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817B -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 Google Patents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817B
TWI702817B TW108101807A TW108101807A TWI702817B TW I702817 B TWI702817 B TW I702817B TW 108101807 A TW108101807 A TW 108101807A TW 108101807 A TW108101807 A TW 108101807A TW I702817 B TWI702817 B TW I7028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witch
lldp
port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1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3840A (zh
Inventor
卡德 吉蘭尼 薩胡爾 哈米德 阿杜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875,0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245644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81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電腦網路,包含一伺服器電腦,該伺服器電腦包含複數之通訊埠,該些通訊埠有線連接至分開的兩個網路交換器的複數之交換器埠。該些網路交換器接收來自於其他複數之網路裝置之複數之鏈路層發現協定(LLDP)封包,並根據該些LLDP封包的內容自動地聚合對應的該些交換器埠成為一個埠通道聚合。

Description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本發明係有關於電腦系統,且更具體地但不限定為電腦網路。
一網路裝置,例如一伺服器電腦或一網路交換器,具有一通訊埠,以連結至另一個網路裝置之一通訊埠。例如,伺服器電腦具有網路介面卡(NIC)埠形式的通訊埠,而網路交換器具有交換器埠形式的通訊埠。伺服器電腦的網路介面卡埠連結至網路交換器的交換器埠以允許在鏈路且介於伺服器電腦與網路交換器之間的網路運輸的傳輸。網路交換器可具有另一個交換器埠,連接至另一個網路交換器的交換器埠,或連接至另一個伺服器電腦的網路介面卡埠。一般來說,介於複數伺服器電腦之間的網路運輸係通過在鏈路的一或更多個交換器;介於複數通訊埠之間的鏈路係為有線連接。
為了備用與增加頻寬,兩個或更多個鏈路可被聚合在一起以成為一個單一的邏輯鏈路;然而,為鏈路聚合設定通訊埠是相當地複雜、沉悶且易於出錯的。
在一具體實施例,一電腦網路包含一伺服器電腦,該伺服器電腦包含複數之通訊埠,該些通訊埠有線連接至分開的兩個網路交換器的複數之交換器埠。該些網路交換器接收來自於其他複數之網路裝置之複數之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封包,並根據該些LLDP封包的內容自動地聚合對應的該些交換器埠成為(into,至)一個埠通道聚合。
根據閱讀包含隨附圖示與申請專利範圍之本揭露之整體,本發明之這些以及其他特徵將對本領域之技術人員來說為顯然易見的。
100:電腦系統
101:處理器
102:使用者輸入裝置
103:匯流排
104:顯示螢幕
105:電腦網路界面
106:資料儲存裝置
108:主記憶體
109:電腦網路
110:軟體模組
160-1:伺服器電腦
160-2:伺服器電腦
165-1:鏈路
165-2:鏈路
165-3:鏈路
165-4:鏈路
170-1:LACP埠通道聚合
170-2:LACP埠通道聚合
175-1:MLAG埠通道聚合
175-2:MLAG埠通道聚合
180-1:網路交換器
180-2:網路交換器
185:聚合表格
185-1:聚合表格
185-2:聚合表格
187:聚合模組
187-1:聚合模組
187-2:聚合模組
188:對等之間鏈路
190-1:網路交換器
190-2:網路交換器
200:自動鏈路聚合模組
210:LACP模組
211:封包接收器
212:對等介面
301~311:步驟
351~356:步驟
500:電腦網路
515:網路管理器
550:LLDP聚合模組
551:LLDP模組
552:網路管理器代理
553:LLDP埠通道聚合目錄
600:電腦實施方法
601~613:步驟
620~627:步驟
630~635:步驟
A:節點
B:節點
IPL-PO:對等之間鏈路-埠通道聚合
NIC 01:NIC埠
NIC 02:NIC埠
P01:交換器埠
P02:交換器埠
Pn:交換器埠
圖1係為可用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電腦系統之示意圖。
圖2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電腦網路之邏輯圖。
圖3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介於在圖2的電腦網路的伺服器電腦與網路交換器之間的鏈路連接示例。
圖4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聚合模組之邏輯圖。
圖5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地執行MLAG組態之電腦實施方法的流程圖。
圖6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維持介於主要的網路交換器與次要的網路交換器之間的MLAG組態之方法流程圖。
圖7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鏈路層發現之電腦網路之邏輯圖。
圖8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網路交換器之聚合模組之邏輯圖。
圖9~11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地執行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之電腦實施方法的流程圖。
在不同的圖示中使用的相同的參考標籤代表了相同或類似的元件。
在本揭露當中,提供了許多特定的細節,例如系統、元件與方法的舉例,藉以提供對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徹底瞭解;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在沒有一個或更多個該些特定的細節的情況下,依然能實踐本發明;在其他情況下,則未顯示或描述眾所周知的細節以避免模糊了本發明之主要技術特徵。
請參考圖1,其係為可用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電腦系統100之示意圖。一電腦系統100可被應用為一網路交換器或其他如下所述之電腦;該電腦系統100可具有較少的或較多的元件以滿足一特定應用的需求;該電腦系統100可包含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1,以及一或更多個匯流排103,該些匯流排103係耦合電腦系統100的各種元件;該電腦系統100更包含一或更多個使用者輸入裝置102(例如,鍵盤、滑鼠)、一或更多個資料儲存裝置106(例如,硬碟、光碟、通用串列匯流排記憶體)、一顯示螢幕104(例如,液晶顯示器、平面顯示器)、一電腦網路界面105(例如,網路轉接器、數據機)以及一主記憶體108(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該電腦網路界面105耦合至一電腦網路109。
該電腦系統100是一個特定的機器,以一或更多個軟體模組110編程,包含非暫時性地(non-transitory)儲存在該主記憶體108的指令,由該處理器101所執行,以使該電腦系統100執行對應的程序化步驟。製品可被具體地表 述為電腦可讀儲存媒介,具有由該處理器101所執行以使該電腦系統100可***作以執行該一或更多個軟體模組110的功能的指令。在圖1的例子當中,當該電腦系統100被應用為一網路交換器時,該軟體模組110包含聚合模組。
圖2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電腦網路之邏輯圖。在一具體實施例,該電腦網路包含一或更多個伺服器電腦160(160-1、160-2、…)、複數之網路交換器180(180-1、180-2、…)以及一或更多個網路交換器190(190-1、190-2、…)。
網路交換器190亦可稱為上行鏈路網路交換器,網路交換器190是相對於該伺服器電腦160之該網路交換器180的下游(downstream);網路交換器190可為習知的網路交換器,例如從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 Inc.)以及其他網路裝置供應商獲得的網路交換器。一般來說,網路交換器,例如網路交換器190或網路交換器180,適於藉由封包交換以接收、處理及傳送資料封包。如下所述會更加明顯的,網路交換器180進一步地適於執行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伺服器電腦160可包含習知的伺服器電腦,例如從加利福尼亞聖荷西(San Jose,California)的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icro Computer,Inc.)獲得的伺服器電腦。在一具體實施例,複數之伺服器電腦160與複數之網路交換器180安裝在相同的設備機架;在這樣的具體實施例當中,該伺服器電腦160包含刀鋒伺服器;該些網路交換器190亦可如該些伺服器電腦160與該些網路交換器180一樣安裝在相同的設備機架。須知為了說明之目的,圖2僅顯示兩個伺服器電腦160、兩個網路交換器180以及兩個網路交換器190;被納入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裝置的數量係取決於電腦網路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
