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7154B -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7154B
TWI647154B TW104112035A TW104112035A TWI647154B TW I647154 B TWI647154 B TW I647154B TW 104112035 A TW104112035 A TW 104112035A TW 104112035 A TW104112035 A TW 104112035A TW I647154 B TWI647154 B TW I6471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food
inner container
flange por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2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1975A (zh
Inventor
苗村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1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1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154B/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Packag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內側容器2、及至少含有金屬層之成型用片材80,藉由對成型用片材80進行拉伸成型而將外側容器3成型,同時將該外側容器重合於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使兩容器2、3可分離地一體化來製造食品用容器時,將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設為「X」,將進行前述外側容器之拉伸成型時使用的壓鑄模82之開口部內徑設為「Y」時,在X≧Y之關係式成立狀態下進行食品用容器之製造。獲得之食品用容器除了作為容器的氣體屏障性優異之外,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還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容器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

Description

食品用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將液體狀、固體狀等食品放入其中之容器,以微波爐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之食品用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包含金屬層之容器由於氣體屏障性優異,因此作為食品用容器而廣為普及,不過,以微波爐將裝入此種包含金屬層之容器的食品加熱時,過去係將食品轉換至玻璃製容器或陶瓷器製容器後再以微波爐加熱。進行此種食品之轉換者,是因為微波爐中使用包含金屬層之容器時,存在下述問題:在容器之凸緣端部露出的金屬層會產生火花,容器有可能燃燒,而對內容物之食品品質造成影響等。
微波爐中使用包含金屬層之容器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專利文獻1提出使用一種微波爐用容器,係以熱塑性樹脂被覆金屬箔兩面而構成之容器,其特徵為:以外包裝體覆蓋該容器之凸緣端部,在前述容器底部外表面之中央部設置有由損失係數(ε‧tanδ)為0.001以下,軟化點溫度為100℃以上之樹脂構成,且高度為3.5mm以上之防火花部件,前述防火花部件之剖面積相對容器底面積為1%以上,且為20mm2以上。專利文獻1中記載:在設置具備上述各特徵之防火花部件的同時,藉由以外包裝體覆蓋容器之凸緣端部從而避免金屬層的端部露出,可防止以微波爐加熱時產生火花。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31270號公報
但是,專利文獻1記載之容器,雖然並無金屬層露出之部分,但是因為是包含金屬層之容器,所以以微波爐加熱該容器時,因存在金屬層而遮蔽電磁波,對放入容器之食品照射的電磁波僅及於容器之開口部(通常為容器上端之開口部),食品之加熱效率低,食品之加熱溫度易產生不均(食品中局部加熱溫度不均),此外,包含液狀物之食品有可能因加熱不均而產生突沸現象。
此外,專利文獻1記載之容器,由於容器中之金屬層的熱傳導率大,因此經微波爐加熱之食品溫度(熱量)容易傳導至容器外表面,造成容器高溫,而產生經微波爐加熱後取出容器時,難以用手直接握持的問題。
再者,專利文獻1記載之容器,藉由與其他物品接觸或外在碰撞等,金屬層之一部分有可能露出,將此種一部分金屬層露出之容器以微波爐加熱時會產生火花。
本發明係鑑於此種技術性背景而完成者,目的為提供一種除了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之外,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還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容器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之食品用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手段。
[1]一種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內側容器、及至少含有金屬層之成型用片材的步驟;及藉由對前述成型用片材進行拉伸成型而將外側容器成型,同時將該外側容器重合於前述內側容器之外表面,使前述兩容器可分離地一體化的步驟;將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設為「X」,將進行前述外側容器之拉伸成型時使用的拉伸成型模具之壓鑄模的開口部內徑設為「Y」時,X≧Y之關係式成立。
[2]如前項1的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0mm≦(X-Y)≦10mm之關係式成立。
[3]如前項1的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0.5mm≦(X-Y)≦4.0mm之關係式成立。
[4]一種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具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內側容器;及至少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在前述內側容器之外表面重合前述外側容器,將前述兩容器可分離地一體化,分離前述一體化之兩容器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的開口部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的開口部內徑設為「F」時, E≧F
之關係式成立。
[5]如前項4之食品用容器,其中0mm≦(E-F)≦10mm之關係式成立。
[6]如前項4或5之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從前述外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四凸緣部,從該第四凸緣部之外側周緣朝向概略上方延伸有段差部,並從該段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五凸緣部;從前述內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六凸緣部,該第六凸緣部之下表面抵接於前述外側容器之第四凸緣部的上表面而堆疊,前述第六凸緣部之前端緣抵接於前述外側容器之段差部內周面。
