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2763B -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 Google Patents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2763B
TWI792763B TW110146477A TW110146477A TWI792763B TW I792763 B TWI792763 B TW I792763B TW 110146477 A TW110146477 A TW 110146477A TW 110146477 A TW110146477 A TW 110146477A TW I792763 B TWI792763 B TW I7927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ear
shaft
axis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6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5586A (zh
Inventor
田村翼
中松修平
麻生啓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2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276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09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blem to increase efficiency, e.g. by reducing splash lo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3Controlled cooling or heating of lubricant;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4Lubricant guiding means in the wall of or integrated with the casing, e.g. grooves, channels,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6Means for guiding lubricant into an axial channel of a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3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 F16H57/0495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with fixed gear rati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4Gearboxes combined or connected with electric mach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16H2057/0216Intermediate shaft supports, e.g. by using a partition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動力傳遞裝置的齒輪部與能夠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的第1軸的軸向一側連接。第1軸由第1軸承支承。齒輪部具有第2軸,該第2軸能夠以配置在比第1軸線靠下方的位置的第2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第1軸承的第1軸承保持部被提供了潤滑液。收納齒輪部的齒輪外殼具有油路,該油路配置在比第1軸承靠下方的位置。油路的一個端部經由第1軸承而與第1軸承保持部相連。油路的另一個端部經由比第1軸承靠下方配置的開口部而與支承第2軸的第2軸承的第2軸承保持部相連。

Description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已知有如下的驅動裝置:將藉由差動齒輪的旋轉而揚起的油提供到將被輸入來自電動馬達的驅動力的輸入軸支承為能夠旋轉的軸承(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19-152236號公報
然而,在利用齒輪將油揚起的情況下,有時難以向配置於將輸入軸的扭矩傳遞至差動齒輪的減速裝置等的深處部分的軸承提供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有效地潤滑軸承。
本發明的例示性動力傳遞裝置包括齒輪部和齒輪外殼。所述齒輪部與能夠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的第1軸的軸向一側連接。所述齒輪外殼收納所述齒輪部。所述齒輪部具有第1軸承、第2軸以及第2軸承。所述第1軸承支承所述第1軸,使該第1軸能夠旋轉。所述第2軸能夠以所述第2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所述第2軸承支承所述第2軸,使該第2軸能夠旋轉。所述第2軸線與所述第1軸線平行,並且該第2軸線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線靠下方的位置。所述齒輪外殼具有第1軸承保持部、第2軸承保持部以及第1通路。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保持所述第1軸承。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保持所述第2軸承。所述第1通路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和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被提供了潤滑液。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具有沿著以所述第2軸線為基準的徑向貫通的開口部,所述開口部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1通路的一個端部經由所述第1軸承而與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相連。所述第1通路的另一個端部經由所述開口部而與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相連。
本發明的例示性的馬達單元具有上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和作為驅動源的馬達。
本發明的例示性的車輛具有上述馬達單元。
按照本發明的例示性的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能夠有效地潤滑軸承。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
本說明書中,將與馬達2的旋轉軸線J2平行的方向設為馬達單元1的「軸向」。關於軸向,如圖1所示,將動力傳遞裝置3這一側設為軸向一側N、馬達2這一側設為軸向另一側T。另外,將與規定的軸線正交的徑向簡稱「徑向」、以規定軸線為中心的周向簡稱「周向」。並且,本說明書中,「平行的方向」不僅包括完全平行的情況,還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而且,「沿規定的方向或平面延伸」除了包括嚴格地沿規定方向延伸的情況之外,還包括沿相對於規定方向在小於45°範圍內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況。
<馬達單元1> 以下依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例示性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1。圖1是該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1的概念圖。另外,圖1只是概念圖,各部的配置和尺寸並不一定與實際的馬達單元1相同。