一個鏈路是一個實體連接,以連接複數網路裝置的複數通訊埠;在圖2的例子當中,一鏈路165(165-1、165-2、165-3、165-4、…)連接一伺服 器電腦160的一網路介面卡(NIC)埠至一網路交換器180的一交換器埠;一鏈路165可包含一乙太網路電纜、一背板(backplane)連接或其他介於一伺服器電腦160與一網路交換器180之間的有線連接。在一具體實施例,圖2的電腦網路允許按照鏈路聚合控制協定(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的鏈路聚合;亦可使用其他的鏈路聚合協定而不減損本發明之優點。
在圖2的例子當中,該鏈路165-1與該鏈路165-2連接至該伺服器電腦160-1的複數NIC埠,以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單一的LACP埠通道聚合(PO)170-1;該LACP埠通道聚合170-1組合該鏈路165-1與該鏈路165-2成為一個單一的邏輯鏈路;因此,運送至埠通道的資料封包(或其他網路運輸)可運輸在該鏈路165-1或該鏈路165-2。類似地,該鏈路165-3與該鏈路165-4連接至該伺服器電腦160-2的複數NIC埠,以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單一的LACP埠通道聚合170-2;該LACP埠通道聚合170-2組合該鏈路165-3與該鏈路165-4成為一個單一的邏輯鏈路。
一般來說,兩個或更多個鏈路165可藉由協同運作或結合其相應的在伺服器電腦160的複數NIC埠在一起而被聚合成為一單一的邏輯鏈路;在NIC協同運作/結合程序期間,一系統管理者手動地組態伺服器電腦160的兩個或更多個NIC埠以形成一單一的埠通道;運送至埠通道的資料可透過複數NIC埠(以及必然的複數鏈路165)運輸,該些NIC埠(以及必然的該些鏈路165)為該埠通道聚合的成員。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網路交換器180-1以及該網路交換器180-2為物理(physically)分離網路裝置,每個具有它自己的分離機箱。為了改善故障容差,兩個或更多個鏈路165可被聚合在一起至在一個稱為多機箱鏈路聚合(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MLAG)內的兩個或更多個網路交換器180。MLAG包含(involve,牽涉)結合分離的複數網路交換器的兩個或更多個交換 器埠成為一單一的MLAG埠通道。在圖2的例子當中,為了聚合該鏈路165-1與該鏈路165-2成為一單一的邏輯鏈路,連接至該鏈路165-1的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交換器埠,以及連接至該鏈路165-2的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交換器埠,被設置以形成一MLAG埠通道聚合175-1。類似地,連接至該鏈路165-3的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交換器埠,以及連接至該鏈路165-4的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交換器埠,被設置以形成一MLAG埠通道聚合175-2。介於該些網路交換器180與該些上行鏈路網路交換器190之間的複數鏈路亦可以同樣的方式被聚合。一網路交換器180的一聚合表格185(185-1、185-2、…)指出了屬於特定的埠通道聚合的交換器埠。
圖3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介於該伺服器電腦160-1與該些網路交換器180-1、180-2之間的鏈路連接示例,而介於該伺服器電腦160-2與該些網路交換器180-1、180-2之間的鏈路連接是類似的,為了說明簡潔,故在圖3中被省略。
在圖3的例子當中,該鏈路165-1連接該伺服器電腦160-1的NIC埠NIC 01至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交換器埠P01,而該鏈路165-2連接該伺服器電腦160-1的NIC埠NIC 02至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交換器埠P02;在該伺服器電腦160-1,該NIC埠NIC 01以及該NIC埠NIC 02為相同的LACP埠通道聚合170-1的成員(見圖2的170-1)。
在一具體實施例,一對網路交換器180-1、180-2被組態為MLAG對等(peer)網路裝置,並共享相同的系統識別碼;這允許該伺服器電腦160-1將這一對網路交換器180-1、180-2視為為了聚合設定的一單一的網路交換器。在圖3的例子當中,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交換器埠P01與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該交換器埠P02屬於相同的MLAG埠通道聚合175-1;該網路交換器180-1與該網路 交換器180-2可經由一專用的對等之間鏈路(inter-peer link,IPL)188而彼此通訊。
每個MLAG埠通道聚合具有一可尋址的埠通道號碼以及一相關的系統識別碼,以辨識該些網路交換器,其中該些網路交換器覆蓋作為該MLAG埠通道聚合的成員的該些交換器埠。每個MLAG埠通道聚合亦具有一獨特的聚合鑰匙以辨識該MLAG埠通道聚合。不管建立該MLAG埠通道聚合的該網路交換器180,一個MLAG埠通道聚合可具有相同的埠通道號碼以及相同的系統識別碼。
一個網路交換器180被分配一個MLAG對等角色,以辨識該網路交換器為主要的交換器或次要的交換器。在一具體實施例,具有較低的媒介存取控制(MAC)位址被指定為主要的交換器,而其他的網路交換器被指定為次要的交換器。每個網路交換器180亦被分配一個獨特的交換器識別碼。一個網路交換器180的對等角色以及交換器識別碼可在MLAG建立期間指定。在本揭露當中,為了說明之目的,該網路交換器180-1被分配交換器識別碼1並指定為主要的交換器,而該網路交換器180-2被分配交換器識別碼2並指定為次要的交換器。
在一具體實施例,一個主要的交換器不遵循由次要的交換器所製作的MLAG組態;亦即,主要的交換器建立埠通道聚合而不必關於由次要的交換器所建立的埠通道聚合,而次要的交換器則簡單地遵循由主要的交換器所製作的埠通道聚合。在一具體實施例,如果一個埠通道存在於僅一個次要的交換器上,不管該主要的交換器,該次要的交換器可建立該埠通道。
一般來說,組態在網路交換器的埠通道聚合的程序包含許多步驟;組態一個埠通道聚合包含建立該埠通道聚合,增加成員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以及開啟在該埠通道聚合上的MLAG。為了在每個網路交換器上的每個交換器埠,這些步驟需要重複。在一些電腦網路,可能有連接至一網路交換 器的20個到40個伺服器電腦;這需要組態20個到40個在任何網路交換器的埠通道聚合,增加了組態程序的複雜性。更糟的是,一個不正確的組態制止了資料封包正確地被交換至它們的目的地,導致網路停工期與故障排除的時間。
如圖2所示,每個網路交換器180可包含聚合模組187(187-1、187-2、…),適於從接收到的鏈路聚合控制封包執行自動鏈路聚合組態。一個鏈路聚合控制封包,例如一個LACP封包,包含鏈路聚合資訊。在一個LACP封包的該鏈路聚合資訊可包含一作用器(actor)聚合鑰匙(在發送器端上的聚合鑰匙)、一作用器系統識別碼(發送器的系統識別碼)、一配偶體(partner)聚合鑰匙(在接收器端上的聚合鑰匙)以及一配偶體系統識別碼(接收器的系統識別碼)。舉個例子,對於來自該伺服器電腦160-1由該網路交換器180-1所接收的一LACP封包來說,該作用器聚合鑰匙是該埠通道聚合170-1的聚合鑰匙,該作用器系統識別碼是該伺服器電腦160-1的系統識別碼,該配偶體聚合鑰匙是該MLAG埠通道聚合175-1的聚合鑰匙,該配偶體系統識別碼是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系統識別碼。
在一具體實施例,一個網路交換器180在一個交換器埠接收網路運輸。該些聚合模組187適於在該交換器埠接收一鏈路聚合控制封包,並且當該交換器埠不是一個埠通道聚合的一部分時,建立包含該交換器埠的一個埠通道聚合。
圖4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聚合模組187之邏輯圖。每個網路交換器180具有它自己的聚合模組187與聚合表格185。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聚合模組187包含一LACP模組210、一對等介面212、一封包接收器211以及一自動鏈路聚合(LAG)模組200。在一具體實施例,該聚合模組187的元件係以軟體實現;在其他的具體實施例,該聚合模組 187的一或更多個元件以硬體實現(舉例來說,特殊用途積體電路、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邏輯閘)或硬體與軟體的組合。
符合該LACP且支援MLAG的習知的網路裝置具有一個LACP模組、對等介面以及封包接收器。在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該LACP模組210、該對等介面212及該封包接收器211執行符合LACP網路裝置的對應的元件的功能,但被修改以與一個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工作;這樣的修改可包含增加一個或更多個界面以傳送資料至或接收資料自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與額外的邏輯或程序以與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工作,如下所述。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封包接收器211操作在該網路交換器180的一個交換器埠所接收到的控制封包的接收與處理;該封包接收器211可從一個先已存在的封包接收器藉由修改該先已存在的封包接收器來實現,以運送接收到的LACP封包至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以取代直接運送至該LACP模組210。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LACP模組210管理埠通道聚合的建立與刪除,並處理主動的(active,亦稱為活躍的或有效的)交換器埠通道界面的LACP封包;該LACP模組210與對等的網路交換器180經由該對等介面212通訊;該LACP模組210可從一個先已存在的LACP模組藉由修改該先已存在的LACP模組來實現,以與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通訊。