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002B - 運動器材 - Google Patents

運動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002B
TWI680002B TW108100788A TW108100788A TWI680002B TW I680002 B TWI680002 B TW I680002B TW 108100788 A TW108100788 A TW 108100788A TW 108100788 A TW108100788 A TW 108100788A TW I680002 B TWI680002 B TW I6800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jectory
swinging
support
swing
mem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6042A (zh
Inventor
廖宏茂
陳福安
Original Assignee
喬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喬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喬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000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0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6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6042A/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進行腿部運動的運動器材,包含一架體、一支座單元、左、右二第一擺動件、左、右二第二擺動件、左、右二支撐件及一連動裝置,支座單元以可調整位置的方式設在架體上,前述二第一擺動件以可前後擺動的方式樞接在支座單元,前述二第二擺動件以可前後擺動的方式樞接在架體,各支撐件連接對應的第一擺動件及第二擺動件,分別具有用以支撐使用者單腳的支撐部,可沿一圓弧形的往復軌跡位移;連動裝置使左、右二支撐件相互牽制及帶動,當其中一者往前位移時,另一者往後位移;調整支座單元在架體上的位置,可改變往復軌跡的位置。

Description

運動器材
本發明與運動器材有關,更詳而言之,是關於可供進行腿部運動的運動器材。
圖1及圖2顯示一種已公開販售及使用的運動器材90(註:商品名稱為「Matrix S-Force Performance Trainer」),其具有一左擺臂95L及一右擺臂95R,各擺臂可依據其頂端的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樞軸A前後擺盪,而且,左擺臂95L及右擺臂95R的底端分別設有一左踏板96L及一右踏板96R,各踏板會伴隨對應擺臂的擺盪動作而沿一以前述樞軸A為弧心的圓弧軌跡T位移;基於預設的擋止位置,各踏板往前(同時往上)最多可位移至前述弧心的正前方,往後(同時往下)最多可位移至前述弧心的正下方。前述二擺臂95L、95R之間設有一連動裝置(圖中未示),使其中一擺臂往前擺盪的動作與另一擺臂往後擺盪的動作相互帶動;未受外力時,左、右二擺臂95L、95R會安定在如圖1所示的平衡位置(亦即側視下重疊的位置),此時的左、右二踏板96L、96R位在前述弧心的前下方45度位置。
如圖2示意,使用前述運動器材90時,使用者U雙手扶握在架體91前端的握把組92上,雙腳分別踩踏在左、右二踏板96L、96R上,彼此反向地交替進行往下(同時往後)踩壓及往上(同時往前)抬腿的運動。過程中,使用者可藉由雙腿的動作自行控制腳部的運動行程,例如使踏板96L、96R大概就在圖2所示的較高與較低二位置之間往復運動,或是使踏板下降至更低、上昇至更高之後才折返。然而,因為前述運動器材90的左、右二踏板96L、96R是以位置固定不變的前述平衡位置作為中心進行反向且對稱位移,縱使運動行程能有某程度的長短變化,但較高的踏板與較低的踏板的相對角度並不會改變,加上踏板始終在前述弧心的正前方與正下方之間 沿著圓弧軌跡T位移,所以使用者的運動姿勢及腿部動作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再者,前述運動器材90僅能提供使用者進行上述腿部運動,而使用者的雙手及上半身在腿部運動時是安定不動的,無法與下半身協同運動,所以運動型態及運動效果較為侷限。
此外,前述運動器材90的踏板96L、96R是分別透過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樞軸(未標號)樞接在擺臂95L、95R的底端,未受外力時,各踏板96L、96R藉由自身配重而自然轉成頂面朝上的水平狀態(如圖1所示);在進行上述腿部運動而使擺臂95L、95R往復擺盪的過程中,各踏板96L、96R會隨時順應使用者的腳部而相對於對應的擺臂95L、95R偏轉,保持以前述頂面承接使用者的腳部。然而,因為擺臂95L、95R在任何角度下踏板96L、96R都可相對偏轉(極端來說,踏板在圓弧軌跡T上的任何位置可能是任何角度),所以使用者在進行腿部運動時可能有踏板頂面會搖晃或踩壓施力會歪斜的感覺。與此相關的,前述運動器材90的架體91後端設有一座椅93,可讓使用者在運動之前先坐在座椅93上,使雙腳分別踏穩左、右二踏板96L、96R之後再向前起身進行運動,以及運動之後先向後坐在座椅93上再使雙腳離開踏板,藉此避免使用者直接踩上踏板或直接走下踏板,尤其在僅有一腳踩著踏板時,可能因踏板偏轉而產生不穩定或不安全的狀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動器材,可供使用者進行雙腳沿著圓弧或近似圓弧的軌跡交替進退的腿部運動,而且,前述軌跡能夠調整變動,讓使用者得以不同的姿勢及動作進行前述腿部運動,藉此提供較為豐富的運動型態及運動效果。其中,用以支撐使用者腳部的構件在其運動軌跡上的任何位置均有特定角度、不會任意偏轉,因此使用者在上下機台及進行運動時較為方便、穩定及安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動器材,除了上揭功效之外,還可讓使用者的雙手協同雙腿一起運動,達到全身運動的効果。
為了達成上揭主要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運動器材包含有一架體、一支座單元、一左側活動組件、一右側活動組件及一連動裝置,其 中:前述支座單元設在前述架體上,可在複數位置之間選擇定位: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各包含一第一擺動件、一第二擺動件及一支撐件,各第一擺動件樞接在前述支座單元,使得第一擺動件能相對於前述架體依據一第一軸線擺動,各第二擺動件樞接在前述架體或前述支座單元,使得第二擺動件能相對於前述架體依據一第二軸線擺動;各支撐件具有一用以支撐使用者腳部的支撐部、一樞接在對應的第一擺動件的第一樞接部及一樞接在對應的第二擺動件的第二樞接部,藉此,各側邊的支撐部會伴隨第一擺動件及第二擺動件的擺動而沿著一圓弧形或近似圓弧形的往復軌跡位移;前述連動裝置連接在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之間,例如連接在左、右二第一擺動件之間,或是連接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之間,使左、右二側的活動組件相互牽制及帶動,讓側視下的左、右二支撐部在前述往復軌跡上的一中間位置重疊,而且,當其中一側邊的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往前位移時,另一側邊的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往後位移;當前述支座單元在架體上的位置改變時,前述往復軌跡相對於架體的位置會跟著改變。
