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495B -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4495B
TWI734495B TW109117414A TW109117414A TWI734495B TW I734495 B TWI734495 B TW I734495B TW 109117414 A TW109117414 A TW 109117414A TW 109117414 A TW109117414 A TW 109117414A TW I734495 B TWI734495 B TW I7344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wireless
load
wireless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060A (zh
Inventor
小熊勇佑
菅原隆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2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4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449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可避免由緩衝部的輸出電壓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到規定電壓以下的負載控制裝置。 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開關部(2);開關控制部(4);整流電路(10);無線部(5);緩衝部(14);及控制部(17)。開關部(2)使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導通及切斷。開關控制部(4)控制開關部(2)。轉換部(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5)使用由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緩衝部(14)藉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無線部(5)放電以作為直流電力。控制部(17)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控制無線部(5)。

Description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係大致關於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更詳細而言,係關於控制從交流電源向負載的供電之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文獻1(專利第4620773號)揭露控制照明負載的雙線式調光裝置(負載控制裝置)。該雙線式調光裝置具備:兩個FET,其開閉從交流電源向照明負載的供電路徑;二極體(轉換部),其從由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生成直流電力;電容器(緩衝部),其使前述直流電力平滑化;及控制電路,其藉由以電容器平滑化的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控制FET使其開啟關閉。在該雙線式調光裝置,藉由電容器的輸出電壓而供給電源電壓。
在上述的雙線式調光裝置,藉由電容器的輸出電壓而供給的電源電壓低於規定電壓的話,有控制電路被重設的情況。控制電路被重設的話,直到控制電路再起動為止的期間,控制電路會變成無法使用,導致負載控制裝置變成無法使用。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避免由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到規定電壓以下的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的一態樣中的負載控制裝置具備:開關部;開關控制部;轉換部;無線部;緩衝部;及控制部。前述開關部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前述開關控制部控制前述開關部。前述轉換部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前述無線部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前述緩衝部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前述控制部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
本發明的一態樣中的負載控制方法為控制負載控制裝置的負載控制方法。前述負載控制裝置具備:開關部;開關控制部;轉換部;無線部;及緩衝部。前述開關部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前述開關控制部控制前述開關部。前述轉換部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前述無線部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前述緩衝部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 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前述負載控制方法包含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的控制處理。
本發明的一態樣中的程式為使電腦系統執行上述一態樣的負載控制方法之用的程式。
1:負載控制裝置
2:開關部
3:驅動電路
4:開關控制部
5:無線部(附加功能部)
6:電源部
10:整流電路(轉換部)
11:定電壓電路
12:定電流電路
14:緩衝部
16:DC-DC轉換器
17:控制部
20:遙控裝置
B1:交流電源
C1,C2,C3:平滑電容器
D1,D2:整流元件
H1,H2:電路
I2,I3,I4:輸出電流
M1,M2:開關元件
NP1,NP2,NP3,NP4:分支點
Q1:負載
V1,V2,V3,V4:輸出電壓
Vs1~Vs3:閾值電壓
【圖1】圖1為實施形態1中的負載控制裝置之構成概略圖。
【圖2】圖2為說明同上之負載控制裝置的動作之時序圖。
【圖3】圖3為說明同上之負載控制裝置的動作之流程圖。
【圖4A】圖4A為實施形態1的變形例1中的負載控制裝置之構成概略圖。
【圖4B】圖4B為變形例1中之負載控制裝置的變形例之構成概略圖。
【圖5】圖5為說明實施形態2中的負載控制裝置之控制部的動作之時序圖。
【圖6】圖6為說明同上之負載控制裝置的動作之流程圖。
以下,說明實施形態中的負載控制裝置。下述的實施形態僅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形態之範例。又,下述的實施形態只要可達成本發明的目的即可,可配合設計等而進行各種變更。
(實施型態1)
參考圖1,說明實施形態1中之負載控制裝置1。
如圖1所示,負載控制裝置1為雙線式的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裝置1在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以串聯連接,控制從交流電源B1供給到負載Q1的電力。負載控制裝置1藉由來自交流電源B1的電力而作動。也就是說,藉由來自交流電源B1的電力,使負載Q1及負載控制裝置1動作。
負載控制裝置1例如可藉由來自遙控裝置20的無線訊號所產生的控制訊號而控制。也就是說,藉由來自遙控裝置20的操作而控制負載控制裝置1,進而可控制負載Q1的動作。
負載Q1例如為照明器具。照明器具例如為設置在建築物的室內而照亮室內的照明器具。負載Q1具有兩個電源端子。對兩個電源端子輸入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
交流電源B1例如為商用的交流電源。交流電源B1具有兩個輸出端。一輸出端經由電路H1而連接到負載Q1之一電源端子,另一輸出端經由電路H2而連接到負載Q1之另一電源端子。
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開關部2;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無線部5;及電源部6。
開關部2使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交流電源B1向負載Q1的電力之供給,而使負載Q1動作及停止。使負載Q1動作係指在負載Q1為照明器具時,將負載Q1點亮,使負載Q1停止係指在負載Q1為照明器具時,使負載Q1熄滅。開關部2在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以串聯連接。也就是說,開關部2串聯連接於電路H1。
開關部2具有兩個開關元件M1、M2。兩個開關元件M1、M2例如為半導體開關元件,更詳細而言為增強型的N通道之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一開關元件M1之汲極與交流電源B1之一輸出端電性連接。又。另一開關元件M2之汲極經由負載Q1而與交流電源B1之另一輸出端電性連接。進一步,兩個開關元件M1、M2的源極彼此電性連接。兩個開關元件M1、M2的源極之連接點NP3連接到接地點。兩個開關元件M1、M2的閘極電性連接到驅動電路3。驅動電路3配合開關控制部4的控制而開啟及關閉兩個開關元件M1、M2。
