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2442B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2442B
TWI752442B TW109109937A TW109109937A TWI752442B TW I752442 B TWI752442 B TW I752442B TW 109109937 A TW109109937 A TW 109109937A TW 109109937 A TW109109937 A TW 109109937A TW I752442 B TWI752442 B TW I7524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ganic light
anode
light emitting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7547A (zh
Inventor
陳冠宇
林曉龍
Original Assignee
陳冠宇
林曉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冠宇, 林曉龍 filed Critical 陳冠宇
Priority to TW10910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244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7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44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括基板、第一絕緣層、陽極、電洞傳輸層、有機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透明導電層以及保護層。第一絕緣層位於基板上。陽極位於第一絕緣層上。電洞傳輸層位於陽極上。有機發光層位於電洞傳輸層上。電子傳輸層位於有機發光層上。透明導電層位於電子傳輸層上。保護層位於透明導電層上。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光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一般使用無機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的顯示裝置的整面均光性非常差。且縱使採用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在製造上仍會面臨巨量轉移的良率及成本問題。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為採用發光性之有機化合物的發光元件,其具有廣視角、高反應速度、超薄等特性,使得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較為簡單且成本較為低廉。
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基板、第一絕緣層、陽極、電洞傳輸層、有機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透明導電層以及保護層。第一絕緣層位於基板上。陽極位於第一絕緣層上。電洞傳輸層位於陽極上。有機發光層位於電洞傳輸層上。電子傳輸層位於有機發光層上。透明導電層位於電子傳輸層上。保護層位於透明導電層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基板為金屬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基板為素基板,且陽極及透明導電層電性不與基板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全面式地覆蓋基板,且第一絕緣層不具有導通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線路層、第二絕緣層以及陽極導通孔。線路層位於第一絕緣層上。第二絕緣層位於基板上,且陽極更位於第二絕緣層上。陽極導通孔貫穿第二絕緣層,且陽極藉由陽極導通孔電性連接於線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第三絕緣層。第三絕緣層位於基板上且覆蓋陽極、電洞傳輸層、有機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及透明導電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基板具有基板表面,且在垂直於基板表面的第一方向上,陽極、電洞傳輸層、有機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及透明導電層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基板表面的第二方向上,陽極、電洞傳輸層、有機發光層、電子傳輸層及透明導電層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陰極。陰極位於基板上且電性連接於透明導電層。基板具有基板表面,且在垂直於基板表面的第一方向上,陽極不重疊於與陰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濾光層。濾光層位於保護層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光轉換層。光轉換層位於保護層上。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在結構或製造方式上可以較為簡單且成本較為低廉。
以下將參照各實施例之圖式以更全面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亦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而不應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圖式中的層或區域的厚度會為了清楚起見而放大。相同或相似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相似之元件,以下段落將不再一一贅述。另外,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A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圖1B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上視示意圖。並且,為求清楚表示,於圖1A及圖1B可能省略繪示了部份的模層或構件。舉例而言,於圖1B中僅示意性地繪示了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陽極141、陰極142、有機發光層160以及基板110。
請參照圖1A及圖1B,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以及保護層191。基板110具有基板表面110a。第一絕緣層121位於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a上。陽極141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電洞傳輸層150位於陽極141上。有機發光層160位於電洞傳輸層150上。電子傳輸層170位於有機發光層160上。透明導電層180位於電子傳輸層170上。保護層191位於透明導電層180上。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可以為金屬板。金屬板具有較佳的耐磨性、可彎折性或散熱性。因此,可以使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安定性或散熱較佳。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可以是素基板(bare substrate)。舉例而言,基板110可以是塊狀金屬板。換句話說,基板110內不具有任何的電子元件(如:主動元件、被動元件及導線)。也就是說,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是被動式的發光顯示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21可以是全面式地覆蓋基板110,且第一絕緣層121不具有導通孔。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21可以是由無機材料所構成,其包含:氧化矽(SiO x)、氮化矽(SiN x)、氮氧化矽(SiON)、氧化鋁(AlO x)、氮氧化鋁(AlON)、其他類似物或上述之組合。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21可以是由有機材料所構成,其包含: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醯胺(polyamide,P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imine,PEI)、聚氨酯(polyurethane, PU)、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壓克力系(acrylate)例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等、醚系(ether)聚合物例如是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等、聚烯(polyolefin)、其他類似物或上述之組合。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的一種或多種的有機材料及/或前述的一種或多種的無機材料可以堆疊,以形成第一絕緣層121。第一絕緣層121先形成於作為基板110的素基板上,以使後續形成於第一絕緣層121上的任何電子元件可以不與基板110電性連接。
