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986B -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986B
TWI699986B TW108108696A TW108108696A TWI699986B TW I699986 B TWI699986 B TW I699986B TW 108108696 A TW108108696 A TW 108108696A TW 108108696 A TW108108696 A TW 108108696A TW I699986 B TWI699986 B TW I6999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locks
output
priority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4664A (zh
Inventor
陳泰元
黃偉寧
歐曜瑋
郭博鈞
趙子為
Original Assignee
柯賓漢數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柯賓漢數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柯賓漢數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8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998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98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466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區塊鏈的產生方法,可由區塊鏈產生系統中的各節點分別進行,其包含以下步驟:多個節點分別獲取複數筆資料並生成多個區塊;區塊互相確認以形成區塊網;根據候選標準從已被確認的區塊中挑選候選輸出區塊;根據輸出排序標準自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而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當優先輸出群組達到門檻標準時,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重複上述各步驟,各節點即可將區塊網壓實而形成相同的區塊鏈。

Description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關於一種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並且特別地,關於一種可快速產生區塊且各節點可產生相同區塊鏈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成為極為重要的新創技術,其起源於虛擬貨幣:比特幣。至今,各種虛擬貨幣(Crypto Currency)已經在網際網路上大量使用和流行,如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瑞波幣等,且這些虛擬貨幣的日交易額超過千萬美元,並且仍在不斷增長中。目前已有多間著名公司和機構支持使用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作為交易貨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公司或機構加入。然而,虛擬貨幣與一般貨幣不同,並沒有實體,但虛擬貨幣及其交易的可信賴度可依靠區塊鏈技術來支持。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第三方、通過自身分散式節點進行網路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一種技術方案。因此,有人從金融會計的角度,把區塊鏈技術看成是一種分散式開放性去中心化的大型網路記賬薄(公開帳本),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採用相同的技術標準加入自己的信息,延伸區塊鏈,持續滿足各種需求帶來的數據錄入需要。
例如,比特幣使用的公開帳本是一套基於工作量證明 (Proof-of-Work)機制的分散式存儲方案,通常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抗攻擊特性。要對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性形成有效攻擊,需要高達數千TH/s以上的計算能力,這已經超過了當前全球前500強超級電腦的計算能力總和的百倍。
在區塊鏈的技術中,每台連接到區塊鏈網路的電腦都可以形成一個節點以從區塊鏈網路上獲取信息或資料,例如獲得交易資料等,接著節點可將這些資料進行包含雜湊(Hash)運算等出塊程序或區塊產生程序以產生新區塊,並將新產生的區塊連接於該節點所儲存之區塊鏈的最後端。除了信息或資料本身的雜湊運算之外,在前述比特幣所採用的區塊鏈系統中還採用了工作量證明機制來決定區塊是否能產生,而工作量證明係以節點解開難解的雜湊運算來達成,先達成者能取得新區塊的產生權利。因此,為了能獲得新區塊的產生權利,每個節點都會耗費大量的運算能力在工作量證明的雜湊運算上。
區塊鏈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用在虛擬貨幣的用途,去中心化的技術可應用多種不同的技術領域,而工作量證明也不再是產生區塊的唯一憑藉。相反地,當區塊鏈應用於其他領域時,工作量證明反而成為阻礙區塊產生的重要因素,會使資料的處理速度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在某些區塊鏈架構中,各節點可自行處理資料並產出區塊,在此架構下不需要工作量證明,因此節點的運算能力可由工作量證明的雜湊運算解放出來,而產生區塊的速度也將會對應地提升。
上述的區塊鏈架構中,雖然各節點也會得到其他節點所產生的區塊資訊來保證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但基於各節點係自行產生區塊且 不同節點之區塊間的關係不像同一節點內的區塊間那麼單純,因此要讓所有節點自行產生一模一樣的區塊鏈相當困難,進一步會影響到區塊鏈的穩定性。
