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780B -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780B
TWI805780B TW108120199A TW108120199A TWI805780B TW I805780 B TWI805780 B TW I805780B TW 108120199 A TW108120199 A TW 108120199A TW 108120199 A TW108120199 A TW 108120199A TW I805780 B TWI805780 B TW I8057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bstrate
pl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879A (zh
Inventor
下村直樹
長井瑞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荏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78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01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of wafers, e.g. semiconductors or solar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05Contact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08Current shield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2Tanks; Installation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for articles to be co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10Electrodes, e.g. composition, counter electro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10Electrodes, e.g. composition, counter electrode
    • C25D17/12Shape or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1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38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2Electroplating of selected surface areas
    • C25D5/022Electroplating of selected surface areas using mask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8Electroplating with moving electrolyte e.g. jet electrop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12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12Semiconductors
    • C25D7/123Semiconductors first coated with a seed layer or a conduct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10Agitating of electrolytes; Moving of 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3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 H01L21/288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liquid, e.g.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 H01L21/2885Deposition of conductive or insulat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liquid, e.g.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using an external electrical current, i.e. electro-de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1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 H01L21/76871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 H01L21/76873Layers specifically deposited to enhance or enable the nucleation of further layers, i.e. seed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高鍍覆於多邊形基板的膜的面內均勻性。陽極支架(13)保持陽極(12)。基板支架(30)保持多邊形基板(Wf)。鍍覆槽(14)收容陽極支架(13)以及基板支架(30)。陽極(12)以及基板(Wf)在鍍覆槽(14)內,浸泡於鍍覆液。控制裝置(17)控制在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流動的電流。基板支架(30)具有沿著多邊形基板(Wf)的各邊配置的供電部件,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條邊的邊的組,在各組間至少一條邊不同。控制裝置(17)可以按照每個組控制對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

Description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本發明涉及鍍覆裝置以及鍍覆方法。
以往,進行在設置於半導體晶片等基板的表面的微小的佈線用槽、孔或者抗蝕劑開口部形成佈線,或在基板的表面形成與封裝的電極等電連接的凸塊(突起狀電極)的處理。作為形成該佈線以及凸塊的方法,例如,已知有電解鍍覆法、蒸鍍法、印刷法、球形凸塊法等。隨著半導體晶片的I/O數量的增加、窄間距化,多數使用能夠微細化且性能相對穩定的電解鍍覆法。
在利用電解鍍覆法形成佈線或者凸塊的情況下,在設置於基板上的佈線用槽、孔、或者抗蝕劑開口部的阻擋金屬的表面形成電阻較低的晶種層(供電層)。在該晶種層的表面生長鍍覆膜。
一般而言,待鍍覆的基板在其周邊部具有電接點。因此,在基板的中央部,流動與鍍覆液的電阻值和從基板的中央部到電接點的晶種層的電阻值組合而成所對應的電流。另一方面,在基板的周邊部(電接點附近),流動與鍍覆液的電阻值幾乎對應的電流。即,在基板的中央部,由於從基板的中央部到 電接點的晶種層的電阻值,電流難以流動。該電流集中在基板的周邊部的現象被稱為終端效應。
此外,作為利用電解鍍覆法進行鍍覆的基板的形狀,已知有圓形的基板、四邊形的基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
在圓形基板中,從圓形基板的中央部到基板的周邊部的距離與相鄰的電接點間的距離,在基板的整周上都相同。因此,在對圓形基板進行鍍覆時的終端效應遍及基板的整周幾乎相同地產生。因此,在對圓形基板進行鍍覆的情況下,基板的中心部的鍍覆速度降低,且基板的中心部的鍍覆膜的膜厚比基板的周邊部的鍍覆膜薄。以往,為了抑制由終端效應引起的膜厚的面內均勻性的降低,進行對在圓形基板的周邊部均衡地配置的電接點供給電流,並且例如使用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調節板,進行調節對圓形基板施加的電場,即電活性離子的平流的處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9-1252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03-02987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029863號公報
