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8912B -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8912B
TWI638912B TW106126418A TW106126418A TWI638912B TW I638912 B TWI638912 B TW I638912B TW 106126418 A TW106126418 A TW 106126418A TW 106126418 A TW106126418 A TW 106126418A TW I638912 B TWI638912 B TW I6389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plating solution
electroplating
ppm
copper pl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0560A (zh
Inventor
王彥智
楊家榮
洪俊雄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先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先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先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6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89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9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0560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oplating And Plating Bath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銅電鍍液的特徵是利用分子量20000的聚乙二醇作為抑制劑,並且對聚乙二醇及二硫二丙烷磺酸鹽的濃度作最佳化。利用所述銅電鍍液進行電鍍時,可在高電流密度下在基板上形成光亮似鏡的銅膜層。同樣地,利用所述銅電鍍液在基板上形成銅柱時,可以改善銅柱的品質。

Description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鍍液,且特別涉及一種銅電鍍液、利用該銅電鍍液進行電鍍銅的方法、以及利用該銅電鍍液在基板上形成銅柱的方法。
電鍍銅的技術被廣泛用於製造超大積體電路(ultra-large-scale integration, ULSI)的半導體設備及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的銅柱或線路。
傳統的多層PCBs受限於其封裝密度,並無法符合先進產品的趨勢。為了增加封裝密度,利用微凸塊連接兩導電層的高密度連接(high-density interconnection, HDI)設計是不可或缺的。近年來,由於銅柱在良好的間距、細間距能力及低電阻上有著優越的性能,因此透過電鍍銅形成銅柱並且作為連接材料受到了相當的矚目。
用於雙鑲嵌製程的銅電鍍液通常包含CuSO 4、H 2SO 4、Cl -離子及不同類型的有機添加劑等物質,以達成銅對於高縱橫比通孔的完美填充沉積。一般用來完成「超填充」(superfilling)的傳統有機添加劑包含抑制劑、加速劑及流平劑。
分子量在4000~8000之間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是一般用作為抑制劑的界面活性劑。許多研究報導指出PEG的抑制效果在Cl -離子的存在下有顯著增加,這主要是涉及Cu +、PEG及Cl -之間的協同作用。使用分子量小的PEG主要是在溶液中移動速度較快,有高的質傳效果,以將Cu +較快地帶往電極以產生電鍍反應。一般的加速劑包括3-巰基-1-丙磺酸鹽(3-mercapto-1-propanesulfonate, MPS)或二硫二丙烷磺酸鹽(bis(3-sulfopropyl) disulfide, SPS),加速劑可改變在表面的電荷轉移過程,進而增加銅的沉積速率。流平劑,例如具有含氮芳香環官能基之健那綠B(Janus Green B, JGB)或苯並***,用以增加過電位(overpotential)並且抑制銅的沉積。
進一步地透過電鍍形成銅柱時,具有平坦頂部的銅柱能夠明顯減少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的時間,進而降低製造成本,也有助於後端產品的良率。然而,現有技術已嘗試不同的添加劑用於形成銅柱的效果,但是能夠用於工業生產的合適濃度仍尚未明瞭。此外,若施加高電流密度以欲提高電鍍速率時,所形成的銅柱其頂部通常會產生傾斜或凹坑,並且生長不可控的節瘤。
為了得到平坦頂部的銅柱並且防止節瘤的生長,傳統方法通常是一步一步地逐漸增加電鍍銅的電流密度。然而,這種方法卻會增加電鍍的時間。
