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946B - 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946B
TWI843946B TW110117204A TW110117204A TWI843946B TW I843946 B TWI843946 B TW I843946B TW 110117204 A TW110117204 A TW 110117204A TW 110117204 A TW110117204 A TW 110117204A TW I843946 B TWI843946 B TW I8439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lens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9582A (zh
Inventor
張東赫
金炳賢
許宰赫
趙鏞主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234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0916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9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9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94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 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沿著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安置的多個透鏡。透鏡沿著透鏡之間的光軸藉由各別氣隙彼此分離。透鏡包含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第一透鏡。滿足條件表達式1.5毫米<Gmax、TL<12.0毫米以及0.15<R1/f,其中Gmax為沿著光軸在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TL為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R1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本申請案是關於一種沿著光軸具有可變長度的光學成像系統。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0年9月24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the 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0-0123436號的優先權益,為了所有目的,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行動終端裝置可包含相機模組。舉例而言,行動終端裝置可包含一或多個相機模組。相機模組具有預定大小。舉例而言,相機模組具有對應於最接近相機模組的物側的透鏡與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或影像感測器)之間的總徑跡長度(track length;TL)的大小。相機模組的大小(亦即,TL)隨著相機模組的解析度或其他效能的改良而增加。相機模組的大小的增加可致使行動終端裝置的外觀改變。舉例而言,相機模組可自行動終端裝置的表面向外突出且提供不愉快的使用者體驗。另外,相機模組的大小的增加可導致對相機模組的頻繁傷害。舉例而言,由於相機模組的大部分暴 露於行動終端裝置外部,因此相機模組可易於因外部衝擊而損壞。
提供此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引入對下文在詳細描述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選擇。此發明內容既不意欲識別所主張的主題的關鍵特徵或必要特徵,亦不意欲用於輔助判定所主張的主題的範疇。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多個透鏡,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多個透鏡沿著透鏡之間的光軸藉由各別氣隙彼此分離,其中多個透鏡包含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第一透鏡,且滿足條件表達式1.5毫米<Gmax、TL<12.0毫米以及0.15<R1/f,其中Gmax為沿著光軸在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TL為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R1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
第一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
多個透鏡可更包含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的像側上朝向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
可滿足條件表達式0.001<D12/f<0.04,其中D12為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氣隙且等於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的距離。
可滿足條件表達式-3.0<f/f2+f/f3,其中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且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
可滿足條件表達式3.2<Nd2+Nd3,其中Nd2為第二透鏡的折射率,且Nd3為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可滿足條件表達式0.6<TL/f<1.3。
多個透鏡可更包含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成像平面的最末透鏡,且可滿足條件表達式0.12<BFL/f<0.26,其中BFL為沿著光軸自最末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第一透鏡組,包含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以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第一透鏡組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其中第一透鏡組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增大或減小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且在已移動第一透鏡組以減小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的狀態下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TLs與在已移動第一透鏡組以增大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的狀態下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TL的比率TLs/TL大於0.70且小於0.79。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
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1.9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可為沿著光軸在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二透鏡組與成像平面之 間的第三透鏡組。
沿著光軸在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2.0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可為沿著光軸在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小於沿著光軸在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且沿著光軸在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為沿著光軸在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沿著光軸在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且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為沿著光軸在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第一透鏡組更包含安置於第一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二透鏡,第二透鏡組包含安置於第二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三透鏡,且第三透鏡組包含安置於第三透鏡的像側上的第四透鏡及安置於第四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五透鏡。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第一透鏡組,安置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處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上;以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第一透鏡組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光軸上,其中第一透鏡組組態成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處,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第一長度為TL,在所述第二位置處,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第二長度為TLs,且TL及TLs滿足條件表達式0.70<TLs/TL<0.79。
第一透鏡組安置於第一位置處可使得光學成像系統能夠在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且第一透鏡組安置於第二位置處可使得光學成像系統不能夠在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多個透鏡,所述多個透鏡沿著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成像平面依序安置且劃分成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多個透鏡可沿著光軸藉由各別氣隙彼此分離,且在第一透鏡組的第一位置處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為多個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Gmax且可滿足條件表達式1.5毫米<Gmax。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五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一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六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一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七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一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四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五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六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四個透鏡,且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三個透鏡。
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二透鏡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第三透鏡組,其中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第二透鏡 組可包含總計一個透鏡且第三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相機模組包含:上文所描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第一透鏡鏡筒,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以及第二透鏡鏡筒,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其中第一透鏡鏡筒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一透鏡組。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含上文所描述的相機模組。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第一透鏡組,安置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處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第一透鏡組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光軸上;以及第三透鏡組,安置於第二透鏡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軸上,其中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組態成可在各別第一位置與各別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各別第一位置處,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第一長度為TL,在所述各別第二位置處,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第二長度為TLs,且TL及TLs滿足條件表達式0.70<TLs/TL<0.79。