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新式的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架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區塊鏈產生方法,除了可快速產生區塊之外,還可保證各節點自行產生相同的區塊鏈,以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區塊鏈產生方法可由區塊鏈產生系統上的每個節點單獨執行。本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基於區塊鏈協定自網路中獲取複數筆資料,每個節點所獲取的資料不重複;對所接收到的資料進行區塊產生程序以產生複數個區塊,各節點自身所產生之區塊互相連接形成節點區塊鏈,並且每一節點區塊鏈上之區塊與其他節點區塊鏈上之區塊互相確認而形成區塊網;根據候選標準從已被確認之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根據輸出排序標準自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當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門檻標準時,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以及,重複進行挑選候選輸出區塊、形成優先輸出群組以及輸出優先輸出群組之步驟以將區塊網壓實形成區塊鏈。
本發明之另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區塊鏈產生系統,除了可快速產生區塊之外,還可保證各節點自行產生相同的區塊鏈。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區塊鏈產生系統可包含儲存有複數筆資料的區塊鏈網路以及連接區塊鏈網路以接收資料的複數個節點,其中,各節點分別包含處理器,且處理器可被程式化來執行區塊產生程序以及全局定序(Total Ordering)程序,進而產生相同的區塊鏈。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處理器執行區塊產生程序以處理接收到的資料進而產生複數個區塊,各節點自身所產生之區塊互相連接形成節點區塊鏈,且各節點區塊鏈上之區塊與其他節點區塊鏈上之區塊互相確認而形成區塊網。並且,每一節點可分別自其他節點接收其他節點所產生之區塊。此外,該處理器被程式化來執行全局定序程序以重覆地根據候選標準自已被確認之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根據輸出排序標準自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以及根據門檻標準選擇性地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以將區塊網壓實形成區塊鏈。
綜上述,於本發明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中,每一個節點可自行產生區塊而形成區塊鏈,並且各節點所產生的區塊鏈均相同。
1‧‧‧區塊鏈產生系統
10‧‧‧區塊鏈網路
12‧‧‧節點
B1~B6‧‧‧區塊
C’‧‧‧節點區塊鏈
L‧‧‧區塊網
C‧‧‧區塊鏈
S20~S29、S260~S262、S280~S284、S282’、S284’‧‧‧流程步驟
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系統的示意圖。
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係繪示圖2之區塊鏈產生方法更進一步的步驟流程圖。
圖4係繪示圖2之區塊鏈產生方法更進一步的步驟流程圖。
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為了讓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具體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具體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代表性的具體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或對應的具體實施例。又,圖中各裝置僅係用於表達其相對位置且未按其實際比例繪述,合先敘明。
請一併參考圖1,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系統1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區塊鏈產生系統1可包含區塊鏈網路10及連接區塊鏈網路10的複數個節點12,其中區塊鏈網路10可為網際網路或建構於網際網路上基於區塊鏈協定的特定網路服務,而節點12可為與區塊鏈網路10連接之電腦主機或是任何可進行區塊產生程序的計算機裝置或設備。請注意,圖1為了圖面簡潔起見僅繪示出4個節點,但實務中節點的數量係可擴展的,本發明對此並不加以限制。
區塊鏈網路10中可儲存多筆資料,這些資料可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而包含不同的形式或內容,例如,這些資料可為金融交易資料、醫療病歷、身分驗證資料、學歷資料或人工智慧學習資料等。於本具體實施例中,各節點12可分別且不重複地獲取區塊鏈網路10中的資料,並且每一個節點12中的處理器120可對所接收到的資料執行區塊產生程序來產生區塊,如圖1中之區塊B1~B6,並且每當各節點12完成一個區塊後即可自行提出,並不需要先進行雜湊運算來與其他節點搶奪新區塊的提出或產生權 利,因此本發明之區塊鏈產生系統1產生區塊的效率遠高於基於工作量證明而建構的區塊產生系統。於實務中,處理器120可為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處理晶片等。
每一個節點12之處理器120可分別以儲存於其記憶體、中央處理單元或其他儲存媒介中的區塊產生程序處理上述資料進而產生區塊,而各節點12自身所產生的區塊互相連接形成節點區塊鏈,如圖1所示之多條節點區塊鏈C’。此外,當一節點12產生並提出一新區塊時,會透過區塊鏈網路20對其他節點12進行關於此區塊的廣播,而當其他節點22接收到廣播時可對此新區塊進行確認,並且其他節點22可於後續產生的區塊中將前述廣播中的確認資訊一併寫入後續產生的區塊中。換言之,由後續產生的區塊確認了其他節點12的前一個區塊。舉例來說,區塊B3直接且同時確認了區塊B1及區塊B2,區塊B4直接且同時確認了區塊B1及區塊B3,區塊B5直接確認了區塊B3,而區塊B6則直接且同時確認了區塊B4及區塊B5。不同節點12間之區塊互相確認將會形成如圖1所示之區塊網L。請注意,上述的各區塊除了互相確認之外,每個節點12也都會從其他節點12收到其他節點12產生的區塊與區塊確認資訊,因此每個節點12中都會儲存相同的區塊網L。
此外,每一個節點12之處理器120也可分別以儲存於其記憶體、中央處理單元或其他儲存媒介中的全局定序程序處理,對區塊網L中的所有區塊進行排序,進而可根據排序結果將區塊網L壓實而產生區塊鏈C。每一個節點12的處理器120對同樣的區塊網L執行同樣的全局定序程序,因此即使各節點12之處理器120都是單獨運作的,各節點12所得到的區塊鏈C也都會相同。
