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7437B -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7437B
TWI767437B TW109142799A TW109142799A TWI767437B TW I767437 B TWI767437 B TW I767437B TW 109142799 A TW109142799 A TW 109142799A TW 109142799 A TW109142799 A TW 109142799A TW I767437 B TWI767437 B TW I7674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parent substrate
end point
wiring layer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605A (zh
Inventor
黃柏麟
黃明哲
張森豪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74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4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60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觸控感應層與一近場通訊感應層。透明基板包含定義於透明基板同一表面之一觸控感應區與一週邊區。週邊區環繞觸控感應區。觸控感應層位於觸控感應區內。近場通訊感應層包含一透光配線層與一感應線圈。透光配線層位於觸控感應區內,且感應線圈具低可視度特性,且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上。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尤指一種具有近場通訊感應線圈之觸控面板。
傳統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技術之應用通常是將NFC線圈配置於顯示螢幕之外框內,以讓支援有NFC功能之裝置能夠近距離非接觸地感應上述NFC線圈,從而完成資料傳輸。
然而,將上述NFC線圈內藏於顯示螢幕之外框內,不僅占用空間、安裝困難,更不利薄型化外框之搭配。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用以解決以上先前技術所提到的困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為提供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觸控感應層與一近場通訊感應層。透明基板包含定義於透明基板同一表面之一觸控感應區與一週邊區。週邊區環繞觸控感應區。觸控感應層位於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觸控感應區內。近場通訊感應層包含一透光配線層與至少一感應線圈。透光配線層位於透明基板之觸控感應區內,感應線圈具低可視度特性,且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上。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面板中,近場通訊感應層形成於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透明基板與觸控感應層之間。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面板中,觸控感應層形成於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透明基板與近場通訊感應層之間。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面板中,感應線圈包含一可撓性電路板、一內圈線部、一外圈線部與一架橋導線。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透光配線層之一端。內圈線部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之一面,且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內圈線部之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皆從透光配線層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之一面。外圈線部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之此面,圍繞內圈線部,且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內圈線部之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皆從透光配線層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之此面。架橋導線位於可撓性電路板之另面,分別透過一導通孔電連接內圈線部之第一端點及外圈線部之第三端點。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面板中,感應線圈係由可透光材質所製成,或者,感應線圈包含具微米級寬度之線路。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為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此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一觸控面板。顯示器包含一可視區域與一非顯示區。非顯示區環繞可視區域。觸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一觸控感應層與一近場通訊感應層。透明基板連接顯示器,且覆蓋顯示器之可視區域。觸控感應層層疊於透明基板上,觸控感應層至顯示器之正投影位於可視區域內。近場通訊感應層包含一透光配線層及至少一感應線圈。透光配線層位於透明基板上,且位於可視區域內,且透光配線層至顯示器之正投影位於可視區域內。感應線圈具低可視度特性,且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上。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顯示裝置中,近場通訊感應層形成於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透明基板與觸控感應層之間。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顯示裝置中,觸控感應層形成於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透明基板與近場通訊感應層之間。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顯示裝置中,感應線圈包含一可撓性電路板、一內圈線部、一外圈線部與一架橋導線。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透光配線層之一端。內圈線部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之一面,且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內圈線部之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皆從透光配線層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之一面。外圈線部形成於透光配線層之此面,圍繞內圈線部,且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內圈線部之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皆從透光配線層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之此面。架橋導線位於可撓性電路板之另面,分別透過一導通孔電連接內圈線部之第一端點及外圈線部之第三端點。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觸控顯示裝置中,感應線圈係由可透光材質所製成,或者,該感應線圈包含具微米級寬度之線路。