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各別第一位置處可使得光學成像系統能夠在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且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各別第二位置處可使得光學成像系統不能夠在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多個透鏡,所述多個透鏡沿著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成像平面依序安置且劃分成第一透鏡 組、第二透鏡組以及第三透鏡組,多個透鏡可沿著光軸藉由各別氣隙彼此分離,且在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的各別第一位置處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為多個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Gmax且可滿足條件表達式1.5毫米<Gmax。
第一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第二透鏡組可包含總計一個透鏡,且第三透鏡組可包含總計兩個透鏡。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相機模組包含:上文所描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第一透鏡鏡筒,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第二透鏡鏡筒,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以及第三透鏡鏡筒,第三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三透鏡鏡筒中,其中第一透鏡鏡筒及第二透鏡鏡筒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在各別第一位置與各別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含上文所描述的相機模組。
其他特徵及態樣將根據以下詳細描述、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得顯而易見。
10、12:相機模組
20、22:行動終端裝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學成像系統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鏡
160、260、360、460、560、660、760:第六透鏡
370、470、570、670、770:第七透鏡
680、780:第八透鏡
BH1、BH2、BH3:透鏡鏡筒
G1:第一透鏡組
G2:第二透鏡組
G3:第三透鏡組
h:厚度
IF:濾光器
IMGHT:最大有效影像高度
IP:成像平面
SP:間隔件
TL、TLs:長度
圖1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的視圖。
圖2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3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4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二實例的視圖。
圖5是示出圖4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6為示出圖4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7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三實例的視圖。
圖8為示出圖7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9為示出圖7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10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四實例的視圖。
圖11為示出圖10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12為示出圖10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13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五實例的視圖。
圖14為示出圖13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15為示出圖13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16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六實例的視圖。
圖17為示出圖16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18為示出圖16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 圖。
圖19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七實例的視圖。
圖20為示出圖19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21為示出圖19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22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八實例的視圖。
圖23為示出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24為示出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25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九實例的視圖。
圖26為示出圖25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
圖27為示出圖25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圖28為包含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的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橫截面圖。
圖29為在收縮狀態下的圖28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橫截面圖。
圖30為包含圖28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行動終端裝置的第一實例的橫截面圖。
圖31為具有在收縮狀態下的相機模組的圖30中所示出的行動終端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32為包含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八實例的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橫截面圖。
圖33為在收縮狀態下的圖32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橫截面圖。
圖34為包含圖33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行動終端裝置的第二實例的橫截面圖。
圖35為具有在收縮狀態下的圖34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行動終端裝置的橫截面圖。
貫穿圖式及詳細描述,相同附圖標號是指相同元件。圖式可能未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楚、說明以及方便起見,可放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以及描繪。
提供以下詳細描述是為了輔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修改以及等效物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順序僅為實例,且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但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除了必須按特定次序發生的操作之外,可改變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順序。此外,為增加清楚性及簡潔性起見,可省略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功能及構造的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受限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實情為,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僅僅是為了示出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許多可 能方式中的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一些方式。
在本文中對字「可」的使用在描述各種實例(例如關於實例可包含或實施的內容)時意謂存在包含或實施此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而所有實例不限於此。
貫穿本說明書,當將諸如層、區或基底的元件描述為「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另一元件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另一元件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介入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相反,當將元件描述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另一元件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時,可不存在介入其間的其他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的所列項目中的任一者及任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
儘管諸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的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但此等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不受此等術語限制。實情為,此等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與另一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脫離實例的教示的情況下,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亦可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為易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使用諸如「在......上方」、「上部」、「在......下方」以及「下部」的空間相對術語來描述如圖中所示出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除了圖中所描繪的定向之外,此類空間相對術語亦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 舉例而言,若將圖中的裝置翻轉,則描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位於「上方」或「上部」的元件接著將相對於所述另一元件位於「下方」或「下部」。因此,視裝置的空間定向而定,術語「在......上方」涵蓋上方定向及下方定向兩者。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術語應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各種實例,且不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意欲同樣包含複數形式。術語「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指定存在所陳述的特徵、數值、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值、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
歸因於製造技術及/或容限,圖式中所示出的形狀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出的特定形狀,而是包含在製造期間出現的形狀變化。
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外,儘管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具有各種組態,但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其他組態是可能的。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的五個、六個、七個或八個透鏡。第一透鏡為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透鏡,且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或第八透鏡為最接近成像平面的透鏡。透鏡沿著光軸藉由各別空氣隙彼此間隔開。
在每一透鏡中,物側表面為透鏡的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表面,且像側表面為透鏡的最接近成像平面的表面。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對透鏡表面的形狀的提及是指透鏡表面的近軸區的形狀。透鏡表面的近軸區為透鏡表面的包圍且包含透鏡表面的光軸的中心部分,在所述中心部分中,入射於透鏡表面的光線與光軸成小角度θ,且近似值sin θ≒θ、tan θ≒θ以及cos θ≒1為有效的。
