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0133B -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 Google Patents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0133B
TWI780133B TW107109458A TW107109458A TWI780133B TW I780133 B TWI780133 B TW I780133B TW 107109458 A TW107109458 A TW 107109458A TW 107109458 A TW107109458 A TW 107109458A TW I780133 B TWI780133 B TW I7801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resource
transceiver
ind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9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6304A (zh
Inventor
簡均哲
汪海瀚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ublication of TW20183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0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013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2Power control of broadcas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使用者裝置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一上行訊號至基地台。於自基地台接收一動態指示訊息後,使用者裝置根據動態指示訊息,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基於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二上行訊號至基地台。

Description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具體而言,使用者裝置可根據基地台所傳送之動態指示訊息,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成長,無線通訊的各種應用已充斥於人們的生活中,且人們對於無線通訊的需求亦日益增加。目前的4G行動通訊系統(抑或稱作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係屬於大多國家的主要採用的行動通訊系統。
在某些通訊應用上,例如: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目前普遍稱為5G行動通訊系統)中支援低延遲高可靠性通訊(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服務的應用上,使用者裝置會以不同的實體資源區塊,重複傳送相同的上行資料(即,對應至來自上層的相同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至基地台,以確保基地台能確實地收到上行資料。然而,目前的通訊系統的規範中,使用者裝置如何重複傳送上行資料的相關參數配置(例如: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及一傳送功率等)皆是由基地台本身自行配置,且不會隨著使用者裝置個別的狀況而動態調整。因此,習知的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存在資源使用效率低、頻譜資源固定、接收延遲固定、容易受通道影響、應用情境侷限及使用者裝置自主性低等缺 點。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頻譜資源使用彈性、接收延遲彈性,並降低通道影響,以及增加應用情境及使用者裝置自主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其使用者裝置可根據基地台所傳送之動態指示訊息,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據此,本發明之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可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頻譜資源使用彈性、接收延遲彈性,並降低通道影響,以及增加應用情境及使用者裝置自主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使用者裝置,其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一上行訊號至一基地台;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一動態指示訊息;於接收該動態指示訊息後,根據該動態指示訊息,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以及基於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第二上行訊號至該基地台。
此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種基地台,其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自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一上行訊號,該使用者裝置係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該第一上行訊號;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動態指示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動態指示 訊息,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二上行訊號;以及透過該收發器,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該第二上行訊號。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1、1a、1b、1c‧‧‧使用者裝置
2‧‧‧基地台
11‧‧‧儲存器
13‧‧‧收發器
15‧‧‧處理器
21‧‧‧儲存器
23‧‧‧收發器
25‧‧‧處理器
100‧‧‧資源指示訊息
102‧‧‧第一上行訊號
104‧‧‧第二上行訊號
106‧‧‧資源需求訊息
108‧‧‧參考訊號
110‧‧‧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
200‧‧‧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
202‧‧‧動態指示訊息
T1‧‧‧第一時間點
T2‧‧‧第二時間點
D1-1~D1-4‧‧‧上行訊號
D2-1~D2-4‧‧‧上行訊號
D3-1~D3-4‧‧‧上行訊號
ACK‧‧‧解碼成功
NACK‧‧‧解碼失敗
TBV1‧‧‧第一傳輸區塊區間
TBV2‧‧‧第二傳輸區塊區間
TBV3‧‧‧第三傳輸區塊區間
第1圖係描繪本發明之通訊系統之一實施情境;第2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第3A-3G圖係分別描繪使用者裝置1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之一實施情境;第4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第5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第6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第7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第8A-8C圖係分別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不同實施情境;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1之示意圖;以及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基地台2之示意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 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並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如第1-3E圖所示。第1圖係描繪本發明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實施情境。第2圖係描繪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訊號傳輸之一實施情境。須說明者,於第2圖中,使用者裝置1可為使用者裝置1a、1b、1c任一者,以及為簡化說明,第2圖係描繪單一使用者裝置1與基地台2間之訊號傳輸作為舉例說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基於以下說明瞭解基地台2亦可同時與其他使用者裝置間進行訊號傳輸,故不贅述。
