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4014B -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 Google Patents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4014B
TWI704014B TW107135798A TW107135798A TWI704014B TW I704014 B TWI704014 B TW I704014B TW 107135798 A TW107135798 A TW 107135798A TW 107135798 A TW107135798 A TW 107135798A TW I704014 B TWI704014 B TW I7040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piece
inhaler
outer cylinder
area
degre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573A (zh
Inventor
林易廷
沈秋如
吳若羚
Original Assignee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0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吸入器包括殼體、儲存容器、壓力組件、噴嘴和吹嘴。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能相對於下殼體轉動。儲存容器設置在殼體內、且能存儲液體。壓力組件設置在殼體內、且壓力組件的一端伸入到儲存容器中。噴嘴連接於壓力組件的另一端。吹嘴與上殼體相連接、且噴嘴容置在吹嘴中。吹嘴包括吹嘴連接部、吹嘴內筒和吹嘴外筒。吹嘴連接部能將吹嘴連接到上殼體。吹嘴內筒設置在吹嘴連接部的中心、且兩端開口。吹嘴外筒設置在吹嘴內筒的外側、且與吹嘴內筒位於吹嘴連接部的同一側。吹嘴外筒具有至少一個進氣口。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吸入器吹嘴。

Description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入器,尤其涉及一種吸入器吹嘴和使用該吸入器吹嘴的吸入器。
氣霧化器,亦稱為霧化器或噴霧器,用來輔助病患以吸入的方式進行給藥。液體藥劑被霧化,以幫助使用者可以得到有效的吸入效率和吸收效果。上述微小粒子的大小可以根據不同的呼吸狀況來進行調整,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或哮喘,或是對應於液體藥劑本身的類型。但是,由於吸入器噴嘴處的流阻難以控制,導致患者吸入霧化的藥劑過快,藥劑不能被充分吸收。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吸入器吹嘴,該吸入器吹嘴包括:吹嘴連接部,吹嘴連接部用於將吹嘴連接到吸入器主體;吹嘴內筒,吹嘴內筒設置在吹嘴連接部的中心且兩端開口;和吹嘴外筒,吹嘴外筒設置在吹嘴內筒的外側且與吹嘴內筒位於吹嘴連接部的同一側,吹嘴外筒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口。
在一個實施例中,吹嘴內筒在吸入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於吹嘴外筒的高度。
在另外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位於吹嘴外筒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吹嘴外筒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
進一步地,在垂直於吹嘴外筒的軸向方向且經過至少一個進氣口的兩個端部的吹嘴外筒的截面內,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35度到45度之間,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55度到65度之間。
進一步地,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40度,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60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面的面積在22.00mm2到23.00mm2之間,第二面的面積在40.00mm2到42mm2之間。
進一步地,第一面的面積為22.77mm2,第二面的面積為40.98mm2
在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中:在第一面與第二面之間並且靠近第一面處的流阻為62600-86131Pa1/2s/m3、靠近第二面處的流阻為32279-76286Pa1/2s/m3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吸入器,該吸入器包括:殼體,殼體包括上殼體和與上殼體連接的下殼體,並且上殼體能夠相對於下殼體轉動;儲存容器,儲存容器設置在殼體內,儲存容器用於存儲液體;壓力組件,壓力組件設置在殼體內且壓力組件的一端伸入到儲存容器中,以通過壓力組件獲取存儲在儲存容器中的液體並對獲取的液體加壓;噴嘴,噴嘴與壓力組件的另一端相連接,以霧化壓力組件中的獲取的液體;和吹嘴,吹嘴與上殼體相連接且噴嘴容置在吹嘴中,其特徵在於,吹嘴包括:吹嘴連接部,吹嘴連接部用於將吹嘴連接到上殼體;吹嘴內筒,吹嘴內 筒設置在吹嘴連接部的中心且兩端開口,用於容納噴嘴;和吹嘴外筒,吹嘴外筒設置在吹嘴內筒的外側且與吹嘴內筒位於吹嘴連接部的同一側,吹嘴外筒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口。
在一個實施例中,吹嘴內筒在吸入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於吹嘴外筒的高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進氣口沿著吹嘴外筒的同一橫截面設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位於吹嘴外筒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吹嘴外筒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
進一步地,在垂直於吹嘴外筒的軸向方向且經過至少一個進氣口的兩個端部的吹嘴外筒的截面內,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35度到45度之間,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55度到65度之間。
