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5543B -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5543B
TWI845543B TW108131653A TW108131653A TWI845543B TW I845543 B TWI845543 B TW I845543B TW 108131653 A TW108131653 A TW 108131653A TW 108131653 A TW108131653 A TW 108131653A TW I845543 B TWI845543 B TW I8455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wafer
coating
coating film
air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1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8762A (zh
Inventor
稻葉翔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8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5543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基板的面內迅速形成均勻性高的膜厚之塗布膜。本發明實施:固持程序,將基板藉由基板固持部來固持;氣流形成程序,將前述基板的周圍加以排氣而在該基板的表面形成氣流;塗布液供給程序,將用以形成塗布膜之塗布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表面;氣流控制程序,將用以被覆前述基板之被覆構件相對於已供給前述塗布液之基板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式相對性移動,並在位於該第二位置上之被覆構件與前述基板的表面之間所形成之縫隙處,將前述氣流形成為流速大於前述被覆構件位在前述第一位置時的流速;以及膜厚分布調整程序,然後使前述基板以比前述第一轉速更高之第二轉速旋轉,用以將前述基板的周緣部的塗布液甩脫而調整前述塗布膜的膜厚分布。

Description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本說明書關於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半導體元件的製造程序之中,吾人針對圓形的基板即半導體晶圓(以下記載為晶圓)塗布阻蝕劑等各樣塗布液而進行成膜處理。專利文獻1記載:於使已塗布在晶圓之阻蝕劑乾燥之際,將沿著晶圓周向之環狀構件配置在該晶圓上,來使該晶圓上的氣流整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92392號公報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技術,可在基板的面內迅速形成均勻性高的膜厚之塗布膜。
本說明書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具備:固持程序,將基板藉由基板固持部來固持;氣流形成程序,將前述基板的周圍加以排氣而在該基板的表面形成氣流;塗布液供給程序,將用以形成塗布膜之塗布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表面;氣流控制程序,將用以被覆前述基板之被覆構件相對於已供給前述塗布液之基板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相對性移動,並在位於該第二位置上之被覆構件與前述基板的表面之間所形成之縫隙處,將前述氣流形成為流速大於前述被覆構件位在前述第一位置時的流速;以及膜厚分布調整程序,繼而使前述基板以比前述第一轉速更高之第二轉速進行旋轉,用以甩脫前述基板的周緣部的塗布液而調整前述塗布膜的膜厚分布。
依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技術,在基板的面內迅速形成均勻性高的膜厚之塗布膜。
