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3566B - 按鍵及其鍵盤 - Google Patents

按鍵及其鍵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3566B
TWI633566B TW106117524A TW106117524A TWI633566B TW I633566 B TWI633566 B TW I633566B TW 106117524 A TW106117524 A TW 106117524A TW 106117524 A TW106117524 A TW 106117524A TW I633566 B TWI633566 B TW I6335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support
keycap
support member
mag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4493A (zh
Inventor
廖本煇
林欽宏
劉信鴻
郭奕竹
黃裕明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3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35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8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f rectilinearly movable switch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4Separate snap action
    • H01H2215/042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6Return force
    • H01H2221/04Return force magne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包含鍵帽、支撐裝置、第一磁鐵及具有限位彎折臂及承靠肋條之底板。限位彎折臂自底板突出延伸形成,承靠肋條平面延伸以與限位彎折臂形成容置空間。支撐裝置設置於底板及鍵帽之間且包含第一支撐件,第一支撐件樞接於底板及撐抵鍵帽。磁性板件自第一支撐件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容置空間上方。第一磁鐵側向***容置空間中以撐抵於承靠肋條上且側向抵靠限位彎折臂。當鍵帽被按壓導致磁性板件隨第一支撐件之樞轉而與第一磁鐵遠離時,鍵帽隨支撐裝置移動至按壓位置。當鍵帽被釋放時,磁性板件與第一磁鐵之磁吸力使磁性板件往第一磁鐵靠近。

Description

按鍵及其鍵盤
本發明關於一種按鍵、鍵盤及其按鍵製造方法,尤指一種將磁鐵側向***底板上由承靠肋條與限位彎折臂所形成之容置空間中以將磁鐵固定於底板上之按鍵、鍵盤及其按鍵製造方法。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符號或數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或是工業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結構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之電子產品與加工設備。
一般傳統鍵盤係採用將剪刀腳支撐裝置與彈性件之組裝結構設置於鍵帽與底板之間的按壓設計,藉此,當鍵帽被使用者按壓後,彈性件提供彈性回復力至鍵帽,以驅動鍵帽隨著剪刀腳支撐裝置之機構作動回復至按壓前之位置。在實際應用中,由於上述剪刀腳支撐裝置所採用的剪刀腳機構設計係會導致按鍵需要較大的高度空間,因此不利於鍵盤薄型化的應用。目前常見用來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係為利用分別設置在支撐裝置與底板上之磁性件產生磁吸力以作為鍵帽復位之驅動力來取代剪刀腳設計。然而,上述按鍵磁吸設計往往會在底板為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如塑膠)所組成的情況下產生磁性件定位不易的問題,從而導致磁吸鍵盤在組裝製造上費時費工。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將磁鐵側向***底板上由承靠肋條 與限位彎折臂所形成之容置空間中以將磁鐵固定於底板上之按鍵及其鍵盤,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根據一實施例,本發明之按鍵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支撐裝置,以及一第一磁鐵。該底板沿相互垂直之一X軸和一Y軸定義平面延伸且具有至少一限位彎折臂以及至少一承靠肋條,一Z軸垂直於與該X軸以及該Y軸,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沿該Z軸自該底板突出延伸形成,該至少一承靠肋條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延伸以與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該支撐裝置設置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且包含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以使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一磁性板件自該第一支撐件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該容置空間上方。