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5689B -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5689B
TWI645689B TW106144067A TW106144067A TWI645689B TW I645689 B TWI645689 B TW I645689B TW 106144067 A TW106144067 A TW 106144067A TW 106144067 A TW106144067 A TW 106144067A TW I645689 B TWI645689 B TW I6456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alog
beamform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4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9455A (zh
Inventor
陳治宇
張獻文
許仁源
何建興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6144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5689B/zh
Priority to US15/847,941 priority patent/US10491278B2/en
Priority to CN201711446434.4A priority patent/CN10993640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5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56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9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94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2Adaptive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多個天線、波束成型數位電路、多個射頻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控制器以及儲存器。射頻鍊接收經所述波束成行數位電路處理的訊號以產生天線訊號。所述射頻鍊透過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以連接到所述天線之一部分或全部,以使所述天線訊號傳遞至對應的所述天線。射頻鍊的數目小於所述天線的數目。儲存器儲存多個候選類比碼本。控制器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並依據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

Description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波束成型技術經常應用在無線通訊當中,其利用天線陣列來有效地進行無線訊號傳輸,從而達到提高訊號品質、降低干擾、增加傳輸效率…等目的。由巨量天線(如,16或64個以上的天線)所形成的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統可利用天線陣列來有效地補償因為距離造成的路徑衰減,並提高MIMO系統的效能。此種天線陣列通常可利用全數位架構實現,亦即,天線陣列中的每個天線皆須具備相對應的數位訊號處理電路。例如,每個天線通常對應一個發射器鏈(TX chain),每個發射器鏈至少包括有數位類比轉換器(DAC)、濾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多樣化且高端的電路元件。但是,這些訊號處理電路的成本較高,其功率消耗也較高。
為了降低波束成型技術的建置成本,近年的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將訊號處理電路從全數位形式轉換為類比與數位電路相混合的結構,降低部分電路(如,發射器鏈(TX chain)或其他元件)的數量,藉以降低建置成本。然而,類比電路中相位位移器(phase shifter)與波束成型增益不易進行微調,導致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在實際運作時並不如以全數位架構實現的波束成型系統來的方便使用。從另一角度來說,在尋找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當中的最佳處理方案中,訊號處理中的類比電路限制形成十分複雜的非凸性(non-convex)的最佳化問題,不利於實際用途。
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其可在不同的環境與場景下適應性地選用合適的類比碼本以有效地提高訊號傳輸效能。
本揭露實施例提出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其包括多個天線、波束成型數位電路、多個射頻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控制器以及儲存器。波束成型數位電路用以將訊號進行處理。多個射頻鍊耦接所述波束成型數位電路。所述射頻鍊用以接收經波束成型數位電路處理的訊號以產生天線訊號。波束成型類比電路耦接所述射頻鍊及所述天線。射頻鍊透過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以連接到所述天線之一部分或全部,以使所述天線訊號傳遞至對應的所述天線。所述射頻鍊的數目小於所述天線的數目。控制器耦接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儲存器耦接所述控制器。儲存器儲存多個候選類比碼本。所述控制器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並依據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
本揭露實施例提出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多個天線、波束成型數位電路、多個射頻鍊以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預先產生多個候選類比碼本。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以及,依據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
基於上述,本揭露實施例中的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依據場景環境資訊(如,無線通訊裝置的接取狀態、布建環境、傳輸通道特性)以從多個候選類比碼本中選擇具備較佳傳輸效率的候選類比碼本,並利用此類比碼本來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換句話說,以往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通常僅具備單一類比碼本,無法適應性地符合不同環境與不同情況來自行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相對地,本揭露實施例的無線通訊裝置可預先模擬多種情境與情況(如,無線通訊裝置的接取狀態、布建環境)以及動態的傳輸通道特性來藉由波束成型演算法而分別產生多樣化的預設數位碼本及候選類比碼本,便可讓無線通訊裝置在不同的場景或環境下皆可適應性地選用合適的數位碼本及類比碼本,從而有效地提高訊號傳輸效能。