請一併參照圖1以及圖2,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注意,圖2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可透過圖1之區塊鏈產生系統1來實行。如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於步驟S20,各節點12分別基於區塊鏈協定自區塊鏈網路10中獲取多筆資料,並且每一節點12所獲取的資料不重複;於步驟S22,各節點12分別對接收到的資料進行區塊產生程序而形成多個區塊,每一節點12中形成的區塊互相連接而形成各節點12自己的節點區塊鏈C’,且每一節點區塊鏈C’中的區塊與其他節點區塊鏈C’的區塊互相確認形成區塊網L;於步驟S24,各節點12分別根據一候選標準從已被確認之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於步驟S26,各節點12分別根據一輸出排序標準自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於步驟S28,各節點12係於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一門檻標準時,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以及,於步驟S29,重複進行上述步驟以將該區塊網L壓實形成區塊鏈C。本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可由各節點12單獨執行,其中步驟S22為各節點12分別執行區塊產生程序,而步驟S24至S28則為各節點12分別執行全局定序程序。以下對各步驟進行詳細的描述。
於步驟S20中,各節點12可基於同一個區塊鏈協定來獲取如前述的金融交易資料、醫療病歷、身分驗證資料、學歷資料或人工智慧學習資料等等,以將這些資料進行處理並產生區塊。為了避免重複處理造成計算能力的浪費,各節點所獲取的資料並不會重複。
於步驟S22中,各節點12可分別將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區塊產 生程序來產生多個區塊。詳言之,各節點12可將所獲取的資料批次進行加密運算等產生區塊所必要的計算,使資料可被寫入相同或不同的區塊中。每當各節點12產生一新區塊時,可將此新區塊連接於該節點中前一個產生的區塊而形成各節點12自己的節點區塊鏈C’(例如圖1中之區塊B2、B5為最左邊之節點12的節點區塊鏈C’上之區塊)。此外,各節點12產生新區塊時,可對區塊鏈網路10發出廣播,而廣播的內容包含了此新區塊的相關資訊,例如新區塊的創建者代碼(Block Proposer ID)、該區塊之雜湊值(Block Hash)、該區塊之前一區塊之雜湊值(Previous Block Hash)、創建者簽名(Signature)、區塊高度(Block Height)、以及確認資料(Acks)等。當其他節點12接收到前述廣播時即確認此新區塊,並於此時產生關於此新區塊的被確認時間,且當其他節點12於後續再產生新區塊時也會將廣播中的資訊寫入新區塊中,因此,各節點12間的區塊可互相確認而形成區塊的網狀結構,亦即圖1之區塊網L。另外,為了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可設定當一個新產生區塊被區塊鏈網路中超過總數量之三分之二的其他節點確認無誤時,此新產生區塊即成為一個已確認區塊,亦即一個可信賴的區塊。
由於各節點12於前述步驟中各自對不重複的資料進行區塊產生程序提出區塊進而產生自身的節點區塊鏈C’,故每個節點12與其他節點12間的節點區塊鏈C’將會完全不同,因此,需要整合所有節點12的區塊並對各區塊進行排序,以在所有節點12中形成相同的區塊鏈來保持區塊鏈系統的穩定性。如前所述,圖1中之各節點12除了自身的區塊之外,還可自區塊鏈網路10接收其他節點12的區塊及區塊確認資訊,換言之,各節點12分別儲存了相同的區塊網L。於實務中,雖然每個節點12接收到其他節點12 之區塊的時間不盡相同(基於各節點12間的位置以及網路速度而定),但最終仍會得到所有的區塊的資訊。接著,本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S24至步驟S28可利用全局定序程序來將每個節點12中的區塊網L壓實為完全相同的區塊鏈C。
於步驟S24中,每個節點12分別根據候選標準,從所接收到的所有區塊(包含自身產生的區塊)之已被確認的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參考圖1之區塊B1至區塊B6,其中區塊B1至區塊B5為已被確認之區塊,而區塊B6則為尚未被確認之區塊。此外,於本具體實施例中,候選標準為:候選輸出區塊係已被其他區塊確認,且僅確認已被輸出為區塊鏈C之一部分的區塊。以圖1為例,在已被確認之區塊B1~B5中,區塊B1以及區塊B2只確認了已經成為區塊鏈C之一部分的區塊(圖未示),因此區塊B1及區塊B2被選為候選輸出區塊;相反地,區塊B3~B5除了被其他區塊確認之外,還確認了尚未輸出為區塊鏈C之一部分的區塊B1及區塊B2,故區塊B3~B5不為候選輸出區塊。
於步驟S26中,每個節點12分別根據輸出排序標準,從候選輸出區塊(例如圖1中之區塊B1及區塊B2)中再選出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並且將此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舉例來說,區塊鏈產生系統中的一節點於一時間點可挑選出10個候選輸出區塊,並且從此10個候選輸出區塊中再進一步選出4個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
請參照圖3,圖3係繪示圖2之區塊鏈產生方法更進一步的步驟流程圖。如圖3所示,本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S26進一步 包含步驟S260以及步驟S262。於步驟S260,各節點12分別根據確認了候選輸出區塊的其他區塊來產生關於此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以及,於步驟S262,各節點分別將各候選輸出區塊的各確認權重向量互相比較,以自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而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換言之,步驟S260及步驟S262即為前述的輸出排序標準。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每個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可包含N個參數,N等同於區塊鏈產生系統中的節點總數量,舉例來說,若圖1的系統僅具有圖面上的4個節點12,N即為4。請注意,N的數量係根據系統內的節點數量變化,因此並非完全固定的,當新的節點加入了區塊鏈產生系統,N也隨之增加。確認權重向量的N個參數分別代表各節點12所提出確認此候選輸出區塊之最舊區塊的高度。舉例來說,若圖1中之最左邊的節點12提出的區塊B2高度為3且區塊B5之高度為4,亦即,於此節點12的節點區塊鏈C’中,區塊B1為第三個區塊(前兩個已被輸出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區塊B3高度為2,區塊B6高度為3;區塊B1高度為1;區塊B4高度為7。因此,候選輸出區塊B1的確認權重向量為[∞,2,1,7],而候選輸出區塊B2的確認權重向量為[3,2,∞,7]。若某一節點12所提出之未被輸出的最舊區塊未確認該候選輸出區塊,則定義此節點12對候選輸出區塊的參數為∞。由圖1可知,最左側的節點12所提出之未被輸出的最舊區塊(亦即區塊B2)並未確認區塊B1,因此區塊B1的確認權重向量中對應最左側節點12之參數為∞。同理,區塊B2的確認權重向量中對應自最左側算起第三個節點12之參數也為∞。