各開關元件M1、M2串聯連接於電路H1,將電路H1導通及切斷。一開關元件M1在交流電源B1之正的半週期導通,另一開關元件M2在交流電源B1之負的半週期導通。總之,負載控制裝置1藉由將各開關元件M1、M2開啟關閉,而對從交流電源B1供給到負載Q1也就是照明器具的交流電壓控制相位,將照明器具點亮及調光。例如,各開關元件M1、M2配合開關控制部4的控制,而在交流電源B1的各半週期之起始開啟(導通),配合負載Q1的期望之輝度而在半週期之期間的某個時刻關閉(切斷)。並且,各開關元件M1、M2配合開關控制部4的控制,而可在交流電源B1的半週期內之期望的相位開啟(導通),在該半週期的結束關閉(切斷)。
驅動電路3配合開關控制部4的控制,而驅動開關部2。更詳細而言,驅動電路3藉由對開關部2的兩個開關元件M1、M2的閘極‧源極間施加驅動電壓,而將兩個開關元件M1、M2在開啟(導通狀態)及關閉(切斷狀態)之間切換。
無線部5在與遙控裝置20(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藉由無線訊號的通訊(無線通訊)。無線部5從遙控裝置20接收無線訊號引起的控制訊號。無線部5將接收的控制訊號輸出到開關控制部4。藉由該輸出,無線部5控制開關控制部4。無線訊號的訊號媒介為紅外線或者電波。無線部5藉由後述的控制部17而被控制。無線部5例如可為Bluetooth(註冊商標)、Zigbee(註冊商標)、Wi-Fi(註冊商標)、特定低電力無線的任一者。
無線部5在有向外部的無線裝置(例如遙控裝置20)之傳送的要求(傳送要求)時,進行該傳送之前,執行載波感測,判定載波感測是否已成功。載波感測係指在無線部5欲傳送時,偵測無線部5在傳送中所使用的無線通道是否正由其他的無線裝置使用。無線部5在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時進行傳送,在判定載波感測失敗時停止傳送。此時,無線部5在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次進行傳送。並且,載波感測的成功係指偵測到無線部5在傳送中欲使用的無線通道並非由其他的無線裝置使用中。載波感測的失敗係指偵測到無線部5在傳送中欲使用的無線通道正由其他的無線裝置使用。並且,進行該載波感測的期間被稱為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傳送要求例如有由無線部5內的預定之處理部產生的情況或者由後述的控制部17生成的情況。
又,無線部5在有傳送要求時,在傳送要求與CCA之間***後退期間(隨機長度的待機時間),但在該後退期間不進行接收。藉此,無線部5在後退期間可睡眠(暫時停止功能),而可恢復後述的緩衝部14之充電電荷(充電電力)。
開關控制部4配合無線部5的控制,而經由驅動電路3控制開關部2使其開啟關閉。藉此,控制負載Q1的點亮、熄滅及調光。
更詳細而言,開關控制部4控制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各半週期內的開啟期間之長度。開啟期間係指開關部2從開啟之後到關閉為止的期間。例如,開關控制部4在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各半週期的起始(交流電力的零交點)控制開關部2成為開啟,並且在半週期內的期望之時點將開關部2關閉。也就是說,開關控制部4藉由控制將開關部2關閉的時序,而控制開關部2的開啟時間之長度。藉由控制開啟時間成為零或者零以外的期望之長度,而將負載Q1在熄滅或者點亮之間切換。又,藉由控制開啟時間的長度,而對負載Q1調光。
開關控制部4可藉由在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半週期的期望之時點控制開關部2成為開啟,在該半週期的結束關閉開關部2,而控制開啟時間的長度。
電源部6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再將轉換的直流電力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也就是說,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藉由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而作動。
電源部6具備:整流電路10(轉換部);定電壓電路11;定電流電路12;DC-DC轉換器16(降壓電路);平滑電容器C1、C3;緩衝部14;及控制部17。
整流電路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也就是說,整流電路10從交流電力生成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之用的直流電力。整流電路10具有兩個整流元件D1、D2。各整流元件D1、D2的陽極在電路H1連接到開關部2的兩側之分支點NP1、NP2。各整流元件D1、D2的陰極彼此連接,連接到定電壓電路11的輸入端。
整流電路10在分支點NP1、NP2,輸入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再將輸入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更詳細而言,整流電路10在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週期為正的半週期時,從分支點NP1輸入交流電力,使輸入的交流電力通過整流元件D1之整流而轉換成直流電力。又,整流電路10在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週期為負的半週期時,從分支點NP2輸入交流電力,使輸入的交流電力通過整流元件D2之整流而轉換成直流電力。整流電路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壓經過全波整流而成的脈動電壓(直流電壓)輸出到定電壓電路11。
定電壓電路11將從整流電路10供給的脈動電壓轉換成穩定的直流電壓(例如80V的直流電壓)而定電壓化。藉此,定電壓電路11使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直流電壓穩定。更詳細而言,定電壓電路11使來自整流電路10的直流電力之電壓V1的電壓值轉換成預定的電壓值而輸出,將該輸出電壓V2的電壓值維持在預定的電壓值。定電壓電路11例如由齊納二極體、電阻及半導體開關等所構成。
在定電壓電路11的後級,設定平滑電容器C1。更詳細而言,平滑電容器C1連接在定電壓電路11的輸出端與定電流電路12的輸入端之間的電路之分支點與接地點之間。
定電流電路12將來自定電壓電路11的直流電力(也就是定電壓電路11所控制的直流電力)之電流I2控制在預定的電流值。也就是說,定電流電路12將欲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直流電流予以定電流化。更詳細而言,定電流電路12將來自定電壓電路11的直流電力之電流I2的電流值轉換成預定的電流值而輸出,將該輸出電流I3的電流值維持在上述的預定之電流值。
定電流電路12配合開關部2的動作狀態及停止狀態(也就是負載Q1的點亮時及熄滅時),而將定電壓電路11的輸出電流I2之電流值作為預定的電流值,在第1電流值(例如0.5mA)及第2電流值(例如3.0mA)之間切換。開關部2的動作狀態係指控制開關元件M1、M2使其開啟關閉,對從交流電源B1供給到負載Q1的交流電壓控制相位的狀態,並且使負載Q1動作(點亮)的狀態。開關部2的停止狀態係指控制開關元件M1、M2使其關閉,停止從交流電源B1向負載Q1的供電之狀態,並且使負載Q1停止(熄滅)的狀態。第2電流值為比第1電流值還大的電流值。更詳細而言,定電流電路12在開關部2的停止狀態(也就是負載Q1熄滅時),將定電壓電路11的輸出電流I2之電流值轉換成第1電流值而輸出,將該輸出電流I3的電壓值維持在第1電流值。又,定電流電路12在開關部的動作狀態(也就是負載Q1點亮時),將定電壓電路11的輸出電流I2之電流值轉換成第2電流值而輸出,將該輸出電流I3的電流值維持在第2電流值。定電流電路12例如由半導體開關、偏壓電阻、分路電阻、分路調整器等所構成。
緩衝部14被設置在定電流電路12的後級。更詳細而言,緩衝部14連接在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端與DC-DC轉換器16的輸入端之間的電路之分支點NP4與接地點之間。緩衝部14由緩衝用的電容器C2所構成。緩衝部14被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壓V3所充電。也就是說,緩衝部14將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力(輸出電流I3)作為可充放電的能源而儲存。並且,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力係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生成,故換言之,緩衝部14係藉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緩衝部14在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不足時,可將充電電荷(充電電力)作為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進行放電。藉此,補充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之不足量。並且,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作為電源電壓,經過DC-DC轉換器16而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正比於緩衝部14的儲存電荷(儲存電力)。