G:縫隙
W:晶圓
1:阻蝕膜形成裝置
10:控制部
11:旋轉夾盤
12:旋轉機構
14:杯狀部
15:排液口
16:排氣管
17:昇降銷
18:昇降機構
19:風機過濾單元(FFU)
21:阻蝕劑供給噴嘴
22:阻蝕劑供給機構
23:臂
24:移動機構
25:導件
26:等待區域
31:溶劑供給噴嘴
32:溶劑供給機構
37:支持部
38:背面清潔噴嘴
41:環板
42:開口部
43:支持構件
44:昇降機構
圖1係本說明書的一實施形態阻蝕劑塗布裝置的縱剖側視圖。
圖2係前述阻蝕劑塗布裝置的俯視圖。
圖3係將以前述阻蝕劑塗布裝置處理之晶圓的一例加以顯示之說明圖。
圖4係用以說明晶圓的周圍的氣流之說明圖。
圖5係用以說明晶圓的周圍的氣流之說明圖。
圖6係將晶圓的轉速的變化的一例加以顯示之時機長條圖。
圖7係將針對晶圓之塗布處理加以顯示之工序圖。
圖8係將針對晶圓之塗布處理加以顯示之工序圖。
圖9係將針對晶圓之塗布處理加以顯示之工序圖。
圖10係將針對晶圓之塗布處理加以顯示之工序圖。
圖11係將針對晶圓之塗布處理加以顯示之工序圖。
圖12係將設在前述阻蝕劑塗布裝置之環板的變形例加以顯示之縱剖側視圖。
圖13係將設在前述阻蝕劑塗布裝置之環板的變形例加以顯示之縱剖側視圖。
圖14係將評價測試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
圖15係將評價測試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
圖16係將評價測試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
圖17係將評價測試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參照圖1的縱剖側視圖及圖2的俯視圖,說明本說明書的塗布膜形成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即阻蝕膜形成裝置1。阻蝕膜形成裝置1具備:基板固持部即旋轉夾盤11,例如真空吸附直徑係300mm之圓形基板即晶圓W的背面中央部,藉以水平固持該晶圓W。此旋轉夾盤11連接至旋轉機構12,且藉由該旋轉機構12而繞 鉛直軸旋轉。又,以圍繞旋轉夾盤11所固持之晶圓W之方式設有:杯狀部14,防止來自晶圓W之各化學液的飛散。此杯狀部14的底部開設有排液口15。又,杯狀部14的底部設有排氣管16,於晶圓W的處理中將杯狀部14內加以排氣。藉由將此杯狀部14內排氣,而從晶圓W的周圍進行該晶圓W的表面上的排氣。
圖中的符號17係配置在旋轉夾盤11的周圍之垂直的三支昇降銷,且由昇降機構18而垂直昇降,在旋轉夾盤11與未圖示之基板搬運機構之間傳遞晶圓W。杯狀部14的上方設有風機過濾單元(FFU)19,將潔淨的空氣供給至旋轉夾盤11所載置之晶圓W。供給至晶圓W之空氣受到上述排氣管16排氣。又,在旋轉夾盤11的周圍所設之支持部37,將背面清潔噴嘴38設成被支持。背面清潔噴嘴38將阻蝕劑的溶劑噴吐至晶圓W的背面的周緣部,進行清潔。
阻蝕膜形成裝置1具備:阻蝕劑供給噴嘴21,例如向垂直下方噴吐阻蝕劑。此阻蝕劑供給噴嘴21連接至將阻蝕劑加以貯存之阻蝕劑供給機構22。阻蝕劑供給機構22具備泵或閥等,並將阻蝕劑往阻蝕劑供給噴嘴21供給。該阻蝕劑供給機構22所貯存之阻蝕劑的黏度例如係50cP~1000cP。阻蝕劑供給噴嘴21係由臂23的前端部所支持,且臂23的基端側連接至移動機構24。構成為藉由移動機構24使阻蝕劑供給噴嘴21藉由臂23而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動並自由昇降。圖2中符號25係使臂23水平移動之導件,圖2中符號26係在杯狀部14的外側使阻蝕劑供給噴嘴21等待之等待區域。
又,阻蝕膜形成裝置1具備:溶劑供給噴嘴31,例如向垂直下方噴吐溶劑。此溶劑供給噴嘴31連接至將溶劑加以貯存之溶劑供給機構32,且由該溶劑供給機構32將溶劑供給至溶劑供給噴嘴31。溶劑供給噴嘴31用以去除晶圓W的周緣 部的無需之阻蝕膜。溶劑供給噴嘴31係由臂33的前端部所支持,且臂33的基端側連接至移動機構34。構成為藉由移動機構34使溶劑供給噴嘴31藉由臂33而沿水平方向自由移動且自由昇降。圖2中符號35係使臂33水平移動之導件,且圖2中符號36杯狀部係在杯狀部14的外側使溶劑供給噴嘴31等待之等待區域。
