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7159U -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 Google Patents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7159U
TWM527159U TW105205318U TW105205318U TWM527159U TW M527159 U TWM527159 U TW M527159U TW 105205318 U TW105205318 U TW 105205318U TW 105205318 U TW105205318 U TW 105205318U TW M527159 U TWM527159 U TW M5271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olar cell
amorphous 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立國
闕煒洛
余承曄
Original Assignee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7159U/zh
Priority to JP2016002354U priority patent/JP3205613U/ja
Publication of TWM52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7159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一種異質接面(heterojunction)太陽能電池結構。
太陽能電池(solar cell)是以p-型及n-型半導體材料接合構成正、負極的光電元件,當太陽能電池經陽光照射後會吸收太陽光能而產生電子及電洞,正電荷(電洞)與負電荷(電子)會分別往正(p-型)、負極(n-型)方向移動,產生直流電流。這種光電元件能把光能轉換成電能,因此亦被稱為光伏電池 (photovoltaic,簡稱PV)。
通常,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方法係先進行晶圓表面清潔與粗糙化處理,然後進行擴散製程,在晶圓表面形成磷玻璃層及摻雜射極(emitter)區域,接著以蝕刻製程去除磷玻璃層,再形成抗反射層,然後,利用網印技術於電池正、背面以金屬漿料網印出電極圖案,然後進行高溫燒結,形成電極。最後,進行串焊將電池單元串接成模組。
近年,業界提出一種異質接面結構(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簡稱HIT)太陽能電池,以非晶矽薄膜來降低載子表面再結合速率,進一步提升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由於HIT太陽能電池受限於製程溫度(需低溫製程),無法使用高溫燒結製程(firing),故無法以氮化矽或氧化矽做為抗反射層,而必須採用TCO導電薄膜作為抗反射層。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改良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可以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及品質。
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本案提供一種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包含有一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正面上;一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本質氫化非晶矽膜上;一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以及一抗反射層,覆蓋該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該電極圖案直接接觸到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其中該電極圖案包含至少一匯流排電極以及至少一指狀電極。該抗反射層完全覆蓋該指狀電極。該抗反射層另設有一凹槽,僅僅顯露出該匯流排電極的上表面。
其中該抗反射層係為一介電抗反射層。例如,該介電抗反射層包含氮化矽或氧化矽。
一方面,本創作揭露一種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包含有一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第一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正面上;一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本質非晶矽膜上;一第一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一第一抗反射層,覆蓋該第一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一第二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背面上;一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二本質氫化非晶矽膜上;一第二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以及一第二抗反射層,覆蓋該第二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其中該第一抗反射層中設有一第一凹槽,顯露出部分該第一電極圖案。該第二抗反射層中設有一第二凹槽,顯露出部分該第二電極圖案。其中該第一抗反射層及該第二抗反射層均為一介電抗反射層。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方式,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然而如下之較佳實施方式與圖式僅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其繪示出本創作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的製作方法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首先提供一半導體基板11,具有一第一導電型摻雜,例如,n型摻雜結晶矽基板或結晶矽晶圓,其厚度例如約60-200微米左右,但不限於此。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受光面)S1上,可以先以表面粗糙化製程,形成有金字塔形結構,其高度較佳係2~6微米,但不限於此。通常,在形成金字塔形結構之前(或之後),會另進行晶圓表面清潔製程,以去除污染物。
如第2圖所示,在完成表面粗糙化製程後,繼續進行化學氣相沉積(CVD)製程,於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S1上沉積本質氫化非晶矽(i-a-Si:H)膜21、第二導電型(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以下稱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同時於半導體基板11的背面S2上沉積本質氫化非晶矽(i-a-Si:H)膜31、第一導電型(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以下稱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32。
上述薄膜可利用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法形成,其中CVD溫度範圍可介於20至200℃,其中,例如藉由在沉積過程中添加硼,可以提供p型摻雜,形成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藉由在沉積過程中添加磷,可以提供n型摻雜,形成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32。上述薄膜沉積方法為周知技術,故細節不再贅述。
如第3圖所示,接著利用網印製程,於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S1的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上網印金屬漿料,形成電極圖案25,並且於半導體基板11的背面S2的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32上網印金屬漿料,形成電極圖案35,其中,電極圖案25及電極圖案35可以包括匯流排電極25a、35a以及指狀電極(在此圖中的剖面僅顯示出匯流排電極25a、35a)。
如第4圖所示,接著,利用化學氣相沉積製程,於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S1及背面S2分別沉積介電抗反射層28及介電抗反射層38,例如,介電抗反射層28及介電抗反射層38可以包含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
最後,如第5圖所示,可以利用雷射或蝕刻等方法,分別移除掉匯流排電極25a、35a正上方的介電抗反射層28及介電抗反射層38,分別於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S1及背面S2形成凹槽29及凹槽39,顯露出匯流排電極25a、35a的上表面,方便進行後續的電池單元模組串接。接下來,可以再進行邊緣絕緣等後續處理,其為該領域週知技術,故細節不再贅述。
傳統HIT太陽能電池係在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以及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32上繼續形成一透明導電氧化(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O)層,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鋁鋅(aluminum zinc oxide, AZO)、氧化銦鎵鋅(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IGZO)、摻雜鍺氧化鋅(gallium doped zinc oxide, GZO)、二氧化錫(SnO 2)或氧化鋅(ZnO)。
然而,這樣的結構無法達到抗反射最佳化條件,故申請人提出一種改良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不需採用上述透明導電氧化層,而是使用氮化矽或氧化矽為抗反射層,如此能夠達到抗反射最佳化條件,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及品質。
第6圖繪示出本創作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的部分透視圖。為簡化說明,圖中僅顯示出半導體基板11的正面S1上的結構特徵。
如第6圖所示,本創作結構上的特徵在於匯流排電極25a以及指狀電極25b係直接形成在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上,並且直接接觸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22,這與傳統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中,匯流排電極以及指狀電極均形成在透明導電氧化層上,有很大的差異。
本創作結構上的另一特徵在於指狀電極25b係完全被介電抗反射層28所覆蓋,而僅僅匯流排電極25a的上表面被顯露出來。匯流排電極25a的側壁還是可以被介電抗反射層28所覆蓋。半導體基板11的背面S2上的結構特徵,請參見第5圖,由於與正面S1類似,故不再贅述。
此外,透過這樣的結構特徵,照射到匯流排電極25a以及指狀電極25b上面的光線,經過反射後,還可以透過介電抗反射層28再反射到電池的內部,藉此提升電池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11‧‧‧半導體基板
21‧‧‧本質氫化非晶矽(i-a-Si:H)膜
22‧‧‧第二導電型(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
25‧‧‧電極圖案
25a‧‧‧匯流排電極
25b‧‧‧指狀電極
28‧‧‧介電抗反射層
29‧‧‧凹槽
31‧‧‧本質氫化非晶矽(i-a-Si:H)膜
32‧‧‧第一導電型(n型)氫化非晶矽(n-a-Si:H)膜
35‧‧‧電極圖案
35a‧‧‧匯流排電極
38‧‧‧介電抗反射層
39‧‧‧凹槽
S1‧‧‧正面(受光面)
S2‧‧‧背面
第1圖至第5圖繪示出本創作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的製作方法示意圖。 第6圖繪示出本創作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的部分透視圖。
11‧‧‧半導體基板
21‧‧‧本質氫化非晶矽(i-a-Si:H)膜
22‧‧‧第二導電型(p型)氫化非晶矽(p-a-Si:H)膜
25‧‧‧電極圖案
25a‧‧‧匯流排電極
25b‧‧‧指狀電極
28‧‧‧介電抗反射層
29‧‧‧凹槽
S1‧‧‧正面(受光面)