為了達成上揭另一目的,前述運動器材的各側邊的前述第一擺動件及前述第二擺動件其中一者具有一供使用者捉握的捉握部,前述捉握部會伴隨前述第一擺動件及前述第二擺動件的擺動而沿一第三圓弧軌跡位移。
〔圖1、圖2:先前技術〕
90‧‧‧運動器材
91‧‧‧架體
92‧‧‧握把組
93‧‧‧座椅
95L‧‧‧左擺臂
95R‧‧‧右擺臂
96L‧‧‧左踏板
96R‧‧‧右踏板
A‧‧‧樞軸
T‧‧‧圓弧軌跡
U‧‧‧使用者
〔圖3~圖6B: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
100‧‧‧運動器材
110‧‧‧架體
111‧‧‧底部
112‧‧‧前部
113‧‧‧側部
114‧‧‧握把組
115‧‧‧固定座
120‧‧‧支座單元
121‧‧‧偏轉支座
122‧‧‧軸心端
123‧‧‧偏轉端
130‧‧‧驅動裝置
140L‧‧‧左側活動組件
140R‧‧‧右側活動組件
150L/150R‧‧‧第一擺動件
150’‧‧‧第一擺動件(內極限位置)
150”‧‧‧第一擺動件(外極限位置)
151‧‧‧第一軸心部
152‧‧‧第一擺動部
153‧‧‧連動部
153’‧‧‧連動部(內極限位置)
153”‧‧‧連動部(外極限位置)
160L/160R‧‧‧第二擺動件
160’‧‧‧第二擺動件(內極限位置)
160”‧‧‧第二擺動件(外極限位置)
161‧‧‧第二軸心部
162‧‧‧第二擺動部
163‧‧‧捉握部
170L/170R‧‧‧支撐件
170’‧‧‧支撐件(內極限位置)
170”‧‧‧支撐件(外極限位置)
171‧‧‧支撐部
180‧‧‧轉動機構
181‧‧‧曲柄軸
182L‧‧‧左曲柄臂
182R‧‧‧右曲柄臂
190L‧‧‧左連桿
190R‧‧‧右連桿
190’‧‧‧左/右連桿(內極限位置)
190”‧‧‧左/右連桿(外極限位置)
C1‧‧‧內極限圓弧
C2‧‧‧外極限圓弧
E1‧‧‧(第一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2‧‧‧(第一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E3‧‧‧(第二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4‧‧‧(第二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E5‧‧‧(第三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6‧‧‧(第三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H‧‧‧水平面
L‧‧‧連結線
T1‧‧‧第一圓弧軌跡/往復軌跡
T2‧‧‧第二圓弧軌跡
T3‧‧‧第三圓弧軌跡
T4‧‧‧圓形軌跡
T5‧‧‧連動部軌跡
θ1‧‧‧軌跡角度
θ 2‧‧‧中位角度
〔圖7~圖10A: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
200‧‧‧運動器材
210‧‧‧架體
211‧‧‧底部
212‧‧‧前部
213‧‧‧側部
214‧‧‧握把組
215‧‧‧固定座
216‧‧‧導槽
220‧‧‧支座單元
221‧‧‧平移支座
240L‧‧‧左側活動組件
240R‧‧‧右側活動組件
250L/250R‧‧‧第一擺動件
251‧‧‧第一軸心部
252‧‧‧第一擺動部
253‧‧‧連動部
253’‧‧‧連動部(內極限位置)
253”‧‧‧連動部(外極限位置)
260L/260R‧‧‧第二擺動件
261‧‧‧第二軸心部
262‧‧‧第二擺動部
263‧‧‧捉握部
270L/270R‧‧‧支撐件
271‧‧‧支撐部
280‧‧‧轉動機構
281‧‧‧曲柄軸
282L‧‧‧左曲柄臂
282R‧‧‧右曲柄臂
290L‧‧‧左連桿
290R‧‧‧右連桿
C1‧‧‧內極限圓弧
C2‧‧‧外極限圓弧
E1‧‧‧(第一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2‧‧‧(第一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E3‧‧‧(第二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4‧‧‧(第二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E5‧‧‧(第三圓弧軌跡)軌跡前端
E6‧‧‧(第三圓弧軌跡)軌跡後端
T1‧‧‧第一圓弧軌跡/往復軌跡
T2‧‧‧第二圓弧軌跡
T3‧‧‧第三圓弧軌跡
T4‧‧‧圓形軌跡
T5‧‧‧連動部軌跡
〔圖11: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
300‧‧‧運動器材
310‧‧‧架體
314‧‧‧握把組
320‧‧‧支座單元
321‧‧‧平移支座
350L/350R‧‧‧第一擺動件
360L/360R‧‧‧第二擺動件
361‧‧‧第二軸心部
370L/370R‧‧‧支撐件
380‧‧‧轉動機構
390L‧‧‧左連桿
390R‧‧‧右連桿
〔圖12: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
400‧‧‧運動器材
410‧‧‧架體
420‧‧‧支座單元
421‧‧‧平移支座
450L/450R‧‧‧第一擺動件
451‧‧‧第一軸心部
452‧‧‧第一擺動部
453‧‧‧連動部
460L/460R‧‧‧第二擺動件
461‧‧‧第二軸心部
462‧‧‧第二擺動部
470L/470R‧‧‧支撐件
480‧‧‧轉動機構
490L‧‧‧左連桿
490R‧‧‧右連桿
〔圖13: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
500‧‧‧運動器材
510‧‧‧架體
514‧‧‧握把組
517‧‧‧座椅
518‧‧‧殼體
550L/550R‧‧‧第一擺動件
551‧‧‧第一軸心部
552‧‧‧第一擺動部
560L/560R‧‧‧第二擺動件
561‧‧‧第二軸心部
562‧‧‧第二擺動部
563‧‧‧捉握部
570L/570R‧‧‧支撐件
571‧‧‧支撐部
圖1是一種習知的運動器材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但踏板位置不同),並且示意一使用者藉以進行腿部運動。
圖3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一位置。
圖4類似圖3,但左、右二支撐部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5類似圖3,但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二位置,而且左、右二支撐部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6類似圖3,但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三位置,而且左、右二支撐部 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4A、圖5A及圖6A分別對應於圖4、圖5及圖6,分別顯示支座單元位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位置時的第一擺動件擺動範圍及其幾何原理。
圖4B、圖5B及圖6B分別對應於圖4/圖4A、圖5/圖5A及圖6/圖6A,分別顯示支座單元位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位置時的第二擺動件擺動範圍及其幾何原理。
