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5193B -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5193B
TWI765193B TW108141968A TW108141968A TWI765193B TW I765193 B TWI765193 B TW I765193B TW 108141968 A TW108141968 A TW 108141968A TW 108141968 A TW108141968 A TW 108141968A TW I765193 B TWI765193 B TW I7651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lative distance
transmitting
transmit power
cli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1852A (zh
Inventor
陳伯俊
Original Assignee
宇力電通數位整合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宇力電通數位整合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宇力電通數位整合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1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51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5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519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無線射頻辨識無源標籤是物聯網的基礎元件之一。以現有的設計,讀取方式尚為固定傳輸功率的交互通訊及群讀防碰撞。然而,在大量讀取標籤的過程,常遇到訊號區間邊緣或通訊信號強度微弱而造成讀取不完全的情形(例如,有漏讀或是讀取失敗的狀況)。有鑒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在此方法中,無線地接收第一訊號,依據第一訊號調整回傳所用的發射功率,並依據此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第二訊號。此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第一訊號。藉此,可提升第二訊號確實送達的機會。

Description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無線電力傳輸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結合無線電力傳輸的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可透過無線電訊號辨識特定目標標籤(tag)並讀寫其儲存的相關資料,無須透過機械或光學接觸即可建立兩者之間的連線。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標籤可透過讀取器發出的電磁場中得到能量,並透過此能量來發出無線電波。由於無線射頻辨識的晶片微小化設計,無線電傳輸的儲能可能受到限制。例如,讀取器對數以百計的標籤進行辨識時,難免會有少數幾個特定的標籤的回應無法確實完成辨識(例如,漏讀或是讀取失敗)。使用者甚至需要改變場景、移動標籤或移動讀取器來達到完全讀取成功的目的。
除了無線射頻辨識技術,諸如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MI)等無線充電技術也廣泛應用在各種行動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無線耳機等)上。這些無線通訊技術在廠商或規格規範下,提出了無線訊號的有效傳輸距離。即,在固定發射功率且不考慮其他干擾或衰減情況下,無線訊號可在此有效傳輸距離內傳遞。無可避免地,由於天線的發射功率固定的情形下但傳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距離可能過長或天線偏角或遮蔽,因此充電速度可能變慢且接收端可能無法在要求的時間內反應回應給傳送端,並使接收端能確實接收到無線訊號的相對距離(與傳送端相距的絕對距離比較)可能小於廠商所宣稱的有效傳輸距離。由此可知,現有無線供電技術都有機會面臨到回應無法確實傳遞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可適性地調整發射功率,讓回應能確實傳送至另一方。
本發明實施例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無線地接收第一訊號。依據第一訊號調整回傳時所用的發射功率。依據此發射功率無線回傳第二訊號。此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第一訊號。
本發明實施例的訊號傳輸系統,其包括主控裝置及客戶裝置。主控裝置無線地傳送第一訊號。客戶裝置無線地接收第一訊號,依據第一訊號調整回傳時所用的發射功率,且依據此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第二訊號至主控裝置。此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第一訊號。
本發明實施例的客戶裝置,其包括但不僅限於天線、收發器、儲電元件及控制電路。收發器耦接天線,並透過天線無線地傳送或接收訊號。控制電路耦接收發器及儲電元件,並依據第一訊號調整回傳時天線所用的發射功率,且依據發射功率透過天線無線地傳送第二訊號。此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第一訊號。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在透過第一訊號充電的過程中判斷兩裝置的相對距離,或者基於預設參考訊號的值的比較結果來判斷此相對距離,並依據此相對距離及主控裝置的天線特性來改變回傳的發射功率,使回傳的第二訊號有足夠的功率可傳送至主控裝置。藉此,可提升回應成功傳送的機會。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輸系統1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訊號傳輸系統1包括主控裝置50及一台或更多台客戶裝置100。