為讓本揭露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波束成型系統可透過天線陣列形成多種不同方向的波束,這些波束的寬度可藉由訊號處理電路來調整。具備波束成型系統的無線通訊裝置(如,基地台或使用者裝置)可藉由這些波束來準確地且穩定地傳輸資訊,從而提高傳輸中的訊號強度以及傳輸覆蓋率。波束成型系統依據其訊號處理電路的類型可以區分為全數位式以及混合式兩種。全數位式的波束成型系統需要高成本的硬體來實現。如此一來,全數位式的波束成型系統可具備最多的運算自由度,也就是,可利用數位電路來輕易地調整各個器件的加權值及參數,並適用於傳統的波束成型(beamforming)演算法,常見於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又稱4G)、或WIFI技術中。
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通常應用在無線通訊裝置100當中,且其將訊號處理部分區分為數位端(數位電路)及類比端(類比電路)。圖1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無線通訊裝置100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100主要包括波束成型數位電路110、多個射頻鍊(RF chain)(本實施例以發射器鏈(TX chain)120作為射頻鍊的實現電路)、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多個天線140、控制器150以及儲存器160。儲存器160耦接控制器150。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耦接射頻鍊(發射器鏈120)及天線140。本實施例的無線通訊裝置100是以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基地台作為實現範例,但應用本實施例者應可將本實施例的應用實現在使用者裝置當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波束成型數位電路110、射頻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以及控制器150可屬於通訊傳輸器的基頻訊號處理設備。
波束成型數位電路110用以將訊號進行處理以產生已處理的訊號。本實施例中的每個發射器鏈120可以包括數位預失真器(digital pre-distortion;DPD)、數位類比轉換器(DAC)、濾波器、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混頻器(mixer)…等元件。在以往的波束成型技術中,每個天線140皆會對應一個發射器鏈120。由於發射器鏈120的成本高昂,因此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利用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來減少發射器鏈120的數量。換句話說,發射器鏈120透過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以連接到多個天線140之一部分或全部,以使射頻鍊120所產生的天線訊號傳遞至對應的天線140。發射器鏈120的數目將會小於天線140的數目。
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可包括相位偏移器(phase shifter)、放大器…等類比電路元件。本實施例的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主要是由多個相位偏移器組成。無線通訊裝置100可利用預設的類比碼本來調整相位偏移器的相關參數。然而,由於相位偏移器的功用主要是讓輸入訊號的相位發生偏移,且相位偏移器是類比電路,導致其偏移量只有固定幾種調整方式。換句話說,在符合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中,類比電路130形成的非線性限制將會對波束成形演算法中的最佳化選擇造成困擾。例如,類比電路130中相位偏移器的震幅皆為固定數值,並且相位偏移器中的相位偏移量僅能從幾種相位偏移量中選擇。
在此說明數位碼本(codebook)以及類比碼本。數位碼本主要應用在全數位式架構的多天線系統中的數位預編碼器中。數位預編碼器將可能發生的向量空間量、波束成型的準則、以及傳輸通道的多種特性來進行運算以形成有限的數據組合,並預先透過波束成型演算法進行運算以形成可用來調整數位電路的多個加權值。於符合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數位碼本可以利用符合波束成型演算法的模擬器來進行運算,並可將運算結果傳輸並儲存到波束成型系統當中。這些加權值所形成的集合稱為是數位碼本,而所述集合可透過矩陣呈現。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接收端裝置與傳送端裝置中的預編碼器皆已準備好多個數位碼本來對應不同的訊號傳輸情境。接收端裝置的預編碼器在建立好的多個候選數位碼本裡尋找最佳的碼本並將其回傳給傳送端裝置,讓接收端裝置與傳送端裝置不需在訊號傳輸過程中還要即時地透過波束成型演算法來計算數位電路中的各個加權值或相關參數的調整,而是直接利用預設好的數位碼本來實現上述調整。藉此,便可降低波束成型系統的整體即時運算量。
在本實施例的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中,儲存器160中除了儲存有預設的多個數位碼本以供控制器150對波束成型數位電路110進行調整以外,儲存器160還儲存有預設的多個類比權重碼本(又稱,類比碼本)以供控制器150對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進行調整。類比碼本的功用類似於數位碼本,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中的預編碼器可預先儲存預設的單個類比碼本來設定類比電路130的各個元件的加權值,藉以簡化波束成型系統的運算複雜度。類比碼本亦可以利用符合波束成型演算法的外部模擬器(也就是說,外部模擬器並不位於無線通訊裝置100中)來進行運算,並可將運算結果傳輸並儲存到無線通訊裝置100當中。由於類比碼本可預先儲存及模擬,因此類比碼本可不需要即時性的利用波束成型演算法來進行運算,並可藉由預先模擬的方式來獲得加權數值以精準地調整類比電路中的各個元件,從而消除類比電路中元件的非線性限制。在此所述的『非線性限制』例如是,相位偏移器的振幅為固定值、相位偏移器之相位偏移量僅有數種可選而無法任意調整…等情形。然而,類比碼本與數位碼本不同的地方在於,以往的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中通常僅具備單一種類比碼本,且此類比碼本僅針對特定情境(如,傳輸通道的最佳化、或是減少波束訓練(beam training)的流程)來進行最佳化調整。
然而,實際上將波束成型技術應用到無線通訊裝置100的時候,將會由於應用場景與環境的不同而需要考量其他問題以實現訊號處理的最佳化。例如,在無線通訊裝置100於初始接取(initial access)場景下,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其波束掃描(beam sweeping)的過程,且讓無線通訊系統中的使用者裝置達到一定的偵測率,以保證基地台的覆蓋率。在無線通訊裝置100於接取模式(connected mode)的場景下,波束成型系統則須針對使用者裝置所在的環境進行最佳化設計。因此,當無線通訊裝置100位於不同場景與環境下,混合式波束成型系統所需的類比碼本亦需有所不同。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便會針對不同場景與環境來設計出候選的多個類比碼本,從而讓無線通訊裝置100可在不同的環境與場景下適應性地選用合適的類比碼本,從而有效地提高訊號傳輸效能。詳細來說,圖1的控制器150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儲存在儲存器160中的多個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並依據已選擇類比碼本來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