該第一磁鐵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側向***該容置空間中以撐抵於該至少一承靠肋條上且側向抵靠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當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第一磁鐵與該磁性板件之間之一磁吸力使該鍵帽維持於該未按壓位置。當該鍵帽被一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當該外力釋放時,該磁吸力使該磁性板件往該第一磁鐵靠近,使得該鍵帽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之鍵盤包含一底板以及複數個按鍵。該底板沿相互垂直之一X軸和一Y軸定義平面延伸且具有至少一限位彎折臂以及至少一承靠肋條,一Z軸垂直於與該X軸以及該Y軸,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沿該Z軸自該底板突出延伸形成,該至少一承靠肋條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延伸以與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該複數個按鍵設置於該底板上,該 複數個按鍵之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鍵帽、一支撐裝置,以及一第一磁鐵。該支撐裝置設置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且包含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以使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一磁性板件自該第一支撐件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該容置空間上方。該第一磁鐵,其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側向***該容置空間中以撐抵於該至少一承靠肋條上且側向抵靠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當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第一磁鐵與該磁性板件之間之一磁吸力使該鍵帽維持於該未按壓位置。當該鍵帽被一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當該外力釋放時,該磁吸力使該磁性板件往該第一磁鐵靠近,使得該鍵帽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採用將磁鐵側向***底板上由承靠肋條與限位彎折臂所形成之容置空間中之設計,如此一來,即使在底板是由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所組成的情況下,本發明仍然可將磁鐵穩固地固定於底板上,藉以有效地解決先前技術所提到之按鍵磁吸設計在底板為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如塑膠)所組成的情況下會導致磁性件定位不易的問題,從而改善磁吸鍵盤在組裝製造上的便利性。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實施方式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0、100‧‧‧鍵盤
12、102、200‧‧‧按鍵
14、104‧‧‧鍵帽
16、202、202’‧‧‧底板
17‧‧‧麥拉膜片
18‧‧‧支撐裝置
20‧‧‧第一磁鐵
21‧‧‧背面
22‧‧‧第二磁鐵
24‧‧‧限位彎折臂
26‧‧‧承靠肋條
28‧‧‧容置空間
30‧‧‧第一支撐件
31‧‧‧第一容納開孔
32‧‧‧第二支撐件
33‧‧‧第二容納開孔
34‧‧‧磁性板件
36‧‧‧撐抵部
38‧‧‧薄膜電路板
40‧‧‧觸發凸點
42‧‧‧觸發開關
106‧‧‧剪刀腳支撐機構
108‧‧‧第一支架
110‧‧‧第二支架
112‧‧‧第一滑槽
114‧‧‧第一卡槽
116‧‧‧第二滑槽
118‧‧‧第二卡槽
120‧‧‧第一滑動部
122‧‧‧第一樞接部
124‧‧‧第二滑動部
126‧‧‧第二樞接部
128‧‧‧輔助支架
130‧‧‧第一卡合結構
132‧‧‧第二卡合結構
134‧‧‧第三卡合結構
136‧‧‧第四卡合結構
204‧‧‧磁性件
206‧‧‧底板本體
206a、206a’‧‧‧磁性件下方延伸部
207‧‧‧上表面
208、208’‧‧‧彈性件
208a‧‧‧彈性件根部
208b‧‧‧彈性件尾端
210‧‧‧止擋件
212‧‧‧磁性件設置空間
214、214’‧‧‧組裝路徑空間
216‧‧‧止擋邊
218‧‧‧開放口
H1‧‧‧第一高度
θ‧‧‧夾角
H2‧‧‧第二高度
S130、132、134、136‧‧‧步驟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鍵盤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底板與第一磁鐵以及第二磁鐵之***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之第一磁鐵以及第二磁鐵設置於底板上之上視圖。
第4圖為第1圖之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於另一視角之放大示意圖。
第5圖為第1圖之鍵盤沿剖面線A-A’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第5圖之鍵帽被按壓之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鍵盤之立體示意圖。
第8圖為第7圖之底板、鍵帽以及剪刀腳支撐機構之***示意圖。
