standard)、三層編織(Tri-shield)及四層編織(Quad)等不同包覆形式,金屬編織層7的材質例如為鋁、鋁合金、銅或銅合金,而塑膠皮層9之材質可包括一耐火材質或耐熱材質,例如是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聚乙烯(polyethylene, PE)、交連聚乙烯(Cross-linked PE)、低煙無毒(LSFH)等材質。
本創作具有數個實施例,該些實施例皆可相互結合其特點,以下依序說明本創作之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第2a圖、第2b圖及第2c圖所示,其依序為第一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各元件之3/4剖面立體分解圖、同軸電纜連接器3/4剖面立體示意圖及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此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同軸之一內套筒10、一外套筒12及一螺帽14,其中內套筒10、外套筒12及螺帽14係以同軸配置方式並容納如第1圖所示之同軸電纜,內套筒10、外套筒12及螺帽14之材質為導電材質,例如是銅、鐡、銀、鎳、錫、金、銅金合金、銅錫合金、銅鎳合金、黃銅、黃銅合金、磷青銅、鈹銅、鋁、鋁合金、鋅合金、鋼鐡合金或其它導電性良好之聚合物(例如導電塑膠)或非金屬類之導體等,內套筒10、外套筒12及螺帽14之表面可電鍍、無電電鍍或覆蓋上一層防鏽金屬層,其材質包括一銅、鐡、銀、鎳、錫、金等金屬材質。
本實施例之內套筒10具有一穿孔102、一外凸緣104、一第一表面106、一第二表面108、一後端延伸部110及位在該後端延伸部110外側表面之螺紋部112,在螺紋部112上具有複數螺牙,其中第一表面106位在外凸緣104與第二表面108之間,而第二表面108位在後端延伸部110與第一表面106之間。本實施例之螺帽14包括一穿孔142、一內凸緣144及一螺紋部146,在螺紋部146上具有複數螺牙。此螺帽14的型式為六角螺帽、方型螺帽、環型螺帽、翼型螺帽等任何型式之螺帽,可使用扳手或其他工具將連接器鎖在電子裝置上。本實施例之外套筒12包括一穿孔122、一內凸緣123及一後端延伸部124,其中後端延伸部124的內徑大於後端延伸部110之外徑,且其中後端延伸部124之長度係大於後端延伸部110。
本實施例之結構為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穿設在螺帽14之穿孔142內,其中螺帽14之內凸緣144套設在內套筒10之第一表面106上並抵靠內套筒10之外凸緣104之側壁,而外套筒12之內凸緣123套設在內套筒10之第二表面108上並以緊配合之方式固定 (或是公差配合之方式固定、金屬燒結接合之方式固定或黏著劑接合之方式固定),進而使外套筒12與內套筒10相互固定,其中螺帽14之內凸緣144位在外套筒12之內凸緣123與內套筒10之外凸緣104之間並且因內凸緣123及外凸緣104之阻檔,而使螺帽14不會從內套筒10上脫落,且此螺帽14可相對於內套筒10及外套筒12旋轉。另外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位在外套筒12內側管壁所形成的內部空間內,在後端延伸部110與外套筒12內側管壁之間具有一環狀空間。
另外,本實施例中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的長度相較於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長度短,但在其它實施例或熟知本技術領域者,也可將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在本實施例中延變長,或可定義為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進入外套筒12內側管壁表面所形成之環狀空間軸向之長度L1為外套筒12軸向之長度L2的0.1倍至0.5倍之間、0.2倍至0.6倍之間、0.2倍至0.5倍、0.3倍至0.7倍之間、小於0.3倍、小於0.5倍或小於0.6倍,或可定義為環狀空間軸向之長度L1小於內套筒10的後端延伸部110到外套筒12後端的距離。另外,在內套筒10之螺紋部112所面向之外套筒12一內側表面126與外套筒12之軸向方向之間具有一夾角A1,此夾角A1例如介於3度至10度之間、10度至20度之間及15度至60度之間。另外,內套筒10之螺紋部112表面或後端延伸部110表面與內套筒10之軸向方向之間具有一夾角A2,此夾角A2例如介於1度至5度之間、2度至6度之間、3度至10度及5度至15度之間。
請參閱第2d圖所示,當同軸電纜裝設在此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時,使用者先行將同軸電纜之編織層7及塑膠皮層9外掀而露出薄金屬層5,此時部分之編織層7會外翻包覆部分之塑膠皮層9表面,接著將同軸電纜***,使同軸電纜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使部分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從穿孔122之後端穿進內套筒10之穿孔102後端,而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之一部份管壁將***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使用者軸向施力推著同軸電纜並同時轉動此同軸電纜連接器(或同時轉動同軸電纜),轉動時因後端延伸部110外側表面之螺紋部112的螺牙帶動,使整個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進入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此時後端延伸部110外側表面之螺紋部112與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咬合接觸,而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會從穿孔102之後端穿進內套筒10之穿孔102之前端,其中金屬線1延伸至螺帽14之螺紋部146所構成之空間內,而有部分外掀的編織層7及塑膠皮層9會位在後端延伸部110與外套筒12內側管壁所形成的環狀空間內,而後端延伸部110與編織層7(接地線)因螺紋部112與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緊密咬合接觸,所以可隨時保持良好接地導電性,並且使同軸電纜與同軸電纜連接器之間具有較佳連接強度,進而使同軸電纜連接器不易脫落,接著壓迫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並使其變形,使後端延伸部124壓迫同軸電纜之塑膠皮層9,如此更增加同軸電纜與同軸電纜連接器之間的連接強度。