圖7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一位置。
圖8類似圖7,但左、右二支撐部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9類似圖7,但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二位置,而且左、右二支撐部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10類似圖7,但其中的支座單元位在第三位置,而且左、右二支撐部位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
圖8A、圖9A及圖10A分別對應於圖8、圖9及圖10,分別顯示支座單元位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位置時的第一擺動件及第二擺動件擺動範圍及其幾何原理。
圖11是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左視圖。
請參閱圖3,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100具有一可穩定設置在地面上的架體110,其包含彼此相對固定的一底部111、一前部112及左、右二側部113(註:左、右二側部113在側視下重疊,圖中僅可看到左側部113)。使用者可經由架體110後端的前述左、右二側部113之間往前進入或往後退出進行運動時的空間。架體110的前部112頂端設有一握把組114,可供運動中的使用者捉握。
架體110上設有一可調整位置的支座單元120,前述支座單元120由左右相對的二偏轉支座121所構成(註:左、右二偏轉支座121在側視下重疊,圖中僅可看到左偏轉支座121),各偏轉支座121呈縱長形,具有一相對在下的軸心端122及一相對在上的偏轉端123,左、右二偏轉支座 121的軸心端122分別以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樞軸樞接在架體110的左、右二側部113,使偏轉支座121相對於架體110能依據前述軸心端122的樞軸進行偏轉而改變位置,具體表現為偏轉支座121的偏轉端123前後位移。
支座單元120與架體110之間設有一驅動裝置130(註:圖中以一方塊示意性表現),能驅動支座單元120改變其相對於架體110的位置,並使支座單元120定位在複數預定位置的其中一位置,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130能驅動左、右二偏轉支座121以軸心端122為軸同步偏轉,並使偏轉支座121定位在如圖3、圖4所示的第一位置、如圖5所示的第二位置,或是如圖6所示的第三位置。由前述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再到第三位置,偏轉支座121的偏轉端123逐漸往前位移。
前述驅動裝置130可能的具體結構可由習知技術中適當擇用,例如:美國第7,682,290號專利圖1至圖4的運動器材(100)具有左、右二偏轉支座(142)(註:號碼附加括弧表示引用該案中的標號,下同),其驅動裝置(145)設在架體的底部中央,包含一馬達(146)、一螺桿(147)及一螺管(148),控制馬達(146)正轉或反轉可向前拉動或向後推動連結前述二偏轉支座(142)底端的一橫桿(143),使左、右二偏轉支座(142)同步偏轉,馬達(146)停止運轉則偏轉支座(142)固定不動;或者,在前揭美國第7,682,290號專利圖14至圖16的另一運動器材(300)中,驅動裝置包含同步動作的左、右二驅動單元(345),各驅動單元(345)包含一馬達(346)、一螺桿(347)及一螺管(348),可推拉對應側邊的偏轉支座(342)底端。當然,除了以上兩種型式,各種可驅動構件改變角度的電控機構均可充當本實施例中的驅動裝置130。
本實施例的運動器材100設有一電子式的控制介面(圖中未示),使用者可透過前述控制介面控制驅動裝置130改變支座單元120的位置。
依據設計需求,本發明的運動器材可能沒有前述驅動裝置,取而代之,支座單元被設計成能以手動方式調整位置,例如,類似前述支座單元120的構成,各偏轉支座121及對應側部113其中一者設有可操作的插銷,另一者設有複數插孔,使用者可將插銷抽離插孔以扳動偏轉支座121,至所需位置再將插銷***對應插孔以固定偏轉支座121。
前述支座單元120上懸吊著左、右二第一擺動件150L、150R, 各第一擺動件150L、150R具有一頂端及一底端,頂端形成一第一軸心部151,底端形成一第一擺動部152,前述第一軸心部151依據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第一軸線(未標示)樞接在對應的偏轉支座121的偏轉端123,使第一擺動件150L、150R能相對於架體110依據前述第一軸線前後擺盪,換言之,前述第一擺動部152能相對於架體110沿一第一圓弧軌跡T1(參閱圖4)進行同時含有前後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無圖),前述第一軸線沒有完全對應於左右軸向,使得第一擺動件的擺動含有左右位移,例如底端往前擺動的同時會往內側方向位移,往後擺動的同時會往外側方向位移。各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頂、底二端之間設有一連動部153。
在前述左、右二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前方另外設有左、右二第二擺動件160L、160R,各第二擺動件160L、160R具有一頂端及一底端,而且頂端與底端之間設有一第二軸心部161,底端則形成一第二擺動部162,前述第二軸心部161依據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第二軸線(未標示)樞接在架體110前部112的接近頂端位置,使第二擺動件160L、160R能相對於架體110依據前述第二軸線進行擺動,換言之,前述第二擺動部162能相對於架體110沿一第二圓弧軌跡T2(參閱圖4)進行同時含有前後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同前,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無圖),前述第二軸線沒有完全對應於左右軸向,使得第二擺動件的擺動含有左右位移,例如底端往前擺動的同時會往內側方向位移,往後擺動的同時會往外側方向位移。各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頂端設有一可供使用者捉握的捉握部163,前述捉握部163會伴隨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擺動而沿一第三圓弧軌跡T3(參閱圖4)位移。同一擺動件160L、160R頂端的捉握部163往前/往後擺動時,底端的第二擺動部162往後/往前擺動。
各側邊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與第二擺動件160L、160R之間分別連接著一支撐件170L、170R,具體而言,各支撐件170L、170R具有一前端及一後端,接近後端的部位與對應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第一擺動部152樞接而形成一第一樞接部(未標號),相對地,前端與對應的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第二擺動部162樞接而形成一第二樞接部(未標號),藉此,同一側邊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與第二擺動件160L、160R會相互帶動,亦即,同一側邊的第一擺動部152及第二擺動部162會一起往前或 往後擺動。各支撐件170L、170R還具有一供使用者單腳踩踏的支撐部171,前述支撐部171會伴隨對應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及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擺動而沿著一圓弧形或近似圓弧形的往復軌跡位移,例如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170L、170R的後端區段形成前述支撐部171,其長度的中心位置對應於前述第一擺動部152,因此,若以前述中心位置為準,支撐部170L、170R位移時的前述往復軌跡等於前述第一圓弧軌跡T1(參閱圖4)。