第9圖為第7圖之按鍵之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按鍵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第11圖為第10圖之磁性件尚未組裝於底板上之立體示意圖。
第11A圖為第11圖之底板之立體示意圖。
第12圖為第11圖之底板沿剖面線B-B’之剖面示意圖
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按鍵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第14圖為第12圖之彈性件受磁性件推抵而彈性變形之剖面示意圖。
第15圖為第14圖之彈性件回復初始形狀而抵接磁性件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第16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磁性件尚未組裝於底板上之立體示意圖。
第17圖為第16圖之磁性件推抵彈性件以使彈性件受力而彈性變形之立體示意圖。
第18圖為第17圖之彈性件回復初始形狀而抵接磁性件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其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鍵盤10之部分放大示意圖,為了清楚地顯示按鍵12之機構設計,鍵帽14在第1圖中係以虛線簡示。如第1圖所示,鍵盤10包含複數個按鍵12(於第1圖中顯示一個,但不受此 限)以及底板16。按鍵12設置於底板16上以供使用者按壓而進行相對應之輸入操作,按鍵12包含鍵帽14、支撐裝置18、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需說明的是,鍵盤10係可較佳地應用於一般具有由上蓋與下殼體組成之開合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上(如筆記型電腦或折疊式鍵盤裝置),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圖、第5圖,以及第6圖,第2圖為第1圖之底板16與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之***示意圖,第3圖為第2圖之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設置於底板16上之上視圖,第4圖為第1圖之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於另一視角之放大示意圖,第5圖為第1圖之鍵盤10沿剖面線A-A’之剖面示意圖,第6圖為第5圖之鍵帽14被按壓之剖面示意圖。底板16沿相互垂直之X軸和Y軸定義平面延伸且具有至少一限位彎折臂24(於第2圖中顯示三個,但不受此限)以及至少一承靠肋條26(於第2圖中顯示二個,但不受此限),Z軸垂直於與X軸以及Y軸,限位彎折臂24沿Z軸自底板16突出延伸形成,承靠肋條26沿X軸和Y軸定義平面延伸以與限位彎折臂24共同形成容置空間28。支撐裝置18係設置於底板16與鍵帽14之間,鍵帽14經由支撐裝置18相對於底板16在如第4圖所示之未按壓位置與如第5圖所示之按壓位置之間移動,更詳細地說,支撐裝置18包含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彼此相對,第一支撐件30可活動地連接於底板16以及鍵帽14(例如底板16以及鍵帽14部分進入第一支撐件30之第一容納開孔31中以使第一支撐件30可活動地連接於底板16以及鍵帽14,但不受此限),磁性板件34自第一支撐件30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容置空間28上方,第二支撐件32可活動地連接於底板16以及鍵帽14(例如底板16以及鍵帽14部分進入第二支撐件32之第二容納開孔33中以使第二支撐件32可活動地連接於底板16以及鍵帽14,但不受此限),撐抵部36自第二支撐件32往第一支撐件30延伸形成以撐抵於磁性板件34下(如 第4圖所示)。
在此實施例中,由第2圖、第3圖、第4圖、第5圖,以及第6圖可知,按鍵12係採用磁吸復位設計,第一磁鐵20沿X軸和Y軸定義平面側向***容置空間28中以撐抵於承靠肋條26上且側向抵靠限位彎折臂24(如第3圖所示,其係可採用限位彎折臂24以及承靠肋條26以緊配合方式共同夾持住第一磁鐵20的設計進行固定,但不受此限),藉以固定於底板16上,而第二磁鐵22係吸附於第一磁鐵20相對支撐裝置18之背面21上(如第5圖所示)以更進一步地增強對磁性板件34之磁吸力。透過上述設計,當鍵帽14未被按壓時,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磁吸磁性板件34所產生之回復力可使鍵帽14維持於如第5圖所示之未按壓位置。當鍵帽14被外力按壓導致磁性板件34隨著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相對於底板16之樞轉而與第一磁鐵20遠離以及使得撐抵部36翹起時,鍵帽14係可伴隨支撐裝置18由如第5圖所示之未按壓位置移動至如第6圖所示之按壓位置以完成按壓觸發動作而執行對應的輸入功能。另一方面,當外力釋放時,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磁吸磁性板件34所產生之回復力可使磁性板件34與第一磁鐵20靠近而吸附於第一磁鐵20上,藉以使得鍵帽14伴隨支撐裝置18由如第6圖所示之按壓位置回位至如第5圖所示之未按壓位置,從而產生鍵帽14可自動回位之功效。
需注意的是,上述第二支撐件32以及第二磁鐵22係為可省略之元件,藉以簡化按鍵結構配置以及縮減支撐裝置與磁鐵所需佔用之空間。另外,在實際應用中,鍵盤10可另包含麥拉(mylar)膜片17,麥拉膜片17係可貼附於底板16下(如第5圖以及第6圖所示),藉以使第二磁鐵22可更加穩固地設置於第一磁鐵20之背面21上。
