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8002U -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8002U
TWM498002U TW103215712U TW103215712U TWM498002U TW M498002 U TWM498002 U TW M498002U TW 103215712 U TW103215712 U TW 103215712U TW 103215712 U TW103215712 U TW 103215712U TW M498002 U TWM498002 U TW M49800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ag
arm
fixed
reducing
shoulder str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5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Yang Wu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Wu filed Critical De-Yang Wu
Priority to TW103215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8002U/zh
Publication of TWM498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8002U/zh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吊臂帶,特別地指一種用於上肢因受傷或手術後將上肢固定、制動或保護之醫療用之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習用吊臂帶例如第1圖所示,一般吊臂帶(10)之構造基本上包括一吊袋(12)及一肩帶(14)兩部分,該吊袋(12)之後端設成封閉端(121),前端包含有一穿口(122),並在兩端的頂部上設有一開口(123),及在前端穿口(122)的左右側壁上固接有一環件(124)。該肩帶(14)之一端固接至該吊袋(12)之封閉端(121)上,另一端設有一對魔術氈(141),使其端部穿過該環件(124)而繫止,藉此可調整該肩帶(14)之長度。
配戴時成如第1a及1b圖所示,病患之患肢自吊袋(12)之頂部開口(123)穿進,手腕從前端穿口(122)伸出,使肘部抵接在吊袋(12)之封閉端(121)上;傳統肩帶(14)之後端(或稱外側端)固定於吊袋(12)之封閉端(121)上,肩帶(14)前端由患肢上臂繞向背後,及繞經對側肩 頸交接處後垂降到胸前,而固定於吊袋(12)頂部開口(123)另一側的環件(124)上(成如第1a及1b圖所示)。
如上述之傳統吊臂帶(10),由於其構造使然,配戴時手臂會被限制在內旋內收之位置,且患者須刻意將手臂緊貼於胸前,否則吊袋會逐漸向後向上滑動,致使手臂向前滑落而失去固定的效果。
再如第1c圖所示,為了改善傳統吊臂帶(10)配戴時手臂容易向前滑落的缺點,市售有些吊臂帶(10’)在吊袋(12)前端穿口(122)的上方加裝有一小環帶(125),教示患者以拇指鈎於環帶(125)內以免吊袋(12)滑脫。惟,實際上患者長時間將拇指鈎於環帶時,拇指甚不舒服且容易疲累酸痛,防滑效果往往不佳,故患者大多不使用而形同虛設。而且,其配戴方式與傳統吊臂帶(10)無異,同樣地手臂會被限制在內旋內收之位置,前臂之內旋內收不利於於肩關節脫臼等所導致之關節韌帶組織損傷及肱骨上端骨折之癒合,尤其是含有大粗隆骨折之復位固定。
已知有許多有關“吊臂帶”的相關文獻被提出,例如台灣發明專利第349019號等。
在了解先前技術的問題及缺點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依照本創作之吊臂帶,將其肩帶後端固定於肘部前面,其繞行途徑係由患肢之腋下,經背部繞過對側肩頸交接處而垂降固定於吊袋前端,此配戴方 式即可改善傳統吊臂帶手臂會被限制在內旋內收位置之缺點。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在吊袋之後端設有開口及以黏扣帶可以封閉之,此設計可使手臂易於套入吊袋中,拉緊黏扣帶黏上即可封住後端開口,使肘部服服貼貼地包在肩帶後端固定點與黏扣帶之間,非常穩定,因此吊袋不會滑脫,而且穿戴較為方便,又因肩帶後端位於腋下而固定在肘部前面,以減少手臂內收和內旋的壓力,使手臂處於較自然舒適,且有利於韌帶及骨骼癒合之位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根據本創作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包括一吊袋、及一肩帶,該吊袋由軟性片材對摺所構成;其中,該吊袋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在該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定義一個橫向收容空間,且對應在第一端形成一入口、第二端形成一出口,及在該收容空間的上方定義一個頂部開口;自該吊袋第一端之一側壁上伸設有一黏扣帶,橫越過該收容空間之入口而繫止在相對側的側壁上。
又,該頂部開口之一端對應於該吊袋第一端為自由端,在其開口兩側壁之特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彼此可接合或分開;該頂部開口之另一端對應於該吊袋第二端為固定端,在其開口兩側壁之間固接至少一環件。