[7]如前項6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外側容器之第五凸緣部上表面中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前述內側容器之構成部件。
[8]如前項4或5之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從前述內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一凸緣部,從該第一凸緣部之之外側周緣朝向概略下方延伸有段差部,並從該段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二凸緣部;從前述外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三凸緣部,該第三凸緣部之上表面抵接於前述內側容器之第一凸緣部的下表面而堆疊,前述第三凸緣部之前端緣抵接於前述內側容器之段差部內周面。
[9]如前項8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內側容器之第二凸緣部下表面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前述外側容器之構成部件。
[10]如前項4~9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內側容器外表面之材質係聚丙烯或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前述外側容器內表面之材質係聚丙烯、聚乙烯、尼龍、環氧樹脂、環氧三聚氰胺樹脂、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或鋁。
[11]如前項4~10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在進行微波爐加熱前,前述兩容器係在一體化狀態下被使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前述兩容器分離,僅使用前述內側容器供微波爐加熱。
[12]一種裝入有食品的雙重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在前項4~11中任一項之一體化狀態的食品用容器之內側容器中裝入食品的步驟;將前述內側容器上接合蓋體,而密封該內側容器之開口部的步驟;及將前述密封後之食品用容器進行加熱殺菌處理的步驟。
採用[1]及[2]之發明時,藉由利用拉伸成型,在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外表面重合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可製造前述兩容器一體化且可分離之食品用容器。此時,將進行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設為「X」,將進行前述外側容器之拉伸成型時使用的拉伸成型模具之壓鑄模的開口部內徑設為「Y」時,由於係在X≧Y之關係式成立的樣態下進行製造,因此,可製造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以充分之強度 而一體化的食品用容器。因此,所獲得之食品用容器,在保管時、裝入食品時等,可徹底防止兩容器分離。另外,對食品用容器進行用於殺菌之加熱處理後,由於其後冷卻時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熱收縮差,使得以充分之強度而一體化之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降低,因此,加熱殺菌處理後,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
而後,在保存已裝入有食品之前述食品用容器的狀態下,藉由外側容器含有金屬層,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
另外,對已裝入有食品之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由於已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可僅將裝入有食品之內側容器放進微波爐進行加熱,由於該內側容器之構成不含金屬層,因此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獲得容器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之效果。
採用[3]之發明時,由於係在0.5mm≦(X-Y)≦4.0mm之關係式成立的樣態下進行製造,因此,可使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一體化強度更加增大,可使兩容器一體化之狀態更加穩定。
[4]及[5]之發明(食品用容器)係規定藉由上述[1]~[3]任一項製造方法獲得之食品用容器的特徵者,且該食品用容器係構成在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外表面重合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前述兩容器一體化且可分離,且構成為分離前述一體化之兩容器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的開口部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的開口部 內徑設為「F」時,E≧F之關係式成立。此種構成之食品用容器的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係以充分之強度而一體化。
而後,在保存已裝入食品之本發明前述食品用容器的狀態下,藉由外側容器含有金屬層,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
另外,對已裝入有食品之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由於已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可僅將裝入有食品之內側容器放進微波爐進行加熱,由於該內側容器之構成不含金屬層,因此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獲得容器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之效果。
[6]之發明,可使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一體化強度更加增大,可使兩容器一體化之狀態更加穩定。
[7]之發明,係構成在外側容器之第五凸緣部上表面中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內側容器之構成部件,亦即,係構成外側容器之第五凸緣部比內側容器之構成部件(第六凸緣部等)突出於外,因此,可順利進行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分離作業。
[8]之發明,可使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一體化強度更加增大,可使兩容器一體化之狀態更加穩定。
[9]之發明,係構成在內側容器之第二凸緣部下表面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外側容器之構成部件,亦即,係構成內側容器之第二凸緣部比外側容器之構成部件(第三凸緣部等)突出於外,因此,可順利 進行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分離作業。