架體110前部112的接近頂端位置具有一固定座115,固定座115上設有一轉動機構180,其包含一曲柄軸181、一左曲柄臂182L及一右曲柄臂182R,曲柄軸181以軸線對應於左右軸向的方式樞設在固定座115上,左、右二曲柄臂182L、182R分別固接在曲柄軸181的左、右二端,且該二曲柄臂182L、182R的外端以曲柄軸181的軸線(以下稱轉動軸線)為圓心呈180度相對。
一左連桿190L及一右連桿190R連接在轉動機構180與左、右二第一擺動件150L、150R之間,具體而言,各連桿190L、190R的第一端(本例為前端)分別樞接在對應的曲柄臂182L、182R外端,使能相對於架體110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位移;各連桿190L、190R的第二端(本例為後端)樞接在對應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前述連動部153,藉此,同一側邊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與曲柄臂182L、182R會相互帶動,而且左、右二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擺盪動作經由轉動機構180相互帶動,基本上,左、右二第一擺動件150L、150R其中一者往前擺盪時,另一者往後擺盪。
在本實施例中,轉動機構180的左、右二曲柄臂182L、182R能夠360度自由轉動,換言之,各連桿190L、190R的第一端均能沿著一圓形軌跡T4(參閱圖4)環繞前述轉動軸線。在左、右二連桿190L、190R的第一端沿著圓形軌跡T4轉動一周的同時,各第一擺動件150L、150R往復擺盪一次,亦即各支撐部171沿著前述往復軌跡(第一圓弧軌跡)T1在軌跡前端E1與軌跡後端E2之間往復運動一次。如圖4所示,在側視下,左、右二支撐部171會在往復軌跡T1上的一中間位置重疊,當其中一支撐部171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T1向前位移時,另一支撐部171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T1向後位移。由前述中間位置到軌跡前端E1與到軌跡後端 E2的距離可能不相等。當其中一支撐部171位在往復軌跡T1的其中一端時,另一支撐部171幾乎位在往復軌跡T1的另一端。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無圖),可能藉由設置擋止部限制曲柄臂的轉動範圍或第一擺動件的擺盪範圍,使連桿的第一端雖然能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位移,但無法完整環繞一周;即便如此,各支撐部仍能沿著一圓弧形或近似圓弧形的往復軌跡位移,而且,左、右二支撐部會在前述往復軌跡上的一中間位置重疊。此外,即使左、右二連桿的第一端沒有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呈180度相對,也可能配置成當其中一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往前位移時,另一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往後位移。
圖4A為圖4狀態下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轉動機構180及連桿190L、190R的位置關係示意圖。在圖4A中,圓弧C1及C2分別稱為內極限圓弧及外極限圓弧,該二圓弧C1、C2均以前述轉動軸線(亦即曲柄軸181的軸線)為圓心,內極限圓弧C1的半徑是「連桿的長度減去圓形軌跡T4的半徑」,外極限圓弧C2的半徑是「連桿的長度加上圓形軌跡T4的半徑」,其中,「連桿的長度」定義為連桿190L、190R第一端與第二端的距離。基於幾何學可知,第一擺動件150L、150R前後擺盪時,其與連桿190L、190R第二端(後端)樞接的前述連動部153只能沿著一圓弧形的連動部軌跡T5在內極限圓弧C1與外極限圓弧C2之間位移,詳而言之,連動部軌跡T5與內極限圓弧C1的交叉點153’,即是連動部153能夠最靠近轉動軸線的位置(以下稱內極限位置),如圖中的假想線190’所示,當連動部153位在內極限位置153’時,由連桿190’的第二端到轉動軸線(曲柄軸181)再到連桿190’的第一端,三點排成一直線;相對地,連動部軌跡T5與外極限圓弧C2的交叉點153”,即是連動部153能夠最遠離轉動軸線的位置(以下稱外極限位置),如圖中的假想線190”所示,當連動部153位在外極限位置153”時,由連桿190”的第二端到連桿190”的第一端再到轉動軸線(曲柄軸181),三點排成一直線。如圖中的假想線150’所示,當連動部153位在內極限位置153’時,第一擺動件150’底端的第一擺動部對應位在前述往復軌跡T1的軌跡前端E1,相對地,如圖中的假想線150”所示,當連動部153位在外極限位置153”時,第一擺動件150”底端的第一擺動部對應位在前述往復軌跡T1的軌跡後端E2。
當前述支座單元120(即左、右二偏轉支座121)定位在如圖4、圖4A所示的第一位置時,第一擺動件150L、150R底端的第一擺動部152的第一圓弧軌跡T1的軌跡前端E1及軌跡後端E2,分別大致位在第一擺動件150L、150R頂端的第一軸心部151的正前方及正下方,軌跡前端E1相對於軌跡後端E2的仰角(亦即圖4A中所示,二者E1、E2的連結線L與水平面H之間的夾角θ 1)約為45度。其中,左、右二第一擺動部152側視下重疊的前述中間位置位在第一軸心部151的前下方,相對俯角(亦即圖4B中的θ 2)約為48度。
圖5A及圖6A分別為圖5及圖6狀態下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轉動機構180及連桿190L、190R的位置關係示意圖,其中的C1(內極限圓弧)、C2(外極限圓弧)、T5(連動部軌跡)及T1(第一圓弧軌跡)的定義同前。因為當偏轉支座121相對於架體110的位置改變時,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第一軸心部151相對於前述轉動軸線(即曲柄軸181的軸線)的位置會跟著改變,所以前述連動部軌跡T5及第一圓弧軌跡T1相對於架體110的位置也會跟著改變,具體而言,當支座單元120(即左、右二偏轉支座121)由前述第一位置變動至如圖5、圖5A所示的第二位置時,第一圓弧軌跡T1的軌跡前端E1相對降低、軌跡後端E2相對後移,軌跡前端E1相對於軌跡後端E2的仰角(以下稱軌跡角度值)約為21度,前述中間位置相對於前述第一軸心部151的俯角(以下稱中位角度值)約為64度;當支座單元120位在如圖6、圖6A所示的第三位置時,圓弧軌跡T1的前端E1位在更低處、後端E2位在更後方,前述軌跡角度值約為5度,前述中位角度值約為75度。
