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253B -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0253B
TWI720253B TW106132943A TW106132943A TWI720253B TW I720253 B TWI720253 B TW I720253B TW 106132943 A TW106132943 A TW 106132943A TW 106132943 A TW106132943 A TW 106132943A TW I720253 B TWI720253 B TW I7202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quid crystal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er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437A (zh
Inventor
松本寿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908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88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25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58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s, e.g. wire grids, conductiv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即便在外光較強的環境下亦能夠確保良好的視認性之特定IPS模式液晶單元用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用偏光板組,其中,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正交,λ/4板配置在第1偏光片與液晶單元之間,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45°,λ/2板配置在第2偏光片與液晶單元之間,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45°,λ/4板的遲相軸與λ/2板的遲相軸平行,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正交關係。

Description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近年來,消耗電力較低、以低電壓動作、輕量且薄型的液晶顯示器係急速地普及為行動電話、可攜式資訊終端、電腦用的螢幕、電視等資訊用顯示裝置。伴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已提案各式各樣模式的液晶顯示器且逐漸地消除反應速度、對比、視野角狹窄之液晶顯示器的問題點。
伴隨著行動電話和可攜式資訊終端,在室外使用之機會增加,在太陽光等外光較強的情況,具備有先前的液晶單元及先前的偏光板組之液晶顯示裝置,出現外光的反射強且不容易視認液晶畫面之問題。
就針對該問題之對策而言,通常採用藉由將低反射層設置在視認側偏光板表面而減低外光反射,或將圓偏光板使用在視認側偏光板而減低外光反射的對策。
但是,僅藉由前述的低反射層時,在如外光的照度超過5000 lux的環境下,視認性會顯著地降低。
又,IPS模式液晶通常面內相位差值為250nm至380nm,故,難以將圓偏光板配置為視認側偏光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28498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在如外光的照度超過5000 lux的環境下亦能夠確保良好的視認性之特定IPS模式液晶單元用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作為實施形態1,本發明提供下述[1]至[6]。
[1]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為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 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2]如[1]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positeive C plate)。
[3]如[1]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4]如[2]或[3]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150nm至-250nm。
[5]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6]如[5]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又,作為實施形態2,本發明提供下述[7]至[12]。
[7]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平行,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正交,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8]如[7]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9]如[7]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10]如[8]或[9]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 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
[11]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7]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12]如[11]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又,作為實施形態3,本發明提供下述[13]至[18]。
[13]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平行,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正交, 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14]如[13]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4板之間之正C板。
[15]如[13]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係包含配置在前述偏光片與前述λ/4板之間之正C板。
[16]如[14]或[15]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
[17]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13]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18]如[17]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又,作為實施形態4,本發明提供下述[19]至[24]。
[19]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 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IPS模式對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20]如[19]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21]如[19]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22]如[20]或[21]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150nm至-250nm。
[23]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19]至[2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24]如[23]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又,作為實施形態5,本發明提供下述[25]至[29]。
[25]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λ/2板及正C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正C板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IPS模式對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26]如[25]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
[27]如[25]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 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
[28]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25]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29]如[28]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又,作為實施形態6,本發明提供下述[30]至[34]。
[30]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λ/4板及正C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正C板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 -150nm,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31]如[30]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正C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λ/4板之間。
[32]如[30]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正C板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4板之間。
[33]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30]至[3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34]如[33]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組時,能夠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外光的反射且即便在如室外之外光較強的環境下,亦能夠確保良好的視認性之液晶顯示裝置。
1:偏光板的吸收軸
2:λ/4板的遲相軸
3: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
4:λ/2的遲相軸
5:偏光板的吸收軸
10:視認側偏光板
20:背面側偏光板
30、50:偏光板
31a、31b、51a、51b:保護膜
32:第1偏光片
36:表面處理層
34、54:正C板
35:λ/4板
52:第2偏光片
55:λ/2板
61:亮度提升膜
60:液晶單元
第1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4及5之偏光板組的較佳層結構的例子之概略剖面圖。
第2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IPS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軸構成的例子之概略圖。
第3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之IPS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軸構成的例子之概略圖。
第4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及6之偏光板組的較佳層結構的例子之概略剖面圖。
第5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之IPS液晶顯示裝置之較佳軸構成的例子之概略圖。
第6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及5之IPS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軸構成的例子之概略圖。
第7圖(a)及(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之IPS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軸構成的例子之概略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液晶面板使用適當的圖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該等實施形態所限定者。
第1圖(a)至(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4及5之偏光板的較佳層結構的例子之概略剖面圖。參照第1圖(a)至(b)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4及5之偏光板。在第1圖(a)至(b)顯示之偏光板組包含:在偏光板30的一面積層λ/4板35而成者作為視認側偏光板10;以及,在偏光板50的一面積層正C板54及λ/2板55,且在偏光板50的另一面積層亮度提升膜61而成者作為背面側偏光板20。
第4圖(a)至(b)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及6之偏光板的較佳層結構的例子之概略剖面圖。參照第4圖(a)至(b)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及6之偏光板。在第4圖(a)至(b)顯示之偏光板組包含:在偏光板30的一面積層λ/4板35及正C板34而成者作為視認側偏光板10;以及,在偏光板50的一面積層λ/2板55,且在偏光板50的另一面積層亮度提升膜61而成者作為背面側偏光板20。
[構成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各構件]
本發明的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包含偏光板30及偏光板50。
[偏光片]
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通常係經過下述步驟製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進行單軸延伸之步驟;藉由使用二色性色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染色使其吸附二色性色素之步驟;以硼酸水溶液處理吸附二色性色素後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膜之步驟;及在使用硼酸水溶液處理後進行水洗之步驟。
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者,能夠使用聚乙酸乙烯系樹脂經皂化者。聚乙酸乙烯系樹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同元聚合物之聚乙酸乙烯酯以外,可舉出和能夠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的其他單體之共聚物等。作為能夠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的其他單體者,例如可舉出:不飽和羧酸類、烯烴類、乙烯醚類、不飽和磺酸類、及具有銨基之丙烯醯胺類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通常為85至100 mol%左右,以98mol%以上為佳。該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被改質,例如亦能夠使用經醛類改質後的聚乙烯基甲縮醛及聚乙烯基乙縮醛等。又,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聚合度通常為1,000至10,000左右,以1,500至5,000左右為佳。