馬達單元1搭載於混合動力汽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電動汽車(EV)等至少以馬達作為動力源的車輛。馬達單元1被用作上述車輛的動力源。圖11是示出具有馬達單元1的車輛200的一例的概略圖。另外,圖11概念性地圖示了車輛200,其具有馬達單元1和電池150。電池150蓄積用於向馬達單元1提供的電力。馬達單元1如果為車輛200的例子,則驅動左右的前輪。另外,馬達單元1只要驅動至少任一個車輪即可。
如圖1所示,馬達單元1具有作為驅動源的馬達2和傳遞馬達2的動力的動力傳遞裝置3。如圖1所示,馬達2具有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線J2為中心進行旋轉的轉子21和位於轉子21的徑向外側的定子25。
<馬達2> 馬達2是直流的無刷馬達。馬達2由來自未圖示的逆變器的電力驅動。馬達2是在定子25的內側配置轉子21的內轉子型馬達,其中,該轉子21能夠旋轉。
<轉子21> 轉子21藉由定子25被提供電力而旋轉。如圖1所示,轉子21具有動力軸22、轉子鐵芯23以及轉子磁鐵24。轉子21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線J2為中心進行旋轉。
動力軸22以旋轉軸線J2為中心進行旋轉,且其在內部具有沿著旋轉軸線J2貫通的中空部221。即,動力軸22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動力軸22在軸向一側N具有供潤滑液CL流入中空部221的流入口220,其與後述的蓋部62的後述的油路627相連。
動力軸22經由後述的第1軸承41、第2軸承42、第3軸承43以及第4軸承44而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馬達外殼5和齒輪外殼6。
另外,動力軸22也可以在軸向的中間部分能夠分割。在動力軸22能夠分割的情況下,被分割後的動力軸22例如能夠採用使用了外螺紋和內螺紋的螺紋聯軸器。另外,也可以藉由壓入、焊接等固定方法來接合。在採用壓入、焊接等固定方法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將沿軸向延伸的凹部和凸部組合而得的鋸齒。藉由採用這樣的結構,能夠可靠地傳遞旋轉。另外,動力軸22也可以形成為單一的部件。
轉子鐵芯23例如是藉由層疊薄板狀的電磁鋼板而形成的。轉子鐵芯23是沿著軸向延伸的圓柱體,其上固定有多個轉子磁鐵24。這些轉子磁鐵24以磁極交替的方式沿著周向排列。
<定子25> 如圖1所示,定子25具有定子鐵芯26、線圈27以及介於定子鐵芯26與線圈27之間的絕緣件(省略圖示)。定子25保持於馬達外殼5。定子鐵芯26具有從圓環狀的軛(yoke)的內周面向徑向內側延伸的多個磁極齒(未圖示)。
藉由將導線捲繞於磁極齒而形成線圈27。線圈27具有從定子鐵芯26的軸向端面突出的線圈端部271。
<馬達及其他> 在動力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安裝有旋轉變壓器(未圖示)。旋轉變壓器檢測轉子21的位置,即旋轉角度。另外,馬達外殼5的內部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配置有匯流條(未圖示),其將未圖示的逆變器單元與線圈27連接,並向線圈27提供電力。
<馬達外殼5> 如圖1所示,馬達2收納於馬達外殼5的內部。馬達外殼5具有馬達外殼主體51和軸承保持架52。馬達外殼主體51和軸承保持架52例如由鐵、鋁、它們的合金等導電材料形成,換言之由金屬形成,但並不限定於這些。另外,馬達外殼主體51和軸承保持架52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為了抑制接觸部分處的異種金屬接觸腐蝕,較佳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馬達外殼主體51> 馬達外殼主體51呈筒狀,其軸向一側N的端部被後述的齒輪外殼6的側板部61覆蓋。定子鐵芯26固定於馬達外殼主體51的內部。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1中,馬達外殼主體51和側板部61由單一個部件形成。這樣,藉由用單一個部件形成馬達外殼主體51和側板部61,能夠提高馬達外殼5的剛性。
<軸承保持架52> 軸承保持架52固定在馬達外殼主體51的軸向另一側T。馬達外殼主體5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被軸承保持架52覆蓋。關於軸承保持架52向馬達外殼主體51的固定,例如可舉出基於螺釘的固定,但並不限定於此,可廣泛採用擰入、壓入等能夠將軸承保持架52牢固地固定在馬達外殼主體51的方法。
由此,馬達外殼主體51與軸承保持架52緊貼。此處緊貼是指部件內部的潤滑液CL不會向外部洩漏且外部的水、塵埃、灰塵等異物不會侵入的程度的密閉性。下文中的緊貼也同樣。
在軸承保持架52上安裝有將動力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保持為能夠旋轉的第3軸承43。換言之,動力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經由第3軸承43而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馬達外殼5。
<動力傳遞裝置3> 參照附圖對動力傳遞裝置3的詳細情況作說明。在馬達單元1中,動力傳遞裝置3將馬達2的動力傳遞至配置在馬達單元1外部的軸(未圖示)。例如,在馬達單元1用於車輛的驅動的情況下,外部的軸是車輛的驅動軸。如圖1所示,動力傳遞裝置3具有齒輪部30和收納齒輪部30的齒輪外殼6。
齒輪部30具有減速裝置31和輸出軸32。如圖1所示,減速裝置31與動力軸22連接。減速裝置31具有減小馬達2的轉速而使從馬達2輸出的扭矩與減速比相應地增大的功能。減速裝置31將從馬達2輸出的扭矩向輸出軸32傳遞。即,齒輪部30與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旋轉軸線J2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連接。另外,旋轉軸線J2是本發明的「第1軸線」的一例。動力軸22是本發明的「第1軸」的一例。
<減速裝置31> 減速裝置31具有主驅動齒輪311、中間從動齒輪312、最終驅動齒輪313以及中間軸314。換言之,齒輪部30具有主驅動齒輪311、中間從動齒輪312、最終驅動齒輪313以及中間軸314。另外,主驅動齒輪311是本發明的「第2齒輪」的一例。中間從動齒輪312是本發明的「第3齒輪」的一例。最終驅動齒輪313是本發明的「第4齒輪」的一例。中間軸314是本發明的「第2軸」的一例。從馬達2輸出的扭矩經由動力軸22、主驅動齒輪311、中間從動齒輪312、中間軸314以及最終驅動齒輪313向輸出軸32的第1齒輪331傳遞。各齒輪的齒輪比及齒輪的個數等可依據需要的減速比而進行各種變更。減速裝置31是各齒輪的軸芯平行地配置的平行軸齒輪類型的減速器。
主驅動齒輪311配置在動力軸22的外周面,其可以是與動力軸22相同的部件,也可以是另一部件且被牢固地固定。主驅動齒輪311與動力軸22一起以旋轉軸線J2為中心進行旋轉。
中間軸314沿著與旋轉軸線J2平行的中間軸線J4延伸,其兩端經由第1中間軸承315和第2中間軸承316而以能繞中間軸線J4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齒輪外殼6。換言之,齒輪部30具有第1中間軸承315和第2中間軸承316。中間軸314可以中間軸線J4為中心旋轉。第1中間軸承315和第2中間軸承316將中間軸314支承為能夠旋轉。中間軸線J4與旋轉軸線J2平行,且配置在比旋轉軸線J2靠下方的位置。又,中間軸線J4配置在比旋轉軸線J2靠與軸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側的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與軸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置在比旋轉軸線J2靠差動軸線J5側的位置。另外,中間軸線J4是本發明的「第2軸線」的一例、第2中間軸承316是本發明的「第2軸承」的一例。中間從動齒輪312和最終驅動齒輪313配置在中間軸314的外周面。中間從動齒輪312可為與中間軸314相同的部件,也可為另一部件且被牢牢固定。最終驅動齒輪313也與中間從動齒輪312相同。
中間從動齒輪312和最終驅動齒輪313與中間軸314一體地以中間軸線J4為中心旋轉。中間從動齒輪312與主驅動齒輪311嚙合。最終驅動齒輪313與輸出軸32的第1齒輪331嚙合。
動力軸22的扭矩從主驅動齒輪311傳遞至中間從動齒輪312,然後經由中間軸314傳遞至最終驅動齒輪313。進而,從最終驅動齒輪313向輸出軸32傳遞扭矩。