在圖1A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21是以單一模層的形式繪示,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21可以是由多個模層堆疊而成。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更包括陰極142。陰極142位於基板110上且電性連接於透明導電層180。
在本實施例中,陽極141或陰極142可以形成在第一絕緣層121上。也就是說,第一絕緣層121可以位於陽極141及基板110之間,或第一絕緣層121可以位於陰極142及基板11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陽極141的材質與陰極142的材質基本上相同,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陽極141的厚度與陰極142的厚度基本上相同,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另外,基於導電性的考量,陽極141與陰極142一般是使用金屬材料(如:銅),然本發明不限於此。相較於可以透光的金屬氧化物導電材料,金屬材料雖不透光但導電性較佳。
舉例而言,可以藉由濺鍍或蒸鍍的方式於第一絕緣層121上形成導電層,然後,藉由蝕刻的方式移除部份的導電層,以形成陽極141或陰極142。又舉例而言,可以藉由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的方式形成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的陽極141或陰極142。換句話說,陽極141與陰極142可以是藉由相同的步驟所形成,因此,陽極141與陰極142的材質及厚度基本上可以相同,且製作上較為簡單。並且,在垂直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一方向D1上,陽極141不重疊於陰極142。
電洞傳輸層15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依據需求而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於此不加以贅述,且於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電洞傳輸層150的材質可以包括N, N'-二(萘-1-基)-N, N'-二苯基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N,N'-二(1-萘基)-N,N'-二(4-甲基苯基)-1,1'-聯苯-4,4 '二胺(N,N'-bis(1-naphthyl)-N,N'-di(4-methylphenyl)-1,1'-biphenyl-4, 4'-diamine;NTB)或N,N'-二(1-萘基)-N,N'-二(4-叔丁基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4-tert-but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BB),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又舉例而言,電洞傳輸層150例如可以藉由蒸鍍、噴塗、塗佈、印刷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形成。
有機發光層16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依據需求而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於此不加以贅述,且於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有機發光層160的材質可以包括常用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化合物(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ompound;OLED compound)。又舉例而言,有機發光層160例如可以藉由蒸鍍、噴塗、塗佈、印刷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形成。
電子傳輸層17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依據需求而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於此不加以贅述,且於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電子傳輸層170的材質可以包括8-羥基喹啉鋁((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或其衍生化合物(如:b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cetylacetonate(Alq 2-Acac)或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 3)),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又舉例而言,電子傳輸層170例如可以藉由蒸鍍、噴塗、塗佈、印刷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電洞傳輸層150可以包括第一電洞傳輸層151、第二電洞傳輸層152以及第三電洞傳輸層153,有機發光層160可以包括第一有機發光層161、第二有機發光層162以及第三有機發光層163,且/或電子傳輸層170可以包括第一電子傳輸層171、第二電子傳輸層172以及第三電子傳輸層173。第一有機發光層161可以位於第一電洞傳輸層151與第一電子傳輸層171之間。第二有機發光層162可以位於第二電洞傳輸層152與第二電子傳輸層172之間。第三有機發光層163可以位於第三電洞傳輸層153與第三電子傳輸層173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有機發光層161的材質、第二有機發光層162的材質以及第三有機發光層163的材質可以彼此不同。舉例而言,第一有機發光層161的材質可以包括可發出紅光的材質,第二有機發光層162的材質可以包括可發出綠光的材質,且第三有機發光層163可以包括可發出藍光的材質,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洞傳輸層151的材質及/或第一電子傳輸層171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一有機發光層161的材質而有所調整,第二電洞傳輸層152的材質及/或第二電子傳輸層172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二有機發光層162的材質而有所調整,且第三電洞傳輸層153的材質及/或第三電子傳輸層173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三有機發光層163的材質而有所調整。
透明導電層180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氧化物。舉例而言,透明導電層180的材質可以包括氧化鎵鋅(Gallium-Zinc Oxide;GZO)、氧化銦鎵鋅(Indium-Gallium-Zinc Oxide;IGZO)、氧化銦錫(Indium-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Zinc Oxide;IZO)、氧化錫(SnO)、氧化鋅(ZnO)、氧化鋅錫(Zinc-Tin Oxide;ZTO)、其他適宜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透明導電層180例如可以藉由濺鍍或其他可能的方式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更包括第三絕緣層123。第三絕緣層123位於基板110上。第三絕緣層123可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123可以側向覆蓋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也就是說,第三絕緣層123可以側向覆蓋陽極141的側邊、電洞傳輸層150的側邊、有機發光層160的側邊、電子傳輸層170的側邊及透明導電層180的側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123可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的頂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123可以更覆蓋陰極142。舉例而言,第三絕緣層123可以更側向覆蓋陰極14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1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第一絕緣層121的材質或形成方式,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可能的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123可以包括氣隙(air gap),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191可以更位於第三絕緣層123上。在圖1A所繪示的實施例中,保護層191是以單一模層的形式繪示,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保護層191可以是由多個模層堆疊而成。