圖2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於步驟S210中,無線通訊裝置100預先產生多個候選類比碼本,並將其儲存於儲存器160中。於步驟S220中,無線通訊裝置100中的控制器150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多個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於步驟S230中,控制器150依據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步驟S220中的各個詳細步驟流程請參閱圖3。
圖3為圖2中步驟S220的詳細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的場景環境資訊主要包括應用場景資訊、布建環境資訊以及通道資訊(如,用於無線通訊的通道特性量測數據),以下逐一描述在不同類型的場景環境資訊中無線通訊裝置如何選擇對應且適切的類比碼本。於步驟S310中,控制器150判斷無線通訊裝置100的應用場景資訊是否為初始接取場景或是接取模式場景。當應用場景資訊是初始接取場景時,便從步驟S310進入步驟S320,控制器150從多個候選類比碼本選擇具備最寬波束寬度的類比碼本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
詳細來說,圖4為無線通訊裝置100在初始接取場景的示意圖。圖4表示無線通訊裝置100(如,基地台)在初始接取場景時需要掃描其所屬傳輸範圍中的多個通訊設備(如,使用者裝置UE)。因此,無線通訊裝置100便需要使用多個寬波束(wide beams)來降低進行波束掃描(beam sweeping)所需的時間。寬波束例如是圖4中的寬波束SBS1~SBS4。本實施例的寬波束SBS1~SBS4是無線通訊裝置100中的天線140所能產生具備最寬寬度的波束,且同時寬波束SBS1~SBS4可同時向兩個方向延伸,藉以擴大波束所壟罩的傳輸範圍的區域。
另一方面,當無線通訊裝置100(基地台)的應用場景資訊是接取模式場景時,控制器150便進一步依據無線通訊裝置100的布建環境資訊來判斷使用者裝置UE所使用的波束為較寬的波束(適用於動態環境下的使用者裝置UE)或較窄的波束(適用於靜態環境下的使用者裝置UE)。所謂的『布建環境資訊』是在架設無線通訊裝置100(基地台)時可以透過架設者來設定的預設數值,可區分為靜態環境及動態環境。
圖5為在靜態環境及動態環境中的無線通訊裝置100以及使用者裝置UE的示意圖。換句話說,基地台在布建時可決定其環境為動態環境(如,或靜態環境)。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5,於步驟S330中,無線通訊裝置100判斷無線通訊裝置的布建環境資訊是否為靜態環境(例如,室內、購物中心、運動場)。當布建環境資訊是靜態環境時,無線通訊裝置100(基地台)的傳輸範圍下的使用者裝置(例如,使用者裝置UE1)通常是靜止不動或呈現低速移動狀態。若於此時用較寬波束寬度的波束來傳遞資訊,則可能會降低對使用者裝置UE1進行訊號傳輸的速度以及精確度。另一方面,使用者裝置UE1在靜態環境下通常不會移動到已配置的波束SBS6之外。因此,當布建環境資訊是靜態環境時,便從步驟S330進入步驟S340,無線通訊裝置100(基地台)從多個候選類比碼本當中選擇具備最窄波束的類比碼本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藉此,無線通訊裝置100(基地台)可用具備最窄寬度的波束(如,波束SBS6)來對使用者裝置UE1傳遞資訊,進而獲得最佳的訊號傳輸效果。
相對來說,當布建環境資訊是動態環境(例如,一般室外環境、高速公路或鐵路旁的環境)時,使用者裝置通常會快速移動,例如從使用者裝置UE2的位置移動至使用者裝置UE3的位置,此時便需要追蹤使用者裝置的動態來讓控制器150動態地選擇最佳的類比碼本來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讓使用者裝置的移動路線可以被寬度較寬的波束(如,波束SBS5)涵蓋。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便利用下述步驟S350~S370來詳細說明如何動態地偵測無線通訊裝置100與使用者裝置(亦即,通訊設備)之間的關係,並進而動態地選擇最佳的類比碼本。
請參照圖3,於步驟S350中,控制器150依據位於無線通訊裝置100的傳輸範圍中的多個通訊設備(使用者裝置)回報的通道資訊,以獲得每一通訊設備在多個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所述波束是由天線140所產生。此處的『通道資訊』及『信號品質』可以是包括訊擾雜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已接收信號強度指標(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參考信號接收強度(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所述無線通訊通裝置與所述通訊設備之間的距離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來實現。
控制器150獲得由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也有多種實現方式。一種實現方式為,控制器150可先行控制波束成型數位電路110、射頻鍊120以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130以在固定時間內分別在不同的波束中傳送下行領航信號(或稱為,下行通道領航訊號)。在無線通訊裝置100的傳輸範圍中的每個通訊設備則分別量測每個波束中傳送的下行領航信號的強度,並將這些量測結果回傳給無線通訊裝置100的控制器150。控制器150依據每個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一波束的這些量測結果來對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上述的通訊群組。
另一種實現方式則為,在無線通訊裝置100的傳輸範圍中的這些通訊設備分別在不同的波束中傳送上行領航信號(或稱為,上行通道領航訊號)。控制器150分別量測上述波束中傳送的上行領航信號的強度,並利用這些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個波束的這些量測結果,計算每個通訊設備在這些波束的差異因子,並利用每一通訊設備的差異因子及至少一個群組門檻值來對每個通訊設備進行分群。此種實現方式適用於下行與上行通道具有相互性(reciprocity)特性時使用。本實施例的下行領航信號或是上行領航信號可透過通訊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及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來實現。上述的『量測結果』可以是下行領航信號或是上行領航信號的參考信號接收強度(RSRP)。
回到圖3的步驟S360,控制器150依據每一通訊設備在每個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對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多個通訊群組。在此說明如何利用量測結果來對這些通訊設備進行分群。在此假設具備多個通訊設備,每個通訊設備的編號為u;波束的總數量為M,u及M皆為正整數。控制器150利用每個波束的量測結果(亦即,每個波束中下行領航信號/上行領航信號的RSRP u,1~ RSRP u,M)來計算每個通訊設備在所述波束的差異因子,本實施例所述的『差異因子』可以是這些RSRP u,1~ RSRP u,M的變異數或標準差。在此以RSRP u,1~ RSRP u,M的變異數σ u 2作為本實施例的『差異因子』。然後,控制器150利用預設的多個群組門檻值G 1~G q-1來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通訊群組的數量在此設定為q個,q為正整數。例如,當σ 1 2小於群組門檻值G 1時,便將第1個通訊設備分在第一個通訊群組中;當σ i 2大於等於群組門檻值G 1且小於群組門檻值G 2時,便將第i個通訊設備分在第二個通訊群組中(i為正整數且小於等於q)…依此類推。藉此,控制器150便可利用預設的多個群組門檻值G 1~G q-1以及差異因子來對每個通訊設備進行分群。