除了以上的針對圓形基板的鍍覆以外,針對角型(面板)基板的(重新)佈線、貫通孔等的鍍覆的必要性正在提高。作為針對角形基板的鍍覆方 法,進行在僅與基板的特定的兩邊對應的位置設置供電用的電極並僅從兩邊供電的方法、以及在與四邊全部對應的位置設置供電用的電極並從四邊供電的方法。
與針對圓形基板的鍍覆不同,在角型基板中存在距離中心的距離比其它基板的部分較遠的角部。以往,已知有在與四邊全部對應的位置設置供電用的電極並供電的情況下,電場最容易集中於角部分。由於電場最集中於角部,所以角部的膜厚容易升高,而更難確保面內均勻性。作為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使用中間遮罩、陽極遮罩來部分遮罩鍍覆液中的電場分佈,來抑制角部、端部的膜厚增加的方法。
作為針對該問題的其它解決方案,具有在僅與基板的特定的兩邊對應的位置設置供電用的電極,並僅從兩邊供電的方法。在該情況下,能夠抑制角部的膜厚。但是,作為新的問題,從角部(邊的兩端部)向邊的中央部稍微進入內側的基板的邊的附近部分的膜厚過低。
在使用中間遮罩、陽極遮罩的情況下,能夠抑制角部的膜厚。但是與從兩邊供電的情況相同,從基板的邊上的角部向邊的中央部稍微進入內側的部分的膜厚過低。即,該問題無論供電的邊的數量(從兩邊供電、從四邊供電)如何都產生。另外,在想要控制角部的膜厚的情況下,一般而言在通過調整(縮小)中間遮罩的開口尺寸,來調整角部的膜厚的情況下,開口尺寸變更的結果,基板的邊附近的膜厚降低。該趨勢部取決於供電的邊的數量。由於這樣的理由,很難確保角型基板中的面內均勻性。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於提高鍍覆於多邊形基板的膜的面內均勻性。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第一方式中,採用鍍覆裝置的結構,具有:陽極支架,構成為保持陽極;基板支架,構成為保持多邊形基板;鍍覆槽,用於收容上述陽極支架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支架,並將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在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的電流,上述基板支架具有供電部件,上述供電部件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配置,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個上述邊的上述邊的組,在上述各組間至少一個上述邊不同,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能夠對每個上述組控制向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
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個上述邊的上述邊的組,在各上述組間至少一個上述邊不同,上述控制裝置由於能夠對上述每個組控制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所以能夠提高鍍覆於多邊形基板的膜的面內均勻性。
以往,只有僅由兩條邊構成的一個組、或者僅由四條邊構成的一個組,並對一個組進行電流的控制。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多個邊的組,可以對每個組進行控制。與如以往那樣,僅從特定的兩條邊供電、僅從四條邊整體供電不同,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夠選擇包含一個以上的邊的任意的組,並且與其它組獨立地控制所選擇出的組。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也能夠獨立地控制多個組的每一個,所以例如,在基板為長方形的情況下,能夠最先對僅包含作為長邊的兩條邊的組供電,之後,對僅包含作為短邊的兩條邊的組供電。由此,能夠改善從基板的邊上的角部向邊的中央部稍微進入內側的部分的膜厚降低的上述的問題。
在方式2中,採用方式1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組中的任意的2個組沒有共用地包含的上述邊。
在方式3中,採用方式1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邊的個數為偶數,在對偶數個上述邊標注連續的編號以便相鄰的上述邊的上述編號連續時,有包含標注有奇數編號的上述邊的上述組和包含標注有偶數編號的上述邊的上述組。
在方式4中,採用方式1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多個上述組中的一個上述組包含多個上述邊,與一個上述組不同的至少一個其它上述組僅包含一個上述組所包含的多個上述邊中的部分邊。
在方式5中,採用方式1~4中任一項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包含配置鍍覆開始時通過上述控制裝置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上述組,與包含配置之後在鍍覆中通過上述控制裝置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上述組不同。
在方式6中,採用方式1~5中任一項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能夠控制上述電流以使得鍍覆開始時的電流值與之後鍍覆中的電流值不同。
在方式7中,採用方式6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能夠控制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上述電流,以使得關於上述各邊,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在配置有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方向的長度的總和除以配置有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長度所得的比,在上述之後鍍覆中與上述鍍覆開始時不同。
在方式8中,採用方式6或7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鍍覆裝置具備設置於上述陽極支架與上述基板支架之間的電場屏蔽遮罩,上述電場屏蔽遮罩具有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外形的多邊形開口,上述鍍覆開始時的上述多邊形開口與上述之後鍍覆中的上述多邊形開口的形狀和尺寸中的至少一個不同。作為電場屏蔽遮罩,具有陽極遮罩、中間遮罩、或者陰極遮罩。中間遮罩也被稱為調節板。在電場屏蔽遮罩為中間遮罩的情況下,存在中間遮罩具有主體部和壁部,主體部具有沿著多邊形基板的外形的多邊形開口,壁部從多邊形開口的邊緣向基板支架側突出的情況。
在方式9中,採用鍍覆方法的構成是在陽極與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電流來對上述多邊形基板進行鍍覆的方法,具有:使供電部件與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接觸的工序;使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的工序;以及控制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的工序,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個上述邊的上述邊的組,在上述各組間至少一個上述邊不同,在控制上述電流的工序中,對每個上述組控制在鍍覆中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