[10]之發明,由於內側容器之外表面材質及外側容器之內表面材質分別限定於特定者,因此內側容器即使在分離狀態仍可保持形狀,耐熱性優異,即使以微波爐加熱仍可充分保持形狀,並且兩容器係在充分可分離狀態下一體化。
[11]之發明,由於在進行微波爐加熱前,係在一體化狀態下使用兩容器者,因此在進行微波爐加熱前,藉由外側容器含有金屬層,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另外,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兩容器分離,由於僅使用不含金屬層之內側容器係供微波爐加熱,因此,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容器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
[12]之發明,由於對裝入有食品而密封後之食品用容器進行用於殺菌的加熱處理(例如殺菌釜殺菌、煮沸殺菌等),因此,經過此時加熱之後冷卻,雖食品用容器產生熱收縮,但是由於此時外側容器具有金屬層,因此熱收縮小,相對於此,由於內側容器係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容器,因此熱收縮相對較大,藉由此種熱收縮差,而降低以充分之強度而一體化的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一體化強度,因此,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
亦即,使用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時,從製造食品用容器起,在食品用容器之內側容器中裝入食品,經過開口部密封直至加熱殺菌處理結束的期間,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以充分之強度而一體化,可徹底防止兩容器分離,另外,在裝入食品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後,進行微波爐加熱時, 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
1‧‧‧食品用容器
2‧‧‧內側容器
2a‧‧‧內側容器之底壁
2b‧‧‧內側容器之周側壁
3‧‧‧外側容器
3a‧‧‧外側容器之底壁
3b‧‧‧外側容器之周側壁
20‧‧‧開口部
21‧‧‧第一凸緣部
22‧‧‧第二凸緣部
23‧‧‧段差部
26‧‧‧第六凸緣部
30‧‧‧開口部
33‧‧‧第三凸緣部
34‧‧‧第四凸緣部
35‧‧‧第五凸緣部
36‧‧‧段差部
51‧‧‧第一樹脂層(內側層)
52‧‧‧金屬層
53‧‧‧第二樹脂層(外側層)
80‧‧‧成型用片材
81‧‧‧底肋條壓模
82‧‧‧壓鑄模
82a‧‧‧防皺面
83‧‧‧沖頭
84‧‧‧沖頭台
85‧‧‧支撐部(防皺部)
第一圖係按照步驟順序各別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之剖面圖,(A)顯示將成型用片材與內側容器設置於拉伸成型裝置之狀態,(B)顯示進行拉伸成型之中途狀態,(C)顯示拉伸成型結束之狀態。
第二圖(A)係拉伸成型模具之底視圖,(B)係進行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底視圖(在第一圖(A)配置狀態下內側容器之俯視圖)。
第三圖係顯示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之一例的剖面圖。
第四圖係顯示將第三圖之食品用容器分離成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狀態剖面圖。
第五圖係顯示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之其他例的剖面圖。
第六圖係顯示將第五圖之食品用容器分離成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狀態剖面圖。
參照第一圖說明本發明的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第一圖中,81係底肋條壓模,其成型面形成適合第三圖之外側容器3底面形狀的形狀。82係壓鑄模。83係沖頭,且固定於沖頭台84上。85係支撐部(防皺部),且係在其與前述壓鑄模82與防皺面82a之間夾著成型用片材80者,構成可上下移動。並以底肋條壓模81、壓鑄模82(陰模)、沖頭83(陽模)、沖頭台 84、支撐部(防皺部)85構成拉伸成型模具。
然後,如第一圖(A)所示,在沖頭83上設置內側容器2。此時,在內側容器2之底壁2a朝上,開口部20朝下的樣態下,從上方側設置於沖頭83外側。前述內側容器2係藉由真空成型或射出成型而製造者。其次,在支撐部(防皺部)85及內側容器2上裝設含有金屬層52之成型用片材80。其次,如第一圖(B)所示,使壓鑄模82下降移動,藉由以支撐部(防皺部)85之上表面與壓鑄模82之防皺面82a夾著平面觀看為圓形狀的成型用片材80周緣部,而進一步使壓鑄模82下降移動。其次,如第一圖(C)所示,藉由使防皺面82a進一步下降移動至抵接於支撐部(防皺部)85之上表面,並且亦使底肋條壓模81下降移動,將成型用片材80拉伸成型,藉由該拉伸成型使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3成型,並藉由使該外側容器3重合於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可獲得第三圖之食品用容器1。亦即,可製造在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外表面重合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3,前述兩容器2、3一體化且可分離之食品用容器1。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將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2之開口部20外徑設為「X」(mm),將用於進行前述外側容器3之拉伸成型時的壓鑄模82之開口部內徑設為「Y」(mm)時(參照第一圖(A)及第二圖),在X≧Y
之關係式成立的樣態下進行拉伸成型很重要。藉由在此種關係式成立之樣態下進行拉伸成型,可以製造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以充分之強度而一體化之食品用容器1。
(X-Y)宜設定在0mm以上,10mm以下之範圍,其中,(X-Y)更宜設定在0.5mm以上,4.0mm以下之範圍。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利用拉伸成型而製造者,由於在成型過程不進行加熱,因此外側容器3內表面之材質(成型用片材80與內側容器2抵接側之面的材質)可與內側容器2外表面之材質相同,亦可不同。
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1具備:不具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及至少具有金屬層52之外側容器3;並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重合前述外側容器3,前述兩容器2、3堆疊而一體化且可分離。
而後,因為係以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者,所以該食品用容器1成為以下關係式成立之構成。
亦即,具備下列特徵:分離前述一體化之兩容器(尚未進行後述之加熱殺菌處理階段者)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2的開口部20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3的開口部30內徑設為「F」時(參照第四圖),具備E≧F
之關係式成立的特徵。
