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3478B - 轉向輔助車燈 - Google Patents

轉向輔助車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3478B
TWI833478B TW111146289A TW111146289A TWI833478B TW I833478 B TWI833478 B TW I833478B TW 111146289 A TW111146289 A TW 111146289A TW 111146289 A TW111146289 A TW 111146289A TW I833478 B TWI833478 B TW I8334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rabola
collecting
central axis
rad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23740A (zh
Inventor
施明智
Original Assignee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6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347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3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34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2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3740A/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轉向輔助車燈,包含一發光單元,以及一光學透鏡。該光學透鏡包括一由後端往前凹伸且能供光線射入的集光入射面、一位於前方且能供光線射出的出光面,以及一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圍繞該集光入射面並能將部分的光線往該出光面反射的集光反射面。該集光入射面圍繞界定出一個集光空間。該集光反射面包括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上下左右的一第一面部、一第二面部、一第三面部與一第四面部,以及數個不連續地連接於該第一面部、該第二面部、該第三面部與該第四面部間的連接面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與現有設計不同的產品。

Description

轉向輔助車燈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車輛之零組件,特別是指一種轉向輔助車燈。
參閱圖1、2,一種現有的轉向輔助車燈,包括數個左右排列的車燈單元1。每一車燈單元1包括一個光學透鏡11,以及一個設置在該光學透鏡11後方的發光單元12。
該等光學透鏡11彼此左右一體連接。每一光學透鏡11的長度方向與前後方向同向,寬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同向,並包括一個位於最前方且以特定方式延伸的出光面111。
該等發光單元12彼此傾斜程度不同,分別搭配該等出光面111,藉此在機車行駛過程中傾斜時(俗稱的壓車時),輔助照明主燈如圖2所示因為車輛傾斜而無法照射形成的一個照明暗區R1。
雖然此種現有的轉向輔助車燈能夠輔助照亮前述的照明暗區R1,但仍需要提供一種與現有產品不同的結構設計,以提供業界更多不同的選擇。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改善先前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點的轉向輔助車燈。
該轉向輔助車燈包含一發光單元,以及一光學透鏡。
該發光單元能往前投射光線。該光學透鏡位於該發光單元前方,並包括一位於前方且能供光線射出的出光面、一由後端往前凹伸且能供光線射入的集光入射面,以及一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圍繞在該集光入射面外並能將部分光線往該出光面反射的集光反射面。該集光入射面界定出一個能供光線進入且一入光開口朝向該發光單元的集光空間。該集光反射面包括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上下兩側的一第一面部與一第二面部、兩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左右兩側的一第三面部與一第四面部,以及數個不連續地連接於該第一面部、該第二面部、該第三面部與該第四面部的連接面部。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提供了一種與現有設計不同的產品,還具有可集光的結構而光線利用效率較佳,並具有反射部位分區設計而利於形成特定光形等特點。
2:轉向輔助車燈
21:發光單元
211:發光源
22:光學透鏡
23:出光透鏡部
231:出光面
24:集光透鏡部
25:集光入射面
251:入光開口
252:集光空間
253:主面部
254:環面部
26:集光反射面
3:第一面部
31:第一左面段
32:第一右面段
33:第一交界
331:第一前端點
332:第一後端點
34:第一左側邊
35:第一右側邊
4:第二面部
41:第二左面段
42:第二右面段
43:第二交界
44:第二左側邊
45:第二右側邊
5:第三面部
51:第三上面段
52:第三下面段
53:第三交界
531:第三前端點
532:第三後端點
54:第三上側邊
55:第三下側邊
6:第四面部
61:第四上面段
62:第四下面段
63:第四交界
64:第四上側邊
65:第四下側邊