在方式10中,採用鍍覆裝置的構成具有:陽極支架,構成為保持陽極;基板支架,構成為保持多邊形基板;鍍覆槽,用於收容上述陽極支架和上述基板支架,將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在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的電流,上述基板支架具有供電部件,上述供電部件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配置,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使電流獨立地流入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第一邊配置的第一供電部件和沿著與上述第一邊不同的第二邊配置的第二供電部件。
在方式11中,採用專利範圍10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多邊形基板是矩形基板,上述第一供電部件沿著上述矩形基板的對置的2條邊配置,上述第二供電部件沿著與配置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上述對置的2條邊正交的另外2條邊配置。
方式12中,採用專利範圍10或11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在方式13中,採用專利範圍12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控制裝置在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期間,停止針對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的供給。
在方式14中,採用專利範圍12所記載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控制裝置在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期間,繼續向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供給。
在方式15中,採用專利範圍10~14中任一項所述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控制裝置在鍍覆中使對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和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至少一方供給的電流增加。
在方式16中,採用專利範圍10~15中任一項所述的鍍覆裝置的結構,上述第一供電部件與上述第一邊相接觸的部位的長度相對於上述第一邊的長度的比率,與上述第二供電部件與上述第二邊相接觸的部位的長度相對于上述第二邊的長度之比不同。
在方式17中,採用鍍覆方法的構成在陽極與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電流來對上述多邊形基板進行鍍覆的方法,具有:使供電部件與上述多邊形基板 的各邊接觸的工序;以及使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的工序,在鍍覆中,使電流獨立地流入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第一邊配置的第一供電部件和沿著與上述第一邊不同的第二邊配置的第二供電部件。
在方式18中,採用專利範圍17所記載的鍍覆方法的構成,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在方式19中,採用方式18所記載的鍍覆方法的構成,還具有配置電場屏蔽遮罩的工序,上述電場屏蔽遮罩具有開口部,以部分遮罩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的電場,在通過上述電場屏蔽遮罩遮罩沿著上述第一邊的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上述開口部的形狀變化,在通過上述電場屏蔽遮罩遮罩了沿著上述第二邊的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10:鍍覆單元
12:陽極
13:陽極支架
14:槽
15:鍍覆電源
16:攪拌器
17:控制裝置
18:陽極遮罩
18a:多邊形開口
20:中間遮罩
20:調節板
21:多邊形開口
22:主體部
23:壁部
24:隔膜
25:固定板
28:凸部件
30:基板支架
200:角部
202:中央部
204:中間部份
206:邊
206:長邊
208:短邊
370:供電部件
370:觸頭
Wf:基板
圖1為實施方式的電解鍍覆裝置的整體配置圖。
圖2為鍍覆裝置所具備的鍍覆單元的側剖視圖(縱剖視圖)。
圖3為在鍍覆單元中使用的基板支架的主視圖。
圖4為基板支架的側面圖。
圖5為前板主體的後視圖。
圖6為放大表示接近連接器的一側的面部的角部附近的後視圖。
圖7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8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9為表示對觸頭施加電流的圖。
圖10為表示對觸頭施加電流的圖。
圖11為表示對觸頭施加電流的圖。
圖12為表示對觸頭施加電流的圖。
圖13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14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15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16為表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的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實施方式中,有對於相同或者相當的部件標注相同附圖標記並省略重複的說明的情況。另外,在各實施方式中示出的特徵只要相互不矛盾也能夠應用於其他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中的鍍覆裝置的整體配置圖。如圖1所示,該鍍覆裝置具有安裝收納有半導體晶片等基板的盒100的2台盒工作臺102、使基板的定向平面(Orientation flat)、凹口等的位置對準規定的方向的對準器104、以及使鍍覆處理後的基板高速旋轉對其進行乾燥的旋轉沖洗乾燥器106。在旋轉沖洗乾燥器106的附近,設置有載置基板支架30進行基板的裝卸的基板裝卸部120。在這些單元100、104、106、120的中央,配置有由在這些單元間搬運基板的搬運用機器人構成的基板搬運裝置122。
依次配置有進行基板裝卸部120、基板支架30的保管以及臨時載置的儲料器124、使基板浸泡于純水的預濕槽126、蝕刻除去形成於基板的表面的晶種層等導電層的表面的氧化膜的預浸槽128、利用清洗液(純水等)對預浸泡後的基板連同基板支架30一起進行清洗的第一清洗槽130a、進行清洗後的基板的脫液的鼓風槽132、利用清洗液對鍍覆後的基板連同基板支架30一起清洗的第二清洗槽130b、以及鍍覆單元10。
該鍍覆單元10在溢流槽136的內部收容多個鍍覆槽14而構成。各鍍覆槽14在內部收納一個基板,並使基板浸泡於內部所保持的鍍覆液中在基板表面實施鍍銅等鍍覆。
鍍覆裝置具有基板支架搬運裝置140,該基板支架搬運裝置140位於這些各設備的側方,在這些各設備間連同基板一起搬運基板支架30,例如採用直線電機方式。該基板支架搬運裝置140具有在基板裝卸部120、儲料器124、預濕槽126、預浸槽128、第一清洗槽130a、以及鼓風槽132之間搬運基板的第一輸送器142、以及在第一清洗槽130a、第二清洗槽130b、鼓風槽132、以及鍍覆單元10之間搬運基板的第二輸送器144。鍍覆裝置也可以不具備第二輸送器144,而僅具備第一輸送器142。
在該基板支架搬運裝置140的夾持有溢流槽136的相反側,配置有攪拌器驅動裝置146,該攪拌器驅動裝置146驅動位於各鍍覆槽14的內部作為攪拌鍍覆槽14內的鍍覆液的攪拌棒的攪拌器16(參照圖2)。