<輸出軸32> 圖2是輸出軸32的剖視圖。如圖1~2所示,輸出軸32具有配置在軸向一側N和軸向另一側T的軸主體321、差動裝置33。即,輸出軸32具有差動裝置33。軸主體321呈圓柱狀,其中心和與旋轉軸線J2平行的差動軸線J5一致。軸主體321藉由從減速裝置31傳來的扭矩而繞差動軸線J5旋轉。另外,在軸主體321不產生旋轉差的結構的情況下,也可省略差動裝置33。該情況下,輸出軸32為1根,後述的第1齒輪331亦可直接固定於輸出軸32。另外,以下的說明中,視需要,有時將輸出軸主體321稱為軸向一側N的輸出軸主體321N和軸向另一側T的輸出軸主體321T。
<差動裝置33> 如圖2所示,差動裝置33具有第1齒輪331、殼體332、一對小齒輪333、小齒輪軸334以及一對側齒輪335。即,齒輪部30具有安裝於輸出軸32的第1齒輪331。一對小齒輪333、小齒輪軸334以及一對側齒輪335配置在殼體332的內部。
第1齒輪331是差動裝置33的齒圈。第1齒輪331藉由螺釘緊固於殼體332的外表面,且與最終驅動齒輪313嚙合。第1齒輪331和殼體332能夠以與旋轉軸線J2平行的差動軸線J5為中心進行旋轉。差動裝置33的殼體332配置在後述的齒輪外殼6的凹部64。殼體332由第1輸出軸承341和第2輸出軸承342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於齒輪外殼6,詳細內容說明於後。
另外,第1齒輪331向殼體332的固定並不限於螺釘緊固,可廣泛採用壓入、焊接、熔接等可將第1齒輪331牢牢固定在殼體332的方法。第1齒輪331的下端部配置在貯存於齒輪外殼6的下部的潤滑油等潤滑液CL的內部(參照圖1)。因此,當第1齒輪331旋轉時,潤滑液CL被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揚起。藉由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齒輪部30的各齒輪、軸承被潤滑或冷卻。另外,被揚起的潤滑液CL貯存在後述的托盤部63,還經由動力軸22而用於馬達2的冷卻。關於利用潤滑液CL進行的潤滑和冷卻的詳細情況在後面說明。
小齒輪軸334從殼體332的內表面沿著與差動軸線J5正交的方向延伸。小齒輪軸334的兩端固定在殼體332的內表面。在小齒輪軸334上安裝有可旋轉的一對小齒輪333。一對小齒輪333是錐齒輪。一對小齒輪333可繞小齒輪軸334分別獨立地旋轉。
各輸出軸主體321從殼體332的沿著差動軸線J5的方向的兩端***至殼體332的內部。輸出軸主體321以能夠獨立於殼體332旋轉的方式配置。一對側齒輪335固定於各輸出軸主體321各自的***至殼體332的內部的部分。而且,一對側齒輪335是錐齒輪,與一對小齒輪333嚙合。
在差動裝置33中,在各輸出軸主體321沒有旋轉差時,一對小齒輪333在以小齒輪軸334為中心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與殼體332一起繞差動軸線J5旋轉。然後,從殼體332向與一對小齒輪333嚙合的一對側齒輪335傳遞扭矩。由此,各輸出軸主體321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轉速旋轉。各輸出軸主體321被傳遞相同大小的扭矩。
另一方面,在輸出軸主體321有旋轉差時,一對小齒輪333在以小齒輪軸334為中心旋轉的狀態下,與殼體332一起繞差動軸線J5旋轉,由此吸收一對側齒輪335的旋轉差。然後,從殼體332向與一對小齒輪333嚙合的一對側齒輪335傳遞扭矩。此時,在吸收旋轉差的同時向各輸出軸主體321傳遞相同的扭矩。
輸出軸主體321向齒輪外殼6的外部突出。在輸出軸主體321上例如連接有與車輛的驅動輪連接的驅動軸(未圖示)。
<齒輪外殼6> 參照附圖對齒輪外殼6進行說明。圖3是卸下了齒輪外殼6的蓋部62的狀態下的從軸向觀察的圖。圖4是齒輪外殼6的側板部61的從軸向觀察的圖。圖5是將托盤部63放大的立體圖。圖6是將托盤部63放大的側視圖。圖7是將凹部64及差動裝置33的殼體332放大的立體圖。圖8是將槽部65放大的立體圖。圖9是蓋部62的內側的側視圖。
如圖1所示,在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貯存有潤滑液CL。另外,在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中收納有齒輪部30。即,在齒輪外殼6中收納有齒輪部30,在內部貯存有潤滑液CL。
齒輪外殼6具有側板部61(參照圖3、4等)、蓋部62、托盤部63(參照圖1、5、6等)、凹部64(參照圖2、7、8等)、槽部65(參照圖7、8等)。側板部61和蓋部62例如由鐵、鋁、它們的合金等導電材料形成、換言之由金屬形成,但並不限於這些。另外,側板部61和蓋部62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為了抑制接觸部分處的異種金屬接觸腐蝕,較佳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如上所述,側板部61由與馬達外殼5的馬達外殼主體51相同的部件形成。
<側板部61> 如圖1、圖4所示,側板部61覆蓋齒輪外殼6的軸向另一側T。側板部61沿著與旋轉軸線J2交叉的方向擴展。進一步來說,側板部61沿著與旋轉軸線J2正交的方向擴展。在側板部61上形成有第1貫通孔611。即,齒輪外殼6具有配置在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並沿與軸向交叉的方向擴展的側板部61。
第1貫通孔611沿軸向貫通,其中心與旋轉軸線J2一致。動力軸22貫穿第1貫通孔611而配置。動力軸22經由第2軸承42和第4軸承44而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側板部61。第2軸承42配置在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第4軸承44配置在側板部61的軸向另一側T。由此,動力軸22在軸向的中間部分被支承為可旋轉,因此在動力軸22旋轉時抑制了其振動、撓曲等。
如圖1、4所示,側板部61具有第1中間軸承保持部612。第1中間軸承保持部612呈中心與中間軸線J4重疊的筒狀。第1中間軸承315安裝於第1中間軸承保持部612。
<凹部64> 凹部64由與側板部61相同的部件形成。凹部64呈從側板部61的軸向另一側T的面向軸向另一側T延伸的筒狀。凹部64具有筒部641和底部642。另外,凹部64在軸向一側N開口。即,凹部64與齒輪外殼6的內部相連。即,齒輪外殼6具有從側板部61向軸向另一側T凹陷並在軸向一側N開口的筒狀的凹部64。
筒部641的中心與差動軸線J5一致。底部642呈從筒部64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向筒部641的內側擴展的平板狀。在底部642具有第1輸出軸貫通孔643和安裝有第1輸出軸承341的第1軸承安裝部644。第1輸出軸貫通孔643沿軸向貫通。軸向另一側T的輸出軸主體321T貫穿第1輸出軸貫通孔643(參照圖1、2)。在右側的輸出軸32與第1輸出軸貫通孔643之間設置有油封(未圖示),以抑制潤滑液CL洩漏。第1輸出軸承341將差動裝置33的殼體332支承為能夠旋轉。即,齒輪部30具有配置在凹部64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的軸承341。
<槽部65> 槽部65形成於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如圖4、7所示,槽部65具有周開口部651、軸開口部652及內周面653。周開口部651在凹部64的內周面開口。軸開口部652面向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在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開口。即,槽部65具有在凹部64的內周面開口的周開口部651和在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開口的軸開口部652。而且,周開口部651與殼體332在徑向上對置(參照圖2)。即,殼體332的外側面的一部分與槽部65對置。另外,周開口部651的軸向一側N的端緣與軸開口部652的殼體332側的端緣是連續的。
如圖2所示,槽部65沿軸向延伸,從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到達第1軸承安裝部644。另外,槽部65的軸開口部652的一端到達後述的托盤部63的外表面(對置面631)。槽部65從托盤部63朝向周開口部651而向下方傾斜。即,槽部65朝向周開口部651而向下方傾斜,並且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到達軸承34。而且,槽部65的內部朝向周開口部651而向下方傾斜。進一步詳細地說,槽部65,特別是槽部65的周開口部651沿著差動裝置33的殼體332在軸向上延伸。
