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676B -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676B
TWI707676B TW108132633A TW108132633A TWI707676B TW I707676 B TWI707676 B TW I707676B TW 108132633 A TW108132633 A TW 108132633A TW 108132633 A TW108132633 A TW 108132633A TW I707676 B TWI707676 B TW I7076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casing
rod
circuit board
massag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0414A (zh
Inventor
高睿廷
Original Assignee
高睿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睿廷 filed Critical 高睿廷
Priority to TW108132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76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6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0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4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種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機殼內設置衝擊動力模組與主電路板,各衝擊動力模組的上套筒內同軸固定緩衝元件與電磁元件;驅動組件組的驅動柱連結連桿;傳動元件的銜接筒連結上套筒,銜接筒內設有震盪線圈並與主電路板電性連接;震盪線圈與磁芯環片同軸錯位設置,磁芯環片未與震盪線圈感應時,不會產生對應頻率電流,主電路板是斷路狀態,而不會傳輸電力到電磁元件,達成空載時不會產生動作的空載保護機械結構。

Description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衝擊式按摩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後緩衝與空載保護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習知小型按摩器動作方式,多採用馬達偏心傳動產生高速(每秒60次以上)回轉動作,而達到振動按摩效果,或利用電磁場高速(每秒60次)振盪方式產生伸縮動作,而達到振動按摩效果,此種動作只能對身體的酸痛處表面或淺層肌肉群產生按摩並舒緩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上,對於身體經絡點局部肌肉群深處、或脊椎、關節、軟組織等部位,需使用每秒2-12次低速律動性衝擊的按摩方式,才能達到消除酸痛的效果。
目前市場上的小型(掌上型)按摩器結構,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M446632號「按摩器改進結構」,其於一外殼體內設置一上套筒,上套筒內部設有由線圈纏繞於一中央導管周側形成的一電磁元件,一驅動元件組具有一伸入中央導管內受電磁帶動的驅動柱,驅動柱一端連結一套合件,驅動柱另一端可經一上連桿套合一彈簧後,再以一擋止片固定在上連桿端部,一傳動元件具有一銜接於上套筒的下套筒,下套筒具有一容納套合件的中央孔,另有一傳動柱以一端伸入中央孔內與套合件相抵觸,傳動柱中段凹設有一軸向延伸的導槽,且在下套筒周側橫設有一凸伸入中央 孔內的導引銷,利用導引銷伸入導槽內可導引傳動柱滑移,一夾具結合於傳動柱遠離套合件的一端,於夾具上設有與按摩頭結合的組合端;利用電磁元件經驅動元件、傳動元件、夾具連動按摩頭,藉以產生往復伸縮的按摩振動。
上述專利或其他相關類似的結構,皆無法被設定同時產生不同力道及頻率的低速直線律動性衝擊按摩動作,因此於實際應用時,仍難以滿足對於身體經絡點及局部肌肉群深處、或脊椎、關節、軟組織等部位的低速律動性衝擊按摩需求。