各節點12分別產生了各候選輸出區塊的前述確認權重向量後,可將每個確認權重向量互相兩兩比對以得出確認權重向量的優先順 序,其中,比對的方式係為確認權重向量中的每個參數與其他確認權重向量中的相對應參數進行比對,例如圖1中之候選輸出區塊B1的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一個參數與候選輸出區塊B2的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一個參數進行比對。於此,當一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j個參數小於另一個確認權重向量之第j個參數時,定義前者的第j個參數為獲勝。當一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與另一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比對且獲勝的參數數量超過N/2時,稱前者的優先順序高於後者。
當所有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都被一節點12接收到時,此節點12即可得知所有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中的所有參數,故可進行比對而得到優先順序。基於網路速度限制以及各節點的地理位置關係,一節點12並非於同一時間點接收到所有其他節點12之區塊確認資訊而是依序收到的,因此該節點於此時間點所能獲得的上述確認權重向量的參數可能不完整。然而,當一定數量的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被一節點12接收到之後,該節點12即可根據已獲得的區塊確認資訊預測出某一候選輸出區塊於未來是否會處於優先之順序。
步驟S262中,當互相比對各確認權重向量後,對某一候選輸出區塊(於此稱其為第一輸出區塊)而言,若其他的候選輸出區塊的目前優先順序低於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且未來的優先順序也會低於第一候選輸出區塊時,則節點12將此第一候選輸出區塊選為優先輸出區塊。請注意,如前所述,一節點12係陸續地接收到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因此即使目前已經選擇了一個候選輸出區塊作為優先輸出區塊,於後續接收到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後仍可能再選擇多個優先輸出區塊。這些被選擇出 來的優先輸出區塊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於後續輸出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時,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將會同時被輸出。
當形成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後,此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一個門檻標準,各節點12即可自行將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一起輸出成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如圖2之步驟S28所述。由於單一節點12得到其他節點12之區塊確認資訊的時間點不盡相同,因此各節點12輸出優先輸出群組的時間點也不相同,但基於所有節點12都能獲得相同的區塊網L與區塊確認資訊,故各節點12分別輸出的區塊鏈C是相同的。
請參照圖4,圖4係繪示圖2之區塊鏈產生方法更進一步的步驟流程圖。如圖4所示,本具體實施例之步驟S28更進一步包含步驟S280、步驟S282以及步驟S284。於步驟S280,各節點12分別判斷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是否達到內部穩定條件;於步驟S282,各節點12分別判斷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是否達到第一外部穩定條件;以及步驟S284,當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同時達到內部穩定條件與第一外部穩定條件後,即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於已形成的區塊鏈C的最後端,使優先輸出區塊成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換言之,步驟S280以及步驟S282即為前述的門檻標準。
於步驟S280中,內部穩定條件為:對於未被選為優先輸出區塊的每一個候選輸出區塊而言,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必定存在有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目前優先順序和未來的優先順序都會高此不屬於候選輸出區塊的候選輸出區塊。換言之,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一個候選輸出區塊而言,至少存在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優先順序永遠高於此候選輸出區塊,不論之後節點12接收到多少來自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 而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另一個候選輸出區塊而言,也同樣至少存在另一個優先輸出區塊(或同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優先順序永遠高於此另一個候選輸出區塊。
於步驟S282中,第一外部穩定條件為:節點12已經得到區塊鏈產生系統1中的所有其他節點12確認候選輸出區塊之狀態,亦即節點12已經接收到所有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換言之,所有候選輸出區塊以及優先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中的N個參數都已經得知。當節點12得到所有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後,自然可確定所有優先輸出區塊的優先輸出順序高於其他候選輸出區塊,此稱為正常交付(normal delivery)。此外,根據一些數學的理論推導可知,第一外部穩定條件事實上即暗示了內部穩定條件,因此正常交付也可以被簡化為節點已經接收到所有其他節點的區塊確認資訊。