7:連接面部
P1:第一面
P2:第二面
A1:中心軸
D1:徑向方向
F11:第一拋物焦點
F12:第二拋物焦點
F13:第三拋物焦點
F14:第四拋物焦點
L1:第一光線
L2:第二光線
L3:第三光線
L4:第四光線
V1:虛擬反射面
V11:第一拋物線
V12:第二拋物線
V13:第三拋物線
V14:第四拋物線
本發明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個立體圖,說明一個現有的轉向輔助車燈; 圖2是一個光形變化示意圖,說明一照明暗區如何形成;圖3是一個立體圖,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圖4是一個立體圖,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該實施例;圖5是一個後視圖;說明該實施例;圖6是一個立體圖;說明該實施例的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圖7是一個不完整的後視圖,省略示意組裝用的接腳結構,並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的局部構造;圖8是一個剖視圖,沿著圖7中線Ⅷ-Ⅷ剖切;圖9是一個剖視圖,沿著圖7中線Ⅸ-Ⅸ剖切;圖10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一集光入射面而形成的光形;圖11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一第一面部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2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一第二面部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3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一第三面部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4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一第四面部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5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數個 連接面部的其中一個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6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該等連接面部的其中另外一個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7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該等連接面部的其中再另外一個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圖18是一個光形圖,說明該其中一個轉向輔助車燈透過該等連接面部的其中又另外一個反射而形成的光形;及圖19是一個光形圖,說明圖10至圖18的所示的光形疊加在一起所形成的光形。
參閱圖3至5,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適用於安裝在一輛機車上,並包含數個轉向輔助車燈2。由於該等轉向輔助車燈2彼此的構造相同,僅為了配合該機車可能的不同壓車程度,而傾斜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下面的說明中,將說明最上方的該轉向輔助車燈2作為代表。
參閱圖6至8,該轉向輔助車燈2包括一後一前地排列設置的一發光單元21與一光學透鏡22。其中,由於該轉向輔助車燈2用以組裝在該機車上的接腳構造為通常知識,也非本創作的重點,故在此省略說明,並在圖7以後的圖式中省略示意。
該發光單元21包括一塊LED芯片,並具有一個能往前 朝該光學透鏡22投射光線的發光源211。由於以LED芯片產生光線為通常知識,故在此省略說明。
該光學透鏡22位於該發光單元21前方,並包括定義出一徑向方向D1(參圖8)的一中心軸A1,以及前後一體連接的一出光透鏡部23與一集光透鏡部24。
該出光透鏡部23概呈圓盤狀,並包括一個位於最前方且呈平面狀的一個出光面231。
該集光透鏡部24包括一個由後端往前凹伸且能供該發光單元21所提供的光線入射的集光入射面25,以及一個由後端往前延伸連接該出光透鏡部23且在該徑向方向D1上圍繞在該集光入射面25外的集光反射面26。
該集光入射面25圍繞界定出一個能供光線進入且一入光開口251朝向該發光單元21的集光空間252(見圖8示意),並包括一個間隔地位於該入光開口251前方的主面部253,以及一由該入光開口251往前延伸連接該主面部253的環面部254。
該主面部253為一平凸透鏡的凸面,且焦點位於該發光單元21。也就是說,由該發光單元21產生的光線,經該主面部253折射後,將成為彼此平行的光線。該環面部254圍繞界定出該入光開口251,並與該主面部253相配合界定出該集光空間252。
該集光反射面26能將光線往該出光面231反射,並包 括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25上下兩側的一第一面部3與一第二面部4、兩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25左右兩側的一第三面部5與一第四面部6,以及數個不連續地連接於該第一面部3、該第二面部4、該第三面部5與該第四面部6的連接面部7。
參閱圖7至9,該第一面部3包括左右排列的一第一左面段31與一第一右面段32、一位於該第一左面段31與該第一右面段32間的第一交界33,以及間隔地分別位於該第一交界33左右兩相反側的一第一左側邊34與一第一右側邊35。