如第1圖所示,無線通訊系統中之基地台2具有一訊號涵蓋範圍C,且使用者裝置1a、1b、1c皆位於訊號涵蓋範圍C內。為簡化說明,於第1圖中僅繪示三個使用者裝置1a、1b、1c;然而,基地台2之訊號涵蓋範圍C內的使用者裝置數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無線通訊系統可為基於正交頻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術的行動通訊系統,例如:目前的4G行動通訊系統(LTE系統)或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目前廣稱為5G行動通訊系統)。使用者裝置1a、1b、1c可為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或任一符合行動通訊系統之規範的移動通訊裝置,例如:一支援一低延遲高可靠性通訊(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後稱URLLC使用者裝置)、一支援一增強型行動寬頻(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後稱eMBB 使用者裝置)、一支援一巨量機器型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後稱mMTC使用者裝置),但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中,使用者裝置1係以不同的實體資源區塊,重複傳送相同的上行資料(即,對應至來自上層的相同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至基地台2,以確保基地台2能確實地收到上行資料。換言之,本發明之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適用於任何行動通訊系統,其具有使用者裝置重複傳送相同的上行資料的通訊應用。
如第2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一上行訊號102至一基地台2,並自基地台2接收一動態指示訊息202。動態指示訊息202可為載於一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之一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任一因應使用者裝置傳送上行資料而動態產生並載於任一實體下行通道的指示訊息。下行控制資訊可為共同的下行控制資訊(common DCI)或使用者裝置特定的下行控制資訊(UE-specific DCI)。於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使用者裝置1根據動態指示訊息202,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二上行訊號104至基地台2。
舉例而言,動態指示訊息202可指示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其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及一傳送功率。換言之,使用者裝置1可因應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調 整其後續傳送之上行訊號所使用之資源區塊大小、資源圖樣、調變及編碼機制及傳送功率。
此外,動態指示訊息202可搭配一實體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預先配置訊息使用。基地台2藉由預先配置訊息將多組預先配置的可使用的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及其相對應的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裝置1,以使得使用者裝置1後續可因應動態指示訊息202而選擇對應的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即,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於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所對應的時頻率資源上傳送上行訊號。預先配置訊息可為廣播的無線電資源控制訊息(broadcast RRC message)或使用者裝置特定的無線電資源控制訊息(UE-specific RRC message)。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上述資料重複傳送參數的彼此間具有相關聯性。舉例而言,當可用的資源區塊大小變大時,使用者裝置1可使用較低層級的調變模式及編碼方式來傳送資料,例如:自64-正交振幅調變(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的調變模式變更為16-QAM,以及降低編碼率,以增加基地台2解碼上行訊號的成功率。因此,基於以下說明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瞭解當重複傳送資源配置改變一傳送參數時,相關的其他傳送參數亦可能會伴隨著改變,故不加以贅述。
請參考第3A圖,其係描繪使用者裝置1調整資源區塊大小之一實施情境。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係使用者裝置1基於一第一傳輸區塊 傳送上行訊號D1-1~D1-4的區間,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係使用者裝置1基於一第二傳輸區塊傳送上行訊號D2-1~D2-4的區間,以及第三傳輸區塊區間TBV3係使用者裝置1基於一第三傳輸區塊傳送上行訊號D3-1~D3-4的區間。須注意者,於本發明中,因應資料重複傳送參數的改變,同一傳輸區塊區間的上行訊號雖使用不同的資源區塊大小、調變及編碼機制及/或傳送功率進行傳送,但其仍載有相同的上行資料(即,對應至同一傳輸區塊)。換言之,上行訊號D1-1~D1-4係載有相同的上行資料,其對應至第一傳輸區塊,上行訊號D2-1~D2-4係載有相同的上行資料,其對應至第二傳輸區塊,以及上行訊號D3-1~D3-4係載有相同的上行資料,其對應至第三傳輸區塊。
於第3A圖中,當指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在未傳送上行訊號D1-3之前)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隨即調整其目前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以直接使用調整後之資源區塊大小傳送後續之上行訊號D1-3~D1-4。由於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結束之前未再接收到任何動態指示訊息,因此於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使用者裝置1仍以相同的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上行訊號D2-1~D2-4,即用於傳送上行訊號D2-1~D2-4之資源區塊大小仍維持與傳送上行訊號D1-3~D1-4之資源區塊大小相同。因此,於此實施情境中,上行訊號D1-1~D1-2可視為第一上行訊號102,其係基於調整前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即,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而上行訊號D1-3~D1-4及上行訊號D2-1~D2-4可視為第二上行訊號104,其係基於調整後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即,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
隨後,使用者裝置1於第二時間點T2(在未傳送上行訊號D3- 1之前)接收另一動態指示訊息202後,才再次變更資源區塊大小,並且在下一個傳輸區塊區間(即,第三傳輸區塊區間TBV3)使用調整後之資源區塊大小傳送上行訊號D3-1~D3-4。在此情況下,上行訊號D1-3~D1-4及上行訊號D2-1~D2-4可視為第一上行訊號102,其係基於再次調整前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即,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而上行訊號D3-1~D3-4可視為第二上行訊號104,其係基於再次調整後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即,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
