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997B - 鏡頭裝置 - Google Patents

鏡頭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997B
TWI831997B TW109128237A TW109128237A TWI831997B TW I831997 B TWI831997 B TW I831997B TW 109128237 A TW109128237 A TW 109128237A TW 109128237 A TW109128237 A TW 109128237A TW I831997 B TWI831997 B TW I8319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flective
lens
light
optical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5452A (zh
Inventor
林國泉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676433.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043769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2145167.8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014973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2291971.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207029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2387683.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263930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035,9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52839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15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5452A/zh
Priority to US17/976,226 priority patent/US1186385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99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以及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

Description

鏡頭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鏡頭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鏡頭裝置及其音圈馬達結構。
目前許多可擕式電子設備內都設置有鏡頭裝置。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鏡頭裝置11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鏡頭裝置1100包括光路轉折模組1101、透鏡模組1102、以及影像感測器1103,其中透鏡模組1102包含多個透鏡單元(未圖示),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光路轉折模組1101、透鏡模組1102、以及影像感測器1103三者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光線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到光路轉折模組1101,經光路轉折模組1101反射後沿著第一方向X入射到透鏡模組1102,之後光線沿著第一方向X到達影像感測器1103並成像。其中第二方向Y與第一方向X垂直。
這種鏡頭裝置1100的缺陷在於,光路轉折模組1101、透鏡模組1102、以及影像感測器1103三者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隨著鏡頭裝置1100的變焦倍率的提高,其有效焦距(EFL,Effective Focal Length)會變長,這導致鏡頭裝置1100的長度變長,對可擕式電子設備內部有限的空間提出很大的挑戰。隨著可擕式電子設備的不斷發展,要求鏡頭裝置1100有全新的佈局,來適應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內部佈局。
圖2是現有技術中另一種鏡頭裝置25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鏡頭裝置2500包括基座(未圖示)、稜鏡模組2501、透鏡模組2502、 以及影像感測器2503。其中稜鏡模組2501用於將Y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X方向,透鏡模組2502接收從稜鏡模組2501出射的光線,從透鏡模組2502出射的光線在影像感測器2503上形成影像。
這種鏡頭裝置2500的缺陷在於,在透鏡模組2502的透鏡單元的有效焦距逐漸加大的情況下,影像感測器有逐漸遠離透鏡模組2502的趨勢,導致鏡頭裝置2500的長度太長。
圖3是現有技術中又一種鏡頭裝置31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鏡頭裝置3100包括光路轉折模組3101、透鏡模組3102、以及影像感測器3103。其中光路轉折模組3101將沿著Y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X方向,透鏡模組3102包括多個透鏡單元,且具有沿著X方向的光軸,從透鏡單元3102出射的光線最終在影像感測器3103上形成影像。
這種鏡頭裝置3100的缺陷在於,只適用於低倍率的電子設備,不能達成多種倍率。
音圈馬達(簡稱VCM)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並實現直線型及有限擺角的運動。現有鏡頭裝置(例如潛望式鏡頭)通常包括稜鏡模組、透鏡模組及影像感測器,其中現有技術若要實現高倍率的光學變焦,必需要有更長的焦距值,如此一來會使得鏡頭模組尺寸變長變大,不利鏡頭裝置小型化的趨勢。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鏡頭裝置,具有全新的佈局,可有效減小其長度。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鏡頭裝置,可達成多種倍率,且達成高倍率光學變焦並兼顧鏡頭模組小型化。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實現高倍率的光學變 焦、結構穩定的小型化音圈馬達結構及其鏡頭裝置。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鏡頭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音圈馬達(VCM)結構中採用滑塊滑動導致因克服靜摩擦力而相互產生衝擊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其中一實施例之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以及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接收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並將其沿第一方向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所述影像感測器之間且包括第一稜鏡單元及第二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光線從所述第一面入射到所述第一稜鏡單元,所述第二面與所述影像感測器彼此相對,光線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發生全反射並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二稜鏡單元包括第四面以及第五面,第四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彼此相對,第五面與所述第一面彼此相對且兩者之間留有空氣間隙。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以及第二反射部件,該第一反射部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模組與該影像感測器之間,該第一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勾股反射面、第二勾股反射面以及第一弦長面;該第二反射部件設置於該第一反射元件與該鏡頭模組之間,其具有第三勾股反射面、第四勾股反射面以及第二弦長面,且該第二 反射部件沿著平行於該第二弦長面方向移動進行影像手震補正,以及該第二反射部件沿著垂直於該第二弦長面方向移動進行焦距調整。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基座、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以及第二透鏡模組。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第二透鏡模組用於接收所述第三光路轉折模組反射的光線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二光軸。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用於接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反射的光線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一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經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出射的光線反射到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的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第二透鏡模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影像感測器依光線行進的路徑順序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遮擋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偏離所述第二光軸,使得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進入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驅動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沿著第三方向平移偏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以及第二反射部件;所述的第一反射部件用於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反射部件用於反射來自所 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線;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與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同向或反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部件以及第三反射部件;所述的第一反射部件用於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沿著所述第一方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反射部件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線,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與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同向或反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三反射部件用於將來自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所述第三反射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一反射模組、第二反射模組、滑動單元及第一基座,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一載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安裝在所述第一載體上;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包括第二反射部件和第二載體,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安裝在所述第二載體上,所述滑動單元為滾珠;所述第一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所述滾珠定位滾動的至少一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載體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所述滾珠定位滾動的至少一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所述第二載體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二滑槽。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一驅動單元,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所 述第二反射模組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模組的光線;所述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同向或反向運動;所述驅動單元包括基座、第一驅動元件和第二驅動元件,所述第一驅動元件和第二驅動元件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驅動元件還包括第一滑塊機構,第一滑塊機構與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元件還包括第二滑塊機構,第二滑塊機構與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塊機構和第二滑塊機構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與所述基座固定連接的軸體,所述第一滑塊機構和第二滑塊機構套設在所述軸體上。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與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其中一者上的第一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和第一吸引磁軛;所述第二驅動元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與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其中一者上的第二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和第二吸引磁軛;所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包括第一線圈和第一電路板,所述第一線圈印刷在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第一磁鐵相對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包括第二線圈和第二電路板與所述第一磁鐵相對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線圈印刷在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第二磁鐵相對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還包括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所述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安裝在所述第一電路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二印刷電路單元還包括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所述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安裝在所述第二電路板的另一面上。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二光路轉折模組以及第二透鏡模組,其中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所述第二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二光軸;當所述第二光 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遮擋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偏離所述第二光軸,使得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進入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繞軸旋轉從而偏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之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驅動單元、滑動單元以及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所述第二反射模組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模組的光線;所述第一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同向運動或反向運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分別通過至少一滑動單元與所述第一基座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包括第三反射部件、第三載體、第二基座以及第二驅動單元,所述第三反射部件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三載體用於承載安裝所述第三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基座用於安裝所述第三載體,所述第三載體通過軸體相對於所述第二基座轉動,所述第三載體固定連接在所述軸體上,所述軸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基座連接,所述第二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三載體轉動。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複數個反射部件,用於多次反射所述光線而後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之光軸平行或相交形成不等於90度夾角。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複數個反射部件,用於多次反射所述光線而後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當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 一透鏡模組之光軸垂直時,沿所述第一方向觀察所述第一透鏡模組與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至少有部分重疊。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光線從所述第一面入射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發生至少三次全反射,以垂直於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軸垂直,所述第一面與第二面夾角範圍為42.75度~47.25度,所述第二面與第三面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所述第一面與第三面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稜鏡單元以及第二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二稜鏡單元包括第四面、第五面以及第六面;所述第四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彼此相對,所述第五面與所述第一面彼此相對且兩者之間留有空氣間隙;所述第三面上鍍有反射膜且朝向所述透鏡模組的方向傾斜設置;光線依序通過所述第二稜鏡單元以及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利用全反射以垂直於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二面與所述第三面夾角範圍為85.5度~94.5度,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夾角範圍為47.5度~52.5度,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三面夾角範圍為38度~42度,所述第四面與所述第五面夾角範圍為28.5度~31.5度,所述第五面與所述第六面夾角範圍為57度~63度。