再者,阻蝕膜形成裝置1,以位在旋轉夾盤11所載置之晶圓W的上方之方式,設有圓形的環狀構件即環板41。環板41的中心部形成有圓形的開口部42。而且,環板41的下表面與旋轉夾盤11所載置之晶圓W相向而被覆該晶圓W。俯視觀察下,環板41的中心即開口部42的中心對齊於旋轉夾盤11所載置之晶圓W的中心。因此,環板41形成為沿著晶圓W周向。
圖2所示之開口部42的直徑A1例如係30mm~80mm。而且,從開口部42的中心起至環板41的周端為止之長度A2例如係120mm~145mm。因此,晶圓W的中心部及周緣部未由環板41被覆。於說明的便宜上,會有將晶圓W之中由形成被覆構件之環板41所被覆之區域記載為中間部之情形。環板41經由支持構件43而連接至昇降機構44,且昇降在圖1以鏈線表示之上昇位置(第一位置)、及上昇位置的下方且在圖1以實線顯示之下降位置(第二位置)之間。
阻蝕膜形成裝置1設有電腦即控制部10。控制部10安裝有例如儲存在光碟、硬碟、MO(磁光碟)及記憶卡、DVD等記憶媒體之程式。已安裝之程式編入有命令(各步驟),俾將控制信號傳送至阻蝕膜形成裝置1的各部而控制其動作。具體而言,藉由程式控制旋轉機構12所行之晶圓W的轉速之變更、阻蝕劑供給噴嘴21及溶劑供給噴嘴31之移動、從阻蝕劑供給機構22往阻蝕劑供給噴嘴21之阻蝕劑之供給與阻斷、及環板41之昇降等動作。
接下來,參照圖3說明此阻蝕膜形成裝置1所處理之晶圓W。晶圓W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圖案。圖3所示之晶圓W的表面之中,將以鏈線圍繞之區域放大顯示於鏈線箭號的前方,在此放大圖中顯示凹凸圖案的一例。此例之中,以將晶圓W的表面劃分為矩陣狀之方式,在縱向、橫向各自形成有複數之溝(凹部)51。將圍繞溝51之凸部以符號52表示,凸部52係例如於俯視下正方形。圖3的留白的箭號的前方顯示有晶圓W的縱剖側視圖。溝51的深度(凸部52的高度)B1例如係1μm~15μm,更具體而言例如係8μm。溝51的寬度B2例如係10μm~5000μm,更具體而言例如係200μm。凸部52的一邊的寬度B3例如係10μm~5000μm,更具體而言例如係2800μm。此外,凹凸圖案不限於形成為此圖3顯示之形狀,於將未形成有凹凸圖案之基板加以處理之情形下亦可應用本說明書的技術。
接下來,說明以此阻蝕膜形成裝置1進行之處理的概要。此阻蝕膜形成裝置1,藉由旋轉塗布而將阻蝕劑塗布至如同上述形成凹凸圖案之晶圓W,且使阻蝕劑藉由晶圓W之旋轉來乾燥而將阻蝕膜加以成膜。然而,若以較高轉速使晶圓W旋轉來乾燥阻蝕劑時,則在徑向觀察晶圓W時,構成凹凸圖案之凹部內的膜厚之中,相較於晶圓W的周緣部側的膜厚而言,中心部側的膜厚大。意即,在晶圓W的面內,會有凹部內的阻蝕膜的厚度的均勻性變得較低之情形。
此係源於當晶圓W的轉速較高時,則作用於晶圓W的中心部側之離心力與作用於周緣部側之離心力之間產生較大的差異、阻蝕劑的黏度較高、及形成有上述凹凸圖案。若詳細敘明,則因為阻蝕劑的黏度較高,所以就阻蝕劑的流動性而言,較大幅受離心力的影響。意即,晶圓W之中,阻蝕劑在周緣部側較易往外側移動,但在晶圓W的中心部側阻蝕劑較不易往晶圓W的外側移動。換言之, 在晶圓W的中心部側易殘留阻蝕劑,在晶圓W的周緣部側不易殘留阻蝕劑。而且,因形成有上述凹凸圖案,而使阻蝕劑為了向晶圓W的外側移動須翻越此凹凸,因此在離心力小之晶圓W的中心部側容易殘留阻蝕劑,就結果而言,如同前述,徑向上的膜厚不均勻。於是,阻蝕膜形成裝置1之中,將阻蝕劑塗布在晶圓W的表面全體之後,使晶圓W以較低轉速旋轉,而進行晶圓W表面的阻蝕劑之乾燥。
其中,如上所述以較低轉速使晶圓W旋轉之情形下,晶圓W的表面的氣流的流速小,因此阻蝕劑的乾燥速度變慢,會導致產出量減少。因此,阻蝕膜形成裝置1之中,於以如同上述較低轉速使阻蝕劑乾燥之際,使環板41位在前述下降位置。圖4、圖5係環板41分別位在上昇位置、下降位置時之氣流的示意圖,亦參照此等圖4、圖5說明如上所述配置環板41之理由。圖4、圖5之中,以留白的箭號表示氣流。又,圖中符號20係阻蝕劑。
環板41位在上昇位置時,晶圓W的表面與環板41之間隔較大,因此由FFU19供給之空氣繞至環板41的下方之後朝往下方,較均勻性高地供給至晶圓W上。而且,如上所述供給至晶圓W上之空氣,流向晶圓W的外側而被排氣。
另一方面,環板41位在下降位置時,晶圓W的表面與環板41的下表面之間形成高度較小的縫隙G。如此狀態下,由FFU19供給之空氣的一部分被環板41所遮擋,並朝往晶圓W的中心部,流入至環板41的開口部42。而且,此空氣與由FFU19直接對著晶圓W朝往中心部供給之空氣匯流。