主控裝置50可以是無線射頻辨識(RFID)讀取器、或其他無線供電裝置,並透過其天線51(也可能是感應線圈)傳送或接收無線電訊號。需說明的是,主控裝置50可能更包括共振器、匹配電路、放大器、電源供應器、及/或微控制器等元件。
客戶裝置100可以是無線射頻辨識標籤、或是其他無線電力接收裝置。在一實施例中,客戶裝置100包括但不僅限於天線110、收發器120、電源轉換器130、儲電元件140、偵測電路150及控制電路160。
收發器120耦接天線110(也可能是感應線圈),並用以透過天線110無線地接收上行鏈路(uplink)訊號及傳送下行鏈路(downlink)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收發器120亦可執行諸如低雜訊放大、阻抗匹配、混頻、升頻或降頻轉換、濾波、放大及/或其類似者的類比訊號處理操作。此外,收發器120亦可能結合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及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以對訊號進行類比格式及數位格式之間的轉換。
電源轉換器130耦接收發器120,並可以是整流器、交流至直流轉換器、直流至直流轉換器等裝置或元件。於本實施例中,電源轉換器130將無線訊號能量轉換成可供儲電元件140儲存電力/能量的訊號。而儲電元件140耦接電源轉換器130,並可以是電容、或可充電電池,並用以儲存電力/能量。
偵測電路150耦接儲電元件140及/或電源轉換器130。於本發明實施例中,偵測電路150用以偵測對儲電元件140充電對特定時間區間內的充電速度(相關於充電時間、充電電壓/電流、及儲存元件140的容量等特性)。
控制電路160耦接收發器120、儲電元件140及偵測電路150。控制電路160可以是經組態以處理數位信號且執行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之程序。控制電路160的功能可藉由使用諸如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晶片、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可程式化單元來實施。控制電路160的功能亦可用獨立電子裝置或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實施,且控制電路160之操作亦可用軟體實現。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60可對訊號進行編解碼、調變/解調變、錯誤檢驗等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裝置100可更包括非揮發(non-volatile)記憶體(圖未示)以記錄資料(例如,電子產品碼(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等),且其記錄的資料可供控制電路160存取。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操作流程,以下將舉諸多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訊號傳輸系統1之運作流程。下文中,將搭配訊號傳輸系統1中各裝置及其元件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方法。本發明實施例方法的各個流程可依照實施情形而隨之調整,且並不僅限於此。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的偵測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2,主控裝置50透過其天線51無線地傳送第一訊號(步驟S210)。具體而言,此第一訊號可包括資料及電力/能量。此外,第一訊號可經編碼、調變及添加校驗碼(例如,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雜湊(hash)碼等)。接著,客戶裝置100可透過其天線110無線地接收第一訊號。
電源轉換器130將第一訊號轉換成可供儲電元件140充電的訊號,以透過第一訊號對儲電元件140充電。此外,控制電路160可依據第一訊號調整天線110回傳時所用的發射功率(步驟S230)。具體而言,距離是影響無線傳輸的重要因素之一。隨主控裝置50及客戶裝置100之間的絕對距離(即,實際距離)增長,恐導致充電速度/效率降低,更將導致天線110的發射功率不足以將訊號傳送至主控裝置50。此外,在特定的使用時間段,所用天線的發射功率為固定不變,天線110所用發射功率也許與天線51不同,使得主控裝置50及客戶裝置100之間的相對距離大於特定長度時恐造成某一裝置的傳輸在特定時間內無法提供足夠能量啟動另一裝置。以無線射頻辨識的傳輸機制為例,作為讀取器的主控裝置50發射無線電波(即,第一訊號)以對作為標籤的客戶裝置100充電,客戶裝置100經充電而喚醒後即可解析無線電波所夾帶的資料,並據以回應給主控裝置50。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因客戶裝置100與主控裝置50之間的相對距離過遠而無法順利在特定時間內完成整個通訊的過程中的回應。