1100:鏡頭裝置
1101:光路轉折模組
1102:透鏡模組
1103:影像感測器
1200:鏡頭裝置
1201: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1202:第一透鏡模組
1203: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1204:影像感測器
12011:光路轉折單元底座
12012:光路轉折單元
12021:透鏡單元固定座
12031:第一稜鏡單元
12031a:第一面
12031b:第二面
12031c:第三面
12041:成像單元
1300:鏡頭裝置
1301: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1302:第一透鏡模組
1303: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1304:影像感測器
13011:光路轉折單元底座
13012:光路轉折單元
13021:透鏡單元固定座
13031:第一稜鏡單元
13031a:第一面
13031b:第二面
13031c:第三面
13032:第二稜鏡單元
13032a:第四面
13032b:第五面
13032c:第六面
13041:成像單元
210:第一反射部件
211:第一勾股反射面
212:第二勾股反射面
213:弦長面
220:第一透鏡模組
230:影像感測器
240:第二反射部件
241:第三勾股反射面
242:第四勾股反射面
243:第二弦長面
250:第三反射部件
2100:鏡頭裝置
2200:鏡頭裝置
2300:鏡頭裝置
2500:鏡頭裝置
2501:稜鏡模組
2502:透鏡模組
2503:影像感測器
3100:鏡頭裝置
3101:光路轉折模組
3102:透鏡模組
3103:影像感測器
3200:鏡頭裝置
3201:第三光路轉折模組
3202:第二透鏡模組
3203: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3204:第一透鏡模組
3205:影像感測器
3206: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3207:基座
32061:第一反射部件
32062:第二反射部件
4200:鏡頭裝置
4201:透鏡模組
4202:第一反射部件
4203:第二反射部件
4204:影像感測器
4205:第三反射部件
4206:基座
4207:第一反射部件載體
4208:第二反射部件載體
4209:外蓋
4211: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
4212: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
4213:第一運動件
4214:第二運動件
4215:第一驅動元件
4216:第二驅動元件
42021:第一反射面
42031:第二反射面
42051:第三反射面
42091:孔
4300:鏡頭裝置
4301:透鏡模組
4302:第一反射部件
4303:第二反射部件
4304:影像感測器
4305:第三反射部件
43021:第一反射面
43031:第二反射面
43051:第三反射面
43052:第四反射面
510:音圈馬達結構
5100:驅動單元
5110:基座
5120:第一驅動組件
5121:第一止擋部
5122:第一磁鐵
5123:第一滑塊機構
5124:第一吸引磁軛
5125:第一印刷電路單元
51251:第一電路板
51252:第一線圈
51253:第一驅動晶片
51254:第一晶片冷凝器
5130:第二驅動元件
5131:第二止擋部
5132:第二磁鐵
5133:第二滑塊機構
5134:第二吸引磁軛
5135:第二印刷電路單元
51351:第二電路板
51352:第二線圈
51353:第二驅動晶片
51354:第二晶片冷凝器
5140:軸體
5150:後蓋
5200:第一反射模組
5210:第一反射部件
5211:第一反射面
5220:第一反射載體
5300:第二反射模組
5310:第二反射部件
5311:第二反射面
5320:第二反射載體
5400:外罩
5410:外罩孔
520: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530:第一透鏡模組
540:影像感測器
61:音圈馬達結構
62: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63:第一透鏡模組
64:連結單元
611:第一反射模組
612:第二反射模組
613:外罩
614:後蓋
615:第一基座
616:第一驅動單元
617:滑動單元
6100:第一磁鐵
6101:第一容置槽
6102:第二容置槽
6111:第一反射部件
6112:第一載體
6121:第二反射部件
6122:第二載體
6151:第一通孔
6152:第二通孔
6153:第一凹部
6154:第二凹部
6161:第一驅動組件
6162:第二驅動元件
61611:第一驅動磁鐵
61612:第一印刷電路單元
61613:第一吸引磁軛
61621:第二驅動磁鐵
61622:第二印刷電路單元
61623:第二吸引磁軛
621:第三反射部件
622:第三載體
623:第二基座
624:第二驅動單元
625:軸體
626:抵接件
627:降阻結構
6200:第二磁鐵
6201:第一滑槽
6202:第二滑槽
6221:傾斜板
6222:側板
6223:固定孔
6224:第二凹槽
6225:第二沉孔
6231:底板
6232:支撐板
6233:軸孔
6234:第一凹槽
6235:第一沉孔
6241:第三驅動磁鐵
6242:第三線圈
6300:貫穿孔
L1:移動距離
L2:移動距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另一種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一種潛望式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俯視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1A是根據本發明的反射部件的示意圖;
圖11B是根據本發明的反射部件的另一示意圖;
圖12A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2B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2C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鏡頭裝置的反射部件在X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2D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鏡頭裝置的反射部件在Y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3A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B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3C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在X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3D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在Y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4A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4B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14C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二反射部件在X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4D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二反射部件在Y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4E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二反射部件繞著Z軸轉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4F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X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4G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Y軸上移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潛望式鏡頭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處於第一位置;
圖16是圖15的俯視圖;
圖17是圖15的側視圖;
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潛望式鏡頭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處於第二位置;
圖19是圖18的俯視圖;
圖20是圖18的側視圖;
圖21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潛望式鏡頭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處於第二位置;
圖22是圖21的俯視圖;
圖23是圖21的側視圖;
圖24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部分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26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在第二方向上反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27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在第二方向上同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28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的部分元件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29是圖25中鏡頭裝置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
圖30是圖25中鏡頭裝置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31圖25中鏡頭裝置的部分元件的另一分解示意圖;
圖3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圖33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在第一方向上反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34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的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在第一方向上同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
圖35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結構在第十實施例中去掉外罩後的***圖;
圖36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結構在第十實施例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7為本發明的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在第十實施例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8為本發明的音圈馬達結構在第十實施例中的***圖;
圖39為本發明的驅動單元在第十實施例中的***圖;
圖40為本發明的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一驅動組件在第十實施例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1為本發明的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一驅動組件在第十實施例中的***圖;
圖42為本發明的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在第十實施例中的俯視圖;
圖43為本發明的圖42的A-A剖視圖;
圖44為本發明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和基座在第十實施例中一個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5為本發明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和基座在第十實施例中另一個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6為本發明的鏡頭裝置在第十一實施例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7為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8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的***圖;
圖49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中的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與第一基座組裝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50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中的第二反射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1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中的第一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2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中的第一基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3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音圈馬達結構中的第一驅動單元的***圖;
圖54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5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第一技術方案的***圖;
圖56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第二技術方案 的***圖;
圖57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第三技術方案的***圖;
圖58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第一技術方案的***圖;
圖59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例中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的第二技術方案的***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200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200的分解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200的光路示意圖。如圖4-6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鏡頭裝置1200包括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201、第一透鏡模組1202、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203、以及影像感測器1204,其中第一透鏡模組1202包含多個透鏡單元(未圖示),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201、第一透鏡模組1202、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203三者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光線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201,經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201反射後沿著第一方向X入射到第一透鏡模組1202,之後光線沿著第一方向X到達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203。其中第二方向Y與第一方向X垂直。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201包括光路轉折單元底座12011、設置在光路轉折單元底座12011內的光路轉折單元載體(未圖示)、以及固定在 光路轉折單元載體內的光路轉折單元12012。該光路轉折單元12012可以是例如稜鏡單元或者反射鏡,具有反射面,用於將沿著第二光軸Y方向入射的光線經由反射面朝向第一透鏡模組1202反射。
第一透鏡模組1202包括:透鏡單元固定座12021;透鏡單元,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透鏡單元主載體,承載透鏡單元;透鏡單元副載體,用於容納透鏡單元主載體且連接在透鏡單元固定座12021中,其中透鏡單元主載體可相對於透鏡單元副載體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的其中至少一個方向上運動,透鏡單元副載體可相對於透鏡單元固定座12021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中除上述至少一個方向的剩餘方向上運動;第一透鏡模組1202還包括驅動透鏡單元主載體相對於透鏡單元副載體運動、驅動透鏡單元副載體相對於透鏡單元固定座12021運動的驅動件(未圖示),從而實現第一方向X上的對焦、以及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振動補償。其中第三方向Z與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垂直。