進一步地,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40度,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60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面的面積在22.00mm2到23.00mm2之間,第二面的面積在40.00mm2到42mm2之間。
進一步地,第一面的面積為22.77mm2,第二面的面積為40.98mm2
在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中:在第一面與第二面之間並且靠近第一面處的流阻為62600-86131Pa1/2s/m3、靠近第二面處的流阻為32279-76286Pa1/2s/m3
進一步地,當吹嘴處的流量最大時,吹嘴的頂部處的噴霧流速在1.04~2.43m/s之間,所述進氣口處的氣體流速在6.7~19.4m/s之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壓力組件包括:偏置件,偏置件設置在下 殼體內;固持件,固持件設置在上殼體內用於保持儲存容器,並且固持件與偏置件的上端相連接;傳送管,傳送管的一端穿過固持件伸入儲存容器內、另一端連接到噴嘴;和泵室,泵室設置在傳送管內,用於臨時存儲壓入泵室的液體。
進一步地,偏置件包括:偏置室,偏置室被保持在下殼體內;和偏置彈簧,偏置彈簧被設置在偏置室內,並且能夠通過旋轉下殼體而被軸向壓縮,以帶動固持件沿著吸入器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壓力組件還包括止回閥,止回閥設置在傳送管內以阻止泵室內的液體回流。
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吹嘴和使用該吸入器吹嘴的吸入器具有較高的流阻,可以輔助使用者緩慢、均勻地吸入霧化的液體,從而實現更好的吸收效果。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殼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2:儲存容器
3:壓力組件
31:偏置室
32:偏置彈簧
33:固持件
34:傳送管
35:過濾裝置
4:噴嘴
5:吹嘴
51:吹嘴連接部
52:吹嘴內筒
53:吹嘴外筒
54:進氣口
A、B:夾角
W1、W2:距離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吸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吸入器吹嘴的立體圖;圖3為圖1中所示的吸入器吹嘴的側視圖;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吸入器的吹嘴與噴嘴部分的分解示意圖;圖5為使用者以慢速深吸氣方式使用本發明公開的吸入器時吹嘴的頂部的中心點處的流速變化圖;以及圖6為使用者以慢速深吸氣方式使用本發明公開的吸入器時進氣口的中心點處的流速變化圖。
請參閱圖1至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下面結合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的結構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包括殼體1(包括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儲存容器2、壓力組件3、噴嘴4和吹嘴5,其中儲存容器2和壓力組件3均設置在殼體1內,噴嘴4通過壓力組件3與儲存容器2相連接,並且噴嘴4的出口與吹嘴5相配合。
殼體1為吸入器的主體部分,用於容納吸入器的其它元件。殼體1包括上殼體11和與上殼體11連接的下殼體12,其中上殼體11可以相對於下殼體12轉動以驅動壓力組件3壓緊並將儲存容器2中的溶液傳送至噴嘴4。在一個實施例中,殼體1具有柱形形狀。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殼體1還可以是便於使用者握持的任何其它形狀。另外,殼體1可以使用本領域常用的任何材料製成,在此不做具體限制。儲存容器2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用於儲存液體21,例如藥液等。壓力組件3設置在殼體1內且壓力組件3的一端伸入到儲存容器2中、另一端連接到噴嘴4,以通過壓力組件3將存儲在儲存容器2中的液體21傳送至噴嘴4。連接到壓力組件3的另一端的噴嘴4可以對從壓力組件3中的獲取的液體21進行霧化,被霧化後的液體21經過吹嘴5供使用者吸取。
參照圖2和3,吸入器的吹嘴5包括吹嘴連接部51、吹嘴內筒52和吹嘴外筒53,其中吹嘴內筒52和吹嘴外筒53均設置在吹嘴連接部51上,並且吹嘴外筒53設置在吹嘴內筒52的外側。吹嘴連接部51為吹嘴5的主體部分,可以將吹嘴5連接到吸入器的 上殼體11。吹嘴內筒52設置在吹嘴連接部51的中心且兩端開口,當吹嘴連接部51連接到上殼體11後,將吸入器的噴嘴4從吹嘴5的上部穿過吹嘴內筒52連接到壓力組件3(如圖4所示)。吹嘴外筒53與吹嘴內筒52位於吹嘴連接部51的同一側,並且吹嘴外筒53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口54,以在患者使用吸入器時向吹嘴5內送風,輔助藥液噴霧的流動。在一個實施例中,構成吹嘴5的吹嘴連接部51、吹嘴內筒52和吹嘴外筒53一體成型。
下面參照圖1和2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的使用方法。打開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將儲存容器2連接到壓力組件3的下端;連接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轉動下殼體12以壓緊壓力組件3,壓力組件3將其中的液體21傳送至壓力組件3的上端並從噴嘴4噴出;使用者從吹嘴5處吸取噴霧時,從吹嘴5的吹嘴外筒53進入的空氣形成旁路氣體,讓使用者可以更加流暢地吸取噴霧。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結構簡單,且通過一體成型的吹嘴5部分實現更優的吸收效果。
繼續參照圖1~3,吹嘴內筒52在吸入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於吹嘴外筒53的高度。當吸入器的噴嘴4被保持在吹嘴內筒52中時,噴嘴4的高度低於吹嘴外筒53的高度,使經由吹嘴外筒53上的至少一個進氣口54進入的空氣限定吹嘴5出口處的總流阻。為了保持吹嘴外筒53內進氣均勻,將至少一個進氣口54沿著吹嘴外筒53的同一橫截面設置。