前述第一時間點T1及第二時間點T2僅用於舉例說明使用者裝置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的時間點,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的時間點。此外,於本發明中,針對接收到各動態指示訊息的時間點而言,接收動態指示訊息前,所傳送之上行訊號稱作第一上行訊號102,且用於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稱作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而接收動態指示訊息後,所傳送之上行訊號稱作第二上行訊號104,且為用於傳送第二上行訊號104之資料重複傳送參數稱作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須說明者,於第3A圖中,隨著資源區塊大小增加,雖然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傳輸區塊區間的長短並未改變,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針對各傳輸區塊區間,當基地台2接收到上行訊號後,基地台2可透過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DCCH)傳送下行控制資訊(DCI)以指示上行訊號已成功被解碼或上行訊號需被重傳,或透過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通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或其他實體通道傳送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以使使用者裝置1依據基地台2解碼的成功與否 來提前終止傳送目前傳輸區塊區間的上行訊號或持續傳送目前傳輸區塊區間的上行訊號至指定的重複傳送次數為止。
舉例而言,當基地台2成功解碼上行訊號D2-1且使用者裝置1於傳送上行訊號D2-3之前已收到基地台2告知成功解碼上行訊號D2-1的下行指示訊息時,使用者裝置1即可終止傳送上行訊號D2-3及上行訊號D2-4,進而直接傳送上行訊號D3-1。因此,在傳輸區塊提前終止的機制下,使用者裝置1只要收到基地台2告知成功解碼上行訊號的下行指示訊息後,即可終止傳送後續對應至目前傳輸區塊的上行訊號。此外,於第3A圖中,使用者裝置1未用以傳送上行訊號的資源區塊係可供其他使用者裝置傳送上行訊號,且其他使用者裝置與基地台2間的訊號傳輸係如同使用者裝置1與基地台2間的訊號傳輸,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B圖。不同於第3A圖之實施情況,第3B圖之實施情境在考量資源區塊大小變更的情況下,更進一步調整重複圖樣。於此實施情境中,重複圖樣係時域重複圖樣,其定義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傳輸區塊區間的長短。如第3B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除了調整其目前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外,更調整用於傳送對應至下一個傳輸區塊之上行訊號之時域重複圖樣,即使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縮短,以減少重複傳送上行資料的次數。因此,在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使用者裝置1僅傳送上行訊號D2-1~D2-2。
類似地,使用者裝置1於第二時間點T2接收另一動態指示訊息202後,再次根據動態指示訊息202所指示之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增加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並縮減第三傳輸區塊區間TBV3,故於調整後之第三傳 輸區塊區間TBV3中,使用者裝置1僅傳送上行訊號D3-1。如同前述說明,當可用的資源區塊大小變大時,使用者裝置1可使用較低層級的調變模式及編碼方式來傳送資料,以增加基地台2解碼上行訊號的成功率。因此,當增加資源區塊大小時,本發明可同時減少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區間,以降低接收延遲並平衡頻譜資源的使用效率。
須說明者,第3B圖之實施態樣係以減少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區間作為舉例說明;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可瞭解為了增加基地台2解碼上行訊號的成功率,除了增加資源區塊大小外,亦可增加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區間,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C圖。第3C圖之實施情境雖然與第3A圖之實施情境具有相同長短的傳輸區塊區間,但其允許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除了調整其目前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外,更調整重複圖樣。於此實施情境中,重複圖樣係重複傳送模式,其允許使用者裝置1略過部分上行訊號的傳送。
詳言之,請參考第3C圖,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即調整後續傳送上行訊號D1-3~D1-4所使用之資源區塊大小,並縮減資源區塊的傳送使用。如第3C圖所示,於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中,由於傳送上行訊號D1-3之資源區塊大於傳送上行訊號D1-1~D1-2之資源區塊,因此使用者裝置1判斷基地台2於接收上行訊號D1-3後,成功解碼上行訊號D1-3的機率會提高,故使用者裝置1可略過上行訊號D1-4的傳送。類似地,於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使用者裝置1仍維持使用調整後之資源區塊大小來傳送上行訊號D2-1~D2-4,但改以間隔的方式傳送上行訊 號,即僅傳送上行訊號D2-1及上行訊號D2-3。
隨後,使用者裝置1於第二時間點T2(在未傳送上行訊號D3-1之前)接收另一動態指示訊息202後,再次調整資源區塊大小,並維持以間隔的方式傳送上行訊號。因此,於第三傳輸區塊區間TB3中,使用者裝置1則使用調整後之資源區塊大小且以不連續方式傳送上行訊號D3-1、D3-3。須說明者,第3C圖所示之暫停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即斜線部分之資源區塊)僅作為舉例說明,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於實際應用上,根據重複傳送次數或傳輸區塊區間的長短,略過傳送上行訊號的間隔時間及資源區塊將會不同,例如:重複傳送次數為8次時,使用者裝置1可以每傳送一次上行訊號後略過兩次上行訊號傳送的方式來進行。
此外,於上述實施情境中,各傳輸區塊區間中用於重複傳送的該等資源區塊於時間上係為連續的資源,然而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依通訊系統實際運作的需求,各傳輸區塊區間中用於重複傳送的該等資源區塊於時間上係亦可為不連續的資源,即二相鄰的資源區塊在時間上可能存在一個或多個資源區塊的時間間距。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D圖。第3D圖的實施情境係結合第3B圖及第3C圖的實施情境。第3D圖的實施情境中,重複圖樣包含時域重複圖樣及重複傳送模式,故相較於第3C圖,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除了調整其目前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及重複傳送模式外,更調整重複傳送上行資料之時域資源圖樣,即調整重複傳送的次數或傳輸區塊區間的長短。
如第3D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於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在 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內使用調整後之資源區塊大小傳送上行訊號D1-3,並略過上行訊號D1-4的傳送。類似地,於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使用者裝置1僅傳送上行訊號D2-1,而略過上行訊號D2-2的傳送,以及於第三傳輸區塊區間TBV3中,使用者裝置1僅傳送上行訊號D3-1。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E圖。相較於第3A圖,於第3E圖中,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並非直接調整目前傳輸區塊區間(即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中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而是調整下一個傳輸區塊區間(即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用於傳送上行訊號之資源區塊大小。換言之,於第3E圖中,不論使用者裝置1於哪個時間點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僅會在下一個傳輸區塊區間中被套用,以傳送上行訊號。如第3E圖所示,於第一傳輸區塊區間TBV1中,用於傳送上行訊號D1-3、D1-4之資源區塊大小並未改變,而於第二傳輸區塊區間TBV2中才開始增加用於傳送上行訊號D2-1~D2-4之資源區塊大小。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F圖。於此實施情境中,重複圖樣係頻率重複圖樣,其定義資源區塊的頻率位置。不同於第3A-3E之實施情境,於第3F圖之實施情境中,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即調整頻率重複圖樣。換言之,於第3F圖之實施情境中,不同的傳輸區塊區間係以不同的頻率重複圖樣傳送上行訊號,以達到類似跳頻(frequency hopping)的傳輸方式,來增加傳輸多樣性(Diversity),進而避免特定頻帶在特定時間區間中具有重度干擾或重度衰減。