基板裝卸部120具備沿著導軌150在橫向上自由滑動的平板狀的載置板152。2個基板支架30以水平狀態並列載置於該載置板152,在一個基板支 架30與基板搬運裝置122之間進行基板的傳送之後,使載置板152沿橫向滑動,在另一個基板支架30與基板搬運裝置122之間進行基板的傳送。
圖2是圖1所示的鍍覆裝置所具備的鍍覆單元的側剖視圖(縱剖視圖)。如圖2所示,鍍覆單元10具有鍍覆液、基板支架30、以及構成為收容陽極支架13的鍍覆槽14、溢流槽(未圖示)。基板支架30構成為保持多邊形的基板Wf,陽極支架13構成為保持具有金屬表面的陽極12。多邊形的基板Wf與陽極12經由鍍覆電源15電連接,通過在基板Wf與陽極12之間流動電流而在基板Wf的表面形成鍍覆膜。
陽極支架13具有用於調整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的電場的陽極遮罩18。陽極遮罩18例如是由電介質材料構成的大致板狀的部件,設置於陽極支架13的前面。在這裡,所謂的陽極支架13的前面,是指與基板支架30對置的一側的面。即,陽極遮罩18配置於陽極12與基板支架30之間。陽極遮罩18在大致中央部具有供在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流動的電流通過的多邊形開口(第二多邊形開口)18a。
鍍覆單元10具有用於調整基板Wf與陽極12之間的電場的調節板(調整板)20、以及用於攪拌鍍覆液的攪拌器16。調節板20配置於基板支架30與陽極12之間。具體而言,調節板20的下端部被***設置於鍍覆槽14的床面的一對凸部件28間,調節板20相對於鍍覆槽14固定。另外,調節板20也可以具有在上端附近向外側突出的臂(未圖示),在圖1所示的儲料器124內,通過將臂鉤在儲料器124的周壁上表面而被懸掛支承。攪拌器16配置於基板支架30與調節板20之間。
調節板20例如由作為電介質的氯乙烯形成。調節板20具有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多邊形開口21的板狀的主體部22、以及從主體部22向基板支架30側突出的壁部23。多邊形開口21為沿著基板Wf的外形的形狀,較優的選擇為比基板Wf的外形稍小的形狀,在圖2所示的例子中為四邊形。壁部23從主體部22中的多邊形開口21的邊緣,沿著相對於主體部22的板面垂直的方向(在圖2中,為左右方向)突出。
在調節板20被收容於鍍覆槽14的狀態下,若對基板Wf和陽極12施加電壓,則來自陽極12的電流通過多邊形開口21流入基板Wf。換言之,調節板20遮罩形成於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的電場的一部分。另外,可抑制通過多邊形開口21的電流被引導至壁部23並擴散至基板Wf的外側。在這裡,存在在多邊形的基板Wf的角部附近電流不會相對集中,而在基板Wf的邊的中央部附近電流相對集中的趨勢。
在調節板20安裝有隔膜24以便關閉多邊形開口21。隔膜24由使金屬離子通過而不使添加劑通過的陽離子交換膜或者多孔性膜構成。作為這樣的多孔性膜的例子,可舉出YUASA公司製成的Yumicron(商標名稱)。隔膜24通過具有與多邊形開口21對應的開口的框狀的固定板25固定於調節板20。隔膜24以及固定板25也可以從背面(陽極12側的面)安裝於調節板20。另外,也可以在調節板20與隔膜24和/或固定板25的接觸面設置與多邊形開口21的形狀相應的框狀的密封體。
此外,這裡對調節板20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代替調節板20的壁部23、或在調節板20的壁部23的基礎上,對於安裝於陽極支架13的陽極遮罩18,具有與調節板20的壁部23相同的壁部。換句話說,陽極遮罩18也可以具備具 有沿著多邊形的基板Wf的外形的多邊形開口18a的陽極遮罩主體部、以及從陽極遮罩主體部的多邊形開口18a的邊緣向基板支架30側突出的陽極遮罩壁部。陽極遮罩18中的多邊形開口18a、以及陽極遮罩壁部可以是與調節板20中的多邊形開口21以及壁部23相同的尺寸,也可以是不同的尺寸。
接著,對基板支架30進行說明。圖3是在圖2所示的鍍覆單元10中使用的基板支架30的主視圖,圖4是基板支架30的側面圖。基板支架30具備前板300和後板400。在這些前板300與後板400之間保持基板Wf。在本實施例中,基板支架30在將基板Wf的單面露出的狀態下保持基板Wf。
前板300具備前板主體310和臂部330。臂部330具有一對基座331,通過在圖1所示的各處理槽的周壁上表面設置基座331,垂直地懸掛支承基板支架30。另外,在臂部330設置連接器332,該連接器332構成為在鍍覆槽14的周壁上表面設置有基座331時,與設置於鍍覆槽14的電接點接觸。由此,基板支架30與外部電源電連接,對基板支架30所保持的多邊形的基板Wf施加電壓/電流。
前板主體310大體為矩形,具有佈線緩衝部311和面部312,並具有前面301和背面302。前板主體310通過安裝部320在2處安裝於臂部330。在前板主體310,設置有開口部303,基板S的被鍍覆面從開口部303露出。在本實施方式中,開口部303形成為與多邊形的基板Wf的形狀對應的形狀。
後板400大體為矩形,覆蓋基板Wf的背面。後板400通過夾具340將基板Wf以夾在與前板主體310(更詳細而言,為面部312)的背面302之間的狀態固定。夾具340構成為繞與前板主體310的面301、302平行的旋轉軸341旋轉。但是,夾具340並不限於這樣的例子,也可以構成為沿與面301、302垂直的方向往復運動來夾緊後板400等。
圖5是前板主體的後視圖,圖6是放大表示接近連接器的一側的面部的角部附近的後視圖。前板主體310的背面302具有18個接觸區域C1-C18。接觸區域C1-C5配置於面部312中的右邊。接觸區域C6-C9配置於面部312中的下邊。接觸區域C10-C14配置於面部312的左邊。接觸區域C15-C18配置於面部312的上邊。
如圖6所示,在各接觸區域C1-C18,包含用於對基板Wf供電的觸頭370(供電部件)。觸頭370沿著前面板300的開口部303的各邊來配置。換句話說,觸頭370沿著多邊形的基板Wf的各邊來配置。分別經由電纜L1-L18,從外部對各接觸區域C1-C18的觸頭370供電。
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在無需區分各電纜的情況下,有將電纜L1-L18集中統稱為電纜L的情況。另外,也有將任意的電纜作為電纜L來參照的情況。另外,在無需區分各接觸區域的情況下,有將接觸區域C1-C18集中統稱為接觸區域C的情況。另外,也有將任意的接觸區域作為接觸區域C來參照的情況。
電纜L1-L18的第一端部與設置於臂部330的一端的連接器332連接,更為詳細而言,在連接器332中與獨立的接點或每多根共用的接點(省略圖示)電連接。電纜L1-L18能夠經由連接器332的各接點與外部的電源(電源電路、電源裝置等)電連接。
電纜L1-L7在同一平面內排列並被導入電纜通路365內,沿著開口部303的連接器332側的邊配置。電纜彼此在面部312的厚度方向上不重疊。因此,能夠抑制面部312以及前面板300的厚度。
各接觸區域中的電纜L與觸頭370的電連接以如下的方式進行。若以電纜L1為例,則電纜L1的前端部(第二端部)除去電纜L1的包覆層,露出芯線(導電線)。電纜L1的前端部在觸頭C1的附近被導入密封支架363的佈線槽內,並在接觸區域C1內,通過4處螺釘(緊固部件)511與觸頭370一起被按壓。換句話說,螺釘(緊固部件)511與密封支架363連同觸頭370一起夾持電纜L1的芯線。其結果,電纜L1與觸頭370電連接。若基板支架30保持基板Wf,則觸頭370接觸基板Wf,從外部的電源經由電纜L1、觸頭370對基板Wf進行供電。其它的接觸區域C2-C18也同樣地構成,從18個位置的觸頭370對基板Wf進行供電。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基板支架30在多邊形的基板Wf的各邊設置有觸頭370,從設置于各邊的觸頭370對基板Wf進行供電。由此,在基板Wf的表面形成鍍覆膜。
以上,對四邊形的基板Wf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在三角形、或者五邊形以上的基板Wf上,也以能夠相同的工序進行鍍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陽極遮罩18以及調節板20上,按照基板Wf的形狀形成三角形、或者五邊形以上的多邊形開口即可。另外,沿著多邊形基板的各邊配置供電部件即可。
鍍覆單元10還具有電源15和用於控制電源15的控制裝置17。電源15構成為分別與陽極12和基板Wf電連接,使電流在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流動。控制裝置17能夠通過控制電源15來控制電流,以對設置於基板支架30的各接觸區域C分別供給不同的值的電流。
