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4138B -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 Google Patents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138B
TWI644138B TW105140572A TW105140572A TWI644138B TW I644138 B TWI644138 B TW I644138B TW 105140572 A TW105140572 A TW 105140572A TW 105140572 A TW105140572 A TW 105140572A TW I644138 B TWI644138 B TW I6441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mechanism
lens
bearing
optical lenses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4536A (zh
Inventor
王明珠
蔣恒
陳飛帆
劉春梅
郭楠
李泓
趙波杰
丁亮
Original Assignee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4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1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其中鏡頭模組包括至少一光學鏡片、一對焦機構以及一承載結構件,各所述光學鏡片沿著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承載結構件具有的一收容腔中,所述承載結構件作為所述對焦機構的載體連接於所述對焦機構內部,其中所述承載結構件隨著所述對焦機構的通電而運動,帶動各所述光學鏡片運動,進而適於調焦,本發明使用所述承載結構件代替傳統的對焦機構的載體和鏡筒,簡化了整體的組裝工序,提高了模組良率和品質,降低了製造成本。

Description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本發明係一種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尤其涉及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隨著攝像頭模組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攝像模組製造成本的下降、生產效率的提高及成像品質的提高已成為攝像模組製造廠家不斷追逐的目標。
通常情況下,可調焦攝像模組由鏡頭、對焦機構、感光晶片等重要部件組成,可調焦攝像模組的製造通常也是這些部件之間的組裝,其中鏡頭與對焦機構的製造本身也是各個零部件的組裝,組裝完成後再將鏡頭成品與對焦機構進行組裝,繼而與感光裝置組裝,得以完成攝像模組的組裝。這種組裝方法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組裝工藝比較重複繁瑣,導致攝像模組的生產效率較低;第二,鏡頭與對焦機構之間在組裝的過程中存在組裝公差,再加上鏡頭、對焦機構本身的組裝公差,使公差鏈過長,影響模組品質;第三,這種方式生產的模組在長寬方向上的尺寸較大,不利於攝像模組向輕薄化的方向發展;第四,鏡頭和對焦機構在裝配過程中極易進入灰塵,出現污點不良現象,這是由於鏡頭和對焦機構之間的連接並沒有那麼緊密,二者之間會有一些小的縫隙,使得灰塵會進入鏡頭和對焦機構之間,很難除去,而如果模組內部的灰 塵長時間得不到除去,則會使鏡頭、對焦機構以及整個攝像模組受到污染,影響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及使用壽命,最終會影響裝帶有攝像模組的整個產品的質量。
因此,在攝像模組的製造過程中,如何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是提高攝像模組製造良率與成像品質的關鍵。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鏡頭及模組組裝公差鏈過長、生產效率較低、製造成本高、模組尺寸較大以及模組成像品質較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將對焦機構的載體和鏡頭的鏡筒作為一個整體,減少了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之間的組裝工序,進而簡化了攝像模組的整體組裝工序,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將光學鏡片直接組裝於對焦機構的載體中,改變了傳統的光學鏡片與鏡筒組裝、鏡筒再與對焦機構的載體組裝的組裝方式,使得組裝公差鏈變短,有利於提高模組製造良率,降低模組的組裝成本。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用承載結構件代替傳統的對焦機構的載體和鏡頭的鏡筒,使得鏡頭和模組的尺寸更小,有利於攝像模組向輕薄化的方向發展。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 法和攝像模組,將對焦機構的載體設計成鏡筒的結構形狀,直接用來承載光學鏡片,帶動鏡片移動,使得調焦效果較好。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的感光裝置適於選擇COB工藝或者晶片倒裝工藝來製造,選擇範圍較廣,使得攝像模組的製造更加方便,其中採用晶片倒裝工藝的感光裝置,使得所述攝像模組的尺寸較小,結構較為緊湊。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省略了鏡筒與對焦機構載體之間的組裝,可避免傳統組裝方式中出現的灰塵進入二者之間的現象,有利於保證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通過相應的治具對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進行固定,有利於光學鏡片的安裝。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使用治具進行組裝,該組裝方法簡單、可行,操作方便,節約時間,適於推廣應用。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其中輔助組裝使用的治具與鏡頭模組相匹配,以固定鏡頭模組,便於光學鏡片的安裝,防止偏移、傾斜等,以保證鏡頭模組的組裝精度。