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透鏡模組1202也可以僅實現在第一方向X上的對焦、以及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的振動補償。即,其振動補償可以僅僅在一個方向上。
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203設置在第一透鏡模組1202和影像感測器1204之間,包括第一稜鏡單元12031、以及固定第一稜鏡單元12031的稜鏡單元固定座(未圖示)。其中第一稜鏡單元12031包括第一面12031a、第二面12031b、以及第三面12031c。該第一稜鏡單元12031可以是例如三角稜鏡。第一面12031a與第一透鏡模組1202彼此相對,第二面12031b與影像感測器1204彼此相對。
從第一透鏡模組1202出射的光線經第一面12031a入射到第一稜鏡單元12031內,優選地,第一面12031a與第一方向X垂直,光線入射 到第一面12031a。第二面12031b朝向第一透鏡模組1202的方向傾斜設置,入射到第一稜鏡單元12031內的光線入射到第二面12031b上並在第二面12031b上已大於臨界角度因此會發生全反射。第三面12031c上可鍍有反射膜,第二面12031b反射的光線入射到第三面12031c上,並在第三面12031c上因所述反射膜而發生反射。被第三面12031c反射的光線入射到第一面12031a上,並已大於臨界角度因此會在第一面12031a上發生全反射。之後,被第一面12031a反射的光線從第二面12031b出射,並到達影像感測器1204,並由影像感測器1204成像,優選地,被第一面12031a反射的光線垂直入射到第二面12031b上。其中,第一面12031a與第二面12031b是根據斯涅爾定律(Snell's Law),當光波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如果當光由折射率較大的介質射入折射率較小的介質時,其入射角超過臨界角,光線將不再折射而是全部反射回原疏介質,即不存在折射光只存在反射光,即形成全反射現象(Total Reflection),臨界角是促使全反射發生的最小入射角,滿足全反射角度的光線會直接進行全反射而不會穿透,利用此特性使得第一面12031a的光線沿第一方向X入射進來,在被第三面12031c反射的光線入射到第一面12031a上時不會穿透而是形成全反射,且沿第一方向X經第一面12031a入射進來的光線在第二面12031b上發生全反射。第一稜鏡單元12031可以為全反射稜鏡。
第一面12031a與第一透鏡模組1202的光軸(或第一方向X)垂直,第一面12031a與第二面12031b夾角範圍為42.75度~47.25度,第二面12031b與第三面12031c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第一面12031a與第三面12031c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優選地,第一面12031a與第一方向X垂直,第二面12031b與第一面12031a夾45度角,第二面12031b與第三面12031c夾67.5度角,第一面12031a與第三面12031c夾67.5度角,以保證光 線能夠沿著上述路線行進。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的角度。
影像感測器1204包括成像單元12041,成像單元12041與第二面12031b平行設置。
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300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300的分解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300的俯視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鏡頭裝置1300的光路示意圖。如圖7-10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鏡頭裝置1300包括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301、第一透鏡模組1302、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303、以及影像感測器1304,其中第一透鏡模組1302包含多個透鏡單元(未圖示),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301、第一透鏡模組1302、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303三者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光線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301,經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301反射後沿著第一方向X入射到第一透鏡模組1302,之後光線沿著第一方向X到達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303。其中第二方向Y與第一方向X垂直。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1301包括光路轉折單元底座13011、設置在光路轉折單元底座13011內的光路轉折單元載體(未圖示)、以及固定在光路轉折單元載體內的光路轉折單元13012。該光路轉折單元13012可以是例如稜鏡單元或者反射鏡,具有反射面,用於將沿著第二光軸Y方向入射的光線經由反射面朝向第一透鏡模組1302反射。
第一透鏡模組1302包括:透鏡單元固定座13021;透鏡單元,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透鏡單元主載體,承載透鏡單元;透鏡單元副載體,用於容納透鏡單元主載體且連接在透鏡單元固定座13021中,其中透鏡單元主載體可相對於透鏡單元副載體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 向Z的其中至少一個方向上運動,透鏡單元副載體可相對於透鏡單元固定座13021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中除上述至少一個方向的剩餘方向上運動;第一透鏡模組1302還包括驅動透鏡單元主載體相對於透鏡單元副載體運動、驅動透鏡單元副載體相對於透鏡單元固定座13021運動的驅動件(未圖示),從而實現第一方向X上的對焦、以及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振動補償。其中第三方向Z與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垂直。
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透鏡模組1302也可以僅實現在第一方向X上的對焦、以及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的振動補償。即,其振動補償可以僅僅在一個方向上。
第一光路轉折模組1303包括第一稜鏡單元13031、第二稜鏡單元13032、以及固定第一稜鏡單元13031和第二稜鏡單元13032的稜鏡單元固定座(未圖示)。其中第一稜鏡單元13031包括第一面13031a、第二面13031b、以及第三面13031c。第二稜鏡單元13032包括第四面13032a、第五面13032b以及第六面13032c。該第一稜鏡單元13031和第二稜鏡單元13032可以是例如三角稜鏡。
其中第四面13032a與第一透鏡模組1302彼此相對,第五面13032b與第一面13031a彼此平行相對且兩者之間留有空氣間隙,可以是0.01mm的空氣間隙。第二面13031b與影像感測器1304彼此相對。
從第一透鏡模組1302出射的光線經第四面13032a入射到第二稜鏡單元13032內,並從第五面13032b出射。之後,從第五面13032b出射的光線經空氣間隙後從第一面13031a入射到第一稜鏡單元13031內。第三面13031c朝向第一透鏡模組1302的方向傾斜設置且其上可鍍有反射膜,入射到第一稜鏡單元13031內的光線入射到第三面13031c上,並在第三面13031c上因所述反射膜而發生反射。被第三面13031c反射的光線入射到第一面 13031a上,並已大於臨界角度因此會在第一面13031a上發生全反射。之後,被第一面13031a反射的光線從第二面13031b出射,並到達影像感測器1304,並由影像感測器1304成像。其中,第一面13031a是根據斯涅爾定律(Snell's Law),當光波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現象,如果當光由折射率較大的介質射入折射率較小的介質時,其入射角超過臨界角,光線將不再折射而是全部反射回原疏介質,即不存在折射光只存在反射光,即形成全反射現象(Total Reflection),臨界角是促使全反射發生的最小入射角,滿足全反射角度的光線會直接進行全反射而不會穿透,利用此特性使得從第五面13032b出射經空氣間隙後從第一面13031a入射到第一稜鏡單元13031內的光線,在被第三面13031c反射的光線入射到第一面13031a上時不會穿透而是形成全反射。第一稜鏡單元13031可以為全反射稜鏡。
第四面13032a與第一方向X垂直,所述第二面13031b與所述第三面13031c夾角範圍為85.5度~94.5度,所述第一面13031a與所述第二面13031b夾角範圍為47.5度~52.5度,所述第一面13031a與所述第三面13031c夾角範圍為38度~42度,所述第四面13032a與所述第五面13032b夾角範圍為28.5度~31.5度,所述第五面13032b與所述第六面13032c夾角範圍為57度~63度。優選地,第四面13032a與第一方向X垂直,第二面13031b與第三面13031c垂直。第一面13031a可以與第二面13031b呈例如50度角,第一面13031a可以與第三面13031c呈例如40度角,第四面13032a可以與第五面13032b呈例如30度角,第五面13032b可以與第六面13032c呈例如60度角。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的角度。
影像感測器1304包括成像單元13041,成像單元13041與第二面13031b平行設置。
由以上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的鏡頭裝置具有與現有技術中不同的佈局,可更加靈活地適應電子設備的發展。
如圖11A所示,在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特徵在於,包含第一反射部件210,該第一反射部件210具有兩個互為垂直的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光線進出的弦長面213。如圖11A所示,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正Z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正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Z軸往復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平行於弦長面213軸方向的手震影像。
如圖11B所示,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 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縮減,形成縮短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短。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正X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增加,形成拉長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長。如此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X軸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如圖12A以及圖12B所示,在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的第三實施例中,鏡頭裝置2100包括第一光路轉折模組、第一透鏡模組220以及影像感測器2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210;當光線通過第一透鏡模組220後,將自長弦面213進入到第一反射部件210內,並依序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以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之後再由長弦面213離開第一反射部件210,最後光線成像於影像感測器230上。
在圖12C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三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正Z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 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Z軸往復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平行於弦長面213軸方向的手震影像。
在圖12D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三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縮減,形成縮短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短。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正X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弦長面213時,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增加,形成拉長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長。如此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X軸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如圖13A以及圖13B所示,在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的第四實施例中,鏡頭裝置2200包括第一光路轉折模組、第一透鏡模組220以及影像感測器2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210以及第二 反射部件240;當光線通過第一透鏡模組220後,將自長弦面213進入到第一反射部件210內,並依序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以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之後再由長弦面213離開第一反射部件210。接著,光線再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反射後,光線成像於影像感測器230上。
在圖13C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四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右移動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接著光線進入第二反射部件240,並藉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二弦長面243將光線反射至影像感測器230。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後,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正Z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接著光線進入第二反射部件240,並藉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二弦長面243將光線反射至影像感測器230。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後,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沿著平行於弦長面213的Z軸往復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垂直於弦長面213方向的手震影像。
在圖13D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四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正 X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正X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接著光線進入第二反射部件240,並藉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二弦長面243將光線反射至影像感測器230。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後,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增加,形成拉長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長。相同地,第一反射部件210亦可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接著光線進入第二反射部件240,並藉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二弦長面243將光線反射至影像感測器230。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後,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縮減,形成縮短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短。如此沿著垂直於弦長面213的X軸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於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與第一透鏡模組220之光軸平行。第二反射部件可以是直角稜鏡;第二反射部件亦可藉由一個反射鏡所構成,即第三弦長面是反射鏡。
如圖14A以及圖14B所示,在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的第五實施例中,鏡頭裝置2200包括第三反射部件250、第一透鏡模組220、影像感測器230、第二反射部件240以及第一反射部件210;當光線經由第三反射部件250反射後進入第一透鏡模組220,通過第一透鏡模組220後,藉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反射,經由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 213進入到第一反射部件210內,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以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進行二次反射。接著,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離開後,再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反射後,光線成像於影像感測器230上。在第五實施例中,第一勾股反射面211與第三勾股反射面241互為平行設置,第二勾股反射面212與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互為平行設置,以及第一弦長面213與第二弦長面243互為平行設置。
在圖14C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五實施例中,當第二反射部件24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平行於第二弦長面243的負X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平行於第二弦長面243的負X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相同地,第二反射部件240亦可沿著平行於第二弦長面243的正X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正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沿著平行於第二弦長面243的X軸往復移動第二反射部件24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手震 影像。