將如此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而成者,能夠使用為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的坯膜。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之方法係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眾所周知的方法來製膜。聚乙烯醇系坯膜的膜厚係沒有特別限制,例如10μm至150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樹脂膜的單軸延伸,係能夠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與染色同時、或染色後進行。在染色之後進行單軸延伸時,該單軸延伸可在硼酸處理之前或硼酸處理中進行。又,亦可在該等複數個階段進行單軸延伸。
在單軸延伸時,可在周速度不同的輥筒之間進行單軸延伸,亦可使用熱輥進行單軸延伸。又,單軸延伸可為在大氣中進行延伸之乾式延伸,亦可為使用溶劑在聚乙烯醇系樹脂膜經膨潤後的狀態下進行延伸之濕式延伸。延伸倍率通常為3至8倍左右。
作為使用二色性色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染色之方法,例如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在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之方法。作為二色性色素者,具體而言使用碘和二色性染料。又,聚乙烯醇系樹脂膜,係以在染色處理之前預先施行浸漬於水的處理為佳。
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時,通常為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在含有碘及碘化鉀之水溶液而染色之方法。在該水溶液之碘含量通常為水每100重量份0.01至1重量份左右。又,碘化鉀含量通常為水每100重量份為0.5至20重量份左右。在染色所使用的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20至40℃左右。
又,在該水溶液的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20至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使用二色性染料作為二色性色素時,通常為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在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染料之水溶液而染色之方法。在該水溶液之二色性染料的含量通常為水每100重量份為1×10-4至10重量份左右,以1×10-3至1重量份左右為佳。該水溶液亦可含有硫酸鈉等無機鹽作為染色助劑。在染色所使用的二色性染料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20至80℃左右。又,在該水溶液的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10至1,800秒左右。
使用二色性色素之染色後的硼酸處理,通常為能夠藉由將經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來進行。
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之硼酸的量,通常為水每100重量份為2至15重量份左右,以5至12重量份為佳。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時,該含硼酸的水溶液以含有碘化鉀為佳。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之碘化鉀的量通常為水每100重量份為0.1至15重量份左右,以5至12重量份左右為佳。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之浸漬時間通常為60至1,200秒左右,以150至600秒左右為佳,以200至400秒左右為較佳。含硼酸的水溶液的溫度通常為50℃以上,以50至85℃為佳,以60至80℃為較佳。
硼酸處理後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膜通常為進行水洗處理。水洗處理係例如能夠藉由將經硼酸處理後的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在水中來進行。水洗處理之水的溫度通常為5至40℃左右。又,浸漬時間通常為1至120秒左右。
水洗後係施行乾燥處理,而能夠得到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
乾燥處理能夠使用熱風乾燥機和遠紅外線加熱器而進行。乾燥處理的溫度通常為30至100℃左右,以50至80℃為佳。乾燥處理時間通常為60至600秒左右,以120至600秒為佳。
藉由乾燥處理,能夠將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的水分率減低至實用程度為止。其水分率通常為5至20重量%,以8至15重量%為佳。水分率低於5重量%時,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的可撓性喪失,而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在其乾燥後,有損傷或斷裂之情形。又,水分率超過20重量%時,第1偏光片32及第2偏光片52的熱安定性有惡化之情形。
如上述進行,能夠製造在聚乙烯醇系樹脂膜吸附配向有二色性色素之偏光片。
又,在偏光片的製造步驟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的延伸、染色、硼酸處理、水洗步驟、乾燥步驟,例如亦可依據日本特開2012-159778號所記載的方法而進行。如該文獻記載的方法,使用藉由將聚乙烯醇系樹脂塗佈在基材膜來形成作為偏光片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亦有用。
為了將在高溫環境下之偏光片的收縮力抑制為較低,係以將偏光片的厚度設為15μm以下為佳,以設為12μm以下為較佳。從能夠賦予良好的光學特性之觀點而言,偏光片的厚度通常為3μm以上。
藉由使用在高溫環境下的收縮力經抑制之偏光片,亦能夠抑制伴隨著偏光片的收縮之經由λ/2板和λ/4板的歪斜引起之相位差變化,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時能夠成為顯示不均為較小的偏光板。
保持在80℃的溫度240分鐘時,偏光片之吸收軸方向的寬度每2mm的收縮力,係以2N/2mm以下為佳。因為該收縮力超過2N/2mm時,在高溫環境下的尺寸變化量變大且偏光片的收縮力變大,所以λ/2板和λ/4板容易歪斜,進而有在偏光片容易產生裂紋之傾向。降低延伸倍率時,又,將偏光片的厚度變薄時,偏光片的收縮力有成為2N/2mm以下之傾向。收縮力的測定方法係依照後述實施例的方法。
以在偏光片的至少一面積層保護膜為佳,亦可在兩面皆具有保護膜。保護膜31a、31b、51a、51b係能夠由透明的樹脂膜所構成。特別是以具有優異的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水分遮蔽性等的材料構成為佳。在本說明書中,所謂透明的樹脂膜,係指在可見光區域的單體穿透率為80%以上之樹脂膜。
為了偏光板的膜化,藉由使正C板34、正C板54、λ/4板35、λ/2板55具有作為保護膜之功用,而將保護膜31b、51b省略亦是有效的手段。又,同樣地,為了偏光板的膜化,藉由使亮度提升膜61具有作為保護膜之功用,而將保護膜51a省略亦是有效的手段。
作為保護膜31a、31b、51a、51b者,能夠使用由纖維素系樹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等在該領域被廣泛地作為先前保護膜的形成材料使用之材料所形成之膜。
該等樹脂亦可在不損害透明性之範圍,調配適當的添加物。
作為添加物者,例如能夠舉出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滑劑、造核劑、防霧劑、抗黏結劑、相位差減低劑、安定劑、加工助劑、塑化劑、耐衝撃助劑、消光劑、抗菌劑、防霉劑等。該等添加物亦可併用複數種。
作為從如上述之樹脂製膜成膜之方法,係適當地選擇任意最佳方法即可。例如能夠使用將溶解在溶劑之樹脂,流延在金屬製條帶或轉筒且將溶劑乾燥去除而得到膜之溶劑澆鑄(solvent casting)法;及藉由將樹脂加熱至其熔融溫度以上,進行混煉且從模具擠出、冷卻來得到膜之熔融擠製法等。在熔融擠製法係能夠擠製單層膜,亦能夠同時擠製多層膜。
又,為了改善隔著偏光太陽眼鏡觀看畫面時之視認性,亦可在保護膜31a使用將對前述膜進行延伸處理而成之相位差板。從提升視認性的觀點而言,係以使作為相位差板之λ/4板的遲相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之夾角成為大略45°之方式配置為佳。又,在與長條狀偏光膜積層時,因為能夠採用滾筒至滾筒(roll to roll)之方式使對長條的長邊方向之夾角延伸為大略45°或135°來製造偏光板而為佳。
[保護膜31a的表面處理層36]
保護膜31a亦可在與第1偏光片32所貼合之面為相反側的面具有表面處理層36。作為該表面處理層36者,可舉出例如具有微細的表面凹凸形狀之硬塗層。硬塗層係以其鉛筆硬度比H更硬為佳。其鉛筆硬度為H或比其更小時,容易在表面產生損傷且損傷時與液晶顯示裝置的視認性變差。鉛筆硬度係依據JIS K 5600-5-4:1999「塗料一般試驗方法-第5部:塗膜的機械性質-第4節:刮擦硬度(鉛筆法)」而求取,且以使用各硬度的鉛筆刮擦時,不會產生損傷之最硬的鉛筆硬度來表示。
具有表面處理層36之保護膜31a,其霧度值以成為0.1至45%的範圍,進而以成為5至40%的範圍為佳。霧度值成為大於45%的區域時,雖然能夠減低外光的映入,但是黑顯示畫面的緻密性降低。又,霧度值低於0.1%時,因為無法得到充分的防眩性能且外光映入畫面而不佳。在此,霧度值係依照JIS K 7136:2000「塑膠-透明材料的霧度之求取方法」而求取。
具有微細的表面凹凸形狀之硬塗層,係能夠藉由將含有機微粒子或無機微粒子的塗膜形成在樹脂膜表面之方法;形成含有或不含有有機微粒子或無機微粒子的塗膜之後,按壓在附有凹凸形狀的輥筒之方法;例如能夠使用壓花法等而形成。如此之塗膜,係例如能夠使用將含有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的黏結劑成分、及有機微粒子或無機微粒子之塗佈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佈在樹脂膜表面之方法等來形成。
保護膜31a係除了施以兼作硬塗層之前述防眩處理(霧度賦予處理)之外,亦可施行如抗反射層、抗靜電處理、防污處理、或抗菌處理之各種追加的表面處理,亦可形成包含液晶性化合物和其高分子量化合物等之塗覆層。特別是形成反射率3%以下的抗反射層時,因為即便10000Lux以上亦能夠不損害視認性而適合使用。此外,抗靜電功能係除了表面處理以外,亦可賦予在例如黏著劑(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層等偏光板的其他部分。
[保護膜31b、51b]
作為保護膜31b、51b,因為容易控制遲滯值且容易取得,以纖維素系樹脂或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為佳。
纖維素系樹脂可為在纖維素的羥基中之氫 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經乙醯基、丙醯基及/或丁醯基取代之纖維素的有機酸酯或混合有機酸酯。例如可舉出:纖維素的乙酸酯、丙酸酯、酪酸酯、及由該等混合酯等所構成者。尤其是以三乙酸纖維素、二乙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等為佳。
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係例如將如降莰烯及其他環戊二烯衍生物之環狀烯烴單體,在觸媒的存在下進行聚合而得到者。使用如此之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時,容易得到具有後述預定遲滯值之保護膜。
作為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例如可舉出:將從環戊二烯與烯烴類或(甲基)丙烯酸或其酯類,藉由Diels-Alder反應而得到的降莰烯或其衍生物作為單體進行開環複分解聚合,隨後藉由氫化而得到之樹脂;將從二環戊二烯與烯烴類或(甲基)丙烯酸或是其酯類,藉由Diels-Alder反應而得到的四環十二烯或其衍生物作為單體進行開環複分解聚合,隨後藉由氫化而得到之樹脂;將選自降莰烯、四環十二烯、該等的衍生物、及其他的環狀烯烴單體之至少2種單體同樣地進行開環複分解共聚合,隨後藉由氫化而得到之樹脂;及使如降莰烯、四環十二烯、或該等的衍生物之環狀烯烴與具有鏈狀烯烴及/或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進行加成共聚合而得到之樹脂等。
作為從上述的樹脂製膜成膜之方法,係適當地選擇任意的最佳方法即可。例如能夠使用將經溶解在溶劑之樹脂,流延在金屬製條帶或轉筒且將溶劑乾燥去除 而得到膜之溶劑澆鑄法;及將樹脂加熱至其熔融溫度以上,進行混煉且從模具擠出、冷卻來得到膜之熔融擠製法等。在熔融擠製法,能夠擠製單層膜亦能夠同時擠製多層膜。
為了抑制因保護膜31b、51b的偏光消除所引起的偏光度降低,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以10nm以下為佳。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從面內的平均折射率減去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後之值乘以膜厚度而得到之值且以下述式(a)定義。又,面內的相位差值Re係以10nm以下為佳。面內的相位差值Re係面內的折射率差乘以膜厚度而得到之值且以下述式(b)定義。
Rth=[(nx+ny)/2-nz]×d (a)
Re=(nx-ny)×d (b)
式中,nx係膜面內的x軸方向(面內遲相軸方向)之折射率,ny係膜面內的y軸方向(面內進相軸方向,在面內對x軸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nz係對膜面垂直的z軸方向(厚度方向)之折射率,且,d為膜厚度。
在此,相位差值可為在可見光的中心附近之500至650nm左右的範圍的任意波長之值,惟在本說明書將在波長590nm之相位差值設為標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及面內的相位差值Re能夠使用市售的各種相位差計測定。
作為將樹脂膜的面內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控制在10nm以下的範圍內之方法,可舉出在製造 膜時,將在面內及厚度方向殘留的歪斜極力減小之方法。例如在上述溶劑澆鑄法,能夠採用使該流延樹脂溶液乾燥時所產生之面內及厚度方向的殘留收縮應變藉由熱處理來緩和之方法等。另一方面,在上述熔融擠製法,為了防止將樹脂膜從模具擠出至冷卻為止之期間被延伸,能夠採用將從模具至冷卻轉筒為止的距離極力縮短,並且以膜不被延伸的方式控制擠製量及冷卻轉筒的旋轉速度之方法等。又,與溶劑澆鑄法同樣地,亦能夠採用使在所得到的膜殘留之應變藉由熱處理來緩和之方法。
[λ/2板55]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至5,作為λ/2板55係以由具有優異的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水分遮蔽性等之材料所構成為佳。例如,能夠舉出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降莰烯系樹脂等)之聚烯烴系樹脂;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之纖維素酯系樹脂等纖維素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液晶組成物;或該等混合物、共聚物等。其中,因為包含聚碳酸酯系樹脂及液晶組成物之膜具有正波長分散性,所以適合使用。
在此,所謂正波長分散性係指滿足下述式(c)。()內的數字係相位差值的測定波長(單位nm)。
Re(450)>Re(590)>Re(650) (c)
又,在本發明作為λ/2板55的相位差值,係意指放置在測定波長590nm之相位差值Re為200nm至 300nm。在本發明,λ/2板55係下述式(d)定義之Nz係數較佳為0.8至1.2的範圍。更佳為0.95至1.05的範圍。
Nz=Re/Rth+0.5 (d)
λ/2板係在不損害透明性之範圍,亦可調配適當的添加物。作為添加物者,可舉出例如: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滑劑、造核劑、防霧劑、抗黏結劑、相位差減低劑、安定劑、加工助劑、塑化劑、耐衝撃助劑、消光劑、抗菌劑、防霉劑等。該等添加物亦可併用複數種。
作為聚碳酸酯系樹脂者係指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系樹脂例如能夠使用下述方法而得到:藉由界面聚縮合法或熔融酯交換法使二元酚與碳酸酯前驅物反應之方法;藉由固相酯交換法使碳酸酯預聚物聚合之方法;及藉由開環聚合法使環狀碳酸酯化合物聚合之方法等。
作為二元酚者,係以從選自由雙酚A、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苯基)丁烷、2,2-雙(4-羥苯基)-3-甲基丁烷、2,2-雙(4-羥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雙(4-羥苯基)-4-甲基戊烷、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及α,α’-雙(4-羥苯基)-間二異丙基苯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二元酚而得到的同元聚合物或共聚物為佳,特別適合使用雙酚A的同元聚合物、以及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與選自雙酚A、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及α,α’-雙(4-羥苯基)-間二異丙基苯之至少1種二元酚的共聚物。
作為上述碳酸酯前驅物者,能夠使用羰基鹵、碳酸酯或鹵甲酸酯等,具體而言,可舉出光氣、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的二鹵甲酸酯等。