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第3a圖、第3b圖及第3c圖所示,其依序為第二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各元件之3/4剖面立體分解圖、同軸電纜連接器3/4剖面立體示意圖及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本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與第一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相似,此第二實施例之元件符號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其元件說明請參考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內套筒結構不同,此第二實施例之內套筒20具有一穿孔202、一外凸緣204、一第一表面206、一第二表面208、一後端延伸部210,其中位在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具有一螺紋部212,在螺紋部212上具有複數螺牙,其中第一表面206位在外凸緣204與第二表面208之間,而第二表面208位在後端延伸部210與第一表面206之間。另外,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210之內側管壁表面與內套筒20之軸向方向之間具有一夾角A3,此夾角A3例如介於1度至5度之間、2度至6度之間及5度至10度之間。另外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位在外套筒12內側管壁所形成的內部空間內,在後端延伸部210與外套筒12內側管壁之間具有一環狀空間。
本實施例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的內徑大於內套筒20的後端延伸部210之外徑,且其中後端延伸部124之長度係大於後端延伸部210。另外本實施例中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的長度相較於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長度短,但在其它實施例或熟知本技術領域者,也可將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在本實施例中延變長,或可定義為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進入外套筒12內側表面所形成之空間軸向之長度L3為外套筒12軸向之長度L2的0.1倍至0.5倍之間、0.2倍至0.6倍之間、0.2倍至0.5倍、0.3倍至0.7倍之間、小於0.3倍、小於0.5倍或小於0.6倍,或可定義為環狀空間軸向之長度L1小於內套筒20的後端延伸部110到外套筒12後端的距離。
第二實施例內套筒20、螺帽14及外套筒12三者的組裝方式及組裝後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似,請參考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述。請參閱第3d圖所示,當同軸電纜裝設在此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時,同樣先將同軸電纜之編織層7及塑膠皮層9外掀而露出薄金屬層5,此時部分之編織層7會外翻包覆部分之塑膠皮層9表面,接著將同軸電纜***,使同軸電纜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使部分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從穿孔122之後端穿進內套筒20之穿孔202後端,而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之一部份管壁將***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使用者軸向施力推著同軸電纜並同時轉動此同軸電纜連接器(或同時轉動同軸電纜),轉動時因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的螺牙帶動,使整個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進入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此時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與同軸電纜之包覆薄金屬層5及絶緣層3咬合接觸,而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會從穿孔202之後端穿進穿孔202之前端,其中金屬線1延伸至螺帽14之螺紋部146所構成之空間內,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因插設在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且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緊密咬合接觸同軸電纜之薄金屬層5及絶緣層3,使此同軸電纜連接器可隨時保持良好接地導電性,並且使同軸電纜與同軸電纜連接器之間具有較佳連接強度,進而使同軸電纜連接器不易脫落,接著壓迫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並使其變形,使後端延伸部124壓迫同軸電纜之塑膠皮層9,如此更增加同軸電纜與同軸電纜連接器之間的連接強度。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其依序為第三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內套筒之3/4剖面立體圖及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內套筒剖面圖。本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與第一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相似,此第三實施例之元件符號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其元件說明請參考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述。此第三實施例之內套筒與第二實施例之內套筒相似,差異點在於本實施例的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只有部分具有一螺紋部212,在本實施例中螺紋部212佔內側管壁表面之面積的50%,且從內套筒20前端之內側管壁延伸至外套筒12之內凸緣123徑向之間的內套筒20內側管壁。本實施例螺紋部212之面積與內側管壁表面之面積之比例可包括10%至30%之間、5%至20%之間、40%至70%之間或50%至80%之間,而螺紋部212可以在內側管壁表面的任何位置,如第4c圖所示,例如螺紋部212從外套筒12之內凸緣123徑向之間的內套筒20內側管壁延伸至內套筒20後端之內側管壁,如第4d圖所示,例如螺紋部212徑向地對齊於內套筒10之外凸緣104且位在內套筒20內側管壁上,如第4e圖所示,例如螺紋部212徑向地對齊於外套筒12之內凸緣123且位在內套筒20內側管壁上,如第4f圖所示,例如螺紋部212徑向地對齊於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且位在內套筒20內側管壁上。