再如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公告號第I494100號「差頻式衝擊按摩裝置」,在一機殼內部設有容置空間,此容置空間一端經二開口對外連通,二衝擊動力模組設在前述容置空間內,二衝擊動力模組分別以局部通過二開口凸伸在機殼外,並分別結合一按摩頭,一控制元件是以一主電路板及、一三段式操作開關、一控制台與前述二衝擊動力模組分別形成連結,在控制台上設有複數調整單元,各調整單元分別與複數設在機殼外的調整旋鈕形成連動,且機殼旁側延伸一握把部,握把部上設有一能控制啟動的三段式操作開關,利用各調整旋鈕連動調整單元形成不同的控制調整,使主電路板可分別控制二衝擊動力模組產生不同力道及頻率的直線律動性衝擊效果。
上述專利雖然能夠同時產生不同力道、頻率的低速直線律動性衝擊按摩動作,但實際使用時,還存在尚待改進的缺失:衝擊動力模組在衝擊過程中無空載保護,並沒有額外的緩衝機構,因此,向後復位的時候,產生的撞擊力會使衝擊動力模組產生強烈 的震動,容易導致整個機具強烈晃動,甚而因此造成機械性元件磨耗而壞損;同時,差頻式衝擊按摩裝置在按摩頭未接觸到人體時,若不慎按壓到開關,則衝擊動力模組便會產生連續的衝擊,按摩頭在未受到反向的抵推力道,因此,衝擊動力模組會一直維持在當前的狀態,在此狀態下,衝擊動力模組內部的電磁線圈會有可能因為過熱而壞損、甚或導致使用者身體受到傷害。
有鑒習知者尚有上述缺點,發明人乃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的產生。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後緩衝能夠減少震動,降低機械損壞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二衝擊動力模組,迅速有效解決脊椎關節旋轉復位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本发明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空载保护,空载时断电的冲击式按摩器改进装置。
本發明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良好散熱效果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本發明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調節衝擊深度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首先說明的是,本發明具有一機殼,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容置空間一端經二開口對外連通,容置空間內設置二衝擊動力模組、一主電路板,主電路板電性連接一操作開關,操作開關設在殼體上,所述按摩器改進裝置特徵在於,各衝擊動力模組包括:一散熱罩、一電磁元件、一緩衝元件、一驅動元件組與一傳動元件,其中:所述散熱罩內部為貫通狀,具有一耦合座,耦合座具有一通孔;所述電磁組件設在前述散熱罩內,中央設有一貫孔;所述緩衝元件與前述貫孔呈同軸固定在前述容置空間內;所述驅動元件組具有能伸入前述貫孔內滑動的一驅動桿,驅動桿一端連結一撞擊桿,撞擊桿外周側套合一避震彈簧並穿入通孔內,避震彈簧二端分別置放於驅動桿及耦合座之間,撞擊桿另一端結合一套合件,套合件套設一緩衝彈簧;以及,所述傳動元件具有局部凸伸在前述機殼外的一調距筒,調距筒內穿設一承載桿,承載桿一端穿過一恒定彈簧並連結一衝擊接頭與一衝擊頭,另一端套設一磁芯環並伸入調距筒內與套合件、緩衝彈簧互相抵擋,傳動組件還包括一銜接筒,銜接筒連結在前述耦合座遠離散熱罩的一端部,內部設有一震盪線圈並與主電路板電性連接。
震盪線圈與磁芯環同軸錯位設置,磁芯環未進入震盪線圈時,震盪線圈不會產生對應頻率電流,主電路板是為斷路狀態,操作開關動作時,主電路板並不會傳輸電力到電磁元件,達成空載時不會產生動作的空載保護機械結構,且前述衝擊動力模組動作時,緩衝組件能夠吸收驅動桿重定時的撞擊力量,達成減震的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在旁側延伸一握把部,握把部上設置前述操作開關。
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由二相對結合的側殼體,以及結合於二側殼體一端側的一後背蓋所組成。
依上述結構,所述銜接筒抵擋於機殼的開口內側周緣,且調距筒通過開口向外延伸。
依上述結構,所述調距筒內周緣貫設一中央孔延伸一階級使與另一端延伸較大內徑的承置孔,而承載桿伸入調距筒一端部環設有凸環,利用階級抵頂恒定彈簧並對凸環形成擋止,能限制承載桿在撞擊時,防止調距筒鬆動而轉動。
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的握把部為中空結構,且主電路板設置於握把部內。