至於鍵帽14之按壓觸發設計,其可參閱第4圖、第5圖,以及第6圖,由第4圖至第6圖可知,按鍵10可更包含薄膜電路板38,第一支撐件30具有觸發凸點40,薄膜電路板38設置於底板16上且對應於觸發凸點40處具有觸發開關42,如此一來,當鍵帽14經由支撐裝置18相對於底板16移動至如第6圖所示之按壓位置時,觸發凸點40按壓觸發開關42以使薄膜電路板38導通,藉以完成按壓觸發動作而執行對應的輸入功能。上述按壓觸發設計亦可應用在第二支撐件32上,其相關描述係可參照上述說明類推,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採用將磁鐵側向***底板上由承靠肋條與限位彎折臂所形成之容置空間中之設計,如此一來,即使在底板是由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所組成的情況下,本發明仍然可將磁鐵穩固地固定於底板上,藉以有效地解決先前技術所提到之按鍵磁吸設計在底板為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如塑膠)所組成的情況下會導致磁性件定位不易的問題,從而改善磁吸鍵盤在組裝製造上的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設計亦可應用在長按鍵(又稱倍數按鍵)上,舉例來說,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鍵盤100之立體示意圖,第8圖為第7圖之底板16、鍵帽104以及剪刀腳支撐機構106之***示意圖,其中為了清楚地顯示按鍵102之機構設計,鍵帽104在第7圖中係以虛線簡示,在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之元件具有相同編號者,代表其具有相同之結構或功能,其相關描述於此不再贅述。鍵盤100包含複數個按鍵102(於第7圖中顯示一個,但不受此限)以及底板16。按鍵102設置於底板16上以供使用者按壓而進行相對應之輸入操作,按鍵102包含鍵帽104、至少一剪刀腳 支撐機構106(於第7圖中顯示二個,但不受此限)、支撐裝置18、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第一磁鐵20以及第二磁鐵22於第7圖中未顯示,其相關描述可參照第2圖與第3圖)。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支撐件30、第二支撐件32,以及鍵帽104係可呈長條板狀,剪刀腳支撐機構106係位於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之間,且可活動地連接於鍵帽104以及底板16,更詳細地說,如第8圖所示,剪刀腳支撐機構106可包含第一支架108以及第二支架110,鍵帽104可具有第一滑槽112以及第一卡槽114,底板16可具有第二滑槽116以及第二卡槽118,第一支架108可具有相對應之第一滑動部120以及第一樞接部122,第一滑動部120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一滑槽112中,第一樞接部122可轉動地樞接於第二卡槽118中,第二支架110可具有相對應之第二滑動部124以及第二樞接部126,第二滑動部124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二滑槽116中,第二樞接部126可轉動地樞接於第一卡槽114中。如此一來,上述結構連接設計不僅可在鍵帽104於未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移動時引導鍵帽104的側邊部分能夠經由第一支架108以及第二支架110而隨著鍵帽104的中央部分共同作動,同時亦可利用第一支架108之第一滑動部120與鍵帽104之第一滑槽112的連接以及第二支架110之第二樞接部126與鍵帽104之第一卡槽114的連接,以增加鍵帽104之拉拔力,進而有效地解決倍數按鍵之鍵帽容易脫落的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鍵盤100可進一步地採用輔助支架之配置以提升鍵帽104之按壓行程平穩度,舉例來說,請參閱第7圖以及第9圖,第9圖為第7圖之按鍵102之部分放大***示意圖,如第7圖以及第9圖所示,按鍵102可更包含至少一輔助支架128(於第7圖中顯示二個,但不受此限),輔助支架128係設置於鍵帽104與底板16之間且與剪刀腳支撐機構106間隔並排,輔助支架128可活動地連 接於底板16以及鍵帽104,更詳細地說,在此實施例中,輔助支架128對應於底板16處可具有第一卡合結構130,底板16可具有對應第一卡合結構130之第二卡合結構132,第一卡合結構130係卡合於第二卡合結構132(如第9圖所示之滑動部(第一卡合結構130)與滑槽(第二卡合結構132)之配合,但不受此限)以使輔助支架128可活動地連接底板16,更進一步地,輔助支架128對應於鍵帽104處具有第三卡合結構134,鍵帽104可具有對應第三卡合結構134之第四卡合結構136,第三卡合結構134係卡合於第四卡合結構136(如第9圖所示之樞接部(第三卡合結構134)與卡槽(第四卡合結構136)之配合,但不受此限)以使輔助支架128可活動地連接於鍵帽104。
此外,本發明係可更進一步地採用彈性件之止擋配置以避免磁性件從底板脫落,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0圖、第11圖、第11A圖,以及第12圖,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按鍵200之部分立體示意圖,第11圖為第10圖之磁性件204尚未組裝於底板202上之立體示意圖,第11A圖為第11圖之底板202之立體示意圖,第12圖為第11圖之底板202沿剖面線B-B’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為了清楚地顯示按鍵200之機構設計,鍵帽104在第10圖中係以虛線簡示,在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之元件具有相同編號者,代表其具有相同之結構或功能,其相關描述於此不再贅述。如第10圖、第11圖、第11A圖,以及第12圖所示,按鍵200包含鍵帽104、支撐裝置18、底板202,以及磁性件204。底板202具有底板本體206、至少一彈性件208(於第11圖中顯示對稱傾斜延伸設置之二彈性件208,但不受此限)、複數個止擋件210、磁性件設置空間212與組裝路徑空間214。