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0759B -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0759B
TWI830759B TW108127238A TW108127238A TWI830759B TW I830759 B TWI830759 B TW I830759B TW 108127238 A TW108127238 A TW 108127238A TW 108127238 A TW108127238 A TW 108127238A TW I830759 B TWI830759 B TW I8307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blocking
light
edge
blocking pattern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7735A (zh
Inventor
王心盈
葉宗勲
林昱伶
胡柏均
Original Assignee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7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0759B/zh
Priority to US16/942,858 priority patent/US12002842B2/en
Priority to CN202010756082.8A priority patent/CN112310259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7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7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75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95Post-treatment of devices, e.g. annealing, recrystallisation or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半導體疊層;一電流阻擋層,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包含彼此分離的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以及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以及複數個電極,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其中,複數個電極其中之一位於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上;以及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上不具有任何電極。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說明書係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一種具有電流阻擋圖塊的發光二極體元件以及相關製造方法。
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具有耗能低、低發熱、操作壽命長、防震、體積小、以及反應速度快等良好特性,因此適用於各種照明及顯示用途。
傳統的LED,採用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利用P型半導體中的電洞跟N型半導體中的電子,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光子(photon)來產生光線。在習知的LED中,電極附近容易發生電流擁堵(current crowding)。因此,有的LED使用透明導電層以及電流阻擋層(current blocking layer),使得電流分佈比較平均,提高發光效率。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半導體疊層;一電流阻擋層,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包含彼此分離的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以及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以及複數個電極,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其中,複數個電極其 中之一位於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上;以及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上不具有任何電極。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基底,包含一第一邊緣以及一相對於第一邊緣的一第二邊緣;一半導體疊層位於基底上;一電流阻擋層,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包含彼此分離的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以及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以及一電極,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以及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上;其中,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切齊於第一邊緣且二電流阻擋圖塊切齊於第二邊緣。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基底,包含一上表面、一第一邊緣以及一相對於第一邊緣的一第二邊緣;一半導體疊層位於基底之上;一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半導體疊層上且位於第一邊緣;以及一電極,形成於電流阻擋圖塊上;其中,上表面包含一周圍區不被半導體疊層所覆蓋,電流阻擋圖塊覆蓋半導體疊層之一側壁以及周圍區。
1、2、3:LED元件
10、10a~10h:LED單元
102:基底
104:第一半導體層
106:發光層
108:第二半導體層