為了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對天線110所用的發射功率調整。在一實施例中,客戶裝置100透過第一訊號在特定時間區間內充電,且偵測電路150偵測第一訊號對儲電元件140的充電速度。圖3是一範例說明充電的容量-時間圖。請參照圖3,在特定時間區間內隨著時間變化,儲電元件140儲存能量的容量也會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客戶裝置100與主控裝置50之間的相對距離是影響充電速度的因素之一。而偵測電路150可量測儲存元件140在兩時間點t1, t2的容量,並依據兩時間點t1, t2之間的容量變化得出充電速度(例如,斜率m為容量變化除以兩時間點t1, t2之時間差)、及充電至特定容量的預計時間。控制電路160即可依據此充電速度判斷相對距離(即,客戶裝置100與傳送第一訊號的主控裝置50(即,第一訊號的接收裝置及傳送裝置)之間的估測距離,其值可能等於或大於兩裝置的絕對距離),並依據此相對距離決定天線110的發射功率及反應時間。控制電路160將指示收發器110,以將發射功率調整至足以將第二訊號(用於回應第一訊號)傳送至相距此相對距離遠的位置。需說明的是,控制電路160可透過查表、公式推算等方式來得出對應於特定相對距離的發射功率。例如,相對距離增加,則控制電路160將發射功率增加;相對距離減少,則控制電路160將發射功率降低或維持。
此外,天線51的天線特性(例如,發射功率、天線靈敏度等)與應用場景也是影響訊號傳輸的因素之一。例如,發射功率低將降低充電速度;天線靈敏度高可接收到較低強度的訊號。又例如,應用場景是主控裝置50及/或客戶裝置100在移動的情況、充滿無線傳輸訊號的環境、或是空曠的環境。在一實施例中,主控裝置50可進一步在第一訊號中夾帶其天線51的天線特性與應用場景。而控制電路160解析第一訊號即可取得此天線特性與應用場景,並將依據前述相對距離、以及天線51的天線特性或應用場景決定傳送第二訊號的發射功率。例如,天線靈敏度小於特定門檻值,則控制電路160增加發射功率。或者,反應於應用場景是主控裝置50/或客戶裝置100為移動的情況,控制電路160對於第二訊號的反應方式的相對調整。例如,控制電路160增加發射功率,或反應於主控裝置50移動速度超過最大的相對距離或是在約定時間內無法及時充電至足以提供此發射功率的容量,而不回傳第二訊號或發送讀取失敗的訊號。
需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訊號可能夾帶諸如通道資訊、雜訊強度、主控裝置50與客戶裝置100相對移動速度等資訊,且這些資訊將用於評估發射功率。此外,相對距離的計算也可能是由主控裝置50執行並將計算結果提供給客戶裝置100。
在另一實施例中,客戶裝置100可對第一訊號進行訊號比較。客戶裝置100更包括比較電路170(如圖1 所示),且比較電路170耦接收發器120及控制電路160。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比較電路170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比較電路170包括但不僅限於參考電流產生電路171、以及數個比較電路173或是數個不同的波峰偵測電路。
參考電流產生電路171用以產生不同振幅大小的預設參考訊號RS1~RSN(假設N個參考訊號,且N為大於零的正整數)。值得注意的是,各參考訊號RS1~RSN的值在預設下分別對應到不同的相對距離(即,客戶裝置100與傳送第一訊號的主控裝置50之間的估測距離)。例如,參考訊號RS1對應到距離D1,參考訊號RS2對應到距離D2,且距離D2不同於距離D1。
比較器173可以是差分放大器或採用差分輸入的運算放大器,也可能是波峰偵測電路,但不以此為限。各比較器173輸入這些參考訊號RS1~RSN中的一者及第一訊號SIN,並輸出兩訊號的振幅比較結果(即,進行值的比較)。例如,參考訊號RS1小於第一訊號SIN;參考訊號RSN大於第一訊號SIN;參考訊號RS2等於第一訊號SIN。控制電路160即可依據比較結果來得出相對距離。例如,若比較結果是參考訊號RS1小於第一訊號SIN且參考訊號RS2大於第一訊號SIN,則控制電路160可判斷主控裝置50與客戶裝置100的相對距離大概介於距離D1及距離D2之間。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假設儲電元件140尚有電力或儲電元件140充電後具有足夠電力之後,參考電流產生電路171即可產生參考訊號RS1~RSN,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同樣地,控制電路160可依據比較結果對應的相對距離決定天線110的發射功率,且控制電路160可指示收發器110將發射功率調整至足以將第二訊號(用於回應第一訊號)傳送至相距此相對距離遠的位置。
發射功率決定之後,控制電路160將等待儲電元件140充電至足以提供此發射功率的容量。當容量足夠時,控制電路160可依據此發射功率透過收發器120及天線110無線地傳送第二訊號(步驟S250)。換句而言,若客戶裝置50的電力足以提供發射功率,才會傳送第二訊號。而透過可適性地改變發射功率,第二訊號將能透過足夠的發射功率傳送至特定距離的主控裝置50,從而提升第二訊號傳送成功的機會。
另一方面,控制電路160可判斷相對距離是否超過發射功率對應的有效傳輸距離的最大值(也可能相關於天線110的規格、或儲電元件140的最大容量)。此處有效傳輸距離是基於通訊標準或硬體的規範或實驗的結果。若發射功率的最大值不足以將第二訊號傳送至相距相對距離遠的位置,控制電路160將停止傳送第二訊號。若相對距離仍在容許的距離內(例如,相對距離小於發射功率的最大值對應的有效傳輸距離),則控制電路160才會透過天線110傳送第二訊號,或在特定時間區間(例如,500 毫秒、1秒或3秒等)回復特定短訊號(例如,此處短表示訊號長度小於預設長度(例如,1、2或4位元等))或任何可偵測的突波(例如,功率大於特定值)以告知主控裝置50有客戶裝置存在且讀取未完成的資訊。例如,主控裝置50在預設時間內偵測到有任何突波訊號即可判斷接收到短訊號。又例如,短訊號中的0值或任何主控裝置50可偵測的突波代表客戶裝置100存在及讀取尚未完成。也就是說,即便將發射功率調整至最大值,經評估仍無法將第二訊號確實送達主控裝置50,控制電路160即中斷第二訊號之傳輸,使其不會干擾到其他客戶裝置100。