而且,面向周開口部651而從軸開口部652的一端延伸的內周面653隨著朝向軸向另一側T而接近第1軸承安裝部644。即,槽部65的面向周開口部651的內周面653隨著朝向軸向另一側T而接近軸承34。藉由這樣構成,能夠將被第1齒輪331揚起而碰到托盤部63之與第1齒輪331對置的對置面631的潤滑液CL穩定地向第1輸出軸承341提供。由此,能夠高效地進行第1輸出軸承341的潤滑和冷卻。
軸開口部652連接凹部64的內周和托盤部63。即,槽部65的軸開口部652到達對置面631。如圖7、8所示,軸開口部652具有上方的邊緣部654和下方的邊緣部655。上方的邊緣部654隨著朝向軸向一側N而朝向上方。另外,具有從軸開口部652的下方的邊緣部655向軸向一側N延伸的引導部656。
<蓋部62> 蓋部62安裝於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如圖1、9所示,蓋部62呈有底筒狀,具有蓋筒部621和蓋底部622。蓋底部622從蓋筒部62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向徑向內側擴展。蓋筒部62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開口,並緊貼固定於側板部61。即,齒輪外殼6具有覆蓋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蓋部62。
即,由側板部61和蓋部62包圍的部分是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蓋部62向側板部61的固定藉由螺釘緊固來進行,但不限於此,也可為壓入、焊接等。然而,為了進行配置在內部的齒輪部30的維護等,蓋部62較佳能夠相對於側板部61裝卸。
蓋底部622具有蓋軸承保持部623、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625、第2輸出軸貫通孔626、油路627、628及供給限制部件629。換言之,齒輪外殼6具有蓋軸承保持部623、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625、第2輸出軸貫通孔626、油路627、628及供給限制部件629。蓋軸承保持部623和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從蓋底部622的軸向另一側T的面向軸向另一側T突出。另外,蓋軸承保持部623是本發明的「第1軸承保持部」的一例。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是本發明的「第2軸承保持部」的一例。蓋軸承保持部623保持第1軸承41。第1軸承41保持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換言之,第1軸承41將動力軸22支承為能夠旋轉。另外,齒輪部30具有第1軸承41。另外,第1軸承41是本發明的「第1軸承」的一例。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軸承41採用球軸承等滾動軸承。由此,動力軸22的配置在齒輪外殼6的內部的部分經由第1軸承41和第2軸承42而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齒輪外殼6。如後述,蓋軸承保持部623被提供潤滑液CL。
另外,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保持第2中間軸承316。第2中間軸承316保持中間軸314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由此,中間軸314於軸向的兩端經由第1中間軸承315和第2中間軸承316而以可旋轉的方式配置在齒輪外殼6上。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具有開口部6241,其沿著以中間軸線J4為基準的徑向貫穿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開口部6241配置在比第1軸承41靠下方的位置。
第2輸出軸貫通孔626的中央與差動軸線J5一致,被軸向一側N的輸出軸主體321N貫穿。在軸向一側N的輸出軸主體321N與第2輸出軸貫通孔626的間隙中配置有油封(未圖示)。另外,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625配置在第2輸出軸貫通孔626的徑向外側。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625呈圓筒狀,其中心與差動軸線J5一致。
而且,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625上安裝有第2輸出軸承342,其保持差動裝置33的殼體332。由此,差動裝置的殼體332經由第1輸出軸承341和第2輸出軸承342而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齒輪外殼6。即,齒輪部30具有輸出軸32,其沿著旋轉軸線J2延伸並經由軸承341、342而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承於齒輪外殼6。
油路627是形成在蓋底部622的軸向另一側T的槽。如上述,齒輪外殼6具有油路627,其是連接托盤部6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和蓋軸承保持部623的潤滑液CL的通路。另外,油路627是本發明的「第2通路」的一例。油路627的一端延伸至蓋軸承保持部623的中央部、另一端與托盤部6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連接。即,蓋部62具有與托盤部63連接的油路627。貯存在托盤部63中的潤滑液CL被提供到油路627。如圖1所示,提供到油路627的潤滑液CL的一部分在被提供到第1軸承41之後流入至油路628。另外,提供到油路627的潤滑液CL的另一部分從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的流入口220流入至中空部221。
<托盤部63> 托盤部63中貯存有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如圖3、5~6等所示,托盤部63配置在中間從動齒輪312上方。托盤部63的底部沿中間從動齒輪312的外周配置。藉由這樣構成,可將托盤部63配置在更低的位置,從而能將馬達外殼5抑制得較低。
托盤部63配置在比第1齒輪331靠以差動軸線J5為基準的徑向外側的位置,如圖4、9所示,該托盤部63的上方開口。如上所述,齒輪外殼6具有托盤部63。托盤部63從側板部61向軸向一側N延伸。托盤部6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與蓋底部622連結。即,托盤部6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與蓋部62連結。
托盤部63具有對置面631。對置面631與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對置。對置面631可以整體與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對置,也可以一部分與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對置。即,托盤部63具有至少與第1齒輪331的外周面在徑向上對置的對置面631。
對置面631向上方延伸,沿隨著朝向上方而遠離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的方向延伸。即,對置面631隨著朝向上部而遠離連接第1齒輪331的中心和對置面631的下端部的線與第1齒輪331的外周面相交的點處的第1齒輪331的周切線。
如圖4所示,托盤部63具有突出部632從對置面631的上端突出。又,突出部632與第1齒輪331在以差動軸線J5為基準的徑向上對置。即,托盤部63具有從對置面631的上端部沿接近第1齒輪331外周面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632。詳言之,突出部632在托盤部63的與軸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1齒輪331側的端部的上端部處沿接近第1齒輪331外周面的方向延伸。這樣可將貯存在齒輪外殼6下部的潤滑液CL提供到蓋軸承保持部623。例如,貯存在齒輪外殼6的下部的潤滑液CL藉由第1齒輪331的旋轉而從齒輪外殼6的下部被揚起,經由突出部632的上表面而積存在托盤部63中,並通過油路627而被提供到蓋軸承保持部623。