此外,如前所述,當一定數量的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被一節點12接收到之後,該節點12即可根據已獲得的區塊確認資訊預測出某一候選輸出區塊或優先輸出區塊於未來是否會處於優先之順序,而不必等到節點12得到所有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訊後才決定。換言之,節點12可以提早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使其成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
請參照圖5,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區塊鏈產生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5之區塊鏈產生方法同樣可透過圖1之區塊鏈產生系統1來實行。如圖5所示,本具體實施例與上一具體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具體實施例係以步驟S282’及步驟S284’取代上一具體實施例之步驟S282及步驟S284。請注意,本具體實施例中之其他步驟係與上一具體實施 例之相對應步驟大致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於步驟S282’,各節點12分別判斷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是否達到第二外部穩定條件。此外,於步驟S284’,當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同時達到內部穩定條件與第二外部穩定條件後,即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使其成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
步驟S282’中,第二外部穩定條件包含以下兩個條件: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存在一個第一區塊,提出確認該第一區塊之區塊的該等節點之數量大於一個設定值;以及,對於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每一優先輸出區塊而言,提出確認了每一優先輸出區塊之區塊的節點12數量大於等於N減去設定值。上述的設定值係小於等於N並大於N/2,亦即小於等於節點總數量並大於節點總數量的二分之一。
於本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外部穩定條件可於節點12尚未接收到所有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料時,使各節點12預測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的優先順序會永遠高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候選輸出區塊,因此,各節點12可提早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使其成為區塊鏈C的一部分,並不需要等到節點12接收到所有其他節點12的區塊確認資料後再輸出,此稱為提早交付(early delivery)。此外,根據一些數學的理論推導可知,當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前述的內部穩定條件並且所有候選輸出區塊所組成之群組減去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不為空集合時,優先輸出群組也自動達到了第二外部穩定條件,因此提早交付也可以被簡化為達到內部穩定條件且所有候選輸出區塊所組成之群組減去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不為空集合。
圖4及圖5之具體實施例的區塊鏈產生方法之差別在於輸出優先輸出區塊之時間點不同,但所輸出的優先輸出區塊以及區塊鏈C是相同的,因此,於本發明之區塊鏈產生方法中,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只要達到內部穩定條件與兩種外部穩定條件中的一者即可輸出。
前述的步驟S24、S26、S28以及其子步驟(如圖3、圖4及圖5所示)係用來對已被確認的區塊來進行全局定序程序來進行排序及輸出。然而,區塊鏈產生系統1中的所有節點12除了進行全局定序程序之外也同時在持續進行區塊產生程序,因此仍會陸續地提出新區塊並且新區塊互相確認或確認較舊但未被輸出為區塊鏈C之一部分的區塊,亦即,圖2中之步驟S20及步驟S22是持續不斷地在進行的。當一節點12接收到新的被確認區塊及區塊確認資訊時,會根據新接收到的區塊確認資訊更新所有候選輸出區塊的確認權重向量並更新排序,且進一步地判斷更新後的優先輸出區塊群組是否已達門檻標準而可輸出,亦即,圖2中之步驟S24至步驟S26也是持續不斷地在進行的。由此可知,本發明的區塊鏈產生方法是一種動態的方法。
此外,於前述各具體實施例中,各節點12雖然同時將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一起輸出,但各優先輸出區塊同樣可依據特定標準來排定互相之間的順序。舉例來說,各節點可於輸出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時,根據各優先輸出區塊的雜湊值(Hash)來排定連接至區塊鏈C之最後端的順序。