此外,先前技術中,尚未有透過縮小銅晶粒以改善電鍍效果的相關文獻。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以及形成銅柱的方法。相較於傳統的銅電鍍液,本發明即使在提高的電流密度下,仍可具有良好的電鍍品質。即,可縮短電鍍時間的同時亦可抑制銅的表面產生節瘤。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以及形成銅柱的方法,可改善銅的表面的形貌。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以及形成銅柱的方法,可控制電鍍所形成的銅晶粒尺寸,以更進一步改善電鍍的品質。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銅電鍍液包含的物質組成為1.2×10 5~1.8×10 5ppm的五水硫酸銅、9.8×10 4~1.372×10 5ppm的硫酸、50~70 ppm的氯離子、3~12 ppm的二硫二丙烷磺酸鹽、240~780 ppm的聚乙二醇以及健那綠B,其中,該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20000,且該健那綠B:該聚乙二醇的濃度比為1:40000。
較佳地,該二硫二丙烷磺酸鹽的濃度進一步為6~12 ppm。
較佳地,該聚乙二醇的濃度進一步為420~600 pp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電鍍銅的方法的步驟包含:提供一基板當作一工作電極並且提供一對電極,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浸泡於一銅電鍍液中;對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施加一恆定電流,在施加該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該銅電鍍液,其中,所使用的銅電鍍液為本發明前述之銅電鍍液。
較佳地,該基板的材料包括銅。
較佳地,該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為5 A·dm -2~9 A·dm -2
較佳地,該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為7.5 A·dm -2以下。
較佳地,擾動該銅電鍍液的擾動速率為150 rpm以下。
較佳地,擾動該銅電鍍液產生的擾流方向與該工作電極的表面呈10~80度的夾角。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形成銅柱的方法的步驟包含:提供一基板當作一工作電極並且提供一對電極,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浸泡於一銅電鍍液中,其中該基板上形成具有一通孔的一遮罩;對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施加一恆定電流以將銅沉積於該通孔中,在施加該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該銅電鍍液;以及移除該遮罩,藉此在該基板上形成一銅柱,其中,所使用的銅電鍍液為本發明前述之銅電鍍液。
以下,伴隨圖1來說明本發明電鍍銅的方法。
首先,進行提供銅電鍍液的步驟S101。銅電鍍液中的成分可包含五水硫酸銅(CuSO 4·5H 2O,例如購自於Sigma-Aldrich)、硫酸(H 2SO 4,例如購自於Merck)、氯離子(Cl -,其離子由鹽酸(HCl)供應,鹽酸例如購自於Merck)、二硫二丙烷磺酸鹽(SPS,例如購自於Carbosynth)、聚乙二醇(PEG,例如購自於Alfa Aesar)以及健那綠B(JGB,例如購自於Alfa Aesar)等。
CuSO 4·5H 2O的濃度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但濃度較佳為1.2×10 5~1.8×10 5ppm。H 2SO 4的濃度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但濃度較佳為9.8×10 4~1.372×10 5ppm。Cl -的濃度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但濃度較佳為50~70 ppm。
作為加速劑,SPS的濃度可為3~12 ppm,較佳為6~12 ppm,更佳為6~9 ppm。作為抑制劑,PEG選用的分子量可為20000(即,PEG 20000)。PEG 20000的濃度可為240~780 ppm,較佳為420~780 ppm,更佳為420~600 ppm。作為流平劑,只要JBG:PEG的濃度比為1:40000,則JGB可為根據需要的濃度。
以上所指出的濃度皆為物質在銅電鍍液中的濃度。
接著進行步驟S102,提供基板作為工作電極並且提供對電極,然後將工作電極與對電極浸泡於電鍍設備的銅電鍍液中。
作為工作電極的基板,例如可選用以碳化矽(SiC)砂紙拋光並以去離子(deionized, DI)水清洗後的塊材銅(純度:99%,50 mm × 50 mm × 1.5 mm),而對電極則可選用鉑(Pt)線圈。在電鍍設備中,工作電極與對電極彼此之間的距離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例如距離可為2.5 cm。