作為由上述的樹脂製膜成膜之方法,係適當地選擇任意最佳方法即可。例如能夠使用下列等方法:將經溶解在溶劑之樹脂流延至金屬製條帶或轉筒,且將溶劑乾燥去除而得到膜之溶劑澆鑄法;藉由將樹脂加熱至其熔融溫度以上,而且混煉且從模具擠出、冷卻來得到膜之熔融擠製法。在熔融擠製法,能夠擠製單層膜,亦能夠同時擠製多層膜。
為了對如此製膜而成之膜賦予預定相位差值較佳為進行延伸處理。延伸能夠採用單軸延伸/逐次雙軸延伸/同時雙軸延伸等任意最佳的延伸方法。
液晶組成物較佳是其液晶相為向列相(向列液晶)。液晶材料的液晶性之表現機構可為易溶,亦可為向熱性。液晶材料的配向狀態較佳為水平配向。作為液晶材料者,例如能夠使用液晶聚合物和液晶單體。液晶聚合物及液晶單體係能夠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在本發明作為λ/2板使用時,較佳為液晶組成物的硬化層。具體而言,液晶組成物含有液晶性單體時,該液晶性單體係以含有聚合性單體及/或交聯性單體為佳。藉由使液晶性單體聚合或交聯,能夠固定液晶性單體的配向狀態。在使液晶性單體配向之後,例如使液晶性單體彼此聚合或交聯時,能夠藉此而將上述配向狀態固定。 在此,藉由聚合而形成聚合物且藉由交聯而形成三維網狀結構,但是該等為非液晶性。因此,所形成的相位差層,例如不會因在液晶性化合物之特有的溫度變化而產生轉移至液晶相、玻璃相、結晶相之情形。其結果,相位差層係不被溫度變化影響而能夠成為具有非常優異的安定性之層。
作為上述液晶單體,可舉出BASF公司的商品名LC242、Merck公司的商品名E7、Wacker-Chem公司的商品名LC-Sillicon-CC3767。該等液晶單體係能夠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上述液晶單體顯示液晶性之溫度範圍係按照其種類而不同。具體而言,該溫度範圍較佳為40至120℃,更佳為50至100℃,最佳為60至90℃。
液晶硬化層係能夠以可得到作為λ/2板的最佳功能之方式設定。換言之,厚度係能夠以可得到需要的光學特性之方式設定。相位差層的厚度較佳為0.5至10μm,更佳為0.5至8μm,特佳為0.5至5μm。
作為藉由液晶組成物的塗佈、配向而製造表現出光學異方性的膜之方法,能夠採用任意適當的方法。例如可舉出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的基材膜表面施行配向處理,且在該表面塗佈上述含有液晶組成物的塗佈液而形成液晶硬化層之方法。塗佈液亦可含有聚合起始劑、交聯劑、界面活性劑、溶劑等。作為配向處理,能夠採用任意適當的配向處理。具體而言,可舉出機械性配向處理、物理性配向處理、化學性配向處理。
作為機械性配向處理的具體例,可舉出摩擦處理、延伸處理。作為物理性配向處理的具體例,可舉出磁場配向處理、電場配向處理。作為化學性配向處理的具體例,可舉出斜向蒸鍍法、光配向處理。較佳為摩擦處理。配向處理可直接在基材膜表面施行,亦可在基材膜上形成任意適當的配向膜(作為代表的是矽烷偶合劑層、聚乙烯醇層或聚醯亞胺層)並且對該配向膜施行。施行摩擦處理時,係以直接在基材膜表面施行為佳。
上述配向處理的配向方向,係能夠按照上述需要的角度而設定。藉由進行配向處理,因為液晶材料係能夠按照基材膜的配向方向而配向,所以所形成的液晶硬化層的遲相軸係實質上與基材膜的配向方向相同。因此,例如第2偏光片52(長條狀)為在其長度方向具有吸收軸時,係在對基板(長條狀)的長度方向之角度為大略45°或大略135°的方向施行配向處理。藉由如此進行而形成液晶硬化層,能夠將第2偏光片52(偏光板)與λ/2板55以滾筒至滾筒之方式連續地積層。其結果,能夠顯著地縮短製造步驟。
[λ/4板35]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2、4及5,作為λ/4板35特別是以由具有優異的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水分遮蔽性等之材料所構成為佳。作為λ/4板35的材料,亦能夠由形成前述保護膜之樹脂來構成,但是以使用苯乙烯系的材料為佳。苯乙烯系的材料在滿足折射率的關係式nz>nx≧ny之觀點而言為佳,但是因為其的易碎性,故不適合單獨使用。因此,在本發明,係以使用在包含苯乙烯系樹脂之芯層的兩面,形成有包含含有橡膠粒子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的表層之3層結構所構成的相位差膜為佳。又,前述相位差膜因為具有正波長分散性故亦較佳。
又,在本發明作為λ/4板35的相位差值,係意指在測定波長590nm之相位差值Re為120nm至160nm。又,由下述式(d)定義之Nz係數為-0.5至0.5的範圍,較佳為-0.2至0.2的範圍。
Nz=(nx-nz)/(nx-ny)=Re/Rth+0.5 (d)
λ/4板35亦可在不損害透明性之範圍,調配適當的添加物。作為添加物者,可舉出例如: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滑劑、造核劑、防霧劑、抗黏結劑、相位差減低劑、安定劑、加工助劑、塑化劑、耐衝撃助劑、消光劑、抗菌劑、防霉劑等。該等添加物亦可併用複數種。
構成芯層之苯乙烯系樹脂係除了能夠是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同元聚合物以外,亦能夠是苯乙烯或是其衍生物與其他共聚合性單體之二元或其以上的共聚物。在此,所謂苯乙烯衍生物係指在苯乙烯鍵結有其他基之化合物,可舉出例如:如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鄰乙基苯乙烯、對乙基苯乙烯之甲基苯乙烯;如羥基苯乙烯、第三丁氧基苯乙烯、 乙烯基苯甲酸、鄰氯苯乙烯、對氯苯乙烯之將羥基、烷氧基、羧基、鹵素等導入至苯乙烯的苯核而成之取代苯乙烯等。亦能夠使用如在日本特開2003-90912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04-167823號公報所揭示的三元共聚物。苯乙烯系樹脂係以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與選自丙烯腈、順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丁二烯之至少1種單體的共聚物為佳。芯層的苯乙烯系樹脂係以由耐熱性者所構成為佳,通常其Tg為100℃以上。苯乙烯系樹脂的較佳Tg為120℃以上。
由苯乙烯系樹脂所構成之芯層,係以其厚度成為10至100μm之方式設定為佳。其厚度未達10μm時,有藉由延伸不容易顯現充分的遲滯值之情形。另一方面,其厚度超過100μm時,有膜的衝撃強度容易變弱,並且因外部應力所引起的遲滯值變化變大之傾向,而且應用在液晶顯示裝置時容易產生白點等且顯示性能容易低落。
配置在包含前述的苯乙烯系樹脂之芯層的兩面之表層,係由在(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所構成。
在此,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丙烯酸烷基酯的同元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與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等。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者,具體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又,作為丙烯酸烷基酯者,具體可舉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等。如此之(甲基) 丙烯酸系樹脂,係能夠使用市售之泛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又,(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中,亦包含被稱為耐衝撃(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者,又,亦包含在主鏈中具有戊二酸酐結構和內酯環結構之被稱為高耐熱(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者。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調配的橡膠粒子較佳為丙烯酸系者。所謂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係指以如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成分,在多官能單體的存在下使其聚合而得到之具有橡膠彈性的粒子。如此之具有橡膠彈性的粒子可為以單層形成者,亦可為具有至少1層橡膠彈性層之多層結構體。作為多層結構的丙烯酸系橡膠粒子,可舉出下列:將如前述具有橡膠彈性的粒子作為核,使用硬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覆蓋其周圍而成者;將硬質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作為核,使用如前述具有橡膠彈性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覆蓋其周圍而成者;以及使用具有橡膠彈性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覆蓋硬質的核周圍,而且使用硬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物覆蓋其周圍而成者等。該等橡膠粒子,係由彈性層所形成的粒子的平均直徑為通常在50至400nm左右的範圍。
在構成表層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之前述橡膠粒子的含量,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每100重量份,通常5至50重量份左右。因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係以將該等混合後的狀態市售,所以能夠使用其市售品。作為調配有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甲基) 丙烯酸系樹脂的市售品之例子,可舉出由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所銷售之“HT55X”、“TECHNOLLOY(註冊商標)S001”等。如此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通常為具有160℃以下的Tg,其較佳Tg為120℃以下,進而為110℃以下。
包含調配有橡膠粒子、較佳為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之表層,係以使其厚度成為10至100μm為佳。
使其厚度成為未滿10μm時,製膜有變難之傾向。另一方面,厚度超過100μm時,該(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層的遲滯值有變成不能忽視之傾向。
如前述,在本發明所使用的相位差膜,包含苯乙烯系樹脂之芯層,其Tg係以120℃以上為佳,另一方面,包含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的表層,其Tg為120℃以下,進而以110℃以下為佳。兩者的Tg不重疊,而且較佳為相較於包含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之表層,使包含苯乙烯系樹脂的芯層具有較高的Tg。
製造本發明所使用的相位差膜,係例如將苯乙烯系樹脂、與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共擠製,隨後進行延伸即可。
此外,亦能夠採用在製造各個單層的膜之後,藉由熱積層使其熱熔接且將其延伸之方法。
在該相位差膜,係設為在包含苯乙烯系樹脂的芯層之兩面,形成有包含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的表層之3層結構。在該3層結構,配置在兩面之表層通常設為幾乎相同厚度。
藉由如此地設為3層結構,包含調配有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之表層係作用為保護層,且成為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和耐藥品性者。
如上述所構成的相位差膜,係藉由延伸而賦予面內遲滯值。延伸係能夠藉由眾所周知的縱向單軸延伸和拉幅機橫向單軸延伸、同時雙軸延伸、逐次雙軸延伸等而進行,且以能夠得到所需要的遲滯值之方式延伸即可。
例如,第1偏光片32(長條狀)係在其長度方向具有吸收軸時,係以遲相軸成為大略45°或大略135°的方向之方式施行延伸處理。藉由如此進行,能夠將第1偏光片32(偏光板)與λ/4板35以滾筒至滾筒之方式連續地積層。其結果,能夠顯著地縮短製造步驟。
此外,在本發明例示構成樹脂多層膜之第1層及第2層的厚度,這是在延伸前之值,在延伸後的相位差膜,各層的厚度之下限亦可稍微低於前述的值。但是,使延伸後亦具有前述範圍的厚度為更佳。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及6,作為λ/4板35,係能夠使用在實施形態1至5之乙λ/2板55的材料所製造之相位差膜。
又,作為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及6之λ/4板的相位差值,係意指在測定波長590nm之相位差值Re為120nm至160nm。又,λ/4板之下述式(d)定義之Nz係數以0.8至1.2的範圍為佳。較佳為0.95至1.05的範圍。
Nz=Re/Rth+0.5 (d)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作為λ/2板55者,能夠使用在實施形態1、2、4及5之以λ/4板35的材料所製造的相位差膜。
又,作為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之λ/2板的相位差值,係意指在測定波長590nm之相位差值Re為200nm至300nm。又,下述式(d)定義之Nz係數為-0.5至0.5的範圍,較佳為-0.2至0.2的範圍。
Nz=(nx-nz)/(nx-ny)=Re/Rth+0.5 (d)
[正C板34、54]
在本發明所使用的正C板,係指nx與ny為實質上相等的正單軸性且在膜法線方向具有光學軸之相位差膜。以折射率表示時,係具有nx≒ny<nz的關係性之相位差膜。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及4中,正C板54之面內的遲滯值Re以20nm以下為佳,以10nm以下為較佳。又,關於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以-150nm至-250nm為佳。較佳為-190nm至-220nm。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3、5及6中,正C板34、54之面內的遲滯值Re,係以20nm以下為佳,以10nm以下為較佳。又,關於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係以-50nm至-150nm為佳。較佳為-70nm至-120nm。
正C板34、54係只要具有前述光學特性, 關於其材料及形態沒有特別限制。例如能夠使用由雙折射聚合物膜所構成之相位差膜;及在透明支撐體上具有藉由塗佈或轉印形成低分子或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而形成的相位差層之相位差膜等之任一種。又,亦能夠將各自積層而使用。
由具有上述光學特性之雙折射聚合物膜所構成之相位差膜,係能夠容易地使用下述方法形成:將熱收縮性膜貼合,一邊加熱一邊施加預定張力而將高分子膜在膜的厚度方向延伸之方法;塗佈乙烯基咔唑系高分子並且使其乾燥之方法。又,作為從具有上述光學特性之液晶性化合物所形成之相位差層,能夠例示:將包含對掌性結構單元之膽固醇型碟狀液晶化合物和組成物,使其螺旋軸大略垂直地配向在基板之後,進行固定化而形成之層;及使折射率異方性為正棒狀液晶化合物和組成物大略垂直地配向在基板之後,進行固定化而形成之層等。棒狀液晶化合物可為低分子化合物,亦可為高分子化合物。
再者,不僅是一層相位差層,亦能夠將複數層的相位差層積層而構成顯示上述光學特性之相位差層。又,亦可使支撐體與相位差層之積層體全體為滿足上述光學特性而構成相位差層。作為所使用的棒狀液晶化合物,能夠適合使用在被配向固定之溫度範圍得到向列液晶相、碟狀液晶相、易溶液晶相狀態者。以能夠得到不搖晃且均勻垂直配向之顯示碟狀A相、B相之液晶為佳。就相較於向列液晶相,該等相之雙折射為較大且能夠使膜厚度成為較薄而 言,亦為較佳。而且特別是在添加劑的存在下,針對在適當的配向溫度範圍成為上述液晶狀態之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使用含有該添加劑及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之組成物而形成層,亦為較佳。
作為前述棒狀液晶性化合物者,適合使用:甲亞胺類、氧化偶氮基類、氰基聯苯類、氰苯基酯類、苯甲酸酯類、環己烷羧酸苯酯類、氰苯基環己烷類、氰基取代苯基嘧啶類、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類、苯基二
Figure 106132943-A0202-12-0034-10
烷類、二苯基乙炔類及烯基環己基苯甲腈類。不僅是如上述的低分子液晶性分子,亦能夠使用高分子液晶性分子。液晶分子係能夠適合使用具有藉由活性光線、電子射線、熱等而能夠產生聚合和交聯反應的部分結構者。該部分結構的個數為1至6個,較佳為1至3個。
包含將棒狀液晶性化合物固定為配向狀態而形成的相位差層時,係以使用使棒狀液晶性化合物實質上垂直配向且將其狀態固定而形成之相位差層為佳。所謂實質上垂直,係意指膜面與棒狀液晶性化合物的指向矢(director)的夾角為70°至90°的範圍內。可使該等液晶性化合物傾斜配向,亦可以傾斜角為慢慢地變化之方式使其混合配向。傾斜配向或混合配向的情況,平均傾斜角均以70°至90°為佳,以80°至90°為較佳,以85°至90°為最佳。
由棒狀液晶性化合物所形成的相位差層,係能夠藉由將含有棒狀液晶性化合物、依照需要之下述的聚合起始劑、空氣界面垂直配向劑、其他添加劑之塗佈液,塗佈在形成於支撐體上的垂直配向膜,而且使其垂直配向且將該配向狀態固定來形成。形成在暫時支撐體上時,亦能夠藉由將該相位差層轉印至支撐體上來製造。而且,不僅是1層的相位差層,亦可積層複數層的相位差層而構成顯示上述光學特性之相位差層。又,亦可使支撐體與相位差層的積層體全體滿足上述光學特性而構成相位差層。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3及6,亦可將由液晶性化合物所形成的正C板層重疊在前述λ/4板35上來形成。