綜上述,本發明之區塊鏈產生系統及區塊鏈產生方法可使系統中的所有節點各自地提出區塊並使不同節點提出的區塊互相確認形成區塊網,使區塊產生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並保證區塊的不可竄改性。此外,各 節點各自透過對相同的區塊網執行相同的全局排序程序,可將區塊網壓實成完全相同的區塊鏈,進而保持區塊鏈系統的穩定性。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應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S20~S29‧‧‧流程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區塊鏈產生方法,執行於一區塊鏈產生系統,該區塊鏈產生系統係一電腦系統並包含複數個節點分別執行該區塊鏈產生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基於一區塊鏈協定自網路中獲取複數筆資料,該等節點所獲取的該等資料不重複;對所接收到的該等資料進行一區塊產生程序以產生複數個區塊,每一該等節點所產生之區塊互相連接形成一節點區塊鏈,每一該等節點區塊鏈上之該等區塊與其他節點區塊鏈上之該等區塊互相確認而形成一區塊網;根據一候選標準自該等區塊之已被確認之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根據一輸出排序標準自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一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其中該輸出排序標準包含分別根據確認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其他區塊產生關於各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一確認權重向量,以及分別比較各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各該等確認權重向量的N個參數以自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該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N係該等節點的數量;當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一門檻標準時,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以及重複進行挑選該等候選輸出區塊、形成該優先輸出群組以及輸出該等優先輸出群組之步驟以將該區塊網壓實形成一區塊鏈;其中,該N個參數係該等節點所提出之確認該候選輸出區塊之一最舊區塊的高度,並且當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一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j個參 數小於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一第二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j個參數時,定義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第j個參數相較該第二候選輸出區塊之第j個參數為獲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候選標準係該等候選輸出區塊為已被其他區塊確認,且其僅確認已被輸出為該區塊鏈之一部份之區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將該等確認權重向量互相比較之步驟係分別比對該等確認權重向量對應的該N個參數,當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相較於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一第二候選輸出區塊的該確認權重向量超過N/2個參數獲勝時,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一目前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候選輸出區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其他候選輸出區塊之目前優先順序不高於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且未來之優先順序也不會高於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時,該第一候選區塊被選為優先輸出區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門檻標準進一步包含一內部穩定條件及一第一外部穩定條件,並且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之步驟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該內部穩定條件且同時達到該第一外部穩定條件,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其中,該內部穩定條件為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而言,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必定 存在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該目前優先順序及未來之優先順序高於對應的該候選輸出區塊;其中,該第一外部穩定條件為已得到該區塊鏈產生系統中的所有該等節點確認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門檻標準進一步包含一內部穩定條件及一第二外部穩定條件,並且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之步驟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當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達到該內部穩定條件且同時達到該第二外部穩定條件時,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其中,該內部穩定條件為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而言,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必定存在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該目前優先順序及未來之優先順序高於對應的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該候選輸出區塊;其中,該第二外部穩定條件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存在一第一區塊,且確認該第一區塊並提出確認了該第一區塊之區塊的該等節點之數量大於一設定值;以及,對於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每一該等優先輸出區塊而言,提出確認了各該等優先輸出區塊之區塊之該等節點之數量大於等於N減去該設定值,該設定值係小於等於N並大於N/2。