接著進行步驟S103,對工作電極及對電極施加恆定電流,並在施加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銅電鍍液,以開始在工作電極的表面沉積金屬銅而形成銅膜層。在本實施例中,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可根據需要的電鍍速率,較佳為5~9 A·dm -2,更加為5~7.5 A·dm -2。此外,擾動銅電鍍液主要是為了產生擾流,以讓銅電鍍液的成分流向工作電極,而擾動的速率較佳可為150 rpm以下。擾流的方向可不與工作電極的表面垂直而形成預定角度的夾角,該預定角度可為10~80度,例如可為45度。
完成S103後,則可得到在工作電極的表面上形成銅膜層的成品,於是完成銅電鍍。藉由上述的銅電鍍液進行電鍍,可縮短電鍍的時間,抑制銅膜層的表面產生節瘤,改善銅膜層表面的形貌,還可控制銅膜層中的銅晶粒尺寸。
進一步,根據圖2所示來說明形成銅柱的方法。
首先,進行提供銅電鍍液的步驟S201,銅電鍍液的組成與上述步驟S101所述的組成完全相同。
接著,進行步驟S202,提供基板當作工作電極並提供對電極,將工作電極及對電極浸泡於銅電鍍液中,其中基板上形成具有通孔的遮罩。
作為工作電極的基板,可為如步驟S101中所述的塊材銅。
形成具有通孔的遮罩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例如可透過光微影蝕刻的方式形成具有通孔的光阻層。
此外,形成有遮罩的基板的來源可為市售產品,例如可為具有通孔圖案的PCB板。
接著,進行步驟S203,對工作電極及對電極施加恆定電流,在施加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銅電鍍液,以開始在通孔內沉積金屬銅。
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擾動銅電鍍液的速率及擾動所產生的擾流方向皆與步驟S102完全相同。
接著,進行步驟S204,電鍍完成後移除遮罩。
移除遮罩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而不受限制,例如可透過不蝕刻金屬的蝕刻液來移除光阻圖案。
完成步驟S204後,則可得到在工作電極的表面形成銅柱的成品,於是完成形成銅柱的方法。藉由上述的銅電鍍液來形成銅柱,可縮短電鍍的時間,抑制銅柱的頂部產生節瘤,改善銅柱的頂部形貌,還可控制銅柱中的銅晶粒尺寸。
以下,透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實施例1]
伴隨圖1並參照表1(整理於說明書最後)的濃度提供銅電鍍液,並且將準備好的銅電鍍液中置於電鍍設備的電鍍槽中(步驟S101)。銅電鍍液包含以下濃度的物質組成: 1.2×10 5ppm的CuSO 4·5H 2O; 1.176×10 5ppm的H 2SO 4; 60 ppm的Cl -; 6 ppm的SPS; 240 ppm的PEG 20000;以及 JGB,使JGB:PEG 20000的濃度比為1:40000。
為了方便接下來的電鍍期間觀察到SPS及PEG對電鍍電位的影響,進而了解它們在電鍍中的角色。因此,在本實施例中,PEG 20000及SPS是在施加電流時才依序加入。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SPS及PEG 20000是在電鍍前就已經加入銅電鍍液當中。
接著,將經過拋光及清洗處理的塊材銅(純度:99%,50 mm × 50 mm × 1.5 mm)及Pt線圈置入準備好的電鍍槽中,浸泡於銅電鍍液中。將塊材銅及Pt線圈分別作為工作電極及對電極,兩者的間隔距離為2.5 cm(步驟S102)。
接著,對兩電極施加5 A·dm -2的恆定電流密度5分鐘以開始進行電鍍。在電鍍的期間,同時以150 rpm的速率擾動銅電鍍液,且所產生的擾流方向與塊材銅的表面呈45度角(步驟S103)。
電鍍的期間同時觀察加入SPS及PEG對電鍍電位的影響。電位與電鍍時間的關係圖如圖3所示。
經由上述步驟,於是在塊材銅的表面上沉積一層銅膜層。藉由直接觀察法來觀察銅膜層在巨觀上的表面狀態,並藉由場發掃描式電子顯微鏡(FE-SEM; JEOL JSM-6700F,操作電壓3 kv)來觀察銅膜層在微觀狀態的表面形貌以及銅晶粒的結晶大小。觀察結果如圖4、圖5所示,其將在後面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2-16]
如同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電鍍,差異在於SPS和PEG 20000的添加濃度如表1所示。電鍍完成後,銅膜層表面的觀察結果同樣呈現在圖4、圖5中。
[實施例17]
如同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電鍍,差異在於SPS和PEG 20000的濃度,以及電流密度如表1所示。電鍍完成後,銅膜層表面的觀察結果呈現圖6、圖7中。
[實施例18-19]
如同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電鍍,差異在於SPS和PEG 20000的濃度、電流密度以及擾動速率如表1所示。電鍍完成後,銅膜層表面的SEM影像如圖7所示。
[實施例20]
透過本實施例伴隨圖2來說明本發明形成銅柱的方法。
首先,提供根據表2(整理於說明書最後)所示的SPS及PEG 20000濃度配製銅電鍍液,並且將準備好的銅電鍍液中置於電鍍設備的電鍍槽中(步驟S201),銅電鍍液包含以下的濃度組成: 1.2×10 5ppm的CuSO 4·5H 2O; 1.176×10 5ppm的H 2SO 4; 60 ppm的Cl -; 9 ppm的SPS; 600 ppm的PEG 20000;以及 JGB,使JGB:PEG 20000的濃度比為1:40000。
