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3100U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3100U
TWM493100U TW103214525U TW103214525U TWM493100U TW M493100 U TWM493100 U TW M493100U TW 103214525 U TW103214525 U TW 103214525U TW 103214525 U TW103214525 U TW 103214525U TW M493100 U TWM493100 U TW M49310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electrode layer
patterne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4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Chung Hsu
Kuo-Shu Hsu
feng-hua Lu
Cheng-Hong Xu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M493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3100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創作是關於觸控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觸控面板。
隨著科技的進步,觸控面板的應用也日益增加。目前觸控面板的應用主要包括:可攜式電子產品,如:平板電腦、手機、數位相機;金融商業用途,如:提款機、遠端視訊會議;公共資訊用途,如:機場、車站導覽、資料查詢等。
傳統的觸控面板大致包括相互貼合在一起的保護基板和透光基板。其中,透光基板又包含用於觸控感應的電極層,電極層通常是由蝕刻一整層的導電層形成一圖案化的電極層,由於電極層中有電極的區域(圖案部分)和無電極的區域(非圖案部分)對光線的折射率不同,使得外部光線入射至電極層再反射出來時,有電極的區域和無電極的區域反射率差異較大,將有可能導致電極圖形可見,影響觸控面板視覺外觀效果。
習知解決電極圖形可見的方法包括在觸控面板結構中增加多層光學膜,通過調整多層光學膜的折射率與電極層的折射率相匹配,從而降低電極圖形的可見度。但此方法需要多道鍍膜制程,且會導致觸控面板整體厚度增加,不利於製作工藝的簡化及觸控面板輕薄化。
有鑒於此,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電極圖形可見,製作工藝複雜的問題。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一第一透光板材、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第一透光板材與保護基板相對設置。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上,並位於保護基板 與第一透光板材之間。第一圖案化電極層具有一圖案部分及一非圖案部分。第一透明黏結層設置於保護基板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之間,且第一透明黏結層的折射率是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以使圖案部分及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其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上遠離保護基板的一側。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其設置於保護基板上,並位於保護基板與第一透明黏結層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與第一透光板材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層可包括第一折射率匹配層和第二折射率匹配層。第一折射率匹配層位於第一透光板材與第二折射率匹配層之間,且折射率介於2.0至2.5之間;第二折射率匹配層位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與第一折射率匹配層之間,且折射率介於1.3至1.6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第二透光板材、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及一第二透明黏結層。第二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第二透光板材上,並位於第一透光板材與第二透光板材之間。第二透明黏結層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保護基板與第一透明黏結層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透光板材可包括玻璃基板、塑膠基板、藍寶石基板、或聚酯薄膜。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黏結層可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保護基板,第二表面朝向第一透光板材。第二表面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的折射率,第一表面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的黏性。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黏結層厚度可介於150μm至200μm之間。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一透光板材、 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透光板材與保護基板相對設置。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透光板材上遠離保護基板的一側。第一圖案化電極層具有一圖案部分及一非圖案部分。第一透明黏結層設置於保護基板與透光板材之間,且第一透明黏結層的折射率是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以使圖案部分及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黏結層可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保護基板,第二表面朝向透光板材。第二表面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的折射率,第一表面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的黏性。
在一實施例中,透光板材及第一圖案化電極層是先形成於一承載板上,再轉移貼合至於保護蓋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透光板材的厚度可介於0.1μm至15μm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透光板材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之間。
承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觸控面板,通過高折射率的第一透明黏結層貼合保護基板和第一透光板材,第一透明黏結層不僅具有貼合的作用,更可通過其特有的高折射率使得圖案化電極層中圖案部分和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使得觸控面板中的電極圖形可見度降低甚或不可見,從而改善觸控面板的視覺外觀,同時減少現有技術中的多層光學膜鍍膜,使得觸控面板更加輕薄化,且簡化了製作工藝。
1、2、3、4、5‧‧‧觸控面板
11、21、31、41、51‧‧‧保護基板
12、22、32、42‧‧‧第一透光板材
13、23、33、43、53‧‧‧第一圖案化電極層
131‧‧‧圖案部分
132‧‧‧非圖案部分
14、24、34、44、54‧‧‧第一透明黏結層
141、241、341、441、541‧‧‧第一表面
142、242、342、442、542‧‧‧第二表面
15、25、35、45、55‧‧‧折射率匹配層