DC-DC轉換器16將從定電流電路12輸出的直流電力之電壓V3的電壓值降壓成預定的電壓值(例如3.3V),將降壓的直流電力供給到開關控制部4、無線部5及驅動電路3。也就是說,開關控制部4、無線部5及驅動電路3使用DC-DC轉換器16的輸出電力而作動。DC-DC轉換器16的輸出電力藉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生成,故換言之,開關控制部4、無線部5及驅動電路3係藉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作動。上述預定的電壓值(例如3.3V)為開關控制部4、無線部5及驅動電路3所要求的要求電壓之一例。
在DC-DC轉換器16的後級設置平滑電容器C3。更詳細而言,平滑電容器C3連接在DC-DC轉換器16的輸出端與接地點之間。
控制部17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控制無線部5。也就是說,控制部17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決定無線部5的動作內容。並且,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係指緩衝部14的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壓。
更詳細而言,控制部17控制無線部5,俾使得伴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降低而降低無線部5的消耗電力。更詳細而言,控制部17偵測(也就是監視)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是否為閾值電壓Vs1以上。並且,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正比於緩衝部14的充電電荷。因此,偵測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等同於偵測緩衝部14的儲存電荷。
然後,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的情況,控制部17以通常動作使無線部5動作。通常動作係指不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傳送及接收這兩方皆可使無線部5動作。又,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的情況,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控制部17作為無線部5的動作之限制的一例而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該傳送的禁止為無線部5的傳送之限制的一例。
閾值電壓Vs1為決定是否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之閾值電壓。閾值電壓Vs1例如為比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各個重設電壓還大的電壓。開關控制部4的重設電壓係指開關控制部4內的微控制器(微電腦)被重設而再起動的電壓。也就是說,開關控制部4內的微控制器在所供給的電壓成為重設電壓以下時會再起動。同樣地,無線部5的重設電壓係指無線部5內的微控制器被重設而再起動的電壓。也就是說,無線部5內的微控制器在所供給的電壓成為重設電壓以下時會再起動。
並且,在本實施形態,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分別例如由微控制器所構成。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降低、供給到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電力之電壓低於重設電壓時,會自動重設而再起動。
在本實施形態,如上述,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原因在於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緩衝部14的儲存電荷並非足夠,故無線部5的傳送無法進行到最後才結束的可能性高。也就是說,在本實施形態,只有在緩衝部14的儲存電荷為能夠使無線部5的傳送進行到最後才結束的電荷量時,控制部17才允許無線部5的傳送。藉此,可減少無線部5的傳送之中止,而提升傳送的響應性。
控制部17在無線部5的禁止傳送中,如無線部5欲進行傳送的話,藉由使無線部強制判定為載波感測失敗,而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此時,無線部5不執行載波感測即判定載波感測失敗。也就是說,無線部5不執行載波感測即視為載波感測失敗。藉此,可利用無線部5的載波感測之功能(也就是利用既有的功能),而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又,可降低進行禁止傳送用的消耗電力。控制部5使無線部5強制判定為載波感測失敗時,將該判定維持到無線部5的傳送獲允許為止(也就是傳送的禁止得到解除,使傳送成為可能為止)。
控制部17在無線部5的傳送中,無線部5的傳送成為禁止時,不使該傳送中的傳送中止,而是到最後才結束,從該結束時之後,才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也就是新的傳送)。藉此,消除傳送的中止所衍生的電力之浪費,又,傳送的響應性也會提升。
接下來參考圖1,說明該負載控制裝置1的動作。在該負載控制裝置1,來自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被輸入到電源部6。然後,輸入到電源部6的交流電力經由整流電路10之整流而轉換成直流電力。然後,該轉換的直流電力由定電壓電路11維持在預定的電壓值(例如80V),由定電流電路12維持在預定的電流值(第1電流值或者第2電流值),由DC-DC轉換器16降壓到預定的電壓值(例如3.3V)。然後,由DC-DC轉換器16降壓的直流電力被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藉由該電力供給,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會動作。又,藉由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壓V3將緩衝部14充電。然後,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消耗電流增加,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不足的話,緩衝部14的充電電荷(充電電力)作為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被釋出,以補充不足量。然後,該放電電流作為輸出電流I3而被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藉此,可避免供給到驅動電路3、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電力之不足。
在本實施形態,第1電流值(負載Q1熄滅時的定電流電路12之輸出電流I3的電流值)作為一例設定成0.5mA。該設定的前提為:在負載Q1熄滅時,當控制向負載Q1供電用的電路(例如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之消耗電流為0.7mA以下時,負載Q1不會錯誤點亮。然後,為了在這種情況下保有些微余裕,將第1電流值設定成0.5mA。
第1電流值為0.5mA時,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壓設成50V的話,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力為25mW(=0.5mA×50V)。然後,將DC-DC轉換器16的效率設成80%的話,DC-DC轉換器16的輸出電力為20mW(=25mW×80%)。此時,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可消耗的消耗電流為約6mA。此時,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 消耗電流瞬間超過6mA的話,緩衝部14的充電電荷被釋出,定電流電路12的輸出電流I3維持在第1電流值(0.5mA)。
又,在本實施形態,作為一例,第2電流值(負載Q1點亮時的定電流電路12之輸出電流I3的電流值)作為一例設定成比較低的電流值也就是5.0mA。藉此,在負載Q1點亮時,從負載Q1所觀察的阻抗變小。結果,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消耗電流較大時,即使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的消耗電流變動,也可將負載Q1維持在沒有不均勻的穩定點亮狀態。