舉例而言,透鏡的物側表面凸起的陳述意謂透鏡的物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近軸區為凸起的,且透鏡的像側表面凹入的陳述意謂透鏡的像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近軸區為凹入的。因此,即使透鏡的物側表面可被描述為凸起的,但透鏡的整個物側表面亦可不為凸起的,且透鏡的物側表面的周邊區可為凹入的。此外,即使透鏡的像側表面可被描述為凹入的,但透鏡的整個像側表面亦可不為凹入的,且透鏡的像側表面的周邊區可為凸起的。
Gmax為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TL為在光學成像系統的非主動模式或影像捕獲模式(其中光學成像系統能夠捕獲影像)下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
TLs為在光學成像系統的非主動模式(在所述非主動模式下,光學成像系統不能夠捕獲影像)下光學成像系統沿著光軸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
BFL為沿著光軸自最末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或第八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
IMGHT為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有效影像高度且等於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區域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其中成像表面安置於成像平面處。換言之,IMGHT等於成像平面的最大有效區域的一半,所述最大有效區域對應於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區域。
f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且f1、f2、f3、f4、f5、f6、f7以及f8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的各別焦距。
Fno為光學成像系統的f-數,且等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除以光學成像系統的入射光瞳直徑。
透鏡的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及其他元件的厚度、透鏡之間的氣隙、透鏡與其他元件之間的距離、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第一透鏡至第八透鏡的焦距f1、焦距f2、焦距f3、焦距f4、焦距f5、焦距f6、焦距f7以及焦距f8、Gmax、TL、TLs、BFL以及IMGHT以毫米(millimeters;mm)為單位進行表示,但可使用其他量測單位。Fno、透鏡的折射率以及透鏡的阿貝(Abbe)數為無因次量。
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量測透鏡及其他元件的厚度、透鏡之間的氣隙、透鏡與其他元件之間的距離、Gmax、TL、TLs以及BFL。
光學成像系統的一個實例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五個透鏡、六個透鏡、七個透鏡或八個透鏡。光學成像系統可組態成使得多個透鏡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至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多個透鏡可藉由氣隙彼此間隔開。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的長度TL(沿 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的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物側表面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長度)可小於12.0毫米。光學成像系統可組態成改變長度TL。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組態成藉由減小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中的兩者之間的氣隙來減小長度TL。光學成像系統可組態成明顯減小光學成像系統的長度TL。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Gmax可大於1.5毫米。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及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可滿足預定條件表達式。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至條件表達式3中的任一者或任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
1.5毫米<Gmax (條件表達式1)
TL<12.0 (條件表達式2)
0.15<R1/f (條件表達式3)
替代地,f及R1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4。
0.15<R1/f<0.5 (條件表達式4)
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
光學成像系統的另一實例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第一透鏡組可包含最接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安置的第一透鏡。然而,第一透鏡組並非僅限於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可為可移動的,以增大或減小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可在光學成像系統的主動模式下增大,且可在 光學成像系統的非主動模式下減小。因此,光學成像系統的長度可在非主動模式下收縮預定比率。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在光學成像系統的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與光學成像系統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的比率(TLs/TL)可大於0.65且小於0.79。替代地,TLs/TL可大於0.70且小於0.79。換言之,TLs及TL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5及條件表達式6中的一者。
0.65<TLs/TL<0.79 (條件表達式5)
0.70<TLs/TL<0.79 (條件表達式6)
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可藉由氣隙彼此間隔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1.9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可為光學成像系統中的最大氣隙Gmax。
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第三透鏡組。舉例而言,包含一或多個透鏡的第三透鏡組可設置於第二透鏡組的像側上。第二透鏡組及第三透鏡組可藉由氣隙彼此間隔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2.0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可為光學成像系統中的最大氣隙Gmax。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及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彼此可具有預定大小關係。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小於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替代地,第一透鏡組與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可大於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
第一透鏡組、第二透鏡組以及第三透鏡組中的每一者可包含至少一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可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透鏡組的物側朝向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第二透鏡組可包含 安置於第二透鏡的像側上的光軸上的第三透鏡,且第三透鏡組可包含沿著光軸在自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至成像平面的第三透鏡的像側上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
在以下描述中,將詳細地描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組件。
光學成像系統包含五個或大於五個透鏡。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然而,光學成像系統不限於僅五個透鏡。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替代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以及第七透鏡。替代地,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以及第八透鏡。
第一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然而,第一透鏡的形狀不限於此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一透鏡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且小 於1.6的折射率。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焦距可在3.0毫米至9.0毫米的範圍內。
第二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6且小於1.7的折射率。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焦距可在-60毫米至-7.0毫米的範圍內。
第三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3且小於1.7的折射率。
第四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3且小於1.7的折射率。
第五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起的,或第五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五透鏡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或凸起像側表面,且具有負折射能力的第五透鏡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且小於 1.7的折射率。
第六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六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起的。舉例而言,第六透鏡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或凸起像側表面。第六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六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且小於1.6的折射率。
第七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七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或負折射能力。第七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七透鏡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或凹入像側表面。然而,安置於具有負折射能力的第六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七透鏡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七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七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且小於1.6的折射率。
第八透鏡具有預定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八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八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八透鏡可具有凹入像側表面。第八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八透鏡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5且小於1.6的折射率。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塑膠透鏡。舉例而言,在光學成像系統的五個或大於五個透鏡當中,至少一個透鏡可由塑膠材料製成。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非球面透鏡。舉例而言,在光學成像系統的五個或大於五個透鏡當中,至少一個透鏡可具有非球面物側表面及非球面像側表面。每一非球面表面由以下等式1定義: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1-75
在等式1中,c為透鏡表面的曲率且等於透鏡表面在透鏡 表面的光軸處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為二次曲線常數,Y為在垂直於透鏡表面的光軸的方向上自透鏡表面上的任一點至透鏡表面的光軸的距離,A、B、C、D、E、F、G、H、J、L、M、N、O以及P為非球面常數,且Z(也稱為垂度)為在平行於透鏡表面的光軸的方向上自透鏡表面上的與透鏡表面的光軸相距了距離r的點至垂直於光軸且與透鏡表面的頂點相交的相切平面的距離。