本創作之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內套筒(例如是內套筒10或內套筒20)具有距離較短的後端延伸部(例如是後端延伸部110或後端延伸部210),因此同軸電纜裝設在本創作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時,可使用以下數種類型之導引元件,讓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能快速且準確的對準內套筒之穿孔(例如是穿孔102或穿孔202)。以下說明導引元件結構皆是以第三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作為說明,其中此導引元件皆可使用在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上,或是可使用在任何具有軸距離後端延伸部之內套筒的同軸電纜連接器上。
第一種導引元件結構,如第5a圖所示,此導引元件30為一片狀體,此導引元件30包括一圓環部302、複數長條狀的第一連接塊304及一圓盤形狀的第二連接塊306,第二連接塊306經由該些第一連接塊304輻射狀徑向地連接至圓環部302,其中圓環部302的最大直徑小於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的內側管壁內徑,另外第二連接塊306內具有一穿孔308,此穿孔308之直徑大於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的直徑,而第二連接塊306之形狀可以是圓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多邊形之形狀,且第二連接塊306之直徑小於同軸電纜之絶緣層3之直徑,或是第二連接塊306之最長邊長小於同軸電纜之絶緣層3之直徑。
而圓環部302可與該些第一連接塊304之材質相同,例如是鐡、銀、鎳、錫、金、銅金合金、銅錫合金、銅鎳合金、黃銅、黃銅合金、磷青銅、鈹銅、鋁、鋁合金、鋅合金或鋼鐡合金其中之一,而第二連接塊306之材質為非導電材質,包括塑膠、聚合物材質、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其中之一;或者圓環部302、該些第一連接塊304及第二連接塊306之材質皆相同,例如是為非導電材質,包括塑膠、聚合物材質、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其中之一。
如第5b圖至第5d圖所示,在說明如何使用此導引元件30前,先說明在同軸電纜連接器的外套筒12內側管壁上先設有一斜塊部127、一卡部128及一卡溝129,其中卡溝129位在斜塊部127與卡部128之間,導引元件30以徑向方式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導引元件30之圓環部302軸向移動至卡溝129之前,受到斜塊部127導引而暫時縮小直徑,推移至卡溝129時圓環部302因未受到斜塊部127壓迫而恢復為原本之直徑大小並位在卡溝129內,圓環部302受到卡部12及斜塊部127的阻擋,使導引元件30卡設固定在外套筒12內。
使用者裝設一同軸電纜時,先將同軸電纜內的金屬線1外露,接著將同軸電纜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並將外露的金屬線1穿過導引元件30之第二連接塊306的穿孔308,使第二連接塊306抵靠在同軸電纜之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之表面。
接著使用者持續對同軸電纜向著螺帽14軸向方向施力,使同軸電纜軸向移動而推擠導引元件30之第二連接塊306,使該些第一連接塊304與第二連接塊306因同軸電纜擠壓而分離,此時因同軸電纜軸向移動,使第一連接塊304彎曲變形朝著螺帽14方向彎曲,變形後之第一連接塊304與外套筒12之徑向方向之間具有一夾角A4,此夾角A4例如介於5度至20度之間、10度至30度之間及30度至60度之間,其中此彎曲變形的該些第一連接塊304將抵觸同軸電纜之塑膠皮層9,同時該些第一連接塊304可導引或限制同軸電纜之徑向移動,使用者持續將同軸電纜向螺帽14方向軸向移動,此時同軸電纜之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之側表面抵著第二連接塊306軸向移動而進入內套筒20之穿孔202,接著使用者軸向施力推著同軸電纜並同時轉動此同軸電纜連接器(或同時轉動同軸電纜),轉動時因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的螺牙帶動,使整個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進入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此時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與同軸電纜之包覆薄金屬層5及絶緣層3咬合接觸,而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會從穿孔202之後端穿進穿孔202之前端,其中金屬線1延伸至螺帽14之螺紋部146所構成之空間內,而第二連接塊306則會位在內套筒20前端之內側管壁之間。
第二種導引元件結構,如第6a圖所示,此導引元件40包括一彈性變形塊42及一底座44,此彈性變形塊42為一圓柱體形狀,此彈性變形塊42設置在此底座44上,彈性變形塊42之一頂端的外徑係小彈性變形塊42之一底端的外徑,且底座44之外徑係大於彈性變形塊42之底端的外徑,此彈性變形塊42及底座44上分別具有相對應之一穿孔422及一凹槽442,其中穿孔422係沿彈性變形塊42之一軸線延伸,此彈性變形塊42之材質可以為一海綿材質、一聚合物材質、一橡膠材質,其中穿孔422及凹槽442之直徑可相同或是穿孔422之直徑大於凹槽442之直徑,且穿孔422及凹槽442之直徑大於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的直徑,而底座44之材質可以為可壓縮變形之塑膠材質或金屬材質,例如是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其中之一,另外底座44之形狀可以是圓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多邊形之形狀,或者底座44與彈性變形塊42之材質可相同,或底座44與彈性變形塊42可為一體成型之元件,且底座44之直徑大於同軸電纜之絶緣層3之直徑且大於內套筒20後端延伸部210之管壁直徑,但小於外套筒12之後端延伸部124的管壁直徑。另外,彈性變形塊42之形狀另外可以是方柱形、三角柱形、其它多邊形柱之形狀、或是彈性變形塊42外觀表面上複數凸塊、或是彈性變形塊42之頂部及底部之直徑(尺寸)比彈性變形塊42之中間部分小、或是彈性變形塊42之頂部及底部之直徑(尺寸)比彈性變形塊42之中間部分大。