接著,將PCB板(具有直徑120 μm、深170 μm的通孔圖案遮罩)及Pt線圈置入準備好的電鍍槽中,浸泡於銅電鍍液中(步驟S202)。將PCB板及Pt線圈分別作為工作電極及對電極,兩者的間隔距離為2.5 cm。
接著,對兩電極施加7.5 A·dm -2的恆定電流密度5分鐘以開始進行電鍍。在電鍍的期間,同時以60 rpm的速率擾動銅電鍍液,且所產生的擾流方向與塊材銅的表面呈45度角(步驟S203)。
電鍍完成後,利用不蝕刻銅的蝕刻液,移除遮罩部分,以得到在PCB板上形成的銅柱(步驟S204)。透過SEM觀察銅柱的結構,其結果呈現在圖9的SEM影像中。
[實施例21]
如同實施例20相同的方法進行電鍍,如表2所示,其差異僅在於電流密度提高至9 A·dm -2
[實驗結果]
圖3為在電鍍期間電位與反應時間的曲線圖,用以說明利用圖1之電鍍銅的方法時,依序加入240 ppm PEG 20000及6 ppm SPS後電位與反應時間的對應關係。
如圖3所示,當PEG 20000注入銅電鍍液中時,電位迅速地朝負電位偏移後維持在穩定狀態。然後,當SPS加入銅電鍍液時電位則朝正電位偏移。根據此電位上的變化可歸納出PEG 20000具有抑制效果且SPS具有加速效果。當電位呈現在穩定狀態,其代表電流密度固定,於是電鍍反應穩定地發生在塊材銅的表面,進而形成表面平整的銅膜層。
圖4顯示實施例1-16經過電鍍後銅膜層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照片。如圖4所示,銅膜層的亮度由SPS的濃度主導:在SPS為3 ppm時可到霧面的銅層,當SPS的濃度提高到6至12 ppm的範圍時可形成光亮的銅層。此外,隨著PEG的濃度增加,銅膜層的亮度輕微地增加。PEG的濃度增加至780 ppm時,僅在利用12 ppm的SPS觀察到光亮的銅膜層表面。光亮的銅膜層表面即代表銅膜層表面更佳地均勻平整。
圖5為每一個樣品經過FE-SEM拍攝的SEM影像。如圖5所示,可看出隨著SPS及PEG濃度的增加,銅的晶粒尺寸縮小。當SPS及PEG的濃度分別大於6及420 ppm時,銅晶粒尺寸顯著地縮小。然而,隨著SPS增加到12 ppm時觀察到小細孔,其主要是因為氫氣的產生。
當SPS及PEG的濃度分別為9 ppm及420 ppm時,在圖5的SEM影像中,可觀察到具有尺寸約在10 ± 5 nm的銅晶粒形成密集填充的表面。
當銅晶粒尺寸越小,則能夠彼此更緊密集填充形成緻密的銅膜層,同時減少銅晶粒之間所造成的空隙缺陷,因此,提高了銅膜層的在結構上的強度,可減少因碰撞或震動而造成銅膜層的損壞(例如,部分脫落或產生裂痕),於是增加了銅膜層的良率。
根據圖4、圖5及上述的說明,銅膜層的品質可由銅膜層的亮度及銅晶粒尺寸來評價。其中,PEG 20000的濃度在420 ppm~600 ppm且SPS的濃度在6~9 ppm有光亮的銅膜層表面及較小尺寸的銅晶粒。
進一步,電流密度是控制電流速率的關鍵參數,即,高電流密度可使電鍍速率加快,進而縮短製程的時間。因此,再透過實施例17來驗證高電流密度下的銅膜層的品質。
圖6(a)顯示實施例17在電流密度為7.5 A·dm -2下所形成的銅膜層照片及節瘤的SEM放大影像。照片上的黑點即為節瘤,並且可觀察到僅有少量節瘤產生在塊材銅的表面上。
相同地,在420 ppm~780 ppm且SPS的濃度在6~12 ppm的範圍內,在7.5 A·dm -2的電流密度下也可以得到只有少量節瘤產生的銅層(未示出)。
實施例17證實了可在7.5 A·dm -2的電流密度下形成了節瘤被抑制的銅膜層。銅晶粒的尺寸如圖6(b)所示,比在5 A·dm -2的電流密度下形成的銅晶粒的尺寸要大。因此,在高電流密度的電鍍過程中,可再進一步縮小銅晶粒的尺寸。
關於縮小銅晶粒尺寸,調整擾動銅電鍍液的擾動速率能有效地控制銅晶粒尺寸,其結果可藉由實施例17-19來證實。調整擾動速率的實施例17-19其銅膜層的SEM影像分別對應至圖7(a)至圖7(c),可以觀察到圖7(c)的銅晶粒尺寸為三者中最小,因此證實了隨著擾動速率降低,銅晶粒的尺寸也隨之縮小。
為了說明擾動速率對於銅晶粒的尺寸的影響,圖8模擬了銅膜層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生長機制。首先,圖8(a)示出一個簡單的電鍍裝置100,電鍍裝置100的電鍍槽內分別設有工作電極1及對電極2並且裝滿電鍍液。接著如圖8(b)所示,在電鍍的過程,Cu +離子3與PEG分子4的醚官能基配位,並且與Cl -離子5連接以形成複合物(即,PEG-Cu +-Cl -複合物)。若PEG-Cu +-Cl -複合物朝工作電極1移動並且吸附在電極表面時形成銅晶粒6時,則可抑制較大的銅晶粒(即,節瘤7)產生。然而,PEG分子4的分子量明顯地大於其他添加劑,移動速度緩慢,如果在電鍍期間用力擾動電鍍液,會導致PEG-Cu +-Cl -複合物無法完全吸附在工作電極的表面上,於是降低抑制效果。此外,還可能因為擾動使PEG的分子長鏈纏繞,也導致抑制效果降低。
由此可知,PEG的抑制效應容易被液體的流動所影響。針對PEG 20000,較低的擾動速率可獲得較小尺寸的銅晶粒。
此外,一般是將擾動電鍍液所產生的擾流方向與工作電極表面呈垂直,以讓PEG分子4直向工作電極表面移動。然而,在此情況下容易增加多個PEG分子4彼此纏繞的機會,因此,當擾流方向與工作電極表面呈10~80度的夾角時,可減少PEG分子4垂直於工作電極的移動速度分量並增加平行於工作電極的移動速度分量,藉此可減少PEG分子4彼此間的纏繞,進而提高抑制節瘤產生的效果。