控制裝置17構成為可以對每個邊的組控制對供電部件370供給的電流。關於基板Wf的各邊,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條邊的邊的組,在各組間至少一條邊不同。為了對每個邊的組進行控制,例如,在電源15內,將來自配置於面 部312中的一條邊(例如,右邊)的接觸區域C1-C5的5根電纜L接線為1根電纜。根據圖7對使用該接線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此外,與1根電纜接線的電纜L也可以不是來自配置於一條邊(例如,右邊)的接觸區域C1-C5的5根電纜L全部,而僅為配置於中央部的接觸區域C2-C4。在後述的圖8的實施例中,使用該接線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圖8的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7能夠獨立地控制各個接觸區域C。
圖7表示三個不同的實施方式。在圖7中,控制裝置17構成為可以以配置在鍍覆開始時供給電流的觸頭370的邊、和配置在之後供給電流的觸頭370的邊至少部分不同的方式,控制對觸頭370供給的電流。在圖7(a)中,在鍍覆開始時,僅對與長方形的基板Wf的2條長邊206對應地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流。之後,僅對與2條短邊208對應地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流。圖7表示供給電流的觸頭370所接觸的基板Wf上的區域226(對基板Wf供電的區域)。此外,在圖7中,除去基板Wf的邊的內部為成為鍍覆的物件的鍍覆區域210。另外,在圖7中,右側的圖表示在鍍覆開始時被供電的邊,左側的圖表示之後進行鍍覆的邊。例如,在圖7(a)的情況下,在鍍覆開始時供電的區域226處於長邊206a、206b上,之後供電的區域226處於短邊208a、208b上。
在圖7(a)、(c)中,是將“多個組中的任意的2個組沒有共用地包含的邊”視為多個組為2個組的情況的實施方式。在圖7(a)中,一個組由長邊206a、206b構成,另一個組由短邊208a、208b構成。若用其它的方式表達,則在圖7(a)中,邊的個數為偶數(四個),對偶數個邊標注連續的編號(在本圖中為1~4),以使得相鄰的邊的編號連續。而且,具有包含標注有奇數編號的 邊的組(由長邊206a、206b構成的組)、以及包含標注有偶數編號的邊的組(由短邊208a、208b構成的組)。
在圖7(c)中,一個組由短邊208a、208b這2條邊構成,另一個組由長邊206a構成。在圖7中,包含配置在鍍覆開始時通過控制裝置17供給電流的供電部件370的邊的組、與包含配置在之後通過控制裝置17供給電流的供電部件370的邊的組不同。
在圖7(b)中,多個組中的一個組包含多個邊,與一個組不同的至少一個其它組僅包含一個組所包含的多個邊中的一部分邊。具體而言,一個組由長邊206a、206b這2個邊構成,另一個組由長邊206a、206b、以及短邊208a、208b這4條邊構成。
根據圖7(a)的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如已敘述的那樣,僅具有一個組,在從一個組所包含的固定的兩條邊、四條邊供電的情況下,從圖7(a)的基板Wf的邊上的角部200向邊的中央部202稍微進入內側的中間部分204的附近的膜厚變得太低。根據圖7(a)的方式,在對由2條長邊206a、206b構成的組供電之後,對由2條短邊208a、208b構成的組供電,所以能夠減少中間部分204的附近的膜厚與角部200、中央部202的附近的膜厚之差。
在圖7(b)中,在鍍覆開始時僅對與由長方形的基板Wf的2條長邊206a、206b構成的組對應的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流。之後,對由長邊206a、206b和短邊208a、208b構成的組對應的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流。
在圖7(c)中,在鍍覆開始時僅對與由長方形的基板Wf的2條短邊208a、208b這2條邊構成的組對應的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 流。之後,僅對與由一條長邊206a構成的組對應的配置在前板主體310上的觸頭370供給電流。
採用圖7(a)~圖7(c)的方式的哪一種方式進行鍍覆由所希望的鍍覆模式、基板Wf的表面特性、已經進行的鍍覆的結果等來決定。對於供給電流的供電邊,以往使用長邊206或短邊208中的固定的兩邊供電、或對全部的邊固定地供電的四邊供電。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供電邊並不限於兩邊、四邊,能夠任意地選擇1~4邊。另外,在使所選擇的邊在鍍覆中變化的情況下,在變化的前後能夠選擇的邊是任意的。此外,在圖7的實施例中,也可以不使用電場屏蔽遮罩。
此外,在圖7(a)~圖7(c)的方式中,控制裝置17構成為在鍍覆中,使電流在沿著矩形基板Wf的第一邊206配置的第一供電部件和沿著與第一邊206不同的第二邊208配置的第二供電部件中獨立地流動。在圖7(a)、圖7(c)的方式中,第一供電部件沿著矩形基板Wf的對置的2條邊206配置,第二供電部件沿著與配置第一供電部件的對置的2條邊206正交的另外2條邊208配置。
接著,根據圖8對其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對基板Wf進行鍍覆的技術中,已知有使電流值以多個階段變化來施加電流的通常稱為步進電流的鍍覆方法。即,已知有鍍覆開始時的電流值與之後的電流值不同的方法。在本實施方式中,除了步進電流以外,還切換在每個步驟供電的邊、或邊內的觸頭進行鍍覆。能夠根據針對鍍覆的要求規格選擇待供電的邊、處於一條邊內的待供電的觸頭、各步驟中的電流值、施加時間、步驟數,進行鍍覆。
在各步驟中,通過控制裝置17的控制選擇供電的邊。在鍍覆開始時,將長邊206側的兩邊作為供電邊,進行鍍覆。之後,將短邊208側的兩邊作為 供電邊進行鍍覆。即,在圖8中,邊的個數為偶數(四個),對偶數個邊標注連續的編號(在本圖中為1~4),以使得相鄰的邊的編號連續。在本圖中,如圖示那樣,例如順時針標注(1)~(4)的編號。
此時,控制裝置17構成為可以以對標注奇數編號的長邊206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與對標注偶數編號的短邊208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獨立的方式控制上述電流。此時,電流值可以與最初的步驟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為了抑制角部200的膜厚增加,通過中間遮罩20、陽極遮罩18來部分遮罩陽極12與基板Wf之間的電場。
將此時的電流值的一個例子示於圖9。圖的橫軸是時間(分),縱軸是電流值(mA/cm2)。曲線圖212表示對長邊206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亦即第一電流。曲線圖214表示對短邊208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亦即第二電流。鍍覆開始時刻用“0”來表示。在鍍覆開始後,從某個時間(t1)開始對短邊208施加電流。直到某一時間(t1)關閉對施加了電流的長邊206施加的電流。在如圖9所示施加電流的情況下,能夠以一台電源15(整流器)進行鍍覆裝置的運用。
作為電流值的施加模式,也能夠進行以下的模式。在以下的圖10~12中,與圖9相同,圖的橫軸是時間(分),縱軸是電流值(mA/cm2),曲線圖212表示對長邊206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亦即第一電流。另外,曲線圖214表示對短邊208的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亦即第二電流。圖10是在四條邊中一直流動電流,且電流值恒定,但在長邊206與短邊208中,電流值不同的圖。在短邊208中流動的電流值比在長邊206中流動的電流值大。
圖11在四條邊中總是流動電流,並在長邊206與短邊208中,電流值不同,進一步,在長邊206中流動的電流值是恒定的。在短邊208中流動的電流 值在某一時間(t1)之前,比在長邊206中流動的電流值小,在某一時間(t1)後,比在長邊206中流動的電流值大。