  7. 一種區塊鏈產生系統,包含:一區塊鏈網路,儲存有複數筆資料;以及複數個節點,連接該區塊鏈網路以接收該等資料,該等節點分別包含一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分別被程式化來 執行一區塊產生程序以及一全局定序程序以產生一區塊鏈;其中,該等處理器被程式化來執行該區塊產生程序以處理該等資料以產生複數個區塊,每一該等節點自身所產生之區塊互相連接形成一節點區塊鏈,各該等節點區塊鏈上之該等區塊與其他節點區塊鏈上之該等區塊互相確認而形成一區塊網,並且每一該等節點分別自其他節點接收其他節點所產生之區塊;其中,該處理器被程式化來執行一全局定序程序以重覆地根據一候選標準自該等區塊之已被確認之區塊中挑選出複數個候選輸出區塊、根據一輸出排序標準自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以形成一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以及根據一門檻標準選擇性地輸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以將該區塊網壓實形成一區塊鏈;其中,該輸出排序標準包含分別根據確認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其他區塊產生關於各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一確認權重向量,以及分別比較各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各該等確認權重向量的N個參數以自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選出該至少一優先輸出區塊,N係該等節點的數量,該N個參數係該等節點所提出之確認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一最舊區塊的高度,並且當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j個參數小於該第二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中之第j個參數時,定義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第j個參數相較該第二候選輸出區塊之第j個參數為獲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等節點分別為一電腦主機,且該處理器為該電腦主機之一中央處理 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候選標準係該等候選輸出區塊為已被其他區塊確認,且其僅確認已被輸出為該區塊鏈之一部份之區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處理器於執行該全局定序程序時,分別比對該等確認權重向量對應的該N個參數,且當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該確認權重向量相較於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一第二候選輸出區塊的該確認權重向量超過N/2個參數獲勝時,該處理器判斷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之一目前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候選輸出區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中之其他候選輸出區塊之目前優先順序不高於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且未來之優先順序也不會高於該第一候選輸出區塊時,該處理器將該第一候選區塊選為優先輸出區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門檻標準進一步包含一內部穩定條件及一第一外部穩定條件,該處理器於執行該全局定序程序且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同時符合該內部穩定條件及該第一外部穩定條件時,該處理器將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輸出成為該區塊鏈的一部分,該內部穩定條件係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而言,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必定存在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該目前優先順序及未來之優先順序高於對應的該候選輸出區塊,該第一外部穩定條件為已得到該區塊鏈產生系統中的所有該等節點確認該等候選輸出區塊之狀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門檻標準進 一步包含一內部穩定條件及一第二外部穩定條件,該處理器於執行該全局定序程序且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同時符合該內部穩定條件及該第二外部穩定條件時,該處理器將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優先輸出區塊輸出成為該區塊鏈的一部分,該內部穩定條件係對於不屬於優先輸出區塊的每一該等候選輸出區塊而言,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必定存在至少一個優先輸出區塊,其該目前優先順序及未來之優先順序高於對應的該候選輸出區塊,該第二外部穩定條件為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存在一第一區塊,提出確認該第一區塊之區塊的該等節點之數量大於一設定值,且對於該優先輸出區塊群組中的所有該等優先輸出區塊而言,提出確認了各該等優先輸出區塊之區塊之該等節點之數量大於等於N減去該設定值,該設定值係小於等於N並大於N/2。
TW108108696A 2019-03-14 2019-03-14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TWI699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696A TWI699986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696A TWI699986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9986B true TWI699986B (zh) 2020-07-21
TW202034664A TW202034664A (zh) 2020-09-16

Family