於步驟S370中,控制器150對每個通訊群組分配對應的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藉此,控制器150便可利用通訊群組所分配到的對應類比碼本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來對這些通訊設備進行通訊。每一通訊設備的差異因子的大小,反映出每一通訊設備在波束間跨越或移動的頻繁或活躍程度,據以提供不同移動程度的通訊設備不同的波束寬度,也就是對於移動活躍的通訊設備,控制器選擇可形成波束寬度較寬的類比碼本;另一方面,對於移動不頻繁的通訊設備,控制器選擇可形成波束寬度較窄的類比碼本。
須說明的是,圖3的部分步驟可以依據實際應用者的需求來調整順序。例如,步驟S310與步驟S330的順序可以互換;或是,步驟S350至步驟S370可以先行執行,然後再判斷步驟S310與步驟S330。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中的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依據場景環境資訊(如,無線通訊裝置的接取狀態、布建環境、傳輸通道特性)以從多個候選類比碼本中選擇具備較佳傳輸效率的候選類比碼本,並利用此類比碼本來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換句話說,以往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通常僅具備單一類比碼本,無法適應性地符合不同環境與不同情況來自行調整波束成型類比電路。相對地,本揭露實施例的無線通訊裝置可預先模擬多種情境與情況(如,無線通訊裝置的接取狀態、布建環境)以及動態的傳輸通道特性來藉由波束成型演算法而分別產生多樣化的預設數位碼本及候選類比碼本,便可讓無線通訊裝置在不同的場景或環境下皆可適應性地選用合適的數位碼本及類比碼本,從而有效地提高訊號傳輸效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無線通訊裝置
110‧‧‧波束成型數位電路
120‧‧‧發射器鍊
130‧‧‧波束成型類比電路
140‧‧‧天線
150‧‧‧控制器
160‧‧‧儲存器
UE、UE1~UE3‧‧‧使用者裝置
SBS1~SBS6‧‧‧波束
S210~S230、S310~S370‧‧‧步驟
圖1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無線通訊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的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為圖2中步驟S220的詳細流程圖。 圖4為無線通訊裝置在初始接取場景的示意圖。 圖5為在靜態環境及動態環境中的無線通訊裝置以及使用者裝置的示意圖。

Claims (15)

  1.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多個天線;波束成型數位電路,用以對一訊號進行處理;多個射頻鍊,耦接所述波束成型數位電路,用以接收經所述波束成型數位電路處理的訊號以產生天線訊號;波束成型類比電路,耦接所述射頻鍊及所述天線,其中所述射頻鍊透過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以連接到所述天線之一部分或全部,以使所述天線訊號傳遞至對應的所述天線,其中所述射頻鍊的數目小於所述天線的數目;控制器,耦接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以及儲存器,耦接所述控制器,並儲存多個候選類比碼本,所述控制器依據場景環境資訊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並依據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包括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布建環境資訊,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布建環境資訊是否為靜態環境,當所述布建環境資訊是所述靜態環境時,所述控制器從所述候選類比碼本選擇具備最窄波束的類比碼本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還包括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應用場景資訊,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應用場景資訊是否為初始接取場景,當所述應用場景資訊是所述初始接取場景時,所述控制器從所述候選類比碼本選擇具備最寬波束寬度的候選類比碼本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還包括通道資訊,所述控制器依據位於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傳輸範圍中的多個通訊設備回報的所述通道資訊,以獲得每一通訊設備在多個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其中所述波束是由所述天線產生,所述控制器還依據每一通訊設備在所述波束所對應的所述信號品質,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多個通訊群組,並對每個通訊群組分配對應的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波束成型數位電路、所述射頻鍊以及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以分別在不同的所述波束中傳送下行領航信號,所述控制器依據每一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一波束的量測結果,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所述通訊群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利用每一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一波束的所述量測結果,計算每個通訊設備在所述多個波束的差異因子,並利用每一通訊設備的差異因子及至少一群組門檻值來對每個通訊設備進行分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通訊設備分別在不同的所述波束中傳送上行領航信號,所述控制器分別量測所述波束中傳送的所述上行領航信號的強度,依據所述量測結果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所述通訊群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通道資訊包括訊擾雜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已接收信號強度指標(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參考信號接收強度(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所述無線通訊通裝置與所述通訊設備之間的距離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所述儲存器還儲存多個候選數位碼本,所述控制器選擇所述預設數位碼本的其中之一以調整所述波束成型數位電路。