因此,相較於環板41位在上昇位置之狀態,朝往晶圓W的中心部供給之空氣的流量增大,藉此,該晶圓W的中心部上之氣流的速度變大。再者,聚集在晶圓W的中心部之空氣,利用杯狀部14內進行排氣,而在晶圓W的中間部朝向外側流動。此中間部之中,環板41與晶圓W之間形成有高度較小之縫隙G,亦即流道狹窄,藉以使通過此中間部上之空氣,以比環板41位在上昇位置之情形更高速度來流動。如上所述,利用曝於較高速度的氣流,使得在晶圓W的中心部及中間部使阻蝕劑之乾燥較快進行。
其中,於如同上述以較低轉速使晶圓W旋轉而使阻蝕劑乾燥之情形下,作用於晶圓W的周端部之離心力較低,再者,如同上述,因為阻蝕劑的黏度較高,所以該阻蝕劑的表面張力高。因此,如同上述使晶圓W以較低轉速旋轉時,阻蝕劑不易從該晶圓W的周端部甩脫。另一方面,則會有以下疑慮:利用離心力而自晶圓W的中心部朝往該周緣部供給阻蝕劑,導致在晶圓W的周緣部聚集較多量的阻蝕劑,晶圓W的周緣部的膜厚大於晶圓W的中心部、中間部的膜厚。為了防止如此周緣部的膜厚之上昇,將環板41定為不覆蓋晶圓W的周緣部之構成,即從晶圓W觀察上方係開放之構成。
詳細說明,就在該晶圓W的表面上從中心部往周緣部流動之氣流而言,若晶圓W的表面上的空間的高度越小即流道越窄,則其速度越大。因此,晶圓W的周緣部,相較於晶圓W的中間部而言,氣流的速度變慢,阻蝕劑不易乾燥。於如上所述晶圓W的周緣部的阻蝕劑未乾燥之狀態下,使晶圓W的轉速上昇,來將晶圓W的周緣部的阻蝕劑加以甩脫,並自晶圓W去除。藉此,抑制晶圓W的周緣部的膜厚變高,而在晶圓W的表面全體將膜厚分布控制為均勻性高的膜厚。於如同上述使晶圓W的轉速上昇之際,當環板41位在下降位置時,則會有晶圓W上 的氣流紊亂,而無法充份使膜厚分布的均勻性上昇之疑慮,因此使環板41移動至上昇位置。因此,於甩脫阻蝕劑時,環板41與晶圓W之間的縫隙大於為了使阻蝕劑乾燥而以較低轉速使晶圓W旋轉時。
此外,專利文獻1將環板配置成靠近晶圓W,用以於將晶圓W以1800rpm之較高轉速旋轉時,抑制晶圓W的表面上產生亂流。然而,未記載在如本阻蝕膜形成裝置1將晶圓W以較低速度旋轉時為了促進阻蝕劑之乾燥而配置環板。
參照圖6的時序圖與圖7~圖11的作用圖而依序說明上述阻蝕膜形成裝置1的動作。時序圖之中,將晶圓W的轉速(單位:rpm)設定成縱軸。首先,進行來自FFU19之空氣供給與杯狀部14內之排氣,且於環板41位在上昇位置之狀態下,在旋轉夾盤11載置晶圓W,並吸附該晶圓W的背面中央部。接下來,使阻蝕劑供給噴嘴21位在晶圓W的上方,並將阻蝕劑供給至該晶圓W的中心部。將晶圓W例如以1500rpm旋轉(時刻t1),並使阻蝕劑20延展至晶圓W的周緣部(圖7)。
當阻蝕劑20遍及晶圓W的表面全體時,則將晶圓W的轉速減少成為例如200rpm(時刻t2),此後,環板41位在下降位置(時刻t3,圖8)。如同前述,在晶圓W的中心部及中間部,表面的氣流的流速變高,迅速進行阻蝕劑20之乾燥(圖9)。其後,使環板41往上昇位置移動,並且使晶圓W的轉速上昇而定為例如1200rpm(時刻t4),甩脫未乾燥之晶圓W的周緣部的阻蝕劑20,藉由殘留在晶圓W表面之阻蝕劑20而形成阻蝕膜30(圖10)。
此後,進行由溶劑供給噴嘴31往晶圓W的周緣部之溶劑40的供給、及由背面清潔噴嘴38往晶圓W的背面之溶劑的供給,去除晶圓W的周緣部之無需的阻蝕 膜30,並且清潔晶圓W的背面(圖11)。其後,停止來自溶劑供給噴嘴31及背面清潔噴嘴38之溶劑40的供給,並停止晶圓W的旋轉(時刻t5),而結束阻蝕膜形成裝置1中之晶圓W的處理(圖12)。
依據此阻蝕膜形成裝置1,則於環板41位在下降位置之狀態下以較低轉速使晶圓W旋轉,並在其後使轉速上昇。藉此,可使阻蝕劑迅速乾燥來形成阻蝕膜30而達成產出量之提昇,並且以晶圓W的面內各部中之膜厚的均勻性高之方式形成該阻蝕膜30。其中,為了提昇在晶圓W的面內之阻蝕劑量的均勻性,上述時刻t2~t4之晶圓W的轉速(第一轉速)例如係10rpm~500rpm,且宜係10rpm~200rpm。又,就時刻t4以後的轉速(第二轉速)而言,只要可從晶圓W的周緣部甩脫阻蝕劑即可,例如係1000rpm以上。又,用以使阻蝕劑延展在晶圓W的周緣部之時刻t1~t2的轉速係比時刻t2~t4中之轉速更大的轉速(第三轉速),用以如上所述延展。時刻t2~t4例如係10秒~300秒,更具體而言例如係60秒,且時刻t4~t5例如係3秒~30秒,更具體而言例如係20秒。