又,在該負載控制裝置1,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時,控制部17不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也就是以通常動作)而使無線部5動作。另外,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控制部17限制(例如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藉此,無線部5的消耗電力受到抑制。結果,可避免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低於重設電壓(規定電壓)。然後,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時,使無線部5以通常動作而作動。
接下來,參考圖2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的動作之具體例。
圖2的上部表示無線部5的動作之時序圖,圖2的中部表示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之時間變化,圖2的下部表示無線部5的狀態為禁止傳送狀態或者為允許傳送狀態。無線部5的禁止傳送狀態為控制部17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之狀態。無線部5的允許傳送狀態為控制部17允許無線部5的傳送之狀態(也就是不禁止傳送的狀態)。並且,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時,允許(也 就是不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
在時點t0,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輸出電壓範圍的最大電壓Vmax,無線部5的狀態為允許傳送狀態。
在時點t1,傳送要求發生的話,無線部5經由後退期間而執行載波感測(CCA期間)。然後,在圖2的範例,無線部5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時點t2)。在該判定時點t2,無線部5的狀態為允許傳送狀態。也就是說,控制部17由於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故允許無線部5的傳送。因此,無線部5在時點t2開始傳送。藉由該傳送,緩衝部14的充電電荷被消耗,使得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降低。
然後,在時點t3,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低於閾值電壓Vs1的話,無線部5的狀態成為禁止傳送狀態。也就是說,控制部17由於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故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在時刻t3,無線部5的狀態從允許傳送狀態變成禁止傳送狀態,但由於無線部5為傳送中,故控制部17不使無線部5的傳送中止而是在傳送結束之前持續傳送。
然後,在時點t4,無線部5的傳送結束的話,無線部5在下一個傳送要求發生之前保持待機狀態。無線部5在待機狀態進行間歇接收。間歇接收為藉由每隔一定間隔即在無線部5可接收的可接收狀態、及無線部5不進行接收的無法接收狀態之間切換,而避免電力消耗的接收模式。無線部5在間歇接收的可接收期間進行接收,在該接收超過可接收期間時,則切換成非間歇接收的通常接收而進行 接收,該接收結束的話,再次返回間歇接收。在此,接收可能期間係指可接收狀態的期間。又,在時點t4,無線部5的傳送結束的話,由於無線部5的電力消耗降低,相較於緩衝部14的放電,充電更具有優勢,使得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上升。
然後,在時點t5,下一個傳送要求會發生。在該發生時點t5,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故無線部5的狀態為禁止傳送狀態。因此,藉由控制部17使無線部5強制判定為載波感測失敗,而使無線部5禁止傳送。藉此,可避免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低於重設電壓。然後,控制部17使該判定(強制失敗判定)維持到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的時點(在圖2的範例為時點t6)為止。
然後,在時點t6,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的話,無線部5的狀態成為允許傳送狀態,控制部17使無線部5停止強制判定為失敗。藉此,無線部5會進行載波感測,在圖2的範例,載波感測成功,針對時點t5的傳送要求開始傳送。
然後,在圖2的範例,於之後的時點t7,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1以下。藉此,無線部5的狀態變成禁止傳送狀態,但由於無線部5的傳送為傳送中,故控制部17不使無線部5中止傳送而是在傳送結束之前持續傳送。然後,在時點t8,無線部5的傳送結束的話,無線部5在下一個傳送要求發生之前保持待機狀態。無線部5在待機狀態進行間歇接收。
接下來,參考圖3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的動作。
傳送要求未發生時(S1:否),無線部5在傳送要求發生之前保持待機狀態(S11)。另外,傳送要求發生的話(S1:是),控制部1判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是否超過閾值電壓Vs1(S2)。該判定的結果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S2:否),控制部17使無線部5強制判定為載波感測失敗(S3)。藉此,控制部17使無線部5禁止傳送。也就是說,控制部17不使無線部5進行新的無線。以後,將上述的判定記載為強制判定載波感測為失敗。然後,處理返回步驟S2。然後,在步驟S2,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之前,持續重覆S2→S3→S2的處理之流程,藉此,持續步驟S3的強制判定載波感測為失敗。
然後,步驟S2的判定之結果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時(S2:是),控制部17允許無線部5傳送。藉此,無線部5如同往常經由後退期間而執行載波感測(S4)。並且,無線部5在緩衝關閉期間不進行接收。藉此,在後退期間,可成為睡眠狀態(暫時停止功能),而可恢復緩衝部14的充電電荷。
然後,步驟S4的載波感測之執行的結果在載波感測失敗時(S5:否),經過一定時間後(S6),返回步驟S2而重複上述的處理。另外,載波感測成功時(S5:是),無線部5針對步驟S1的傳送要求開始傳送(S7)。在該傳送的途中,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時(S8:是),無線部5持續該傳送到最後,然後結束(S10)。另外,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S8:否),無線部5不中止該傳送(S9)而是持續到最後使傳送結束(S10)。然後,無線部5的傳送結束後,無線部5在下一個傳送要求發生之前保持待機狀態(S11)。然後,處理返回步驟S1。
以上,依照該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裝置1,在緩衝部14的放電電荷(輸出電流)動作的無線部5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受到控制。因此,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實施型態1的變形例、及其他的實施型態)
實施形態1僅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形態的一個。只要可達成本發明的目的,實施形態1可配合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進一步,實施形態1的態樣未必要由負載控制裝置1具體呈現。例如,可藉由負載控制方法、電腦程式、或者記憶程式的記憶媒體等,而具體呈現實施形態1的態樣。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及其他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可適當組合後應用。
上述的負載控制方法為控制負載控制裝置1的負載控制方法。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開關部2;開關控制部4;整流電路10(轉換部);無線部5;緩衝部14;及控制部17。開關部2藉由導通及切斷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而控制從交流電源B1向負載Q1的電力之供給,進而使負載Q1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4控制開關部2。整流電路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5使用由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作動,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緩衝部14藉由以整流電路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將儲存的電力作為前述直流電力而可對無線部5放電。上述的負載控制方法包含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控制無線部5的控制處理。