為滿足本發明的以上目的以及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勢,本發明提供一鏡頭模組,包括:至少一光學鏡片;一對焦機構;以及一承載結構件,各所述光學鏡片沿著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承載結構件具有的一收容腔 中,所述承載結構件作為所述對焦機構的載體連接於所述對焦機構內部,其中所述承載結構件隨著所述對焦機構的通電而運動,帶動各所述光學鏡片運動,進而適於調焦。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承載結構件的內壁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延伸形成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於放置各所述光學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對焦機構適於選擇音圈馬達、壓電陶瓷馬達或液晶馬達。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對焦機構的頂部端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對焦機構的頂部端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攝像模組,包括:一感光裝置,所述感光裝置包括一感光晶片;和一鏡頭模組,所述鏡頭模組安裝於所述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其中所述鏡頭模組包括至少一光學鏡片、一對焦機構和一承載結構件,各所述光學鏡片沿著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承載結構件具有的一收容腔中,所述承載結構件作為所述對焦機構的載體連接於所述對焦機構內部,其中所述承載結構件隨著所述對焦機構的通電而運動,帶動各所述光學鏡片運動,進而適於調焦。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承載結構件的內壁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延伸形成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適於放置各所述光學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對焦機構適於選擇音圈馬達、壓電陶瓷馬達或液晶馬達。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感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濾光片、一鏡座和一線路板,其中所述濾光片連接於所述鏡座的內壁並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上方,所述感光晶片貼裝於所述線路板的上方,所述線路板安裝於所述鏡座的底部,使得所述感光晶片位於所述鏡座的內部並與所述鏡座的內壁保持一間距。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感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濾光片、一鏡座和一線路板,其中所述濾光片和所述感光晶片均安裝於所述鏡座的內部並連接於所述鏡座的內壁,其中所述濾光片設於所述感光晶片的上方,所述線路板安裝於所述鏡座的底部。
其中,所述對焦機構和所述承載結構件組裝於所述鏡座的頂部。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鏡頭模組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一對焦機構和一承載結構件倒置於一治具上;(B)調節所述治具,將所述對焦機構和所述承載結構件固定於所述治具上;(C)依次放入至少一光學鏡片於所述承載結構件中,並加以固定;以及(D)完成鏡頭模組的組裝。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治具具有一第一承靠部和一第二承靠部,分別與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的形狀、尺寸相匹配,適於分別用於承載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治具有至少二空氣通道,均連通於所述治具的頂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空氣通道分別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適於使用一吸嘴或一真空設備通過所述空氣通道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C)中,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單片的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或者各所述光學鏡片中的部分所述光學鏡片相互嵌合為一個整體後再與未嵌合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C)中,採用熱固膠固定各所述光學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承載結構件安裝於所述對焦機構的內部,作為所述對焦機構的載體,隨著所述對焦機構的通電而運動。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對焦機構預先與所述承載結構件連接為一個整體或者所述承載結構件預組裝於所述對焦機構內部,進而在所述步驟(D)中進行二者之間的連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內壁向其收容腔方向延伸形成與所述光學鏡片數量相等的固定部,以固定各所述光學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對焦機構的頂部端面,所述治具的第一承靠部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第二承靠部的頂部端面,二者之間形成一凹槽,適於***述承載結構件高 出所述對焦機構的部分,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等於所述對焦機構與所述承載結構件之間的高度差。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的對焦機構頂部端面,所述治具的第一承靠部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第二承靠部的頂部端面,二者之間形成一凸台,其中所述凸台的高度等於所述對焦機構與所述承載結構件之間的高度差。
10、10A‧‧‧鏡頭模組
11、11A‧‧‧光學鏡片
111‧‧‧第一光學鏡片
112‧‧‧第二光學鏡片
113‧‧‧第三光學鏡片