在圖14D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五實施例中,當第二反射部件24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垂直於第二弦長面243的負Z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垂直於第二弦長面243的負Z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亦即成像面朝負X軸方向移動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縮減,形成縮短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短。相同地,第二反射部件240亦可沿著垂直於第二弦長面243的正Z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亦即成像面朝正X軸方向移動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增加,形成拉長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長。如此沿著垂直於第二弦長面243的Z軸移動第二反射部件240,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在圖14E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五實施例中,當第二反 射部件24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共同平行於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的Y軸方向順時針旋轉角度θ至第一位置時,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皆以虛線表示。當該第二反射部件240沿著共同平行於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的Y軸方向順時針旋轉角度θ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特定距離。相同地,第二反射部件240亦可沿著共同平行於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的Y軸方向逆時針旋轉角度θ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使光線自第一反射部件210的第一弦長面213進入,並依序藉由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及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反射後,光線再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使得光線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正Z軸方向偏移特定距離。如此沿著共同平行於第三勾股反射面241、第四勾股反射面242以及第二弦長面243的Y軸方向往復轉動第二反射部件24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手震影像。
在圖14F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五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第一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第一弦長面213的正X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 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第一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此時第二反射部件240固定不動。來自第一透鏡模組220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反射並藉由第一弦長面213進入第一反射部件210;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第一弦長面213的正X軸方向向右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之後,光線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反射光線後使得光線最終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負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相同地,來自第一透鏡模組220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反射並藉由第一弦長面213進入第一反射部件210,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平行於第一弦長面213的負X軸方向向左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早反射入射光線。之後,光線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反射光線後使得光線最終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正Z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如此沿著平行於第一弦長面213的X軸往復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手震影像。
在圖14G示出的本發明的鏡頭裝置第五實施例中,當第一反射部件210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第一弦長面213皆以實線表示;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第一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時,第一勾股反射面211、第二勾股反射面212以及第一弦長面213皆以虛線表示,此時第二反射部件240固定不動。來自第一透鏡模組220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反射並藉由第一弦長面213進入第一反射部件210;當該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第一弦長面213的負Z軸方向向下移動距離L至第一位置 時,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提前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提前反射入射光線。之後,光線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反射光線後使得光線最終離開第二反射部件240時,向負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亦即成像面朝負X軸方向移動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縮減,形成縮短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短。相同地,來自第一透鏡模組220的光線經由第二反射部件240的第三勾股反射面241反射並藉由第一弦長面213進入第一反射部件210,第一反射部件210沿著垂直於第一弦長面213的正Z軸方向向上移動距離L至第二位置,與初始位置相比較,第一勾股反射面211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且第二勾股反射面212將延後反射入射光線。之後,光線自第一弦長面213離開朝向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前進,第四勾股反射面242反射光線後使得光線最終離開第二射元件240時,向正X軸方向偏移2L的距離,亦即成像面朝正X軸方向移動2L的距離,如此一來造成焦距長度的增加,形成拉長焦距長度的變化效果,使得光學系統焦距長度變長。如此沿著垂直於第一弦長面213的Z軸移動第一反射部件210,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綜合圖14C以及圖14F,第一反射部件210以及第二反射部件240彼此在平行於弦長面方向上產生相對性運動時,便可達到抑制因為手震造成的影像模糊,修正手震影像。綜合圖14D以及圖14G,第一反射部件210以及第二反射部件240彼此在垂直於弦長面方向上產生相對性運動時,可達到調整焦距值的功效。
於本發明第三、第四及第五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部件可以是直角稜鏡;第一反射部件亦可藉由兩個反射鏡所構成,即第一勾股反射面與第二勾股反射面皆是反射鏡。
於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第二反射部件可以是直角稜鏡;第二反射部件亦可藉由兩個反射鏡所構成,即第三勾股反射面與第四勾股反射面皆是反射鏡。另外,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與第一透鏡模組220之光軸垂直,且沿光軸方向觀察第一透鏡模組220與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有重疊。
值得注意的是,於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與第一透鏡模組220之光軸平行,而於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與第一透鏡模組220之光軸垂直。然而可以了解到,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30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220之光軸並非平行或垂直,而是相交形成不等於90度夾角。
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鏡頭裝置3200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一位置;圖16是圖15的俯視圖;圖17是圖15的側視圖。如圖15-17所示,本發明的鏡頭裝置3200包括基座3207、以及依序設置在基座3207上的:第三光路轉折模組3201,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X;第二透鏡模組3202,包括一個或多個透鏡,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第二光軸;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X;以及第一透鏡模組3204,包括一個或多個透鏡,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第一光軸。其中第一光軸與第二光軸重合。該鏡頭裝置3200還包括影像感測器3205,用於形成影像。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透鏡模組3204之第一光軸與影像感測器3205所在的平面垂直,且沿第一方向X觀察第一透鏡模組3204與影像感測器3205所在的平面有重疊。
第三光路轉折模組3201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Y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二透鏡模組3203,其中第一方向X與第二方向Y垂直。第二光路轉 折模組3203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即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遮擋來自第二透鏡模組3202的光線,在第二位置,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偏離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使得來自第二透鏡模組3202的光線進入第一透鏡模組3204。第三光路轉折模組3201和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可以是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
在可選的一個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3205可以設置在第一光軸上,從第一透鏡模組3204出射的光線直接在影像感測器3205上成像。
在可選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為了達成高倍率光學變焦且兼顧模組小型化以及減小鏡頭裝置3200的長度,影像感測器3205並不設置在第一光軸上,在第一透鏡模組3204和影像感測器3205之間的光路上,還設置有第一光路轉折模組。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可以包括第一反射面,該第一反射面將來自第二透鏡模組3202或第一透鏡模組3204的光線反射到影像感測器3205上成像。
如圖所示,在可選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為了達成高倍率光學變焦且兼顧模組小型化以及減小鏡頭裝置3200的長度,影像感測器3205並不設置在第一光軸上,在第一透鏡模組3204和影像感測器3205之間的光路上,還設置有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包括第一反射部件32061和第二反射部件32062,第一反射部件32061和第二反射部件32062可以相互垂直,且第一反射部件32061與第二光軸夾45度角。第一反射部件32061將來自第二透鏡模組3202或第一透鏡模組3204的光線反射到第二反射部件32062,第二反射部件32062進一步將光線反射到影像感測器3205。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部件32061和第二反射部件 32062可以一體設置,兩者一起運動。該鏡頭裝置3200還包括驅動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第一方向驅動單元(未圖示)、以及驅動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第三方向驅動單元(未圖示),該第三方向Z垂直於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當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時,該鏡頭裝置3200的光程會發生變化,從而實現自動對焦;當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時,該鏡頭裝置3200在影像感測器3205上的成像位置會發生變化,從而實現防振,同時光程也會發生變化。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該鏡頭裝置3200可以僅包括驅動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第一方向驅動單元、或者僅包括驅動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第三方向驅動單元。
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部件32061和第二反射部件32062彼此獨立,該鏡頭裝置3200還包括驅動第一反射部件32061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第一反射面驅動單元(未圖示)、以及驅動第二反射部件3206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第二反射面驅動單元(未圖示),該第三方向Z垂直於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當第一反射部件32061和第二反射部件3206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時,根據兩者的移動的距離,可以實現自動對焦、或者防振、或者同時實現自動對焦和防振。
圖18是本發明中鏡頭裝置3200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二位置;圖19是圖18的俯視圖;圖20是圖18的側視圖。結合圖15-圖20,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一位置時,光線從第二方向Y進入第三光路轉折模組3201,並被反射到第二透鏡模組3202。由於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一位置,從第二透鏡模組3202出射的光線被阻斷。光線從第二方向Y進入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並被反射到第一透鏡模組 3204,之後從第一透鏡模組3204出射,並經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反射到影像感測器成像。此時鏡頭裝置3200的倍率由第一透鏡模組3204決定。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二位置時,光線從第二方向Y進入第三光路轉折模組3201,並被反射到第二透鏡模組3202,由於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二位置,從第二透鏡模組3202出射的光線通過第一透鏡模組3204,之後從第一透鏡模組3204出射,並經第一光路轉折模組3206反射到影像感測器成像。此時鏡頭裝置3200的倍率由第二透鏡模組3202和第一透鏡模組3204決定。
這樣,當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時,就實現了不同倍率的切換。
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可以通過以下結構來實現:在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和基座3207的一者上設置有滑動機構、另一者上設置有導向機構,該滑動機構可以是例如滑塊或者滾珠,該導向機構可以是例如與之配合的滑槽。鏡頭裝置3200還包括驅動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沿著第三方向Z平移偏離到第二位置或回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該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和基座3207的一者上的線圈、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磁鐵。
圖21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鏡頭裝置3200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處於第二位置;圖22是圖21的俯視圖;圖23是圖21的側視圖。在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中,與第六實施例相同或類似的部分不再贅述。與第六實施例不同的,在第七實施例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不是沿著第三方向Z偏離到第二位置或回到第一位置,而是通過旋轉的方式偏離到第二位置或回到第一位置。
具體而言,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優選為反射鏡,可以繞其上端的旋轉軸旋轉,旋轉軸平行於第三方向Z,從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在第二位置,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平行於第一光軸,並位於第一光軸上方。該鏡頭裝置3200還包括驅動第二光路轉折模組3203繞軸旋轉從而偏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該第七實施例可以達成與第六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由以上敘述可知,相比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鏡頭裝置可以實現多種倍率的切換,且達成高倍率光學變焦並兼顧鏡頭模組小型化。