圖4B、圖5B及圖6B分別為圖4/圖4A、圖5/圖5A及圖6/圖6A狀態下的第一擺動件150L、150R、第二擺動件160L、160R及支撐件170L、170R的位置關係示意圖。以圖4B為例,當一第一擺動件150L、150R以圖中的順時鐘方向擺動至該方向的極限位置時(如圖中的假想線150’所示,其位置同於圖4A中的150’),對應的第二擺動件160L、160R及支撐件170L、170R也會分別以圖中的順時鐘方向擺動至對應的極限位置(如圖中的假想線160’及170’所示),反之,當一第一擺動件150L、150R以圖中的逆時鐘方向擺動至該方向的極限位置時(如圖中的假想線150”所示,其位置同於圖4A中的150”),對應的第二擺動件160L、160R及支撐件170L、170R也會分別 以圖中的逆時鐘方向擺動至對應的極限位置(如圖中的假想線160”及170”所示);對應於第一擺動件150L、150R底端的第一擺動部152沿著第一圓弧軌跡T1在軌跡前端E3與軌跡後端E4之間往復運動一次,第二擺動件160L、160R底端的第二擺動部162會沿著第二圓弧軌跡T2在軌跡前端E3與軌跡後端E4之間往復運動一次,同時,第二擺動件160L、160R頂端的捉握部163會沿著第三圓弧軌跡T3在軌跡前端E5與軌跡後端E6之間往復運動一次。圖5B及圖6B的表達方式相同,不再贅述。
比較圖4B、圖5B及圖6B可知,當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第一軸心部151隨著偏轉支座121的偏轉端123向前/向後位移時,第一圓弧軌跡T1的軌跡後端E2及第二圓弧軌跡T2的軌跡後端E4會一起向後/向前位移,而第三圓弧軌跡T3的軌跡前端E5會向前/向後位移,也就是說,在藉由調整支座單元120的位置以變動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第一圓弧軌跡)T1的同時,也會一併變動捉握部163的第三圓弧軌跡T3,並且加長或縮短往復軌跡T1及第三圓弧軌跡T3的前後最大差距。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無圖),支撐件170L、170R上的支撐部171所在位置可能沒有對應於第一擺動件150L、150R的第一擺動部152,例如支撐部171可能整體位在第一擺動部152的前方或後方,而且支撐部171位移時的往復軌跡可能不是標準的圓弧,即便如此,因為只要第一圓弧軌跡T1改變,第二圓弧軌跡T2及支撐件170L、170R的運動軌跡就會跟著改變,所以調整支座單元120的位置而改變第一圓弧軌跡T1的位置時,仍可間接改變往復軌跡的軌跡前端相對於軌跡後端的仰角大小(如同前述軌跡角度值),以及前述重疊位置相對於前述第一軸心部151的俯角大小(如同前述中位角度值)。
基於上揭運動器材100的結構及原理,使用者可藉由調整支座單元120的位置以改變左、右二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及相對關係,使能以不同的姿勢及動作進行腿部運動。舉例而言,當支座單元120定位在如圖4所示的第一位置時,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第一圓弧軌跡)T1的前、後二端E1、E2分別位在弧心(即第一軸心部151)的正前方及正下方,而且左、右二支撐部171形成重疊的前述中間位置大致位在前述弧心的前下方45度位置,進行運動時,使用者的雙手可選擇捉握架體110前部112頂端的握把 組114,或是選擇捉握左、右二第二擺動件160L、160R頂端的捉握部163(後述),使用者的雙腳分別踩踏在左、右二支撐部171上,彼此反向地交替進行往下(同時往後)踩壓及往上(同時往前)抬腿的運動,而且過程中可藉由雙腿的動作自行控制腳部的運動行程;當支座單元120定位在如圖6所示的第三位置時,雖然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T1的弧度同樣約為90度,但軌跡前端E1降低、軌跡後端E2後移,軌跡前端E1僅略高於軌跡後端E2,而且左、右二支撐部171側視下重疊的前述中間位置較為靠近往復軌跡T1的弧心正下方,如此,使用者可藉以進行雙腳在低處沿著凹弧形的往復軌跡交替進退的腿部運動,而且同樣可以藉由雙腿的動作自行控制腳部前進、後退的幅度;當支座單元120定位在如圖5所示的第二位置時,使用者藉以進行腿部運動的姿勢及動作會介於上述兩種狀態之間。當然,本發明可使支座單元能定位在更多位置,及/或位置差距更小,供使用者依據個人需求進行選擇、調整。依據本發明的精神,支座單元至少可在兩個位置之間選擇定位。
除了腳部運動軌跡能夠調整變動之外,本發明相較於習知的同類運動器材(例如圖1、2所示的運動器材90)的另一主要改良在於,本發明當中用以支撐使用者腳部的支撐部171在前述往復軌跡上的任何位置均有特定角度、不會任意偏轉,因此使用者在上下機台及進行運動時較為方便、穩定及安全。在上揭較佳實施例中,支撐部171沿著各種往復軌跡T1位移時均大致保持頂面水平的狀態(註:當支座單元120定位在前述第一位置時,支撐部171始終保持頂面水平的狀態),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無圖),藉由適當設定各部件之間的位置及角度關係,可能使支撐部保持或大致保持在不同於水平的預定角度,也可能使支撐部在沿著往復軌跡位移時呈現預定的角度變化。
此外,如前所述,進行前述腿部運動時,使用者可選擇將雙手分別捉握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160L、160R頂端的捉握部163上,配合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擺動而交替地將捉握部163向前推出、向後拉回,讓雙手協同雙腿一起運動,達到全身運動的效果。在上揭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者任一側邊的手部與腳部在前後方向上呈反向運動,例如,在左腳向前、右腳向後運動的同時,左手向後、右手向前運動。比較圖4、圖5及圖 6可知,當支座單元120的位置改變而使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第一圓弧軌跡)T1的軌跡後端E2向後位移時,捉握部163的第三圓弧軌跡T3的軌跡前端E5向前位移,亦即手部與腳部的運動範圍的前後差距加大。
在上揭運動器材100的結構下,使用者是介在左側的第一擺動件150L、連桿190L與右側的第一擺動件150R、連桿190R之間進行前述運動,而在運動前、後則是由架體110的後端進出運動空間。
本發明的運動器材可能包含一阻力裝置(圖中未示),用以產生阻礙前述第一擺動件、第二擺動件、支撐件等構件活動的阻力,亦即使用者進行前述運動的阻力。前述阻力裝置例如可採用類似圖1所示的習知運動器材90(「Matrix S-Force Performance Trainer」)當中的阻力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可能在前述第一擺動件150L、150R或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底端設置磁鐵組,並在架體110上設置大致對應於第一圓弧軌跡T1或第二圓弧軌跡T2的金屬板片,使得第一擺動件及第二擺動件擺動時需克服前述磁鐵組與前述金屬板片之間的渦電流阻力,進而,前述渦電流阻力的大小可能藉由調整磁鐵組與金屬板片的左右間隙或重合面積加以控制。產生運動阻力的可能方式至少還包含:在各第一擺動件150L、150R與對應的偏轉支座121之間連接一氣壓棒(gas spring)、在各第二擺動件160L、160R與架體110之間連接一氣壓棒、在轉動機構180旁邊設置阻礙轉動的摩擦式或電磁式阻力裝置等。
在上揭運動器材100中,左側的第一擺動件150L、第二擺動件160L及支撐件170L共同構成一左側活動組件140L,相對地,右側的第一擺動件150R、第二擺動件160R及支撐件170R共同構成一右側活動組件140R,另一方面,前述轉動機構180及左、右二連桿190L、190R共同構成一連動裝置,依據本發明的上位觀點,前述連動裝置連接在前述左側活動組件140L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140R之間,使左側活動組件140L及右側活動組件140R相互牽制及帶動,讓側視下的左、右二支撐件170L、170R的支撐部171在前述往復軌跡T1上的一中間位置重疊,而且,當其中一側邊的支撐部171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T1往軌跡前端E1位移時,另一側邊的支撐部171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往復軌跡T1往軌跡後端E2位移。