151、251‧‧‧第一折射率匹配層
152、252‧‧‧第二折射率匹配層
16、26、36、46、56‧‧‧遮蔽層
27、37、47‧‧‧第二圖案化電極層
48‧‧‧第二透光板材
49‧‧‧第二透明黏結層
52‧‧‧透光板材
圖1A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第一圖案化電極層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 面板,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以下實施例的內容中所稱的方位「上」及「下」僅是用來表示相對的位置關係。再者,一第一元件形成於一第二元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含實施例中的該第一元件與該第二元件直接接觸,或也可包含該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之間更有其他額外元件使該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無直接接觸。
圖1A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A所示,觸控面板1包括一保護基板11、一第一透光板材12、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14。第一透光板材12與保護基板11相對設置。保護基板11可為玻璃基板、塑膠基板、或藍寶石基板,還可為六面化學強化,或僅上、下表面化學強化而側面物理強化的強化基板,以免於使用者按壓觸控面板1時破壞觸控面板1的內部結構。第一透光板材12也可包括玻璃基板、塑膠基板、藍寶石基板、甚或聚酯薄膜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 film)或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film),以承載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於此,第一透光板材12是以玻璃基板為例進行說明,其中玻璃基板可提高觸控面板1的整體結構強度。
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12上,並位於保 護基板11與第一透光板材1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是直接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12上,可藉由曝光、顯影、蝕刻等製作工藝形成。進一步而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可包括單軸向的觸控電極(例如是梳狀電極)或雙軸向的觸控電極(例如是二軸向彼此交錯排列),本實施例是以雙軸向電極為例,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實施上,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可例如但不限於為金屬奈米導線、透明導電膜或金屬網格(metal mesh)等形式來呈現。金屬奈米導線可例如為奈米銀線(silver nanowire,SNW)或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CNT),而透明導電膜可例如為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摻氟氧化錫(fluorine doped tin oxide,FTO)、摻鋁氧化鋅(aluminum doped zinc oxide,AZO)或摻鎵氧化鋅(gallium doped zinc oxide,GZO)。
圖1B為圖1A所示第一圖案化電極層的俯視示意圖。請參 照圖1A及圖1B所示,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具有一圖案部分131及一非圖案部分132。圖案部分131為上述觸控電極的部分,可例如為多個塊狀或多個條狀的組合,於此是以塊狀示意。非圖案部分132為觸控電極以外的部分,在本實施例中,主要包括夾在塊狀觸控電極之間的區域。由於圖案部分131具有導電材料,其折射率主要為觸控電極的折射率,而非圖案部分132不具有導電材料,其折射率為第一透光板材12的折射率,因此圖案部分131的折射率與非圖案部分132的折射率不相同。外部光線穿透保護基板11到達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再經由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反射出去後,圖案部分131和非圖案部分132的反射率差異較大,並且圖案部分131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較高,也就是較不易透光,因此使用者容易看見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的圖案部分131。
請同時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第一透明黏結層14設置於 保護基板11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之間,以將保護基板11與第一透光板材12相貼合。第一透明黏結層14不同於普通的光學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普通光學膠的折射率一般與玻璃相近,範圍大約為1.48至1.5,且其僅有貼合的作用。而本創作之第一透明黏結層14相較於普通光學膠,具有較高的折射率,較佳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較佳在550nm波長下折射率為1.68,以使圖案部分131與非圖案部分132的光線反射率一致,較佳的,圖案部分131與非圖案部分132的光線反射率相等或基本相等,即,使得圖案部分131及非圖案部分132在可見光波長的光線下的反射率差值較小,藉以有效地降低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從而改善觸控面板的視覺外觀。
詳細而言,第一透明黏結層14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41 及一第二表面142。第一表面141朝向保護基板11,第二表面142朝向第一透光板材12,且第二表面142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141的折射率,而第一表面141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142的黏性。換句話說,第一透明黏結層14的第二表面142為高折射率的部分,折射率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可實現降低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的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而第一表面141為高黏性的部分,可實現將保護基板11與第一透光板材12貼 合的功能。其中,第一透明黏結層14的厚度是介於150μm至200μm之間。如此一來,藉由第一透明黏結層14設置於保護基板11及第一透光板材12之間,可同時具有將保護基板11與第一透光板材12連結,以及降低圖案部分131可見度的效果。