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4及5,亦可將由液晶性化合物所形成的正C板層重疊在前述λ/2板55上來形成。
[亮度提升膜61]
亮度提升膜61亦被稱為反射型偏光片,能夠使用具有如將從光源(背光板)的射出光分離成為穿透偏光與反射偏光或散射偏光的功能之偏光轉換元件。如上述,藉由將亮度提升膜61配置在偏光板50上,利用反射偏光或散射偏光之回歸光而能夠使從偏光板50射出的直線偏光之射出效率提升。
亮度提升膜61係例如能夠為異方性反射偏光片。異方性反射偏光片的一例,係將一方的振動方向的直線偏光穿透,而將另一方的振動方向的直線偏光反射之異方性多層膜,其具體例為3M製的DBEF(日本特開平4-268505號公報等)。異方性反射偏光片的其他一個例子, 係膽固醇型液晶層與λ/4板的複合體,其具體例為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CF(日本特開平11-231130號公報等)。異方性反射偏光片的進一步其他例為反射格柵偏光片,其具體例係如對金屬施行微細加工而在可見光區域亦能夠射出反射偏光之金屬格子反射偏光片(美國專利第6288840號說明書等),及將金屬微粒子添加在高分子基質中且進行延伸而成的膜(日本特開平8-184701號公報)。
在亮度提升膜61之與偏光板50為相反側的面,亦可設置如硬塗層、防眩層、光擴散層、具有1/4波長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層之光學層。藉由形成光學層,能夠使與背光帶的密著性和顯示影像的均勻性提升。亮度提升膜61的厚度能夠為10至100μm左右,從偏光板的膜化之觀點而言,係以10至50μm為佳,較佳為10至30μm。
[各層的接著]
構成本發明的偏光板之各構件之間,係以設置任意適當的黏著劑層或接著劑層為佳。又,為了將偏光板貼合在液晶單元,係以將黏著劑層設置在偏光板表面為佳。在本實施形態,例如能夠將黏著劑設置在λ/4板35的外側,將黏著劑層設置在λ/2板55的外側。
作為形成接著劑層之接著劑,可舉出水系接著劑、藉由照射紫外線、電子射線而硬化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作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例如可舉出含有如丙烯酸系化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之組成物和如環氧系化合物的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之組成物。該等組成物係以分別含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陽離子聚合起始劑為佳。作為黏著劑,係以含有丙烯酸系樹脂之黏著劑(丙烯酸系黏著劑)為佳。
[液晶單元60]
液晶單元係具有一對基板、及被挾持在基板之間作為顯示媒介的液晶層。在一邊的基板(彩色濾光片基板)設置有彩色濾光片及黑色矩陣。另一邊的基板(主動矩陣基板)係設置有控制液晶的電光學特性之切換元件(代表的是TFT)、對該切換元件提供閘信號之掃描線及提供源信號之信號線、及像素電極。
此外,彩色濾光片亦可設置在主動矩陣基板側。上述基板之間隔(液晶單元間隙),係藉由間隔物而控制。在與上述基板間的液晶層接觸之側,係例如設置有由聚醯亞胺所構成之配向膜。
作為用以配置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至3之偏光板組的上述液晶單元的驅動模式,係採用在波長590nm之面內相位差值為100至200nm之IPS(面內切換;In-Plane Switching)模式。如此之液晶單元本身具有接近λ/4波長的面內相位差值,藉此能夠配置圓偏光板作為視認側偏光板且能夠使外光的反射大幅度地降低。
作為使液晶單元的面內相位差在波長590nm成為100nm至200nm之方法,能夠藉由調整液晶單元的液晶厚度而製造。例如,能夠藉由將液晶單元的液晶厚度調整成為1至2μm左右來製造具有所需要的面內相位 差值之液晶單元。
作為用以配置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至6之偏光板組之上述液晶單元的驅動模式,係採用在波長590nm之面內相位差值為400至500nm之IPS(In-Plane Switching)模式。如此之液晶單元本身具有接近3λ/4波長的面內相位差值,藉此能夠配置圓偏光板作為視認側偏光板且能夠使外光的反射大幅度地降低。
作為使液晶單元的面內相位差在波長590nm成為400nm至500nm之方法,係能夠藉由調整液晶單元的液晶厚度來製造。例如能夠藉由將液晶單元的液晶厚度調整成為1至6μm左右而製造具有所需要的面內相位差值之液晶單元。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本發明的偏光板組及上述液晶單元。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即便在外光較強的室外亦具有優異的視認性,所以能夠適合使用在中小型用液晶顯示裝置。例如適合於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之情況。
參照第2圖來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件的軸構成。為了方便說明,係將在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設為0°,而且從視認側偏光板觀看背面側偏光板時,將逆時針旋轉方向的角度定義為正而進行說明。λ/4板35及λ/2板55的遲相軸係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90°。而且視認側 偏光板的吸收軸係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45°,且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係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135°。在此記載為大略幾。時,係表示其值為在±5°的範圍內,較佳為在±2°的範圍內。
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所謂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意指在不對液晶單元施加驅動電壓的初期狀態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初期配向角係以對液晶單元的長邊之夾角為大略平行為佳。
參照第3圖來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件的軸構成。
λ/4板35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90°,λ/2板55的遲相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0°。而且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45°,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大略-45°。
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所謂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係意指在不對液晶單元施加驅動電壓之初期狀態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角,係以對液晶單元的長邊方向成為45°為佳。
參照第5圖來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件的軸構成。
λ/4板35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90°,λ/2板55的遲相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0°。而且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 向方向為大略45°,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大略45°。
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3,所謂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係意指在不對液晶單元施加驅動電壓的初期狀態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角係以對液晶單元的長邊方向成為45°為佳。
參照第6圖來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及5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件的軸構成。
λ/4板35及λ/2板55的遲相軸,係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0°。再者,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135°,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45°。
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4及5,所謂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係意指在不對液晶單元施加驅動電壓的初期狀態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
參照第7圖來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的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件的軸構成。λ/4板35及λ/2板55的遲相軸配置在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0°。再者,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135°,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配置在對前述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45°。
此外,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6,所謂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係意指在不對液晶單元施加驅動電壓的初期狀態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而進一步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該等例所限定者。實施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之份及%,係只要未特別記載,就為重量基準。又,關於角度係將逆時針旋轉設為正。又,在下述例子之各物性的測定係使用下述的方法進行。
(1)厚度的測定:
使用Nikon股份有限公司製的數位測微計“MH-15M”而測定。
(2)面內遲滯值及厚度方向遲滯值的測定:
使用王子計量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製之以平行尼科耳旋轉法(parallel Nicole rotation method)為原理之相位差計“KOBRA(註冊商標)-WPR”,在23℃的溫度,測定在各波長的面內遲滯值及厚度方向遲滯值。
(3)偏光板的偏光度及單體穿透率的測定:
使用附積分球的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的「V7100」、2度視野;C光源]而測定。
(4)偏光片的收縮力之測定:
相對於偏光片,以測定收縮力之方向(偏光片的吸收軸方向)成為長邊之方式使用Super Cutter(裁切裝置)(荻野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切割成為寬度2mm、長度50mm。將所得到的長條狀晶片作為試驗片。使用熱機械分析裝置(SII Nano 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製、型號TMA/6100)測定試驗片的收縮力。該測定係在尺寸固定模 式實施且將夾頭間距離設為10mm。將試驗片在23℃ 55%的室內放置24小時以上後,將試樣室內的溫度設定以1分鐘從23℃升溫至80℃,且升溫後係以將試樣室內的溫度維持在80℃之方式設定。升溫後,進一步放置4小時後,在80℃的環境下測定試驗片的長邊方向之收縮力。
在該測定,靜荷重設為0mN,夾具採用SUS製的探測器。
[製造例1]偏光片的製造
將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約2400、皂化度99.9莫耳%以上)藉由乾式延伸而單軸延伸成為約4倍,進一步在保持緊在張狀態浸漬在40℃的純水40秒鐘後,於28℃浸漬在碘/碘化鉀/水的重量比為0.052/5.7/100的水溶液30秒鐘而進行染色處理。隨後,於70℃浸漬在碘化鉀/硼酸/水的重量比為11.0/6.2/100的水溶液120秒鐘。接著,使用8℃的純水洗淨15秒鐘後,在保持300N的張力之狀態下於60℃乾燥50秒鐘,其次於75℃乾燥20秒鐘,而得到碘吸附配向在聚乙烯醇膜之厚度12μm的吸收型偏光片。測定所得到的偏光片之收縮力時為2.0N/2mm。
[製造例2]水系接著劑的製造
相對於水100重量份,將羧基改質聚乙烯醇[從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商品名「KL-318」]溶解3重量份,在該水溶液添加水溶性環氧樹脂之聚醯胺環氧系添加劑[從田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商品名「Sumirez Resin(註冊商標)650(30)」、固形份濃度30重量%的水溶液]1.5重量份而調製出水系接著劑。
[黏著劑A、B]
準備下述2種黏著劑。
黏著劑A:厚度25μm的薄片狀黏著劑[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3132」]
黏著劑B:厚度5μm的薄片狀黏著劑[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的「NCF #L2」]
[保護膜A、B、C、D]
準備下述4種保護膜。
保護膜A:Konica Minolta股份有限公司製之附硬塗的三乙酸纖維素膜;25KCHCN-TC(厚度32μm)
保護膜B:Konica Minolta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三乙酸纖維素膜;KC2UA(厚度25μm)
保護膜C: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膜;ZF14-013(厚度13μm、在波長590nm之面內相位差值=0.8nm、在波長59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3.4nm)
保護膜D:TOPPAN TOMOEGAWA Optical products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包含三乙酸纖維素系樹脂之抗反射膜;40KSPLR(厚度44μm、依據JIS-Z8701-1982之Y值為1.1%)
[亮度提升膜A]
準備下述亮度提升膜。
亮度提升膜A:26μm厚的亮度提升膜(3M製的商品名Advanced Polarized Film,Version 3)
[λ/4板(1)的製造]
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系共聚合樹脂[NOVA Chemicals公司製的“Dylark(註冊商標)D332”(Tg=131℃)]作為芯層,將調配有約20%之平均粒徑200μm的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TECHNOLLOY(註冊商標)(註冊商標)S001”所使用的樹脂(Tg=105℃)]作為表層,進行3層共擠製來得到芯層的厚度為60μm且在其兩面分別形成有厚度為72μm的表層之樹脂3層膜。將該樹脂3層膜於142℃延伸成為2倍而得到在波長590nm之面內遲滯值為140nm,Nz係數為0.0之負相位差膜。
[λ/4板(2)的製造]
在基材膜(三乙酸纖維素膜、厚度80μm)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膜(厚度0.1μm)後,在相對於基板的長度方向於135°的方向使用摩擦布將聚乙烯醇膜表面進行摩擦處理而製作出具備配向膜之基材膜。
其次,將顯示向列液晶相之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製、商品名PaliocolorLC242)10g、對應該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光聚合起始劑(Ciba Specialty Chcmicals公司製、商品名IRGACURE(註冊商標)907、含有1%苯并***系紫外線吸收劑)0.5g溶解在甲苯40g,而調製出塗佈液。然後,將該塗佈液使用桿塗佈器塗佈在上述所得到的配向基板表面後,藉由於90℃加熱乾燥2分鐘而使液晶配向。在如此進行而形成的液晶層,藉由使用鹵化金屬燈照射20mJ/cm2的光線使該液晶層硬化而在基板上形成相位 差層。所得到的相位差層厚度為1μm,面內相位差值係在波長590nm為139.8nm。
[λ/4板(3)的製造]
在上述λ/4板(2)的製造,係除了在相對於基板的長度方向為45°的方向將聚乙烯醇膜表面進行摩擦處理以外,係使用與λ/4板(2)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造λ/4板。所得到的相位差層厚度為1μm,面內相位差值係波長590nm為139.8nm。