而且,突出部632沿著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的上表面60U延伸。又,在突出部632的前端部處,與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的上表面60U的間隙比與第1齒輪331的間隙大。
如圖9所示,托盤部63具有底部的一部分向下方尖銳的角部633,其配置在比油路627的另一側的端部靠下方的位置。即,托盤部6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配置在比油路627靠下方的位置。
<油路628> 接著,如圖1、9所示,油路628配置在比第1軸承41靠下方的位置。又,油路628是本發明的「第1通路」的一例。油路628是連接蓋軸承保持部623和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的潤滑液CL的通路,其一個端部經由第1軸承41與蓋軸承保持部623相連、另一個端部經由開口部6241與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相連。提供到蓋軸承保持部623的潤滑液CL在被提供到第1軸承41之後,通過第1軸承41和油路628而流向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並被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316。如圖9所示,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配置在比第1齒輪331和托盤部63靠軸向一側N的位置。即,由於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相對於第1齒輪331和托盤部63配置在深處的位置,因此難以從托盤部63直接提供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與此相對,藉由使用油路628,可容易地將從第1軸承41流出的潤滑液CL向第2中間軸承316供給而對第2中間軸承316進行潤滑。因此,可直接向配置在難以被提供潤滑液CL的位置的軸承提供潤滑液CL,從而能夠有效地潤滑軸承。
油路628具有傾斜面6281,其與軸向和上下方向傾斜地相交,隨著從油路628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向下方傾斜。這樣,藉由使從第1軸承41流出的潤滑液CL沿著傾斜面6281流動,可將潤滑液CL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例如,油路628還具有壁面6282,其是蓋底部6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面的一部分。從第1軸承41流出的潤滑液CL從蓋軸承保持部623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沿壁面6282流落傾斜面6281,然後沿傾斜面6281向開口部6241流動,而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
較佳的是,油路628的一個端部中的至少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配置在比第1軸承41靠軸向另一側T的位置。例如,傾斜面6281中的至少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配置在比第1軸承41靠軸向另一側T的位置。這樣,從第1軸承41流出的潤滑液CL不會從油路628過於溢出,而能夠在油路628的一個端部流動。因此,可將該潤滑液CL高效地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
另外,較佳的是,油路628的另一個端部與第2中間軸承31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相連。例如,傾斜面6281的下端部(換言之,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側的端部)與第2中間軸承31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連接。如此可將流落油路628的另一個端部的潤滑液CL直接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316。利用該潤滑液CL能夠高效地潤滑第2中間軸承316。
此時,較佳的是,第2中間軸承31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配置在比第1軸承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靠軸向另一側T的位置。如此可進一步縮短從油路628的一個端部到另一個端部的最短距離。因此,容易將從第1軸承41流出到油路628的一個端部的潤滑液CL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316。
<供給限制部件629> 接著,參照圖1和圖10對供給限制部件629進行說明。圖10是供給限制部件629的立體圖。
供給限制部件629限制從蓋軸承保持部623向第1軸承41提供的潤滑液CL的供給量。藉由該限制,可確保從蓋軸承保持部623通過流入口220而向馬達2側提供的潤滑液CL。動力傳遞裝置3具有供給限制部件629。如圖1所示,供給限制部件629具有環狀部6291和凸部6292。
環狀部6291收納於蓋軸承保持部623,沿著以旋轉軸線J2為基準的徑向擴展。環狀部6291配置在比第1軸承41靠軸向一側N的位置,與第1軸承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在軸向上對置。如此可利用環狀部6291來限制提供到蓋軸承保持部623的潤滑液CL向第1軸承41的供給量。
環狀部6291具有至少一個貫通孔6293,其沿軸向貫穿環狀部6291。又,貫通孔6293的數量在圖10中為4個,但不限於此。貫通孔6293的數量可為單個,亦可為4以外的多個。較佳的是,貫通孔6293與第1軸承41的內圈和外圈之間在軸向上對置。如此可將蓋軸承保持部623內的潤滑液CL通過貫通孔6293提供到第1軸承41。並且,藉由調節貫通孔6293的數量,可調節潤滑液CL向第1軸承41的供給量。這裡,環狀部6291可在軸向上具有間隙而與第1軸承41對置,但在環狀部6291具有貫通孔6293的情況下,亦可與第1軸承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接觸。
另外,不限於上述例示,環狀部6291也可以不具有貫通孔6293。但是,在該情況下,環狀部6291在軸向上具有間隙而與第1軸承41對置。
接著,凸部6292從環狀部6291的徑向內端部向軸向另一側T延伸,且***沿軸向延伸的筒狀的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例如圖1所示,***動力軸22的流入口220。又,較佳的是,凸部6292不固定在筒狀的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例如,凸部6292的外周面在以旋轉軸線J2為基準的徑向上具有間隙,而與筒狀的動力軸22的內周面對置。藉由將凸部6292貫穿***至動力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可抑制在與軸向垂直的方向上環狀部6291在以旋轉軸線J2為基準的徑向上偏移。
另外,凸部6292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即呈具有沿軸向貫通的貫通孔(省略標號)的形狀。如此可通過凸部6292的內部將筒狀的動力軸22的內部與蓋軸承保持部623的內部相連。因此可將提供到蓋軸承保持部623的潤滑液CL通過凸部6292的內部提供到筒狀的動力軸22的內部。另外,不限於該例示,凸部6292也可以呈柱狀,即也可以呈不具有沿軸向貫通的貫通孔(省略標號)的形狀。如此可限制從蓋軸承保持部623向動力軸22的內部的潤滑液CL的供給量。因此可更適當地分配向動力軸22和第1軸承41提供的蓋軸承保持部623內的潤滑液CL。
<冷卻液循環部7> 馬達單元1具有使潤滑液CL循環的冷卻液循環部7。冷卻液循環部7具有配管部71、泵72、油冷卻器73以及馬達儲油器74。
配管部71是形成在馬達外殼5上的配管,連接泵72和配置在馬達外殼主體51的內部的馬達儲油器74,向馬達儲油器74提供潤滑液CL。泵72吸入貯存在內部空間60的下部區域的潤滑液CL。泵72是電動泵,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為利用馬達單元1的動力軸22的動力的一部分進行驅動的結構。