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的頂部設有一控制台,控制台與前述主電路板電性連接。
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內設有連接前述緩衝元件的一緩衝座。
依上述結構,所述機殼的後背蓋設有複數的散熱座,各散熱座分別設有一散熱器。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得更具體的瞭解,依各附圖說明如下:
1‧‧‧機殼
11、12‧‧‧側殼體
11a、12a‧‧‧緩衝座
112‧‧‧握把部
113、123‧‧‧開口
114‧‧‧出風孔
121‧‧‧容置空間
13‧‧‧背蓋
131‧‧‧散熱座
132‧‧‧進氣孔
2、20‧‧‧衝擊動力模組
21‧‧‧電磁元件
211‧‧‧貫孔
212‧‧‧散熱罩
2121‧‧‧環狀擋止部
2122‧‧‧散熱孔
22‧‧‧驅動元件組
221‧‧‧驅動桿
2211‧‧‧內牙螺紋
2212‧‧‧阻擋環
222‧‧‧避震彈簧
223‧‧‧撞擊桿
2231‧‧‧外牙螺紋
224‧‧‧套合件
225‧‧‧緩衝彈簧
2251‧‧‧墊片
23‧‧‧傳動組件
231‧‧‧承載桿
2311‧‧‧凸環
2312‧‧‧恒定彈簧
2313‧‧‧磁芯環
2314‧‧‧套接部
2315‧‧‧螺孔
2316‧‧‧外牙螺紋
232‧‧‧調距筒
2321‧‧‧外螺紋
2322‧‧‧中央孔
2323‧‧‧階級
2324‧‧‧承置孔
2325‧‧‧斜紋溝
233‧‧‧銜接筒
2331‧‧‧內牙螺紋
2332‧‧‧震盪線圈
2333‧‧‧孔窗
24‧‧‧衝擊接頭
241‧‧‧組合端
242‧‧‧固定栓
243‧‧‧螺孔
244‧‧‧內牙螺紋
25‧‧‧耦合座
251‧‧‧通孔
252‧‧‧外螺紋
253‧‧‧墊圈
254‧‧‧墊片
26‧‧‧緩衝元件
27‧‧‧散熱器
3‧‧‧控制組件
31‧‧‧主電路板
32‧‧‧操作開關
33‧‧‧控制台
4、40‧‧‧衝擊頭
41‧‧‧凹孔
第1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式按摩器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式按摩器的後視圖。
第3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式按摩器的前視圖。
第4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動力裝置立體分解圖。
第5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式按摩器在第一狀態中動作剖面圖。
第6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衝擊式按摩器在第二狀態中動作剖面圖。
第7圖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
第8圖是本發明使用在下腰椎向右旋轉症狀時的實施示意圖。
第9圖是本發明使用在下腰椎向左旋轉症狀時的實施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第1~3圖所示,可知本發明的結構主要包括:一機殼1、二衝擊動力模組2、20、一控制組件3及二衝擊頭4、40;其中:所述機殼1是由二相對結合的側殼體11、12,以及結合於二側殼體11、12一端側的一後背蓋13所組成,二側殼體11、12在後端處還設有一緩衝座11a、12a,後背蓋13設有複數的散熱座131以及進氣孔132,各散熱座131分別設有一散熱器27,在二側殼體11、12之間設有一容置空間121,容置空間121一端是經二開口113、123對外連通,且於所述機殼1的一旁側延伸一中空的握把部112,在鄰近二開口113、123處設有一排風孔114,應注意的是,第1圖中,側殼體12的排風孔因視圖角度關係,同時為了避免圖面中的線條過於複雜,影響閱讀,在圖中並未標示;以及,在第3圖中,為了更明確顯示散熱座131、排風孔114與散熱器27,同時為了避免圖面中的線條過於複雜,影響閱讀,緩衝座11a、12a特別省略顯示,對應的附圖可參閱第1、5圖~第7圖。
二衝擊動力模組2、20具有相同的結構,是平行並列設置在前述容置空間121內,且二衝擊動力模組2、20分別以局部部位通過二開口113、123凸伸於機殼1外,且所述二衝擊頭4、40分別結合在二衝擊動力模組2、20裸露在機殼1外的部位。
控制元件3是由一主電路板31、一操作開關32及一控制台33所組成,前述主電路板31是可容置在所述機殼1的握把部112(或容置空間121)內,前述操作開關32是設置在前述握把部112外側,以便於操作控制二衝擊動力模組2、20啟動;控制台33設置機殼部1的頂部,主電路板31是與控制台33、二衝擊動力模組2、20、與散熱器27分別形成電性導通連結。