如第6b圖至第6c圖所示,使用者可先行將導引元件40以徑向方式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置入外套筒12內,其中導引元件40之彈性變形塊42將變形縮小擠入內套筒20的後端延伸部210內,而底座44卡設內套筒20的後端延伸部210後端表面。
使用者裝設一同軸電纜時,先將同軸電纜內的金屬線1外露,接著將同軸電纜穿過外套筒12之穿孔122,將外露的金屬線1穿過導引元件40之底座44的穿孔422而進入彈性變形塊42的凹槽442,接著使用者持續軸向施力推著同軸電纜,底座44因推力而變形擠入內套筒20的後端延伸部210,此時彈性變形塊42底部或底座44可能會因擠壓造成剪切斷裂進行擠進內套筒20內,接著使用者軸向施力推著同軸電纜並同時轉動此同軸電纜連接器(或同時轉動同軸電纜),轉動時因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的螺牙帶動,使整個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進入同軸電纜之金屬編織層7與薄金屬層5之間,此時內套筒20之內側管壁表面之螺紋部212與同軸電纜之包覆薄金屬層5及絶緣層3咬合接觸,而同軸電纜之金屬線1、絶緣層3及薄金屬層5會從穿孔202之後端穿進穿孔202之前端,其中金屬線1延伸至螺帽14之螺紋部146所構成之空間內,而導引元件40經由內套筒20前端的穿孔202被推出,此導引元件40可重覆使用。
上述實施例中的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及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的尾端更可包括一改良結構,此改良結構可讓使用者裝設同軸電纜在本創作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時更加容易,改良結構如第7a圖至第7g圖所示,其中此改良結構進行說明係以第一實施例中的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為說明態樣,但此改良結構同樣可在第二實施例中的內套筒20之後端延伸部210實現,以下針對每一種改良結構進行說明:
第1種改良結構:
如第7a圖及第7b圖所示,第7a圖中的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尾端具有一凸塊111,此凸塊111軸向地向後突出於第一後端延伸部110,此凸塊111環設在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表面,其中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表面為一環形,而凸塊111位在整個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環形表面的二分之一表面上,也就是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環形表面有二分之一表面缺口111a,或是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90度至270度之間。另外此改良結構可針對凸塊111位在整個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圓形表面之面積比例予以變化,例如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30度至150度之間、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30度至120度之間、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60度至210度之間、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大於30度、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大於210度或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大於270度,如第7b圖所示,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為300度。
第2種改良結構:
第2種改良結構為上述第1種改良結構的變化,如第7c圖至第7e圖所示,在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尾端具有多個凸塊111,每一凸塊111軸向地向後突出於後端延伸部110,且一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可等於另一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
另外,在二凸塊111之間的缺口111a形狀可例如是方形的缺口111a、V形的缺口111a、圓弧形的缺口111a或鋸齒狀的缺口111a,如第7c圖所示,在整個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環圓形表面上具有二個凸塊111,且一方形表面缺口111a位在二個凸塊111之間;或如第7d圖所示,一V形表面缺口111a位在二個凸塊111之間;或如第7e圖所示,在在整個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圓形表面上具有四個凸塊111,且一方形表面缺口111a位在每二凸塊111之間。
第3種改良結構:
第3種改良結構為上述第3種改良結構的變化,如第7f圖所示,在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尾端具有多個凸塊111,每一凸塊111軸向地向後突出於第一後端延伸部110,其中該些凸塊111僅集中在整個後端延伸部110的尾端圓形表面之二側上。
第4種改良結構:
第4種改良結構為上述第2種改良結構的變化,如第7g圖所示,在內套筒10之後端延伸部110尾端具有二個凸塊111,每一凸塊111軸向地向後突出於第一後端延伸部110,其中每一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20度至50度之間,或每一凸塊111環繞內套筒10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30度至80度之間。
另外上述4種改良結構中的缺口111a之最大軸向長度(深度)為內套筒10之軸向長度的0.5%至2%之間、2%至5%之間、5%至10%之間或11%至15%之間。