第三圖顯示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1之一種實施形態。內側容器2具備:底壁2a;及從該底壁2a之周緣朝向上方豎立的周側壁2b,在前述周側壁2b之上端設有開口部20。外側容器3具備:底壁3a;及從該底壁3a之周緣朝向上方豎立的周側壁3b,在前述周側壁3b之上端設有開口部30。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內側容器2之底壁2a係平面觀看為圓形 狀,且前述內側容器2之周側壁2b係概略圓筒形狀。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外側容器3之底壁3a係平面觀看為圓形狀,且前述外側容器3之周側壁3b係概略圓筒形狀。
從前述外側容器3上端之開口部30周緣(周側壁3b之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四凸緣部34,從該第四凸緣部34之外側的周緣朝向概略上方延伸有段差部36,並從該段差部36之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五凸緣部35(參照第三圖)。
從前述內側容器2上端之開口部20周緣(周側壁2b之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六凸緣部26(參照第三圖)。
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內側容器2係以單一樹脂層(單層)所形成的內側容器,前述外側容器3係在金屬層52之一面堆疊第一樹脂層(內側層)51,在前述金屬層52之另一面堆疊第二樹脂層(外側層)53的3層構成之外側容器(參照第三圖)。
然後,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重合前述外側容器3,將前述兩容器2、3一體化且可分離。亦即,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底壁2a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側容器3之底壁3a的內表面,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周側壁2b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側容器3之周側壁3b的內表面,前述內側容器2之第六凸緣部26的下表面抵接配置於前述外側容器3之第四凸緣部34的上表面,前述第六凸緣部26之前端緣抵接配置於前述外側容器3之段差部36的內周面,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以概略適合狀態重合前述外側容器3,而將前述兩容器2、3一體化且可分離(參照第三圖)。
此外,構成在前述外側容器3之第五凸緣部35上表面並未堆 疊前述內側容器2之構成部件。亦即,外側容器3之第五凸緣部35係構成相較內側容器2之構成部件(第六凸緣部26等)突出於外,藉由此種構成,可順利進行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時之分離作業。例如,手持突出於外之外側容器3的第五凸緣部35而使該第五凸緣部35變形時,空氣進入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間,藉此,一體化且可分離之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而後,由於該第三圖之食品用容器1係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而製造者,因此,分離一體化之兩容器(進行後述之加熱殺菌處理階段前者)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2的開口部20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3的開口部30內徑設為「F」時(參照第四圖),構成E≧F
之關係式成立。
此種關係式成立而構成之食品用容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係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因此,獲得之食品用容器1在保管時、裝入食品時等,可徹底防止一體化之兩容器2、3分離(防分離性優異)。另外,對食品用容器進行用於殺菌之加熱處理後,藉由其後冷卻時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熱收縮差,而降低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之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因此,加熱殺菌處理後,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上述構成之食品用容器1在保存中等與進行微波爐加熱之前的期間,係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一體化狀態下使用者,不過,此時由於外側容器3含有金屬層52,因此,食品用容器1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
另外,對裝入有食品之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由於已經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可僅將裝入有食品之內側容器2放入微波爐進行加熱(參照第四圖),此時,由於內側容器2之構成不含金屬層,因此,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獲得容器2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之效果。
第五圖顯示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1之其他實施形態。內側容器2具備底壁2a、及從該底壁2a之周緣朝向上方豎立的周側壁2b,在前述周側壁2b之上端設有開口部20。外側容器3具備底壁3a、及從該底壁3a之周緣朝向上方豎立的周側壁3b,在前述周側壁3b之上端設有開口部30。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內側容器2之底壁2a係平面觀看為圓形狀,且前述內側容器2之周側壁2b係概略圓筒形狀。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外側容器3之底壁3a係平面觀看為圓形狀,且前述外側容器3之周側壁3b係概略圓筒形狀。
從前述內側容器2上端之開口部20周緣(周側壁2b之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一凸緣部21,從該第一凸緣部21之外側周緣朝向概略下方延伸有段差部23,並從該段差部23之下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二凸緣部22(參照第五圖)。
從前述外側容器3上端之開口部30周緣(周側壁3b之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三凸緣部33(參照第五圖)。
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內側容器2係以單一樹脂層(單層)所形成的內側容器,前述外側容器3係在金屬層52之一面堆疊第一樹脂層(內 側層)51,在前述金屬層52之另一面堆疊第二樹脂層(外側層)53的3層構成之外側容器(參照第五圖)。