請參第4~7圖所示,可知在本發明所提供的一可行實施例中,衝擊動力模組2是可由一電磁元件21、一驅動元件組22、一傳動組件23、衝擊接頭24與緩衝元件26所組成;應先說明的是,由於衝擊動力模組20與衝擊動力模組2完全相同,因此僅以衝擊動力模組2為本發明說明的實施例,不再對衝擊動力模組20的結構另外加以贅述。
所述電磁元件21可為一由導線纏繞而成的線圈,在其中央設有一貫孔211,在前述電磁元件21外周側可依需要套設一散熱罩212,散熱罩212表面設有複數的散熱孔2122,應說明的是,在第3圖中,為了避免圖面過 於複雜,所以,各散熱罩212表面的散熱孔2122在圖3中暫不顯示;散熱罩212一端內周圓環設有環狀擋止部2121,此一環狀擋止部2121是可擋止一置入散熱罩212內的耦合座25,耦合座25中央設有一通孔251,通孔251一端外周環狀設有外牙螺紋252,耦合座25在外牙螺紋252處設有一墊圈253,另一端設有一墊片254,墊片254貼合在電磁組件21的端面。
所述驅動組件組22是由一驅動桿221、一避震彈簧222、一撞擊桿223及一套合件224組成,驅動桿221一端可滑動地伸入電磁組件21的貫孔211內,撞擊桿223是穿過耦合座25的通孔251,且以一端外牙螺紋2231連結於驅動桿221的一端內牙螺紋2211,所述套合件224是結合在前述撞擊桿223另一端,在套合件224外周側套設一緩衝彈簧225,緩衝彈簧225的擴張端頂貼在耦合座25上,內縮端頂貼著一墊片2251;另在撞擊桿223外周側套合一避震彈簧222,避震彈簧222的一端抵擋在驅動桿221的阻擋環2212,及另一端貼合於耦合座25的墊片254端面,利用避震彈簧222受壓後的彈性,使驅動桿221具有一回復原位的彈力。
所述傳動組件23由一承載桿231、一調距筒232及一銜接筒233組成,承載桿231上設有一凸環2311,同一端延伸一套接部2314,另一端設有一螺孔2315;銜接筒233一端設有內牙螺紋2331,內部設有一震盪線圈2332,表面設有一孔窗2333;調距筒232在一端設有外牙螺紋2321,使調距筒232穿入銜接筒233內,並以外牙螺紋2321緊促內牙螺紋2331,可使調距筒232另一端由銜接筒233內向外凸伸,而內牙螺紋2331另可緊促於耦合座25的外牙螺紋252,而使銜接筒233與耦合座25形成銜接,調距筒232一端出口形成一較小內孔徑的中央孔2322,向另一段延伸一套置恒定彈簧2312、且內孔徑較大的承置孔2324,使前述承載桿231套入一恒定彈簧2312後穿入調距筒232的中央孔2322與承置孔2324鄰接所形成的一階級2323,使承載桿231的套接部2314上套設一磁芯環2313、而另一端套上一恒定彈簧2312,且該恒定彈簧2312恰抵頂在前述階級2323,並使磁芯環2313貼合在凸環2311上,磁芯環2313與銜接筒233內的震盪線圈2332互為同軸錯位設置,凸環2311受階級2323擋止恒定彈簧2312,使承載桿231藉由恒定彈簧2312利用階級2323,對凸環2311形成緊壓對抗而頂住調距筒232,能限制承載桿231在撞擊時防止調距筒232鬆動而轉動。
所述衝擊接頭24具有一螺孔243,內設有一內牙螺紋244,一固定栓242分別鎖入螺孔243、2315,將衝擊接頭24的內牙螺紋244結合在承載桿231一端的外牙螺紋2316;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於衝擊頭4上設有一凹孔41,而在衝擊接頭24上相對設有一能嵌入凹孔41內並形成迫緊之組合端241,使衝擊接頭24可依需要而與不同形狀衝擊頭4結合。
上述結構在組裝時,可將銜接筒233一端抵頂於機殼1的開口113內側周緣,且使調距筒232通過開口113向外延伸,同時,承載桿231通過中央孔2322伸出機殼1,並以衝擊接頭24與衝擊頭4相結合;操作時,電磁元件21於通電後,可產生磁性帶動驅動桿221,驅動桿221可配合避震彈簧222于貫孔211內往復滑動,同時驅動桿221經撞擊桿223推動套合件224往復活動,同時套合件224可連動衝擊承載桿231,並配合緩衝彈簧225與墊片2251做緩衝,再由承載桿231經衝擊接頭24帶動衝擊頭4於人體表面產生振動衝擊的按摩效果。
上述結構在實際應用時,利用控制台33可進行不同的電性連 結而設定調整,如設定所述衝擊動力模組2、20的衝擊力道、及衝擊頻率等,使主電路板3得以依控制台33的調整而分別對二衝擊動力模組2、20形成不同力道及頻率的直線律動性衝擊控制,而操作開關32則可控制主電路板31,依控制台33所按壓設定程式模組功能指令,來啟動衝擊動力模組2、20;當本發明的衝擊頭4並未用力觸壓在使用者的身體時,如第6圖所示,避震彈簧222與緩衝彈簧225是彈性平衡的狀態,承載桿231上的磁芯環2313與銜接筒223內的震盪線圈2322呈現錯位設置狀態,即磁芯環2313未進入震盪線圈2332,致使震盪線圈2332不會產生頻率電流,此時,主電路板31上的開關模組(圖中未標示,且並非本案技術特徵,故不贅述技術原理與結構),如晶片(CPU、Chip)維持在斷電狀態,所以,主電路板31並不會有頻率電流通過,而為電性斷路狀態,若不慎按要到操作開關32時,主電路板31並不會傳輸電力到衝擊動力模組2、20,達成空載時不會產生動作的空載保護機械結構。