另一實施情境,請參考第3G圖。於此實施情境中,重複圖樣 係時域重複圖樣,其定義資源區塊的時域位置。不同於第3A之實施情境,於第3G圖之實施情境中,使用者裝置1於第一時間點T1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除了調整資源區塊大小外,更調整時域重複圖樣,以延長重複傳送的週期。舉例而言,於第3G圖中,使用者裝置1重複傳送的次數不變,但重複傳送的週期延長一倍。如同先前所述,在傳輸區塊提前終止的機制下,使用者裝置1只要收到基地台2告知成功解碼上行訊號的下行指示訊息後,即可終止傳送後續對應至目前傳輸區塊的上行訊號。因此,雖然第3G圖的實施態樣延長重複傳送的週期,但在資源區塊大小增加的情況下,基地台2解碼上行訊號的成功機率亦隨之增加,故延長重複傳送的週期亦可省去不必要的傳送,增加頻譜使用效率。
須說明者,為簡化說明,第3A-3G圖係以等同大小方格的比例說明資源區塊大小的改變及傳輸區塊區間長短的改變;惟,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資源區塊大小的改變及傳輸區塊區間的改變並非侷限於等同大小方格的比例。此外,前述第3A-3G圖之實施情境係以調整各種主要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作為舉例說明,惟,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本發明亦可基於結合或改變前述實施情境的多種組合,以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請參考第4圖。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更傳送一資源需求(resource requirement)訊息106,以使基地台2根據資源需求訊息106,傳送動態指示訊息202。資源需求訊息106可類似於緩衝區狀態回報(Buffer Status Report;BSR),以供基地台2評估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資源需求訊息106可以一前置 碼(preamble)實現,例如:基地台2可預先配置一個或多個特定前置碼給使用者裝置1,以作為資源需求調整的請求(request),特別是在基地台2目前所指示的重複傳送資源配置不符合使用者裝置1的需求時。當使用者裝置1欲使基地台2更變重複傳送資源配置時,其可於傳送上行訊號前,先傳送特定前置碼至基地台2,使基地台2根據資源需求訊息106產生符合使用者裝置1之傳送需求之重複傳送資源配置。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資源需求訊息106亦可以一上行控制訊息實現,故使用者裝置1可將資源需求訊息106傳送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另外,於另一實施例中,資源需求訊息106亦可以一參考訊號實現,例如:上行解調變參考訊號(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或上行探測參考訊號(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因此,基地台2可與使用者裝置1預先規範好特定的參考訊號,以作為資源需求調整的請求。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如第5圖所示。第三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儲存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可於通訊系統規格內規範,或由基地台2決定後再傳送至使用者裝置1,使使用者裝置1取得與基地台2共同的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動態指示訊息202可以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實現。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係用以指示一解碼成功(Acknowledgement;ACK)或一解碼失敗(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以使使用者裝置1根據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動態指示訊息202可載於特定的實體下行通道,例如: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指示通道(PHICH),但不 限於此。
舉例而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指示使用者裝置1收到解碼正確性指示符指示ACK時,可維持使用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後續上行訊號;然而,使用者裝置1接收到連續二個解碼正確性指示符皆指示NACK時,使用者裝置1可基於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例如:將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往下調整一層級,且各層級可定義特定的資源區塊大小、時域重複圖樣、頻率重複圖樣、調變及編碼機制及傳送功率),並根據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來傳送後續的上行資料。此外,除了根據連續NACK,將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往下調整層級外,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亦可使得使用者裝置1根據連續ACK,將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往上調整層級。於本實施例中,往下調整層級係指增加資源區塊大小,而往上調整層級係指減少資源區塊大小。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請再次參考第5圖。第四實施例為第三實施例之延伸。不同於第三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202同時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
舉例而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重複圖樣、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CS)及一傳送功率。使用者裝置1根據解碼正確性指示符、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及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資源區塊大小的調整係基於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調整(例如:因應連續NACK增加資源區塊大小及因應連續ACK減小資源區塊大小),而其他參數(例如:重複圖樣、調變及編碼機制及傳送功率)則透過基地台2特定配置。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請參考第6-7圖。如第6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可傳送一參考訊號108(例如:探測參考訊號或解調參考訊號),使基地台2進行一上行通道量測,以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此外,如第7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亦可於量測下行通道後,透過傳送一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以使基地台2根據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202的產生時機判斷係基地台2本身基於上行通道的量測或使用者裝置1回報之下行通道量測結果而決定,故基於通道量測,基地台2可以評估使用者裝置1傳送訊號的品質,並同時評估目前整體可使用的資源,以調整重複傳送資源配置。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如第8A-8C圖所示。第六實施例為前述實施例之延伸。請參考第8A圖,使用者裝置1自基地台2接收一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包含複數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及相對應的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如此一來,使用者裝置1可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產生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其中,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可為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及相對應的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係由基地台2預先配置,以使使用者裝置1可在無需向基地台要求傳輸資源的情況下(即,免上行要求(uplink grant-free)的情況下),即時選擇適當的資源區塊及資料重複傳送方式,以傳送上行資料。