然後,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重合前述外側容器3,將前述兩容器2、3可分離地一體化。亦即,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底壁2a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側容器3之底壁3a的內表面,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周側壁2b的外表面抵接配置前述外側容器3之周側壁3b的內表面,前述外側容器3之第三凸緣部33的上表面抵接配置於前述內側容器2之第一凸緣部21的下表面,前述第三凸緣部33之前端緣抵接配置於前述內側容器2之段差部23的內周面,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外表面以概略適合狀態重合前述外側容器3,而將前述兩容器2、3可分離地一體化(參照第五圖)。
此外,構成在前述內側容器2之第二凸緣部22下表面並未堆疊前述外側容器3之構成部件。亦即,內側容器2之第二凸緣部22係構成相較外側容器3之構成部件(第三凸緣部33等)突出於外,藉由此種構成,可順利進行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時之分離作業。例如,手持突出於外之內側容器2的第二凸緣部22而使該第二凸緣部22變形時,空氣進入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間,藉此,一體化且可分離之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而後,由於該第五圖之食品用容器1係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而製造者,因此,分離一體化之兩容器(進行後述之加熱殺菌處理階段前者)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2的開口部20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3的開口部30內徑設為「F」時(參照第六圖),構成E≧F
之關係式成立。
此種關係式成立而構成之食品用容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係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因此,獲得之食品用容器1在保管時、裝入食品時等,可徹底防止一體化之兩容器2、3分離(防分離性優異)。另外,對食品用容器進行用於殺菌之加熱處理後,藉由其後冷卻時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熱收縮差,而降低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之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因此,加熱殺菌處理後,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上述構成之食品用容器1在保存中等與進行微波爐加熱之前的期間,係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一體化狀態下使用者,不過,此時由於外側容器3含有金屬層52,因此,食品用容器1之氣體屏障性優異,可保護食品避免氧及水分滲入。
另外,對裝入食品之前述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由於已經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參照第六圖),可僅將裝入食品之內側容器2放入微波爐進行加熱,此時,由於內側容器2之構成不含金屬層,因此,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產生火花,並且獲得容器2不易達到高溫,食品之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情形之效果。
本發明中,前述內側容器2之厚度宜設定為0.5mm~1.0mm。前述內側容器2並無特別限定,只要是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容器即可,亦可以單層(單一樹脂層)構成,亦可以複數層(數種樹脂層之堆疊體)構成。其中由於聚丙烯製內側容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製內側容器具備良好之耐熱性,因此較為合適。
前述外側容器3之厚度若考慮成本面應採用較薄者,不過,須以裝入有食品後之食品用容器所需的剛性來決定。前述外側容器3之厚度宜設定為0.05mm~0.5mm。前述外側容器3亦可以僅由金屬層52構成之單層構成,亦可以至少包含金屬層52之複數層(堆疊體)構成。作為前述堆疊體構成之外側容器3,例如,可例示在金屬層52之一面堆疊第一樹脂層51,在前述金屬層52之另一面堆疊第二樹脂層53的3層構成之外側容器3(參照第三、五圖)。前述外側容器3需要高剛性時,例如,可例示CPP(30μm)/AL(120μm)/CPP(200μm)、CPP(50μm)/AL(100μm)等構成(堆疊構成及各層之厚度),不需要高剛性時,例如,可例示CPP(30μm)/AL(40μm)/Ny(25μm)、PET(25μm)/AL(60μm)/PE(30μm)等構成(堆疊構成及各層之厚度)。
作為構成前述金屬層52之金屬並無特別限定,例如,除了鋁、鐵、銅、銀、鉭等單金屬之外,還可舉例此等金屬之合金、或鎂合金、鈦合金等。其中,從成本面而言,前述金屬層52宜以鋁層形成。鋁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純鋁系合金或8000號系合金。
表1顯示內側容器2之材料與外側容器3之材料的組合適合例。另外,外側容器之構成例中係堆疊構成情況下,左側記載之材料係形成於內表面(與內側容器接觸之面)的材料。
另外,包含表1、2在內的本說明書中記載之下述縮寫分別表示下述材料(層)。
「PP」:聚丙烯
「C-PET」: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CPP」:未延伸聚丙烯(膜)
「AL」:鋁(箔)
「Fe」:鐵
「PE」:聚乙烯
「Ny」:尼龍
「樹脂塗層」:塗布樹脂所形成之樹脂層,其樹脂種類可舉出:環氧樹脂、環氧三聚氰胺樹脂、丙烯酸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樹脂等。藉由塗布將此種樹脂溶解於溶劑中者而形成樹脂塗層。
另外,本發明作為用於使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防分離性更加提高的輔助構成,例如可採用以黏著劑黏著內側容器2之底壁2a與外側容器3之底壁3a的構成。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形狀並非特別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形狀者,只要係可收容食品之形狀即可,並無特別限定。此外,食品用容器1的從平面觀看之形狀(俯視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正圓形狀、橢圓形狀、四邊形狀(正方形狀、菱形形狀、長方形狀等)、正五邊形狀、及其他正多邊形狀等。
此外,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並無特別限定於以上述例示說明之製造方法製造者,上述製造方法不過係顯示其中一例者。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經過如下之裝入步驟、密封步驟、加熱殺菌處理步驟等,以最後製品(商品)供給消費者。亦即,在一體化狀態之食品用容器1的內側容器2中裝入食品(液體狀、固體狀等食品)後,在內側容器2之凸緣部(第一凸緣部21、第六凸緣部26等)密封接合蓋體之周緣部,而密封內側容器2的開口部20。之後,將密封狀態之食品用容器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加熱溫度一般設定在80℃~130℃。此外,加熱殺菌處理 之時間一般為10分鐘至1.5小時。另外,前述蓋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PET/AL/PET/密封劑或PET/AL/PET/熱密封漆等堆疊構成的堆疊膜等。