當衝擊頭4用力觸壓在使用者的身體時,如第5圖所示,避震彈簧222與緩衝彈簧225受到衝擊頭4內縮的推力形成彈性壓縮狀態,同時,承載桿231上的磁芯環2313移動到銜接筒223的震盪線圈2322位置處,使震盪線圈2322產生頻率電流(磁能轉電能的技術,並非本案技術特徵,且有法拉第定律等公知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此時,主電路板31上的開關模組接收到震盪線圈2322產生的頻率電流後動作,主電路板31讓電磁元件21通電,電磁元件21產生磁場帶動驅動桿221向前移動,同時驅動桿221經撞擊桿223再推動套合件224往前移動,同時套合件224再衝擊承載桿231,再由承載桿231傳送衝擊力給衝擊接頭24往前帶動衝擊頭4,產生衝擊按摩力道。如連續用 力觸壓使用者的身體時,就可連續按壓操作開關32達到連續衝擊按摩動作,一旦鬆開身體,此時,承載桿231上的磁芯環2313與銜接筒233內的震盪線圈2332呈現錯位設置狀態,導致電磁元件21不通電致使衝擊按摩動作停止,而驅動桿221此時則被避震彈簧222的彈力往後推回原位。當回到原位時,承載桿231上的磁芯環2313又再次移動到銜接筒233的震盪線圈2332同位置,重複上述動作,進而達到衝擊動力模組2、20及衝擊頭4的往復運動;且前述衝擊動力模組2、20動作時,緩衝組件26能夠吸收驅動桿221復位時的撞擊力量,達成減震的結構。
調距筒232轉動時,調距筒232的外牙螺紋2321在銜接筒233的內牙螺紋2331轉動,調距筒232在銜接筒233產生前後位移,反時鐘方向轉動斜紋溝2325致使恒定彈簧2312鬆弛,緩衝彈簧225自然往前彈壓因而加大承載桿231與套合件224的間距,順時鐘方向轉動斜紋溝2325致使恒定彈簧2312緊縮,其力道使緩衝彈簧225自然往後縮回,因而減少承載桿231與套合件224的間距,進而達成調整撞擊目標區的衝擊深度結構,衝擊動力模組2、20可以同時、或各自調整套接部2314與套合件224的間距。
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散熱器27隨著前述主電路板31預設溫度感知器,接受到機殼1內溫度過高啟動導通而動作,帶動外部氣體從背蓋13的進氣孔132進入機殼1的容置空間121內,氣體通過散熱罩212的散熱孔2122,讓電磁元件21動作時產生的熱能隨著氣流對外傳導,然後從機殼1的出風孔114排出,達成在使用過程中,能同時具備良好散熱的結構。
以下以一實施例來說明上述結構的實際應用情形,當本發明應用在下腰椎向右旋轉症狀時(如第8圖、並同參第1圖所示)虛線R’箭頭 的方向為例;假設,由控制台33設定主電路板31的動作,將衝擊動力模組2的直線律動衝擊力道設定在"中強"的位置,其律動衝擊頻率則設定在每秒12次位置;另以控制台33經主電路板31控制衝擊動力模組20的直線律動衝擊力道設定在"弱"的位置,其律動衝擊頻率設定在每秒2次位置;然後,將衝擊動力模組2的衝擊頭4放置在面對腰椎第四節左側處,將衝擊動力模組20的衝擊頭40放置在面對腰椎第四節右側處,再往下按壓操作開關32,然後同時啟動二組衝擊動力模組2、20進行衝擊,約數秒後,觸摸患處即可感受右旋轉症狀已消除,並歸位於水準正常位置,這是二組衝擊動力模組2、20分別施以差動頻率及直線律動力道,而同時產生鬆動及如圖8中實線箭頭R所示向左轉向歸位的力道,利用衝擊動力模組2的力道大於衝擊動力模組20,可使其產生向左轉向效果(衝擊動力模組20的力道小於衝擊動力模組2,可產生阻擋衝擊動力模組2的緩衝保護效果),而利用衝擊動力模組2的頻率大於衝擊動力模組20可產生鬆動效果(衝擊動力模組20頻率次數小於衝擊動力模組2可產生平衡鬆動的效果)。
再者;如下腰椎向左旋轉症狀時(如第9圖、並同參第1圖所示)虛線L’箭頭的方向為例,其應用設定動作恰與上述的作動產生反向功能;假設控制台33設定主電路板31,將衝擊動力模組2的直線律動衝擊力道設定於"弱"的位置,其律動衝擊頻率則設定於每秒2次位置;另以控制台33經主電路板31,控制衝擊動力模組20的直線律動衝擊力道設定在"中強"的位置,其律動衝擊頻率設定在每秒12次位置;然後,將衝擊動力模組2的衝擊頭4放置在面對腰椎第四節左側處,將衝擊動力模組20的衝擊頭40放置在面對腰椎第四節右側處,再往下按壓操作開關32,然後同時啟動二組衝擊動 力模組2、20進行衝擊,約數秒後,如圖9中實線箭頭L所示,觸摸患處即可感受左旋轉症狀已消除,並向右歸位在水準正常位置。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2‧‧‧衝擊動力模組