在習知的支援LACP的網路裝置,該先已存在的LACP模組接收組態指令,其中組態指令係來自於由使用者所操作的手動鍵盤輸入,或是來自於管理界面,例如藉由簡單網路管理協定(SNMP)。在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一個先已存在的LACP模組被修改以接收來自於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的組態指令。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可建立一個埠通道聚合,增加一個成員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自該埠通道聚合移除(remove,移動)一個成員交換器埠,以及藉由這樣的命令使該LACP模組210刪除該埠通道聚合。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對等介面212管理介於該些對等網路裝置之間的通訊,以建立、刪除及維持跨越該些對等網路裝置的MLAG界面;該對等介面212亦維持在該些對等網路裝置中主動的MLAG界面的目錄。該對等介面212可從一個先已存在的對等介面藉由修改該先已存在的對等介面來實現,以通知在接收上的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對等MLAG的改變,以及亦回應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所要求的查詢。有任何MLAG組態的改變,該對等介面212與該LACP模組210即更新該聚合表格185。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適於接收來自於該封包接收器211的LACP封包,並基於接收到的LACP封包自動地執行MLAG組態。基於接收到的LACP封包藉由建立埠通道聚合、刪除埠通道聚合、增加交換器埠至埠通道聚合與從埠通道聚合移除交換器埠,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可執行MLAG組態。
圖5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地執行MLAG組態之電腦實施方法的流程圖。圖5的方法可由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連同前揭元件執行;其他元件亦可被使用而不減損本發明之優點。
在圖5的例子當中,一LACP封包在一網路交換器180的一交換器埠被接收(步驟301)。該封包接收器211提供該LACP封包至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
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該交換器埠是否為一目前存在的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步驟302)。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以複數埠通道聚合的複數成員交換器埠檢查該交換器埠,以進行步驟302。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個埠通道聚合的成員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在該LACP封包顯示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與配偶體聚合鑰匙是否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與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03)。當該埠通道聚 合與該LACP封包有匹配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與配偶體聚合鑰匙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視該LACP封包是為了一個存在的埠通道聚合的一個普通的(regular,定期的)LACP交握,並據此運送該LACP封包至該LACP模組210(步驟303至步驟304);否則,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宣佈一個失配,並據此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步驟303至步驟305)。當該埠通道聚合沒有任何剩餘的成員交換器埠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刪除該埠通道聚合。
當該交換器埠不是任何埠通道聚合的成員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是否有任何本地的(亦即,在相同的網路交換器180內)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LACP封包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06)的存在;如果有,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本地的埠通道聚合(步驟307)。
當沒有本地的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LACP封包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時(步驟306至步驟308),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查詢該對等介面212以判斷該網路交換器180的該對等角色(亦即,是主要的或次要的),其中該網路交換器180接收該LACP封包與該對等之間鏈路188的狀態(步驟308)。
當該對等之間鏈路188不是主動的(表明沒有主動的相應的對等網路交換器)或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主要的交換器時(步驟308至步驟309),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要求該LACP模組210建立一個新的埠通道聚合並且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新的埠通道聚合(步驟309)。在一具體實施例,該新的埠通道聚合的該埠通道號碼可為“<sw-id><ifndex>”的形式,其中sw-id是該網路交換器180的交換器識別碼,而“ifndex”是該交換器埠號碼。
當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次要的交換器時(步驟308至步驟310),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查詢該對等介面212以判斷該對等網路交換器是 否具有一埠通道聚合,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LACP封包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換句話說,當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次要的交換器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該主要的交換器是否具有一埠通道聚合,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LACP封包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如果是,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建立一個埠通道聚合,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主要的網路交換器的埠通道號碼相同的埠通道號碼,且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步驟310至步驟311);如果不是,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要求該LACP模組210建立一個新的埠通道聚合並且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新的埠通道聚合(步驟310至步驟309)。在一具體實施例,該新的埠通道聚合具有該埠通道號碼“<sw-id><ifndex>”,其中sw-id是該網路交換器180的交換器識別碼,而“ifndex”是該交換器埠號碼。
舉個例子,假設該網路交換器180-2是一個接收該LACP封包的次要的交換器,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查詢它的對等介面212以判斷該網路交換器180-1(該主要的交換器)是否具有一埠通道聚合,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LACP封包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08至步驟310);如果是,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建立一個埠通道聚合,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埠通道號碼相同的埠通道號碼,且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步驟310至步驟311);如果不是,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要求該LACP模組210建立一個新的埠通道聚合並且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新的埠通道聚合(步驟310至步驟309)。
圖6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維持介於主要的網路交換器與次要的網路交換器之間的MLAG組態之方法流程圖。圖6的方法可由自動鏈 路聚合模組200連同前揭元件執行;其他元件亦可被使用而不減損本發明之優點。