112:透明導電層
20、20’:第一電極
201、201’:第一墊部
202、202’:第一延伸部
30、30’:第二電極
301、301’:第二墊部
302、302’:第二延伸部
36a:第一焊墊
36b:第二焊墊
50:絕緣層
501、502:開口
60:連接電極
182:上表面
CB1、CB2、CB3、CB4、CB5、CB6、CB7、CB8、CB9、CB10、CB11、CB12、CBB、CBB1、CBB2、CBB3、CBB4:電流阻擋圖塊
CE1、CE2、CE3、CE4、CE5、CE6、CE7、CE8:邊緣
CL:預定切割線
MS1、MS2、MS3、MS4、MS5、MS8、MS9:高台
SCRB:切割道
TRCH:溝渠
WF1、WF2、WF3:晶圓
第1圖為依據本申請案一實施例之LED元件1的上視圖。
第2圖為LED元件1的剖面示意圖。
第3A至3H圖為LED元件1於各個製程階段的剖面示意圖。
第4A至4H圖為LED元件1於各個製程階段的上視圖。
第5圖為依據本申請案另一實施例之LED元件2。
第6圖顯示LED元件2於一晶圓WF2中,尚未執行切割製程的上視圖。
第7圖顯示依據本申請案另一實施例之LED元件3於一晶圓WF3中,尚未執行切割製程的上視圖。
第8A圖為第7圖中,沿著X-X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第8B圖顯示本申請案另一實施例於第7圖中沿著X-X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下文中,將參照圖示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已使得本發明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充分地理解本發明之精神。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之實施例,而是可以以其他形式實施。在本說明書中,有一些相同的符號,其表示具有相同或是類似之結構、功能、原理的元件,且為業界具有一般知識能力者可以依據本說明書之教導而推知。為說明書之簡潔度考量,相同之符號的元件將不再重述。
第1圖為依據本申請案一實施例的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LED元件)1的上視圖,第2圖為第1圖中LED元件1沿A-A’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考第1圖及第2圖,LED元件1包含有基底102、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單元(LED單元)10(10a、10b)設置於基底102上,各LED單元10分別包含第一半導體層104、發光層106、第二半導體層108、電流阻擋層CB1、CB2、及CB3、透明導電層112、第一電極20、第二電極30以及連接電極60,以連接電極60將各LED單元10電性連接達到串聯及/或並聯,形成一LED陣列,並利用焊墊36a及36b以覆晶方式與外部電源或外部電子元件達成連接。
第3A至3H圖為第2圖之LED元件1於各個製程階段的剖面示意圖。第4A至4H圖為第1圖之LED元件1於一晶圓WF1上時,各個製程階段的的局部上視圖。
請參閱第3A圖。基底102可以是一成長基板,包括用於生長磷化鎵銦(AlGaInP)的砷化鎵(GaAs)基板、及磷化鎵(GaP)基板,或用於生長氮化銦鎵(InGaN)或氮化鋁鎵(AlGaN)的藍寶石(Al2O3)基板,氮化鎵(GaN)基板,碳化矽(SiC)基板、及氮化鋁(AlN)基板。在一實施例中,基底102為一透明的藍寶石基底。基底102之上表面182具有圖案化結構,於另一實施例中,基底上表面182也可以是平面。第一半導體層104、發光層106、以及第二半導體層108依序疊加形成於基底102之上表面182上,形成一半導體疊層。舉例來說,在本申請案的一實施例中,可以藉由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OCVD)、分子束磊晶法(MBE)、氫化物氣相磊晶(HVPE)或離子鍍,例如濺鍍或蒸鍍等方式,在基底102上形成半導體疊層。
於一實施例中,半導體疊層更可包含一緩衝結構(圖未示)位於第一半導體層104與基底102之間。緩衝結構可減小上述的晶格不匹配並抑制錯位,從而改善磊晶品質。緩衝層的材料包括半導體材料,例如III-V族半導體材料的GaN、AlGaN或AlN。在一實施例中,緩衝結構包括多個子層(圖未示)。子層包括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在一實施例中,緩衝結構包括兩個子層,其中第一子層的生長方式為濺鍍,第二子層的生長方式為MOCVD。在一實施例中,緩衝層另包含第三子層。其中第三子層的生長方式為MOCVD,第二子層的生長溫度高於或低於第三子層的生長溫度。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子層包括相同的材料,例如AlN。在本申請案的一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層104和第二半導體層108,例如為包覆層(cladding layer)或侷限層(confinement layer),具有不同的導電型態、電性、極性或用於提供電子或電洞的摻雜元素。例如,第一半導體層104是n型半導體,以及第二半導體層108是p型半導體。發光層106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層104與第二半導體層108之間。電子與電洞在電流驅動下在發光層106中結 合,將電能轉換成光能以發光。可藉由改變半導體疊層中一個或多個層別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來調整LED元件1或半導體疊層所發出的光之波長。
半導體疊層的材料包括AlxInyGa(1-x-y)N或AlxInyGa(1-x-y)P的III-V族半導體材料,其中0
Figure 108127238-A0305-02-0007-1
x,y
Figure 108127238-A0305-02-0007-2
1;x+y
Figure 108127238-A0305-02-0007-3