本創作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具有一距離較短後端延伸部的內套筒,且在內套筒的後端延伸部上具有螺紋部112,使具有耐火/耐熱塑膠皮層的同軸電纜可簡便且快速的裝設在同軸電纜連接器上,且藉由內套筒10之螺紋部112上螺牙的咬合,增加同軸電纜與同軸電纜連接器的接合的強度。
儘管已展示及描述了本新型之實施例,但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可理解,在不脫離本新型之原理及精神 之情況下可對此等實施例進行變化。本新型之適用範圍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新型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所主張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應注意,措詞「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措詞「一」不排除多個。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本說明書中(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所有量度、值、等級、位置、量值、尺寸及其他規格為近似而非精確的。上述者意欲具有與其相關功能且與其所屬技術中慣用者相符的合理範圍。
1‧‧‧金屬線
3‧‧‧絶緣層
5‧‧‧薄金屬層
7‧‧‧金屬編織層
9‧‧‧塑膠皮層
10‧‧‧內套筒
12‧‧‧外套筒
14‧‧‧螺帽
102‧‧‧穿孔
104‧‧‧外凸緣
106‧‧‧第一表面
108‧‧‧第二表面
110‧‧‧後端延伸部
112‧‧‧螺紋部
142‧‧‧穿孔
144‧‧‧內凸緣
146‧‧‧螺紋部
122‧‧‧穿孔
123‧‧‧內凸緣
124‧‧‧後端延伸部
L1, L2, L3‧‧‧長度
A1, A2, A3, A4‧‧‧夾角
20‧‧‧內套筒
202‧‧‧穿孔
204‧‧‧外凸緣
206‧‧‧第一表面
208‧‧‧第二表面
210‧‧‧後端延伸部
212‧‧‧螺紋部
30‧‧‧導引元件
302‧‧‧圓環部
304‧‧‧第一連接塊
306‧‧‧第二連接塊
308‧‧‧穿孔
127‧‧‧斜塊部
128‧‧‧卡部
129‧‧‧卡溝
40‧‧‧導引元件
42‧‧‧彈性變形塊
44‧‧‧底座
422‧‧‧穿孔
442‧‧‧凹槽
111‧‧‧凸塊
111a‧‧‧缺口
第1圖為本創作同軸電纜之剖面圖。
第2a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各元件之3/4剖面立體分解圖。
第2b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3/4剖面立體示意圖。
第2c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
第2d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裝設電纜線後之剖面圖。
第3a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各元件之3/4剖面立體分解圖。
第3b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3/4剖面立體示意圖。
第3c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
第3d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同軸電纜連接器裝設電纜線後之剖面圖。
第4a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各元件之3/4剖面立體分解圖。
第4b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
第4c圖至第4f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四種型態之同軸電纜連接器之剖面圖。
第5a圖為本創作第一種導引元件立體示意圖。
第5b圖至第5d為本創作裝設第一種導引元件的分解作動剖面圖。
第6a圖為本創作第二種導引元件立體示意圖。
第6b圖至第6c為本創作裝設第二種導引元件的分解作動剖面圖。
第7a圖至第7b為本創作內套筒之後端延伸部第1種改良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7c圖至第7e為本創作內套筒之後端延伸部第2種改良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7f圖為本創作內套筒之後端延伸部第3種改良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7g圖為本創作內套筒之後端延伸部第4種改良結構立體示意圖。
12‧‧‧外套筒
14‧‧‧螺帽
142‧‧‧穿孔
144‧‧‧內凸緣
146‧‧‧螺紋部
122‧‧‧穿孔
123‧‧‧內凸緣
124‧‧‧後端延伸部
L2,L3‧‧‧長度
A1,A3‧‧‧夾角
202‧‧‧穿孔
204‧‧‧外凸緣
206‧‧‧第一表面
208‧‧‧第二表面
210‧‧‧後端延伸部
212‧‧‧螺紋部

Claims (53)

  1. 一種同軸電纜連接器,用於接合一電子裝置之具有一螺紋表面之一接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具有適於接合該螺紋表面之一螺帽、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內套筒及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外套筒,該外套筒套設在該內套筒上,該內套筒具有一第一後端延伸部,位於該外套筒內之一內部空間中,一環狀空間位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與該外套筒之間,其特徵在於: 該內套筒具有一螺紋部,該環狀空間的軸向長度係小於該內套筒到該內部空間之一後端的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紋部位在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紋部位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一外側管壁表面上,且朝向該環狀空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一外側管壁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3度至10度之間的一夾角。