進一步,將銅電鍍液用於形成銅柱。銅柱的SEM影像如圖9所示,圖9(a)為具有高度約60 ± 3 um 銅柱陣列。在圖9(b)的高解析影像中,更可觀察到銅柱的頂部具有平滑的平面。
在形成銅柱的過程中,通孔底部的液體流動速率低於外部的液體流動速率,低的液體流動速率提供了PEG-Cu +-Cl -複合物能夠完全吸附在通孔底部的電極表面的環境。因此,在電鍍期間,可在通孔中生長具有緊密填充表面的平坦頂部的銅柱。
因此,透過本發明形成銅柱的方法,可以在7.5 A·dm -2的高電流密度進行電鍍,縮短了製程時間。由於所形成的銅柱具有平坦的頂部,於是可以不需要導入CMP製程使銅柱頂部平坦化,節省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地,在實施例22中,當電流密度提高至9 A·dm -2時,銅柱的頂部開始出現凸塊(未示出),但仍然可以得到銅晶粒填充密度高的銅柱,電鍍時間也大幅縮短。
根據以上實施例的驗證,本發明之一種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以及形成銅柱的方法。相較於使用了PEG 4000~8000的傳統銅電鍍液,本發明選用分子量更高的PEG 20000,在提高的電流密度下進行電鍍,縮短了電鍍的時間,並且抑制節瘤在表面的形成。
此外,透過調整PEG和SPS的濃度,藉此來控制銅膜層中的銅晶粒尺寸,以改善銅膜層的填充密度,可更進一步改善銅膜層的品質、增加銅膜層的良率。
再者,利用本發明的銅電鍍液來形成銅柱,更可以改善銅柱的品質及頂部形貌。其中,在直接形成具有平坦頂部的銅柱的條件下,還可省略使銅柱頂部平坦化的CMP製程,節省了生產的成本。
惟,以上所揭露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為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實施,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變化或修飾,皆應涵蓋在以下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表1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物質(ppm) </td><td> 電流密度 (A·dm<sup>-2</sup>) </td><td> 擾動速率 (rpm) </td></tr><tr><td> PEG 20000 </td><td> SPS </td></tr><tr><td> 實施例1 </td><td> 240 </td><td> 6 </td><td> 5 </td><td> 150 </td></tr><tr><td> 實施例2 </td><td> 240 </td><td> 3 </td></tr><tr><td> 實施例3 </td><td> 240 </td><td> 9 </td></tr><tr><td> 實施例4 </td><td> 240 </td><td> 12 </td></tr><tr><td> 實施例5 </td><td> 420 </td><td> 3 </td></tr><tr><td> 實施例6 </td><td> 420 </td><td> 6 </td></tr><tr><td> 實施例7 </td><td> 420 </td><td> 9 </td></tr><tr><td> 實施例8 </td><td> 420 </td><td> 12 </td></tr><tr><td> 實施例9 </td><td> 600 </td><td> 3 </td></tr><tr><td> 實施例10 </td><td> 600 </td><td> 6 </td></tr><tr><td> 實施例11 </td><td> 600 </td><td> 9 </td></tr><tr><td> 實施例12 </td><td> 600 </td><td> 12 </td></tr><tr><td> 實施例13 </td><td> 780 </td><td> 3 </td></tr><tr><td> 實施例14 </td><td> 780 </td><td> 6 </td></tr><tr><td> 實施例15 </td><td> 780 </td><td> 9 </td></tr><tr><td> 實施例16 </td><td> 780 </td><td> 12 </td></tr><tr><td> 實施例17 </td><td> 600 </td><td> 9 </td><td> 7.5 </td><td> 150 </td></tr><tr><td> 實施例18 </td><td> 600 </td><td> 9 </td><td> 7.5 </td><td> 100 </td></tr><tr><td> 實施例19 </td><td> 600 </td><td> 9 </td><td> 7.5 </td><td> 60 </td></tr></TBODY></TABLE>