1。根據發光層的材料,當半導體疊層的材料是AlInGaP系列時,可以發出波長介於610nm和650nm之間的紅光或波長介於550nm和570nm之間的黃光。當半導體疊層的材料是InGaN系列時,可以發出波長介於400nm和490nm之間的藍光或深藍光或波長介於490nm和550nm之間的綠光。當半導體疊層的材料是AlGaN系列時,可以發出波長介於400nm和250nm之間的UV光。發光層106可以是單異質結構(single heterostructure;SH)、雙異質結構(double heterostructure;DH)、雙面雙異質結構(double-side double heterostructure;DDH)、多重量子井(multi-quantum well;MQW)。發光層106的材料可以是i型、p型或n型半導體。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3B圖以及第4A圖,半導體疊層經過蝕刻後,產生彼此分離的高台MS1、MS2。在本說明書中,為了圖示的簡潔以及易懂,並沒有所有的零件與圖塊都加上符號,業界具有一般知識能力者可以依據本說明書之教導而推知。舉例來說,第4A圖中只有標示兩個高台MS1、MS2,而其他具有與高台MS1、MS2一樣輪廓,但沒有標示的,都是高台。高台之外的區域,曝露出了第一半導體層104,如同第3B圖所示。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3C圖以及第4B圖,晶片WF1上的半導體疊層再經過一次蝕刻後,產生彼此分離的LED單元10(10a、10b)。如同第4B圖所示,LED單元10a、10b分別包含高台MS1、MS2。LED單元10之外的區域,則曝露出了基底102的上表面182,如同第3C圖所示。LED單元10之間的區域,包含兩相鄰LED單元10面對彼此的半導體疊層側壁以及基底102 的上表面182,形成溝渠TRCH。在後續製程中,完成電性連接後的複數個LED單元10構成單一的LED元件1,接著將對晶圓WF1進行一切割分離製程,將各LED元件1分割開來。此時,各LED元件1周圍的溝渠TRCH則做為切割分離製程的切割道SCRB。
請同時參閱第3D圖以及第4C圖,接著在LED單元10及溝渠TRCH上形成一電流阻擋圖塊CB1、CBB。電流阻擋圖塊CB1、CBB的形成方式舉例來說,先在LED單元10上沉積形成一絕緣材料層(圖未繪示),絕緣材料例如為氧化矽、氮化矽、氧氮化矽、氧化鈦、氧化鋁或上述材料的組合或疊層。絕緣材料層可以是單層或是複數層所形成的堆疊。例如,絕緣材料層係由不同折射率的絕緣材料交互堆疊所組成的分佈式布拉格反射結構(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接著進行圖案化絕緣材料層步驟,可以一微影製程以及一蝕刻製程,圖案化絕緣材料層,而得到如第3D圖與第4C圖的電流阻擋圖塊CB1、CBB。電流阻擋圖塊CB1位於LED單元10a的第二半導體層108上,電流阻擋圖塊CBB位於溝渠TRCH,覆蓋溝渠TRCH內基底102的上表面182並延伸至LED單元10的半導體疊層側壁以及部分第二半導體層108上。
請同時參閱第3E圖以及第4D圖,接著在LED單元10上形成透明導電層112。透明導電層112覆蓋電流阻擋圖塊CB1以及部分的電流阻擋圖塊CBB。在第4D圖中,由上視觀之,每個LED單元10上的透明導電層112大約是一相對應之高台MS1、MS2內縮的結果,因此一透明導電層112的邊界大約跟一相對應的高台MS1、MS2的邊界保持有一固定的距離。但這只是一個例子,本發明並不限於此。透明導電層112可以是金屬或是透明導電材料,其中金屬可選自具有透光性的薄電極層,透明導電材料對於發光層106 所發出的光線為透明,包含銦錫氧化物(ITO)、氧化鋅(ZnO)、氧化鋁鋅(AZO)、氧化鎵鋅(GZO)、或銦鋅氧化物(IZO)等材料。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3F圖以及第4E圖,接著在LED單元10上形成一電極層,其被圖案化而形成第一電極20、第二電極30以及連接電極60。電極層的材料包含金屬,例如鉻(Cr)、鈦(Ti)、金(Au)、鋁(Al)、銅(Cu)、錫(Sn)、鎳(Ni)、銠(Rh)或鉑(Pt)等金屬或上述材料之合金或疊層。第一電極20形成在LED單元10b的第一半導體層104上,包含第一墊部201與延伸自第一墊部201的第一延伸部202。第一電極20與第一半導體層104電性連接。第二電極30形成在LED單元10a的透明導電層112上,與透明導電層112及第二半導體層108電性連接,包含第二墊部301與延伸自第二墊部301的第二延伸部302。在其他各LED單元10上,同樣設有第一延伸部202與其第一半導體層104電性連接,以及第二延伸部302與其第二半導體層108電性連接。連接電極60形成在電流阻擋圖塊CBB上,連接一個LED單元10上的第一延伸電極202和相鄰LED單元10上的第二延伸電極302,使LED單元10形成串聯式LED陣列。在另一實施例中,連接電極60連接兩相鄰LED單元10上的第一延伸部202,及/或連接電極60連接兩相鄰LED單元10上的第二延伸部302,使LED單元10形成並聯或是串並聯等不同的LED陣列。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3G圖以及第4F圖,接著在各LED單元10上以及溝渠TRCH上形成一絕緣層50,其被圖案化而在對應第一墊部201與第二墊部301分別具有開孔501、502。絕緣層50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氧氮化矽、氧化鈦、氧化鋁或上述材料的組合或疊層。絕緣層50可以是單層或是複數層所形成的堆疊,於一實施例中,絕緣層50係由不同折射率的絕緣材料交互堆疊所組成的分佈式布拉格反射結構(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在覆晶應用中,可以使LED元件1增加出光面的出光。於另一實施例中,基底102 的上表面182相對側的表面上,即基底102的下表面上,包含一絕緣層(圖未示),絕緣層可由不同折射率的絕緣材料交互堆疊所組成的分佈式布拉格反射結構。
請同時參閱第3H圖以及第4G圖,接著在絕緣層50形成一第一焊墊36a與一第二焊墊36b。第一焊墊36a設置於LED單元10b上,透過開孔501跟下方的第一電極20電性連接,而第二焊墊36b則設置於LED單元10a上,透過開孔502跟下方的第二電極30電性連接。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焊墊36a與第二焊墊36b用來和一載板(圖未示)上的電路接合,以達到和外部電子元件或外部電源的連接。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焊墊36a與一第二焊墊36b可省略,透過第一電極20和第二電極30達到和外部電子元件或外部電源的連接。
接著,請參閱第4H圖,晶圓WF1進行切割分離製程(dicing)。在此步驟中,沿著各LED元件1周圍的切割道SCRB,以預定切割線CL將晶圓WF1分割成複數個獨立的LED元件1。於一實施例中,用雷射自基底102的下表面照射,並聚焦於基底102內部,使基底102內部對應預定切割線CL的位置、或對應預定切割線CL兩側的位置形成變質區(圖未示),再施以一外力,使得自變質區沿著基底102的晶面形成裂痕,將基底102以及其上方的絕緣層50分割開,形成獨立的LED元件1。
第1圖與第2圖顯示了從第4H圖上分割下來的LED元件1。經歷了切割分離製程後,LED元件1具有四個邊緣CE1、CE2、CE3與CE4。邊緣CE1相對於邊緣CE3,邊緣CE2相對於邊緣CE4。於本實施例中,LED元件1的邊緣為基底102的邊緣。