參照圖2,設置在吹嘴外筒53上的至少一個進氣口54中的每一個位於吹嘴外筒53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吹嘴外筒53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從而使第一面到第二面之間形成斜面,減小外部空氣進入吹嘴5內部的阻力。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面的面積在22.00mm2到23.00mm2之間,第二面的面積在40.00mm2到42mm2之間。優選地,第一面的面積為22.77mm2,第二面的面積為40.98mm2。參照圖2,在垂直於吹嘴外筒53的軸 向方向且經過至少一個進氣口54的兩個端部的吹嘴外筒53的截面內,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A在35度到45度之間、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B在55度到65度之間。優選地,截面的中心點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A大約為40度、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B大約為60度。參照圖3,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面在橫向方向上的兩端之間的距離W1在11.2mm-13.2mm之間,優選大約為12.2mm。第二面在橫向方向上的兩端之間的距離W2在5.3mm-7.3mm之間,優選大約為6.3mm。
參照圖1,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壓力組件3包括偏置件、固持件33、傳送管34、及泵室(圖未繪式)。
偏置件設置在下殼體12內,可以在下殼體12相對於上殼體11轉動時被壓縮。在一個實施例中,偏置件可以包括偏置室31和偏置彈簧32,其中偏置室31被保持在下殼體12內,偏置彈簧32被設置在偏置室31內。這樣,可以通過旋轉下殼體12而沿著偏置彈簧32的軸向方向壓縮偏置彈簧32,進而帶動固持件33沿著吸入器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動。固持件33設置在上殼體11內用於保持儲存容器2,並且固持件33與偏置件的上端相連接。傳送管34用於傳送儲存容器2內的液體21,其一端穿過固持件33伸入儲存容器2內、另一端連接到噴嘴4。這樣,當轉動下殼體12時,偏置件被壓縮,進而推動固持件33向下移動以壓縮儲存容器2;儲存容器2收到壓縮後,其中存儲的液體21通過傳送管34向上流動;釋放偏置件,偏置件的回彈力將暫存在傳送管34的上部的液體21送入具有霧化作用的噴嘴4;進而,霧化液體21通過噴嘴4噴出,由使用者吸取。優選地,壓力組件3還包括止回閥。止回閥設置在傳送管34內,用於阻止液體21回流。在一個實施例中,壓力組件3還包括過濾裝置35,過濾裝置35靠近傳送管34的與噴嘴4連接的一端設置,以對液體21進行進一步過濾。另外,所 述泵室設置在傳送管34內,用於臨時存儲壓入所述泵室的液體。
下面結合試驗資料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吸入器吹嘴5和使用該吹嘴5的吸入器的效果,其中以吸入器的吹嘴5具有一個或兩個進氣口54。
使用流動分析儀、抽器泵浦和壓力計測量吸入器進氣口54的流阻。將抽氣泵浦連接到流動分析儀的抽氣孔,並將抽氣泵浦的流速調節至38.8L/min;使用導管連接吹嘴5與流動分析儀,並將壓力計放置於導管中,測量壓力差(即空氣進入吹嘴5的進氣口54前後的壓力差);使用公式(1)計算流阻:
Figure 107135798-A0305-02-0011-4
其中,R為進氣口54處的流阻,△P為壓力計測量點處與環境氣壓的壓力差,V為流速。
經過測量,具有單一進氣口54的吹嘴5流阻大約為40662Pa1/2s/m3;具有兩個進氣口54的吹嘴5流阻大約為21600Pa1/2s/m3
使用吸入器時,使用者以慢速深吸氣(slow and deep,SD)的方式使用吸入器時,吹嘴5處的流量在大約第1.81秒時達到峰值41.2升/分鐘。
同時,參照表1,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a軟件模擬流速計測量噴嘴4和吹嘴5處的氣體流速。當吹嘴5處的流量最大時(即,1.81秒),吹嘴5處的噴霧流速在1.04~2.43m/s之間,進氣口54處的氣體流速在6.7~19.74m/s之間。
Figure 107135798-A0305-02-0011-2
在另一個流速測量試驗中,測量最吹嘴5頂部的中心點處的流速,測量結果如圖5所示的。從圖5可以看出:當使用者慢速深呼吸時,約1.81s時吹嘴5的頂部的中心點處的流速達到最大值2.43m/s,此後吹嘴5的頂部的中心點處的流速呈抛物線式地降低至0。
在另一個流速測量試驗中,測量進氣口的中心點處的進氣速度,測量結果如圖6所示。從圖6可以看出:當使用者慢速深呼吸時,約在1.81s時進氣口的中心點處的氣體流速達到最大值13.24m/s,此後進氣口的中心點處的氣體流速呈抛物線式地降低至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
1‧‧‧殼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2‧‧‧儲存容器
3‧‧‧壓力組件
31‧‧‧偏置室
32‧‧‧偏置彈簧
33‧‧‧固持件
34‧‧‧傳送管
35‧‧‧過濾裝置
4‧‧‧噴嘴
5‧‧‧吹嘴

Claims (18)

  1. 一種吸入器吹嘴,包括:吹嘴連接部,所述吹嘴連接部用於將所述吹嘴連接到吸入器主體;吹嘴內筒,所述吹嘴內筒設置在所述吹嘴連接部的中心且兩端開口;和吹嘴外筒,所述吹嘴外筒設置在所述吹嘴內筒的外側且與所述吹嘴內筒位於所述吹嘴連接部的同一側,所述吹嘴外筒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口;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從而使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之間形成一斜面。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所述吹嘴內筒在所述吸入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於所述吹嘴外筒的高度。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在垂直於所述吹嘴外筒的軸向方向且經過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的兩個端部的所述吹嘴外筒的截面內,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35度到45度之間,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55度到65度之間。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40度,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60度。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所述第一面的面積在22.00mm2到23.00mm2之間,所述第二面的面積在40.00mm2到42mm2之間。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所述第一面的面積為22.77mm2,所述第二面的面積為40.98mm2