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1可根據本身的傳送需求,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所記載的參數及相對應的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當使用者裝置1判斷基地台2預先配置之資料重 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的參數,皆無法符合其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的傳送需求,使用者裝置1可如第二實施例所述,於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的同時或之前,一併傳送資源需求訊息106至基地台2,以使基地台2因應資源需求訊息106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如第8B圖所示。
須說明者,每一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可記載不同種參數的組合。以三個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作為舉例說明,第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一資源區塊大小、一第一重複圖樣、一第一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第一傳送功率,第二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二資源區塊大小、一第二重複圖樣、一第二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第二傳送功率,以及第三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三資源區塊大小、一第三重複圖樣、一第三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第三傳送功率。據此,使用者裝置1可根據本身的傳送需求、本身所進行的通道量測或隨機的方式(例如:基於使用者裝置之識別碼),選擇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其中之一所記載的該等參數,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此外,基地台2亦可於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攜帶優先選擇資訊,以使使用者裝置1基於優先選擇資訊,選擇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其中之一所記載的該等參數。
另外,每一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可記載相同種參數的組合。以四個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作為舉例說明,第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一資源區塊大小、一第二資源區塊大小、一第三資源區塊大小,第二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一重複圖樣、一第二重複圖樣、一第三重複圖樣,第三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一調變及編碼機制、一第二調變及編碼機制、一第三調變及編碼機制,以及第四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包含一第一 傳送功率、一第二傳送功率、一第三傳送功率。據此,使用者裝置1可根據本身的傳送需求,自各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選擇所記載的該等參數其中之一,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
此外,如第8C圖所示,使用者裝置1亦可於傳送上行訊號的同時或之前一併傳送一資源指示訊息100將所選擇的該等參數(即,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告知基地台2,以使基地台2因應資源指示訊息100來接收上行訊號。再者,於一實施例中,資源指示訊息100可攜帶或指示一傳輸區塊索引(transport block index;TB index)或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處理程序識別碼(Process ID),以使基地台2可得知使用者裝置1目前所傳送的上行訊號所對應的傳輸區塊。另外,資源指示訊息100亦可指示所傳送之上行訊號的資料型態。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使用資源指示訊息100,來指示此傳上行訊號的資料型態是屬於URLLC服務或eMBB服務的資料型態。類似地,資源指示訊息100可以一上行控制訊號、一參考訊號及一前置碼其中之一來實現。
本發明第七實施例如第9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1之示意圖。使用者裝置1包含一儲存器11、一收發器13以及一處理器15。處理器15電性連接至儲存器11及收發器13。處理器15基於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至基地台2。處理器15透過收發器13自基地台2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如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各實施情境,動態指示訊息202指示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其可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CS)及一傳送功率。處理器15於接收動態指示訊息202後,根據動態指示訊息 202,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透過收發器13傳送第二上行訊號104至基地台2,如第2圖所示。
於一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係下行控制資訊(DCI)。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更透過收發器13傳送資源需求訊息106,以使基地台2根據資源需求訊息106,傳送動態指示訊息202,如第4圖所示。於其他實施例中,資源需求訊息106係一上行控制訊號、一參考訊號及一前置碼其中之一。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儲存器11儲存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如同第三實施例所述,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可由通訊系統規格本身所規範,或由基地台2決定後再傳送至使用者裝置1。在此情況下,動態指示訊息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使處理器15根據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可於量測下行通道後,透過收發器13傳送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以使基地台2根據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或者處理器15可透過收發器13傳送參考訊號108(例如:一探測參考訊號及一解調參考訊號至少其中之一),以使基地台2進行一通道量測,以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