除此之外,主控裝置50還能對數台客戶裝置100的傳送時機進行排序。在一實施例中,主控裝置50可將那些客戶裝置100分組,且第一訊號將夾帶分組資訊。例如,第一及第二客戶裝置100為第一組,且第三及第四客戶裝置100為第二組。而控制電路160解析第一訊號即可得知分組資訊,並依據此分組資訊判斷對應的限定距離是否符合前述計算的相對距離。若分組資訊對應的限定距離不符合相對距離(例如,兩距離之差異大於距離門檻值),則控制電路160將停止傳送第二訊號,或在特定時間區間(例如,800 毫秒、2秒或5秒等)回復特定短訊號(例如,此處短表示訊號長度小於預設長度(例如,1、2或8位元等))或任何可偵測的突波以告知主控裝置50關於客戶裝置100存在及讀取未完成的資訊。例如,短訊號中的0值代表未於指定群組。若分組資訊對應的限定距離符合相對距離(例如,兩距離之差異未大於對應的最大傳輸距離門檻值),則控制電路160才會透過天線110傳送第二訊號。也就是說,在分組資訊所指定的限定距離附近的客戶裝置100才能傳送第二訊號。
舉例而言,主控裝置50可在第一時間週期夾帶限定距離為第一距離的第一訊號,使得相對距離符合此限定距離的客戶裝置100於此第一時間週期傳送第二訊號,且相對距離不符合此限定距離的客戶裝置100不會於此第一時間週期傳送第二訊號。接著,主控裝置50可在第二時間週期夾帶限定距離為第二距離的第一訊號,使得相對距離符合此限定距離的客戶裝置100於此第二時間週期傳送第二訊號。依此類推,應用者可自行調整時間周期的長度、分組機制、限定距離及其傳輸排程或在不同週期調整主控裝置50的發射功率。
需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此分組資訊亦可能是與客戶裝置100的識別碼相關,使特定識別碼的客戶裝置100在其識別碼符合指定的分組資訊才會發送第二訊號。
綜上所述,本發明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透過充電速度來了解主控裝置與客戶裝置之間的距離,並結合天線特性的因素來改變天線的發射功率,使此發射功率足以將訊號傳送至特定距離遠的位置(即,相關於主控裝置所在位置)。藉此,可提升客戶裝置傳送回應的成功機會。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訊號傳輸系統 50:主控裝置 51、110:天線 100:客戶裝置 120:收發器 130:電源轉換器 140:儲電元件 150:偵測電路 160:控制電路 170:比較電路 171:參考電流產生電路 173:比較器 S210~S250:步驟 t1、t2:時間點 m:斜率 RS1~RSN:參考訊號 SIN:第一訊號 D1、D2:距離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傳輸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訊號的偵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一範例說明充電的容量-時間圖。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比較電路的示意圖。
S210~S250:步驟

Claims (21)

  1. 一種訊號的偵測方法,包括:無線地接收一第一訊號;依據該第一訊號所提供的充電速度調整回傳時所用的一發射功率;以及依據該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一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該第一訊號,若該充電速度不足以提供回傳時所用的該發射功率,則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特定短訊號或突波以告知讀取尚未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第一訊號調整傳送時所用的該發射功率的步驟包括:透過該第一訊號充電並依據該第一訊號的該充電速度判斷一相對距離,其中該相對距離相關於該第一訊號的一傳送裝置與一接收裝置之間的距離;以及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該發射功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該傳送裝置的天線特性、發射功率或應用場景,且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該發射功率的步驟包括:依據該相對距離、以及該傳送裝置的該天線特性、或該應用場景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該第二訊號的步驟包括:反應於電力足以提供該發射功率,傳送該第二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更包括:反應於該發射功率的最大值不足以將該第二訊號傳送至相距該相對距離遠的位置,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該突波以告知該傳送裝置關於讀取尚未完成的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第一訊號調整傳送時所用的該發射功率的步驟包括:將該第一訊號與多個預設參考訊號的值比較,其中每一該預設參考訊號的值對應到一相對距離;以及依據比較結果決定至少一該參考訊號對應的該相對距離,並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該發射功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訊號的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一分組資訊,且依據該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該第二訊號的步驟包括:反應於該分組資訊對應的限定距離不符合該相對距離,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該突波以告知該傳送裝置關於讀取尚未完成的資訊。