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內側管壁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3度至10度之間的一夾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內之一內側管壁具有一表面,面向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15度至60度之間的一夾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適於裝設連接至一同軸電纜,該同軸電纜包括一金屬線、包覆該金屬線之一絶緣層、包覆該絶緣層之一薄金屬層、包覆該薄金屬層之一金屬編織層及包覆該金屬編織層之一塑膠皮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內套筒適於容納該同軸電纜之該金屬線、該絶緣層及該薄金屬層,該環狀空間適於容納該金屬編織層及該塑膠皮層,且該螺紋部適於接觸該金屬編織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內套筒適於容納該同軸電纜之該金屬線、該絶緣層及該薄金屬層,該環狀空間適於容納該金屬編織層及該塑膠皮層,且該螺紋部適於接觸該薄金屬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片狀體,設置在該外套筒內且垂直於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該片狀體包括一圓環部,頂靠該外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該片狀體還包括複數長條部,呈輻射狀徑向地延伸,且每一該些長條部之一外側端連接該圓環部,且該片狀體還包括一圓盤部,連接每一該些長條部之一內側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片狀體,設置在該外套筒內,該片狀體包括一圓環部及延伸自該圓環部之複數長條部,該些長條部及該圓環部適於位在該環狀空間中且適於位在該塑膠皮層與該外套筒之一內側管壁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紋部位在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表面上,該螺紋部之面積為該內套筒之該內側管壁表面之面積40%至70%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徑向地對齊於該內凸緣之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表面上設有該螺紋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帽之一內凸緣適於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中心軸為中心在該內套筒之一外凸緣與該外套筒之間旋轉,徑向地對齊於該外凸緣之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表面上設有該螺紋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該螺紋部係從該內套筒之前端延著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分布至徑向地對齊於該內凸緣之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該外套筒自該內凸緣向後延伸一第二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係自該內套筒接合該內凸緣處向後延伸,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延伸至該內套筒之後端的長度係小於0.6倍之該第二後端延伸部延伸至該外套筒之後端的長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凸塊環繞該內套筒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90度至270度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線的弧度係相同於該第二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該軸線的弧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該軸線的弧度係介於15度至60度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一方形缺口位在該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凸塊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一V形缺口位在該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凸塊之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導引元件位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內,其中該導引元件包括一圓柱體位在該內套筒內及一底座位在該外套筒內並抵觸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後端表面,該底座與該圓柱體分別具有相對應之一穿孔及一凹槽。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底座之外徑係大於該圓柱體之該底端的外徑。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底座與該圓柱體為一體成型之元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聚合物。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橡膠。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海綿。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導引元件位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內,其中該導引元件包括一圓柱體位在該內套筒內,該圓柱體具有一凹槽。