[λ/2板(1)的製造]
在基材膜(三乙酸纖維素膜、厚度80μm)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膜(厚度0.1μm)後,在對基板的長度方向為135°的方向使用摩擦布將聚乙烯醇膜表面進行摩擦處理而製造出具備配向膜之基材膜。
其次,將顯示向列液晶相之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製、商品名PaliocolorLC242)10g、及對應該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光聚合起始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商品名IRGACURE(註冊商標)907、含有1%苯并***系紫外線吸收劑)0.5g溶解在甲苯40g,而製造出塗佈液。然後,將該塗佈液使用桿塗佈器塗佈在上述所得到的配向基板表面後,藉由於90℃加熱乾燥2分鐘而使液晶配向。在如此進行而形成的液晶層,藉由使用鹵化金屬燈照射20mJ/cm2的光線使該液晶層硬化而在基板上形成相位差層。所得到的相位差層厚度為2μm,面內相位差值係在波長590nm為258.6nm。
[λ/2板(2)的製造]
將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系共聚合樹脂[NOVA Chemicals公司製的“Dylark(註冊商標)D332”(Tg=131℃)]作為芯層,將調配有約20%之平均粒徑200μm的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TECHNOLLOY(註冊商標)(註冊商標)S001”所使用的樹脂(Tg=105℃)]作為表層且進行3層共擠製,來得到芯層的厚度為60μm且在其兩面分別形成有厚度為72μm的表層之樹脂3層膜。將該樹脂3層膜於142℃延伸成為4倍而得到在波長590nm之面內遲滯值為260nm,Nz係數為0.0之負相位差膜。
[正C板1的製造]
將市售的垂直配向膜(JALS-204R、日本合成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製)以甲基乙基酮稀釋成為1:1後,使用繞線棒塗佈器塗佈在基材膜(三乙酸纖維素膜、厚度80μm)表面(塗佈量2.4ml/m2)。立刻在120℃的溫風乾燥120秒。
其次,將下述棒狀液晶化合物3.8g、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註冊商標)907、CIBA-GEIGY公司製)0.06g、增感劑(KAYACURE(註冊商標)DETX、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0.02g、及下述空氣界面側垂直配向劑0.002g,溶解在9.2g的甲基乙基酮而調製出溶液。將該溶液使用繞線棒塗佈在前述形成有配向膜之膜,且在100℃加熱2分鐘使棒狀液晶化合物配向。其次,在80℃使用120W/cm2高壓水銀燈照射UV光線20秒鐘使棒狀液晶化合物交聯,隨後,放冷至室溫而製造出具有正C板的特性之相位差層。所得到的相位差層的厚度為1μm,在波長590nm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194.3nm。
棒狀液晶化合物:
Figure 106132943-A0305-02-0050-1
空氣界面側垂直配向劑:
日本特願2003-119959號記載的例示化合物(II-4):
Figure 106132943-A0305-02-0050-2
[正C板2至7的製造]
與正C板1同樣地製造正C板2至7。相位差值係藉由調整厚度而成為期望的相位差值。
正C板2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219.6nm、正C板3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247.2nm、正C板4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266.1nm、正C板5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109.4nm、正C板6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91.2nm、正C板7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90)=-69.1nm
[偏光板A的製造]
對保護膜A進行皂化處理且對保護膜C之與偏光片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使保護膜A的三乙酸纖維素面及 保護膜C之經電暈處理的面成為與偏光片的貼合面之方式,使用水系接著劑將保護膜A與偏光片與保護膜C接著而得到偏光板A。
[偏光板B的製造]
對保護膜B進行皂化處理且對保護膜C之與偏光片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使保護膜B及保護膜C之經電暈處理的面成為與偏光片的貼合面之方式,使用水系接著劑將保護膜B與偏光片與保護膜C接著而得到偏光板B。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B側。此時,對保護膜B與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亮度提升膜A貼合在偏光板的黏著劑B面而得到偏光板B。
[模擬液晶單元A的製造]
準備2片在Corning公司製的無鹼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縱向157mm×橫向98mm的大小)貼合有黏著劑B者。此時,對玻璃及黏著劑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前面製造的λ/4板(1)貼合在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λ/4板(1)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該貼合有λ/4板(1)之玻璃的λ/4面與另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貼合而製造出模擬液晶單元A。此時,對λ/4板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使λ/4板(1)的遲相軸方向對玻璃的短邊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進行製造。
前述模擬液晶單元A的初期配向方向假定為對玻璃的長邊方向為平行,前述模擬液晶單元A設想為施加驅動電壓時(白顯示時)之液晶單元。
[模擬液晶單元B的製造]
準備2片在Corning公司製的無鹼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縱向157mm×橫向98mm的大小)貼合有黏著劑B者。此時,對玻璃及黏著劑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前面製造的λ/4板(1)貼合在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λ/4板(1)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該貼合有λ/4板(1)之玻璃的λ/4面與另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貼合而製造出模擬液晶單元B。此時,對λ/4板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將玻璃的長邊方向設為0°時λ/4板(1)的遲相軸方向成為-45°之方式進行製造。
前述模擬液晶單元B的初期配向方向假定為對玻璃的長邊方向為45°,前述模擬液晶單元B設想為施加驅動電壓時(白顯示時)之液晶單元。
[模擬液晶單元C的製造]
準備2片在Corning公司製的無鹼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縱向157mm×橫向98mm的大小)貼合有黏著劑B者。此時,對玻璃及黏著劑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前面製造的λ/4板(2)貼合在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λ/4板(2)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該貼合有λ/4板(2)之玻璃的λ/4面與另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貼合而製造出模擬液晶單元C。此時,對λ/4板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將玻璃的長邊方向設為0°時λ/4板(2)的遲相軸方向成為-45°之方式進行製 造。
前述模擬液晶單元C的初期配向方向假定為對玻璃的長邊方向為45°,前述模擬液晶單元C設想為施加驅動電壓時(白顯示時)之液晶單元。
[模擬液晶單元D的製造]
準備2片在Corning公司製的無鹼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縱向157mm×橫向98mm的大小)貼合有黏著劑B者。此時,對玻璃及黏著劑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前面製造的λ/4板(1)貼合在2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此時,對λ/4板(1)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2片玻璃的λ/4板(1)面。此時,亦對λ/4板(1)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1片玻璃係進一步將λ/4板(1)貼合在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λ/4板(1)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1片玻璃的λ/4面(1)與另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貼合而製造出模擬液晶單元D。此時,對λ/4板(1)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全部的λ/4板(1)之遲相軸方向對玻璃的長邊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進行製造。
前述模擬液晶單元D的初期配向方向假定為對玻璃的短邊方向為平行,前述模擬液晶單元D設想為施加驅動電壓時(白顯示時)之液晶單元。
[模擬液晶單元E的製造]
準備2片在Corning公司製的無鹼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縱向157mm×橫向98mm的大小)貼合有黏著劑 B者。此時,對玻璃及黏著劑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前面製造的λ/4板(3)貼合在2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此時,對λ/4板(3)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而且,將黏著劑B貼合在2片玻璃的λ/4板(3)面。此時,亦對λ/4板(3)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1片玻璃係進而將λ/4板(3)貼合在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λ/4板(3)及黏著劑B面進行電暈處理。最後,將1片玻璃的λ/4面(3)與另1片玻璃的黏著劑B面貼合而製造出模擬液晶單元E。此時,對λ/4板(3)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全部的λ/4板(3)之遲相軸方向對玻璃的長邊方向成為平行之方式進行製造。
前述模擬液晶單元E的初期配向方向假定為對玻璃的短邊方向為平行,前述模擬液晶單元E設想為施加驅動電壓時(白顯示時)之液晶單元。
再者,在所製造的模擬液晶單元的一玻璃面,使用ZEBRA股份有限公司製的high McKee藍色(MO-150-MC-BL)描繪Doraemon(在藤子.F.不二雄著的「Doraemon」登場之猫型機器人、小學館刊行)的圖像。
[背光板]
將液晶面板從Google Inc.製的Nexus7(註冊商標)取出,而得到只藉由背光板來開燈之背光板。
[實施例1-1]
(視認側偏光板1-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 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1)的夾角成為45°(將偏光板的保護膜A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將λ/4板(1)的遲相軸以從偏光板的吸收軸逆時針旋轉成為45°的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λ/4板(1)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1-1。
(背面側偏光板1-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正C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B的正C板1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貼合在偏光板B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2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B觀看保護膜C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λ/2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1-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1-1及背面側偏光板1-1裁斷成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在將視認側偏光板1-1的保護膜A或是背面側偏光板1-1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以各偏光板的吸收軸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1-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A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1-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作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2圖(b)所示。
將如此製造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2]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1-1同樣地進行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3]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1-1同樣地進行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4]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1-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5]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1-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1-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6]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7]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8]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1-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9]