此外,該肩帶係懸吊在該吊袋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頂部開口之間,該肩帶之一端為固定端,固接在該頂部開口自由端之一側壁上;另一端為活動端,在其複數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使其端部穿過該頂部開口固定端之至少一環件,而可調整該肩帶之長度及固定。
較佳地,該肩帶固定端之固定點距離該吊袋橫向收容空間之入口有一預定距離,該距離大約在6cm至12cm之間,使吊袋適度包覆患肢之肘部。
較佳地,該肩帶固定端之固定點與活動端接合點之間維持至少22cm至30cm的距離,以適合大、中、小體型之患者。
較佳地,又包括一墊片,可滑動地穿設在該肩帶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以減輕患者長時間配戴時之肩部的壓迫感。
較佳地,該吊袋之第一端,在該黏扣帶上及其相對側側壁之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彼此可接合或分開,以調整其接合點,使患肢肘部服服貼貼地包覆於該黏扣帶與吊肩帶之固定端內。
如此,配戴時患者之患肢自該吊袋第一端入口穿進收容空間而從第二端出口伸出;該肩帶之一端連接在該吊袋第一端之入口頂部,另一端自患肢之腋下穿向背後,繞經對側肩頸交接處後垂接在該吊袋第二端之出口頂部之環件上,且藉由該黏扣帶包覆固定在患肢之肘部上。據此,配戴此護具時病患之手臂及肩膀較穩定舒適,由於肘部前面有吊肩帶固定端的阻擋,吊袋不會 滑脫,且肢體固定於較自然中性之位置,可使肱骨上端骨折及肩關節之韌帶損傷之修復更加完善和迅速。
20‧‧‧本創作吊臂帶
22‧‧‧吊袋
22a‧‧‧第一端
22b‧‧‧第二端
221‧‧‧收容空間
222‧‧‧開口
223‧‧‧黏扣帶
224、224’‧‧‧魔術氈
225、225’‧‧‧魔術氈
226‧‧‧環件
24‧‧‧肩帶
242‧‧‧墊片
241、241’‧‧‧魔術氈
第1圖為習知技術,係繪示一種傳統吊臂帶之基本構造之立體圖;第1a圖為顯示第1圖傳統吊臂帶之使用狀態之前視示意圖;第1b圖為顯示第1圖傳統吊臂帶之使用狀態之後視示意圖;第1c圖為習知技術,係繪示另一種傳統改良之吊臂帶之使用狀態之前視示意圖;第2圖係繪示本創作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之立體圖,其中顯示吊帶及黏扣帶已經解開;第3圖為顯示第2圖本創作吊臂帶之另一立體圖,其中顯示吊袋之頂部開口及黏扣帶已經解開;第4圖為顯示第2圖本創作吊臂帶之又一立體圖,其中顯示吊帶及黏扣帶已經扣接狀態;第5圖為顯示第2圖本創作吊臂帶之使用狀態之前視示意圖;第6圖為顯示第2圖本創作吊臂帶之使用狀態之後視示意圖。
以下將配合實施例對本創作技術特點作進一 步地說明,該實施例僅為較佳代表的範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謹藉由參考附圖結合下列詳細說明而獲致最好的理解。
首先,用第2至4圖來說明本創作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之一較佳的實施例。如圖所示之吊臂帶20,主要包括一吊袋22、及一肩帶24,該吊袋22係由軟性片材,例如布料、透氣性細網狀材料、或稍具彈性之布料成對摺所構成;其中,該吊袋22包含第一端22a及第二端22b,在該第一端22a和第二端22b之間定義一個橫向收容空間221,且對應在第一端形成一入口、第二端形成一出口,及在該收容空間221的上方定義一個頂部開口222。
如圖中所示,該吊袋22第一端22a自其一側壁上伸設有一黏扣帶223,該黏扣帶223自由端橫越過橫向收容空間之入口,而向相對側方向延伸有一適當長度,且在該黏扣帶223自由端及其相對側之側壁的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224、224,,使該黏扣帶223自由端繫止在相對側的側壁上,彼此可容易地接合或分開,用來調整該黏扣帶223之寬裕程度,以適應於任何體型之病患,而可將病患之肘部服服貼貼地包覆及固定。當然,黏扣帶與側壁的接合方式並不以此為限,例如扣件或其他接合方式亦可適用,利用魔術氈接合祇是舉例說明的較佳方式之一。
請一併參考第3圖,該吊袋22頂部開口222之一端,對應於吊袋22第一端22a為自由端,在其開口222 左右兩側壁之對應於該肩帶24固定端之固定點處設有一對魔術氈225、225’,使兩側壁彼此之間可容易地接合或分開,以方便於手臂之穿入吊袋22的收容空間221中;又,該魔術氈225、225’之設置點距離該吊袋22第一端22a之端部邊緣有一預定距離D1,較佳地維持至少6cm,以能適度地包覆患肢之肘部。該吊袋22頂部開口222之另一端,對應於吊袋22第二端22b為固定端,在其開口222左右兩側壁之間固接至少一環件226,當然不以此環件226為限,市售很多型式例如雙環、皮帶環或其他環扣件都可適用。
請再一併參考第2至4圖,該肩帶24係懸吊於該吊袋22第一端22a和第二端22b之頂部開口222之間,如圖中所示,該肩帶24之一端為固定端,例如以縫合的方式或以其他環扣件的方式,固接在頂部開口222自由端之一側壁上。該肩帶24之另一端為活動端,在其複數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241、241’,使其端部穿過該頂部開口222固定端之至少一環件226,而可調整該肩帶24之長度及固定,以適應於任何體型之病患。