(變形例1)
在實施形態1,具備定電壓電路11、定電流電路12及DC-DC轉換器16,但如圖4A所示,可不具備各電路12、13、16的全部。圖4A的範例之情況,藉由整流 電路10的輸出電流而直接將緩衝部14以可放電的方式充電。然後,緩衝部14的放電電力直接供給到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又,可僅具備各電路12、13、16的任一者或者任兩者。例如,僅具備各電路12、13、16之中的定電流電路12時,如圖4B所示構成。圖4B的範例之情況,整流電路10的輸出電流直接輸入到定電流電路12。然後,與圖4A的情況相同,緩衝部14的放電電力直接供給到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
(變形例2)
在實施形態1,無線部5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1以下時,禁止傳送。在該傳送的禁止中,假定一律禁止所有的傳送。然而,無線部5可不一律禁止所有的傳送,而是允許特定的傳送,僅禁止特定的傳送以外的傳送。藉此,可避免禁止無線部5的所有傳送功能。
上述的特定的傳送係指必要性高的傳送(例如起火檢測訊號的傳送或者ACK的傳送)。
上述的起火檢測訊號為在檢測到無線部5或者負載控制裝置1內起火時,將該訊息傳送到外部之用的訊號。將起火檢測訊號從禁止傳送的對象排除時,前提為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檢測無線部5或者負載控制裝置1內的起火之檢測部。
上述的ACK(acknowledgement)例如為如同單點傳送,在無線部5從傳送對象接收資料時,為了將已正確接收該資料的訊息向傳送對象通知而傳送的訊號。並且,單點傳送係指指定單一的傳送對象,然後傳送資料。藉由禁止傳送而禁止ACK的傳送的話,即使傳送成功,傳送對象也會判斷為傳送已失敗,而再次 傳送。結果,電力白白浪費,傳送的響應性也會降低。因此,較佳為從禁止傳送的對象排除ACK。
(變形例3)
在實施形態1,可使無線部5在待機狀態所進行的間歇接收之週期比交流電源B1的交流電力之交流週期還短。間歇接收如同上述為每隔一定時間即在無線部5可接收的可接收狀態、與無線部5不進行接收的無法接收狀態之間切換的接收模式。間歇接收的週期係指從間歇接收的可接收期間之起始到該可接收期間的下一個不可接收期間之結束為止的期間。也就是說,間歇接收的週期係指將時序上相鄰的1組可接收期間及無法接收期間合計的期間之長度。並且,無法接收期間係指無法接收狀態的期間,可接收期間係指可接收狀態的期間。
依照該變形例,可充分縮短間歇接收的週期之中的可接收期間。藉此,由於可降低1個可接收期間內的接收之消耗電力,故可避免由於無線部5的接收之電力消耗使得緩衝部的儲存電荷一口氣降低。結果,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變形例4)
在實施形態1,控制部17例如可由以處理器及記憶體作為主構成的微電腦所構成。也就是說,控制部17可由具有處理器及記憶體的電腦系統所實現。此時,藉由處理器執行適當的程式,使得電腦系統發揮控制部17的功能。程式可被預先儲存在記憶體,也可經由網路等電通訊線路而儲存在記憶卡等非暫時記錄媒體而提供。同樣地,開關控制部4及無線部5(附加功能部)例如也可由以處理器及記憶體作為主構成的微電腦所構成。
(實施型態2)
實施形態2相較於實施形態1,在以下部分相異: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2(第2閾值電壓)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2時,不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在此,閾值電壓Vs2比閾值電壓Vs1還小。
又,實施形態2相較於實施形態1,在以下部分相異: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3(第3閾值電壓)以上時,解除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也就是說,無線部5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2以下而暫時禁止接收時,只要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3以上而不解除禁止接收,則不進行接收。並且,閾值電壓Vs3比閾值電壓Vs2還大。又,閾值電壓Vs3作為一例具有與閾值電壓Vs1相同的電壓。
參考圖5,說明實施形態2的主要動作之具體例。
圖5的最上部表示無線部5的動作之時序圖,從圖5的上方起算的第2段表示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之時間變化,從圖5的上方起算的第3段表示無線部5為禁止傳送狀態或者允許傳送狀態。無線部5的禁止傳送狀態為控制部17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之狀態。無線部5的允許傳送狀態為控制部17允許無線部5的傳送之狀態(也就是不禁止傳送的狀態)。圖5的最下部表示無線部5為禁止接收狀態或者解除禁止接收狀態。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狀態為控制部17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之狀態。無線部5的解除禁止接收狀態為控制部17解除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之狀態。
在時點t0~時點t4期間與圖2的時點t0~時點t4期間相同,故省略說明。以下從時點t4開始說明。
在時點t4,無線部5成為待機狀態,並且開始間歇接收。在圖5的範例,無線部5在待機狀態從外部的無線裝置多次(例如2次)接收資料。第1次的資料之接收在時點t10~t11之間進行,第2次的資料之接收在時點t12~t13之間進行。在無線部5的接收中,緩衝部14的儲存電荷會由於無線部5的接收而消耗,故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會降低。
然後,在時點t13,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2以下的話,控制部17會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也就是說,控制部17會強制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並且,在該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也包含無線部5的間歇接收之禁止。藉此,無線部5的傳送及接收被禁止,故緩衝部14的充電比放電更具有優勢而使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上升。
然後,在時點t14,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的話,無線部5的狀態會成為允許傳送狀態。又,在時點t14,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3(=Vs1)的話,無線部5的狀態會成為解除禁止接收狀態。
然後,在時點t15,傳送要求發生的話,無線部5經由後退期間而執行載波感測(CCA期間)。在該後退期間,無線部5不進行接收。然後,在圖5的範例,無線部5判定為載波感測成功(時點t16)。在該判定時點t16,無線部5的狀態為允許傳送狀態。也就是說,控制部17由於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1,故允許無線部5的傳送。因此,無線部5在時點t16開始傳送。藉由該傳送,緩衝部 14的儲存電荷被消耗,使得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降低。然後,無線部5在時點t17結束傳送而成為待機狀態。無線部5在待機狀態進行間歇接收。
然後,參考圖6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裝置1的動作。
圖6的步驟S1~S11與圖3的步驟S1~S11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說明,從圖6的步驟S12開始說明。
在無線部5的待機狀態(S11),無線部5並非禁止接收狀態(S12:否),並且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2時(S13:是),處理返回步驟S1。藉此,在無線部5的接收未被禁止的狀態,可對應到傳送要求已發生時的動作。