舉例而言,保護層191可以包括光學級的絕緣膜、無機或有機的絕緣膜、光學膜、硬化(Hard Coat)膜、具有低水氣透過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的阻水氣膜、具有低氧氣透過率(Oxygen Transmission Rate,OTR)的阻氧膜或前述一種或多種膜層的疊合或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一方向D1上,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一方向D1上,陰極142可以不重疊於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及電子傳輸層170的其中任一,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二方向D2上,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二方向D2上,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及陰極142可以重疊。
圖2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2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2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保護層191以及濾光層292。濾光層292位於保護層191上。
在圖2所繪示的實施例中,僅繪示了一個濾光層292,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實施例中,濾光層292的數量可以是多個,多個濾光層292可以重疊或不重疊,且多個濾光層292的顏色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若有機發光層160的發光顏色具有較大的範圍,則可以藉由多個不同顏色的濾光層292而使有機發光顯示裝置200在不同的區域可以具有不同的發光顏色。
圖3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3,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陽極141、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保護層191以及光轉換層393。光轉換層393位於保護層191上。光轉換層393的材質可以包括量子點(quantum dot;QD)、上轉換(upconversion)材料或下轉換(downconversion)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在一實施例中,光轉換層393可以吸收有機發光層160所放出的光,且放出不同於有機發光層160的發光顏色的其他顏色的光。
在圖3所繪示的實施例中,僅繪示了一個光轉換層393,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實施例中,光轉換層393的數量可以是多個,多個光轉換層393可以重疊或不重疊,且多個光轉換層393的材質或組成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多個具有不同材質或組成的光轉換層393而使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在不同的區域可以具有不同的發光顏色。
圖4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4,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線路層431、第二絕緣層422、陽極141、陽極導通孔443、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以及保護層191。線路層431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第二絕緣層422位於基板110上。陽極141可以更位於第二絕緣層422上。陽極導通孔443貫穿第二絕緣層422。陽極141可以藉由陽極導通孔443電性連接於線路層431中對應的線路。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422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第一絕緣層121的材質或形成方式,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可以更包括陰極導通孔444及陰極142。陰極142可以更位於第二絕緣層422上。陰極導通孔444貫穿第二絕緣層422。陰極142可以藉由陰極導通孔444電性連接於線路層431中對應的線路。
在本實施例中,線路層431中的線路可以依據設計上的需求而進行調整,於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在線路層431中,電性連接於陽極141的線路與電性連接於陰極142的線路彼此電性分離。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可以更包括第三絕緣層423。第三絕緣層423位於基板110上。第三絕緣層423可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第二絕緣層422、陽極141、陰極142、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舉例而言,第三絕緣層423可以貫穿第二絕緣層422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4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三絕緣層1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可能的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423可以包括氣隙(air gap),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191可以更位於第三絕緣層423上。
圖5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5,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500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線路層431、第二絕緣層522、陽極141、陽極導通孔443、陰極142、陰極導通孔444、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透明導電層180、第三絕緣層523以及保護層191。線路層431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第二絕緣層522位於基板110上。陽極141可以更位於第二絕緣層522上。陽極導通孔443貫穿第二絕緣層522。陽極141可以藉由陽極導通孔443電性連接於線路層431中對應的線路。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523位於基板110上。第三絕緣層523可以覆蓋第二絕緣層522、陽極141、陰極142、電洞傳輸層150、有機發光層160、電子傳輸層170及透明導電層18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523及第一絕緣層121至少可藉由第二絕緣層522而彼此分隔。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5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第三絕緣層123或第三絕緣層4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圖6依照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6,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透明導電層680以及保護層191。陽極641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電洞傳輸層650位於陽極641上。有機發光層660位於電洞傳輸層650上。電子傳輸層670位於有機發光層660上。透明導電層680位於電子傳輸層670上。保護層191位於透明導電層680上。
在本實施例中,陽極641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陽極141的材質或形成方式,電洞傳輸層65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電洞傳輸層15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有機發光層66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層16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電子傳輸層67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電子傳輸層17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透明導電層68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透明導電層180的材質或形成方式,故於此不加以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電洞傳輸層650可以包括第一電洞傳輸層651、第二電洞傳輸層652以及第三電洞傳輸層653,有機發光層660可以包括第一有機發光層661、第二有機發光層662以及第三有機發光層663,且電子傳輸層670可以包括第一電子傳輸層671、第二電子傳輸層672以及第三電子傳輸層673。第一有機發光層661位於第一電洞傳輸層651與第一電子傳輸層671之間。第二有機發光層662位於第二電洞傳輸層652與第二電子傳輸層672之間。