此外,該肩帶24固定端之固定點,距離該吊袋22第一端22a之端部邊緣有一預定距離D1’,此距離D1’恰好適合該肩帶24之固定端固定在肘部的前面,同時該距離D1’也恰好適合該肩帶24從患肢之腋下穿向背後的方向,較佳地,該距離D1’約至少6cm至12cm之間,以使吊袋22適度包覆患肢之肘部。
再者,可以理解的是,為適應任何體型之患 者該吊袋22基本上應區分成大、中、小之規格,因此該肩帶24固定端之固定點與活動端接合點之間至少維持有22cm至30cm的距離D2,以適合大、中、小體型之患者;又進一步地,在該肩帶24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穿設有一活動墊片242,患者在穿戴時可將該墊片242調整在肩部的位置,使長時間配戴時能減輕肩部之壓迫感。
再如第5及6圖所示,根據本創作吊臂帶20配戴時,患者係將患肢自該吊袋22第一端22a入口穿進收容空間221而從第二端出口伸出;該肩帶24固定端固定在該吊袋22第一端22a之頂部開口222的一側,另一端自患肢之腋下穿向背後,繞經對側肩頸交接處後垂降而連接在該吊袋22第二端22b之頂部開口222的環件226上。如此穿戴方式不會將手臂限制在內旋內收之位置;並且,藉由該黏扣帶223拉緊後黏接即可封住吊袋22後端開口,而將患肢之肘部服服貼貼地包覆及固定在該肩帶24固定端與黏扣帶223之間,非常穩定,因此吊袋不會滑脫,而且穿戴較為方便。
綜上所述,配戴本創作吊臂帶之護具時,因肩帶之固定端位於肘部前面而減少手臂內收和內旋的壓力,使病患之手臂及肩膀較穩定舒適,吊袋與肩帶不會滑脫,且肢體固定於較自然中性之位置,可使肱骨骨折及肩關節之韌帶損傷之修復更加完善和迅速。
以上僅為本創作代表說明的較佳實施例,雖然圖式中僅以患者之左側患肢為示範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相對地同樣能適用於右側患肢,因此本創作並不 限制於所揭露的實施例,而是以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文字記載為準,亦即不偏離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應仍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22‧‧‧吊袋
22a‧‧‧第一端
22b‧‧‧第二端
221‧‧‧收容空間
222‧‧‧開口
223‧‧‧黏扣帶
226‧‧‧環件
24‧‧‧肩帶
242‧‧‧墊片

Claims (8)

  1. 一種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包括一吊袋、及一肩帶,該吊袋由軟性片材對摺所構成;其特徵在於:該吊袋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在該第一端和該第二端之間包含一個橫向收容空間,且對應在第一端形成一入口、第二端形成一出口,及在該收容空間的上方包含一個頂部開口;自該吊袋第一端之一側壁上伸設有一黏扣帶,橫越過該收容空間之入口而繫止在相對側的側壁上;該肩帶介於該吊袋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頂部開口之間;據此,患者之患肢自該吊袋第一端入口穿進收容空間而從第二端出口伸出;該肩帶之一端連接在該吊袋第一端之頂部開口的一側,恰巧位於患肢肘部之前面,另一端自患肢之腋下穿向背後,繞經對側肩頸交接處後垂接在該吊袋第二端之頂部開口上,且藉由該黏扣帶包覆固定在患肢之肘部上,並依肢體之大小調整黏扣帶之位置,使患肢肘部服貼包覆於該肩帶第一端與該黏扣帶之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頂部開口之一端對應於該吊袋第一端為自由端,在其開口兩側壁之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彼此可接合或分開;該頂部開口之另一端對應於該吊袋第二端為固定端,在其開口兩側壁之間固 接至少一環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開口兩側壁設置魔術氈之預定點距離該吊袋第一端之端部邊緣至少6cm的距離(D1),以適度包覆患肢之肘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肩帶之一端為固定端,固接在該頂部開口自由端之一側壁上;另一端為活動端,在其複數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使其端部穿過該頂部開口固定端之至少一環件,而可調整該肩帶之長度及固定。
  5. 如請求項4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肩帶固定端之固定點,距離該吊袋第一端之端部邊緣有一預定距離(D1’),該距離(D1’)至少6cm至12cm之間,以適度包覆患肢之肘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肩帶固定端之固定點與活動端接合點之間維持至少22cm至30cm的距離(D2),以適合大、中、小體型之患者。
  7. 如請求項6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又包括一墊片,可滑動地穿設在該肩帶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以減輕患者肩部之壓迫感。
  8. 如請求項1所述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其中該吊袋之第一端,在該黏扣帶上及 其相對側側壁之預定點上設有一對魔術氈,彼此可接合或分開,以利患肢手臂之穿入吊袋的收容空間中。