從第1圖與第2圖中可以發現,LED元件1由兩個LED單元10(10a、10b)所電性串聯而成。第1圖中的連接電極60與LED單元10a及10b部分重 疊,並跨過LED單元10a及10b之間的溝渠TRCH,將LED單元10a及10b電性串聯在一起。第二電極30為LED元件1的陽極,具有第二墊部301以及第二延伸部302。第一電極20作為LED元件1的陰極,具有第一墊部201以及第一延伸部202。於本實施例中,LED元件1包含兩個LED單元10,於其他實施中,LED元件1可包含更多的LED單元10串聯及/或並聯。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0不具有第一延伸部202及/或第二電極30不具有第二延伸部302。
在尚未將晶圓WF1分割成獨立的LED元件1前,如同第4H圖所示,電流阻擋圖塊CBB跨過了切割道SCRB,同時位於兩個相鄰LED元件1上,並接觸切割道SCRB內基底102之上表面182,成為一跨界電流阻擋圖塊。接著在切割製程中,不只沿著切割道SCRB切開了基底102,同時也切割開了電流阻擋圖塊CBB。完成切割分離製程後,LED元件1具有一周圍區,沿著基底102環繞LED單元10a及10b。於本實施例中,在晶圓WF1是以各LED元件1周圍的溝渠TRCH作為切割道SCRB,又溝渠TRCH的底部為基底102的上表面182,因此本實施例中的周圍區即由LED元件1周圍所露出的基底102的上表面182所構成。如同第1圖所示,電流阻擋圖塊CBB在LED元件1遺留下來成為電流阻擋圖塊CB2,而另一電流阻擋圖塊CBB在LED元件1上遺留下來成為電流阻擋圖塊CB3。CB2及CB3位於周圍區上,可以從第1圖得知,電流阻擋圖塊CB2與基底102共享邊緣CE3,而電流阻擋圖塊CB3與基底102共享邊緣CE1。即,電流阻擋圖塊CB2大致切齊於邊緣CE3,而電流阻擋圖塊CB3大致切齊於CE1。於本申請案一實施例中,電流阻擋圖塊與基底共享邊緣、電流阻擋圖塊切齊或大致切齊邊緣指的是:於一側視觀之,電流阻擋圖塊的一側壁與基底的一側壁相連接;於一實施例中,電流阻擋圖塊的側壁與基 底的側壁相連接且呈共平面。於另一實施例中,CB2及CB3位於周圍區上,電流阻擋圖塊CB2的一邊緣鄰近邊緣CE3,電流阻擋圖塊CB3的一邊緣鄰近邊緣CE1,電流阻擋圖塊CB2及電流阻擋圖塊CB3其中一個未與其鄰近邊緣切齊,另一個電流阻擋圖塊與其鄰近邊緣切齊。於另一實施例中電流阻擋圖塊CB2及電流阻擋圖塊CB3皆未與其鄰近邊緣切齊,電流阻擋圖塊CB2及電流阻擋圖塊CB3的側壁皆不與基底的一側壁相連接。
電流阻擋圖塊CB2與CB3分別位於LED單元10之間的溝渠TRCH上。電流阻擋圖塊CB2與連接電極60重疊,且由上視觀之,電流阻擋圖塊CB2的寬度大於連接電極60的寬度。當LED單元10為電性連接時,電流阻擋圖塊CB2用來確保連接電極60與LED單元10半導體疊層側壁之間的絕緣性,預防連接電極60以及與其相連的第一延伸部202、第二延伸部302使LED單元10a中的第一半導體層104,短路於LED單元10b中的第一半導體層104。電流阻擋圖塊CB3沒有與任何電極重疊。
請參閱第4C圖,電流阻擋圖塊CBB跨過切割道SCRB,可以防止圖案化絕緣材料層以形成電流阻擋圖塊時,因為例如過蝕刻(over-etch)而造成後續形成在其上方的連接電極60誤連接LED單元10而造成的短路問題。於一實施例中,圖案化絕緣材料層的方法,可以採用濕蝕刻,利用蝕刻溶液去除掉未受到光阻保護的絕緣材料層,保留下來的絕緣材料層則形成了電流阻擋圖塊CBB、CB1。只是,習知技術中,濕蝕刻絕緣材料層之過程中,位於切割道與溝渠中的絕緣材料層蝕刻速率比較快,容易產生過蝕刻,使得原本應該被保留下來的絕緣材料層,例如從電流阻擋圖塊之預定邊界開始,沿著溝渠及切割道,被部分去除掉了。過蝕刻如果發生, 切割道及溝渠中的絕緣材料層可能消失,使得最後形成的電流阻擋圖塊所覆蓋的範圍,比原本預定的範圍來得退縮,無法確保連接電極與LED單元在溝渠附近的電絕緣性,而造成連接電極錯誤地短路至LED單元的第一半導體層。當連接電極越靠近LED元件的邊緣時,也就是其下方的電流阻擋圖塊的預定邊界越靠近切割道時,此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越高。在獨立的LED元件1完成後,電流阻擋圖塊CB2將可以適當地電性隔絕連接電極60與LED單元10a、10b。
因為電流阻擋圖塊CBB跨過切割道SCRB延伸到另一LED元件1上,因此在切割後,在各LED元件1上遺留下電流阻擋圖塊CB3。電流阻擋圖塊CB3並沒有與任何電極重疊,也就是說,電流阻擋圖塊CB3上並不具有任何電極。電流阻擋圖塊CB3與基底102共享邊緣CE1。
第5圖顯示本申請案另一實施例之LED元件2。與LED元件1不同的是,LED元件2包含六個依序串接的LED單元10(10c-10h)以2×3的矩陣排列。第6圖顯示晶圓WF2的局部上視圖,其沿著切割道SCRB中的預定切割線CL切割後,可以產生複數個第5圖中的LED元件2。第5圖與第6圖中,示範性地標示了高台MS3、MS4、MS5、MS8、電流阻擋圖塊CB4、CB5、CB6、CB7、CB8、CB9、CB10、CBB1、CBB2、透明導電層112、第一電極20’、第二電極30’、連接電極60、預定切割線CL、切割道SCRB、溝渠TRCH、邊緣CE5、CE6、CE7、CE8。雖然第5圖與第6圖中,並沒有所有的元件都加上符號,但本技術領域具有一般知識能力者可以依據本說明書前述LED元件1之教導而推知。
在本實施例中,LED單元10h上的第一電極20’包含第一墊部201’以及第一延伸部202’,LED單元10c上的第二電極30’包含第二墊部301’以及 第二延伸部302’。於另一實施例中,LED單元10h上的第一電極20’不包含第一延伸部202’,及/或LED單元10c上的第二電極30’不包含第二延伸部302’。第一墊部201’與第二墊部301’可用來打線(wiring bonding),使LED元件2與外部電源或外部電子元件達成連接。
從第5圖可知,LED元件2包含串聯的六個LED單元10,具有四個邊緣CE5、CE6、CE7、CE8。邊緣CE5相對於邊緣CE7,邊緣CE6相對於邊緣CE8。於本實施例中,LED元件2的邊緣為基底102的邊緣。六個LED排列成2×3的矩陣。電流阻擋圖塊CB7與CB9大致切齊邊緣CE5,而電流阻擋圖塊CB6與CB8大致切齊邊緣CE7。如同LED元件1,LED元件2具有一周圍區,沿著基底102環繞LED單元10c~10h,周圍區由LED元件2周圍所露出的基底102的上表面182所構成。電流阻擋圖塊CB6、CB7、CB8及CB9位於周圍區上。於另一實施例中,電流阻擋圖塊CB6、CB7、CB8及CB9位於周圍區上,電流阻擋圖塊CB7及CB9的一邊緣鄰近邊緣CE5,但未與邊緣CE5切齊;電流阻擋圖塊CB6及CB8的一邊緣鄰近邊緣CE7,但未與邊緣CE7切齊。
在第6圖中,位於晶圓WF2上的電流阻擋圖塊CBB1與CBB2都是跨界電流阻擋圖塊,每個都跨過切割道SCRB。因此,晶圓WF2經過切割後,第5圖中的電流阻擋圖塊CB7,由電流阻擋圖塊CBB1之一部分所構成,而電流阻擋圖塊CB6,由另一電流阻擋圖塊CBB1之一部分所構成;類似的,第5圖中的電流阻擋圖塊CB9,由電流阻擋圖塊CBB2之一部分所構成,而電流阻擋圖塊CB8,由另一電流阻擋圖塊CBB2之一部分所構成。