於一實施例中,儲存器11儲存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動態指示訊息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參數: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CS)及一傳送功率。因此,處理器15可根據解碼正確性指示符、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及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更透過收發器13自基地台2接收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其指示複數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並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產生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再者,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更透過收發器13傳送資源指示訊息100至基地台2。資源指示訊息100係用以指示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本發明第八實施例如第10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基地台2之示意圖。基地台2包含一儲存器21、一收發器23以及一處理器25。處理器25電性連接至儲存器21及收發器23。處理器25透過收發器23自使用者裝置1接收第一上行訊號102。使用者裝置1係基於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第一上行訊號102。處理器25透過收發器23傳送動態指示訊息202至使用者裝置1,以使使用者裝置1根據動態指示訊息202,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第二上行訊號104。處理器25透過收發器23自使用者裝置接收第二上行訊號104。
於一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指示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期可包含下列至少一參數:一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CS)及一傳送功率。處理器25所傳送之動態指示訊息係一下行控制資訊(DCI)。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5更透過收發器23自使用者裝置接收資源需求訊息106,並根據資源需求訊息106,傳送動態指示訊息202。資源需求訊息係一上行控制訊號、一參考訊號及一前置碼其中之一。
於一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202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以使使用者裝置1根據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產生 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5更透過收發器23自使用者裝置1接收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以根據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110,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於其他實施例中,處理器25亦可透過收發器23接收參考訊號108(例如:一探測參考訊號及一解調參考訊號至少其中之一),並進行一通道量測,以產生動態指示訊息202。
於一實施例中,動態指示訊息202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以使使用者裝置根據該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及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產生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可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CS)及一傳送功率。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5更透過收發器23傳送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200,其指示複數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以使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產生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再者,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器25更透過收發器23自使用者裝置1接收資源指示訊息100。資源指示訊息100係用以指示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可使使用者裝置可根據基地台所傳送之動態指示訊息,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或者使基地台根據使用者之傳送需求,配置符合傳送需求之重複傳送資源。據此,本發明之上行資料重複傳送配置機制可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頻譜資源使用彈性、接收延遲彈性,並降低通道影響,以及增加應用情境及使用者裝置自主性。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使用者裝置
2‧‧‧基地台
102‧‧‧第一上行訊號
104‧‧‧第二上行訊號
202‧‧‧動態指示訊息

Claims (22)

  1. 一種使用者裝置,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一第一上行訊號至一基地台;判斷是否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一動態指示訊息,該動態指示訊息指示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當未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該動態指示訊息時,基於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第二上行訊號至該基地台;當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該動態指示訊息時,於接收該動態指示訊息後,根據該動態指示訊息,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以及於產生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後,基於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透過該收發器,傳送該第二上行訊號至該基地台。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資源需求(resource requirement)訊息,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資源需求訊息,傳送該動態指示訊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資源需求訊息係一上行控制訊號、一參考訊號及一前置碼其中之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動態指示訊息係一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產生該動態指示訊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探測參考訊號及一解調參考訊號至少其中之一,以使該基地台進行一通道量測,以產生該動態指示訊息。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儲存器儲存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該動態指示訊息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以及該處理器根據該解碼正確性指示符、該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及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產生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重複圖樣(repetition pattern)、一調變及編碼機制(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及一傳送功率。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一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傳送功率。