114‧‧‧第四光學鏡片
12、12A‧‧‧對焦機構
13、13A‧‧‧承載結構件
131、131A‧‧‧收容腔
132、132A‧‧‧固定部
20、20A‧‧‧治具
21、21A‧‧‧第一承靠部
22、22A‧‧‧第二承靠部
23、23A‧‧‧空氣通道
30、30B‧‧‧感光裝置
31、31B‧‧‧濾光片
32、32B‧‧‧鏡座
33、33B‧‧‧感光晶片
34、34B‧‧‧線路板
1000‧‧‧組裝方法
1001~1004‧‧‧步驟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的第一種組裝方法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的第一種組裝方法的一種變形實施。
圖4和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的第二種組裝方法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在組裝過程中使用的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在組裝過程中使用的治具的一種變形實施。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組成的攝像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組成的攝像模組的一種變形實施。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組裝方法流程圖。
以下描述用於揭露本發明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發明。以下描述中的較佳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在傳統的可調焦的攝像模組中,鏡頭模組通常包括鏡頭和對焦機構,其中鏡頭包括光學鏡片和承載鏡片的鏡筒,而對焦機構包括一載體(Holder),連接對焦機構的其他部分,且該載體作為移動部件載體,其內部有螺紋,通過螺紋或者其他方式與鏡頭配合,即該載體與鏡筒相連接,使鏡頭可以固定在載體上與載體一起移動,進而達到調焦的目的。
在本發明中,通過對鏡筒及對焦機構的載體進行改進,將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以減少組裝工序,降低製造成本,提高成像品質。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模組。如圖1所示,一鏡頭模組10,包括至少一光學鏡片11、一對焦機構12和一承載結構件13,各所述光學鏡片11沿著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承載結構13具有的一收容腔131中,並加以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安裝於 所述對焦機構12的內部,作為所述對焦機構12的載體,與傳統的對焦機構的載體的安裝位置相同,並連接所述對焦機構12的其他部件,其中所述承載結構件13能夠隨著所述對焦機構12的通電而運動,運動的過程中直接帶動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運動,進而得以用來調焦。
本較佳實施例的所述光學鏡片11實施為四片,分別為第一光學鏡片111、第二光學鏡片112、第三光學鏡片113和第四光學鏡片11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承載結構件13同時具備了傳統鏡頭模組中的鏡筒和馬達的載體的功能,本發明將所述承載結構件13同時用作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所述承載結構件13既能夠在所述對焦機構12內部運動,又能夠承載所述光學鏡片11,且適於採用不透光材料製作,能夠防止外部雜散光從非入射孔進入所述鏡頭模組10中。
所述承載結構件13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實現:(1)對所述對焦機構12設計的時候,在滿足其載體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載體製作成具有鏡筒的功能,符合鏡筒的尺寸,能夠用來承載鏡片;(2)對鏡筒進行設計的時候,使其在承載鏡片的同時,具有作為對焦機構的載體的功能,進而安裝於對焦機構中作為對焦機構的載體;(3)在製造的時候,就將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作為一個組合件。
總之,上述製造方式只是作為舉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無論是鏡筒作為對焦機構的載體,還是對焦機構的載體作為鏡筒,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製造方式也可以實施為其他方式,只要使得所述承載結構件13同時兼具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的功能即可。
所述對焦機構12適於實施為音圈馬達(VCM)、壓電陶瓷馬達 和液晶馬達等。
更進一步地,所述承載結構件13具有至少一固定部132,其中所述固定部132由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內壁向所述收容腔131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凸台,以用於放置各所述光學鏡片11。
所述固定部132的數量適於與所述光學鏡片11的數量相等,本較佳實施例實施為四個所述固定部132,當將所述鏡頭模組10倒置來安裝各所述光學鏡片11時,各所述光學鏡片11能夠放置於相應的所述固定部132的表面,然後再對各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固定。通過所述固定部132,能夠使得各所述光學鏡片11穩固地放置,便於將其固定於所述承載結構件13。
參考圖2、圖6和圖10,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方法及輔助組裝使用的治具20將被闡明。
所述治具20包括一第一承靠部21和一第二承靠部22,並具有至少二空氣通道23,所述第二承靠部22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的外圍,二者位於所述治具20的頂部,所述空氣通道23將所述治具20的頂部和底部相連通,以便於吸附,其中至少一個所述空氣通道23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至少一個所述空氣通道23設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以分別用於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和所述對焦機構12,為了固定的更加牢固,適於均勻的設置多個所述空氣通道23,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和所述對焦機構12,例如,可均勻的設置四個所述空氣通道23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並均勻的設置四個所述空氣通道23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