在某一時間(t1)之前電流值較小,且在某一時間(t1)後電流值較大的理由如下。在鍍覆開始之後,鍍覆膜較薄,電阻較大,在邊的端部、中央部、中間部分間的電阻之差(偏差)也較大。在該狀態下,若電流值較大,則鍍覆的膜厚的差別增大。因此,在鍍覆開始之後,在減小電流值,鍍覆的膜厚增大,電阻減小(偏差減小)時,增大電流值。
在圖11所示的例子中,與圖10所示的例子相比,在鍍覆中途變更流入觸頭370的電流的值的點不同。即,使在短邊208中流動的電流的值,在鍍覆中途階段性地增加。進一步對該理由進行說明。在基板Wf的邊206的中央部202,根據終端效應,在鍍覆的初始階段電場集中,隨著鍍覆進行電流變小。因此,在電場集中的鍍覆的初始階段,相對地減小電流的值。在中央部202的電流與其它部分相比相對地減小的鍍覆的中途階段,相對地增大電流的值。這樣,由於根據終端效應使電流值變化,所以與持續流動恒定電流的圖10的例子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膜厚的面內均勻性。
在圖12中,在某一時間(t1)之前,僅在長邊206中流動電流。在某一時間(t1)後,在四條邊中流動電流,在長邊206和短邊208中,電流值不同。在某一時間(t1)後,在短邊208中流動的電流值比在長邊206中流動的電流值大。根據圖11、12所示的電流的施加方法,與圖10相比較,在基板Wf內晶種膜厚具有各向異性等的情況下,存在使鍍覆的膜厚均勻化的效果提高的可能性。其結果,鍍覆的膜厚的控制方法的自由度提高。
在圖9、圖12中,控制裝置17在鍍覆中,在第一供電部件中流動電流,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在第二供電部件中流動電流。在圖9中,控制裝置17在第二供電部件中流動電流的期間,停止向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供給。
在圖12中,控制裝置17在第二供電部件中流動電流的期間,繼續針對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的供給。在圖11中,控制裝置17在鍍覆中,使對第一供電部件和第二供電部件的至少一方供給的電流增加。
在圖13、圖14、圖15中,第一供電部件與第一邊206接觸的部位的長度218相對於第一邊206的長度216的比率,與第二供電部件與第二邊接觸的部位的長度218相對於第二邊的長度216之比不同。
圖9~圖12所示的電流能夠應用於圖7、圖8,但圖8所示的實施方式除了電流值的施加模式以外也具有特徵。對此,通過圖13進行說明。圖13是圖8(b)的放大圖。在圖13中,控制裝置17構成為可以控制對觸頭370供給的電流,以使得關於各邊,供給電流的觸頭370的在配置有觸頭370的邊方向的部分的長度的總和218除以配置有觸頭370的邊的寬度216(長度)所得的比與鍍覆開始時相比,在之後不同。
在圖8(a)所示的最開始的第一階段的鍍覆中,如已敘述的那樣,代替抑制角部200的膜厚增加,接近長邊側端部的中間部分204的膜厚降低。在圖8(b)所示的之後的第二階段的鍍覆中,與第一階段相比,供電部的長度的總和218與邊的寬度216之比(供電部的長度的總和218÷邊的寬度216)減小。由此,抑制針對角部200的膜厚增加,並且在膜厚不足部分亦即短邊附近的中間部分204較厚地進行鍍覆。作為結果,能夠對角型基板整體均勻地進行鍍覆。此外,對於步驟數、供電邊的數量、電流值能夠任意地組合。
作為實現圖8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具體方法,觸頭370的長度的總和相當於圖8所示的總和218。根據圖14、圖15對觸頭370的長度的具體例進行說明。如已敘述的那樣,在一條邊,具有幾個觸頭370。對於各接觸,能夠獨立地選擇是否供電。如圖14(a)、圖15(a)所示,在鍍覆開始時,對處於2條長邊206的觸頭370的全部供電。之後,如圖14(b)、圖15(b)所示,對2條短邊208供電並進行鍍覆。此時不將短邊208的全部的觸頭370用於供電。
在圖14(b)中,僅對全體四個觸頭370a、370b、370c、370d中的內側的2個觸頭370b、370c供電。在圖15(b)中,僅對全體四個觸頭370a、370b、370c、370d中的內側的2個觸頭370a、370d供電。
短邊208上的觸頭370分別具有長度224。圖14、圖15的短邊208上的被供電的2個觸頭370的長度224的總和相當於圖8的短邊208上的總和218。對於長邊206也相同。其結果,與圖8的例子相同,與鍍覆開始時相比較,在之後的鍍覆中,邊的長度A與供電長度B之比B/A減小。由此,可抑制針對角部的膜厚增加,並且在膜厚不足部分亦即短邊附近的中間部分204較厚地鍍覆。作為結果,能夠對角型基板整體均勻地進行鍍覆。
此外,並不限於圖14、圖15的例子,能夠任意地改變供電的觸頭的組合。供電的觸頭的組合例如考慮以下的點來決定。根據基板Wf,存在不會在基板Wf的全部存在均勻的鍍覆用抗蝕劑圖案,而是鍍覆用抗蝕劑圖案部分不同的基板Wf。如以往的方法那樣,在通過單一步驟,對基板Wf均勻地施加電流的方法中,存在無法應對鍍覆用抗蝕劑圖案的部分差異,即,不能塗覆均勻的膜的可能性。通過僅對鍍覆用抗蝕劑圖案不同的區域附近的邊(觸頭)施加不同步驟,不同的電流值來進行鍍覆,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與鍍覆用抗蝕劑圖案的部 分差異對應地、採用按照每個邊改變電流值、按每個觸頭改變電流值的任意的方法。
接下來,根據圖16,對其它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鍍覆裝置具備設置於陽極支架13與基板支架30之間的調節板20。調節板20如已敘述的那樣具有主體部22和壁部23,其中,該主體部22具有沿著多邊形的基板Wf的外形的多邊形開口21,該壁部23從多邊形開口21的邊緣向基板支架30側突出。鍍覆開始時的多邊形開口21與之後的多邊形開口21的形狀、尺寸中的至少一個不同。本實施方式與圖7的實施方式組合來實施。
在長方形型的角型基板中,對兩個階段的電流步驟、開口的尺寸可變的電場屏蔽遮罩(陽極遮罩、中間遮罩、或者陰極遮罩)進行組合。在圖16中,電場屏蔽遮罩是調節板20。一般而言,在被供電的邊的附近,存在鍍覆的膜厚容易升高的趨勢。較優的選擇為根據被供電的邊來調整調節板20的開口。在各電流步驟中,能夠通過控制裝置17的控制選擇進行供電的邊。作為1個例子,如圖7(a)所示以兩個階段進行鍍覆。
根據圖7(a),在鍍覆開始時,多邊形開口21a為縱長,之後,多邊形開口21a為橫長。圖16(a)所示的多邊形開口21的短邊208方向的長度亦即開口直徑220比圖16(b)所示的多邊形開口21的短邊208方向的長度亦即開口直徑222短。
在鍍覆開始時,對任意地選擇出的邊(在圖7(a)的情況下為長邊206)供電來進行鍍覆。之後,對與鍍覆開始時不同的邊(在圖7(a)的情況下為短邊208)供電。進一步,以不同的電流值進行鍍覆。此時,作為可變遮罩 的調節板20的開口直徑也從圖16(a)所示的開口直徑220變化為圖16(b)所示的開口直徑222來進行鍍覆。作為結果,能夠對基板Wf整體均勻地進行鍍覆。
在圖16中,在通過電場屏蔽遮罩20遮罩了沿著第一邊206的基板Wf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改變開口21的形狀,在通過電場屏蔽遮罩20遮罩了沿著第二邊208的基板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作為將開口直徑220變為開口直徑222的機構,具有通過手動,從鍍覆槽的外部進行改變的機構、或者改變開口直徑的驅動機構(閘門等)、通過驅動驅動機構的驅動部(馬達等)和控制驅動部的控制裝置17自動地改變的機構。
此外,在以往的角型的基板支架30中,對供電方法,為了切換僅從2條邊供電的方法和從4條邊供電的方法,需要對基板支架30進行分解,並取下(或安裝)觸頭370。需要為此的維護作業。另外,為了在維護作業中不中斷鍍覆作業,需要多個支架。作為該問題的對策,觸頭370附於基板Wf的整周上,通過控制裝置17的控制進行觸頭370的開/關的切換,並將進行供電的邊設為兩邊或者四邊等。
根據該對策,不進行維護作業就能夠切換進行供電的邊,而減少維護工時、支架數。另外,也能夠根據基板Wf的種類改變進行供電的邊的數量進行鍍覆,鍍覆方法的自由度提高。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上述的發明的實施方式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不對本發明進行限定。本發明當然可以不脫離其主旨地進行變更、改進,並且其等價物包含于本發明。另外,能夠在能夠解 決上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的範圍、或者起到效果的至少一部分的範圍內,進行專利範圍書以及說明書所記載的各構成要素的任意的組合、或者省略。