又,亦可於時刻t4使轉速上昇後,使轉速減少,並以如此減少之轉速而由溶劑供給噴嘴31及背面清潔噴嘴38進行溶劑之供給。具體而言,定為如下:對用以甩脫阻蝕劑而言適當的轉速大於對用以進行晶圓W的周緣部的阻蝕膜之去除及晶圓W的周緣部之背面清潔而言適當的轉速。如此情形下,能以適當的轉速進行阻蝕劑之甩脫,且此後,以適當的轉速進行溶劑所成之處理。其中,為了確實防止晶圓W表面的氣流紊亂而於時刻t2使轉速減少後,於時刻t3使環板41移動至下降位置,但亦可於時刻t2使環板41移動至下降位置。又,上述處理之中,於時刻t4進行轉速之變更及環板41之開始移動,但亦可於時刻t3之後、且早於時刻t4來開始環板41之移動,並於使移動開始後進行轉速之變更。
環板41,構成為在杯狀部14的外側與晶圓W上之間呈橫向移動,但亦可定為於上述時刻t3~t4位在晶圓W上、且其外的時段位在杯狀部14的外側。此情形下,杯狀部14的外側係第一位置,且與前述實施形態同樣,晶圓W上係第二位置。又,於甩脫阻蝕劑而將晶圓W的轉速加以提昇時,使環板41移動成位在杯狀部14的外側。亦即,使環板41從晶圓W上退開。又,亦可取代昇降環板41,而利用昇降杯狀部14、旋轉夾盤11及旋轉機構12,來調整晶圓W與環板41之距離。意即,就環板41而言,只要可在晶圓W於時刻t2~t4以較低速度旋轉時被覆晶圓W之位置(被覆位置)、及被覆位置以外的位置之間相對性移動即可。被覆位置係晶圓W的表面的氣流的速度高於將環板41配置在該被覆位置以外的位置時之位置。
又,上述例之中,環板41的下表面係水平面,但不限於如上所述水平面,亦可例如構成為傾斜面。
意即,圖1的縫隙G的高度在環板41的下表面的各部亦可不同,該縫隙G的高度例如係1mm~20mm。其中,如同環板41之環狀構件不限於作為被覆構件而配置在晶圓W上來控制氣流。例如,亦可在其下表面相向於晶圓W之板狀的被覆構件,且係該被覆構件之相向於晶圓W的中央部之區域,開設有多數個孔。經由該多數個孔而將由FFU19供給之空氣呈噴淋狀供給至晶圓W表面。
為了使阻蝕劑之乾燥在晶圓W的周緣部慢於比該周緣部更內側的區域,不限於將環板定為上述構成,可定為如圖12所示之環板61之構成。以環板61中之相對於環板41而言之差異點為中心說明。環板61的周緣部側相對於中心部側而言彎曲。將環板61的周緣部側形成為相向於晶圓W的周緣部之第一部位62,且 將其下表面形成為隨著朝往周端而上昇之傾斜面。將環板61的中心部側形成為相向於晶圓W的中間部之第二部位63,且將其下表面形成為水平,並相向於晶圓W的中間部。利用構成如同上述環板61,而在晶圓W的周緣部上,越朝往該晶圓W的周端則縫隙G越寬廣。如同上述,縫隙G越小則朝往晶圓W的周緣之氣流的流速越高,因此,在晶圓W的周緣部上,氣流的流速小於晶圓W的中間部。故,可抑制晶圓W的周緣部上之阻蝕劑20的乾燥。
又,圖13顯示環板的其它構成例即環板64。針對環板64,以與環板41之差異點為中心說明。環板64形成有開口部42,並且具備由昇降機構44所昇降之圓環板即本體部45。在此本體部45,將圓環板即配接器46構成為自由裝卸。配接器46的外徑大於本體部45的外徑,且配接器46安裝在本體部45的周緣側。因此,於有安裝配接器46時、及未安裝時,晶圓W的周緣部受被覆之區域不同。意即,配接器46係用以將晶圓W的周緣部上露出之區域的寬度加以調整之構件。圖中的鏈線顯示裝配在本體部45之配接器46,且圖中的實線表示自本體部45卸下之配接器46。
配接器46,可作為消除每一裝置之阻蝕劑的乾燥性的差異之目的、或例如於啟動裝置時不易藉由調整轉速等處理配方來調整阻蝕劑之乾燥之情形下的對策來使用。此外,就配接器46而言,亦可定為與本體部45同樣由昇降機構所自由昇降。而且,亦可於使用該配接器46時,移動至連接於本體部45之位置(圖中鏈線的位置),並於不使用時移動至對本體部45而言往上方離開之位置(圖中實線的位置)。意即,可為操作員將配接器46對著本體部45裝卸,且亦可設有:裝卸機構,用以如上述配接器46用的昇降機構來將配接器46對著本體部45裝卸。
上述例使用阻蝕劑作為塗布液,但於將抗反射膜形成用的化學液、或絕緣膜形成用的化學液等用以形成其它塗布膜之塗布液加以使用之情形下,亦可應用本說明書的技術。此外,當知悉本說明書揭示之實施形態於全部要點皆為例示而非限制。上述實施形態,亦可不脫離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主旨而以各樣形態進行省略、置換、變更。
(評價測試)
以下,說明關連於本說明書而進行之評價測試。
評價測試1