第三有機發光層663位於第三電洞傳輸層653與第三電子傳輸層673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有機發光層661的材質、第二有機發光層662的材質以及第三有機發光層663的材質可以彼此不同。舉例而言,第一有機發光層661的材質可以包括可發出紅光的材質,第二有機發光層662的材質可以包括可發出綠光的材質,且第三有機發光層663可以包括可發出藍光的材質,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洞傳輸層651的材質及/或第一電子傳輸層671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一有機發光層661的材質而有所調整,第二電洞傳輸層652的材質及/或第二電子傳輸層672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二有機發光層662的材質而有所調整,且第三電洞傳輸層653的材質及/或第三電子傳輸層673的材質可以依據第三有機發光層663的材質而有所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可以更包括第三絕緣層623。第三絕緣層623位於基板110上。第三絕緣層623可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及透明導電層68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可以側向覆蓋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及透明導電層680。也就是說,第三絕緣層623可以側向覆蓋陽極641的側邊、電洞傳輸層650的側邊、有機發光層660的側邊、電子傳輸層670的側邊及透明導電層680的側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可以覆蓋第一絕緣層121的頂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第三絕緣層123或第三絕緣層423的材質或形成方式,故於此不加以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191可以更位於第三絕緣層623上。
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一方向D1上,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及透明導電層680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基板表面110a的第二方向D2上,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及透明導電層680可以不重疊。
圖7依照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6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721、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透明導電層680、第三絕緣層623以及保護層191。第一絕緣層721位於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a上。陽極641位於第一絕緣層721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721的材質可以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層121的材質,故於此不加以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721可以為圖案化的絕緣層。也就是說,第一絕緣層721可以不是全面式地覆蓋基板11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可以更側向覆蓋第一絕緣層721。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可以更覆蓋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a。
圖8依照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8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8,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8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線路層431、第二絕緣層822、陽極641、陽極導通孔443、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透明導電層680、第三絕緣層623以及保護層191。線路層431位於第一絕緣層121上。第二絕緣層822位於基板110上。陽極641可以更位於第二絕緣層822上。陽極導通孔443貫穿第二絕緣層822。陽極641可以藉由陽極導通孔443電性連接於線路層431中對應的線路。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623可以更側向覆蓋線路層431及第二絕緣層822。
圖9依照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900與前述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
請參照圖9,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900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絕緣層121、線路層431、第二絕緣層922、陽極641、陽極導通孔443、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透明導電層680、第三絕緣層923以及保護層191。第二絕緣層922位於基板110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923位於基板110上。第三絕緣層923可以覆蓋第二絕緣層922、陽極641、電洞傳輸層650、有機發光層660、電子傳輸層670及透明導電層68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923及第一絕緣層121至少可藉由第二絕緣層922而彼此分隔。
在一些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可以將上述各實施例的特徵加以結合。舉例而言,在一些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可以將相同或相似於第二實施例的濾光層292配置於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各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如:相同或相似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400、500、600、700、800、900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保護層191上。又舉例而言,在一些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可以將相同或相似於第三實施例的光轉換層393配置於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各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如:相同或相似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200、400、500、600、700、800、900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保護層191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在結構或製造方式上可以較為簡單且成本較為低廉。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基板 110a:基板表面 121、721:第一絕緣層 431:線路層 422、522、822、922:第二絕緣層 141、641:陽極 443:陽極導通孔 150、650:電洞傳輸層 151、651:第一電洞傳輸層 152、652:第二電洞傳輸層 153、653:第三電洞傳輸層 160、660:有機發光層 161、661:第一有機發光層 162、662:第二有機發光層 163、663:第三有機發光層 170、670:電子傳輸層 171、671:第一電子傳輸層 172、672:第二電子傳輸層 173、673:第三電子傳輸層 180、680:透明導電層 142:陰極 444:陰極導通孔 191:保護層 123、423、523、623、923:第三絕緣層 292:濾光層 393:光轉換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A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B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上視示意圖。 