圖24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4200的部分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該鏡頭裝置4200包括:第一透鏡模組4201,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用於接收通過第一透鏡模組4201的光線並加以反射的第一反射部件4202;用於反射來自第一反射部件4202的光線的第二反射部件4203,沿著第三方向Z與第一反射部件4202相對設置;影像感測器4204;以及第三反射部件4205,該第三反射部件4205將來自第二反射部件4203的光線反射到影像感測器4204。該第一反射部件4202、第二反射部件4203、第三反射部件4205設置在第一透鏡模組4201與影像感測器4204之間,並且組合成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其中第一反射部件4202具有第一反射面42021,第二反射部件4203具有第二反射面42031。第一反射面42021與第一方向X呈45度角,且第一反射面42021與第二反射面42031相互垂直,兩者在第三方向Z上相對設置。第三反射部件4205在第一方向X上與第二反射部件4203相對設置,第三反射部件4205具有第三反射面42051,第三反射面42051與第二反射面42031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設置,優選地,第三反射面42051與第二反射面42031平行,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第三反射部件4205 並不是必要的元件,影像感測器4204可以與第二反射部件4203相對設置,經第二反射部件4203反射的光線可不經第三反射部件4205直接到達影像感測器4204。在本發明中,“相對設置”並不意味著兩者相互平行正對,而是意味著經其中一者的光線可以到達另一者。
在本發明中,第一反射部件4202、第二反射部件4203、第三反射部件4205可以是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等。
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4200的光路示意圖。如圖25所示,光線沿著第一方向X進入第一透鏡模組4201,之後從第一透鏡模組4201出射,並到達第一反射面42021,經第一反射面42021反射後,到達第二反射面42031,之後經第二反射面42031反射並到達第三反射面42051,最後經第三反射面42051反射後到達影像感測器4204,形成影像。
圖26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鏡頭裝置4200的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運動的光路示意圖。如圖26所示,其中實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的初始位置,虛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移動後的位置。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距離L2,使得兩者相互遠離,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201與影像感測器4204之間的光程會增加△S=L1+L2,從而實現鏡頭裝置200的自動對焦。其中L1、L2為絕對值。
類似地,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距離L2,使得兩者相互靠近,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201與影像感測器4204之間的光程會減少△S=L1+L2,從而實現鏡頭裝置4200的自動對焦。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當L1與L2的數值相等時,光線 被第二反射部件4203反射後,仍然會沿著與移動前重合的路徑前進,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不會發生變化,鏡頭裝置4200僅僅實現自動對焦。而當L1和L2的數值不等時,光線被第二反射部件4203反射後,會偏離移動前的路徑,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會發生偏離,相對於移動前偏離的距離為S=|L1-L2|。
具體而言,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在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使得兩者相互遠離的情況下,當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距離L1大於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一方向X的正向上發生偏離S=|L1-L2|;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距離L1小於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一方向X的負向上發生偏離S=|L1-L2|。在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使得兩者相互靠近的情況下,當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距離L1大於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一方向X的負向上發生偏離S=|L1-L2|;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的距離L1小於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S=|L1-L2|在第一方向X的正向上發生偏離S=|L1-L2|。
如此,鏡頭裝置4200實現自動對焦的同時,還實現了防振動補償。
圖27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鏡頭裝置4200的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同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如圖27所示,其中實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的初始位 置,虛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移動後的位置。第一反射部件4202在第三方向Z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同向移動距離L2,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偏離,相對於移動前偏離的距離為S=L1+L2,從而實現了防振動補償。其中L1、L2為絕對值。
在圖27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均沿著第三方向Z正向移動,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的偏離方向為第一方向X的正向;當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均沿著第三方向Z負向移動,則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的偏離方向為第一方向X的負向。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當L1與L2的數值相等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變化,偏離的距離為S=L1+L2=2L1=2L2。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201與影像感測器4204之間的光程保持不變。當L1與L2的數值不等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變化,偏離的距離為S=L1+L2,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201與影像感測器4204之間的光程也會發生變化,變化的距離為△S=|L1-L2|。
具體而言,在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沿著第三方向Z分別正向移動距離L1、L2的情況下,當L1>L2時,光程會增加,增加的距離為△S=|L1-L2|;當L1<L2時,光程會減小,減小的距離為△S=|L1-L2|。在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沿著第三方向Z分別負向移動距離L1、L2的情況下,當L1>L2時,光程會減小,減小的距離為△S=|L1-L2|;當L1<L2時,光程會增加,增加的距離為△S=|L1-L2|。
如此,鏡頭裝置4200在實現防振動補償的同時,還實現了自動對焦。
圖28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鏡頭裝置4200的部分元件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29是圖3中鏡頭裝置4200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圖30是圖26中鏡頭裝置4200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圖;圖31是圖26中鏡頭裝置4200的部分元件的另一分解示意圖。如圖28-31所示,鏡頭裝置4200還包括:基座4206,所述第一透鏡模組4201和第三反射部件4205均固定在該基座4206上;用於承載第一反射部件4202的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可沿著第三方向Z移動地設置在基座4206上;用於承載第二反射部件4203的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可沿著第三方向Z移動地設置在基座4206上;以及外蓋4209,連接在基座4206上從而形成容納空間,將上述其它元件容納在其中;在外蓋4209上,設置有供光線進入第一透鏡模組4201的孔42091。
為了實現第一反射部件4202和第二反射部件4203在第三方向Z上的運動,在基座4206上設置有沿著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和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為了保持運動時的穩定性,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和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可以均為多個,且兩者可以在鄰接處共用一條較長的滑動槽。在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的底部,設置有與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配合的第一運動件4213,在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的底部,設置有與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配合的第二運動件4214。
該第一運動件4213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底部的第一容納槽、以及設置在第一容納槽內的第一滾珠,該第一滾珠可以在第一容納槽和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內滾動,從而帶動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沿著第三方向Z運動。該第二運動件4214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底部的第二容納槽、以及設置在第二容納槽內的第二滾珠,該第二滾珠可以在第二容納槽和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內滾 動,從而帶動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沿著第三方向Z運動。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運動件4213和第二運動件4214也可以採取其他的結構,例如滑塊等。
為了進一步加強運動時的穩定性,在外蓋4209內,也設置有沿著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和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在第一反射件載體4207的頂部,設置有與外蓋4209的第一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1配合的第一運動件4213,在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的頂部,設置有與外蓋4209的第二反射部件載體滑動槽4212配合的第二運動件4214。第一運動件4213和第二運動件4214的結構均與前述類似,不再贅述。
在外蓋4209與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之間設置有第一驅動元件4215,該第一驅動組件4215包括設置在外蓋4209與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其中一者上的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線圈,通電後,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可驅動第一反射部件載體4207沿著第三方向Z運動。在外蓋4209與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之間設置有第二驅動元件4216,該第二驅動元件4216包括設置在外蓋4209與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其中一者上的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線圈,通電後,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可驅動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208沿著第三方向Z運動。
圖3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4300的光路示意圖。如圖32所示,該鏡頭裝置4300包括:第一透鏡模組4301,具有沿著第一方向X的光軸;第一反射部件4302;用於反射來自第一反射部件4302的光線的第二反射部件4303,沿著第一方向X與第一反射部件4302相對設置;影像感測器4304;以及第三反射部件4305,該第三反射部件4305將來自第一透鏡模組4301的光線反射到第一反射部件4302、並將來自第二反射部件 4303的光線反射到影像感測器4304。該第一反射部件4302、第二反射部件4303、第三反射部件4305組合成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其中第一反射部件4302具有第一反射面43021,第二反射部件4303具有第二反射面43031,第一反射面43021和第二反射面43031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設置。第一反射面43021與第一方向X呈45度角,且第一反射面43021與第二反射面43031相互垂直,兩者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設置。第三反射部件4305具有第三反射面43051和第四反射面43052,第三反射面43051在第一方向X上與第一透鏡模組4301相對設置、在第三方向Z上與第一反射組面43021相對設置,第四反射面43052在第三方向Z上與第二反射面43031相對設置。
優選地,第三反射面42051與第一反射面43021平行,第四反射面43052與第二反射面43031平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第四反射面43052並不是必要的,影像感測器4304可以與第二反射部件4303相對設置,經第二反射部件4303反射的光線可不經第四反射面43052直接到達影像感測器4304。在本發明中,“相對設置”並不意味著兩者相互平行正對,而是意味著經其中一者的光線可以到達另一者。
在本發明中,第一反射部件4302、第二反射部件4303、第三反射部件4305可以是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等。
光線沿著第一方向X進入第一透鏡模組4301,之後從第一透鏡模組4301出射,並到達第三反射面43051,經第三反射面43051反射後,到達第一反射面43021,之後經第一反射面43021反射並到達第二反射面43031,之後經第二反射面43031反射後到達第四反射面43052,最後經第四反射面43052反射到達影像感測器4304,形成影像。
圖33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4300的第一反射部 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上反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如圖33所示,其中實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的初始位置,虛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移動後的位置。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距離L2,使得兩者相互遠離,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301與影像感測器4304之間的光程會增加△S=L1+L2,從而實現鏡頭裝置300的自動對焦。其中L1、L2為絕對值。
類似地,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距離L2,使得兩者相互靠近,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301與影像感測器4304之間的光程會減少△S=L1+L2,從而實現鏡頭裝置4300的自動對焦。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當L1與L2的數值相等時,光線被第二反射部件4303反射後,仍然會沿著與移動前重合的路徑前進,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不會發生變化,鏡頭裝置4300僅僅實現自動對焦。而當L1和L2的數值不等時,光線被第二反射部件4303反射後,會偏離移動前的路徑,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會發生偏離,相對於移動前偏離的距離為S=|L1-L2|。
具體而言,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在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使得兩者相互遠離的情況下,當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距離L1大於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三方向Z的正向上發生偏離S=|L1-L2|;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距離L1小於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三方向Z的負向上發生偏離 S=|L1-L2|。在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使得兩者相互靠近的情況下,當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距離L1大於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204上的成像位置在第三方向Z的負向上發生偏離S=|L1-L2|;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的距離L1小於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反向移動的距離L2時,光線S=|L1-L2|在第三方向Z的正向上發生偏離S=|L1-L2|。