就評價測試1(1-1~1-4)而言,使用上述阻蝕膜形成裝置1而將阻蝕劑塗布至複數之晶圓W後,以彼此為不同之態樣使阻蝕劑乾燥。而且,測量晶圓W的直徑上的各位置中之阻蝕膜的膜厚。就評價測試1-1而言,於與前述實施形態同樣使阻蝕劑遍及晶圓W的周緣部之後,將晶圓W的轉速定為1000rpm、並使環板位在上昇位置,來使阻蝕劑乾燥。就評價測試1-2而言,與評價測試1-1同樣將晶圓W的轉速定為1000rpm,但使環板41位在下降位置而形成上述縫隙G,來進行阻蝕劑的乾燥。就評價測試1-3而言,將晶圓W的轉速定為100rpm,此外以與評價測試1-1同樣之方式進行測試。就評價測試1-4而言,晶將圓W的轉速定為100rpm,此外以與評價測試1-2同樣的方式進行測試。此外,在將此評價測試1加以包含之各評價測試使用之環板,係與前述環板41不同,而構成為連晶圓W的周緣部亦加以被覆。
圖14、圖15係將此評價測試1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此等圖表的縱軸、橫軸分別顯示所測量之阻蝕劑的膜厚(單位:nm)、自晶圓W的中心起算的距離 (mm)。就自晶圓W的中心起算的距離而言,分別將一端側顯示為+之值、另一端側顯示為-之值。圖14之中分別將評價測試1-1的結果以實線圖表顯示,並將評價測試1-2的結果以點線圖表顯示,圖15之中分別將評價測試1-3的結果以實線圖表顯示,並將評價測試1-4的結果以點線圖表顯示。
若從圖14觀察評價測試1-1、1-2的結果,則知悉:使晶圓W以1000rpm旋轉時,藉由環板41而在晶圓W上形成較小縫隙G之情形,相較於不形成該縫隙G之情形而言,膜厚的均勻性減少。當將膜厚的最大值-膜厚的最小值定為膜厚全距時,則形成有縫隙G之情形下的膜厚全距約係未形成縫隙G之情形下的膜厚全距的約略2倍。
若觀察評價測試1-3、1-4的結果,則於將晶圓W以100rpm旋轉時,就晶圓W的膜厚的均勻性而言,在形成有縫隙G之情形與未縫隙G之情形中,膜厚全距差異不大,其中,形成有縫隙G者稍微小。因此,吾人已確認:此評價測試1之中,能於利用環板41而形成縫隙G來進行阻蝕劑之乾燥時,以較低轉速旋轉,藉此提昇晶圓W的面內中之阻蝕膜的膜厚的均勻性。
評價測試2
就評價測試2-1而言,在晶圓W的表面塗布液體即乳酸乙酯,並使用阻蝕膜形成裝置1而以100rpm旋轉來使其揮發。此旋轉時,藉由環板形成縫隙G。而且,測量晶圓W的徑向的各部中之乳酸乙酯的揮發速度。作為評價測試2-2,以與評價測試2-1約略同樣之方式進行測試,其中,此評價測試2-2係藉由未設環板之阻蝕劑塗布裝置來進行。因此,此評價測試2-2之中不進行前述較小縫隙G之形成。
圖16係將評價測試2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圖表的縱軸、橫軸分別顯示乳酸乙酯的揮發速度(單位:m/秒)、自晶圓W的中心起算的距離(單位:mm)。此圖16之中,分別將評價測試2-1的結果以實線顯示、並將評價測試2-2的結果以點線顯示。吾人從評價測試2-1、2-2確認:於設有環板之情形及未設環板之情形雙方,晶圓W的周緣部上的揮發速度大於晶圓W的中心部側上的揮發速度。
評價測試3
以下說明評價測試3。就評價測試3-1而言,藉由阻蝕膜形成裝置1來塗布阻蝕劑,並以100rpm旋轉預定時間來使其乾燥。而且,測量晶圓W的徑向上之膜厚分布。此評價測試3-1之中,於使阻蝕劑乾燥之際,藉由環板來形成前述縫隙G。又,作為評價測試3-2,進行與評價測試3-1約略同樣的測試。此評價測試3-2之中,就環板而言,使用與在評價測試3-1所使用者係形狀不同者。
圖17係將評價測試3的結果加以顯示之圖表,且與評價測試1的圖14、圖15同樣顯示膜厚與自晶圓W的中心起算的距離之關係。此等圖17之中,分別由圓展點表示評價測試3-1的結果、並由方形座標點表示評價測試3-2的結果。由此圖17的圖表,吾人知悉晶圓W的周緣部上的膜厚較大。由此評價測試3的結果及上述評價測試2的結果,吾人知悉乳酸乙酯的揮發速度之分布與阻蝕劑的膜厚之分布係相關。因此,吾人預想例如可如前述各例構成環板,而抑制晶圓W的周緣部上的乾燥,來進一步確實抑制晶圓W的周緣部的膜厚之上昇。
G:縫隙
W:晶圓
1:阻蝕膜形成裝置
10:控制部
11:旋轉夾盤
12:旋轉機構
14:杯狀部
15:排液口
16:排氣管
17:昇降銷
18:昇降機構
19:風機過濾單元(FFU)
21:阻蝕劑供給噴嘴
22:阻蝕劑供給機構
31:溶劑供給噴嘴
32:溶劑供給機構
37:支持部
38:背面清潔噴嘴
41:環板