上述加熱殺菌處理後之食品用容器(已在內側容器中裝入食品),經過加熱其後冷卻,食品用容器雖產生熱收縮,但是,此時由於外側容器具有金屬層,因此熱收縮小,相對於此,由於內側容器係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容器,因此熱收縮相對較大,藉由此種熱收縮差,而降低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之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因此,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亦即,使用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的食品用容器1時,製造食品用容器以後,經過在食品用容器之內側容器中裝入食品並密封開口部,直至加熱殺菌處理結束之期間(要求不分離之加熱殺菌處理結束前),可徹底防止將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以充分強度而一體化的兩容器分離,另外,裝入食品進行加熱殺菌處理後,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
另外,如上述,藉由經過上述加熱殺菌處理、其後之冷卻,雖會在食品用容器中產生熱收縮,不過,由於此時內側容器(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容器)的收縮率為0.5%~3%(PP製者為0.8%~1.8%),因此將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內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設為「M」,將該內側容器(分離狀態)之加熱殺菌處理前的開口部外徑設為「E」時,(E-M)/E=0.005~0.03
的關係式成立,從該關係式用以下公式求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內側容 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E E=(M/0.995)~(M/0.97)
因此,若測定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內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M時,可算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內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E。
此外,同樣地,藉由經過上述加熱殺菌處理、其後之冷卻,雖會在食品用容器中產生熱收縮,不過,由於此時外側容器(具有金屬層)的收縮率為0.1%~1%,因此將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設為「K」,將該外側容器(分離狀態)之加熱殺菌處理前的開口部內徑設為「F」時,(F-K)/F=0.001~0.01
的關係式成立,從該關係式用以下公式求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F F=(K/0.999)~(K/0.99)
因此,若測定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K時,可算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F。
如此,由於若測定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內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M時,可算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內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外徑E,並且,測定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K時,可算出加熱殺菌處理前之外側容器(分離狀態)的開口部內徑F,因此,可從加熱殺菌處理、冷卻後之食品用容器判斷加熱殺菌處 理前狀態下,該食品用容器是否具備前述[4]或[5]項發明之構成要件(E的數值、F的數值、(E-F)之值)。
另外,本發明中,求出上述之「X」、「E」、「F」、「M」、「K」時,在食品用容器1的平面觀看形狀(俯視形狀)為正圓形狀的情況下,分別表示容器為正圓形狀狀態下的X、E、F、M、K。此外,食品用容器1之平面觀看形狀(俯視形狀)係橢圓形狀、四邊形狀(正方形狀、菱形形狀、長方形狀等)、正五邊形狀、其他正多邊形狀等情況下亦同。亦即,上述之「X」、「E」、「F」、「M」、「K」並非表示從正常平面觀看形狀以歪斜之形狀而測定的值。
另外,食品用容器1之平面觀看形狀(俯視形狀)係橢圓形狀、四邊形狀(正方形狀、菱形形狀、長方形狀等)、正五邊形狀、其他正多邊形狀等情況下,上述之「X」、「Y」、「E」、「F」、或「M」、「K」皆表示最長之內徑。亦即,舉例來說,平面觀看形狀係正方形狀情況下,「內徑」表示在正方形狀之對角線上的內徑。
實施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不過,本發明並非特別限定於該實施例者。
<實施例1>
藉由實施前項說明之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參照第一圖)來製造第三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成型用片材80使用由未延伸聚丙烯膜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未延伸聚丙烯膜層(外側層)(200μm) 之3層堆疊體構成的外側容器用片材,內側容器2使用以聚丙烯所形成之厚度為0.5mm的內側容器,藉由對成型用片材80進行拉伸成型而將外側容器3成型,同時,藉由將該外側容器3重合於內側容器2的外表面,在厚度為0.5mm之內側容器2的外表面重合厚度為350μm之外側容器3,來製造前述兩容器2、3一體化且可分離之食品用容器1。另外,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係63.4mm,且進行前述外側容器之拉伸成型時使用的拉伸成型模具之壓鑄模82的開口部直徑(內徑)Y係63.4mm,因此,(X-Y)之值係0.0mm。
<實施例2>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0.5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3>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1.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4>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2.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5>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 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3.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6>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4.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7>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5.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比較例1>