較佳地,觸控面板1可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15,其設置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與第一透光板材12之間,可為一單層或由多層所組成的複合疊層,並可根據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的折射率(N值)和消光係數(K值)以及第一透明黏結層14的折射率和厚度調整折射率匹配層15的折射率和厚度,以進一步降低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例如,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中的圖案部分131的折射率是介於1.48至2.03之間,消光係數是介於0.006至0.55之間,第一透明黏結層14的折射率是介於1.65至1.72之間,厚度是介於150μm至200μm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層15包括第一折射率匹配層151和第二折射率匹配層152。第一折射率匹配層151位於第一透光板材12與第二折射率匹配層152之間,第二折射率匹配層152位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與第一折射率匹配層151之間。第一折射率匹配層151的材料可例如但不限定為氧化鈮(Nb2 O5 ),第二折射率匹配層152的材料可例如但不限定為及氧化矽(SiO2 )。其中,第一折射率匹配層151的厚度是介於4nm至20nm之間,折射率是介於2.0至2.5之間;而第二折射率匹配層152的厚度是介於20nm至60nm之間,折射率是介於1.3至1.6之間,如此,可使得折射率匹配層15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及第一透明黏結層14作折射率匹配用,也即使得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中圖案部分131與非圖案部分132的光線反射率差異值最小化,從而降低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
此外,觸控面板1可更包括一遮蔽層16,其設置於保護基板11上朝向第一透光板材12的一側,在其他實施例中,遮蔽層16也可設置於保護基板11上遠離第一透光板材12的一側。進一步而言,遮蔽層16是位於保護基板11的周圍區域,以遮蔽第一圖案化電極層13與外部電路連接的引線(圖未示),或遮蔽電路板(圖未示)、或遮蔽其他電子元件。於此,遮蔽層16可使用光密度較高的遮光材料,例如油墨、光阻、或其組 合。
圖2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2所示,觸控面板2包括保護基板21、第一透光板材22、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第一透明黏結層24、折射率匹配層25以及遮蔽層26。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2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其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22上遠離保護基板21的一側,也就是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相異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包括第一軸向的觸控電極,而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包括第二軸向的觸控電極,其中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彼此交錯排列,例如是垂直交錯。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皆為銦錫氧化物(ITO)的透明導電膜,也就是觸控面板2為雙層銦錫氧化物(double ITO,DITO)的觸控面板。當然,銦錫氧化物(ITO)也可置換為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摻氟氧化錫(fluorine doped tin oxide,FTO)、摻鋁氧化鋅(aluminum doped zinc oxide,AZO)或摻鎵氧化鋅(gallium doped zinc oxide,GZO),在此不作限制。同樣地,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也可以金屬奈米導線或金屬網格的形式來實現。
在本實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層25設置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與第一透光板材22之間,且包括第一折射率匹配層251及第二折射率匹配層252。第一折射率匹配層251位於第一透光板材22與第二折射率匹配層252之間,第二折射率匹配層252位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與第一折射率匹配層251之間。本實施例的折射率匹配層25是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及第一透明黏結層24作折射率匹配用,並以調整折射率匹配層25的折射率和厚度來實現折射率匹配的目的,以進一步降低圖案部分的可見度。此外,折射率匹配層25的敘述可參照上述實施例所述,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在其他實施態樣中,折射率匹配層25也可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22與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之間,其中第一折射率匹配層251可位於第一透光板材22與第二折射率匹配層252之間,第二折射率匹配層252位於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與第一折射率匹配層251之間,以可進一步 降低圖案部分的可見度為考量。
同樣地,第一透明黏結層24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241及一第二表面242。第一表面241朝向保護基板21,第二表面242朝向第一透光板材22,且第二表面242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241的折射率,而第一表面241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242的黏性。換句話說,第一透明黏結層24的第二表面242為高折射率的部分,折射率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可實現降低第一圖案化電極層2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27的圖案部分(可參照圖1B所示的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的效果,而第一表面241為高黏性的部分,可實現將保護基板21與第一透光板材22貼合的功能。其中第一透明黏結層24的折射率與特性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因此不再贅述。
另外,保護基板21、第一透光板材22以及遮蔽層26的敘述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亦不贅述。
圖3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3所示,觸控面板3包括保護基板31、第一透光板材32、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第一透明黏結層34、折射率匹配層35、遮蔽層36以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3的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是設置於保護基板31上,並位於保護基板31與第一透光板材32之間。
類似地,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包括第一軸向的觸控電極,而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包括第二軸向的觸控電極,其中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彼此交錯排列,例如是垂直交錯。此外,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可例如但不限於為金屬奈米導線、透明導電膜或金屬網格(metal mesh)等形式來呈現,其敘述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不作贅述。
類似地,本實施例的折射率匹配層35是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及第一透明黏結層34作折射率匹配用,並以調整折射率匹配層35的折射率和厚度來實現折射率匹配的目的。於此,折射率匹配層35可設置於第一透光板材32及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之間,或如圖3所示設置於保護基板31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之間。