油冷卻器73配置在配管部71的泵72與馬達儲油器74之間。即,由泵72吸引的潤滑液CL經由配管部71通過油冷卻器73而被輸送至馬達儲油器74。例如從外部提供的水等冷媒被提供到油冷卻器73。然後,在冷媒與潤滑液CL之間進行熱交換,降低潤滑液CL的溫度。又,此處油冷卻器73是使用冷媒的液冷式,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利用車輛的行駛風進行冷卻的所謂空冷式。藉由使用油冷卻器73,可降低提供到馬達儲油器74的潤滑液CL的溫度,從而提高馬達2的冷卻效率。
馬達儲油器74是配置在馬達外殼5內部的上部區域並在上方開口的托盤,其進一步來說是配置在馬達收納空間50中的定子25的垂直上方。馬達儲油器74的底部形成有滴落孔,藉由使潤滑液CL從滴落孔滴下來冷卻馬達2。滴落孔例如形成在定子25的線圈27的線圈端部271的上部,線圈27被潤滑液CL冷卻。
<馬達單元1和動力傳遞裝置3的潤滑動作及冷卻動作> 接著說明馬達單元1和動力傳遞裝置3的潤滑動作及冷卻動作。另外,關於利用冷卻液循環部7進行的馬達2的冷卻如上述那樣,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貯存有潤滑液CL。而且,在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內,差動裝置33的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的一部分浸在潤滑液CL中。而且,藉由馬達2旋轉,向齒輪部30傳遞旋轉,從而使第1齒輪331旋轉。藉由第1齒輪331的旋轉,第1齒輪331的齒輪齒將潤滑液CL揚起。
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在第1齒輪331的上端部處從第1齒輪331離開。例如,第1齒輪331外周面的齒輪齒的圓周速度快時,從第1齒輪331離開時的潤滑液CL的速度較快,較多的潤滑液CL沿著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的上表面60U飛散。因此,由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大多通過托盤部63的突出部632的上方與上表面60U之間而貯存在托盤部63中,此貯存的潤滑液CL從蓋部62的油路627流入蓋軸承保持部623。
蓋軸承保持部623內的潤滑液CL的一部分經由第1軸承41流入油路628。例如,提供到第1軸承41的潤滑液CL通過第1軸承41的內圈和外圈之間而從第1軸承4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流出。流出的潤滑液CL沿壁面6282流落至傾斜面6281。傾斜面6281上的潤滑液CL沿著傾斜面6281流下,其至少一部分通過開口部6241而流入到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624,然後被提供到第2中間軸承316,對第2中間軸承316進行潤滑。
另一方面,蓋軸承保持部623內的潤滑液CL的另一部分從流入口220流入中空部221。
動力軸22的中空部221的潤滑液CL利用由動力軸22的旋轉產生的負壓而被向軸向另一側T拉伸。在中空部221內流動的潤滑液CL從設置於動力軸22的油散佈孔朝向線圈端部271散佈。利用潤滑液CL對線圈27進行冷卻。另外,也向配置在馬達外殼5的內部的第3軸承43、第4軸承44提供潤滑液CL,而進行潤滑及冷卻。提供到馬達外殼5的潤滑液CL貯存在馬達外殼5的內部的下部,經由設置於側板部61的貫通孔而返回到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
一部分的潤滑液CL與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接觸,並沿著軸向一側N的面向下方流動。附著於側板部61的槽部65的上方的部分而向下方流動的潤滑液CL沿著槽部65的軸開口部652的上方的邊緣部654向槽部65的內部流動。由此,能夠將被第1齒輪331揚起而沿著側板部61的軸向一側N的面流下的潤滑液CL沿著上方的邊緣部654引導至槽部65的內部。
另外,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的一部分被第1齒輪331輸送至比第1齒輪331的上端部更靠下方的位置,並從第1齒輪331離開。被第1齒輪331輸送至比上端部靠下方的位置的潤滑液CL與托盤部63的對置面631碰撞。與對置面631接觸的潤滑液CL沿著對置面631向下方流動。然後,藉由在槽部65的軸開口部652的下方的邊緣部655設有引導部656,可將沿著托盤部63的對置面631向下方流動的潤滑液CL引導至槽部65的內部。由此,能夠使潤滑液CL有效地流入至配置於凹部64的差動裝置33和第1輸出軸承341。
而且,槽部65到達凹部64的第1軸承安裝部644。而且,面向周開口部651的內周面653隨著朝向第1軸承安裝部644而接近第1軸承安裝部644。因此,能夠將流入至槽部65的潤滑液CL更有效地提供到第1輸出軸承341。
另外,由於槽部65具有周開口部651並且槽部65的周開口部651側向下方傾斜,因此流入至槽部65的潤滑液CL的一部分在到達第1輸出軸承341之前從周開口部651向凹部64的內部流出,並流到殼體332。由此,能夠對殼體332和殼體332的內部的齒輪進行潤滑、冷卻。
藉由托盤部63具有突出部632,即使在第1齒輪331的外周面的圓周速度慢,被揚起的潤滑液CL從第1齒輪331離開的速度慢的情況下,在中途失速的潤滑液CL也會附著於突出部632的上表面,並流入到托盤部63。因此可將較多的潤滑液CL提供到托盤部63。由此可經由托盤部63向各部提供較多的潤滑液CL,而能提高第1輸出軸承341的潤滑及冷卻的效率。
由於突出部632沿著內部空間60的上表面60U延伸,因此能夠將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中的適量輸送至托盤部63。換言之,能夠使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中的一定量的部分與突出部632的下表面碰撞,從而向槽部65也提供一定量的潤滑液CL。由此,能夠向第1輸出軸承341、配置於凹部64的差動裝置33持續提供一定量的潤滑液CL。另外,突出部632的前端部與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的上表面60U之間的間隙比突出部632的前端部與第1齒輪331之間的間隙大。由此,能夠將被揚起的潤滑液CL大多引導至托盤部63。
另外,藉由對置面631的上方遠離第1齒輪331而形成,可將托盤部63形成得較深,即使向托盤部63提供較多的潤滑液CL,也能夠承接潤滑液CL。
將托盤部63的上表面的下端形成得比油路627的與托盤部63連接的部分低。藉由這樣構成,可將一定量的潤滑液CL留在托盤部63,而能抑制潤滑液CL耗盡。
在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3中,使被第1齒輪331揚起的潤滑液CL的一部分與托盤部63的對置面631碰撞。將沿著對置面631流動的潤滑液CL引導至槽部65。在齒輪外殼6的內部空間60中,能夠向配置在潤滑液CL難以流入的凹部64的端部的第1輸出軸承341輸送一定量的潤滑液CL,因此能夠有效地對第1輸出軸承341進行潤滑及冷卻。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和變形例進行了說明,但實施方式中的各結構及它們的組合等只是一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能夠進行結構的附加、省略、置換以及其他變更。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動力傳遞裝置能夠用作將來自馬達、發動機等的動力軸的輸出向外部傳遞的動力傳遞機構。本發明的馬達單元例如能夠用作混合動力汽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以及電動汽車(EV)等車輛的驅動用馬達。