除了變更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X,將(X-Y)之值設定為「-1.0m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食品用容器。
就如上述獲得之各食品用容器,依據下述之「成型性評估法」、「密著性評估法」、「加熱殺菌處理前之防分離性評估法」進行評估。此外,就對獲得之各食品用容器以相當於加熱殺菌處理之溫度加熱處理後者,依據下述之「加熱殺菌處理後之分離容易性評估法」進行評估。此等結果顯示於表2。
<成型性評估法>
所獲得之食品用容器的內側容器及外側容器中無斷裂、皺紋而成型性優異者評估為「○」,雖容器深度淺時沒有斷裂、皺紋,但是容器深度深時偶爾發現斷裂或皺紋者評估為「△」,發現到斷裂或縐紋者評估為「×」。
<密著性評估法>
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充分一體化者評估為「○」,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一體化而實際可使用者評估為「△」,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一體化強度不足者評估為「×」。
<加熱殺菌處理前之防分離性評估法>
可用人手輕易分離者評估為「×」,用人手若不稍微施力無法分離者評估為「△」,用人手須若不用力無法分離者(防分離性優異者)評估為「○」。
<加熱殺菌處理後之分離容易性評估法>
將獲得之食品用容器在100℃的恆溫槽中配置10分鐘後取出,在25℃室內自然冷卻,並經過24小時後,用人手評估食品用容器之分離性。無須大力即可用手輕易分離者評估為「○」,用人手大力方可分離者評估為「△」,用人手分離困難者評估為「×」。
從表2明顯得知,本發明之實施例1~7的食品用容器,係成型性優異,無斷裂等,且氣體屏障性優異之容器。此外,本發明之實施例1~7的食品用容器,在要求不分離之加熱殺菌處理前可徹底防止分離,另外,在加熱殺菌處理後可用人手輕易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
相對於此,比較例1之食品用容器在加熱殺菌處理前之階段,係可輕易分離者,於保管時、裝入食品時等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有可能分離。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用作於其中裝入湯、粥等液狀食品;魚肉類及蔬菜烹調後食品等固體形狀食品等的食品之食品用容器。對於裝入食品之本發明的食品用容器中之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係分離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僅將裝入食品之內側容器放入微波爐中進行加熱。
本申請案要求附加在2014年7月11日提出之日本國專利申請特願2014-143411號之優先權者,其揭示內容係構成本申請案之一部分。
此處使用之術語及說明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者。本發明在申請專利範圍內,只要不脫離其精神,即容許變更設計。

Claims (10)

  1. 一種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內側容器、及至少含有金屬層之成型用片材的步驟;及藉由對前述成型用片材進行拉伸成型而將外側容器成型,同時將該外側容器重合於前述內側容器之外表面,使前述兩容器可分離地一體化的步驟;將進行前述準備之拉伸成型前的內側容器之開口部外徑設為「X」,將進行前述外側容器之拉伸成型時使用的拉伸成型模具之壓鑄模的開口部內徑設為「Y」時,X≧Y及0mm≦(X-Y)≦10mm之關係式成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0.5mm≦(X-Y)≦4.0mm之關係式成立。
  3. 一種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具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內側容器;及至少含有金屬層之外側容器;在前述內側容器之外表面重合前述外側容器,將前述兩容器可分離地一體化,分離前述一體化之兩容器時,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內側容器的開口部外徑設為「E」,將前述分離狀態之外側容器的開口部內徑設為「F」時,E≧F及 0mm≦(E-F)≦10mm之關係式成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從前述外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四凸緣部,從該第四凸緣部之外側周緣朝向概略上方延伸有段差部,並從該段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五凸緣部;從前述內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六凸緣部,該第六凸緣部之下表面抵接於前述外側容器之第四凸緣部的上表面而堆疊,前述第六凸緣部之前端緣抵接於前述外側容器之段差部內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外側容器之第五凸緣部上表面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前述內側容器之構成部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從前述內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一凸緣部,從該第一凸緣部之外側周緣朝向概略下方延伸有段差部,並從該段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二凸緣部;從前述外側容器上端之開口部周緣朝向水平方向之外延伸設置有第三凸緣部,該第三凸緣部之上表面抵接於前述內側容器之第一凸緣部的下表面而堆疊,前述第三凸緣部之前端緣抵接於前述內側容器之段差部內周面。
  7. 如申請專利第6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內側容器之第二凸緣部下表面中的至少外側周緣部,並未堆疊前述外側容器之構成部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前述內側容器外表面之材質係聚丙烯或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前述外側容器內表面之材質係聚丙烯、聚乙烯、尼龍、環氧樹脂、環氧三聚氰胺樹脂、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或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在進行微波爐加熱前,前述兩容器係在一體化狀態下被使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前述兩容器分離,僅使用前述內側容器供微波爐加熱。
  10. 一種裝入有食品的雙重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一體化狀態的食品用容器之內側容器中裝入食品的步驟;將前述內側容器上接合蓋體,而密封該內側容器之開口部的步驟;及將前述密封後之食品用容器進行加熱殺菌處理的步驟。
TW104112035A 2014-07-11 2015-04-15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647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3411 2014-07-11