10:鍍覆單元
12:陽極
13:陽極支架
14:槽
15:鍍覆電源
16:攪拌器
17:控制裝置
18:陽極遮罩
18a:多邊形開口
20:中間遮罩
20:調節板
21:多邊形開口
22:主體部
23:壁部
24:隔膜
25:固定板
28:凸部件
30:基板支架
Wf:基板

Claims (19)

  1. 一種鍍覆裝置,包括:陽極支架,構成為保持陽極;基板支架,構成為保持多邊形基板;鍍覆槽,用於收容上述陽極支架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支架,並將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在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的電流,上述基板支架具有供電部件,上述供電部件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配置,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個上述邊的上述邊的組,在各上述組之間至少一個上述邊不同,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能夠對每個上述組控制向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組中的任意的2個組沒有共用地包含的上述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邊的個數為偶數,在對偶數個上述邊標注連續的編號以便相鄰的上述邊的上述編號連續時,具有包含標注有奇數編號的上述邊的上述組和包含標注有偶數編號的上述邊的上述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鍍覆裝置,其中: 多個上述組中的一個上述組包含多個上述邊,與一個上述組不同的至少一個其它上述組僅包含一個上述組所包含的多個上述邊中的部分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鍍覆裝置,其中:包含配置鍍覆開始時通過上述控制裝置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上述組與包含配置之後在鍍覆中通過上述控制裝置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上述組不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能夠控制上述電流以使得鍍覆開始時的電流值與之後鍍覆中的電流值不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能夠控制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上述電流,以使得關於上述各邊,供給上述電流的上述供電部件的在配置有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方向的長度的總和除以配置有上述供電部件的上述邊的長度所得的比,在上述之後鍍覆中與上述鍍覆開始時不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鍍覆裝置具備設置於上述陽極支架與上述基板支架之間的電場屏蔽遮罩,上述電場屏蔽遮罩具有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外形的多邊形開口,上述鍍覆開始時的上述多邊形開口與上述之後鍍覆中的上述多邊形開口的形狀和尺寸中的至少一個不同。
  9. 一種鍍覆方法,是在陽極與多邊形基板之間通電流來對上述多邊形基板進行鍍覆的方法,包括: 使供電部件與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接觸的工序;使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的工序;以及控制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的工序,具有多個包含至少一個上述邊的上述邊的組,在各上述組間至少一個上述邊不同,在控制上述電流的工序中,對每個上述組控制在鍍覆中對上述供電部件供給的電流。
  10. 一種鍍覆裝置,具有:陽極支架,構成為保持陽極;基板支架,構成為保持多邊形基板;鍍覆槽,用於收容上述陽極支架和上述基板支架,將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控制在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流動的電流,上述基板支架具有供電部件,上述供電部件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配置,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使電流獨立地流入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第一邊配置的第一供電部件和沿著與上述第一邊不同的第二邊配置的第二供電部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多邊形基板是矩形基板,上述第一供電部件沿著上述矩形基板的對置的2條邊配置, 上述第二供電部件沿著與配置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上述對置的2條邊正交的另外2條邊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構成為在鍍覆中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在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期間,停止向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供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在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期間,繼續向上述第一供電部件的電流供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在鍍覆中使對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和上述第二供電部件的至少一方供給的電流增加。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鍍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供電部件與上述第一邊相接觸的部位的長度相對於上述第一邊的長度的比率,與上述第二供電部件與上述第二邊相接觸的部位的長度相對於上述第二邊的長度之比不同。
  17. 一種鍍覆方法,是在陽極與多邊形基板之間通電流來對上述多邊形基板進行鍍覆的方法,具有:使供電部件與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各邊接觸的工序;以及使上述陽極和上述多邊形基板浸泡於鍍覆液的工序, 在鍍覆中,使電流獨立地流入沿著上述多邊形基板的第一邊配置的第一供電部件和沿著與上述第一邊不同的第二邊配置的第二供電部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鍍覆方法,其中: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鍍覆方法,其中:還具有配置電場屏蔽遮罩的工序,上述電場屏蔽遮罩具有開口部以便部分遮罩上述陽極與上述多邊形基板之間的電場,在通過上述電場屏蔽遮罩遮罩了沿著上述第一邊的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一供電部件,在經過規定時間之後使上述開口部的形狀變化,在通過上述電場屏蔽遮罩遮罩了沿著上述第二邊的上述多邊形基板的區域的狀態下使電流流入上述第二供電部件。