該第一交界33能反射經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254折射後的數第一光線L1(見圖8),並包括彼此前後相反的一個連接該出光透鏡部23的第一前端點331與一個連接後端的第一後端點332。該第一左側邊34為該第一左面段31的左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見圖6)。該第一右側邊35為該第二右面段42的右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見圖6)。
該第二面部4包括左右排列的一第二左面段41與一第二右面段42、一位於該第二左面段41與該第二右面段42間的第二交界43,以及間隔地分別位於該第二交界43左右兩相反側的一第二左側邊44與一第二右側邊45。
該第二交界43能反射經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 254折射後的數第二光線L2(見圖8)。該第二左側邊44為該第二左面段41的左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該第二右側邊45為該第二右面段42的右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由於該第二面部4形成段差的結構及後續所述的段差結構類似於該第一面部3所形成的段差結構,故圖中省略示意。
該第三面部5包括上下排列的一第三上面段51與一第三下面段52、一位於該第三上面段51與該第三下面段52間的第三交界53,以及間隔地分別位於該第三交界53上下兩相反側的一第三上側邊54與一第三下側邊55。
該第三交界53能反射經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254折射後的數第三光線L3(見圖9),並包括一個第三前端點531與一個第三後端點532。該第三上側邊54為該第三上面段51的上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該第三下側邊55為該第三下面段52的下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
該第四面部6包括上下排列的一第四上面段61與一第四下面段62、一位於該第四上面段61與該第四下面段62間的第四交界63,以及間隔地分別位於該第四交界63上下兩相反側的一第四上側邊64與一第四下側邊65。
該第四交界63能反射經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254折射後的數第四光線L4。該第四上側邊64為該第四上面段61 的上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該第四下側邊65為該第四下面段62的下邊界,並與相鄰的該連接面部7之間存有段差。
在接下來的說明中,將透過一個通過該第一交界33與該第二交界43的第一面P1,以及一個通過該第三交界53與該第四交界63的第二面P2,來輔助說明。其中,該第一面P1為如圖7中線Ⅷ-Ⅷ所示的剖面,也就是圖8的圖面。於圖9中,該第一面P1的位置與該中心軸A1重疊。該第二面P2為如圖7線Ⅸ-Ⅸ所示的剖面,也就是圖9的圖面。於圖8中,該第二面P2的位置與該中心軸A1重疊。
以該第一面P1為基準: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主面部253如圖9所示地左右不對稱,該第一左面段31與該第一右面段32如圖7所示地左右不對稱,且該第二左面段41與該第二右面段42如圖7所示地左右不對稱。以該第二面P2為基準:該第三上面段51與該第三下面段52如圖7所示地上下不對稱,該第四上面段61與該第四下面段62如圖7所示地上下不對稱。
在接下來的說明中,將透過一虛擬反射面V1來輔助說明。該虛擬反射面V1的定義為:經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254折射的光,經該虛擬反射面V1反射後,將成為平行該中心軸A1的光線。也就是說,該虛擬反射面V1即為一般集光器(集光透 鏡)的集光用的理想拋物反射面,通常是以一拋物線繞該中心軸A1轉動一圈形成。
該虛擬反射面V1包括如圖8所示地位於該第一面P1上且上下間隔的一第一拋物線V11與一第二拋物線V12,以及如圖9所示地位於該第二面P2上且左右間隔的一第三拋物線V13與一第四拋物線V14。也可以說,該第一拋物線V11與該第二拋物線V12是該虛擬反射面V1與該第一面P1相配合定義出來的交界線,該第三拋物線V13與該第四拋物線V14是該虛擬反射面V1與該第二面P2相配合定義出來的交界線。
該第一拋物線V11具有一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該發光單元21的該發光源211後方的第一拋物焦點F11。所述第一光線L1經該入射面的該環面部254入射並折射後,延長線會通過該第一拋物焦點F11。也就是說,所述第一光線L1入射並折射後,如同由該第一拋物焦點F11射出。
該第二拋物線V12具有一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該發光單元21的該發光源211後方的第二拋物焦點F12。所述第二光線L2經該入射面的該環面部254入射並折射後,延長線會通過該第二拋物焦點F12。也就是說,所述第二光線L2入射並折射後,如同由該第二拋物焦點F12射出。
該第三拋物線V13具有一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該發光單 元21的該發光源211後方的第三拋物焦點F13。所述第三光線L3經該入射面的該環面部254入射並折射後,延長線會通過該第三拋物焦點F13。也就是說,所述第三光線L3入射並折射後,如同由該第三拋物焦點F13射出。
該第四拋物線V14具有一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該發光單元21的該發光源211後方的第四拋物焦點F14。所述第四光線L4經該入射面的該環面部254入射並折射後,延長線會通過該第四拋物焦點F14。也就是說,所述第四光線L4入射並折射後,如同由該第四拋物焦點F14射出。