(背面側偏光板1-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B觀看保護膜C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B的λ/2板(1)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1貼合在偏光板B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正C板1。此時亦對正C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1-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1-1及背面側偏光板1-2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 在使視認側偏光板1-1的保護膜A或是背面側偏光板1-2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以各偏光板的吸收軸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1-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A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1-2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作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2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0]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1-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1]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1-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2]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 1-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3]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1-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1-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4]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1-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5]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1-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1-16]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 1-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比較例1]
將上下偏光板從Google Inc.製的Nexus7(註冊商標)液晶面板剝離,在波長590nm測定液晶單元的面內相位差值時為355nm。其次,透過黏著劑A而將偏光板A貼合在取出後的液晶單元之視認側,且透過黏著劑A而將偏光板B貼合在背面側,而製造出液晶面板。將如此製作出的液晶面板實裝在Nexus7且使圖像的影像顯示在畫面,在外光下確認是否能夠視認。結果,在照度5000Lux,視認性顯著地降低且影像的識別變為困難。
[實施例2-1]
(視認側偏光板2-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1))的夾角成為45°(以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C時,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λ/4板(1))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1)面。此時亦對λ/4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2-1。
(背面側偏光板2-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λ/2板(1))之方式貼合。
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B的λ/2板(1)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貼合在偏光板B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5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
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正C板5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2-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2-1及背面側偏光板2-1裁斷成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係以各偏光板的吸收軸對長邊方向成為90°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2-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B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2-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作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3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2-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3]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2-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4]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2-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2-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5]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2-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6]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2-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7]
(背面側偏光板2-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貼合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5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偏光板B的正C板5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貼合在偏光板B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2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1)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λ/2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 2-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2-1及背面側偏光板2-2,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90°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2-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B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2-2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3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8]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2-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9]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2-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10]
除了將認側偏光板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2-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11]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2-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2-1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2-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1]
(視認側偏光板3-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2)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2)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 的吸收軸與λ/4板(2)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C時,將λ/4板(2)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
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2)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λ/4板(2)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5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
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正C板5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3-1。
(背面側偏光板3-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2)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2)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2)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2)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2)面。此時亦對λ/2板(2)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3-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3-1及背面側偏光板3-1,裁斷成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90°的方式分別裁 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3-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C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3-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5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3-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3]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3-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4]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3-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3-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 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5]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3-4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6]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3-4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7]
(視認側偏光板3-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面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5面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正C板5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2)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4板(2)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 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2)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C時,將λ/4板(2)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
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2)面。此時亦對λ/4板(2)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3-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3-2及背面側偏光板3-1,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90°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3-2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C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3-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5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8]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3-7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9]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3-7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10]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3-2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3-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11]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3-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3-1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3-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
(視認側偏光板4-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C時,將λ/4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逆時針旋轉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而且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1)面。此時亦對λ/4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製作出視認側偏光板4-1。