TW108120199A 2018-06-21 2019-06-12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TWI805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8164A JP7182911B2 (ja) 2018-06-21 2018-06-21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JP2018-118164 2018-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879A TW202010879A (zh) 2020-03-16
TWI805780B true TWI805780B (zh) 2023-06-21

Family

ID=6896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199A TWI805780B (zh) 2018-06-21 2019-06-12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6755B2 (zh)
JP (1) JP7182911B2 (zh)
KR (1) KR20190143811A (zh)
CN (1) CN110629273B (zh)
TW (1) TWI805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3288B2 (ja) * 2018-05-07 2022-01-13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
US11542624B2 (en) 2020-10-01 2023-01-03 Ebara Corporation Plating apparatus
WO2022144985A1 (ja) 2020-12-28 2022-07-07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
KR102518777B1 (ko) * 2021-12-06 2023-04-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바라 세이사꾸쇼 도금 방법 및 도금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722A (zh) * 2011-06-30 2013-01-02 Almexpe株式会社 表面处理装置及工件保持夹具
TW201708623A (zh) * 2015-08-28 2017-03-01 Ebara Corp 鍍覆裝置、鍍覆方法、及基板固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6799A (ja) * 1985-11-15 1987-05-28 C Uyemura & Co Ltd めっき装置の自動スクリ−ン装置
JPH02101189A (ja) * 1988-10-05 1990-04-12 L Daburu Ii:Kk 精密電気めっ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329876A (ja) 1989-06-28 1991-02-07 Nec Corp 電波監視装置
JPH05239698A (ja) * 1992-02-28 1993-09-17 Nec Corp 電気めっき方法
JPH09125294A (ja) 1995-11-02 1997-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面処理装置
JPH10130896A (ja) * 1996-10-28 1998-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気めっき方法
US8475636B2 (en) * 2008-11-07 2013-07-02 Novellu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plating
JP4136830B2 (ja) 2003-07-10 2008-08-20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
JP5394012B2 (ja) 2008-06-27 2014-01-22 コーア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メッキ装置
DE102009023769A1 (de) 2009-05-22 2010-11-25 Hübel, Egon, Dipl.-Ing. (F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esteuerten elektrolytischen Behandeln von dünnen Schichten
KR101047336B1 (ko) 2011-01-25 2011-07-07 주식회사 티케이씨 반도체기판용 수직연속도금장치의 애노드판 급전장치
JP5898540B2 (ja) 2012-03-22 2016-04-06 アルメックスPe株式会社 ワーク保持治具及び表面処理装置
JP6328582B2 (ja) 2014-03-31 2018-05-23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および基板ホルダの電気接点の電気抵抗を決定する方法
JP6335763B2 (ja) 2014-11-20 2018-05-30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JP6739307B2 (ja) 2016-09-29 2020-08-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基板ホルダ、めっき装置、及び基板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722A (zh) * 2011-06-30 2013-01-02 Almexpe株式会社 表面处理装置及工件保持夹具
TW201708623A (zh) * 2015-08-28 2017-03-01 Ebara Corp 鍍覆裝置、鍍覆方法、及基板固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66755B2 (en) 2021-07-20
CN110629273B (zh) 2023-09-22
JP7182911B2 (ja) 2022-12-05
US20190390360A1 (en) 2019-12-26
KR20190143811A (ko) 2019-12-31
CN110629273A (zh) 2019-12-31
JP2019218618A (ja) 2019-12-26
TW202010879A (zh) 202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5780B (zh) 鍍覆裝置及鍍覆方法
US10513795B2 (en) Plating apparatus, plat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holder
KR102569414B1 (ko) 도금 장치
US11686009B2 (en) Regulation plate, anode holder, and substrate holder
KR102421298B1 (ko) 기판 홀더, 도금 장치, 기판 홀더의 제조 방법 및 기판을 유지하는 방법
JP6993115B2 (ja) めっき装置
KR20210030868A (ko) 도금 방법, 도금 장치 및 애노드 홀더
US20180274116A1 (en) P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lating bath configuration
TWI805746B (zh) 鍍覆裝置
JP7285389B1 (ja) めっき装置、および、めっき方法
US11542629B2 (en) Method of plating, apparatus for plating, and non-volatile storage medium that stores program
JP7357824B1 (ja) めっき装置およびめっ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