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最末透鏡與成像平面之間的濾光器。濾光器可阻擋進入光學成像系統的入射光的某些波長。舉例而言,濾光器可阻斷入射光的紅外波長。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具有安置於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的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器可組態成將藉由光學成像系統在成像表面上形成的光學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可為電荷耦合裝置(charge-coupled device;CCD)影像感測器,但不限於此。
光學成像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7至條件表達式12中的任一者或任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
0.001<D12/f<0.04 (條件表達式7)
-3.0<f/f2+f/f3 (條件表達式8)
3.2<Nd2+Nd3 (條件表達式9)
0.6<TL/f<1.3 (條件表達式10)
0.12<BFL/f<0.26 (條件表達式11)
Fno<2.5 (條件表達式12)
在條件表達式7至條件表達式12中,D12為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的距離,f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的焦距,f3為第三透 鏡的焦距,Nd2為第二透鏡的折射率,Nd3為第三透鏡的折射率,TL為在光學成像系統的主動模式下沿著光軸在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長度,BFL為沿著光軸在最接近成像平面的最末透鏡的像側表面與成像平面之間的長度,且Fno為光學成像系統的f-數且等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除以光學成像系統的入射光瞳直徑。
光學成像系統可進一步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3至條件表達式15中的任一者或任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
0.20<Gmax/TL<0.30 (條件表達式13)
-3.0<f/f2+f/f3<0 (條件表達式14)
3.2<Nd2+Nd3<3.5 (條件表達式15)
在條件表達式15中,Gmax為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在下文的描述中,將描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各種實例。
圖1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的視圖,圖2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3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1,光學成像系統100可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1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1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1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1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 側表面。第四透鏡1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14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1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15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150的物側表面上。第六透鏡1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1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1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1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至第五透鏡15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六透鏡16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1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1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2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1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1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1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100的長度(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1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1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1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1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1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1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2中列出。
表1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200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5-1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5-2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6-3
圖4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二實例的視圖,圖5為示出圖4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6為示出圖4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4,光學成像系統200可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2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2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230 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23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四透鏡2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2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五透鏡2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25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25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2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2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2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2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至第四透鏡24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五透鏡250及第六透鏡26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2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四透鏡240與第五透鏡25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2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5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2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2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2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200的長度(第一透鏡2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2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2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2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 題。
光學成像系統2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3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2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4中列出。
表3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000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四透鏡240與第五透鏡25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8-4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8-5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29-6
圖7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三實例的視圖,圖8為示出圖7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9為示出圖7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7,光學成像系統300可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第七透鏡37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3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 第二透鏡3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3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3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3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35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350的物側表面或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3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3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3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37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七透鏡37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37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3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至第六透鏡36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七透鏡37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3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六透鏡360與第七透鏡37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3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8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3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3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3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300的長度(第一透鏡310的物側表面與成 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3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3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3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3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5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3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6中列出。