同樣地,第一透明黏結層34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341及 一第二表面342。第一表面341朝向保護基板31,第二表面342朝向第一透光板材32,且第二表面342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341的折射率,而第一表面341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342的黏性。換句話說,第一透明黏結層34的第二表面342為高折射率的部分,可實現降低第一圖案化電極層3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37的圖案部分(可參照圖1B所示的圖案部分131)可見度的效果,而第一表面341為高黏性的部分,可實現將保護基板31與第一透光板材32貼合的功能。其中第一透明黏結層34的折射率與特性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因此不再贅述。
圖4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 參照圖4所示,觸控面板4包括保護基板41、第一透光板材42、第一圖案化電極層43、第一透明黏結層44、折射率匹配層45以及遮蔽層46。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4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一第二透光板材48及一第二透明黏結層49。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設置於第二透光板材48上,並位於第一透光板材42與第二透光板材48之間。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透光板材42與第二透光板材48皆為聚酯薄膜。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4為雙薄膜(Cover Glass/Sensor Film X/Sensor Film Y,GFF)的觸控面板。具體而言,在製程上,先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43形成於第一透光板材42上,且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形成於第二透光板材48上,接著藉由第二透明黏結層49將第一透光板材42與第二透光板材48貼合,然後藉由第一透明黏結層44將保護基板41與第一透光板材42及第二透光板材48貼合。其中,本實施例的第二透明黏結層49可與第一透明黏結層44材料相同,其相關敘述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在此不作贅述。當然,第二透明黏結層49也可為普通的光學膠,僅用以貼合使用。
類似地,第一圖案化電極層43包括第一軸向的觸控電極, 而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包括第二軸向的觸控電極,其中第一軸向與第二軸向彼此交錯排列,例如是垂直交錯。
在本實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層45是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 43、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第一透明黏結層44以及第二透明黏結層49作 折射率匹配用,並以調整折射率匹配層45的折射率和厚度來實現折射率匹配的目的。
同樣地,第一透明黏結層44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441及 一第二表面442。第一表面441朝向保護基板41,第二表面442朝向第一透光板材42,且第二表面442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441的折射率,而第一表面441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442的黏性。換句話說,第一透明黏結層44的第二表面442為高折射率的部分,可實現降低第一圖案化電極層43及第二圖案化電極層47的圖案部分(可參照圖1B所示的圖案部分131)的可見度的效果,而第一表面441為高黏性的部分,可實現將保護基板41與第一透光板材42貼合的功能。其中第一透明黏結層44的折射率與特性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因此不再贅述。
圖5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 參照圖5所示,觸控面板5包括一保護基板51、一透光板材52、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54。透光板材52與保護基板51相對設置。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設置於透光板材52上遠離保護基板51的一側。 第一透明黏結層54設置於保護基板51與透光板材52之間,以將透光板材52連同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貼合於保護基板51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黏結層54的第一表面541朝向保 護基板51,第二表面542朝向透光板材52。同樣地,第二表面542的折射率大於第一表面541的折射率,而第一表面541的黏性大於第二表面542的黏性。如此一來,藉由第一透明黏結層54設置於保護基板51及透光板材52之間,可同時具有將保護基板51與透光板材52連結,以及降低圖案部分(可參照圖1B所示的圖案部分131)可見度的效果。其中第一透明黏結層54的折射率與特性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於此不再贅述。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連同透光板材 52可採用一薄膜轉移的製程形成於保護基板51上,例如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承載基板(圖未示);形成透光板材52例如為聚醯亞胺薄膜於承載基板上,再於透光板材52上形成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此時透光板材52位於承載基板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之間;形成一轉移層(圖未示)例如單 面膠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上;移除承載基板;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透光板材52連同轉移層藉由第一透明黏結層54貼合於保護基板51上,此時,透光板材52及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位於第一透明黏結層54與轉移層之間;然後再移除轉移層。如此一來,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連同透光板材52即通過第一透明黏結層54形成於保護基板51上。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連同透光板材52貼合於保護基板51上,是以透光板材52的一側貼合保護基板51,使得透光板材52位於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與第一透明黏結層54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透光板材52的材料較佳為聚醯亞胺 (Polyimide),可使用溶液塗佈再固化或其他適當方法形成,其厚度相對普通的玻璃基板很薄,可為約0.1μm至15μm,較佳約為2μm至5μm。
採用前述薄膜轉移的製程形成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透光 板材52於保護基板51上,由於透光板材52本身很薄,藉由承載基板的支撐作用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形成於透光板材52上,並後續再移除承載基板,再藉由轉移層的轉載作用,將透光板材52及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貼附於保護基板51上,可降低觸控面板的整體厚度。