如此,透過以上各實施例之所述架構,本發明將近場通訊感應線圈配置於觸控顯示裝置之可視區域內,不僅安裝方便,減少整體裝置厚度及重量,從而有利於薄型化外框之搭配,更讓使用者能夠更直觀地對著觸控顯示裝置內之特定位置實行NFC功能感應,從而完成預期之資料傳輸之目的。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另外,為了便於讀者觀看,圖式中各元件的尺寸並非依實際比例繪示。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的正視示意圖。第2圖係第1圖沿線段AA所製成的剖面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觸控面板200包括依序層疊之一透明基板300、一近場通訊感應層400與一觸控感應層500。透明基板300包含相對設置之正面301與反面302,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上被共同定義有一觸控感應區T(參考第1圖之中央虛線所圍成之區域)與一週邊區S(參考第1圖之外圍虛線所圍成之區域),且週邊區S環繞觸控感應區T。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應區T位於透明基板300之中央處,週邊區S對應或大致對應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的四周邊緣位置,直接鄰接地環繞觸控感應區T。近場通訊感應層400與觸控感應層500皆位於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上,且皆配置於位於觸控感應區T內。在本實施例中,近場通訊感應層400疊合於透明基板300與觸控感應層500之間,更進一步地,近場通訊感應層400直接位於透明基板300上,且直接位於透明基板300與觸控感應層500之間。
更具體地,近場通訊感應層400包含一透光配線層410與一或多個感應線圈412。透光配線層410位於透明基板300之觸控感應區T內,更進一步地,透光配線層410直接貼合至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這些感應線圈412間隔地配置於透光配線層410之頂面411上,意即,位於透光配線層410面對透明基板300之一面。
須了解到,觸控感應層500具有包含不同軸向電極之感應圖案(圖中未示),由於觸控感應層500之感應圖案僅位於觸控感應區T內,且感應圖案之面積大小完全符合觸控感應區T之面積大小,並且被週邊區S所完全圍繞,所以觸控感應層500即為觸控感應區T之範圍。
舉例來說,透明基板300例如為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透光配線層410包含透明或半透明的板材,此板材例如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甲基苯乙烯(methylstyrene,MS)、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亞醯胺(polyimide)等類似材料。
第3圖係第2圖之近場通訊感應層400的感應線圈412的正視圖。第4圖係第3圖沿線段BB所製成的剖面圖。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每個感應線圈412包含一可撓性電路板420、一內圈線部430、一外圈線部440與一架橋導線450。可撓性電路板420設置於透光配線層410之一端。可撓性電路板420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面421與第二面422。內圈線部430形成於透光配線層410之頂面411。內圈線部430具有一第一圈線部431、一第一端點432與一第二端點433。第一圈線部431位於透光配線層410之頂面411。第一端點432與第二端點433分別為第一圈線部431之相對末端,且第一端點432與第二端點433皆從透光配線層410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420之第一面421。外圈線部440形成於透光配線層410之頂面411。外圈線部440具有一第二圈線部441、一第三端點442與一第四端點443。第二圈線部441形成於透光配線層410之頂面411,部分圍繞第一圈線部431。第三端點442與第四端點443分別為第二圈線部441之相對末端,第三端點442與第四端點443皆從透光配線層410延伸至可撓性電路板420之第一面421。架橋導線450固設於可撓性電路板420之第二面422,透過可撓性電路板420內之第二導通孔470電連接內圈線部430之第二 端點433,以及透過可撓性電路板420內之第一導通孔460電連接外圈線部440之第三端點442。
感應線圈412之內圈線部430之第一端點432透過可撓性電路板420連接近場通訊感應層400之一NFC驅動單元DR,且感應線圈412之外圈線部440之第四端點443透過可撓性電路板420連接此NFC驅動單元DR使得可撓性電路板420與感應線圈412形成一完整且有效之線圈迴路。
第5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1的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2圖相同。如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1更包含一第一膠層610與一第二膠層620。第一膠層610直接夾合於透明基板300與近場通訊感應層400之間,以將透明基板300與近場通訊感應層400彼此固定。第二膠層620直接夾合於近場通訊感應層400與觸控感應層500之間,以將近場通訊感應層400與觸控感應層500彼此固定。舉例來說,第一膠層610與第二膠層620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光學膠之種類。
第6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2的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2圖相同。如第6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2與第2圖之觸控面板200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觸控感應層500形成於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且疊合於透明基板300與近場通訊感應層40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應層500直接位於透明基板300之反面302上,且直接疊合於透明基板300及近場通訊感應層400之間。
第7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10的剖視圖。如第7圖所示,觸控顯示裝置10包括一顯示器100及上述觸控面板200。顯示器100之同一面被區分為一可視區域VA(viewed area)與一非顯示區NVA(non-viewed area),且非顯示區NVA環繞可視區域VA。顯示器100之可視區域VA對應顯示器100之顯示面板之畫素電極(圖中未示),用以提供使用者一顯示內容。舉例來說,但不以此為限,顯示器100為液晶顯示器 (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電漿顯示器(PDP)或電子紙(e-paper)…等等,然而,由於顯示器100為習知技藝,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觸控面板200疊設於顯示器100,且覆蓋顯示器100之可視區域VA上,以供使用者因應顯示器100之內容操作觸控面板200。更具體地,觸控面板200之觸控感應層500至顯示器100之正投影位於可視區域VA內。近場通訊感應層400之透光配線層410位於透明基板300上,且透光配線層410至顯示器100之正投影位於可視區域VA內。