說明完該虛擬反射面V1後,將說明該虛擬反射面V1與該第一交界33、該第二交界43、該第三交界53與該第四交界63的相對關係,以供瞭解該第一交界33、該第二交界43、該第三交界53與該第四交界63的結構。
該第一交界33的該第一前端點331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一拋物線V11與該中心軸A1間。該第一交界33的該第一後端點332,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一拋物線V11相反於該中心軸A1的一側,或者說該第一拋物線V11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一交界33的該第一後端點332與該中心軸A1間。
該第二交界43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二拋物線V12相反於該中心軸A1的一側,或者說該第二拋物線V12在徑向方 向D1位於該第二交界43與該中心軸A1間。
該第三交界53的該第三前端點531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三拋物線V13與該中心軸A1間。該第三交界53的該第三後端點532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三拋物線V13相反於該中心軸A1的一側,或者說該第三拋物線V13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三後端點532與該中心軸A1間。
該第四交界63位於該第四拋物線V14在徑向方向D1上相反於該中心軸A1的一側,或者說該第四拋物線V14在徑向方向D1上位於該第四交界63與該中心軸A1間。
參閱圖10至19,圖10至19是本實施例往前投射的光線照射至一位於本實施例前方10公尺的垂直面的模擬的光形圖。
參閱圖8、9、10,由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主面部253入射並由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能產生如圖10所示概呈矩形的光形。
參閱圖8、9,並依說明分別參閱圖11至14,由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該第一面部3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即所述第一光線L1),能產生如圖11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該第二面部4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即所述第二光線L2),能產生如圖12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該第三面部5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 光線(即所述第三光線L3),能產生如圖13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該第四面部6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即所述第四光線L4),能產生如圖14所示的光形。
參閱圖8、9,並依說明分別參閱圖15至18,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圖7中圖面左上方的該連接面部7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能產生如圖15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圖7中圖面右下方的該連接面部7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能產生如圖16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圖7中圖面右上方的該連接面部7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能產生如圖17所示的光形。由該環面部254入射並由圖7中圖面左下方的該連接面部7反射最後經該出光面231射出的光線,能產生如圖18所示的光形。由圖15至18可以看出,經該等連接面部7反射後所形成光形,概呈長度、大小不一的三邊形。
圖10至圖18的光形疊加後,便能產生如圖19所示的光形,從而可照明如先前技術圖2所述的照明暗區。
綜上所述,本發明轉向輔助車燈2的功效在於:提供了一種與現有設計不同的產品,包含了所述的集光入射面25及所述的集光反射面26,而具有較佳的光線利用效率,且該集光反射面26採分區設計而具有該第一面部3、該第二面部4、該第三面部5、該第四面部6及該等連接面部7,可形成如圖11至18等不同光形而 可疊加形成如圖19所示的特定光形。此外,本發明的不對稱設計,也就是該集光入射面25的該主面部253左右不對稱,該第一面部3與該第二面部4左右不對稱,該第三面部5與該第四面部6上下不對稱的設計,也未見於現有產品,相當創新。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且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之態樣,亦應為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2:轉向輔助車燈
21:發光單元
22:光學透鏡
24:集光透鏡部
25:集光入射面
251:入光開口
252:集光空間
253:主面部
254:環面部