同樣地,觸控面板5可更包括折射率匹配層55,其設置於 透光板材52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之間。其中折射率匹配層55的材料與特性可參照第一實施例所述。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層55是與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及第一透明黏結層54作折射率匹配用,並以調整折射率匹配層55的折射率和厚度來實現進一步降低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中圖案部分可見的功效。
另外,觸控面板5同樣可包括遮蔽層56,其設置於保護基 板51上朝向透光板材52的一側,並且是位於保護基板51的周圍區域,以遮蔽第一圖案化電極層53連接的引線(圖未示),或遮蔽電路板(圖未示)、或遮蔽其他電子元件。於此,遮蔽層56可使用光密度較高的遮光材料,例如油墨、光阻、或其組合。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觸控面板,通過高折射率的 第一透明黏結層貼合保護基板和第一透光板材,第一透明黏結層不僅具有 貼合的作用,更可通過其特有的高折射率使得圖案化電極層中圖案部分和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使得觸控面板中的電極圖形可見度降低甚或不可見,從而改善觸控面板的視覺外觀,同時減少現有技術中的多層光學膜鍍膜,使得觸控面板更加輕薄化,且簡化了製作工藝。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觸控面板
11‧‧‧保護基板
12‧‧‧第一透光板材
13‧‧‧第一圖案化電極層
14‧‧‧第一透明黏結層
141‧‧‧第一表面
142‧‧‧第二表面
15‧‧‧折射率匹配層
151‧‧‧第一折射率匹配層
152‧‧‧第二折射率匹配層
16‧‧‧遮蔽層

Claims (15)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一第一透光板材,與該保護基板相對設置;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一透光板材上,並位於該保護基板與該第一透光板材之間,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具有一圖案部分及一非圖案部分;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設置於該保護基板與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之間,且該第一透明黏結層的折射率是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以使該圖案部分及該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其設置於該第一透光板材上遠離該保護基板的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其設置於該保護基板上,並位於該保護基板與該第一透明黏結層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其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與該第一透光板材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折射率匹配層包括一第一折射率匹配層和一第二折射率匹配層,該第一折射率匹配層位於該第一透光板材與該第二折射率匹配層之間,且折射率介於2.0至2.5之間;該第二折射率匹配層位於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與該第一折射率匹配層之間,且折射率介於1.3至1.6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透光板材;一第二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二透光板材上,並位於該第一透光板材與該第二透光板材之間;及一第二透明黏結層,設置於該第一透光板材及該第二圖案化電極層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該保護基板與該第一透明黏結層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透光板材包括玻璃基板、塑膠基板、藍寶石基板、或聚酯薄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黏結層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朝向該保護基板,該第二表面朝向該第一透光板材,且該第二表面的折射率大於該第一表面的折射率,該第一表面的黏性大於該第二表面的黏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黏結層厚度介於150μm至200μm之間。
  1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保護基板;一透光板材,與該保護基板相對設置;一第一圖案化電極層,設置於該透光板材上遠離該保護基板的一側,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具有一圖案部分及一非圖案部分;以及一第一透明黏結層,設置於該保護基板與該透光板材之間,且該第一透明黏結層的折射率是大於等於1.65,且小於等於1.72,以使該圖案部分及該非圖案部分的光線反射率一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黏結層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朝向該保護基板,該第二表面朝向該透光板材,且該第二表面的折射率大於該第一表面的折射率,該第一表面的黏性大於該第二表面的黏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透光板材及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是先形成於一承載板上,再轉移貼合至該保護基板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透光板材的厚度介於0.1μm至15μm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折射率匹配層,其設置於該透光板材與該第一圖案化電極層之間。
TW103214525U 2014-06-19 2014-08-14 觸控面板 TWM4931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4648.8A CN105446507B (zh) 2014-06-19 2014-06-19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100U true TWM493100U (zh) 2015-01-01

Family

ID=5278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979A TWI614648B (zh) 2014-06-19 2014-08-14 觸控面板
TW103214525U TWM493100U (zh) 2014-06-19 2014-08-14 觸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979A TWI614648B (zh) 2014-06-19 2014-08-14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496B2 (zh)
CN (1) CN105446507B (zh)
TW (2) TWI614648B (zh)