另外,在無線部5的待機狀態(S11),無線部5並非禁止接收狀態(S12:否),並且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2以下時(S13:否),控制部17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S14)。藉由該禁止,緩衝部14的充電比放電更具有優勢而使得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上升。然後,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超過閾值電壓Vs3時(S15:是),控制部17解除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S16)。然後,處理返回步驟S1。藉此,在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已解除的狀態,可對應到傳送要求已發生時的動作。
另外,在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狀態(S14),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3以下時(S15:否),處理返回步驟S1。藉此,在無線部5的禁止接收狀態,可對應到傳送要求已發生時的動作。此時,處理返回步驟S1時,經由步驟S1~S12之間的任一處理路徑而到達步驟S12。在步驟S12,上述的步驟S14的禁止接收狀態持續(S12:是),故處理前進到步驟S15,以上述同樣的方式進行處理。
以上,依照本實施形態,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Vs2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因此,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又,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成為閾值電壓Vs3以上時,解除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故在閾值電壓Vs2的前後,可避免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及接收之禁止的解除重複數次。
又,閾值電壓Vs3具有與閾值電壓Vs1相同的電壓,故也可恢復無線部5的接收功能以及傳送功能(效果1)。並且,在本實施形態,閾值電壓Vs3與閾值電壓Vs1相同,但閾值電壓Vs3可為比閾值電壓Vs1還小的電壓,也可為比閾值電壓s1還大的電壓。只要閾值電壓Vs3為閾值電壓s1以上,即可得到與上述的效果1相同的效果。
(總結)
第1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開關部(2);開關控制部(4);轉換部(10);無線部(5);緩衝部(14);及控制部(17)。開關部(2)使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交流電源(B1)向負載(Q1)的電力之供給,而使負載(Q1)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4)控制開關部(2)。轉換部(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5)使用由轉換部(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緩衝部(14)藉由以轉換部(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無線部(5)放電以作為直流電力。控制部(17)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控制無線部(5)。
依照該構成,藉由緩衝部(14)的放電電力而作動的無線部(5)會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受到控制。因此,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第2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1態樣,其中,控制部(17)控制無線部(5),俾使得伴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1)降低而降低無線部(5)的消耗電力。
依照該構成,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第3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1或者第2態樣,其中,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第1閾值電壓(Vs1)以下時,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
依照該構成,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閾值電壓以下時,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故可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以下。
第4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3態樣,其中,控制部(17)限制無線部(5)的傳送作為無線部(5)的動作之限制。
依照該構成,則限制無線部(5)的動作時可維持無線部(5)的接收功能。藉此,可確保針對從外部傳送的控制訊號之響應性。
第5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4態樣,其中,無線部(5)在進行傳送之前,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或者失敗,在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時進行傳送,在判定載波感測失敗時停止傳送。控制部(17)藉由使無線部(5)判定載波感測失敗,而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
依照該構成,可利用無線部(5)的載波感測之處理而禁止無線部(5)的傳送。
第6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4或者第5態樣,其中,控制部(17)禁止藉由無線部(5)而開始新的傳送作為無線部(5)的動作之限制。
依照該構成,可避免在傳送的途中使傳送停止,結果,可提升無線部(5)的傳送之響應性。
第7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4~第6態樣的任一態樣,其中,控制部(17)允許無線部(5)進行特定的傳送。
依照該構成,可避免停止無線部(5)的所有傳送功能。
第8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2~第7態樣的任一態樣,其中,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比第1閾值電壓(Vs1)還小的第2閾值電壓(Vs2)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
依照該構成,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第2閾值電壓(Vs2)以下時,禁止無線部(5)的接收。因此,可進一步避免由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所供給的電源電壓降低為規定電壓(例如重設電壓)以下。
第9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8態樣,其中,控制部(17)在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為比第2閾值電壓(Vs2)還大的第3閾值電壓(Vs3)以上時,解除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
依照該構成,在第2閾值電壓(Vs2)的前後,可避免無線部(5)的接收之禁止及接收之禁止的解除重複數次。
第10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8態樣,其中,第3閾值電壓(Vs3)為第1閾值電壓(Vs1)以上。
依照該構成,可恢復無線部(5)的接收功能以及傳送功能。
第11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1~第10態樣的任一態樣,其中,無線部(5)在待機中進行每隔一定時間即重複可接收狀態及無法接收狀態的間歇接收。
依照該構成,可降低無線部(5)的待機中的接收之電力消耗。
第12態樣的負載控制裝置(1)如第11態樣,其中,間歇接收的週期比交流電力的交流週期還短。
依照該構成,可充分縮短間歇接收的週期之中的可接收期間。藉此,由於可降低1個可接收期間內的接收之消耗電力,故可避免由於無線部(5)的接收之電力消耗而使得緩衝部的儲存電荷一口氣降低。