在本發明中,前述連動裝置可能直接連接在左、右二第一擺動件之間(例如上揭實施例結構),也可能直接連接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之間,或是直接連接在左、右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想像有個類似圖3所示的運動器材,其具有與圖中相同的架體110、支座單元120、左側活動組件140L及右側活動組件140R,而且,其亦具有類似的轉動機構及左、右二連桿,不同在於,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二端分別連接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第二軸心部161與第二擺動部162之間,如此,左側活動組件140L及右側活動組件140R同樣會相互牽制及帶動,使左、右二支撐部171反向運動;其中,因為第二擺動件160L、160R的第二軸心部161與轉動機構的轉動軸線相對位置固定不變,所以第二擺動件的最大擺動範圍不會改變,換言之,第二圓弧軌跡T2及第三圓弧跡(手部運動軌跡)T3的位置不會改變;連帶地,圖4A、5A、6A及圖4B、5B、6B所示的軌跡調整原理在此並不適用,但因第一擺動件150L、150R底端的第一圓弧軌跡T1還是會隨著支座單元120位置改變而改變,所以就算第二擺動件160L、160R底端的第二圓弧軌跡T2不變,支撐部171的往復軌跡還是會隨著支座單元120位置改變而改變。
在本發明中,用以使左、右二支撐部反向運動的前述連動裝置並不限於前揭結構,其他可能的型式至少還包含:以一可在架體上原地轉動的圓環狀構件取代前述曲柄軸及左、右二曲柄臂,並且將左、右二連桿的第一端分別連接在前述圓環狀構件上相隔預定角度的二位置;或者,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的第二軸心部上分別同軸固定一齒輪,而且二者之間再經由其他齒輪(橢齒輪)形成齒輪傳動,使左、右二第二擺動件擺動方向相反、速率相同;又或者,在左、右二第二擺動件的第二軸心部上分別同軸固定一鏈輪(或皮帶輪),另外有一可在架體上循環繞轉的環狀鏈條(或環狀皮帶)同時連接前述二鏈輪(或皮帶輪),使左、右二第二擺動件轉動方向相反、速率相同。
圖7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200,其同樣具有一架體210、以可調整位置的方式設在架體210上的一支座單元220、樞接在支座單元220上的左、右二第一擺動件250L、250R、樞接在架體210上的左、右二第二擺動件260L、260R、分別連接左、右二側的第一擺動件與 第二擺動件的左、右二支撐件270L、270R、可轉動地設在架體210上的一轉動機構280,以及連接在轉動機構280與左、右二第一擺動件250L、250R之間的左、右二連桿290L、290R。除非在下文中有特別指出差異,否則本實施例中的各構件得理解為分別同於前一實施例中的對應構件(註:在本說明書中,不同較佳實施例之間相互對應的構件、部位、單元、機構等,其代號的後兩碼數字相同),例如,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二支撐件270L、270R分別同於前一實施例中的左、右二支撐件170L、170R,餘類推;構件上的部位及構件之間的關係亦同。此外,圖7至圖10中有標示代號,但在下文中卻沒有提及的構件或部位等(例如架體210前部頂端的214、第二擺動件260L、260R頂端的263),亦得理解為分別同於前一實施例中的對應構件或部位。
與前一實施例較大的不同在於,本實施例中的支座單元220由左右相對的二平移支座221所構成(註:左、右二平移支座221在側視下重疊,圖中僅可看到左平移支座221),各平移支座221呈塊狀,可在對應的架體210側部213上沿著一導槽216前後位移。支座單元220(即左、右二平移支座221)能選擇定位在如圖7、圖8所示的第一位置、如圖9所示的第二位置,或是如圖10所示的第三位置。依據設計需求,支座單元220可能以驅動裝置(圖中未示)驅動位移,也可能以手動方式調整位置。
各第一擺動件250L、250R頂端的第一軸心部251樞接在對應的平移支座221,使底端的第一擺動部252能沿一第一圓弧軌跡T1(參閱圖8)位移,各第二擺動件260L、260R中間的第二軸心部261樞接在架體210的前部212,使底端的第二擺動部262能沿一第二圓弧軌跡T2(參閱圖8)位移,各支撐件270L、270R連接在對應的第一擺動部252與第二擺動部262之間,其後端區段形成能沿一圓弧形的往復軌跡位移的支撐部271。本實施例中的轉動機構280是設在架體210底部211前端的固定座215上,但結構同前,包含一曲柄軸281及左、右二曲柄臂282L、282R。各連桿290L、290R的第一端樞接在對應的曲柄臂282L、282R的外端,能沿一圓形軌跡T4(參閱圖8)環繞曲柄軸281;各連桿290L、290R的第二端樞接在對應的第一擺動件250L、250R頂端下方的連動部253。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擺動件250L、250R上的第一軸心部251、第一擺動部252及連動部253三點沒有排成一直 線,但由連動部253至第一軸心部251的距離依然小於由第一擺動部252至第一軸心部251的距離,換言之,第一擺動部252的擺動行程大於連動部253的擺動行程,藉此得到較大的腳部運動行程及較小的轉動機構280。
圖8A、圖9A及圖10A分別為圖8、圖9及圖10狀態下的各主要構件的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所示,當支座單元220相對於架體210的位置改變時,因為第一擺動件250L、250R的第一軸心部251(即第一圓弧軌跡T1及連動部軌跡T5的弧心)相對於轉動機構280的曲柄軸281(即圓形軌跡T4的圓心)的位置會跟著改變,所以第一擺動部252的第一圓弧軌跡T1(同時也是支撐部271的往復軌跡)的軌跡前端E1與軌跡後端E2的相對位置,以及左、右二支撐部271在側視下重疊的位置也會跟著改變。其中的幾何原理可參照上文中對於圖4A、圖5A及圖6A的說明(註:圖8A、圖9A及圖10A當中的C1、C2、T5、253’及253”,意義分別同於圖4A當中的C1、C2、T5、153’及153”),此處不再贅述。
圖11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300,其與圖7所示的運動器材200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僅在於本實施例中的第二擺動件360L、360R頂部並沒有類似前一實施例中的捉握部263,也就是說,使用本實施例的運動器材300進行腿部運動時,雙手只能捉握在固定的握把組314上,無法一起運動。
這裡要補充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若要提供可隨著腳部運動前後擺動的捉握部,並不限定如上揭第一及第二較佳實施例一樣,在擺動軸心固定不動的各第二擺動件160L/260L、160R/260R上設置捉握部163/164,說白了,本發明也可能在擺動軸心會隨著支座單元移動的各第一擺動件上設置捉握部。