如此,鏡頭裝置4300實現自動對焦的同時,還實現了防振動補償。
圖34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鏡頭裝置4300的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同向運動時的光路示意圖。如圖34所示,其中實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的初始位置,虛線所示為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移動後的位置。第一反射部件4302在第一方向X上移動距離L1,第二反射部件4303在第一方向X上同向移動距離L2,此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偏離,相對於移動前偏離的距離為S=L1+L2,從而實現了防振動補償。其中L1、L2為絕對值。
在圖34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均沿著第一方向X負向移動,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的偏離方向為第三方向Z的正向;當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均沿著第一方向X正向移動,則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的偏離方向為第三方向Z的負向。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理解,當L1與L2的數值相等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變化,偏離的距離為S= L1+L2=2L1=2L2。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301與影像感測器4304之間的光程保持不變。當L1與L2的數值不等時,光線在影像感測器4304上的成像位置發生變化,偏離的距離為S=L1+L2,此時第一透鏡模組4301與影像感測器4304之間的光程也會發生變化,變化的距離為△S=|L1-L2|。
具體而言,在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沿著第一方向X分別正向移動距離L1、L2的情況下,當L1>L2時,光程會增加,增加的距離為△S=|L1-L2|;當L1<L2時,光程會減小,減小的距離為△S=|L1-L2|。在第一反射部件4302和第二反射部件4303沿著第一方向X分別負向移動距離L1、L2的情況下,當L1>L2時,光程會減小,減小的距離為△S=|L1-L2|;當L1<L2時,光程會增加,增加的距離為△S=|L1-L2|。
如此,鏡頭裝置4300在實現防振動補償的同時,還實現了自動對焦。
在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中,鏡頭裝置4300還包括:基座,所述第一透鏡模組4301和第三反射部件4305均固定在該基座上;用於承載第一反射部件4302的第一反射部件載體,可沿著第一方向X移動地設置在基座上;用於承載第二反射部件4303的第二反射部件載體4308,可沿著第一方向X移動地設置在基座上;以及外蓋,連接在基座上從而形成容納空間,將上述其它元件容納在其中;在外蓋上,設置有供光線進入第一透鏡模組4301的孔。在該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反射部件載體和第二反射部件載體的移動方向與第八實施例不同,其他均與第八實施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圖35和圖36所示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例之音圈馬達結構510,其包括:
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5200以及第二反射模組5300,第二反射模組5300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的光線;
驅動單元5100,用於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同向或反向運動;
所述驅動單元5100包括基座5110、第一驅動元件5120和第二驅動元件5130,所述第一驅動元件5120和第二驅動元件5130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5110上;所述第一驅動組件5120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5110與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其中一者上的第一磁鐵5122、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和第一吸引磁軛5124;所述第二驅動元件5130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5110與所述第二反射模組5300其中一者上的第二磁鐵5132、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二電路板(PCB)單元5135和第二吸引磁軛5134。以下對上述各個組成部分分別作進一步詳細介紹。
如圖36所示,音圈馬達結構510主要包括驅動單元5100、第一反射模組5200、第二反射模組5300和外罩5400。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與驅動單元5100連接,驅動單元5100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同向或反向運動。外罩5400罩設在驅動單元5100上,用以保持音圈馬達結構510的外型。
如圖37所示,第一反射模組5200包括第一反射部件5210和第一反射載體5220,所述第一反射部件5210具有第一反射面5211。所述第二反射模組5300包括第二反射部件5310和第二反射載體5320,所述第二反射部件5310具有第二反射面5311。
所述第一反射部件5210與第二反射部件5310相對設置,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面5211與第二反射面5311相互垂直。在本發明中,“相對設置”並不意味著兩者相互平行正對,而是意味著經其中一者的光線可以到達另一者。
在本發明中,第一反射部件5210與第二反射部件5310可以是稜鏡、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等。
第一反射部件5210固定安裝在第一反射載體5220上,由第一反射載體5220保持第一反射部件5210的相對位置。第二反射部件5310固定安裝在第二反射載體5320上,由第二反射載體5320保持第二反射部件5310的相對位置。
如圖38和圖39所示,其中驅動單元5100包括基座5110、第一驅動元件5120、第二驅動元件5130、軸體5140和後蓋5150。
其中,基座5110朝向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的一面敞開,即基座5110具有開口部且所述開口部朝向第一反射模組5200和第二反射模組5300,便於安裝承載第一反射模組5200的第一反射載體5220以及承載第二反射模組5300的第二反射載體5320。
第一驅動元件5120與第一反射載體5220固定連接,驅動第一反射載體5220在基座5110上移動。第二驅動元件5130與第二反射載體5320固定連接,驅動第二反射載體5320在基座5110上移動。
第一驅動元件5120包括第一止擋部5121、第一磁鐵5122、第一滑塊機構5123、第一吸引磁軛5124和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而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包括第一線圈51252。第二驅動元件5130包括第二止擋部5131、第二磁鐵5132、第二滑塊機構5133第二吸引磁軛5134和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而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包括第二線圈51352。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與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相互連結且一體成形為單一組件,但並不以此為限,亦可為分開的組件。
其中,如圖40和圖41所示,第一滑塊機構5123與第一反射載體5220固定連接,第二滑塊機構5133與第二反射載體5320固定連接;所述 第一滑塊機構5123和第二滑塊機構5133與所述基座5110滑動連接。具體地,軸體5140固定安裝在基座5110上,所述第一滑塊機構5123和第二滑塊機構5133可移動地套設在所述軸體5140上。優選地,軸體5140是由不導磁的材料製成的,避免影響驅動單元5100的電磁力作動。如此設置,可以達成最小的光學偏差。
第一磁鐵5122、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以及第二磁鐵5132、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分別為第一滑塊機構5123以及第二滑塊機構5133提供同向或反向運動的動力。具體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第一線圈51252)和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第二線圈51352)通電後產生磁場,第一磁鐵5122和第二磁鐵5132受到推力,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可驅使第一滑塊機構5123和第二滑塊機構5133沿著軸體5140同向或反方向的平移,使安裝該音圈馬達結構510的鏡頭裝置實現自動對焦和光學防手震的功能。
第一磁鐵5122設置在基座5110與所述第一反射載體5220其中一者上,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第一線圈51252)和第一吸引磁軛5124設置在另一者上。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0和圖41所示,第一磁鐵5122固定安裝在第一滑塊機構5123上,而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第一線圈51252)和第一吸引磁軛5124設置在基座5110上。
第二磁鐵5132設置在所述基座5110與第二反射載體5320其中一者上,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第二線圈51352)和第二吸引磁軛5134設置在另一者上。與此相似地,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8所示,第二磁鐵5132固定安裝在第二滑塊機構5133上,而如圖39所示,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第二線圈1352)和第二吸引磁軛5134設置在基座5110上。
第一吸引磁軛5124和第二吸引磁軛5134通過後蓋5150固定在基座5110上。第一磁鐵5122與第一吸引磁軛5124相互吸引,第二磁鐵5132 與第二吸引磁軛5134相互吸引,使第一反射載體5220和第二反射載體5320能緊固地抵靠在基座5110上,確保第一反射部件5210和第二反射部件5310與光路垂直。
優選地,如圖42和圖43所示,第一止擋部5121和第二止擋部5131均固定安裝在基座5110上,藉由第一磁鐵5122與第一吸引磁軛5124之間的吸引力,第二磁鐵5132與第二吸引磁軛5134之間的吸引力,使第一反射載體5220和第二反射載體5320能分別緊固地抵靠在第一止擋部5121和第二止擋部5131上,從而確保第一反射部件5210和第二反射部件5310與光路垂直,使鏡頭模組能獲得較佳的成像品質。
如圖44和45所示,所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5125具體包括第一電路板51251、第一線圈51252、第一驅動晶片51253和第一晶片冷凝器51254。其中,所述第一線圈51252印刷在所述第一電路板51251與所述第一磁鐵5122相對的一面上,優選地,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電路板51251印刷有9層線圈。所述第一驅動晶片51253和第一晶片冷凝器51254安裝在所述第一電路板51251的另一面上。
第二印刷電路單元5135具體包括第二電路板51351、第二線圈51352、第二驅動晶片51353和第二晶片冷凝器51354。其中,所述第二線圈51352印刷在所述第二電路板51351與所述第二磁鐵5132相對的一面上,優選地,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電路板51351印刷有9層線圈。所述第二驅動晶片51353和第二晶片冷凝器51354安裝在所述第二電路板51351的另一面上。
外罩5400連接在基座5110上從而形成容納空間,將上述其它元件容納在其中。在外罩5400上,設置有供光線進入的外罩孔5410。
如圖46所示,第十一實施例的鏡頭裝置包括第十實施例所述 的音圈馬達結構510、第二光路轉折模組520、第一透鏡模組530和影像感測器540。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520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第一透鏡模組530用於接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520反射後的光線。
所述音圈馬達結構510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530與影像感測器540之間,所述第一反射模組5200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530的光線,並將所述光線反射向所述第二反射模組5300,所述第二反射模組5300接收所述光線,並將所述光線反射向所述影像感測器540。
具體而言,物側光線先沿著第二方向進入第二光路轉折模組520,之後由第二光路轉折模組520將光線沿著第一方向反射到第一透鏡模組530,光線通過第一透鏡模組530後射向第一反射模組5200的第一反射面5211,經第一反射面5211將光線沿著第三方向反射後,到達第二反射模組5300的第二反射面5311,最後經第二反射面5311將光線沿著第一方向反射後到達影像感測器540並形成影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鏡模組530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第一透鏡模組530包括至少三個透鏡以及光圈,其中,這些透鏡中至少有一個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即焦距值為正,且最靠近物側的透鏡可以具有正屈光力而其物側面可以為凸面,以及至少有一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即焦距值為負,並且這些透鏡中至少有一個透鏡的外周部形狀為非圓形,即沿著光軸方向正視所述透鏡,其外周部形狀可以為非圓形,例如多邊形、與光軸對稱的多邊形、跑道形、樽形、橡木桶形或紅酒瓶上半部等形狀。此外所述光圈的形狀也可以是非圓形,即沿著光軸方向正視所述光圈,其外周部形狀可以為非圓形,例如多邊形、與光軸對稱的多邊形、跑道形、樽形、橡木桶形或紅酒瓶上半部等形狀。優選地,該鏡頭裝置中具有至少一個透鏡以及光圈的外周部形狀為非圓形,如此設計有利於鏡頭模組整體 有效減小尺寸、厚度及體積,使該鏡頭裝置有效的薄型化。但本案不以此為限,所述透鏡以及所述光圈的形狀亦可為圓形。
該鏡頭裝置具有更長的焦距值能夠有更高倍率的光學變焦,且同時有效減少鏡頭尺寸長度兼具鏡頭模組小型化,以及反射鏡體配合軸體5140達成最小的光學偏差。
如圖47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頭裝置,該鏡頭裝置包括音圈馬達結構(VCM結構)61、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第一透鏡模組63、連結單元64和影像感測器(未繪示)。其中,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第一透鏡模組63用於接收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反射後的光線。其中,音圈馬達結構(VCM結構)61提供自動對焦及影像防抖功能。
連結單元64用以讓第一透鏡模組63可更穩定的與音圈馬達結構61相互連結,供第一透鏡模組63可快速定位在音圈馬達結構61的機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瞭解,連結單元64並非必要的元件,也可以省略連結單元64,或者以其他方式替代,本發明不限於此。
影像感測器設置在第二反射模組612的出光處,即音圈馬達結構61與第三方向平行的側壁上,接收被第二反射模組612反射的光。在其它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也可以設置在第一反射模組611的出光處,即音圈馬達結構61與第一方向平行的側壁上。
音圈馬達結構61設置在第一透鏡模組63與影像感測器之間,參見圖48,音圈馬達結構61包括由第一反射模組611和第二反射模組612組成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第一反射模組611接收通過第一透鏡模組63的光線,並將光線反射向第二反射模組612,第二反射模組612接收光線,並將光線反射向影像感測器。
具體而言,物側光線先沿著第二方向進入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62,之後由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將光線沿著第一方向反射到第一透鏡模組63,光線通過第一透鏡模組63後射向第一反射模組611,經第一反射模組611將光線沿著第三方向反射後到達第二反射模組612,最後經第二反射模組612將光線沿著第一方向反射後到達影像感測器並形成影像。換言之,來自物側的光線依序沿第二方向進入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之後沿著第一方向反射到第一透鏡模組63、第一反射模組611,再沿著第三方向到達第二反射模組612,最後沿著第一方向到達影像感測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鏡模組63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第一透鏡模組63包括至少三個透鏡以及光圈,其中,這些透鏡中至少有一個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即焦距值為正,且最靠近物側的透鏡可以具有正屈光力而其物側面可以為凸面,以及至少有一個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即焦距值為負,並且這些透鏡中至少有一個透鏡的外周部形狀為非圓形,即沿著光軸方向正視所述透鏡,其外周部形狀可以為非圓形,例如多邊形、與光軸對稱的多邊形、跑道形、樽形、橡木桶形或紅酒瓶上半部等形狀。此外所述光圈的形狀也可以是非圓形,即沿著光軸方向正視所述光圈,其外周部形狀可以為非圓形,例如多邊形、與光軸對稱的多邊形、跑道形、樽形、橡木桶形或紅酒瓶上半部等形狀。優選地,該鏡頭裝置中具有至少一個透鏡以及光圈的外周部形狀為非圓形,如此設計有利於鏡頭模組整體有效減小尺寸、厚度及體積,使該鏡頭裝置有效的薄型化。但本案不以此為限,所述透鏡以及所述光圈的形狀亦可為圓形。
請參照圖48和圖49,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音圈馬達結構61包括外罩613、後蓋614、第一基座615、第一反射模組611、用於反射來自第一反射模組611的光線的第二反射模組612、以及用於驅動第一反射模組611和第二反射模組612在第一基座615上同向運動或反向運動的第 一驅動單元616,第一反射模組611和第二反射模組612分別通過至少一個滑動單元617與第一基座615滑動連接。值得注意的是,滑動單元可以是滾珠、輥筒、軸體或者其他可產生滑動機構的部件。
其中,第一基座615大致為中空的框體,且中空的框體的上框壁具有缺口,以便於裝配有第一反射模組611和第二反射模組612。
外罩613與後蓋614圍合形成容納空間,將上述其它元件容納在其中,同時用以保持音圈馬達結構61的外型。且後蓋614蓋設在靠近第一基座615的一端。
參見圖49,第一反射模組611和第二反射模組612滑動安裝在第一基座615內。第一反射模組611包括第一反射部件6111和第一載體6112,第一反射部件6111安裝在第一載體6112上;第二反射模組612包括第二反射部件6121和第二載體6122,第二反射部件6121安裝在第二載體6122上。第一反射部件6111與第二反射部件6121相對設置,此處“相對設置”並不意味著兩者相互平行正對,而是意味著經其中一者的光線可以到達另一者。優選地,第一反射部件6111的反射面與第二反射部件6121的反射面相互垂直。