  7.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吸入器吹嘴,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中:在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並且靠近所述第一面處的流阻為62600-86131Pa1/2s/m3、靠近所述第二面處的流阻為32279-76286Pa1/2s/m3
  8. 一種吸入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與所述上殼體連接的下殼體,並且所述上殼體能夠相對於所述下殼體轉動;儲存容器,所述儲存容器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儲存容器用於存儲液體;壓力組件,所述壓力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且所述壓力組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儲存容器中,以通過所述壓力組件獲取存儲在所述儲存容器中的液體並對獲取的液體加壓;噴嘴,所述噴嘴與所述壓力組件的另一端相連接,以霧化所述壓力組件中的獲取的所述液體;和吹嘴,所述吹嘴與所述上殼體相連接且所述噴嘴容置在所述吹嘴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吹嘴包括:吹嘴連接部,所述吹嘴連接部用於將所述吹嘴連接到所述上殼體;吹嘴內筒,所述吹嘴內筒設置在所述吹嘴連接部的中心且兩端開口,用於容納所述噴嘴;和吹嘴外筒,所述吹嘴外筒設置在所述吹嘴內筒的外側且與所述吹嘴內筒位於所述吹嘴連接部的同一側,所述吹嘴外筒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口;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從而使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之間形成一斜面。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內表面的第一面的面積小於位於所述吹嘴外筒的外表面的第二面的面積。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在垂直於所述吹嘴外筒的軸向方向且經過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的兩個端部的所述吹嘴外筒的截面內,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35度到45度之間,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在55度到65度之間。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一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40度,所述截面的中心點到所述第二面的兩端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60度。
  12.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面的面積在22.00mm2到23.00mm2之間,所述第二面的面積在40.00mm2到42mm2之間。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面的面積為22.77mm2,所述第二面的面積為40.98mm2
  14.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進氣口中的每一個中:在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之間並且靠近所述第一面處的流阻為62600-86131Pa1/2s/m3、靠近所述第二面處的流阻為32279-76286Pa1/2s/m3
  15.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當所述吹嘴處的流量最大時,所述吹嘴的頂部的噴霧流速在1.04~2.43m/s之間,所述進氣口處的氣體流速在6.7~19.4m/s之間。
  16.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壓力組件包括:偏置件,所述偏置件設置在所述下殼體內;固持件,所述固持件設置在所述上殼體內用於保持所述儲存容器,並且所述固持件與所述偏置件的上端相連接;和 傳送管,所述傳送管的一端穿過所述固持件伸入所述儲存容器內、另一端連接到所述噴嘴。
  17.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偏置件包括:偏置室,所述偏置室被保持在所述下殼體內;和偏置彈簧,所述偏置彈簧被設置在所述偏置室內,並且能夠通過旋轉所述下殼體而被軸向壓縮,以帶動所述固持件沿著所述吸入器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動。
  18. 根據請求項1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壓力組件還包括止回閥,所述止回閥設置在所述傳送管內。
TW107135798A 2018-09-10 2018-10-11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TWI704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1651.8 2018-09-10
CN201811051651.8A CN110882453A (zh) 2018-09-10 2018-09-10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573A TW202010573A (zh) 2020-03-16
TWI704014B true TWI704014B (zh) 2020-09-11

Family

ID=6974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798A TWI704014B (zh) 2018-09-10 2018-10-11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2453A (zh)