如同第5圖所示,電流阻擋圖塊CB7與電流阻擋圖塊CB8並沒有與任何的電極相重疊,也就是說,電流阻擋圖塊CB7與電流阻擋圖塊CB8上並不具有任何電極。電流阻擋圖塊CB6跨過了LED單元10d與10e之間的溝 渠TRCH,電流阻擋圖塊CB7跨過了LED單元10c與10f之間的溝渠TRCH。CB8、CB9也分別跨過相鄰LED單元10之間的溝渠TRCH。於另一實施例中,基底102的上表面182相對側的表面上,即基底102的下表面上,包含一反射層(圖未示),反射層可由金屬或絕緣材料構成。反射層結構包含由不同折射率的絕緣材料交互堆疊所組成的分佈式布拉格反射結構。反射層結構亦可包含由分佈式布拉格反射結構及金屬層構成的全方位反射器(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ODR)。
類似於LED元件1,LED元件2在製程中因為有跨界電流阻擋圖塊CBB1與CBB2的存在,可避免電流阻擋圖塊CB6與CB9因過蝕刻而造成後續形成在其上方的連接電極60因誤連接LED單元10而造成的短路問題,舉例來說,連接電極60錯誤地將LED單元10d短路到LED單元10e中的第一半導體層104。
不同於前述實施例的LED元件1和LED元件2在晶圓中以各LED元件之間的溝渠TRCH作為切割道SCRB,於另一實施例中(圖未示),在LED元件的製程中,並未在各LED元件間形成溝渠TRCH以做為切割道SCRB,而是使各LED元件的第一半導體層104相連接,並在相鄰LED元件之間相連接的第一半導體層104預留一寬度的區域做為切割道SCRB。跨過切割道SCRB的電流阻擋圖塊(例如前述實施例中的CBB、CBB1與CBB2)位於切割道SCRB中相連接的第一半導體層104上。在後續切割製程中,沿著切割道SCRB以預定切割線CL切割電流阻擋圖塊、第一半導體層以及基底,將各LED元件分割開。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的最外邊緣以及第一半導體層104的邊緣皆與LED元件的邊緣切齊。或是,以一側視觀之,被切割後的 電流阻擋圖塊的一側壁與第一半導體層104的側壁及基底102的側壁相連接,且各側壁之間呈共平面,或不共平面。
本發明並不限於具有LED串/並聯陣列的LED元件,也可以適用於具有單一LED單元的LED元件,例如本申請案另一實施例LED元件3。第7圖顯示一晶圓WF3之局部上視圖,其沿著切割道SCRB以預定切割線CL切割後,形成數個LED元件3。如第7圖所示,被預定切割線CL所包圍的範圍即為一LED元件3的上視圖。第8A圖顯示第7圖中,沿著X-X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如第7圖及第8A圖所示,LED元件3包含基底102、第一半導體層104、發光層106及第二半導體層108依序形成於基底102上、高台MS9、電流阻擋圖塊CB11、CB12、CBB3、CBB4、透明導電層112、第一電極20、第二電極30、絕緣層50、第一焊墊36a以及第二焊墊36b。類似於LED元件1,高台MS9以外的區域是暴露出的第一半導體層104的上表面,第一電極20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層104上,包含第一墊部201與第一延伸部202。電流阻擋圖塊CB11位於第二半導體層108上,透明導電層112位於電流阻擋圖塊CB11及第二半導體層108上,第二電極30設置於透明導電層112上,包含第二墊部301與第二延伸部302。絕緣層50覆蓋高台MS9、切割道SCRB以及第一半導體層104,包含開孔501及502分別對應設置在第一墊部201與第二墊部301上方,使得其上方的第一焊墊36a經由開孔501與第一半導體層104電性連接,第二焊墊36b經由開孔502與第二半導體層108電性連接。LED元件3利用第一焊墊36a與第二焊墊36b和一載板(圖未示)上的電路接合,以達到和外部電子元件或外部電源的連接。LED元件3的各層之結構、材料 以及製程等可藉由前述實施例LED元件1的相關說明得到教示,在此不加以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0沿著LED元件3的兩個對邊設置,也就是沿著LED元件3的兩邊的切割道SCRB設置。電流阻擋圖塊CB12設置於第一墊部201下方,電流阻擋圖塊CBB3及CBB4分開設置於第一延伸部202下方。電流阻擋圖塊CB12、CBB3及CBB4隔絕第一電極20與第一半導體層104接觸,使得第一電極20與第一半導體層104間隔地接觸,增加電流散佈效果。此外,當發光層106照射到電流阻擋圖塊CB12、CBB3及CBB4時,電流阻擋圖塊CB12、CBB3及CBB4材料的折射率特性提供了將光摘出的路徑,減少光被第一電極20吸收的比例。如第7圖及第8A圖所示,電流阻擋圖塊CBB3及CBB4不接觸發光層106及第二半導體層108。
如同前述的實施例,在LED元件3的製作過程中,晶圓WF3中各LED元件3之間形成有溝渠作為切割道SCRB,再沿著切割道SCRB以預定切割線CL將各LED元件3分割開。被切割獨立的LED元件3包含一周圍區,由LED元件3周圍所露出的基底102的上表面182所構成。然而,在圖案化絕緣材料層以形成電流阻擋圖塊時,切割道中及其附近的絕緣材料層被蝕刻的速率較快,容易發生過蝕刻的問題。當過蝕刻發生時,電流阻擋圖塊之邊界可能退縮到第一延伸部202之下,使得原先藉由電流阻擋圖塊隔絕第一電極20與第一半導體層104接觸的區域變成第一電極20與第一半導體層104部分接觸或全部接觸。如此將影響電流散佈的效果,也影響LED元件3的出光。在本實施例中,將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跨過切割道SCRB並覆蓋基底102的上表面182,可以避免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因為過蝕刻而發生邊界退縮至電極下方影響LED元件3光電特性。因此,當切割完成形成獨立的LED元件3後,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 CBB4從第一延伸部202下方延伸覆蓋第一半導體層104的側壁以及基底102的上表面182,如第8A圖所示。此外,如同前述實施例LED元件1,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位於周圍區上,其最外邊緣與LED元件3的邊緣切齊。或是,以一側視觀之,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的一側壁與基底102的側壁相連接,其中各側壁之間呈共平面或非共平面。於本實施例中,LED元件3的邊緣為基底102的邊緣。於另一實施例中,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位於周圍區上,其最外邊緣與LED元件3的邊緣未切齊。