在本發明中,第一反射部件6111與第二反射部件6121可以是稜鏡、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等。第一反射部件6111固定安裝在第一載體6112上,由第一載體6112保持第一反射部件6111的相對位置。第二反射部件6121固定安裝在第二載體6122上,由第二載體6122保持第二反射部件6121的相對位置。
參見圖48、圖50、圖51、圖52第一載體6112和第一基座615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滑動單元617定位滾動的至少一個第一容置槽6101,第一載體6112和第一基座615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第一載體6112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一滑槽6201;第二載體6122和第一 基座615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所述滑動單元617定位滾動的至少一個第二容置槽6102,第二載體6122和第一基座615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第二載體6122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條第二滑槽6202。
參見圖48和圖50,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在第一載體6112的上側和下側分別開設有第一滑槽6201,第一滑槽6201的截面大致呈V型,可以減少與滑動單元617的接觸面積。在第二載體6122的上側和下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二滑槽6202,第二滑槽6202的截面大致呈V型,可以減少與滑動單元617的接觸面積。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滑槽6201、第二滑槽6202的截面也可以為弧型、半圓形或其他形狀等。
參見圖49、圖5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座615的下框壁與第一載體6112下側的第一滑槽6201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第一容置槽6101,第一基座615的下框壁與第二載體6122下側的第二滑槽620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第二容置槽6102;第一基座615的上框壁與第一載體6112上側的第一滑槽6201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第一容置槽6101,第一基座615的上框壁與第二載體6122上側的第二滑槽620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第二容置槽6102。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容置槽6101和第二容置槽6102的數量根據滑動單元617數量而定,滑動單元617數量根據需要而定,不作限制。
參見圖52,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基座615與第一載體6112的第一滑槽6201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第一通孔6151,在第一通孔6151內嵌入呈T型的第一凹部6153,進而在第一通孔6151內形成兩個第一容置槽6101;同樣地,在第一基座615上與第二載體6122上的第二滑槽6202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通孔6152,在第二通孔6152內嵌入呈T型的第二凹部6154,進而在第二通孔6152內形成兩個第二容置槽6102,以方便滑動單元617的組裝。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第一基座615上直接開設盲孔、穿孔 或孔洞作為第一容置槽6101和第二容置槽6102。
其中,滑動單元617在沿著第一滑槽6201和第二滑槽6202滾動的同時定位在第一容置槽6101和第二容置槽6102內轉動,利用滑動單元617避免了因克服靜摩擦力而產生的衝擊,使得作動時更加順暢並獲得良好的動作效果。
參見圖48、圖49、圖53,第一驅動單元616包括用於驅動第一反射模組611的第一驅動元件6161和用於驅動第二反射模組612的第二驅動元件6162。
第一驅動組件6161包括設置在後蓋614與第一載體6112其中一者上的第一驅動磁鐵61611、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和第一吸引磁軛61613;第二驅動元件6162包括設置在後蓋614與第二載體6122其中一者上的第二驅動磁鐵61621、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和第二吸引磁軛61623。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磁鐵61611設置在第一載體6112與後蓋614相對的一側,第二驅動磁鐵61621設置在第二載體6122與後蓋614相對的一側。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第一吸引磁軛61613、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和第二吸引磁軛61623設置在後蓋614上。第一驅動磁鐵61611與第一吸引磁軛61613相互吸引,第二驅動磁鐵61621與第二吸引磁軛61623相互吸引,使第一載體6112和第二載體6122能緊固地抵靠在第一基座615上,確保第一反射部件6111和第二反射部件6121與光路垂直。
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與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相互連結且一體成形為單一組件,但並不以此為限,亦可為分開的組件。
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包括第一線圈和第一電路板,第一 線圈印刷在第一電路板與第一驅動磁鐵61611相對的一面上,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包括第二線圈和第二電路板,第二線圈印刷在第二電路板與第二驅動磁鐵61621相對的一面上。具體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的第一線圈和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的第二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場,第一驅動磁鐵61611和第二驅動磁鐵61621受到推力,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可驅使第一載體6112和第二載體6122分別沿著第一滑槽6201和第二滑槽6202同向或反方向的平移,使安裝該音圈馬達結構61的鏡頭裝置實現自動對焦和光學防手震的功能。
第一印刷電路單元61612還包括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其中,所述第一線圈印刷在第一電路板與第一驅動磁鐵61611相對的一面上,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安裝在第一電路板的另一面上。第二印刷電路單元61622還包括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其中,所述第二線圈印刷在第二電路板與第二驅動磁鐵61621相對的一面上,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安裝在第二電路板的另一面上。
第十三實施例如圖54-57所示,在第十二實施例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62包括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的第三反射部件621、用於承載安裝所述第三反射部件621的第三載體622、用於安裝第三載體622的第二基座623、用於驅動第三載體622轉動的第二驅動單元624,第三載體622通過軸體625相對於第二基座623轉動,第三載體622固定連接在軸體25上,軸體625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基座623連接。
其中,第三反射部件621可以是稜鏡、反射稜鏡或者反射鏡等。
參見圖55,第三載體622包括傾斜的傾斜板6221,第三反射部件621安裝在該傾斜板6221傾斜向上的表面上,第三載體622還包括位於 傾斜板6221兩端的側板6222,兩端的側板6222上分別開設有固定孔6223,軸體625的兩端緊密穿插固定在固定孔6223內,即軸體625的兩端凸出於側板6222的表面。
參見圖55,第二基座623包括底板6231和豎立於底板6231上的兩個支撐板6232,第三載體622安裝在兩個所述支撐板6232之間,兩個支撐板6232上分別開設有與固定孔6223相對設置的軸孔6233,軸體625的兩端分別***軸孔6233內與第二基座623轉動連接。
參見圖54-55第二驅動單元624包括第三驅動磁鐵6241和第三線圈6242。其中,第三驅動磁鐵6241和第三線圈6242的其中一者設置在第二基座623的底板6231朝向第三載體622的一側,第三驅動磁鐵6241和第三線圈6242的另一者設置在第三載體622與第二基座623的底板6231相對應的位置。例如,圖55-57所示,將第三線圈6242設置在第二基座623的底板6231朝向第三載體622的一側,第三驅動磁鐵6241設置在第三載體622上;反之亦然。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參見圖54,第三驅動磁鐵6241呈L型,包覆在第三載體622靠近第三線圈6242的轉角處。
第三線圈6242通電後產生磁場後與第三驅動磁鐵6241產生相互作用力,進而推動第三載體622以軸體625為中心往復轉動一定角度。
軸體625的兩端配有用於抵接軸體625的抵接件626,抵接件626固定於支撐板6232上,抵接件626為片體,軸體625的兩端端面呈平面狀。具體地,抵接件626固定於支撐板6232遠離軸體625的另一側表面。軸體625的兩端分別與相對應的抵接件626之間設有用於減少轉動摩擦阻力的降阻結構627。
參見圖55,在一些實施例中,降阻結構627是在軸體625與抵接件626之間設置的獨立的球體結構,為一種球形體結構件,其大致呈圓球 體狀。其中,軸體625的兩端的端面為平面狀。抵接件626為片狀。軸體625的一端端面和抵接件626的表面分別抵接在降阻結構627的兩側。軸體625的另一端端面和另一個抵接件626的表面分別抵接在另一個降阻結構627的兩側。
參見圖56,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降阻結構627是在抵接件626朝向軸體625的一側凸伸形成的半球體結構,為一種半球體結構部,即在片體的抵接件626上凸伸形成的半球體。軸體625的兩端的端面為平面狀。軸體625的一端端面抵接在抵接件626上的降阻結構627上,軸體625的另一端端面抵接在另一個抵接件626上的降阻結構627上。
參見圖57,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降阻結構627是在軸體625的兩端端面形成的球體結構,為一種圓頭部,抵接件626為片狀。兩個抵接件626分別抵接在軸體625的兩端的降阻結構627上。
通過上述設計,軸體625的兩端分別與相對應的抵接件626之間設有降阻結構627,可以減少轉動摩擦阻力。
第十四實施例如圖58-59所示,在第十三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兩個支撐板6232與第三載體622的兩側側板6222分別設置有相互排斥的至少一對磁鐵元件,每一對磁鐵元件包括第一磁鐵6100和第二磁鐵6200,第一磁鐵6100與第二磁鐵6200的相同磁極相對設置,即第一磁鐵6100的S極與第二磁鐵6200的S極相對設置,或者第一磁鐵6100的N極與第二磁鐵6200的N相對設置。
通過在第三載體622的兩側與第二基座623之間分別設計一對相斥的磁鐵,防止第三載體622在以軸體625轉動時產生其它方向(如左右方向)的偏擺,確保OIS執行的精密度,同時也使得第三載體622可因磁力抵接固定在第二基座623上。
參見圖58,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座623的每一個支撐板6232朝向第三載體622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6234,第一磁鐵6100與第一凹槽6234相適配且設置在第一凹槽6234內;第三載體622朝向支撐板6232的兩側分別與第一凹槽6234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第二凹槽6224,第二磁鐵6200與第二凹槽6224相適配且設置在第二凹槽6224內。其中,第一凹槽6234是獨立於軸孔6233另外開設在支撐板6232上的,同樣地,第二凹槽6224也是獨立於固定孔6223另外開設在第三載體622的側板6222上的。
參見圖59,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個支撐板6232朝向第三載體622的一側在軸孔6233周圍形成有環狀的第一沉孔6235,第一沉孔6235是非貫通的孔,軸孔6233是貫通的孔且位於第一沉孔6235的中心。第一沉孔6235可以是圓環狀的、三角環狀的、方環狀的任意形的環狀。第一磁鐵6100與第一沉孔6235相適配且設置在第一沉孔6235內,第一磁鐵6100上開設有用於穿插所述軸體625的貫穿孔6300。第三載體622朝向支撐板6232的兩側在固定孔6223的周圍形成有環狀的第二沉孔6225,第二沉孔6225是非貫通的孔,固定孔6223是貫通的孔且位於第二沉孔6225的中心。第二磁鐵6200與第二沉孔6225相適配且設置在第二沉孔6225內,第二磁鐵6200上開設有用於穿插軸體625的貫穿孔6300。
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可以作出許多變化,只要這些變化未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1200:鏡頭裝置
1201:第二光路轉折模組
1202:第一透鏡模組
1203:第一光路轉折模組
1204:影像感測器
12011:光路轉折單元底座
12012:光路轉折單元
12021:透鏡單元固定座
12031:第一稜鏡單元
12031a:第一面
2031b:第二面
12031c:第三面
12041:成像單元

Claims (13)

  1.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影像感測器;基座;第一滑塊機構;第二滑塊機構;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滑塊機構和第二滑塊機構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
  2.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影像感測器;第一基座;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分別通過至少一滑動單元與所 述第一基座滑動連接。
  3.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影像感測器;滑動單元;及第一基座;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一載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安裝在所述第一載體上;其中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包括第二反射部件和第二載體,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安裝在所述第二載體上;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所述影像感測器依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第一方向觀察所述第一透鏡模組與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至少有部分重疊;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分別通過至少一個所述的滑動單元與所述第一基座滑動連接。
  4.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影像感測器;基座;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通過至少一滑動單元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軸垂直;其中所述第二面與第三面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
  5. 一種鏡頭裝置,包括: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影像感測器;基座;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及所述影像感測器沿一光線行進的路徑依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改變所述光線行進的方向,使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通過至少一滑動單元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其中所述第三面上鍍有反射膜;其中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利用全反射以垂直於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從所述第二面出射;其中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夾角範圍為47.5度~52.5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一載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安 裝在所述第一載體上;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包括第二反射部件和第二載體,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安裝在所述第二載體上,所述滑動單元為滾珠;所述第一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所述滾珠定位滾動的至少一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載體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其中一者形成有用於供所述滾珠定位滾動的至少一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載體和所述第一基座中的另一者的相對應位置形成有沿所述第二載體的運動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二滑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第4項、或第5項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一驅動單元,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所述第二反射模組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模組的光線;所述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同向或反向運動;所述驅動單元包括基座、第一驅動元件和第二驅動元件,所述第一驅動元件和第二驅動元件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第二反射模組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驅動元件還包括第一滑塊機構,第一滑塊機構與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元件還包括第二滑塊機構,第二滑塊機構與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塊機構和第二滑塊機構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與所述基座固定連接的軸體,所述第一滑塊機構和 