須了解到,由於顯示器100之可視區域VA之面積大致相同於觸控面板200之觸控感應區T之面積大小。所以觸控面板200之觸控感應區T即為顯示器100之可視區域VA之範圍。
然而,不限於觸控面板200,觸控面板201、202也適用於本發明之觸控顯示裝置10中。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例中,更具體地,參考第3圖與第7圖所示,設計者能夠進一步對感應線圈412之材質與尺寸(如口徑)進行設計,使得各感應線圈412具有低可視度特性,換句話說,如當使用者從透明基板300之正面301朝顯示器100觀看(第7圖)時,因為各感應線圈412具有低可視度特性之緣故,這些感應線圈412從可視區域VA內仍不易被人體肉眼所辨識或注意到,而被人體肉眼忽略這些感應線圈412的存在,故,使得近場通訊感應層400於觸控顯示裝置10內產生透明或低可視性之效果。
其一實施例中,此些感應線圈412包含可透光材質,使得感應線圈412呈透明狀或可透光性。所述可透光材質,例如為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or oxide,TCO)、透明導電膜(ITO)、奈米銀(Nano Silver)、奈米碳管(Carbon Nano Tube)或石墨烯(Graphene oxide)或金屬網。透明導電氧化物例如為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或氧化鋅鋁(Aluminum Zinc Oxide)。
其另一實施例中,此些感應線圈412之線路被細微化,使得感應線圈412之線路具微米級寬度(即口徑)。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感應線圈412亦可同時使用可透光材質以及進行線路微化工程。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10不限為手持式裝置、嵌入式裝置或單機裝置等等。手持式裝置例如為手持式盤點機、平板電腦等等。嵌入式裝置例如為工具機或醫療設備等等。單機裝置例如為銷售時點情報系統機(Point of Sale,POS)機、ATM機、自助結帳/點餐機或是大型公共訊息平台等等。
如此,透過以上各實施例之所述架構,本發明將近場通訊感應線圈配置於觸控顯示裝置之可視區域內,不僅安裝方便,減少整體裝置厚度及重量,從而有利於薄型化外框之搭配,更讓使用者能夠更直觀地對著觸控顯示裝置內之特定位置實行NFC功能感應,從而完成預期之資料傳輸之目的。
最後,上述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中,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於本發明中。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觸控顯示裝置
100:顯示器
200、201、202:觸控面板
300:透明基板
301:正面
302:反面
400:近場通訊感應層
410:透光配線層
411:頂面
412:感應線圈
420:可撓性電路板
421:第一面
422:第二面
430:內圈線部
431:第一圈線部
432:第一端點
433:第二端點
440:外圈線部
441:第二圈線部
442:第三端點
443:第四端點
450:架橋導線
460:第一導通孔
470:第二導通孔
500:觸控感應層
610:第一膠層
620:第二膠層
AA、BB:線段
DR:NFC驅動單元
NVA:非顯示區
S:週邊區
T:觸控感應區
VA:可視區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正視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沿線段AA所製成的剖面圖; 第3圖係第2圖之近場通訊感應層的感應線圈的正視圖; 第4圖係第3圖沿線段BB所製成的剖面圖; 第5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2圖相同; 第6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2圖相同;以及 第7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300:透明基板
301:正面
302:反面
400:近場通訊感應層
410:透光配線層
411:頂面
500:觸控感應層
AA:線段
S:週邊區
T:觸控感應區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透明基板,包含定義於該透明基板同一表面之一觸控感應區與一週邊區,該週邊區環繞該觸控感應區;一觸控感應層,位於該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該觸控感應區內;以及一近場通訊感應層,包含:一透光配線層,位於該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該觸控感應區內;以及至少一感應線圈,具有低可視度特性,且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近場通訊感應層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該透明基板與該觸控感應層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感應層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該透明基板與該近場通訊感應層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感應線圈包含:一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該透光配線層之一端;一內圈線部,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之一面,且具有彼此 相對之一第一端點與一第二端點,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皆從該透光配線層延伸至該可撓性電路板之一面;一外圈線部,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之該面,圍繞該內圈線部,且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三端點與一第四端點,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三端點與該第四端點皆從該透光配線層延伸至該可撓性電路板之該面;以及一架橋導線,位於該可撓性電路板之另面,分別透過一導通孔電連接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一端點以及該外圈線部之該第三端點。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感應線圈係由可透光材質所製成,或者,該感應線圈包含具微米級寬度之線路。