所述第一承靠部2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實施為凹槽,即所述第一承靠部21的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二承靠部22的頂部端面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所 述第一承靠部21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的頂部端面。所述第一承靠部21的形狀、尺寸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形狀、尺寸相匹配,在組裝過程中,用來承載所述承載結構件13,所述第二承靠部22與所述對焦機構12的形狀、尺寸相匹配,在組裝過程中,用來承載所述對焦機構12,在組裝過程中,將所述承載結構件13和所述對焦機構12分別倒置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和所述第二承靠部22,在安裝所述光學鏡片11的過程中,通過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處的所述空氣通道23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並通過設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處的所述空氣通道23固定所述對焦機構12。
進一步地,所述治具20的形狀必須與所述鏡頭模組10的形狀相匹配,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對焦機構12的頂部端面,故所述第一承靠部21實施為凹槽,以***述承載結構件13高出所述對焦機構12的部分,所述凹槽的深度為所述承載結構件13與所述對焦機構12之間的高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可通過吸嘴或者其他真空設備通過所述空氣通道23來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和所述對焦機構12。
參考圖10,組裝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方法1000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01):將所述對焦機構12和所述承載結構件13倒置於所述治具20上;步驟(1002):調節所述治具20,將所述對焦機構12和所述承載結構件13固定於所述治具20上;步驟(1003):依次放入所述光學鏡片11於所述承載結構件13 中,並加以固定;以及步驟(1004):完成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驟(1001)中,由於所述承載結構件13在設計的時候已將其設計為兼具鏡筒和對焦機構載體的雙重功能,因此,所述對焦機構12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可採用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一種進行組裝:(a)所述對焦機構12可以預先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連接到一起,使得所述承載結構件13具有對焦機構12的載體的功能,二者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倒置於所述治具20上,使其進一步具有鏡筒的動能;(b)分別將所述對焦機構12和所述承載結構件13倒置於相匹配的所述治具20上,再在所述步驟(1004)中進行二者的組裝;(c)在將各所述光學鏡片11固定於所述承載結構件13內部後,使得所述承載結構件13具有鏡筒的功能後,與各所述光學鏡片11組裝為一個整體後再將所述承載結構件13與所述對焦機構12進行組裝,使其進一步具有所述對焦機構12的載體的功能。
在所述步驟(1002)中,通過調節所述治具20,使其與吸嘴或者真空設備配合,在所述治具20的底部將所述吸嘴或者真空設備對著所述空氣通道23進行施壓,進而得以通過所述空氣通道23進行吸附以固定所述對焦機構12和所述承載結構件13,進而將所述對焦機構12和所述承載結構件13分別固定於所述治具20的所述第二承靠部22和所述第一承靠部21,防止其在後續組裝過程中出現滑動、抖動、偏移等現象,減少組裝偏差,以保證組裝的精度。
在所述步驟(1003)中,放入各所述光學鏡片11,例如本較佳實施例中的四片所述光學鏡片11,本較佳實施例採用單次放入單片所述光學鏡片11的做法,依次放入所述第一光學鏡片111、所述第二光學鏡片112、所述第 三光學鏡片113和所述第四光學鏡片114,放置後適於通過熱固膠對各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固定,可以選擇每放入一片光學鏡片就進行固定,也可以全都放入後再進行固定,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據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內壁的結構來選擇各所述光學鏡片11的組裝方式,也可以採用銲接的方式固定各所述光學鏡片11。
此外,參考圖4和圖5,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圖4和圖5中所示的方法對所述攝像模組10進行組裝。如圖4和圖5所示,在組裝前先將部分所述光學鏡片11固定為一個整體,再與其他未嵌合的所述光學鏡片11依次進行組裝,放入所述承載結構件13中,完成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在本組裝方法中,首先將所述第一光學鏡片111、所述第二光學鏡片112和所述第三光學鏡片113進行嵌合,再裝入所述承載結構件13的所述收容腔131中,然後放入所述第四光學鏡片114,對各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固定,完成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在組裝前,可以對任意的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嵌合,再依次進行組裝。例如,可以在組裝前將所述第二光學鏡片112和所述第三光學鏡片113進行嵌合作為一個整體,組裝時依次裝入所述第一光學鏡片111、嵌合組裝到一起的所述第二光學鏡片112和所述第三光學鏡片113、所述第四光學鏡片114,然後熱固膠固定,也可以將四片所述光學鏡片11進行嵌合,作為整體裝入所述承載結構件13中。