1:馬達單元 2:馬達 3:動力傳遞裝置 5:馬達外殼 6:齒輪外殼 7:冷卻液循環部 21:轉子 22:動力軸 23:轉子鐵芯 24:轉子磁鐵 25:定子 26:定子鐵芯 27:線圈 30:齒輪部 31:減速裝置 32:輸出軸 33:差動裝置 34:軸承 41:第1軸承 42:第2軸承 43:第3軸承 44:第4軸承 50:馬達收納空間 51:馬達外殼主體 52:軸承保持架 60:內部空間 60U:上表面 61:側板部 62:蓋部 63:托盤部 64:凹部 65:槽部 71:配管部 72:泵 73:油冷卻器 74:馬達儲油器 150:電池 200:車輛 220:流入口 221:中空部 271:線圈端部 311:主驅動齒輪 312:中間從動齒輪 313:最終驅動齒輪 314:中間軸 315:第1中間軸承 316:第2中間軸承 321:輸出軸主體 321N:軸向一側N的輸出軸主體 321T:軸向另一側T的輸出軸主體 331:第1齒輪 332:殼體 333:小齒輪 334:小齒輪軸 335:側齒輪 341:軸承 341:第1輸出軸承 342:第2輸出軸承 611:第1貫通孔 612:第1中間軸承保持部 621:蓋筒部 622:蓋底部 623:蓋軸承保持部 624: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 625: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 626:第2輸出軸貫通孔 627、628:油路 629:供給限制部件 631:對置面 632:突出部 633:角部 641:筒部 642:底部 643:第1輸出軸貫通孔 644:第1軸承安裝部 651:周開口部 652:軸開口部 653:內周面 654:上方的邊緣部 655:下方的邊緣部 656:引導部 6241:開口部 6281:傾斜面 6282:壁面 6291:環狀部 6292:凸部 6293:貫通孔 CL:潤滑液 J2:旋轉軸線 J4:中間軸線 J5:差動軸線 N:軸向一側 T:軸向另一側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的概念圖。 圖2是輸出軸的剖視圖。 圖3是卸下了齒輪外殼的蓋部的狀態下的從軸向觀察的圖。 圖4是齒輪外殼的側板部的從軸向觀察的圖。 圖5是將托盤部放大的立體圖。 圖6是將托盤部放大的側視圖。 圖7是將凹部及差動裝置的殼體放大的立體圖。 圖8是將槽部放大的立體圖。 圖9是蓋部的內側的側視圖。 圖10是供給限制部件的立體圖。 圖11是示出具有馬達單元的車輛的一例的概略圖。
1:馬達單元
2:馬達
3:動力傳遞裝置
5:馬達外殼
6:齒輪外殼
7:冷卻液循環部
21:轉子
22:動力軸
23:轉子鐵芯
24:轉子磁鐵
25:定子
26:定子鐵芯
27:線圈
30:齒輪部
31:減速裝置
32:輸出軸
33:差動裝置
41:第1軸承
42:第2軸承
43:第3軸承
44:第4軸承
50:馬達收納空間
51:馬達外殼主體
52:軸承保持架
60:內部空間
61:側板部
62:蓋部
63:托盤部
64:凹部
65:槽部
71:配管部
72:泵
73:油冷卻器
74:馬達儲油器
220:流入口
221:中空部
271:線圈端部
311:主驅動齒輪
312:中間從動齒輪
313:最終驅動齒輪
314:中間軸
315:第1中間軸承
316:第2中間軸承
321:輸出軸主體
321N:軸向一側N的輸出軸主體
321T:軸向另一側T的輸出軸主體
331:第1齒輪
332:殼體
341:軸承
342:第2輸出軸承
611:第1貫通孔
612:第1中間軸承保持部
621:蓋筒部
622:蓋底部
623:蓋軸承保持部
624:第2中間軸承保持部
625:第2輸出軸承安裝部
626:第2輸出軸貫通孔
627、628:油路
629:供給限制部件
641:筒部
642:底部
643:第1輸出軸貫通孔
644:第1軸承安裝部
6241:開口部
6281:傾斜面
6282:壁面
6291:環狀部
6292:凸部
6293:貫通孔
CL:潤滑液
J2:旋轉軸線
J4:中間軸線
J5:差動軸線
N:軸向一側
T:軸向另一側

Claims (12)

  1. 一種動力傳遞裝置,包括:齒輪部,其與能夠以第1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的第1軸的軸向一側連接,其中,所述第1軸線沿著水平方向延伸;以及齒輪外殼,其收納所述齒輪部,所述齒輪部包括:第1軸承,其支承所述第1軸,使該第1軸能夠旋轉;第2軸,其能夠以第2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以及第2軸承,其支承所述第2軸,使該第2軸能夠旋轉,所述第2軸線與所述第1軸線平行,且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線靠下方的位置,所述齒輪外殼包括:第1軸承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第1軸承;第2軸承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第2軸承;以及第1通路,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和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被提供了潤滑液,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具有沿以所述第2軸線為基準的徑向貫通的開口部,所述開口部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1通路的一個端部經由所述第1軸承而與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相連,所述第1通路的另一個端部經由所述開口部而與所述第2軸承保持部相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第2軸線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線靠與軸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側的位置,所述第1通路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與所述軸向和上下方向傾斜地相交,隨著從所述第1通路的所述一個端部朝向所述另一個端部而向下方傾斜。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第1通路的所述一個端部中的至少軸向另一側的端部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軸向另一側的位置。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第1通路的所述另一個端部與所述第2軸承的軸向一側的端部相連。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第2軸承的軸向一側的端部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的軸向一側的端部靠軸向另一側的位置。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動力傳遞裝置還具有供給限制部件,所述供給限制部件收納於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並具有沿著以所述第1軸線為基準的徑向擴展的環狀部,所述環狀部配置在比所述第1軸承靠軸向一側的位置,與所述第1軸承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在軸向上對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環狀部具有沿軸向貫通的至少一個貫通孔。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供給限制部件還具有從所述環狀部的徑向內端部向軸向另一側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貫穿***至沿軸向延伸的筒狀的所述第1軸的軸向一側的端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凸部呈沿軸向延伸的筒狀。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所述齒輪部更包括:第1齒輪,其能夠以與所述第1軸線平行的第3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第2齒輪,其配置在所述第1軸的外周面;第3齒輪,其配置在所述第2軸的外周面,與所述第2齒輪嚙合;以及第4齒輪,其配置在所述第2軸的外周面,與所述第1齒輪嚙合,所述第1齒輪的下端部配置在貯存於所述齒輪外殼的下部的所述潤滑液的內部,所述齒輪外殼更包括:托盤部,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齒輪靠以所述第3軸線為基準的徑向外側的位置,並且上方開口;以及第2通路,其連接所述托盤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和所述第1軸承保持部,所述托盤部具有突出部,該突出部與所述第1齒輪在以所述第3軸線為基準的徑向上對置,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托盤部的與軸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第1齒輪側的端部的上端部處,沿著接近所述第1齒輪的外周面的方向延伸。