第13態樣的負載控制方法為控制負載控制裝置(1)的負載控制方法。負載控制裝置(1)具備:開關部(2);開關控制部(4);轉換部(10);無線部(5);緩衝部(14);及控制部(17)。開關部(2)使交流電源(B1)與負載(Q1)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交流電源(B1)向負載(Q1)的電力之供給,而使負載(Q1)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4)控制開關部(2)。轉換部(10)將從交流電源(B1)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5)使用轉換部(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緩衝部(14)藉由以轉換部(10)轉換的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無線部(5)放電以作為直流電力。負載控制方法包含根據緩衝部(14)的輸出電壓(V4)而控制無線部(5)的控制處理。
第14態樣的程式為使電腦系統執行第13態樣的負載控制方法之用的程式。
依照該構成,可提供使處理器執行上述的負載控制方法之用的程式。
1:負載控制裝置
2:開關部
3:驅動電路
4:開關控制部
5:無線部(附加功能部)
6:電源部
10:整流電路(轉換部)
11:定電壓電路
12:定電流電路
14:緩衝部
16:DC-DC轉換器
17:控制部
20:遙控裝置
B1:交流電源
C1,C2,C3:平滑電容器
D1,D2:整流元件
H1,H2:電路
I2,I3,I4:輸出電流
M1,M2:開關元件
NP1,NP2,NP3,NP4:分支點
Q1:負載
V1,V2,V3,V4:輸出電壓

Claims (13)

  1. 一種負載控制裝置,其具備:開關部,其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其控制前述開關部;轉換部,其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其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緩衝部,其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及控制部,其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第1閾值電壓以下時,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動作,前述控制部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傳送作為前述無線部的動作之限制。
  2. 一種負載控制裝置,其具備:開關部,其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其控制前述開關部;轉換部,其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其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 緩衝部,其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及控制部,其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第1閾值電壓以下時,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動作,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比前述第1閾值電壓還小的第2閾值電壓以下時,禁止前述無線部的接收。
  3. 如請求項1或2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控制前述無線部,俾使得伴隨前述緩衝部的前述輸出電壓降低而降低前述無線部的消耗電力。
  4. 如請求項1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無線部在進行傳送之前,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或者失敗,在判定載波感測成功時進行傳送,在判定載波感測失敗時停止傳送,前述控制部藉由使前述無線部判定載波感測失敗,而禁止前述無線部的傳送。
  5. 如請求項1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禁止前述無線部開始新的傳送作為前述無線部的動作之限制。
  6. 如請求項1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允許前述無線部進行特定的傳送。
  7. 如請求項2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比前述第2閾值電壓還大的第3閾值電壓以上時,解除前述無線部的接收之禁止。
  8. 如請求項7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第3閾值電壓為前述第1閾值電壓以上。
  9. 如請求項1或2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無線部在待機中進行每隔一定時間即重複可接收狀態及無法接收狀態的間歇接收。
  10. 如請求項9的負載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間歇接收的週期比前述交流電力的交流週期還短。
  11. 一種負載控制方法,其控制負載控制裝置,該負載控制裝置具備:開關部,其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其控制前述開關部;轉換部,其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其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及緩衝部,其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 負載控制方法包含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的控制處理,在前述控制處理中,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第1閾值電壓以下時,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動作,在前述控制處理中,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傳送作為前述無線部的動作之限制。
  12. 一種負載控制方法,其控制負載控制裝置,該負載控制裝置具備:開關部,其使交流電源與負載之間導通及切斷,藉此,控制從前述交流電源向前述負載的電力之供給,而使前述負載動作及停止;開關控制部,其控制前述開關部;轉換部,其將從前述交流電源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無線部,其使用由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作動,然後與外部的通訊裝置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及緩衝部,其藉由以前述轉換部轉換的前述直流電力而以可放電的方式被充電,然後可將儲存的電力向前述無線部放電以作為前述直流電力,負載控制方法包含根據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而控制前述無線部的控制處理,在前述控制處理中,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第1閾值電壓以下時,限制前述無線部的動作,在前述控制處理中,在前述緩衝部的輸出電壓為比前述第1閾值電壓還小的第2閾值電壓以下時,禁止前述無線部的接收。
  13. 一種程式,其用於使電腦系統執行請求項11或12所記載的負載控制方法。
TW109117414A 2019-05-28 2020-05-26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TWI7344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9544 2019-05-28
JP2019099544A JP7458015B2 (ja) 2019-05-28 2019-05-28 負荷制御装置、負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060A TW202102060A (zh) 2021-01-01
TWI734495B true TWI734495B (zh) 2021-07-21

Family

ID=7350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414A TWI734495B (zh) 2019-05-28 2020-05-26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58015B2 (zh)
CN (1) CN112020194B (zh)
TW (1) TWI734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25705A (ja) * 2021-02-17 2022-08-29 株式会社 日立パワーデバイス 整流回路、整流回路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5876A (en) * 2003-02-07 2004-08-16 Nec Tokin Corp Power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CN103918157A (zh) * 2011-11-18 2014-07-09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充电***和数据传输***