42:開口部
43:支持構件
44:昇降機構

Claims (9)

  1. 一種塗布膜形成方法,包含:固持程序,將基板藉由基板固持部來固持;氣流形成程序,將該基板的周圍加以排氣而在該基板的表面形成氣流;塗布液供給程序,將用以形成塗布膜之塗布液供給至該基板的表面;氣流控制程序,將用以被覆該基板之被覆構件對於已受供給該塗布液之基板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作相對性移動,並在位於該第二位置上之被覆構件與以第一轉速旋轉之該基板的表面之間所形成之縫隙處,將該氣流形成為流速大於該被覆構件位在該第一位置時的流速;以及膜厚分布調整程序,然後使該基板以比該第一轉速更高的第二轉速旋轉,用以甩脫該基板的周緣部的塗布液而調整該塗布膜的膜厚分布;該氣流控制程序包含以下程序:將該氣流形成為該基板的周緣部上之該塗布膜的乾燥慢於比該周緣部更靠近基板的中心部上之塗布膜的乾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該被覆構件係沿著該基板周向而形成之環狀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該塗布液供給程序包含以下程序:以比該第一轉速更大之第三轉速使基板旋轉,用以使供給至該基板的中心部之該塗布液遍及該基板的周緣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 該膜厚分布調整程序,係於該基板的表面與該被覆構件之間形成之縫隙大於該氣流控制程序中之該縫隙的大小之狀態下、或於使該被覆構件從該基板上退開之狀態下進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之任一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一轉速係10rpm~500rp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之任一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二轉速係1000rpm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之任一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被供給該塗布液之基板,在其表面形成有凹凸圖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之任一項之塗布膜形成方法,其中,該被覆構件係沿著基板周向形成之環狀構件,該環狀構件之構成為:其周端位在比該基板的周端更靠該基板的中心之位置;或者具備相向於該基板的周緣部之環狀的第一部位及相向於比該基板的周緣部更內側的區域之環狀的第二部位,且從該基板至該第一部位之高度大於從基板至該第二部位之高度。
  9. 一種塗布膜形成裝置,具備:基板固持部,將基板加以固持;旋轉機構,使該基板固持部所固持之該基板旋轉; 杯狀部,圍繞著該基板固持部所固持之基板,藉由對該杯狀部之內部進行排氣以在該基板的表面形成氣流;噴嘴,將用以形成塗布膜之塗布液供給至該基板的表面的中心部;被覆構件,相對於該基板固持部所固持之基板從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作相對性移動,且至少在該第二位置上將該基板的表面覆蓋成在該被覆構件與該基板的表面之間形成縫隙;以及控制部;且該控制部輸出信號,用以實施以下步驟:擴展步驟,使該基板旋轉而將供給至該基板之該塗布液往周緣部擴展;氣流形成步驟,然後使該被覆構件相對於該基板從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相對性移動,並在該縫隙,將該氣流形成為流速大於該被覆構件位在該第一位置時的流速,且將該氣流形成為該基板的周緣部上之該塗布膜的乾燥慢於比該周緣部更靠近基板的中心部上之塗布膜的乾燥;以及旋轉步驟,然後使該基板以比第一轉速更高的第二轉速旋轉,用以甩脫該基板的周緣部的塗布液而調整該塗布膜的膜厚分布。
TW108131653A 2018-09-10 2019-09-03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TWI845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8965 2018-09-10