TW (1) TWI7040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1311A (en) * 2007-06-15 2009-03-16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aler
TW200916133A (en) * 2007-08-01 2009-04-16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aler
CN102065941A (zh) * 2008-06-20 2011-05-18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国际有限公司 吸入器
CN204798607U (zh) * 2015-04-27 2015-11-25 随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耳鼻喉喷药器
CN205796192U (zh) * 2016-05-31 2016-12-14 杨帆 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入式麻醉装置
TWI568463B (zh) * 2013-07-12 2017-02-01 H 斯圖爾特 坎貝爾 用於吸入器之吹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2379B (en) * 1996-04-25 1999-11-17 Bespak Plc Improved inhalers
PT103481B (pt) * 2006-05-16 2008-08-01 Hovione Farmaciencia S A Inalador de uso simples e método de inalação
US8297280B2 (en) * 2007-07-20 2012-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haler
CN209713891U (zh) * 2018-09-10 2019-12-03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1311A (en) * 2007-06-15 2009-03-16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aler
TW200916133A (en) * 2007-08-01 2009-04-16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Inhaler
CN102065941A (zh) * 2008-06-20 2011-05-18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国际有限公司 吸入器
TWI568463B (zh) * 2013-07-12 2017-02-01 H 斯圖爾特 坎貝爾 用於吸入器之吹嘴
CN204798607U (zh) * 2015-04-27 2015-11-25 随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耳鼻喉喷药器
CN205796192U (zh) * 2016-05-31 2016-12-14 杨帆 一种便于携带的吸入式麻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573A (zh) 2020-03-16
CN110882453A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27836B2 (ja) 薬物供給装置
JP5087539B2 (ja) 気管支内治療のためのバルブ、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5020530A (en) Inhalation therapy device
US2485184A (en) Nebulizer
US6932082B2 (en) Spacer or actuator for inertial removal of the non-respirable fraction of medicinal aerosols
JP3230056B2 (ja) 薬剤のエーロゾル化服用量を形成する装置
JP6078157B2 (ja) プルームに空気ジェットが衝突する呼吸作動式吸入器
US20100282247A1 (en)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orders with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such as vancomycin
KR20060124626A (ko) 인공호흡기 회로에 대한 에어로졸의 효과적인 주입
GB2433207A (en) Breath actuated dry powder inhaler
WO2009111612A1 (en) Aerosolization device
JP2017530781A (ja) 噴霧器およびその使用
WO2017133495A1 (zh) 雾化杯套件及压缩式雾化器
JP2013529094A (ja) 微粒子の高濃度エアロゾルを生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AU2012258488A1 (en)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orders with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such as vancomycin
TWI704014B (zh)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CN204208146U (zh) 干粉吸入器
KR101992171B1 (ko) 건조분말 흡입기
CN209713891U (zh) 吸入器吹嘴和吸入器
WO2023125466A1 (zh) 一种雾化触发结构及其雾化器
CN105307713A (zh) 用于吸入药用物质的元件
CN204972573U (zh) 一种折叠卧式胶囊干粉型吸入装置
CN112773985A (zh) 一种方便呼吸科用药的雾化设备
US20190059811A1 (en) Combination peak flow meter, inhaler, and nebulizer
Hsiao et al. A novel contact-triggered vibrating mesh nebulize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drug distribution of suspension drug delivered with MicroBase μS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