  11. 一種馬達單元,包括: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以及作為驅動源的馬達。
  12. 一種車輛,其具有請求項11所述的馬達單元。
TW110146477A 2020-12-18 2021-12-13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TWI792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0172 2020-12-18
JP2020210172A JP2022096913A (ja) 2020-12-18 2020-12-18 動力伝達装置、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586A TW202225586A (zh) 2022-07-01
TWI792763B true TWI792763B (zh) 2023-02-11

Family

ID=8184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6477A TWI792763B (zh) 2020-12-18 2021-12-13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6135A1 (zh)
JP (1) JP2022096913A (zh)
CN (1) CN114645932A (zh)
DE (1) DE102021214472A1 (zh)
TW (1) TWI792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12091A (ko) * 2020-07-22 2022-02-0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모터 구동 모듈
JP7484552B2 (ja) * 2020-08-12 2024-05-16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US11994201B2 (en) * 2020-12-28 2024-05-28 Kubota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work vehicle
US11984794B2 (en) * 2021-10-08 2024-05-14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gearbox assembl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573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
CN109563920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0107679A (zh) * 2019-06-13 2019-08-09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及其变速器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2283A (en) * 1978-04-27 1980-09-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anual transmission lubrication system
JPS579357A (en) * 1980-06-20 1982-01-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Lubricant drain apparatus for gear box
KR100283357B1 (ko) * 1998-06-30 2001-08-07 정주호 매뉴얼 트랜스밋션의 베어링부 오일공급장치
JP4744581B2 (ja) * 2008-10-07 2011-08-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5551573B2 (ja) * 2010-11-26 2014-07-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潤滑オイル収集案内具
DE102018123540A1 (de) * 2017-09-27 2019-03-28 Aisin Ai Co., Ltd. Ölführungsbauteil
JP6923466B2 (ja) * 2018-02-09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6954183B2 (ja) * 2018-02-28 2021-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7200831B2 (ja) * 2019-06-12 2023-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573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
CN109563920A (zh) * 2016-08-09 2019-04-0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0107679A (zh) * 2019-06-13 2019-08-09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及其变速器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932A (zh) 2022-06-21
TW202225586A (zh) 2022-07-01
DE102021214472A1 (de) 2022-06-23
JP2022096913A (ja) 2022-06-30
US20220196135A1 (en)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2763B (zh) 動力傳遞裝置、馬達單元以及車輛
TWI786854B (zh) 動力傳遞裝置及電動機單元
WO2019208081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駆動装置
WO2019208083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11906034B2 (en) Drive apparatus
WO2020066955A1 (ja) 駆動装置
WO2021140807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20230006507A1 (en)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JP7456382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WO2019208084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JP2018014857A (ja) 電動モータの冷却構造
WO2021166299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20230090548A1 (en) Drive apparatus
US20220393546A1 (en) Motor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unit
US20230007761A1 (en)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WO2019208082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4977604A (zh) 马达单元
CN111953115B (zh) 马达单元
JP7326830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配管の接続構造
US20230093962A1 (en) Motor and drive apparatus
JP2022012040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TW202224317A (zh) 馬達單元
JP2023066956A (ja) 駆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