TW201603459A (zh) * 2014-03-18 2016-01-16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負載控制裝置
TWM561822U (zh) * 2018-02-12 2018-06-11 Full Entpr Corp 單火線式無線電源控制裝置
TWI628890B (zh) * 2017-04-05 2018-07-01 旭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4505A (ja) 1999-09-27 2001-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間欠受信方法
JP3578124B2 (ja) * 2001-08-31 2004-10-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5039921A (ja) * 2003-07-18 2005-02-10 Sharp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1873755B (zh) * 2009-04-24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照明器具
JP2011029096A (ja) * 2009-07-28 2011-02-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CA3025336A1 (en) * 2010-09-30 2012-03-30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power
BR112013010672A2 (pt) * 2010-11-03 2020-10-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ositivo de acionamento para o acionamento de uma carga, emparticular uma unidade led, método de acionamento e equipamento luminoso
KR101850487B1 (ko) * 2011-06-21 2018-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공급제어장치
JP5853148B2 (ja) 2011-11-07 2016-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2線式負荷制御装置
JP5903673B2 (ja) * 2012-03-05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2線式負荷制御装置
JP5988202B2 (ja) * 2012-07-04 2016-09-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JP6205956B2 (ja) * 2012-07-31 2017-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源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DE102017108025A1 (de) * 2016-04-27 2017-11-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ignalsendevorrichtung, Signalempfangsvorrichtung, Leuchtsystem,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und Beleuchtungssystem
JP2018026937A (ja) * 2016-08-09 2018-02-1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6748541B2 (ja) 2016-09-28 2020-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0249500B (zh) * 2017-02-03 2022-07-22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不间断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15876A (en) * 2003-02-07 2004-08-16 Nec Tokin Corp Power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TWI235561B (en) * 2003-02-07 2005-07-01 Nec Tokin Corp Power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CN103918157A (zh) * 2011-11-18 2014-07-09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充电***和数据传输***
TW201603459A (zh) * 2014-03-18 2016-01-16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負載控制裝置
TWI628890B (zh) * 2017-04-05 2018-07-01 旭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TWM561822U (zh) * 2018-02-12 2018-06-11 Full Entpr Corp 單火線式無線電源控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060A (zh) 2021-01-01
JP7458015B2 (ja) 2024-03-29
JP2020195217A (ja) 2020-12-03
CN112020194A (zh) 2020-12-01
CN112020194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3482B2 (en) Lighting power supply
US10461573B2 (e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mergency lighting means
US20150048685A1 (en) Lamp unit power supply system
EP2713677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LED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M574786U (zh) 電力轉換器及一次控制器
US20210227663A1 (en) Led light
EP2670223B1 (en) Lighting system with reduced standby power
TWI734495B (zh)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KR101306021B1 (ko) 비상시 저전압 배터리로 동작 가능한 led 조명 구동 장치
KR20060091822A (ko) 비상조명등
CN113726176B (zh) 具有延迟高压供电的转换电路、控制器及其延时高压供电方法
US8890487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standby power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20087892A (ja) 負荷制御装置
JP2020036419A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
WO2019078240A1 (ja) 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TWI733469B (zh) 負載控制裝置、負載控制方法及程式
US10397999B2 (en) Lighting controller, a light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KR102121193B1 (ko) 플리커 현상을 방지하는 IoT 조명 스위치 모듈
JPH11341397A (ja) リモコン待機電源装置
JP7115049B2 (ja)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CN112689356A (zh) 开关控制电路和方法、灯具
JP7512642B2 (ja) 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19227241U (zh) 一种唤醒电路
JP7310991B2 (ja)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3852337B2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