  8. 一種訊號傳輸系統,包括:一主控裝置,無線地傳送一第一訊號;以及 一客戶裝置,無線地接收該第一訊號,並依據該第一訊號所提供的充電速度調整回傳時所用的一發射功率,且依據該發射功率無線地傳送一第二訊號至該主控裝置,其中該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該第一訊號,若該充電速度不足以提供回傳時所用的該發射功率,則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特定短訊號或突波以告知讀取尚未完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該客戶裝置透過該第一訊號充電並依據該第一訊號的該特定時間區間內的該充電速度及該主控裝置的發射功率相關訊息判斷一相對距離,其中該相對距離相關於該主控裝置與該客戶裝置之間的距離或是該主控裝置與該客戶裝置相對移動狀態中讀取第二訊號時的時間點對應的相對距離,且該客戶裝置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該主控裝置的天線特性、發射功率或應用場景,且該客戶裝置依據該相對距離或是該主控裝置與該客戶裝置相對移動狀態中讀取第二訊號時的時間點對應的相對距離、以及該主控裝置的該天線特性或該應用場景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反應於該客戶裝置的電力足以提供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傳送該第二訊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反應於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的最大值不足以將該第二訊號傳送至相距該相對距離遠的位置,該客戶裝置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該突波以告知該主控裝置關於該客戶裝置存在且讀取未完成的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該客戶裝置將該第一訊號與多個預設參考訊號的值比較,其中每一該參考訊號對應到一相對距離,且該客戶裝置依據比較結果決定至少一該參考訊號對應的該相對距離,並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訊號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一分組資訊,且反應於該分組資訊對應的限定距離不符合該相對距離,該客戶裝置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該突波以告知該主控裝置關於該客戶裝置存在且讀取未完成的資訊。
  15. 一種客戶裝置,包括:一天線;一收發器,耦接該天線,並透過該天線無線地傳送或接收訊號;以及 一控制電路,耦接該收發器及該儲電元件,並依據該第一訊號所提供的充電速度調整回傳時該天線所用的一發射功率,且依據該發射功率透過該天線無線地傳送一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二訊號是用於回應該第一訊號,若該充電速度不足以提供回傳時所用的該發射功率,則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特定短訊號或突波以告知讀取尚未完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客戶裝置,更包括:一儲電元件,透過該第一訊號充電;以及一偵測電路,耦接該控制電路及該儲電元件,並偵測該第一訊號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的該充電速度,該控制電路依據該充電速度及一主控裝置的發射功率相關訊息判斷一相對距離,其中該相對距離相關於該客戶裝置與傳送該第一訊號的該主控裝置之間的距離,且該控制電路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客戶裝置,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該主控裝置的天線特性、發射功率或應用場景,且該控制電路依據該相對距離、以及該主控裝置的該天線特性或該應用場景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客戶裝置,其中反應於該儲電元件的電力足以提供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該控制電路透過該天線傳送該第二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客戶裝置,其中反應於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的最大值不足以將該第二訊號傳送至相距該相對距離遠的位置,該控制電路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可偵測的該突波以告知該主控裝置關於該客戶裝置存在且讀取未完成的資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客戶裝置,更包括:一比較電路,耦接該收發器,並將該第一訊號與多個預設參考訊號的值比較,其中每一該參考訊號對應到一相對距離,且該控制電路依據比較結果決定至少一該參考訊號對應的該相對距離,並依據該相對距離決定傳送該第二訊號的該發射功率。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客戶裝置,其中該第一訊號更包括一分組資訊,且反應於該分組資訊對應的限定距離不符合該相對距離,該控制電路停止傳送該第二訊號或在該特定時間區間內回復該特定短訊號或可偵測的該突波以告知該主控裝置關於該客戶裝置存在且讀取未完成的資訊。
TW108141968A 2019-11-19 2019-11-19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TWI765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968A TWI765193B (zh) 2019-11-19 2019-11-19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968A TWI765193B (zh) 2019-11-19 2019-11-19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852A TW202121852A (zh) 2021-06-01