表5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400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六透鏡360與第七透鏡37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1-7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2-8
圖10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四實例的視圖,圖11為示出圖10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12為示出圖10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10,光學成像系統400可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第七透鏡47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4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4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4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4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4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4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4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45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45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4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46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4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47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七透鏡47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47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4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至第五透鏡45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六透鏡460及第七透鏡47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4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五透鏡450與第六透鏡46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4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11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4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 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4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4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400的長度(第一透鏡4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4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4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4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4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7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8中列出。
表7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050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五透鏡450與第六透鏡46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4-9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5-10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5-11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6-12
圖13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五實例的視圖,圖14為示出圖13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15為示出圖13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13,光學成像系統500可包含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第七透鏡57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5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5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5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53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四透鏡5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5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五透鏡5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55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55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5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5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5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57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七透鏡57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57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5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至第四透鏡54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五透鏡550至第七透鏡570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 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5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四透鏡540與第五透鏡55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5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14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5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5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5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500的長度(第一透鏡5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5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5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5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5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9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5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10中列出。
表9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000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四透鏡540與第五透鏡55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7-13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8-14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8-15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39-16
圖16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六實例的視圖,圖17為示出圖16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18為示出圖16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16,光學成像系統600可包含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第七透鏡670、第八透鏡68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6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6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6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6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6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65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65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66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六透鏡6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6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 七透鏡67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七透鏡67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67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68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八透鏡68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68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6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610至第七透鏡67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八透鏡68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6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七透鏡670與第八透鏡68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6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17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6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6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6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600的長度(第一透鏡6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6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6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6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6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11中 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6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12中列出。