表2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物質(ppm) </td><td> 電流密度 (A·dm<sup>-2</sup>) </td><td> 擾動速率 (rpm) </td></tr><tr><td> PEG 20000 </td><td> SPS </td></tr><tr><td> 實施例20 </td><td> 600 </td><td> 9 </td><td> 7.5 </td><td> 60 </td></tr><tr><td> 實施例21 </td><td> 600 </td><td> 9 </td><td> 9 </td><td> 60 </td></tr></TBODY></TABLE>
S101~S103‧‧‧步驟
S201~S204‧‧‧步驟
100‧‧‧電鍍裝置
1‧‧‧工作電極
2‧‧‧對電極
3‧‧‧Cu+離子
4‧‧‧PEG
5‧‧‧Cl-離子
6‧‧‧銅晶粒
7‧‧‧節瘤
圖1為電鍍銅的步驟流程圖; 圖2為形成銅柱的步驟流程圖; 圖3為在電鍍期間電位與反應時間的曲線圖; 圖4為經過電鍍後銅膜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照片; 圖5為經過電鍍後銅膜形成在塊材銅上的SEM影像; 圖6為在7.5 A·dm -2的電流密度下銅膜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照片和SEM影像; 圖7為在不同的擾動速率下銅膜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照片和SEM影像; 圖8為銅膜形成在塊材銅上的生長機制的模擬圖; 圖9為具有平坦頂部的銅柱的SEM影像。

Claims (9)

  1. 一種銅電鍍液,包含以下的物質組成:1.2×105~1.8×105ppm的五水硫酸銅;9.8×104~1.372×105ppm的硫酸;50~70ppm的氯離子;3~12ppm的二硫二丙烷磺酸鹽;420~600ppm的聚乙二醇;以及健那綠B,其中,該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20000,且該健那綠B:該聚乙二醇的濃度比為1:4000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銅電鍍液,其中,該二硫二丙烷磺酸鹽的濃度進一步為6~12ppm。
  3. 一種電鍍銅的方法,其步驟包含:提供一基板當作一工作電極並且提供一對電極,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浸泡於一銅電鍍液中;對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施加一恆定電流,在施加該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該銅電鍍液,其中,該銅電鍍液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銅電鍍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鍍銅的方法,其中,該基板的材料包括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鍍銅的方法,其中,該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為5A.dm-2~9A.dm-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鍍銅的方法,其中,該恆定電流的電流密度為7.5A.dm-2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鍍銅的方法,其中,擾動該銅電鍍液的擾動速率為150rpm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鍍銅的方法,其中,擾動該銅電鍍液產生的擾流方向與該工作電極的表面呈10~80度的夾角。
  9. 一種形成銅柱的方法,其步驟包含:提供一基板當作一工作電極並且提供一對電極,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浸泡於一銅電鍍液中,其中該基板上形成具有一通孔的一遮罩;對該工作電極及該對電極施加一恆定電流以將銅沉積於該通孔中,在施加該恆定電流的過程中擾動該銅電鍍液;以及移除該遮罩,藉此在該基板上形成一銅柱,其中,該銅電鍍液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銅電鍍液。
TW106126418A 2017-08-04 2017-08-04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TWI638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418A TWI638912B (zh) 2017-08-04 2017-08-04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418A TWI638912B (zh) 2017-08-04 2017-08-04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8912B true TWI638912B (zh) 2018-10-21
TW201910560A TW201910560A (zh) 2019-03-16

Family