  9. 一種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包括多個天線、波束成型數位電路、多個射頻鍊以及波束成型類比電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預先產生多個候選類比碼本;依據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已選擇類比碼本;以及依據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調整所述波束成型類比電路,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包括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布建環境資訊,並且,依據所述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布建環境資訊是否為靜態環境,當所述布建環境資訊是所述靜態環境時,從所述候選類比碼本選擇具備最窄波束的類比碼本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還包括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應用場景資訊,依據所述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包括下列步驟:判斷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應用場景資訊是否為初始接取場景;以及當所述應用場景資訊是所述初始接取場景時,從所述候選類比碼本選擇具備最寬波束寬度的候選類比碼本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場景環境資訊還包括通道資訊,依據所述場景環境資訊以選擇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作為所述已選擇類比碼本包括下列步驟:依據位於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傳輸範圍中的多個通訊設備回報的所述通道資訊,以獲得每一通訊設備在多個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其中所述波束是由所述天線產生;依據每一通訊設備在所述波束所對應的所述信號品質,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多個通訊群組;以及對每個通訊群組分配對應的所述候選類比碼本的其中之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依據位於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傳輸範圍中的所述通訊設備以及所述通道資訊以獲得由所述天線組成的所述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包括下列步驟:依據每一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一波束的量測結果,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所述通訊群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控制方法,依據所述量測結果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所述通訊群組包括下列步驟;利用每一通訊設備回傳的對應於每一波束的所述量測結果,計算每個通訊設備在所述多個波束的差異因子;以及利用每一通訊設備的差異因子及至少一群組門檻值來對每個通訊設備進行分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控制方法,依據位於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的所述傳輸範圍中的所述通訊設備以及所述通道資訊以獲得由所述天線組成的所述波束所對應的信號品質包括下列步驟:量測所述波束中傳送的上行領航信號的強度以產生量測結果,其中所述上行領航信號是所述通訊設備分別在不同的所述波束中傳送的;以及依據所述量測結果對所述通訊設備進行分群以產生所述通訊群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通道資訊包括訊擾雜比、訊噪比、已接收信號強度指標、參考信號接收品質、參考信號接收強度、所述無線通訊通裝置與所述通訊設備之間的距離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TW106144067A 2017-12-15 2017-12-15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TWI645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4067A TWI645689B (zh) 2017-12-15 2017-12-15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US15/847,941 US10491278B2 (en) 2017-12-15 2017-12-2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hybrid beamform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1711446434.4A CN109936402B (zh) 2017-12-15 2017-12-27 具备混合式波束成型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4067A TWI645689B (zh) 2017-12-15 2017-12-15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5689B true TWI645689B (zh) 2018-12-21
TW201929455A TW201929455A (zh) 2019-07-16

Family

ID=6543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4067A TWI645689B (zh) 2017-12-15 2017-12-15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1278B2 (zh)
CN (1) CN109936402B (zh)
TW (1) TWI6456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3475B1 (en) 2019-10-14 2020-06-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tter using hybrid beamforming and performing a code division feedback method for digital pre-distor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3419B1 (en) * 2017-12-04 2021-01-20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beamforming in multi-user systems
US11070279B2 (en) * 2018-12-14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beamform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devices
US10892810B2 (en) * 2019-05-10 2021-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beamforming codebook and hierarchically generating beamforming codebooks