表11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512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七透鏡670與第八透鏡68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1-17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1-18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2-19
圖19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七實例的視圖,圖20為示出圖19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21為示出圖19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19,光學成像系統700可包含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第六透鏡760、第七透鏡770、第八透鏡78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710可具有 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二透鏡7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7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7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7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7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7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五透鏡7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75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五透鏡75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六透鏡76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六透鏡76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六透鏡76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七透鏡77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七透鏡77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七透鏡77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八透鏡78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八透鏡78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八透鏡78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
光學成像系統7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710至第六透鏡76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且第七透鏡770及第八透鏡78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7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六透鏡760與第七透鏡77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7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20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7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7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 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7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700的長度(第一透鏡7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7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7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7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7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13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7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14中列出。
表13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082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六透鏡760與第七透鏡77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4-21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5-22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5-23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6-25
圖22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八實例的視圖,圖23為示出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24為示出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22,光學成像系統800可包含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鏡85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8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8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二透鏡8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82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8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83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84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84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四透鏡840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上。第五透鏡8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85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
光學成像系統8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810及第二透鏡820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第三透鏡83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且第四透鏡840及第五透鏡850可構成第三透鏡組G3。第二透鏡組G2與第三透鏡組G3之間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8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三透鏡830與第四透鏡84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8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23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二 透鏡組G2且第二透鏡組G2可移動為更接近第三透鏡組G3,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8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及第二透鏡組G2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在光學成像系統8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第二透鏡組G2可安置成提供與第三透鏡組G3的最大距離,且在光學成像系統8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且第二透鏡組G2可安置成提供與第三透鏡組G3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800的長度(第一透鏡8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及第二透鏡組G2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8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8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8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8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15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8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16中列出。
表15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0.677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二透鏡820與第三透鏡830之間的氣隙。表15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2.103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二透鏡組G2與第三透鏡組G3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三透鏡830與第四透鏡84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7-26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8-27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8-28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49-29
圖25為示出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九實例的視圖,圖26為示出圖25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收縮狀態的視圖,且圖27為示出圖25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視圖。
參看圖25,光學成像系統900可包含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間隔件SP、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第五透鏡950、濾光器IF以及成像平面IP。
第一透鏡91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一透鏡910可具有凸起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第二透鏡92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二透鏡92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三透鏡93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三透鏡93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第四透鏡94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四透鏡94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凸起像側表面。反曲點可形成於第四透鏡940的物側表面或像側表面上。第五透鏡950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五透鏡950可具有凹入物側表面及凹入像側表面。
光學成像系統900可包含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以及間隔件SP可構成第一透鏡組G1,第三透鏡930可構成第二透鏡組G2,且第四透鏡940及第五透鏡950可構成第三透鏡組G3。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 的氣隙可為光學成像系統900中的最大氣隙Gmax。換言之,第二透鏡920與第三透鏡930之間的氣隙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900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其他氣隙。