圖12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400,其相較於前揭各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最明顯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二第二擺動件460L、460R的第二軸心部461不是直接樞接在架體410上,而是與第一擺動件450L、450R的第一軸心部451一樣樞接在支座單元420上,會隨著支座單元420改變其相對於架體410的位置,具體而言,各側邊的第二擺動件460L、460R的第二軸心部461及第一擺動件450L、450R的第一軸心部451是以軸線平行的方式一前一後樞接在對應側邊的同一平移支座421 上,因此,即使平移支座421在架體410上前後位移,第一軸心部451與第二軸心部461之間的距離及相對角度也不會改變。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中的各支撐件470L、470R同樣是以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部位(即第一樞接部及第二樞接部)分別樞接第一擺動件450L、450R的第一擺動部451及第二擺動件460L、460R的第二擺動部461,只不過本實施例中的支撐件470L、470R長度較短,可以看成整個頂部都是支撐部。在側視下,各側邊的第一軸心部451至第二軸心部461的連結線(圖中未示,下同)、第二軸心部461至第二擺動部462的連結線、第二擺動部462至第一擺動部452的連結線,以及第一擺動部452至第一軸心部451的連結線,四者共同構成一平行四邊形,使得各支撐件470L、470R的第一樞接部至第二樞接部的連結線始終平行於第一軸心部151至第二軸心部152的連結線,因此,無論是在支撐件470L、470R沿著圓弧形的往復軌跡(圖中未示)位移的過程,或是在藉由調整支座單元420的位置以改變前述往復軌跡之後,各支撐件470L、470R相對於地面的角度都不會改變,例如本實施例是讓頂面保持水平。
在本發明的其他較佳實施例中(無圖),基於類似圖12所示的結構,使第一軸心部與第二軸心部之間的距離及相對角度維持不變,但側視下的前述四條連結線並未構成一平行四邊形,如此,支撐部在沿著往復軌跡位移時將會產生預定的角度變化,例如當支撐部往前上方位移時,前端(腳尖端)相對於後端(腳跟端)逐漸昇高;不過,因為第一軸心部至第二軸心部的連結線相對於地面的角度不會改變,所以,就算往復軌跡的前、後二端的相對角度改變,支撐部沿著往復軌跡位移至相同位置時都會是相同角度,例如,當擺動至第一擺動部及第二擺動部分別位在第一軸心部及第二軸心部的正下方時,支撐部的頂面總是水平的。
最後請參閱第13圖,本較佳實施例的運動器材500類似圖2所示的習知運動器材90,其中的左、右二第一擺動件550L、550R對應於圖2中的左、右二擺臂95L、95R,同樣是將頂端(第一軸心部551)樞接在一座椅517的底側,透過一設在座椅517下方的殼體518內部的連動機構(圖中未示),左、右二第一擺動件550L、550R其中一者往前擺盪的動作與另一者往後擺盪的動作相互帶動;相較於圖2所示的習知運動器材90,本實施 例的運動器材500增加了左、右二第二擺動件560L、560R及左、右二支撐件570L、570R,各第二擺動件560L、560R以第二軸心部561樞接在架體510,各支撐件570L、570R連接對應的第一擺動部552及第二擺動部562,並以後端區段作為供使用者單腳踩踏的支撐部571,藉此改良習知結構中的踏板偏轉問題;而且,各第二擺動件560L、560R的頂端形成一供使用者捉握的捉握部563,提供手部運動的功能。

Claims (10)

  1. 一種運動器材,包含有:一架體;一支座單元,設在前述架體上,可在複數位置之間選擇定位;一左側活動組件及一右側活動組件,各前述活動組件包含一第一擺動件、一第二擺動件及一支撐件,其中:各前述第一擺動件具有一第一軸心部及一第一擺動部,前述第一軸心部樞接在前述支座單元,會隨著前述支座單元改變其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各前述第一擺動件能相對於前述架體依據一通過前述第一軸心部的第一軸線擺動,使前述第一擺動部沿一第一圓弧軌跡進行同時含有前後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各前述第二擺動件具有一第二軸心部及一第二擺動部,能相對於前述架體依據一通過前述第二軸心部的第二軸線擺動,使前述第二擺動部沿一第二圓弧軌跡進行同時含有前後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各前述支撐件具有一第一樞接部及一第二樞接部,前述第一樞接部樞接在對應的前述第一擺動件的第一擺動部,前述第二樞接部樞接在對應的前述第二擺動件的第二擺動部;各前述支撐件還具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支撐部,前述支撐部會伴隨前述第一擺動件及前述第二擺動件的擺動而沿一往復軌跡進行同時含有前後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一連動裝置,連接在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之間,使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相互牽制及帶動,讓側視下的前述二支撐件的支撐部在前述往復軌跡上的一中間位置重疊,而且,當其中一側邊的前述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前述往復軌跡往軌跡前端位移時,另一側邊的前述支撐部由前述中間位置沿著前述往復軌跡往軌跡後端位移;其中,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改變時,前述往復軌跡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會跟著改變。
  2. 如請求項1的運動器材,其中,前述連動裝置具有一轉動機構及左、右二連桿,前述轉動機構可轉動地設在前述架體上,並且定義出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轉動軸線;各前述連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前述第一端連接在前述轉動機構,能相對於前述架體沿一圓形軌跡環繞前述轉動軸線,而且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一端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保持預定的相對角度;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二端分別連接在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在前述連桿的第一端沿著前述圓形軌跡轉動一周的同時,前述支撐件的支撐部會沿著前述往復軌跡在軌跡前端與軌跡後端之間往復運動一次;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改變時,前述第一軸線相對於前述轉動軸線的位置會跟著改變,而且前述往復軌跡的軌跡前端與軌跡後端的相對角度也會跟著改變。
  3. 如請求項2的運動器材,其中,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定位在一第一位置時,前述往復軌跡的軌跡前端高於軌跡後端,此時的前述軌跡前端相對於前述軌跡後端的仰角大小定義為第一軌跡角度值;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定位在一第二位置時,前述往復軌跡的軌跡前端高於軌跡後端,此時的前述軌跡前端相對於前述軌跡後端的仰角大小定義為第二軌跡角度值,前述第二軌跡角度值小於前述第一軌跡角度值;當前述支座單元定位在前述第二位置時的前述軌跡前端所在高度,低於當前述支座單元定位在前述第一位置時的前述軌跡前端所在高度;當前述支座單元定位在前述第二位置時的前述軌跡後端所在位置,比起當前述支座單元定位在前述第一位置時的前述軌跡後端所在位置位在更後方。