ID=64797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418A TWI638912B (zh) 2017-08-04 2017-08-04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89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2057A (en) 2004-03-31 2005-10-01 Rockwood Electrochemicals Asia Ltd Composition for copper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CN103060860B (zh) 2013-01-22 2016-01-20 中南大学 一种印制线路板酸性镀铜电镀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2057A (en) 2004-03-31 2005-10-01 Rockwood Electrochemicals Asia Ltd Composition for copper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CN103060860B (zh) 2013-01-22 2016-01-20 中南大学 一种印制线路板酸性镀铜电镀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0560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ndo et al. Copper damascene electrodeposition and additives
Chen et al. Plating uniformity of bottom-up copper pillars and patterns for IC substrates with additive-assisted electrodeposition
JP5346215B2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において直接銅めっきし、かつ充填して相互配線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JP5504147B2 (ja) 電気めっき方法
TWI441956B (zh) 電沉積組合物及使用該組合物塗覆半導體基材之方法
TW200304966A (zh)
JP6900621B2 (ja) ウェハレベルパッケージにおけるシリカ貫通電極の銅配線材に用いる銅電気めっき液及び電気めっき方法
JP6474410B2 (ja) 電気化学的に不活性なカチオンを含む銅電着浴
JP4163728B2 (ja) 電気めっき方法
KR20150056655A (ko) 구리를 장벽 층 상에 전기도금하기 위한 전해질 및 프로세스
TWI697265B (zh) 高速電鍍方法
JPWO2006018872A1 (ja) 銅めっき用添加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電子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DE60100233T2 (de) Keimschicht
JP2007023368A (ja) 多層配線基板の製造に供せられるシート、及び該シート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めっき方法及びめっき装置
Yin et al. Effect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on bottom-up filling of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for PCB interconnects
JP2004250791A (ja) 電気めっき組成物
TWI638912B (zh) 銅電鍍液、電鍍銅的方法及形成銅柱的方法
KR101014839B1 (ko) 3차원 SiP의 관통형 비아와 범프의 전기화학적 가공방법
Roh et al. Cu filling of TSV using various current forms for three‐dimensional packaging application
WO2011151328A1 (en) Method for etching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
JP5146774B2 (ja) 二層めっき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42860A (ja) 酸性銅用前処理剤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するめっき方法
JP2014224304A (ja) プリント基板用銅メッキ液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ビアホール充填方法
JP5243832B2 (ja) 電気めっき方法
TWI414643B (zh) 銅電鍍液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