圖2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3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4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5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6依照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7依照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8依照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依照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的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基板 110a:基板表面 121:第一絕緣層 141:陽極 150:電洞傳輸層 151:第一電洞傳輸層 152:第二電洞傳輸層 153:第三電洞傳輸層 160:有機發光層 161:第一有機發光層 162:第二有機發光層 163:第三有機發光層 170:電子傳輸層 171:第一電子傳輸層 172:第二電子傳輸層 173:第三電子傳輸層 180:透明導電層 142:陰極 191:保護層 123:第三絕緣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laims (9)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基板;第一絕緣層,位於所述基板上;陽極,位於所述第一絕緣層上;電洞傳輸層,位於所述陽極上;有機發光層,位於所述電洞傳輸層上;電子傳輸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層上;透明導電層,位於所述電子傳輸層上;保護層,位於所述透明導電層上;線路層,位於所述第一絕緣層上;第二絕緣層,位於所述基板上,且所述陽極更位於所述第二絕緣層上;以及陽極導通孔,貫穿所述第二絕緣層,且所述陽極藉由所述陽極導通孔電性連接於所述線路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基板為金屬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基板為素基板,且所述陽極及所述透明導電層電性不與所述基板電性連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絕緣層全面式地覆蓋所述基板,且所述第一絕緣層不具有導通孔。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第三絕緣層,位於所述基板上且覆蓋所述陽極、所述電洞傳輸層、所述有機發光層、所述電子傳輸層及所述透明導電層。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基板具有基板表面,且在垂直於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方向上,所述陽極、所述電洞傳輸層、所述有機發光層、所述電子傳輸層及所述透明導電層重疊。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在平行於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二方向上,所述陽極、所述電洞傳輸層、所述有機發光層、所述電子傳輸層及所述透明導電層重疊。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陰極,位於所述基板上且電性連接於所述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基板具有基板表面,且在垂直於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方向上,所述陽極不重疊於與所述陰極。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括:濾光層,位於所述保護層上;及/或光轉換層,位於所述保護層上。
TW109109937A 2020-03-25 2020-03-25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752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9937A TWI752442B (zh) 2020-03-25 2020-03-25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9937A TWI752442B (zh) 2020-03-25 2020-03-25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547A TW202137547A (zh) 2021-10-01
TWI752442B true TWI752442B (zh) 2022-01-11

Family

ID=7960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9937A TWI752442B (zh) 2020-03-25 2020-03-25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24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2867A1 (ja) * 2007-02-22 2008-08-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2132782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有機電界発光ユニット並びに照明器具
WO2013073302A1 (ja) * 2011-11-14 2013-05-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面状発光体
WO2014097901A1 (ja) * 2012-12-18 2014-06-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
WO2016136008A1 (ja) * 2015-02-24 2016-09-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2867A1 (ja) * 2007-02-22 2008-08-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2132782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有機電界発光ユニット並びに照明器具
WO2013073302A1 (ja) * 2011-11-14 2013-05-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面状発光体
WO2014097901A1 (ja) * 2012-12-18 2014-06-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
WO2016136008A1 (ja) * 2015-02-24 2016-09-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547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2119B2 (en) Encapsulat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6110695B2 (ja) 発光装置
EP2983223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9508959B2 (en) Organic E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50207097A1 (en) Componen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nents
KR20110049261A (ko) 유기 발광 조명 장치
KR102372545B1 (ko) 광전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70101938A (ko) 유기 발광 구성요소
US10186678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omponent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2080630B1 (ko) 발광 컴포넌트 및 발광 컴포넌트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TWI752442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US10141535B2 (e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TWI706205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202139498A (zh) 有機el器件
KR102328104B1 (ko) 플렉시블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2016162723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CN110010647B (zh) 用于照明装置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US11380751B2 (en) Organic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use structure
US10797262B2 (en) Organic-based lighting device
CN111384295B (zh) 有机发光装置
WO2012120746A1 (ja) 有機elデバイス
JPWO2014041616A1 (ja) 有機el装置
JPWO2014041615A1 (ja) 有機el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