  29. 一種同軸電纜連接器,用於接合一電子裝置之具有一螺紋表面之一接頭,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包括具有適於接合該螺紋表面之一螺帽、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內套筒及與該螺帽同軸之一外套筒,該外套筒套設在該內套筒上,該內套筒具有一第一後端延伸部,位於該外套筒內之一內部空間中,一環狀空間位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與該外套筒之間,其特徵在於: 該內套筒之內側管壁表面具有一螺紋部。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一外側管壁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3度至10度之間的一夾角。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內側管壁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3度至10度之間的一夾角。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內之一內側管壁具有一表面,面向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表面與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之間具有15度至60度之間的一夾角。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適於裝設連接至一同軸電纜,該同軸電纜包括一金屬線、包覆該金屬線之一絶緣層、包覆該絶緣層之一薄金屬層、包覆該薄金屬層之一金屬編織層及包覆該金屬編織層之一塑膠皮層。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內套筒適於容納該同軸電纜之該金屬線、該絶緣層及該薄金屬層,該環狀空間適於容納該金屬編織層及該塑膠皮層,且該螺紋部適於接觸該薄金屬層。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片狀體,設置在該外套筒內且垂直於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向方向,該片狀體包括一圓環部,頂靠該外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該片狀體還包括複數長條部,呈輻射狀徑向地延伸,且每一該些長條部之一外側端連接該圓環部,且該片狀體還包括一圓盤部,連接每一該些長條部之一內側端。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片狀體,設置在該外套筒內,該片狀體包括一圓環部及延伸自該圓環部之複數長條部,該些長條部及該圓環部適於位在該環狀空間中且適於位在該塑膠皮層與該外套筒之一內側管壁之間。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紋部位在該內套筒之一內側管壁表面上,該螺紋部之面積為該內套筒之該內側管壁表面之面積40%至70%之間。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徑向地對齊於該內凸緣之該內套筒之內側管壁表面上設有該螺紋部。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螺帽之一內凸緣適於以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中心軸為中心在該內套筒之一外凸緣與該外套筒之間旋轉,徑向地對齊於該外凸緣之該內套筒之內側管壁表面上設有該螺紋部。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該螺紋部係從該內套筒之前端延著該內套筒之內側管壁分布至徑向地對齊於該內凸緣之處。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外套筒之一內凸緣係緊配合地徑向接合該內套筒之一外側管壁,該外套筒自該內凸緣向後延伸一第二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係自該內套筒接合該內凸緣處向後延伸,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延伸至該內套筒之後端的長度係小於0.6倍之該第二後端延伸部延伸至該外套筒之後端的長度。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凸塊環繞該內套筒之一軸線的弧度係介於90度至270度之間。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一軸線的弧度係相同於該第二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該軸線的弧度。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凸塊環繞該同軸電纜連接器之該軸線的弧度係介於15度至60度之間。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一方形缺口位在該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凸塊之間。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該第一後端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凸塊軸向地向後突出於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一V形缺口位在該第一凸塊與該第二凸塊之間。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導引元件位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內,其中該導引元件包括一圓柱體位在該內套筒內及一底座位在該外套筒內並抵觸該第一後端延伸部之後端表面,該底座與該圓柱體分別具有相對應之一穿孔及一凹槽。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底座之外徑係大於該圓柱體之該底端的外徑。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底座與該圓柱體為一體成型之元件。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聚合物。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橡膠。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其中該圓柱體之材質包括一海綿。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同軸電纜連接器,更包括一導引元件位在該同軸電纜連接器內,其中該導引元件包括一圓柱體位在該內套筒內,該圓柱體具有一凹槽。
TW105204063U 2016-03-23 2016-03-23 同軸電纜連接器 TWM529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063U TWM529304U (zh) 2016-03-23 2016-03-23 同軸電纜連接器