在所述步驟(1004)中,撤去吸嘴或其他真空設備,從所述治具20中取出所述鏡頭模組10,完成所述鏡頭模組10的組裝,其中取出所述鏡頭模組10可採用通過所述空氣通道23進行噴氣,對所述鏡頭模組10施加相反的力,頂出所述鏡頭模組10,進而得以取出,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其他方式 來取出所述鏡頭模組10。
參考圖3和圖7,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變形實施,對鏡頭模組及治具進行變形。在該變形實施中,治具20A用來輔助鏡頭模組10A的組裝,其中所述治具20A與所述鏡頭模組10A相匹配。
所述鏡頭模組10A包括多片光學鏡片11A、一對焦機構12A和一承載結構件13A,所述承載結構件13A作為所述對焦機構12A的載體,並具有一收容腔131A,以***述光學鏡片11A,同時發揮鏡筒和對焦機構的載體的作用,其中所述承載結構件13A能夠隨著所述對焦機構12A的通電而在所述對焦機構12A內部進行運動,進而用來調焦。
進一步地,所述承載結構件13A具有至少一固定部132A,其中所述固定部132A由所述承載結構件13A的內壁向所述收容腔131A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凸台,以用於放置各所述光學鏡片11A。本較佳實施例實施為四個所述固定部132A,當將所述鏡頭模組10A倒置來安裝各所述光學鏡片11A時,各所述光學鏡片11A能夠放置於相應的所述固定部132A的表面,然後再對各所述光學鏡片11A進行固定。通過所述固定部132A,能夠使得各所述光學鏡片11A穩固地放置,便於將其固定於所述承載結構件13A。
所述治具20A包括一第一承靠部21A和一第二承靠部22A,並具有多個空氣通道23A,所述第二承靠部22A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A的外圍,均位於所述治具20A的頂部,所述空氣通道23A將所述治具20A的頂部和底部相連通,以便於吸附,其中至少一個所述空氣通道23A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A,至少一個所述空氣通道23A設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A,以分別用於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A和所述對焦機構12A。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可均勻的設置四個所 述空氣通道23A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A,並均勻的設置四個所述空氣通道23A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A。
所述第一承靠部21A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實施為凸台,即所述第一承靠部21A的頂部端面與所述第二承靠部22A的頂部端面之間具有一預定距離,所述第一承靠部21A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A的頂部端面。所述第一承靠部21A的形狀、尺寸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A的形狀、尺寸相匹配,在組裝過程中,用來承載所述承載結構件13A,所述第二承靠部22A與所述對焦機構12A的形狀、尺寸相匹配,在組裝過程中,用來承載所述對焦機構12A。在組裝過程中,將所述承載結構件13A和所述對焦機構12A分別倒置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A和所述第二承靠部22A,在安裝所述光學鏡片11A的過程中,通過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21A處的所述空氣通道23A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A,通過設於所述第二承靠部22A處的所述空氣通道23A固定所述對焦機構12A。
進一步地,所述治具20A的形狀必須與所述鏡頭模組10A的形狀相匹配,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承載結構件13A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對焦機構12A的頂部端面,二者之間形成了凹槽,故所述第一承靠部21A實施為凸台,以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A低於所述對焦機構12A的部分相匹配,所述凸台的高度為所述承載結構件13A與所述對焦機構12A之間的高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可使用吸嘴或者其他真空設備通過所述空氣通道23A來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A和所述對焦機構12A,以便於安裝所述光學鏡片11A。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治具20A的結構應當與所述鏡頭模組10A相匹配。當所述對焦機構12A的頂部端面與所述承載結構件13A的頂部端面相 平時,即二者處於同一平面時,所述治具20A的第一承靠部21A的頂部端面和第二承靠部22A的頂部端面也處於同一平面上,以分別用來承載和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13A和所述對焦機構12A。
圖8所示為包括上述較佳實施例中的鏡頭模組10的攝像模組。參考圖8,一攝像模組,包括所述鏡頭模組10和一感光裝置30,其中所述感光裝置30包括一濾光片31、一鏡座32、一感光晶片33和一線路板34,所述感光裝置採用COB(chip on board)工藝進行製造,其中所述濾光片31安裝於所述鏡座32內部的上部並連接於所述鏡座32,且位於所述感光晶片33的上方,所述感光晶片33貼裝於所述線路板34的上方,與所述鏡座32的內壁保持一間距,所述線路板34安裝於鏡座32的底部,並使得所述感光晶片33安裝於所述鏡座32內部的腔體中。所述鏡頭模組10安裝於所述感光裝置30的頂部,並位於所述感光晶片33的感光路徑上,當被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所述鏡頭模組10進入所述攝像模組內部,被所述感光晶片33接收和進行光電轉化,從而在後續所述攝像模組能夠獲得與物體相關的影像。