21‧‧‧電磁元件
211‧‧‧貫孔
212‧‧‧散熱罩
2121‧‧‧環狀擋止部
22‧‧‧驅動元件組
221‧‧‧驅動桿
2211‧‧‧內牙螺紋
2212‧‧‧阻擋環
222‧‧‧避震彈簧
223‧‧‧撞擊桿
2231‧‧‧外牙螺紋
224‧‧‧套合件
225‧‧‧緩衝彈簧
2251‧‧‧墊片
23‧‧‧傳動組件
231‧‧‧承載桿
2311‧‧‧凸環
2312‧‧‧恆定彈簧
2313‧‧‧磁芯環
2314‧‧‧套接部
2315‧‧‧螺孔
2316‧‧‧外牙螺紋
232‧‧‧調距筒
2321‧‧‧外牙螺紋
2322‧‧‧中央孔
2323‧‧‧階級
2324‧‧‧承置孔
2325‧‧‧斜紋溝
233‧‧‧銜接筒
2331‧‧‧內牙螺紋
2332‧‧‧震盪線圈
2333‧‧‧孔窗
24‧‧‧衝擊接頭
241‧‧‧組合端
242‧‧‧固定栓
243‧‧‧螺孔
244‧‧‧內牙螺紋
25‧‧‧耦合座
251‧‧‧通孔
252‧‧‧外牙螺紋
253‧‧‧墊圈
254‧‧‧墊片
26‧‧‧緩衝元件
4‧‧‧衝擊頭
41‧‧‧凹孔

Claims (10)

  1. 一種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具有一機殼,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容置空間一端經二開口對外連通,容置空間內設置二衝擊動力模組、一主電路板,主電路板電性連接一操作開關,操作開關設在殼體上,所述按摩器改進裝置特徵在於:各衝擊動力模組包括:一散熱罩,內部為貫通狀,具有一耦合座,耦合座具有一通孔;一電磁組件,設在前述散熱罩內,中央設有一貫孔;一緩衝元件,與前述貫孔呈同軸固定在前述容置空間內;一驅動元件組,具有能伸入前述貫孔內滑動的一驅動桿,驅動桿一端連結一撞擊桿,撞擊桿外周側套合一避震彈簧並穿入通孔內,避震彈簧二端分別抵頂於驅動桿及耦合座,撞擊桿另一端結合一套合件,套合件套設一緩衝彈簧;以及,一傳動組件,包括:一調距筒,局部凸伸在前述機殼外;一承載桿,一端穿過一恒定彈簧並連結一衝擊接頭與一衝擊頭,另一端套設一磁芯環並與套合件、緩衝彈簧相抵擋;一銜接筒,連結在前述耦合座遠離散熱罩的一端部,內部設有一震盪線圈並與主電路板電性連接;當震盪線圈與磁芯環同軸錯位設置,磁芯環未進入震盪線圈,震盪線圈不會產生電流,主電路板為電性斷路狀態,操作開關動作時,主電路板並不會傳輸電力到電磁元件,達成空載時不會產生動作的空載保護機械結構,且前述衝擊動力模組動作時,緩衝組件能夠吸收驅動桿重定時的撞擊力量,達成減震的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機殼於旁側延伸一握把部,握把部上設置前述操作開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機殼由二相對結合之側殼體,以及結合於二側殼體一端側的一後背蓋所組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銜接筒抵頂於機殼之開口內側周緣,且調距筒通過開口向外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調距筒內周圓貫設一中央孔使與另一端延伸較大內徑的承置孔,而承載桿伸入調距筒之一端部環設有凸環,利用階級抵頂恒定彈簧並對凸環形成擋止,能限制在撞擊時,防止調距筒鬆動而轉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機殼的握把部為中空結構,且主電路板設置於握把部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所述的機殼的頂部設有一控制台,控制台與前述主電路板電性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所述的機殼內設有連接前述緩衝元件的一緩衝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機殼的背蓋設有複數的散熱座,各散熱座分別設有一散熱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其中該銜接筒一端設有內牙螺紋,調距筒一端設有外牙螺紋,調距筒穿入銜接筒內,並以外牙螺紋緊鎖內牙螺紋,調距筒轉動後在銜接筒產生前後位移,調距 筒帶動承載桿移動,調整承載桿與套合件的間距,進而達成調整目標區衝擊深度的結構。