Claims (15)

  1. 一種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包含有:       一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       一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的一正面上;       一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本質氫化非晶矽膜上;       一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以及       一抗反射層,覆蓋該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電極圖案直接接觸到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電極圖案包含至少一匯流排電極以及至少一指狀電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抗反射層完全覆蓋該指狀電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抗反射層另設有一凹槽,僅僅顯露出該匯流排電極的上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抗反射層係為一介電抗反射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介電抗反射層包含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型為n型,該第二導電型為p型。
  9. 一種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包含有:       一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       一第一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正面上;       一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本質氫化非晶矽膜上;       一第一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       一第一抗反射層,覆蓋該第一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二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一第二本質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一導電型摻雜半導體基板一背面上;       一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設於該第二本質氫化非晶矽膜上;       一第二電極圖案,直接設置在該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上;以及       一第二抗反射層,覆蓋該第二電極圖案以及該第一導電型氫化非晶矽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抗反射層中設有一第一凹槽,顯露出部分該第一電極圖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二抗反射層中設有一第二凹槽,顯露出部分該第二電極圖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抗反射層及該第二抗反射層均為一介電抗反射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介電抗反射層包含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導電型為n型,該第二導電型為p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其中該正面係為一受光面。
TW105205318U 2016-04-15 2016-04-15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TWM527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318U TWM527159U (zh) 2016-04-15 2016-04-15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JP2016002354U JP3205613U (ja) 2016-04-15 2016-05-24 ヘテロ接合太陽電池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318U TWM527159U (zh) 2016-04-15 2016-04-15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7159U true TWM527159U (zh) 2016-08-11

Family

ID=5655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5318U TWM527159U (zh) 2016-04-15 2016-04-15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05613U (zh)
TW (1) TWM5271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500B (zh) * 2016-12-07 2017-12-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異質接面太陽電池的製作方法
WO2024011808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背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3649B (zh) * 2017-03-28 2019-08-30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jt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735824A (zh) * 2017-04-24 2018-11-02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光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6907A (zh) * 2019-07-12 2019-09-17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提升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电池结构
CN113394309A (zh) * 2021-01-30 2021-09-14 宣城睿晖宣晟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73209A (zh) * 2024-02-01 2024-03-08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500B (zh) * 2016-12-07 2017-12-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異質接面太陽電池的製作方法
WO2024011808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背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5613U (ja)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2972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12198B1 (ko) 태양 전지
US7888160B2 (e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KR101000064B1 (ko) 이종접합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084107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JP6106403B2 (ja) 光電変換素子及び光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205613U (ja) ヘテロ接合太陽電池構造
US20100218818A1 (en)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056807A1 (en) Solar cell and fabricating process thereof
KR101612133B1 (ko) Mwt형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032866A (ko) 박형 기판으로 제작할 수 있는 후면 전극형 태양 전지
TWM517422U (zh) 具有局部鈍化的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
KR20100128727A (ko) 강유전체를 이용한 태양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20140022507A (ko) 후면전극형 이종접합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45734B2 (ja) 太陽電池素子
US20130127005A1 (en)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30068962A (ko) 태양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20009562A (ko) 태양 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81447B (zh)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218849510U (zh) 一种n型单晶硅hbc太阳能电池结构
KR20110026628A (ko) 고효율 태양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218629B1 (ko) 전하선택 박막을 포함하는 실리콘 태양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20077707A (ko) 국부화 에미터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542861U (zh) 太陽能電池
TWM517421U (zh) 異質接面太陽能電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