26:集光反射面
3:第一面部
31:第一左面段
32:第一右面段
33:第一交界
331:第一前端點
332:第一後端點
34:第一左側邊
35:第一右側邊
4:第二面部
41:第二左面段
42:第二右面段
43:第二交界
44:第二左側邊
45:第二右側邊
5:第三面部
51:第三上面段
52:第三下面段
53:第三交界
531:第三前端點
532:第三後端點
54:第三上側邊
55:第三下側邊
6:第四面部
61:第四上面段
62:第四下面段
63:第四交界
64:第四上側邊
65:第四下側邊
7:連接面部
P1:第一面
P2:第二面

Claims (9)

  1. 一種轉向輔助車燈,包含:一發光單元,能往前投射光線;及一光學透鏡,位於該發光單元前方,並包括一位於前方且能供光線射出的出光面、一由後端往前凹伸且能供光線射入的集光入射面,以及一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圍繞在該集光入射面外並能將光線往該出光面反射的集光反射面,該集光入射面界定出一個能供光線進入且一入光開口朝向該發光單元的集光空間,該集光反射面包括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上下兩側的一第一面部與一第二面部、兩個由後端往前延伸且分別位於該集光入射面左右兩側的一第三面部與一第四面部,以及數個不連續地連接於該第一面部、該第二面部、該第三面部與該第四面部的連接面部;其中,經每一所述連接面部反射並自該出光面射出的光線,形成一呈三邊形的光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第一面部包括左右排列的一第一左面段與一第一右面段,以及一位於該第一左面段與該第一右面段間的第一交界,該第二面部包括左右排列的一第二左面段與一第二右面段,以及一位於該第二左面段與該第二右面段間的第二交界,該第三面部包括上下排列的一第三上面段與一第三下面段,以及一位於該第三上面段與該第三下面段間的第三交界,該第四面部包括上下排列的一第四上面段與一第 四下面段,以及一位於該第四上面段與該第四下面段間的第四交界。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以通過該第一交界與該第二交界的一第一面為基準,該第一左面段與該第一右面段左右不對稱,該第二左面段與該第二右面段左右不對稱,以通過該第三交界與該第四交界的一第二面為基準,該第三上面段與該第三下面段上下不對稱,該第四上面段與該第四下面段上下不對稱。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集光入射面包括一個間隔地位於該入光開口前方的主面部,以及一由後端自該入光開口往前延伸連接該主面部的環面部,以通過該第一交界與該第二交界的一第一面為基準,該主面部左右不對稱。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由該主面部入射並自該出光面射出的光線,形成一呈矩形的光形。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光學透鏡包括定義出一徑向方向的一中心軸,定義一條第一拋物線,該第一拋物線具有一在徑向方向上與該中心軸相間隔且位於該發光單元的一發光源後方的第一拋物焦點,定義經該集光入射面折射並經該集光反射面的該第一交界反射的數第一光線,所述第一光線被該集光入射面折射後,延長線通過該第一拋物焦點,該第一交界包括一個第一前端點與一個第一後端點,該第一前端點在徑向方向上位於該第一拋物線與該中心軸間,該第一拋物線 在徑向方向上位於該第一後端點與該中心軸間。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光學透鏡包括定義出一徑向方向的一中心軸,定義一條第二拋物線,該第二拋物線具有一在徑向方向上與該中心軸相間隔且位於該發光單元的一發光源後方的第二拋物焦點,定義經該集光入射面折射並經該集光反射面的該第二交界反射的數第二光線,所述第二光線被該集光入射面折射後,延長線通過該第二拋物焦點,該第二拋物線在徑向方向位於該第二交界與該中心軸間。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光學透鏡包括定義出一徑向方向的一中心軸,定義一條第三拋物線,該第三拋物線具有一在徑向方向上與該中心軸相間隔且位於該發光單元的一發光源後方的第三拋物焦點,定義經該集光入射面折射並經該集光反射面的該第三交界反射的數第三光線,所述第三光線被該集光入射面折射後,延長線通過該第三拋物焦點,該第三交界包括一個第三前端點與一個第三後端點,該第三前端點在徑向方向上位於該第三拋物線與該中心軸間,該第三拋物線在徑向方向上位於該第三後端點與該中心軸間。
  9. 如請求項2所述的轉向輔助車燈,其中,該光學透鏡包括定義出一徑向方向的一中心軸,定義一條第四拋物線,該第四拋物線具有一在徑向方向上與該中心軸相間隔且位於該發光單元的一發光源後方的第四拋物焦點,定義經該集光入射面折射並經該集光反射面的該第四交 界反射的數第四光線,該第四光線被該集光入射面折射後,延長線通過該第四拋物焦點,該第四拋物線在徑向方向上位於該第四交界與該中心軸間。
TW111146289A 2022-12-02 2022-12-02 轉向輔助車燈 TWI833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6289A TWI833478B (zh) 2022-12-02 2022-12-02 轉向輔助車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6289A TWI833478B (zh) 2022-12-02 2022-12-02 轉向輔助車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3478B true TWI833478B (zh) 2024-02-21
TW202423740A TW202423740A (zh) 2024-06-16

Family