(背面側偏光板4-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正C板1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2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λ/2板(1) 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4-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4-1及背面側偏光板4-1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4-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4-1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4-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D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4-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6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2]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4-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3]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4-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 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4]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4-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5]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4-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4-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6]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4-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7]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4-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 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8]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4-5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9]
(背面側偏光板4-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而且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λ/2板(1)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1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1面。此時亦對正C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製作出背面側偏光板4-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4-1及背面側偏光板4-2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4-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4-2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4-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D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4-2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6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0]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4-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1]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4-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2]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4-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3]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4-1的保護膜A變更成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4-9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4]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2以外,係與實施例4-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5]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3以外,係與實施例4-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4-16]
除了將正C板1變更為正C板4以外,係與實施例4-13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1]
(視認側偏光板5-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C時,將λ/4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逆時針旋轉成為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1)面。此時亦對λ/4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5-1。
(背面側偏光板5-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5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偏光 板A的正C板5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2板(1)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λ/2板(1)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5-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5-1及背面側偏光板5-1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5-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5-1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係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5-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5-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6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5-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3]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5-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4]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5-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5-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5]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5-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6]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5-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7]
(背面側偏光板5-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1)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1)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1)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C觀看保護膜B時,將λ/2板(1)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λ/2板(1)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λ/2板(1)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5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正C板5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5-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5-1及背面側偏光板5-2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5-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5-2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5-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5-2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6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8]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5-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9]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5-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10]
除了將側偏光板5-1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5-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 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11]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5-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5-1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5-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1]
(視認側偏光板6-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C板5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正C板5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正C板5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4板(3)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λ/4板(3)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3)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A觀看保護膜 C時,將λ/4板(3)的遲相軸成為從偏光板的吸收軸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3)面。此時亦對λ/4板(3)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製作出視認側偏光板6-1。
(背面側偏光板6-1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B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λ/2板(2)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B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2板(2)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2板(2))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B觀看保護膜C時,將λ/2板(2)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B的λ/2板(2)面。此時亦對偏光板A的λ/2板(2)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背面側偏光板6-1。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6-1及背面側偏光板6-1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6-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6-1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6-1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E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6-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7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6-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3]
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6-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4]
視認側偏光板6-1的保護膜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6-1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5]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6-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6]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6-4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7]
(視認側偏光板6-2的製造)