在一具體實施例,每當一對等介面212從一對等網路交換器接收一埠通道聚合更新時,該對等介面212傳送一個對等通知至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舉個例子,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對等介面212從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一個對等介面212接收一埠通道聚合更新(例如,埠通道聚合的建立或刪除);在這個例子當中,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對等介面212藉由傳送一個對等通知以通知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在一具體實施例,一個對等通知包含一配偶體系統識別碼、配偶體聚合鑰匙以及作為埠通道聚合更新的對象的埠通道聚合的埠通道號碼。
在圖6的例子當中,一個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從一個對等介面212接收一個對等通知(步驟351)。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依據該網路交換器180之該對等角色回應該對等通知。當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主要的交換器時(步驟352至步驟353),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簡單地放棄該對等通知(步驟353);這是因為一個主要的交換器製作MLAG組態而不必關於與其對等的該次要的交換器。
當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次要的交換器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是否存在一個本地埠通道聚合,其中該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對等通知內所指出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52至步驟354)。如果沒有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對等通知內所指出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54至步驟353),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放棄該對等通知。
當該網路交換器180是一個次要的交換器且有一個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對等通知內所指出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相同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及配偶體聚合鑰匙(步驟354至步驟355)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檢查該本地埠通道聚合的埠通道號碼是否與該對等通知所指出的埠通道號碼匹配;如果是,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簡單地放棄該對等通知(步驟355至步驟353);否則,當該本地埠通道聚合的埠通道號碼與該對等通知所指出的埠通道號碼不匹配(步驟355至步驟356)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刪除該本地埠通道聚合。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對等介面212提供該對等之間鏈路188的狀態至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當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發現該對等之間鏈路188為關閉(down)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刪除由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建立的所有的該些埠通道聚合;在該對等之間鏈路188關閉之後,此刪除允許該些埠通道聚合被自動地正確地再組態。當該埠通道聚合由於缺少(missing,漏掉)該些LACP封包而關閉時,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亦可刪除由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建立的一個埠通道聚合。一般而言,由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所執行的動作,以從一個關閉的對等之間鏈路恢復或其他系統故障恢復,可取決於電腦網路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
在一具體實施例,基於管理對應的網路交換器之網路管理器,作為自動MLAG組態的候選的該些交換器埠被篩選。連接至網路交換器之鏈路被習知方式對待(亦即,不自動地組態至一個MLAG),其中網路交換器不是被一個特定的網路管理器所管理;然而,連接至網路裝置之鏈路係自動地組態至一個MLAG,其中網路裝置被該特定的網路管理器所管理。這阻止了連接至未被授權的或不可控的網路裝置的切換器埠的自動MLAG組態;現在從圖7開始解釋本發明之這樣的具體實施例。
圖7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鏈路層發現之電腦網路之邏輯圖。在一具體實施例,鏈路層發現是鏈路層發現協定(LLDP)造成的。
在圖7的例子當中,一網路管理器515適於管理一個電腦網路500之一或更多個網路裝置。一般而言,網路管理器適於發現、供給(provision)與監控託管的網路裝置。該網路管理器515可包含運行一網路管理軟體之一電腦系統;依照一網路管理協定,例如SNMP,該網路管理器515可適於管理該電腦網路500之該些網路裝置。
在圖7的例子當中,該電腦網路500類似於圖2的該電腦網路。該電腦網路500之該些網路裝置之一般性操作如前述,為了簡潔起見,故於此不再贅述。如解釋過的,自動MLAG組態可由該些網路交換器180所執行。在圖7的例子當中,該些網路交換器180與該些網路交換器190進一步地符合LLDP。
在圖7的例子當中,一個網路交換器190可被或可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當該網路交換器190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一個對應的網路交換器180適於自動地執行一個MLAG組態,該MLAG組態包含如前所述之連接至該網路交換器190之切換器埠。有這樣的情境:該網路交換器190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例如當該網路交換器190被另一個網路管理器所管理,或沒有關聯的網路管理器。當該網路交換器190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時,連接至該網路交換器190之該網路交換器180之切換器埠的自動MLAG組態不被執行。
圖8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網路交換器180之聚合模組187之邏輯圖。圖8的聚合模組187與圖4的聚合模組187相同,除了對LACP模組210與對等介面212的一些修改,以及增加了一網路管理器(network manager,NM)代理(agent)552、一LLDP模組551以及一LLDP聚合模組550。該自動鏈路聚合模組200以及該封包接收器211連同該LACP模組210及該對等介面212一 起工作,以基於接收到的LACP控制封包執行MLAG組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該LLDP模組551以及該LLDP聚合模組550基於接收到的LLDP封包執行MLAG組態。
符合LLDP且支援SNMP的習知的網路裝置典型地具有一個網路管理器代理以及一個LLDP模組,而對於其他的網路管理器(例如,基於REST的網路管理器)來說也是如此。在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以及該LLDP模組551執行習知的LLDP與SNMP網路裝置的對應的元件的功能,但被修改為與該LLDP聚合模組550一起工作;這樣的修改可包含增加一或更多個界面以傳送資料至該LLDP聚合模組550/從該LLDP聚合模組550接收資料,以及附加的邏輯或程序,以與該LLDP聚合模組550一起工作,如下所述。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是該網路管理器515的一個代理;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可從一個先已存在的網路管理器代理藉由修改該先已存在的網路管理器代理來實現,以提供網路管理資訊,例如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至該LLDP聚合模組550。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LLDP模組551依照LLDP處理複數之LLDP封包,並適於處理在該些LLDP封包所指出的機構特定類型長度值資訊(organization specific Type-Length Value information,其中Type-Length Value簡稱為TLV)。該LLDP模組551可從一個先已存在的LLDP模組藉由修改該先已存在的LLDP模組來實現,以在該LLDP模組551執行它自己的在該些LLDP封包上的LLDP處理之後,傳遞該些LLDP封包至該LLDP聚合模組550。