如圖26中所示出,第一透鏡組G1可在不移動第二透鏡組G2的情況下移動為更接近第二透鏡組G2以減小光學成像系統900的長度。可選擇性地執行第一透鏡組G1的此定位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G1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900的主動模式(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大距離,且可安置成在光學成像系統900的非主動模式(不能夠捕獲影像的模式)下提供與第二透鏡組G2的最小距離。光學成像系統900的長度(第一透鏡910的物側表面與成像平面IP之間的距離)可視第一透鏡組G1及第二透鏡組G2的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900在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可大於光學成像系統90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因此,光學成像系統900可減輕在未使用相機模組時相機模組自行動終端裝置向外突出的問題。
光學成像系統9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在下表17中列出,且光學成像系統9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在下表18中列出。
表17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0.433與2.054的總和2.487為最大氣隙Gmax,其為第一透鏡組G1與第二透鏡組G2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二透鏡920與第三透鏡930之間的氣隙。表17中的厚度/距離行中的粗體值1.655為第二透鏡組G2與第三透鏡組G3之間的氣隙且亦為第三透鏡930與第四透鏡940之間的氣隙。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1-30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1-31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2-32
下表19列出上文所描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至第九實例的參數的值,且下表20列出上文所描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至第九實例中的條件表達式的值。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2-33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2-34
Figure 110117204-A0305-02-0053-35
圖28為包含圖1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一實例的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橫截面圖,圖29為在收縮狀態下的圖28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橫截面圖,圖30為包含圖28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行動終端裝置的第一實例的橫截面圖,且圖31為具有在收縮狀態下的相機模組的圖30中所示出的行動終端裝置的橫截面圖。
參看圖28及圖29,相機模組10可包含上文所描述的光學成像系統100至光學成像系統700中的一者。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0可包含光學成像系統100。
相機模組10可包含多個透鏡鏡筒BH1及透鏡鏡筒BH2。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0可包含第一透鏡鏡筒BH1及第二透鏡鏡筒BH2。透鏡鏡筒BH1及透鏡鏡筒BH2可組態成將光學成像系統100容納於其中。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BH1可將光學成像系統100的第一透鏡組G1容納於其中,且第二透鏡鏡筒BH2可將光學成像系統100的第二透鏡組G2容納於其中。透鏡鏡筒BH1及透鏡鏡筒BH2中的至少一者可組態成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BH1可在如圖29中所示出的光軸方向上朝向成像平面移動,使得可減小相機模組10的長度。舉例而言,相 機模組10的長度可減小第一透鏡鏡筒BH1的移動位移TL-TLs。
參看圖30及圖31,可將相機模組10安裝於行動終端裝置20中。可將相機模組10安裝在行動終端裝置20的一個表面上。相機模組10可如圖30中所示出的一般自行動終端裝置20的一個表面突出,或可如圖31中所示出的一般回縮至行動終端20中。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0可在影像捕獲模式下自行動終端20的一個表面突出,且可在非主動模式下回縮至行動終端裝置20中。相機模組10可在影像捕獲模式及非主動模式下具有不同長度。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0在影像捕獲模式下的長度TL可實質上等於行動終端裝置20的厚度h。相反地,相機模組10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可小於行動終端裝置20的厚度h。
在相機模組10中,由於相機模組10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在成像捕獲模式下自TLs增大至TL,因此可獲得用於實施高解析度的充足焦距。另外,由於相機模組10在非主動模式下完全回縮至行動終端裝置20中,因此可使相機模組10的前部免受外部衝擊的影響。
圖32為包含圖22中所示出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第八實例的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橫截面圖,圖33為在收縮狀態下的圖32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橫截面圖,圖34為包含圖33中所示出的相機模組的行動終端裝置的第二實例的橫截面圖,且圖35為具有在收縮狀態下的相機模組的圖34中所示出的行動終端裝置的橫截面圖。
參看圖32及圖33,相機模組12可包含光學成像系統800及光學成像系統900中的一者。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可包含光 學成像系統800。
相機模組12可包含多個透鏡鏡筒BH1、透鏡鏡筒BH2以及透鏡鏡筒BH3。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可包含第一透鏡鏡筒BH1、第二透鏡鏡筒BH2以及第三透鏡鏡筒BH3。透鏡鏡筒BH1、透鏡鏡筒BH2以及透鏡鏡筒BH3可組態成將光學成像系統800容納於其中。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BH1可將光學成像系統800的第一透鏡組G1容納於其中,第二透鏡鏡筒BH2可將光學成像系統800的第二透鏡組G2容納於其中,且第三透鏡鏡筒BH3可將光學成像系統800的第三透鏡組G3容納於其中。透鏡鏡筒BH1、透鏡鏡筒BH2以及透鏡鏡筒BH3中的至少一者可組態成在光軸方向上移動。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BH1及第二透鏡鏡筒BH2可在如圖33中所示出的光軸方向上朝向成像平面移動,使得可減小相機模組12的長度。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的長度可減小第一透鏡鏡筒BH1及第二透鏡鏡筒BH2的移動位移TL-TLs。
參看圖34及圖35,可將相機模組12安裝於行動終端裝置22中。可將相機模組12安裝於行動終端裝置22的一個表面上。相機模組12可如圖34中所示出的一般自行動終端裝置22的一個表面突出,或可如圖35中所示出的一般回縮至行動終端裝置22中。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可在影像捕獲模式下自行動終端裝置22的一個表面突出,且可在非主動模式下回縮至行動終端裝置22中。相機模組12可在影像捕獲模式及非主動模式下具有不同長度。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在影像捕獲模式下的長度TL可實質上等於行動終端裝置22的厚度h。相反地,相機模組12在非主動模式下的長度TLs可小於行動終端裝置22的厚度h。
在相機模組12中,由於相機模組12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長度在影像捕獲模式下自TLs增大至TL,因此可獲得用於實施高解析度的充足焦距。特定言之,由於相機模組12可將焦距增大第一透鏡鏡筒BH1及第二透鏡鏡筒BH2的移動位移,因此可執行長程影像捕獲或焦度調整。另外,由於相機模組12在非主動模式下完全回縮至行動終端裝置22中,因此可使相機模組12的前部免受外部衝擊的影響。
所描述實例提供一種具有可調整的長度的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相機模組以及包含所述相機模組的行動電子裝置。
雖然上文已示出及描述特定實例,但在理解本揭露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在此等實例中進行在形式及細節方面的各種改變。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應被視為僅為描述性意義的,而非出於限制性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應被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類似特徵或態樣。若以不同次序執行所描述技術及/或若以不同方式組合且/或用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來替換或補充所描述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則可達成合適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疇並非由詳細描述限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限定,且屬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範疇內的所有變化應被解釋為包含於本揭露中。
100:光學成像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G1:第一透鏡組
G2:第二透鏡組
IF:濾光器
IP:成像平面
TL:長度

Claims (33)

  1.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多個透鏡,沿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所述多個透鏡藉由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多個透鏡之間的各別的氣隙彼此分離,其中所述多個透鏡包括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所述物側的第一透鏡,其中靠近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的第二透鏡具有凸的物側表面,且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9毫米<Gmax<2.8毫米TL<12.0毫米0.15<R1/f其中Gmax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TL為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長度,R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且f為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凹入像側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多個透鏡更包括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上朝向所述成像平 面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的所述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001<D12/f<0.04其中D12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的氣隙的距離且等於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的距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3.0<f/f2+f/f3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且f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3.2<Nd2+Nd3其中Nd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且Nd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6<TL/f<1.3。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多個透鏡更包括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所述成像平面的最末透鏡,且 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12<BFL/f<0.26其中BFL為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最末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長度。