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保護膜C面。此時,對保護膜C面及黏著劑B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其次,將正λ/4板(3)積層在所製造的偏光板A之黏著劑B面。此時,對黏著劑B及λ/4板(3)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以偏光板的吸收軸與λ/4板(3)的夾角成為45°(從保護膜B觀看保護膜C時,將λ/4板(3)的遲相軸以相對於偏光板的吸收軸成為逆時針旋轉45°之方式配置)之方式貼合。進一步將黏著劑B貼合在偏光板A的λ/4板(3)面。其次,將正C板5貼合在偏光板A的黏著劑B面。此時,亦對黏著劑B面及正C板5的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最後,將黏著劑A貼合在偏光板A的正C板5面。此時,亦對正C板5面及黏著劑A的貼合面進行電暈處理。如此進行而製造出視認側偏光板6-2。
將所製造的視認側偏光板6-2及背面側偏光板6-1裁斷為縱向155mm×橫向96mm的大小。此時,使視認側偏光板6-1的保護膜A或背面側偏光板6-1的保護膜B面作為上面觀看時,各偏光板的吸收軸以對長邊方向成為45°的方式分別裁斷。
將視認側偏光板6-2貼合在描繪有模擬液晶單元E的圖像之玻璃面且將背面側偏光板6-1貼合在其反面的玻璃面而製造出模擬液晶面板。此時軸構成係如第7圖(b)所示。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8]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6-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9]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6-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75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10]
除了將視認側偏光板2的保護膜A變更為保護膜D以外,係與實施例6-7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11]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6以外,係與實施例6-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實施例6-12]
除了將正C板5變更為正C板7以外,係與實施例6-10同樣地製造模擬液晶面板。
將如此製作出的模擬液晶面板配置在所製造的背光板上,確認能否視認圖像。在外光下確認視認性時,即便為10000Lux,視認性亦良好。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若為本發明的偏光板組,由於能夠提供一種可抑制外光的反射,即便在外光較強的環境下亦能夠確保良好的視認性之液晶顯示裝置,故為有用。
1‧‧‧偏光板的吸收軸
2‧‧‧λ/4板的遲相軸
3‧‧‧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
4‧‧‧λ/2的遲相軸
5‧‧‧偏光板的吸收軸
30、50‧‧‧偏光板
35‧‧‧λ/4板
54‧‧‧正C板
55‧‧‧λ/2板
60‧‧‧液晶單元

Claims (34)

  1.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150nm至-250nm。
  5.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7.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平行,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 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正交,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
  11.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13.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之 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平行,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正文,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正交關係。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4板之間之正C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偏光片與前述λ/4板之間之正C板。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
  17.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100nm至2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19.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 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包含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之正C板。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150nm至-250nm。
  23.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9至2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25.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 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及λ/4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λ/2板及正C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正C板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大略平行,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λ/2板之間。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2板之間。
  28.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 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30. 一種偏光板組,係包含視認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之用以分別貼合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之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兩面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大略正交,前述視認側偏光板具有第1偏光片、λ/4板及正C板,前述λ/4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視認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背面側偏光板具有第2偏光片及λ/2板,前述λ/2板配置在前述第2偏光片與前述液晶單元之間,前述背面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之夾角為大略45°,前述正C板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為-50nm至-150nm,前述λ/4板的遲相軸與前述λ/2板的遲相軸為大略平行, 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0.5以上且0.5以下,前述λ/4板的遲相軸係配置成為對前述IPS模式液晶單元的初期配向方向為大略平行關係。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述第1偏光片與前述λ/4板之間。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偏光板組,其中,前述正C板配置在前述液晶單元與前述λ/4板之間。
  33. 一種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組配置在面內相位差值為400nm至500nm的IPS模式液晶單元而成者。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尺寸為對角15英吋以下。
TW106132943A 2016-09-29 2017-09-26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TWI720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0846A JP2018054885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190846 2016-09-29
JP2016-190847 2016-09-29
JP2016-190844 2016-09-29
JP2016-190848 2016-09-29
JP2016190848A JP2018054887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190847A JP2018054886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190843A JP2018054882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190845 2016-09-29
JP2016-190843 2016-09-29
JP2016190845A JP2018054884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190844A JP2018054883A (ja) 2016-09-29 2016-09-29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437A TW201816437A (zh) 2018-05-01
TWI720253B true TWI720253B (zh) 2021-03-01

Family

ID=6175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943A TWI720253B (zh) 2016-09-29 2017-09-26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64949B1 (zh)
CN (1) CN109804303B (zh)
TW (1) TWI720253B (zh)
WO (1) WO20180619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0938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09493B2 (ja) * 2019-03-05 2022-07-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5471A (en) * 2004-03-26 2005-11-01 Nitto Denko Corp IPS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1095401A (ja) * 2009-10-28 2011-05-12 Nitto Denko Corp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9956A (ja) * 2002-03-25 2003-10-02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7324180B2 (en) * 2002-09-06 2008-01-2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aminated retardation optical element,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240119B (en) * 2003-08-06 2005-09-21 Optimax Tech Corp Polarizer for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564795B2 (ja) 2003-09-30 2010-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4646030B2 (ja) * 2005-03-31 2011-03-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5131510B2 (ja) * 2006-07-18 2013-01-30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5471A (en) * 2004-03-26 2005-11-01 Nitto Denko Corp IPS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1095401A (ja) * 2009-10-28 2011-05-12 Nitto Denko Corp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4303A (zh) 2019-05-24
KR102364949B1 (ko) 2022-02-17
TW201816437A (zh) 2018-05-01
KR20190054103A (ko) 2019-05-21
CN109804303B (zh) 2022-01-04
WO2018061959A1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815B (zh) 偏光板之套組及前面板一體型液晶顯示板
KR101708944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082480B2 (ja) 薄型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56880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セット
WO2015053296A1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前面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TWI557475B (zh) 偏光板之套組及前面板一體型液晶顯示面板
JP2010277018A (ja) 耐久性に優れた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TWI708966B (zh) 偏光板之套組及使用該套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TWI720253B (zh) 偏光板組及使用該偏光板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JP2018060152A (ja)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6699514B2 (ja)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60150A (ja)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51326A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90943B1 (ko) 편광판의 세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8054887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62624A1 (fr) Film optique multicouches, panneau à cristaux liquides employant un film optique multicouches et dispositif d&#39;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JP2018060149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6699513B2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6724729B2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54883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54882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54886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215560A (ja)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187732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54885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