TW103215712U 2014-09-03 2014-09-03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TWM498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5712U TWM498002U (zh) 2014-09-03 2014-09-03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5712U TWM498002U (zh) 2014-09-03 2014-09-03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8002U true TWM498002U (zh) 2015-04-01

Family

ID=5343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5712U TWM498002U (zh) 2014-09-03 2014-09-03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80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2223A (zh) * 2018-08-13 2018-12-14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乳腺术后康复用保护装置
TWI664957B (zh) * 2017-07-25 2019-07-11 長庚大學 Upper limb fixed structure
CN111407496A (zh) * 2020-03-30 2020-07-14 常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开合半包围偏瘫患者上肢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957B (zh) * 2017-07-25 2019-07-11 長庚大學 Upper limb fixed structure
CN108992223A (zh) * 2018-08-13 2018-12-14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乳腺术后康复用保护装置
CN111407496A (zh) * 2020-03-30 2020-07-14 常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开合半包围偏瘫患者上肢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512B2 (en) Shoulder orthosis having a supportive strapping system
US8523796B2 (en) Inflatable splint
US9895254B2 (en) Limb support
US8639362B2 (en) Post-operative pectoral-pocket immobilization device
US6918885B2 (en) Vest having arm sling
US10092440B2 (en) Compression belts for selective chest compression following thoracic and cardiothoracic surgery and for selective abdominal compression following abdominal surgery
CN110215000B (zh) 具有易用系带的医用罩衣
TWM498002U (zh) 具有防止手臂滑動及減少內收內旋構造之吊臂帶
US20130237893A1 (en) Infant and Child Upper Extremity And Thoracic Stability Brace
US9095480B2 (en) Rear fastening absorbent garment
CN211326060U (zh) 一种背带式冰囊
CN211095080U (zh) 一种用于肱骨上段骨折及肩关节脱位复位的外固定衣
CA2880486A1 (en) Semi-rigid shoulder bra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50080776A1 (en) Sl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both reliable immobilization and comfort
JP3080117U (ja) 開閉式下着
CN216823834U (zh) 一种简易手臂吊带
CN206675048U (zh) 一种专用病服上衣
CN214016150U (zh) 一种上肢外伤骨折用病员服
CN219962027U (zh) 上肢骨折患者术后保暖病员服
CN212938090U (zh) 医用手术保暖上衣
CN212938124U (zh) 一种双拉链下肢病号裤
CN217219328U (zh) 一种精神病人用可调式约束衣
CN219962025U (zh) 一种骨科患者病号服
CN212754409U (zh) 一种新型病员裤
CN218889825U (zh) 肩外展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