ID=9082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289A TWI833478B (zh) 2022-12-02 2022-12-02 轉向輔助車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34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6330A1 (en) * 2002-01-02 2005-02-17 Van Gennip Nicasius G.T. Discharge lamp with a reflector and an asymmetrical burner
CN1583465A (zh) * 2003-08-20 2005-02-2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前照灯用光源装置和车辆前照灯
US20150375672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apparatus, vehicle headlamp and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headlamp
CN111396826A (zh) * 2020-05-08 2020-07-1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汽车大灯及汽车
CN113757624A (zh) * 2020-06-02 2021-12-07 Bml生产有限公司 活动灯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辅助元件
CN114963082A (zh) * 2021-09-16 2022-08-30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及照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6330A1 (en) * 2002-01-02 2005-02-17 Van Gennip Nicasius G.T. Discharge lamp with a reflector and an asymmetrical burner
CN1583465A (zh) * 2003-08-20 2005-02-2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车辆前照灯用光源装置和车辆前照灯
US20150375672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apparatus, vehicle headlamp and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headlamp
CN111396826A (zh) * 2020-05-08 2020-07-1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汽车大灯及汽车
CN113757624A (zh) * 2020-06-02 2021-12-07 Bml生产有限公司 活动灯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辅助元件
CN114963082A (zh) * 2021-09-16 2022-08-30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及照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5603B2 (en)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module for emitting a light beam
JP5596418B2 (ja) 車両用灯具
JP5563209B2 (ja) 灯具
JP5748531B2 (ja) 車両用灯具
US10161592B2 (en) LED headlamp with refractive interface creating cut-off for vehicles
JP2010528423A (ja) エタンデュ制限を回避するコリメーターを含む、鏡面再帰反射を介したledの輝度増強
EP2756224B1 (en) High recycling efficiency solid state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7023796B (zh) 准直透镜和汽车用光学模组
JP6401340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TWI697642B (zh) 透鏡裝置
JPH04284301A (ja) 投光器
TWI833478B (zh) 轉向輔助車燈
WO2019210709A1 (zh) 灯具
TWI698613B (zh) 高效率光線投射裝置
US20150241022A1 (en) Lamp structure for improvement of luminous efficiency
WO2022068212A1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及车灯
CN210688102U (zh) 回复反射照明装置
TWI740766B (zh) 兼具遠近燈效果的車燈總成
TWM633381U (zh) 車燈裝置及車燈系統
TWM478106U (zh) 發光二極體用反射結構
TW202115451A (zh) 光學透鏡結構
CN110160010A (zh) 工业照明装置
TWI489058B (zh) 車用照明裝置
TWI743905B (zh) 具有雙光源的光導系統
CN113339748B (zh) 车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