第8B圖為另一實施例之LED元件3’於第7圖中沿著X-X線段之剖面示意圖。第8B圖與第8A圖之差異在於,第8B圖中的各LED元件3’周圍的切割道SCRB並非以溝渠TRCH形成。而是相鄰LED元件3’的第一半導體層104為相連接,且在此相連接的第一半導體層104上預留一寬度的區域做為切割道SCRB,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位於此相連接的第一半導體層104上,第一電極20形成於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之上。在後續切割製程中,沿著切割道SCRB以預定切割線CL切割電流阻擋圖塊CBB3、第一半導體層104以及基底102,將各LED元件3’分割開,形成獨立的LED元件3’,LED元件3’包含一周圍區,由LED元件3’周圍所露出的第一半導體層104上表面所構成。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位於周圍區上,且其最外邊緣以及第一半導體層104的邊緣皆與LED元件3’的邊緣切齊。或是,以一側視觀之,被切割後的電流阻擋圖塊CBB3與CBB4的一側壁與第一半導體層104的側壁及基底102的側壁相連接,其中各側壁之間呈共平面。
惟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申請案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申請案。任何本申請案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可在不 違背本申請案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LED元件
10、10a、10b:LED單元
112:透明導電層
20:第一電極
201:第一墊部
202:第一延伸部
30:第二電極
301:第二墊部
302:第二延伸部
36a:第一焊墊
36b:第二焊墊
501、502:開口
60:連接電極
CB1、CB2、CB3:電流阻擋圖塊
CE1、CE2、CE3、CE4:邊緣
MS1、MS2:高台
TRCH:溝渠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基底;一半導體疊層,形成於該基底上,其中,該半導體疊層包含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單元,該複數個發光二極體單元包含一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及一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一溝渠,形成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之間,其中,該溝渠暴露該基底;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以及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該溝渠上,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上視圖上,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以及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彼此分離;以及複數個電極,形成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其中,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該上視圖上,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與該複數個電極其中之一重疊;以及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不與該複數個電極重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各包含一第一半導體層、一第二半導體層及一發光層,該第一半導體層形成於該基底上,該第二半導體層形成於該第一半導體層上,該發光層設置於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第二半導體層之間; 該複數個電極包含一連接電極,該連接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的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的該第二半導體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複數個電極包含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該第一延伸部電性連接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的該第一半導體層,該第二延伸部電性連接該第二發光二極體單元的該第二半導體層;該連接電極連接該第一延伸部及該第二延伸部,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該第一發光二極體單元的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第一延伸部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基底包含一第一邊緣及相對於該第一邊緣之一第二邊緣,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各包含一側壁;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及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各包含一側壁;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剖面圖上,該第一邊緣的該側壁連接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的該側壁,該第二邊緣的該側壁連接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的該側壁。