該LACP模組210如前述操作;在圖8的例子當中,該LACP模組210進一步地適於接收來自於該LLDP聚合模組550的組態指令。該LLDP聚合模組550可建立一個埠通道聚合、增加一個成員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自該埠通道聚合移除一個成員交換器埠,以及藉由這樣命令該LACP模組210以刪除該埠 通道聚合。在一具體實施例,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維持一個LLDP埠通道聚合目錄553,其中該LLDP埠通道聚合目錄553列出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的該些埠通道聚合。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的一個埠通道聚合可包含一個對應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以及網路管理TLV;該LLDP聚合模組550以“<sw-id><ifndex>”的形式分配複數之埠通道號碼,如前所述,其中sw-id是該網路交換器180的交換器識別碼,而“ifndex”是該交換器埠號碼。
該對等介面212如前述操作;在圖8的例子當中,該對等介面212進一步地適於通知在接收上的該LLDP聚合模組550對等MLAG的改變,以及亦回應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要求的查詢。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接收來自於該LLDP模組551的全部的該些LLDP封包,其中該些LLDP封包已被該LLDP模組551處理過。在啟動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向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查詢與它有關聯的網路管理器通訊的狀態,在此例是該網路管理器515。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提供該LLDP聚合模組550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包含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身份。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身份可依據它的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網域名稱或其他獨特的識別碼。當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身份改變時,或當該網路管理器515開始或停止管理該網路交換器180時,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適於通知該LLDP聚合模組550。該LLDP聚合模組550維持該網路管理器515的現在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
一個LLDP封包具有複數之TLV,每個TLV具有一個特別的類型(particular type)。LLDP為一個TLV類型127做準備,允許一個機構特定TLV,在一具體實施例,被用作為一個網路管理TLV。在一具體實施例,該網路管理TLV具有一個可識別的格式以及下述資訊:(a)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身份,以及(b) LACP/MLAG的網路裝置系統識別碼。在一具體實施例,該網路裝置系統識別碼是該網路交換器180-1與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系統識別碼。一個網路管理TLV的例子可具有下述格式:
Figure 108101807-A0305-02-0021-1
其中,該“NM網域名稱”字段指出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身份,該“交換器識別碼”字段指出該系統識別碼,其對該網路交換器180-1與該網路交換器180-2兩者來說是共同的。
在一具體實施例,當有效的(valid,合法的)網路管理器資訊是可獲得的時候(也就是說,當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可從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獲得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增加該網路管理TLV至該些LLDP封包;否則,當運行該LLDP聚合模組550的該網路交換器180不是由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550不會增加該網路管理TLV至該些LLDP資料封包。
舉個例子,當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聚合模組187-1的該LLDP聚合模組550(從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接收該網路管理器515的有效的詳細說明/個別項目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550增加該網路管理TLV在所有的LLDP封包內,其中所述所有的LLDP封包係由該LLDP模組551所傳送出來。
在一具體實施例,當與網路管理相關的資訊有一個改變時,例如當該網路交換器180不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時,該LLDP聚合模組550接收來自於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的一個通知。在那種情況下,該LLDP聚合模組550不會增加該網路管理TLV至該些LLDP封包。而且,每當該網路管理器515的 識別碼有一個改變時(由該網路管理器代理552所報告)或是該網路交換器180的系統識別碼有一個改變時,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改變由該網路管理TLV所代表的資訊。
在一具體實施例,該LLDP聚合模組550適於接收一個LLDP封包,為了該網路管理TLV掃描該LLDP封包,並且基於接收到的LLDP封包自動地執行MLAG組態。該LLDP聚合模組550可基於接收到的LLDP封包藉由建立埠通道聚合、刪除埠通道聚合、增加交換器埠至埠通道聚合與從埠通道聚合移除交換器埠,以執行MLAG組態。
圖9~11係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自動地執行MLAG組態之電腦實施方法600的流程圖。電腦實施方法600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連同前揭元件執行;其他元件亦可被使用而不減損本發明之優點。
該電腦實施方法600使用該網路交換器180-1解釋以作為舉例。從圖9開始,一個LLDP封包在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一個交換器埠所接收(步驟601)。該LLDP模組551處理該LLDP封包並此後提供該LLDP封包至該LLDP聚合模組550。
該LLDP聚合模組550檢查接收該LLDP封包之該交換器埠是否為在該網路交換器180-1內的一個目前存在的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步驟602)。該LLDP聚合模組550以複數埠通道聚合的複數成員交換器埠檢查該交換器埠,以進行步驟602。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時,該電腦實施方法600繼續至圖10的步驟620(步驟602至步驟620;圖9的節點A至圖10的節點A)。
當該交換器埠不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時(步驟602至步驟603),該LLDP聚合模組550檢查該LLDP封包是否有網路管理TLV(步驟603)。 當該LLDP封包沒有網路管理TLV時,該LLDP聚合模組550停止該LLDP封包的處理(步驟604)。在那種情況下,該交換器埠不被自動地組態至一MLAG。
缺乏網路管理TLV代表著該網路交換器埠連接至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的一個裝置;在那種情況下,該LLDP聚合模組550視該LLDP封包已經被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的一個網路交換器所傳送;因此,該LLDP聚合模組550簡單地丟棄該LLDP封包。
繼續圖9,當該LLDP封包包含一個網路管理TLV的時候(步驟603至步驟605),該LLDP聚合模組550判斷來自於該網路管理TLV的系統識別碼(步驟605)。換句話說,該LLDP聚合模組550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提取該系統識別碼;該LLDP聚合模組550接著檢查是否有一個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網路管理TLV所指出的系統識別碼相同的系統識別碼(步驟606)。當存在一個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相同的系統識別碼的時候(步驟606至步驟607),該LLDP聚合模組550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本地埠通道聚合(步驟607)。
當沒有一個本地埠通道聚合具有與該網路管理TLV所指出的系統識別碼相同的系統識別碼的時候(步驟606至步驟608),該LLDP聚合模組550查詢該對等介面212以判斷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該對等角色,以判斷該對等之間鏈路188的狀態,以及是否有任何MLAG對等配置(peer arrangement)的存在(步驟608)。當該網路交換器180-1是一個主要的交換器時,沒有對等之間鏈路188(例如,關閉),或沒有MLAG對等配置關於(involve,包含、牽涉)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時候(步驟608至步驟609),該LLDP聚合模組550建立一個新的埠通道聚合並且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新的埠通道聚合。