CN113365280A (zh) * 2020-03-02 2021-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优化覆盖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94414A1 (en) * 2020-09-18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formation of analog beamforming codebooks
US11638281B2 (en) 2020-11-19 2023-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user equipment sub-chain beam codebook design and operation
CN113315557B (zh) * 2021-05-31 2022-08-05 北京邮电大学 波束初始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844543B (zh) * 2022-03-10 2023-10-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交叉极化的共形阵列混合波束形成码本设计方法
US11770163B1 (en) * 2022-04-22 2023-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adaptive beam weight-based UL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284A2 (en) * 2007-09-14 2009-03-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ple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24984A1 (en) * 2012-04-06 2015-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362994B2 (en) * 2012-05-10 2016-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alog and digital hybrid beamforming
WO2017131566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forming using an antenna arr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8661B1 (en) * 1999-11-12 2004-09-07 Nikia Networks Oy Adaptive beam-tim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99497B2 (en) 2004-08-18 2011-03-01 Ruckus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ontrol for an antenna apparatus with selectable elements
KR101345868B1 (ko) * 2006-05-09 2014-01-15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범용 지상 무선 액세스를 위한 가변 피드백
CN101442349B (zh) 2007-11-21 2013-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用户mimo码本子集选择方法
WO2010105415A1 (en) * 2009-03-17 201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debook
KR20130017572A (ko) * 2011-08-11 2013-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아날로그 빔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9008222B2 (en) 2012-08-14 2015-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hybrid beam forming
US9337973B2 (en) 2012-09-11 2016-05-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cooperat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PL2896141T3 (pl) * 2012-09-12 2020-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osób w węźle sieci, sposób w urządzeniu użytkownika, węzeł sieci i urządzenie użytkownika do wybierania kandydata na wiązkę
US9906287B2 (en) 2013-02-14 2018-02-27 Provenance Asset Group Llc Antenna selec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KR102079629B1 (ko) * 2013-05-02 2020-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의 복잡도 개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34564A1 (en) 2013-05-09 2014-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ow-complexity hybrid pre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277466B1 (ko) 2013-05-17 2021-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이용하는 밀리미터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선형 rf 빔 탐색을 위한 방법
CN105144600B (zh) * 2013-05-31 2018-11-02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US9800314B2 (en) 2014-03-05 2017-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hannel variation for massive antenna array based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63148B (zh) 2014-03-24 2020-0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执行混合波束成形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846832B1 (ko) * 2014-04-02 2018-04-09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빔형성 기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99256A1 (ko) 2014-06-25 2015-12-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 기반 빔포밍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790806B (zh) 2014-12-19 2020-08-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中的公共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872296B2 (en) 2015-01-06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m shaping at a millimeter wave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device and fast antenna subarray selection at a wireless device