JP2014143411A JP6389076B2 (ja) 2014-07-11 2014-07-11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975A TW201601975A (zh) 2016-01-16
TWI647154B true TWI647154B (zh) 2019-01-11

Family

ID=5511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2035A TWI647154B (zh) 2014-07-11 2015-04-15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89076B2 (zh)
KR (1) KR20160007344A (zh)
CN (2) CN204979776U (zh)
TW (1) TWI647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9076B2 (ja) * 2014-07-11 2018-09-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6184957B (zh) * 2015-06-01 2019-04-19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容器及包装体
KR102120549B1 (ko) 2018-08-27 2020-06-10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미세먼지 응집장치
CN109305480B (zh) * 2018-11-21 2024-07-05 王英伟 一种操作便捷且省时的具有加热或制冷功能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9440A (ja) * 1990-03-30 1991-12-1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二重構造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H0631618U (ja) * 1992-09-28 1994-04-26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用容器
JPH1021823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5853A (ja) * 1998-06-03 2000-03-28 Jienna Internatl:Kk 即席食品容器
JP2009045255A (ja) * 2007-08-21 2009-03-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磁調理器用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4117U (zh) * 1988-05-06 1989-11-16
JPH09290815A (ja) * 1996-04-24 1997-11-11 Utsui:Kk 抄造容器、及び抄造容器を用いた包装体
JP2001206335A (ja) * 2000-01-27 2001-07-31 Sumitomo Chem Co Ltd 中空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発泡樹脂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61979B2 (ja) 2004-11-08 2010-10-13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
JP6267899B2 (ja) * 2013-09-06 2018-01-24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
JP6389076B2 (ja) * 2014-07-11 2018-09-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9440A (ja) * 1990-03-30 1991-12-1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二重構造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H0631618U (ja) * 1992-09-28 1994-04-26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用容器
JPH1021823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5853A (ja) * 1998-06-03 2000-03-28 Jienna Internatl:Kk 即席食品容器
JP2009045255A (ja) * 2007-08-21 2009-03-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磁調理器用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975A (zh) 2016-01-16
CN204979776U (zh) 2016-01-20
CN105270758A (zh) 2016-01-27
JP6389076B2 (ja) 2018-09-12
KR20160007344A (ko) 2016-01-20
JP2016019553A (ja) 2016-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7899B2 (ja) 食品用容器
TWI647154B (zh)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399516B (zh) 容器用层叠片材及容器
TWI641542B (zh) Microwave storage container
JP4943933B2 (ja) 食品容器
JP2012035910A (ja) 食品保存容器
US20160185479A1 (en) Tray
JP6590520B2 (ja) ホット飲料容器用蓋材および包装体
JP6407637B2 (ja) 食品用容器
JP6706486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
JP2019181927A (ja) 成形容器用積層体、成形容器および包装体
TWI761661B (zh) 用於成形容器的積層體、成形容器及包裝體
KR20190073272A (ko) 성형 용기용 적층체, 성형 용기 및 포장체, 및 성형 용기 및 포장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05153170A (ja) テーパ付き容器の成形金型
WO2014029729A1 (en) Tray
JP5756509B2 (ja) 容器本体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包装容器
JP6371088B2 (ja) 深絞り包装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44640B2 (ja) 容器用蓋材および包装体
JP2011006074A (ja) 液体用紙製容器
JP6623045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
JPH11222222A (ja) 密封成形容器
JP2003063559A (ja) 包装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包装体
JP2015151177A (ja) 包装袋、包装体、及び包装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