當該網路交換器180-1是在一個MLAG對等配置的一個次要的交換器時(步驟608至步驟610),該LLDP聚合模組550查詢該對等介面212以判斷在該網路交換器180-2(亦即,該對等網路交換器)內維持的該LLDP埠通道聚合 目錄553是否指出該網路交換器180-2之該LLDP埠聚合所建立的一個埠通道聚合,並具有與從該網路管理TLV所解碼的系統識別碼相同的系統識別碼(步驟610至步驟611)。如果是(步驟611至步驟612),該LLDP聚合模組550在該網路交換器180-1建立一個埠通道聚合,具有與在該網路交換器180-2的埠通道號碼相同的埠通道號碼,且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埠通道聚合(步驟612);否則(步驟611至步驟613),該LLDP聚合模組550簡單地在該網路交換器180-1建立一個新的埠通道聚合,增加該交換器埠至該新的埠通道聚合,並以“<sw-id><ifndex>”的形式分配一埠通道號碼至該交換器埠,其中如前所述,sw-id是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交換器識別碼,而“ifndex”是該交換器埠號碼。
繼續圖10,當該交換器埠是在該網路交換器180-1的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時,該LLDP聚合模組550查閱該LLDP埠通道聚合目錄553以判斷該交換器埠通道聚合是否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圖10,步驟620)。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而該埠通道聚合不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時,該電腦實施方法600繼續至圖11的步驟630(步驟620至步驟630;圖10的節點B至圖11的節點B)。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而該埠通道聚合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時(步驟620至步驟621),該LLDP聚合模組550檢查該LLDP封包是否有該網路管理TLV(步驟621);當該LLDP封包沒有該網路管理TLV,該LLDP聚合模組550停止該LLDP封包的處理並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步驟622)。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的埠通道聚合的成員的一交換器埠應該具有該網路管理TLV;亦即,在該LLDP封包處理的時候,缺少網路管理TLV即代表著傳送該LLDP封包的該網路交換器不再被該網路管理器515所管理,且因此該交換器埠應該從該埠通道聚合被移除。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而該埠通道聚合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且具有該網路管理TLV時(步驟621至步驟623),該LLDP聚合模組550判斷來自於該網路管理TLV的系統識別碼(步驟623)。該LLDP聚合模組550接著檢查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系統識別碼是否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系統識別碼。如果否(步驟624至步驟625),該LLDP聚合模組550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步驟625)。在該LLDP封包處理的時候,介於該網路管理TLV所指出的系統識別碼與該埠通道聚合的系統識別碼之間的失配,代表了傳送該LLDP封包的該網路交換器已被移至另一個網路管理器、另一個網路裝置已連接至該交換器埠、或一些其他的組態錯誤已發生,因此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
當該網路管理TLV的系統識別碼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系統識別碼時(步驟624至步驟626),該LLDP聚合模組550檢查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網路管理器識別碼是否匹配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識別碼(步驟624至步驟626)。如果否(步驟626至步驟625),該LLDP聚合模組550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步驟625)。介於該網路管理TLV所指出的網路管理器識別碼與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識別碼之間的失配,代表了傳送該LLDP封包的該網路交換器已被移至另一個網路管理器、另一個網路裝置已連接至該交換器埠、或一些其他的組態錯誤已發生,因此從該埠通道聚合移除該交換器埠。
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網路管理器識別碼匹配該網路管理器515的識別碼代表了一個好的狀態(步驟626至步驟627)。
繼續圖11,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而該埠通道聚合不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時(步驟620至步驟630;圖10的節點B至圖11的節點B),該LLDP聚合模組550檢查該LLDP封包是否有網路管理TLV(步驟630)。當該LLDP封包沒有該網路管理TLV,該埠通道聚合被視為不牽涉(not involve,不包含)該LLDP聚合模組550的一個LACP埠通道聚合,且因此該LLDP聚合模組550不執行該LLDP封包的進一步的處理。
當該交換器埠是一埠通道聚合的一成員而該埠通道聚合不是由該LLDP聚合模組550所建立但該LLDP封包具有網路管理TLV時(步驟630至步驟632),該LLDP聚合模組550判斷來自於該網路管理TLV的系統識別碼(步驟632)。該LLDP聚合模組550接著檢查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系統識別碼是否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步驟633)。當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系統識別碼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時(步驟633至步驟634),該LLDP聚合模組550增加該埠通道聚合至該LLDP埠通道聚合目錄553(步驟634);否則,當從該網路管理TLV解碼的系統識別碼不匹配該埠通道聚合的配偶體系統識別碼時(步驟633至步驟635),該LLDP聚合模組550刪除該埠通道聚合(步驟635)。
自動地組態在一個電腦網路內的具有鏈路層發現之多機箱鏈路聚合的系統與方法已被揭露如上;雖然提供了本發明之特定的實施例,須知該些實施例是為了說明之用而非作為限制,許多額外的實施例對於閱讀本揭露的本領域之技術人員來說是明顯的。
160-1:伺服器電腦
160-2:伺服器電腦
165-1:鏈路
165-2:鏈路
165-3:鏈路
165-4:鏈路
合170-1:LACP埠通道聚
170-2:LACP埠通道聚合
175-1:MLAG埠通道聚合
175-2:MLAG埠通道聚合
180-1:網路交換器
180-2:網路交換器
185-1:聚合表格
185-2:聚合表格
187-1:聚合模組
187-2:聚合模組
188:對等之間鏈路
190-1:網路交換器
190-2:網路交換器
500:電腦網路
515:網路管理器
IPL-PO:對等之間鏈路-埠通道聚合

Claims (16)

  1. 一種電腦網路,包含:一第一網路交換器;一第二網路交換器;一第三網路交換器,具有一第一交換器埠,該第三網路交換器之該第一交換器埠通過一第一有線連接連接至該第一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一交換器埠,該第三網路交換器更具有一第二交換器埠,該第三網路交換器之該第二交換器埠通過一第二有線連接連接至該第二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一交換器埠;及一網路管理器,適於管理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二網路交換器,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適於通過該第一有線連接接收一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封包,為一網路管理類型長度值(type-length-value,TLV)掃描該LLDP封包,並增加該第一網路交換器之該第一交換器埠至一埠通道聚合,以回應在該LLDP封包找到該網路管理TLV,其中該埠通道聚合包含該第二網路交換器之該第一交換器埠;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具有一聚合模組;該聚合模組包含一網路管理器代理、一LLDP模組以及一LLDP聚合模組,該LLDP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該LLDP聚合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及該LLDP模組;該LLDP聚合模組接收來自於該LLDP模組的全部的LLDP封包,該全部的LLDP封包已被該LLDP模組處理過;在啟動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向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查詢該網路管理器通訊的狀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提供該LLDP聚合模組該網路管理器的詳細說明與個別項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網路,更包含:一伺服器電腦,具有一第一通訊埠及一第二通訊埠, 