進一步地,所述對焦機構12固定地組裝於所述鏡座32的頂部,與所述鏡座32相連接,以使得所述承載結構件13相對於所述對焦機構12運動,並使各所述光學鏡片11均位於所述感光晶片33的感光路徑上,便於後續成像,使得所述攝像模組更加穩定可靠的工作。
圖9所示為包括上述較佳實施例中的鏡頭模組10的攝像模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參考圖9,一攝像模組,包括所述鏡頭模組10和一感光裝置30B,其中所述感光裝置30B包括一濾光片31B、一鏡座32B、一感光晶片33B和一線路板34B,所述感光裝置30B採用晶片倒裝(flip chip)工藝進行製造,其 中所述濾光片31B安裝於所述鏡座32B內部的上部並連接於所述鏡座32B,所述感光晶片33B安裝於所述濾光片31B的下方並保持一距離,其中所述感光晶片33B直接連接於所述鏡座32B,與安裝於所述鏡座32B底部的所述線路板34B保持一預定間距,所述鏡座32B具有電氣功能,其內部植入有相應的電器元件,保證所述攝像模組的成像,同時使得所述感光裝置30B的厚度更薄,尺寸較為緊湊,從而使得所述攝像模組的尺寸較小。
所述鏡頭模組10安裝於所述感光裝置30B的頂部,並位於所述感光晶片33B的感光路徑上,當被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所述鏡頭模組10進入所述攝像模組內部,被所述感光晶片33B接收和進行光電轉化,從而在後續所述攝像模組能夠獲得與物體相關的影像。
進一步地,所述對焦機構12固定地組裝於所述鏡座32B的頂部,與所述鏡座32B相連接,以使得所述承載結構件13相對於所述對焦機構12運動,並使各所述光學鏡片11均位於所述感光晶片33B的感光路徑上,以便於後續成像,使得所述攝像模組更加穩定可靠的工作。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而並不限製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已經完整併有效地實現。本發明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或修改。

Claims (12)

  1. 一鏡頭模組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一對焦機構和一承載結構件倒置於一治具上;(B)調節所述治具,將所述對焦機構和所述承載結構件固定於所述治具上;(C)依次放入至少一光學鏡片於所述承載結構件中,並加以固定;以及(D)完成鏡頭模組的組裝。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治具具有一第一承靠部和一第二承靠部,分別與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的形狀、尺寸相匹配,適於分別用於承載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治具有至少二空氣通道,均連通於所述治具的頂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空氣通道分別設於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適於使用一吸嘴或一真空設備通過所述空氣通道固定所述承載結構件和所述對焦機構。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單片的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或者各所述光學鏡片中的部分所述光學鏡片相互嵌合為一個整體後再與未嵌合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單片的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或者各所述光學鏡片中的部分所述光學鏡片相互嵌合為一個整體後再與未嵌合的所述光學鏡片依次組裝到所述承載結構件中。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採用熱固膠固定各所述光學鏡片。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承載結構件安裝於所述對焦機構的內部,作為所述對焦機構的載體,隨著所述對焦機構的通電而運動。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對焦機構預先與所述承載結構件連接為一個整體或者所述承載結構件預組裝於所述對焦機構內部,進而在所述步驟(D)中進行二者之間的連接。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對焦機構適於選擇音圈馬達、壓電陶瓷馬達或液晶馬達。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內壁向其收容腔方向延伸形成與所述光學鏡片數量相等的固定部,以固定各所述光學鏡片。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對焦機構的頂部端面,所述治具的第一承靠部的頂部端面高於低於所述第二承靠部的頂部端面,二者之間形成一凹槽,適於***述承載結構件高出所述對焦機構的部分,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等於所述對焦機構與所述承載結構件之間的高度差。
  1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承載結構件的頂部端面低於所述對焦機構的頂部端面,所述治具的第一承靠部的頂部端面高於所述第二承靠部的頂部端面,二者之間形成一凸台,其中所述凸台的高度等於所述對焦機構與所述承載結構件之間的高度差。
TW105140572A 2015-12-16 2016-12-08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TWI644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510940194.8 2015-12-16
CN201510940194.8A CN105572835B (zh) 2015-12-16 2015-12-16 集成对焦机构的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536A TW201734536A (zh) 2017-10-01
TWI644138B true TWI644138B (zh) 2018-12-11

Family

ID=55883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572A TWI644138B (zh) 2015-12-16 2016-12-08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2835B (zh)