CN106033986B (zh) * 2015-03-19 2020-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大规模数模混合天线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7046435B (zh) * 2016-02-05 2021-09-2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6788649B (zh) * 2016-12-06 2020-11-10 深圳大学 一种受总功率约束的开关模拟波束成形***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5284A2 (en) * 2007-09-14 2009-03-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ple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24984A1 (en) * 2012-04-06 2015-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362994B2 (en) * 2012-05-10 2016-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alog and digital hybrid beamforming
WO2017131566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forming using an antenna arra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3475B1 (en) 2019-10-14 2020-06-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tter using hybrid beamforming and performing a code division feedback method for digital pre-distor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9455A (zh) 2019-07-16
CN109936402B (zh) 2022-04-15
US20190190574A1 (en) 2019-06-20
US10491278B2 (en) 2019-11-26
CN109936402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5689B (zh)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US10511370B2 (en)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US107433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in three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6575990B (zh) 在无线通信***中确定波束成形的权重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22900B (zh) 在基于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2503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CN111492593A (zh) 用于在支持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下行链路信号的无线通信***、无线电网络节点、机器学习单元及其中的方法
JP2021533701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US20190036578A1 (en) Techniques to reduce radiated power for mimo wireless systems
Han et al. Large scale antenna system with hybrid digital and analog beamforming structure
CN104396152A (zh) 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波束形成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16510531A (ja) 無線通信のための送信電力制御機器、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900138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JP2020516189A (ja) 送信ビーム情報を取得する方法と装置、および送信ビーム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0838862B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6583409B2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
JP2021534674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US10879975B2 (en) Beamforming based on adjacent beam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2033802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reference signal
KR20240033195A (ko)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설비 및 저장매체
KR2022010148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Leak et al. Distributed transmit beamforming expanding the capacity and range of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WO2018040074A1 (en) Methods, base stations,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multi-user mimo co-scheduling with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Shubhi et al. Dynamic precoder for massive MIMO in the presence of large Doppler spread
Bhagat et al. Hybrid Beamforming for Massive MIMO Antennas Under 6 GHz Mid-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