其中該伺服器電腦之該第一通訊埠經由一第三有線連接連接至該第一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二交換器埠,該伺服器電腦之該第二通訊埠經由一第四有線連接連接至該第二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二交換器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每個該第一通訊埠及每個該第二通訊埠包含一個網路介面卡(NIC)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每個該第三有線連接及每個該第四有線連接包含一個背板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該第一有線連接包含一乙太網路電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適於從該LLDP封包提取該網路管理TLV,並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與該埠通道聚合關聯的一系統識別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適於從該LLDP封包提取該網路管理TLV,並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該網路管理器的一識別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腦網路,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二網路交換器被配置為複數之對等網路裝置;該第一網路交換器是一個主要的交換器,而該第二網路交換器是一個次要的交換器。
  9. 一種自動組態在網路交換器的多機箱鏈路聚合的電腦實施方法,包含:在一第一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一交換器埠接收一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封包,該第一網路交換器之該第一交換器埠連接至一第二網路交換器之一第一交換器埠; 從該LLDP封包的內容判斷該第二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被一個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及回應判斷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二網路交換器被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增加該第一交換器埠至一埠通道聚合,其中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二網路交換器;其中該第一網路交換器具有一聚合模組;該聚合模組包含一網路管理器代理、一LLDP模組以及一LLDP聚合模組,該LLDP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該LLDP聚合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及該LLDP模組;該LLDP聚合模組接收來自於該LLDP模組的全部的LLDP封包,該全部的LLDP封包已被該LLDP模組處理過;在啟動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向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查詢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通訊的狀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提供該LLDP聚合模組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的詳細說明與個別項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腦實施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二網路交換器與該第一網路交換器被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包含:識別在該LLDP封包內的一網路管理類型長度值(type-length-value,TLV)。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實施方法,更包含: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該第一網路交換器之一系統識別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腦實施方法,更包含: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該網路管理器之一識別碼。
  13. 一種網路交換器,包含:一第一交換器埠;一處理器;及一記憶體,被配置為儲存複數之指令,當該些指令被該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網路交換器: 在該第一交換器埠接收一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封包;從該LLDP封包的內容判斷該網路交換器與另一個網路交換器被一個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其中該另一個網路交換器傳送該LLDP封包至該網路交換器;及增加該第一交換器埠至一個埠通道聚合以回應判斷該網路交換器與該另一個網路交換器被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其中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管理該網路交換器與該另一個網路交換器;其中該網路交換器具有一聚合模組;該聚合模組包含一網路管理器代理、一LLDP模組以及一LLDP聚合模組,該LLDP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該LLDP聚合模組連接至該網路管理器代理及該LLDP模組;該LLDP聚合模組接收來自於該LLDP模組的全部的LLDP封包,該全部的LLDP封包已被該LLDP模組處理過;在啟動的時候,該LLDP聚合模組向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查詢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通訊的狀態;該網路管理器代理提供該LLDP聚合模組該相同的網路管理器的詳細說明與個別項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網路交換器,其中當儲存在該記憶體之該些指令被該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網路交換器更:從該LLDP封包提取一網路管理類型長度值(type-length-value,TLV)。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網路交換器,其中當儲存在該記憶體之該些指令被該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網路交換器更: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該網路交換器之一系統識別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網路交換器,其中當儲存在該記憶體之該些指令被該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網路交換器更:解碼該網路管理TLV以識別該網路管理器之一識別碼。
TW108101807A 2018-01-19 2019-01-17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TWI702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75,044 2018-01-19
US15/875,044 US11245644B2 (en) 2018-01-19 2018-01-19 Automatic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US15/877,026 US11362935B2 (en) 2018-01-19 2018-01-22 Automatic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with link layer discovery
US15/877,026 2018-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840A TW201933840A (zh) 2019-08-16
TWI702817B true TWI702817B (zh) 2020-08-21

Family

ID=6729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1807A TWI702817B (zh) 2018-01-19 2019-01-17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2935B2 (zh)
CN (1) CN110061916A (zh)
TW (1) TWI702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8641B2 (en) * 2019-02-01 2021-08-31 Dell Products L.P. Automatic switching fabric role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10708216B (zh) * 2019-10-12 2021-11-12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lldp协议测试方法及测试***
CN110912817A (zh) * 2019-12-12 2020-03-24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非管理型交换机链路聚合的产测方法