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一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其指示複數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並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產生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資源指示訊息至該基地台,以及該資源指示訊息指示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12. 一種基地台,包含:一儲存器;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儲存器及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自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一上行訊號,該使用者裝置係基於一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該第一上行訊號;判斷是否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動態指示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該動態指示訊息指示一重複傳送資源配置;以及透過該收發器,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二上行訊號;其中,當透過該收發器傳送該動態指示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時,該動態指示訊息係使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動態指示訊息,產生一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並基於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該第二上行訊號;其中,當未透過該收發器傳送該動態指示訊息至該使用者裝置時,該使用者裝置係基於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傳送該第二上行訊號。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資源需求訊息,並根據該資源需求訊息,傳送該動態指示訊息。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資源需求訊息係一上行控制訊號、一參考訊號及一前置碼其中之一。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動態指示訊息係一下行控制資訊。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以根據該通道狀態資訊回報訊息,產生該動態指示訊息。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接收一探測參考訊號及一解調參考訊號至少其中之一,以進行一通道量測,並產生該動態指示訊息。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動態指示訊息包含一解碼正確性指示符及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解碼正確性指示符、一重複傳送參數調整規則及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產生該已調整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重複圖樣、一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傳送功率。
  20.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重複傳送資源配置包含下列至少一資料重複傳送參數:一資源區塊大小、一重複圖樣、一調變及編碼機制及一傳送功率。
  21.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訊息,其包含複數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及相對應之一時域頻域資源映射資訊,以使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等資料重複傳送資源配置組,產生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參數。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使用者裝置接收一資源指示訊息,以及該資源指示訊息指示該目前資料重複傳送 參數。
TW107109458A 2017-03-23 2018-03-20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TWI780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5840P 2017-03-23 2017-03-23
US62/475,840 2017-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304A TW201836304A (zh) 2018-10-01
TWI780133B true TWI780133B (zh) 2022-10-11

Family

ID=6358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458A TWI780133B (zh) 2017-03-23 2018-03-20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1416B2 (zh)
CN (1) CN108650066B (zh)
TW (1) TWI780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69466A1 (en) 2017-10-02 2020-06-2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US11510184B2 (en) * 2018-07-03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KR102165806B1 (ko) * 2018-08-16 2020-10-14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전송장치 및 전송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7161549B2 (ja) * 2018-09-27 2022-10-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2840717B (zh) * 2018-09-28 202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87287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664937B2 (en) 2019-06-27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ross-carrier repetition
US20220286235A1 (en) * 2019-08-23 2022-09-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Re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CN111901066A (zh) * 2020-02-04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9139A (en) * 2009-04-10 2011-08-16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4321994A (zh) * 2012-03-22 2015-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TW201628444A (zh) * 2015-01-30 2016-08-0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US20160353424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CN106304349A (zh) * 2015-05-22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5441A (en) * 1944-03-31 1960-07-19 Arthur F Winslow Timing device
US8237830B2 (en) * 2007-04-11 2012-08-07 Red.Com, Inc. Video camera
KR101915271B1 (ko) * 2010-03-26 2018-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하향링크 제어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64125B (zh) * 2010-05-27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功率分配方法及***