WO (1) WO20151926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8191A (zh) * 2015-10-15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I614648B (zh) * 2014-06-19 2018-02-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6511B (zh) * 2014-07-24 2019-03-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TWI546712B (zh) * 2014-08-15 2016-08-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KR102415044B1 (ko) * 2015-12-11 2022-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CN112764587B (zh) * 2021-02-06 2023-03-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186B2 (en) * 2003-10-15 2011-11-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tterned conductor touch screen having improved optics
US8243027B2 (en) * 2006-06-09 2012-08-1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3370361B (zh) * 2011-01-21 2017-07-18 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 可聚合组合物、由其得到的固化产物以及这些材料的用途
CN108314979B (zh) * 2011-02-18 2020-02-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透明的粘合剂、使用方法和由其制得的制品
TWI448936B (zh) * 2011-07-21 2014-08-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2999196B (zh) * 2011-09-09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堆叠结构
US9079384B2 (en) * 2011-11-11 2015-07-14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having an index matching passivation layer
TWI537799B (zh) * 2011-12-09 2016-06-11 Touch panel structure
TWI477860B (zh) * 2012-01-04 2015-03-21 Tpk Holding Co Ltd 觸控面板
JP5956197B2 (ja) * 2012-03-05 2016-07-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積層用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KR20130119256A (ko) * 2012-04-23 2013-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96859B (zh) * 2012-11-01 2015-08-21 Eternal Materials Co Ltd 可光固化之框膠材料組合物
KR20140070106A (ko) * 2012-11-30 2014-06-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464734U (zh) * 2013-01-11 2013-11-01 Ushine Photonics Corp 透明導電膜及觸控面板結構
CN203502934U (zh) * 2013-09-29 2014-03-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3982347U (zh) * 2014-06-19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446507B (zh) * 2014-06-19 2018-12-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3982335U (zh) * 2014-06-19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46508B (zh) * 2014-06-19 2018-12-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46506B (zh) * 2014-06-19 2018-10-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204009808U (zh) * 2014-06-19 2014-12-1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648B (zh) * 2014-06-19 2018-02-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5138191A (zh) * 2015-10-15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261355B2 (en) 2015-10-15 2019-04-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023A (zh) 2016-01-01
US20150370357A1 (en) 2015-12-24
CN105446507A (zh) 2016-03-30
WO2015192686A1 (zh) 2015-12-23
US9817496B2 (en) 2017-11-14
CN105446507B (zh) 2018-12-25
TWI614648B (zh) 2018-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4649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614650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614648B (zh) 觸控面板
TWI525499B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I576751B (zh) A display device for a touch panel input device with an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coupling method
TW201541324A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I556146B (zh) 顯示觸控裝置
TW201610772A (zh) 觸控面板
CN203982347U (zh) 触控面板
CN204009808U (zh) 触控显示装置
TWM492472U (zh) 電路元件
TWI550459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6131231A1 (zh) 透明导电氧化物图案消隐结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982335U (zh) 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31806A1 (zh)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TWM500306U (zh) 觸控面板
TWI634470B (zh) Polariz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of the same
CN105739802A (zh) 石墨烯卷曲式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WO2015149264A1 (zh) 触摸屏、显示屏和触摸屏制作方法
CN108037858A (zh) 一种触摸屏、触控显示器及终端设备
KR20140001881U (ko) 고투과율 슬림형 경량화 투사식 정전용량 터치스크린구조
TW201508570A (zh) 觸控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M473531U (zh) 觸控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