TW108132633A 2019-09-10 2019-09-10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TWI707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33A TWI707676B (zh) 2019-09-10 2019-09-10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33A TWI707676B (zh) 2019-09-10 2019-09-10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7676B true TWI707676B (zh) 2020-10-21
TW202110414A TW202110414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09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633A TWI707676B (zh) 2019-09-10 2019-09-10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76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5858A (zh) * 2019-09-10 2021-03-26 高睿廷 冲击式按摩器改进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5439U (zh) * 2012-07-17 2013-01-21 Wei-Hao Lo 可旋轉式按摩器衝擊結構
TWI494100B (zh) * 2014-06-17 2015-08-01
TWM524194U (zh) * 2016-01-19 2016-06-21 Yong-Zhen Luo 按摩器衝擊改進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5439U (zh) * 2012-07-17 2013-01-21 Wei-Hao Lo 可旋轉式按摩器衝擊結構
TWI494100B (zh) * 2014-06-17 2015-08-01
TWM524194U (zh) * 2016-01-19 2016-06-21 Yong-Zhen Luo 按摩器衝擊改進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5858A (zh) * 2019-09-10 2021-03-26 高睿廷 冲击式按摩器改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414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6565B2 (en) Impact massager
TW201440753A (zh) 差頻式衝擊按摩裝置
US20170079865A1 (en) Device for massage
TWI707676B (zh) 衝擊式按摩器改進裝置
TW200524572A (en) Massager
WO2021062985A1 (zh) 电源横置式手持肌肉放松设备
CN110538063B (zh) 往复式肌肉放松设备
CN210844180U (zh) 一种手持式无刷电机筋膜枪
CN110538062B (zh) 马达横置式手持肌肉放松设备
CN213406905U (zh) 手持按摩枪及其转换机构
WO2021062988A1 (zh) 往复式肌肉放松设备及其机芯
CN211326712U (zh) 一种自动按摩器
CN205814637U (zh) 按摩器冲击改进结构
CN112545858A (zh) 冲击式按摩器改进装置
CN214105164U (zh) 筋膜枪
CN213218989U (zh) 一种三折按摩的颈椎按摩器
CN210872918U (zh) 一种有刷电机的手持式筋膜枪
WO2022057192A1 (zh) 一种用于筋膜枪的往复传动机构
CN213941438U (zh) 一种呼啦圈按摩装置
KR100944713B1 (ko) 체외 충격파 치료기
CN213553580U (zh) 敲打按摩器
CN219022198U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15425989U (zh) 一种新型筋膜枪
JP750806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13143728A (zh) 一种新型筋膜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