CN104010358B (zh) * 2013-02-22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
US9585103B2 (en) * 2014-01-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EP2945441A1 (en) * 2014-05-14 2015-11-18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and for a fixed machine device transcei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227265B (zh) * 2014-06-30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mtc***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发送端
WO2016076301A1 (ja) * 2014-11-14 2016-05-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方法、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EP4054269B1 (en) * 2015-03-06 2024-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d reporting measurements by user equipment configured with multiple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595195B2 (en) * 2015-12-04 2020-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E I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53886B2 (en) * 2017-01-13 2021-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n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for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US20180263036A1 (en) * 2017-03-07 2018-09-13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applying multiple packet detect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9139A (en) * 2009-04-10 2011-08-16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4321994A (zh) * 2012-03-22 2015-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TW201628444A (zh) * 2015-01-30 2016-08-0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用於載波聚合通訊系統的基地台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排程方法
CN106304349A (zh) * 2015-05-22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60353424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NGSHENG YU, LI YU, YUAN WU, YANFEI HE, AND QUN LU, "Uplink Scheduling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Page(s): 1724-1734, IEEE Access ( Volume: 5 ), March 13, 2017.; *
Nokia Corporation and Nokia Networks, "Discovery signal repetition",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8bis, R1-144169, Ljubljana, Slovenia, 6th-10th October 2014. "https://www.3gpp.org/DynaReport/TDocExMtg--R1-78b--30662.ht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78371A1 (en) 2018-09-27
CN108650066B (zh) 2021-04-13
TW201836304A (zh) 2018-10-01
CN108650066A (zh) 2018-10-12
US10511416B2 (en)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0133B (zh)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US119431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800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5094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nt free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33150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85540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61472B2 (en) Selecting between normal and virtual dual layer ACK/NACK
JP6159672B2 (ja) 基地局、送信方法、移動局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US114568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uplink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ti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705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nt free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456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57518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22547779A (ja) 端末、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の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の方法
KR20190129491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523825A (ja) 方法及び装置
KR20190102067A (ko)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장비, 및 단말 장비
CN104579603A (zh) 一种基于harq的下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8171725A1 (zh) 上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3510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264543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abling of option 1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302174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ue co-ordination signaling
WO2022198643A1 (zh) 信息报告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13411A1 (en) Enhanc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apping to uplink channel allo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