US15/458,045 US10103459B2 (en) 2016-03-23 2017-03-14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063U TWM529304U (zh) 2016-03-23 2016-03-23 同軸電纜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9304U true TWM529304U (zh) 2016-09-21

Family

ID=5744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4063U TWM529304U (zh) 2016-03-23 2016-03-23 同軸電纜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3459B2 (zh)
TW (1) TWM529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6561B (zh) * 2016-05-31 2021-11-2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能纜線終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302B2 (en) 2017-06-08 2019-10-08 Pct International, Inc.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nd grounding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TWM569954U (zh) * 2018-04-25 2018-11-11 光紅建聖股份有限公司 同軸電纜線連接器
CN116435832B (zh) * 2023-04-17 2023-11-03 山东爱电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电力电缆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7589B2 (en) * 2004-11-24 2012-04-17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nnector having a conductively coated memb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130072057A1 (en) * 2011-09-15 2013-03-21 Donald Andrew Burris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grounding shield
TWM477708U (zh) * 2013-07-19 2014-05-01 Ezconn Corp 同軸電纜線連接器
MX368430B (es) * 2013-12-20 2019-10-03 Ppc Broadband Inc Blindaje contra radiofrecuencia para conectores de cables microcoaxiales.
DK3501065T3 (da) * 2016-08-19 2024-01-08 Ppc Broadband Inc Koaksialkabelkonnektorer med jordkontinuite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6561B (zh) * 2016-05-31 2021-11-2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能纜線終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79206A1 (en) 2017-09-28
US10103459B2 (en)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2749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and a retention adding feature
TWM529304U (zh) 同軸電纜連接器
US10164348B2 (en) Terminal/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oxide breaker element
CN104733875A (zh) 接头结构
US10381791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JP5785102B2 (ja) 埋め込まれた配線を備えた電気接点
TWM477708U (zh) 同軸電纜線連接器
US3296363A (en) Crimped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 with knurled extension
US10985514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having port grounding
JP2010061870A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EP355389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TWM568537U (zh) 同軸電纜線連接器
JP505948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TWM569954U (zh) 同軸電纜線連接器
CN205657254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TWM538270U (zh) 同軸電纜連接器
CN203415705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EP3039747B1 (en) Terminal/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oxide breaker element
WO2017016836A1 (en) Arrangement with a connector for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cable
TWM505097U (zh) 同軸電纜連接器
TWM488771U (zh) 接頭結構
JP2016018672A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JP7115955B2 (ja) 端子構造
CN209418791U (zh) 第一外套筒
JP6393536B2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