  4. 如請求項1的運動器材,其中,前述連動裝置具有一轉動機構及左、右二連桿,前述轉動機構可轉動地設在前述架體上,並且定義出一對應於左右軸向的轉動軸線;各前述連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前述第一端連接在前述轉動機構,能相對於前述架體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位移,而且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一端以前述轉動軸線為圓心保持預定的相對角度;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二端分別連接在前述左側活動組件及前述右側活動組件;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改變時,前述第一軸線相對於前述轉動軸線的位置會跟著改變,而且前述中間位置與前述第一軸心部的相對角度也會跟著改變。
  5. 如請求項4的運動器材,其中,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定位在一第一位置時,前述中間位置位在前述第一軸心部的正下方之前,此時的前述中間位置相對於前述第一軸心部的俯角大小定義為第一中位角度值;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定位在一第二位置時,前述中間位置位在前述第一軸心部的正下方之前,此時的前述中間位置相對於前述第一軸心部的俯角大小定義為第二中位角度值,前述第二中位角度值大於前述第一中位角度值。
  6. 如請求項2或4的運動器材,其中,各前述第一擺動件還具有一連動部,前述連動部至前述第一軸心部的距離小於前述第一擺動部至前述第一軸心部的距離;前述左、右二連桿的第二端分別樞接在前述二第一擺動件的前述連動部。
  7. 如請求項1的運動器材,其中,各前述第二擺動件以前述第二軸心部樞接在前述支座單元;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改變時,各側邊的前述第一擺動件的第一軸心部與前述第二擺動件的第二軸心部之間的距離及相對角度維持不變。
  8. 如請求項7的運動器材,其中,在側視下,各側邊的前述第一軸心部至前述第二軸心部的連結線、前述第二軸心部至前述第二擺動部的連結線、前述第二擺動部至前述第一擺動部的連結線,以及前述第一擺動部至前述第一軸心部的連結線,四者共同構成一平行四邊形。
  9. 如請求項1的運動器材,其中,各側邊的前述第一擺動件及前述第二擺動件其中一者具有一供使用者捉握的捉握部,前述捉握部會伴隨前述第一擺動件及前述第二擺動件的擺動而沿一第三圓弧軌跡位移。
  10. 如請求項9的運動器材,其中,當一側邊的前述支撐部沿著前述往復軌跡向前位移時,同一側邊的前述捉握部沿著前述第三圓弧軌跡向後位移,反之,當一側邊的前述支撐部沿著前述往復軌跡向後位移時,同一側邊的前述捉握部沿著前述第三圓弧軌跡向前位移;當前述支座單元相對於前述架體的位置改變而使前述往復軌跡的軌跡後端向後位移時,前述第三圓弧軌跡的軌跡前端向前位移。
TW108100788A 2019-01-07 2019-01-07 運動器材 TWI680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0788A TWI680002B (zh) 2019-01-07 2019-01-07 運動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0788A TWI680002B (zh) 2019-01-07 2019-01-07 運動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0002B true TWI680002B (zh) 2019-12-21
TW202026042A TW202026042A (zh) 2020-07-16

Family

ID=6958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0788A TWI680002B (zh) 2019-01-07 2019-01-07 運動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000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3992Y (zh) * 2008-07-02 2009-04-01 翰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做椭圆及踏步运动的卧式车
TWI446946B (zh) * 2011-11-01 2014-08-01
TWI549720B (zh) * 2014-10-29 2016-09-21 Can change the movement mode of fitness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3992Y (zh) * 2008-07-02 2009-04-01 翰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做椭圆及踏步运动的卧式车
TWI446946B (zh) * 2011-11-01 2014-08-01
TWI549720B (zh) * 2014-10-29 2016-09-21 Can change the movement mode of fitness equip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6042A (zh)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1762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5759136A (en) Exerciser having movable foot supports
US7485072B2 (en) Stationary exercise device
US5762588A (en) Stationary exerciser
JP2019025328A (ja) 多種類の運動形態を有する複合式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JP3199084U (ja) 運動用器具
TW201641135A (zh) 具有彈力單元的橢圓機
EP3292891A1 (en) Exercise device
TWI680002B (zh) 運動器材
US20090048077A1 (en) Stationary exerciser
TWI603760B (zh) 可側向滑動的橢圓機
TWI668034B (zh) 運動設備
US11020629B2 (en) Stationary exercise apparatus
CN110711351A (zh) 腿部运动器材
CN111467753A (zh) 运动器材
TWI626073B (zh) Sports Equipment
TWM516436U (zh) 運動裝置
TW202000271A (zh) 腿部運動器材
TWM513712U (zh) 運動裝置
TWM580441U (zh) 運動設備
US9539464B1 (en) Exercise device
TWM576063U (zh) 運動設備
TWI556854B (zh) 運動裝置
CN210813823U (zh) 运动器材
CN113244571B (zh) 椭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