TWI765193B true TWI765193B (zh) 2022-05-21

Family

ID=7751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968A TWI765193B (zh) 2019-11-19 2019-11-19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5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409A (zh) * 2021-06-21 2021-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充电接收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765A (zh) * 2006-11-08 2008-05-14 Ncr公司 调整射频识别探询器的方法和***
CN102842059A (zh) * 2012-06-01 2012-12-2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rfid***及物体间距离检测方法
CN10318675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读卡器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765A (zh) * 2006-11-08 2008-05-14 Ncr公司 调整射频识别探询器的方法和***
CN10318675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读卡器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2842059A (zh) * 2012-06-01 2012-12-2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rfid***及物体间距离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852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1705B2 (en) Resolving communcations in a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co-located transmitters
US9756579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6287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reader and tag
US8929812B2 (en) Hybrid RF polling loop for NFC device and retry mechanism
US940816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transmission output in a portable terminal
CN107516057B (zh) 一种标签防碰撞方法及有源射频识别标签
JP2008125077A (ja) 無線周波数識別システム
CN102244530A (zh) 一种近距离通信方法及***
EP3890196A1 (en)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WI765193B (zh) 訊號傳輸系統、客戶裝置及其訊號的偵測方法
US10212576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916616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 event detector
KR100768100B1 (ko) 모바일 rfⅰd 리더의 태그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6848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device
TWM600507U (zh) 訊號傳輸系統及客戶裝置
US20220141772A1 (en)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operating methods
KR101873973B1 (ko) 다중-모드 유도 커플링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1120232B2 (en) Early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handling in CDMA-based RFID systems
US20060082442A1 (en) Preambles with relatively unambiguous autocorrelation peak in RFID systems
JP2016218814A (ja) 非接触通信装置
US7760073B2 (en) RFID tag modification for full depth backscatter modulation
WO2024077479A1 (zh) 一种零功耗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3168605A1 (zh) 零功耗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4138682A1 (zh) 零功耗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80320A (zh) 用于识别无源rfid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