ID=7260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696A TWI699986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998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2837A1 (en) * 2016-05-04 2017-11-09 Silvio Micali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paga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US2018009612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person to device association
CN108876361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李平 区块链***、区块生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043024A1 (en) * 2017-08-05 2019-02-07 Proclus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a Blockchain with Proof-of-Trans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2837A1 (en) * 2016-05-04 2017-11-09 Silvio Micali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paga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US2018009612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person to device association
CN108876361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李平 区块链***、区块生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043024A1 (en) * 2017-08-05 2019-02-07 Proclus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a Blockchain with Proof-of-Transa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4664A (zh)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2654B2 (ja) 分割された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のブロックの維持管理
JP718495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Liu et al. Fedbcd: A communication-effici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features
CN11013598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的可搜索加密文件数据方法
JP2020519983A (ja) 並列処理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24074969A (ja) バリデータノードにより提供される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マイニング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866546B (zh) 一种共识节点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AU2014262240A1 (en) Entity resolution from documents
CN109656798B (zh) 基于顶点重排序的超级计算机大数据处理能力测试方法
US11531982B2 (en) Optimal transactions sharding for scalable blockchain
CN113114496A (zh) 一种基于分片技术的区块链可扩展性问题解决方法
WO2021190179A1 (zh) 一种同步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348518A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证明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3736B (zh) 一种基于改良自动状态机的网络通信五元组快速匹配算法
Garcia Bringas et al. BlockChain platforms in financial services: current perspective
CN116957112A (zh) 联合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507A (zh) 一种基于ide的区块链可信节点划分方法
Bhuiyan et al. Fast parallel algorithms for edge-switching to achieve a target visit rate in heterogeneous graphs
TWI699986B (zh) 區塊鏈產生方法及系統
CN11504846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合成方法及装置
Mahatungade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Miner Selection in Blockchain
Zhang et al. Refining regulatory networks through phylogenetic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TW202013941A (zh) 應用分片機制之區塊網的區塊產生方法及區塊網系統
Klos et al.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deployed in a bare-metal kubernetes cluster
Abubaker et al. Scaling stratified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for distributed matrix comple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