US20210250277A1 (en) * 2020-02-07 2021-08-12 Mediatek Inc. Packet aggregation method applied in multiple link operation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31652B2 (en) * 2020-07-10 2022-08-30 Dell Products L.P. Automated multi-fabric link aggregation system
US11533617B2 (en) * 2020-09-30 2022-12-20 Fortinet, Inc. Secure link aggregation
CN115484218A (zh) * 2021-06-15 2022-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交换设备、存储介质
US11909590B2 (en) * 2021-11-18 2024-02-2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nfiguring a network interface card
CN114070636B (zh) * 2021-11-22 2023-08-1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控制方法、装置,交换机,服务器及网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3486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d using a group of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to reduce traffic on interconnect links
US20140369186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pm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enhanced robustness fo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US20160014142A1 (en) * 2013-04-03 2016-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nk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301608A1 (en) * 2015-04-13 2016-10-13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oute over a virtual link trunk to a true next hop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9023B2 (en) * 2011-03-10 2014-09-16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t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using link or 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s
CN102752187B (zh) * 2011-04-21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网络接口的实现方法和***
US9094344B2 (en) * 2011-09-16 2015-07-28 Cisco Technology, Inc. Establishing a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asynchronous mode session without knowing a Prior layer-2 or layer-3 information
US9325608B2 (en) * 2012-12-28 2016-04-2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formation loss in an aggregate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9413602B2 (en) * 2013-06-12 2016-08-09 Alcatel Lucent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fabric configura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3486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d using a group of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to reduce traffic on interconnect links
US20160014142A1 (en) * 2013-04-03 2016-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nk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40369186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pm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enhanced robustness fo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US20160301608A1 (en) * 2015-04-13 2016-10-13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oute over a virtual link trunk to a true next ho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62935B2 (en) 2022-06-14
CN110061916A (zh) 2019-07-26
TW201933840A (zh) 2019-08-16
US20190230026A1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2817B (zh) 具有鏈路層發現之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US9923978B2 (en) Automated network ser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95158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virtual sub-networks
US9246849B2 (en) Technique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fabric membership assignments for devices in a storage area network
WO2018028606A1 (zh) 转发策略配置
US9497080B1 (en) Election and use of configuration manager
US10862794B2 (en) Automated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onfiguration system
US115227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Zero-Touch Provisioning of a switch in intermediate distribution frames and main distribution frames
EP3817293B1 (en) Bulk discovery of devices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evice
US20230291680A1 (en) Multicasting within a mutual subnetwork
TWI706650B (zh) 自動多機箱鏈路聚合組態
US20200336368A1 (en) Not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lag control pending a primary node reboot
WO2022078338A1 (zh) 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88061B2 (en) Automated OS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system
EP3817341B1 (en) Bulk configuration of devices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evice
KR101763653B1 (ko) 네트워크 자원을 인식하고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24682A1 (zh) 网络***、网络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890053B1 (en) Ds domain genera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11088908B2 (en)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FCOE) pinn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