TW (1) TWI644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90916B1 (ko) * 2015-12-16 2021-08-17 닝보 써니 오포테크 코., 엘티디. 초점 조정 장치가 통합된 렌즈 어셈블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의 조립 방법
CN109819152B (zh) * 2019-02-27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175207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156A (zh) * 2012-06-29 2015-03-1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TWM509915U (zh) * 2015-07-20 2015-10-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具有自動對焦機構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4812B (zh) * 2008-08-08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相机模组
JP5611533B2 (ja) * 2009-03-26 2014-10-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撮像レンズの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位置決め方法
CN101872047B (zh) * 2009-04-21 2013-1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吸取装置
JP5037719B1 (ja) * 2011-02-10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203133370U (zh) * 2013-04-02 2013-08-14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复位的变焦镜头及其取像模组
US20150244904A1 (en) * 2014-02-27 2015-08-27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Lens with combined barrel and hold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156A (zh) * 2012-06-29 2015-03-1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TWM509915U (zh) * 2015-07-20 2015-10-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具有自動對焦機構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536A (zh) 2017-10-01
CN105572835A (zh) 2016-05-11
CN105572835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567B (zh) 整合對焦機構的可調光學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I706211B (zh) 整合對焦機構的分體式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JP6038961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644138B (zh) 整合對焦機構的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US20150172521A1 (en)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camera module is mount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US11874584B2 (en) Lens module and capturing module integrating focusing mechanism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JP2009271405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10389923B2 (en) Camera module
WO2016117250A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像面側群レンズ、像面側群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素子
TW201315217A (zh) 具有成像感測器封裝之攝像設備
TWI514721B (zh) 音圈馬達及使用該音圈馬達之相機模塊
JP6316979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13251633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組立方法
TW201321826A (zh) 致動器及具有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
WO2020207145A1 (zh) 摄像模组和模塑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201310110A (zh) 致動器及具有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
TWI383187B (zh) 相機模組之對位組裝系統及對位組裝方法
CN213750465U (zh) 高精度成像镜头三段式连接结构
TW201743094A (zh) 相機模組的組裝方法及鏡頭的吸取裝置
JP201417837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454779B (zh) 鏡頭模組
TW201541138A (zh) 用於省去調焦時間且增加組裝平整度的影像擷取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201411218A (zh) 自動對焦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