第二滑塊機構套設在所述軸體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驅動元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與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其中一者上的第一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一印刷電路單元和第一吸引磁軛;所述第二驅動元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與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其中一者上的第二磁鐵、以及設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和第二吸引磁軛;所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包括第一線圈和第一電路板,所述第一線圈印刷在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第一磁鐵相對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印刷電路單元包括第二線圈和第二電路板,所述第二線圈印刷在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第二磁鐵相對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印刷電路單元還包括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所述第一驅動晶片和第一晶片冷凝器安裝在所述第一電路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二印刷電路單元還包括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所述第二驅動晶片和第二晶片冷凝器安裝在所述第二電路板的另一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第4項、或第5項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驅動單元、滑動單元以及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模組以及第二反射模組;所述第二反射模組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模組的光線;所述第一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同向運動或反向運動;所述第一反射模組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組分別通過至少一滑動單元與所述第一基座滑動連接; 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包括第三反射部件、第三載體、第二基座以及第二驅動單元,所述第三反射部件用於接收物側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三載體用於承載安裝所述第三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基座用於安裝所述第三載體,所述第三載體通過軸體相對於所述第二基座轉動,所述第三載體固定連接在所述軸體上,所述軸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基座連接,所述第二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三載體轉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接收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並將其沿第一方向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所述影像感測器之間且包括第一稜鏡單元及第二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光線從所述第一面入射到所述第一稜鏡單元,所述第二面與所述影像感測器彼此相對,光線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發生全反射並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二稜鏡單元包括第四面以及第五面,第四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彼此相對,第五面與所述第一面彼此相對且兩者之間留有空氣間隙;或者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以及第二反射部件,該第一反射部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模組與該影像感測器之間,該第一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勾股反射面、第二勾股反射面以及第一弦長面;該第二反射部件設置於該第一反射部件與該第一透鏡模組之間,其具有第三勾股反射面、第四勾股反射面以及第二弦長面,且該第二反射部件沿著平行於該第二弦長面方向移動進行影像手震補正,以及該第二反射部件沿著垂直於該第二弦長面方向移動進行焦距調整;或者 所述鏡頭裝置更包括基座、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以及第二透鏡模組;所述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沿著第二方向入射的光線反射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用於接收所述第三光路轉折模組反射的光線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二光軸;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用於接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反射的光線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一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用於將經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出射的光線反射到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的第三光路轉折模組、第二透鏡模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第一透鏡模組、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影像感測器依光線行進的路徑順序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遮擋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偏離所述第二光軸,使得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進入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驅動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沿著第三方向平移偏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或者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以及第二反射部件;所述的第一反射部件用於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反射部件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線;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與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同向或反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或者 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部件以及第三反射部件;所述的第一反射部件用於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並加以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沿著所述第一方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二反射部件用於反射來自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線,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與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同向或反向運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的第三反射部件用於將來自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線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所述第三反射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和影像感測器之間;或者所述的鏡頭裝置更包括第二光路轉折模組以及第二透鏡模組;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所述第二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第二光軸;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遮擋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當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光路轉折模組偏離所述第二光軸,使得來自所述第二透鏡模組的光線進入所述第一透鏡模組;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驅動第二光路轉折模組繞軸旋轉從而偏離到所述第二位置或回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光路轉折模組驅動單元;或者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複數個反射部件,用於多次反射所述光線而後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之光軸平行或相交形成不等於90度夾角。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5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該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複數個反射部件,用於多次反射所述光線而後成像在所述影像感測器; 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具有沿著第一方向的光軸;當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之光軸垂直時,沿所述第一方向觀察所述第一透鏡模組與所述影像感測器所在的平面至少有部分重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或第5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光線從所述第一面入射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發生至少三次全反射,以垂直於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光軸垂直,所述第一面與第二面夾角範圍為42.75度~47.25度,所述第二面與第三面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所述第一面與第三面夾角範圍為64.125度~70.875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光路轉折模組包括第一稜鏡單元以及第二稜鏡單元,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二稜鏡單元包括第四面、第五面以及第六面;所述第四面與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彼此相對,所述第五面與所述第一面彼此相對且兩者之間留有空氣間隙;所述第三面上鍍有反射膜且朝向所述第一透鏡模組的方向傾斜設置;光線依序通過所述第二稜鏡單元以及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在所述第一稜鏡單元內利用全反射以垂直於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從所述第二面出射;所述第二面與所述第三面夾角範圍為85.5度~94.5度,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夾角範圍為47.5度~52.5度,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三面夾角範圍為38度~42度,所述第四面與所述第五面夾角範圍為28.5度~31.5度,所述 第五面與所述第六面夾角範圍為57度~63度。
TW109128237A 2019-10-08 2020-08-19 鏡頭裝置 TWI831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035,977 US11528396B2 (en) 2019-10-08 2020-09-29 Lens device
US17/976,226 US11863854B2 (en) 2019-10-08 2022-10-28 Lens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on of multi-magnifications, optical zoom in high magnific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lens modul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6433.3U CN211043769U (zh) 2019-10-08 2019-10-08 镜头装置
CN201921676433.3 2019-10-08
CN201922145167.8U CN211014973U (zh) 2019-11-29 2019-11-29 摄像镜头
CN201922145167.8 2019-11-29
CN201922291971.7 2019-12-18
CN201922291971.7U CN211207029U (zh) 2019-12-18 2019-12-18 镜头装置
CN201922387683.1U CN211263930U (zh) 2019-12-25 2019-12-25 潜望式镜头
CN201922387683.1 2019-12-25
CN202020206031.3 2020-02-24
CN202020206031 2020-02-24
CN202020291929 2020-03-10
CN202020291929.5 2020-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452A TW202115452A (zh) 2021-04-16
TWI831997B true TWI831997B (zh) 2024-02-11

Family

ID=7660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8237A TWI831997B (zh) 2019-10-08 2020-08-19 鏡頭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199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1717C (zh) * 2005-11-16 2009-01-1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装置和变焦透镜
US7515194B2 (en) * 2003-07-31 2009-04-07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06421098U (zh) * 2016-10-17 2017-08-18 陈松明 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超薄单感光芯片变焦双镜头
TW201939151A (zh) * 2018-01-25 2019-10-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5194B2 (en) * 2003-07-31 2009-04-07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0451717C (zh) * 2005-11-16 2009-01-14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装置和变焦透镜
CN206421098U (zh) * 2016-10-17 2017-08-18 陈松明 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超薄单感光芯片变焦双镜头
TW201939151A (zh) * 2018-01-25 2019-10-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452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7236B2 (en) Camera device with hand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17289438A (zh) 潜望式光学模块以及光学***
JP7153746B2 (ja) 電子機器
KR102451232B1 (ko) 반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2015099361A (ja) 撮像装置
KR102550129B1 (ko) 폴디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JP2015099360A (ja) 撮像装置
CN211206941U (zh) 潜望式光学模块以及光学***
JP2015114400A (ja) 屈曲撮像装置
JP2015099359A (ja) 撮像装置
KR20200119630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KR102345120B1 (ko) 광로변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휴대 단말기
US20220390707A1 (en) Actuator for reflec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3633958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TWI831997B (zh) 鏡頭裝置
KR20230074443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2460156U (zh) 潜望式镜头模组
US11543675B2 (en) Actuator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reflector
US11863854B2 (en) Lens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on of multi-magnifications, optical zoom in high magnific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lens module thereof
CN213718058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344510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006207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2808759U (zh) 音圈马达结构及其潜望式镜头模组
US20240231031A9 (en) Actuator for camera
US20240134143A1 (en) Actuator for 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