  10.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組,包括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安置成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所有透鏡當中最接近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以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增大或減小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距離,其中靠近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的第二透鏡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在已移動所述第一透鏡組以減小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所述距離的狀態下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長度TLs與在已移動所述第一透鏡組以增大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所述距離的狀態下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的所述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長度TL的比率TLs/TL大於0.70且小於0.79,且其中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大於1.9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第三透鏡組。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大於2.0毫米且小於2.8毫米,且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小於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且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所述氣隙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大於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第三透鏡組之間的氣隙,且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所述氣隙為沿著所述光軸在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中的透鏡之間的所有氣隙當中的最大氣隙。
  16.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更包括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上的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三透鏡,且 所述第三透鏡組包括安置於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上的第四透鏡及安置於所述第四透鏡的像側上的第五透鏡。
  17.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上且安置於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處;以及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所述光軸上,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組態成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處,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第一長度為TL,在所述第二位置處,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組的所述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第二長度為TLs,其中最靠近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設置的所述第一透鏡的最靠近像側表面的第二透鏡具有凸的物側表面,且TL及TLs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70<TLs/TL<0.79,且當所述第一透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處,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為最大氣隙Gmax且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9毫米<Gmax<2.8毫米。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位置處使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能夠在所述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且所述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位置處使得所述光學成像系 統不能夠在所述成像平面上形成所述物件的所述影像。
  19.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五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一個透鏡。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六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一個透鏡。
  21.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七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一個透鏡。
  22.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四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
  23.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五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
  24.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六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
  25.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四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三個透鏡。
  26.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第三透鏡組,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一個透鏡,且所述第三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
  27.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第一透鏡鏡筒,所述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以及第二透鏡鏡筒,所述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在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一透鏡組。
  28. 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括如請求項27所述的相機模組。
  29.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上且安置於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處;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之間的所述光軸上;以及第三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所述光軸上,最靠近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的最靠近像側表面的第二透鏡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及所述第二透鏡組組態成可在各別的第一位置與各別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各別的第一位置處,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組的物側表面至所 述成像平面的第一長度為TL,在所述各別的第二位置處,所述光學成像系統沿著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組的所述物側表面至所述成像平面的第二長度為TLs,且TL及TLs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0.70<TLs/TL<0.79,且當所述第一透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處,所述第一透鏡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之間的氣隙為最大氣隙Gmax且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1.9毫米<Gmax<2.8毫米。
  30. 如請求項29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及所述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各別的第一位置處使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能夠在所述成像平面上形成物件的影像,且所述第一透鏡組及所述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各別的第二位置處使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不能夠在所述成像平面上形成所述物件的所述影像。
  31. 如請求項29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包括總計一個透鏡,且所述第三透鏡組包括總計兩個透鏡。
  32.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如請求項29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第一透鏡鏡筒,所述第一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第二透鏡鏡筒,所述第二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以及 第三透鏡鏡筒,所述第三透鏡組安置於所述第三透鏡鏡筒中,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及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組態為可移動的,以在所述各別的第一位置與所述各別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一透鏡組及所述第二透鏡組。
  33. 一種行動終端裝置,包括如請求項32所述的相機模組。
TW110117204A 2020-09-24 2021-05-13 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TWI843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3436A KR102609160B1 (ko) 2020-09-24 2020-09-24 촬상 광학계
KR10-2020-0123436 2020-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9582A TW202219582A (zh) 2022-05-16
TWI843946B true TWI843946B (zh) 2024-06-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8111A1 (ja) 2011-10-20 2013-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8111A1 (ja) 2011-10-20 2013-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1123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KR102494345B1 (ko) 촬상 광학계
US10146030B2 (en) Zoom lens
KR100973290B1 (ko) 카메라용 결상 광학계
KR101699681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US12044834B2 (en) Telephoto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zoom camera apparatus
KR101691351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364974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WO2009139114A1 (ja) 広角レンズ
KR101834554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20130025750A (ko) 단초점 렌즈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KR101276534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215827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US9715084B2 (en) Photographic lens optical system
KR101157398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US20240134152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KR20160059239A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691350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TWI843946B (zh) 光學成像系統、相機模組及行動終端裝置
KR101932235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222839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303559B1 (ko)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20220017139A (ko) 광학계
KR20230009727A (ko) 광학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10129423A (ko) 광학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