  5.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基底,包含一第一邊緣、相對於該第一邊緣的一第二邊緣、以及連接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的一第三邊緣,其中,該第一邊緣的長度大於該第三邊緣的長度;一半導體疊層,位於該基底上;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及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該半導體疊層上,其中,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上視圖上,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及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彼此相對面分別位於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 包含一第一側壁切齊於該第一邊緣,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包含一第二側壁切齊於該第二邊緣;以及一電極,形成於該半導體疊層上以及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上。
  6. 一種發光二極體元件,包含:一基底,包含一上表面、一第一邊緣以及相對於該第一邊緣的一第二邊緣;一半導體疊層,位於該基底上,其中,該半導體疊層包含一第一半導體層、一發光層及一第二半導體層,該第一半導體層形成於該基底上,該第二半導體層形成於該第一半導體層上,該發光層形成於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第二半導體層之間;一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該半導體疊層上;以及一第一電極,形成於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上;其中,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上視圖上,該上表面包含一周圍區,該周圍區環繞該半導體疊層,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部份覆蓋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周圍區,且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不接觸該發光層及該第二半導體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第一半導體層包含一側壁,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覆蓋該第一半導體層的該側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第一邊緣包含一側壁,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包含一側壁;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剖面圖上,該第一邊緣的該側壁連接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的該側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更包含:一第二電流阻擋圖塊,形成於該半導體疊層上;以及 一第二電極,形成於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上;其中,於該發光二極體元件的該上視圖上,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部份覆蓋該第一半導體層及該周圍區,且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不接觸該發光層及該第二半導體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中:該基底更包含一第三邊緣,該第三邊緣連接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該第一邊緣的長度大於該第三邊緣的長度;該第一電流阻擋圖塊鄰近於該第一邊緣,該第二電流阻擋圖塊鄰近於該第二邊緣。
TW108127238A 2019-07-31 2019-07-31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830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238A TWI830759B (zh) 2019-07-31 2019-07-31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16/942,858 US12002842B2 (en) 2019-07-31 2020-07-30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2010756082.8A CN112310259A (zh) 2019-07-31 2020-07-31 发光二极管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238A TWI830759B (zh) 2019-07-31 2019-07-31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7735A TW202107735A (zh) 2021-02-16
TWI830759B true TWI830759B (zh) 2024-02-01

Family

ID=7426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238A TWI830759B (zh) 2019-07-31 2019-07-31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002842B2 (zh)
CN (1) CN112310259A (zh)
TW (1) TWI830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228A (zh) * 2022-01-26 2022-03-01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9768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Ghulam Hasnain Series Connected Segmented LED