  6.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包含一可視區域與一非顯示區,該非顯示區環繞該可視區域;以及一觸控面板,包含:一透明基板,連接該顯示器,且覆蓋該顯示器之該可視區域;一觸控感應層,層疊於該透明基板上,該觸控感應層至該顯示器之正投影位於該可視區域內;以及一近場通訊感應層,包含一透光配線層及至少一感應 線圈,該透光配線層位於該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該可視區域內,其中該透光配線層至該顯示器之正投影位於該可視區域內,該感應線圈具有低可視度特性,且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近場通訊感應層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該透明基板與該觸控感應層之間。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應層形成於該透明基板之一面,且疊合於該透明基板與該近場通訊感應層之間。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應線圈包含:一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該透光配線層之一端;一內圈線部,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之一面,且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一端點與一第二端點,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皆從該透光配線層延伸至該可撓性電路板之一面;一外圈線部,形成於該透光配線層之該面,圍繞該內圈線部,且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三端點與一第四端點,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三端點與該第四端點皆從該透光配線層延伸至該可撓性電路板之該面;以及 一架橋導線,位於該可撓性電路板之另面,分別透過一導通孔電連接該內圈線部之該第一端點以及該外圈線部之該第三端點。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應線圈係由可透光材質所製成;或者,該感應線圈包含具微米級寬度之線路。
TW109142799A 2020-12-04 2020-12-04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TWI76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799A TWI7674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799A TWI7674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7437B true TWI767437B (zh) 2022-06-11
TW202223605A TW202223605A (zh) 2022-06-16

Family

ID=8306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799A TWI7674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74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7671A (zh) * 2012-03-05 2013-09-16 Htc Corp 具有天線圖樣之觸控面板結構、觸控顯示面板結構及具有相關觸控面板結構的通訊裝置
CN206461589U (zh) * 2017-02-23 2017-09-01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可穿戴设备
US20170262120A1 (en) * 2015-10-13 2017-09-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285844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7671A (zh) * 2012-03-05 2013-09-16 Htc Corp 具有天線圖樣之觸控面板結構、觸控顯示面板結構及具有相關觸控面板結構的通訊裝置
US20170262120A1 (en) * 2015-10-13 2017-09-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285844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CN206461589U (zh) * 2017-02-23 2017-09-01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605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73330B1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023904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を含む表示装置
US9874985B2 (en) Touch window
CN106970722B (zh) 力感测面板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5630226B (zh) 触摸窗
KR10205205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EP2911043B1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JP201913372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5761623B (zh) 显示装置
US1115077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non-display area with a sensing portion and a non-sensing portion
EP2960760B1 (en) Touch panel with a printing layer of a certain surface roughness
US20110242058A1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 soft key
KR102260875B1 (ko) 표시 장치
US20150277643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281850B1 (ko) 터치 센서,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30017745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KR102535004B1 (ko) 압력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32927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00060603A (ko) 표시 장치
CN213423907U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
TWI767437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TWM608240U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觸控面板
CN114594870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触控面板
KR102169887B1 (ko) 터치센서, 이를 포함하는 윈도우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7037916A (zh) 触摸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