JP2018-168965 2018-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762A TW202018762A (zh) 2020-05-16
TWI845543B true TWI845543B (zh) 2024-06-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6168A (ja) 2014-05-08 2015-12-0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塗布膜形成装置、塗布膜形成方法、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6168A (ja) 2014-05-08 2015-12-0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塗布膜形成装置、塗布膜形成方法、記憶媒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7805B (zh) 塗佈膜形成裝置、塗佈膜形成方法、記憶媒體
TWI666684B (zh) 塗佈膜形成方法、塗佈膜形成裝置及記憶媒體
JP5139844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636158B (zh)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device
US11177124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1919776A (zh) 基板處理裝置、基板處理方法及記憶媒體
JP6465000B2 (ja) 塗布膜形成方法、塗布膜形成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KR102006059B1 (ko) 스핀 코팅 프로세스에서 결함 제어를 위한 덮개 플레이트
KR101724766B1 (ko) 도포 처리 장치, 도포 처리 방법 및 기억 매체
JP7056746B2 (ja)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び塗布膜形成装置
JP2015130542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481598B2 (ja) 塗布膜形成方法、塗布膜形成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5736017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845543B (zh)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JP5523502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758708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6402215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7202901B2 (ja)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び塗布膜形成装置
JP6402216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844613B (zh)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塗布膜形成裝置
JP7336276B2 (ja) 塗布膜形成方法及び塗布膜形成装置
TW202245915A (zh) 塗佈處理方法及塗佈處理裝置
JP2022178623A (ja) 塗布処理方法および塗布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