US20110204387A1 (en) * 2010-02-19 2011-08-25 Sung Tae Kim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multi-cell array,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5902B1 (en) * 2002-05-24 2003-10-21 Para 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Seri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US7417259B2 (en) * 2002-08-29 2008-08-26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s
US7213942B2 (en) * 2002-10-24 2007-05-08 Ac Led Lighting, L.L.C. Light emitting diodes for high AC voltage operation and general lighting
US6869812B1 (en) * 2003-05-13 2005-03-22 Heng Liu High power AllnGaN based multi-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JP2010521807A (ja) * 2007-03-13 2010-06-24 ソウル オプト デバイ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交流駆動型の発光ダイオード
TWI418060B (zh) 2008-12-26 2013-12-0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
TWI407596B (zh) * 2009-03-06 2013-09-01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側邊散熱型發光二極體及其製程
KR20140073351A (ko) 2012-12-06 2014-06-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CN104638084B (zh) 2013-11-11 2019-07-02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
TWI614920B (zh) * 2014-05-19 2018-02-1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電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572057B (zh) 2014-11-07 2017-02-21 A current blocking structure of a light emitting diode
US20160247972A1 (en) 2015-02-17 2016-08-25 Genesis Photonics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chip
CN208596700U (zh) 2018-07-17 2019-03-12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芯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9768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Ghulam Hasnain Series Connected Segmented LED
US20110204387A1 (en) * 2010-02-19 2011-08-25 Sung Tae Kim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multi-cell array,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6049A1 (en) 2021-02-04
US12002842B2 (en) 2024-06-04
TW202107735A (zh) 2021-02-16
CN112310259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075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025638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US9520536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having electrode pad
TWI420708B (zh) 半導體發光裝置
US939123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1007130B1 (ko)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42535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JP4699258B2 (ja) フリップチップ発光ダイオ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24111B1 (ko) 자외선 발광소자
US10784427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US20070257268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220231196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TWI744622B (zh) 光電元件
TWI830759B (zh)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11784210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2418621A (zh) 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KR20160145413A (ko) 적색 발광소자, 적색 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발광소자 패키지
KR20120073396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07270A (ko) 발광 소자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