底板本體206具有磁性件下方延伸部206a以延伸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下方(如第11圖所示),彈性件208設置於底板本體206且延伸進入組裝路徑空間214,彈性件208於未變形狀態下具有如第12圖所示之第一高度H1,磁性件 設置空間212具有至少一止擋邊216(於第11圖顯示三個,但不受此限)與開放口218,止擋件210設置於止擋邊216,開放口218設置於避開止擋邊216的位置(亦即開放口218位於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之水平方向側邊)。在此實施例中,組裝路徑空間214係可自底板本體206之上表面207向上延伸,彈性件208係實質上沿著底板本體206傾斜延伸且較佳地呈L型結構,連接底板本體206之彈性件根部208a寬度小於彈性件尾端208b寬度(但不受此限);如此彈性件根部208a寬度較小而易於變形,方便組裝磁性件204;而彈性件尾端208b寬度可配合磁性件204尺寸調整,把磁性件204穩固地卡合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內。另外,彈性件208與底板本體206所形成之夾角θ係較佳地小於45°(但不受此限),如此彈性件208變形角度小,可減少組裝磁性件204時所需施加的外力。至於針對按鍵200之其他相關結構設計(如鍵帽按壓觸發設計、剪刀腳支撐機構設計、輔助支架設計等)之描述,其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推,於此不再贅述。
透過上述設計,磁性件204係可根據本發明所提供之按鍵製造方法進入磁性件設置空間212而位於磁性板件34之下方,如此一來,按鍵200可藉由磁性件204的磁吸力對鍵帽104提供按壓阻力或回位力,簡言之,請參閱第11圖、第12圖、第13圖、第14圖,以及第15圖,第1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按鍵製造方法之流程圖,第14圖為第12圖之彈性件208受磁性件204推抵而彈性變形之剖面示意圖,第15圖為第14圖之彈性件208回復初始形狀而抵接磁性件204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由第11圖、第12圖、第13圖、第14圖,以及第15圖可知,在提供底板202(步驟S130)以及將彈性件208設置於底板202鄰近開放口218的位置(步驟S132)後,可令磁性件204推抵彈性件208(步驟S134),使彈性件208受力而彈性變形以避開開放口218,並引導磁性件204經由開放口218朝向磁性件設置空間212移動,更詳細地說,在步驟S134中,磁性件204係可沿著 組裝路徑空間214移動穿過開放口218,以進入磁性件設置空間212,直到受到複數個止擋件210的止擋(即磁性件204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中會受到複數個止擋件210和底板本體206延伸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下方之部分的共同止擋)為止,而在磁性件204要穿過開放口218時,磁性件204進入組裝路徑空間214令彈性件208受到推抵而彈性變形,使彈性件208設置於底板本體206上的高度從如第12圖所示之第一高度H1成為如第14圖所示之第二高度H2,第二高度H2低於第一高度H1,而讓磁性件204可沿著組裝路徑空間214移動穿過開放口218。最後,在步驟S136中,可令磁性件204進入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中,而解除彈性件208的受力,使彈性件208回復初始形狀而抵接磁性件204的一側(如第15圖所示),以阻止磁性件204經由開放口218離開磁性件設置空間212,換句話說,在磁性件204穿過開放口218後,磁性件204離開組裝路徑空間214,而令彈性件208受到之推抵解除,使彈性件208彈性回復原狀,而讓彈性件208設置於底板本體206上的高度成為第一高度H1而對磁性件204提供止擋,以止擋磁性件204經由組裝路徑空間214離開磁性件設置空間212,如此一來,本發明所提供之按鍵200係可有效地避免磁性件204從底板202脫落。
在完成上述磁性件204設置於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中之流程後,按鍵200係可藉由磁性件204的磁吸力對鍵帽104提供按壓阻力或回位力。簡言之,當鍵帽104未被按壓時,磁性件204與磁性板件34之間之磁吸力使鍵帽104維持於未按壓位置;當鍵帽104被外力按壓導致磁性板件34隨著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之樞轉而與磁性件204遠離時,鍵帽104伴隨支撐裝置18由未按壓位置移動至按壓位置;當外力釋放時,上述磁吸力使磁性板件34往磁性件204靠近,使得鍵帽104伴隨第一支撐件30以及第二支撐件32之樞轉由按壓位置移動回未按壓位置。至於針對上述元件之結構作動的詳細描述,其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 推,於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彈性件之結構設計係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其亦可採用彈性件可側向彈性變形之設計,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6圖,其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磁性件204尚未組裝於底板202’上之立體示意圖,在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之元件具有相同編號者,代表其具有相同之結構或功能,其相關描述於此不再贅述,此外,針對經由磁性件204與底板202’所構成之按鍵的相關設計(如支撐裝置設計、鍵帽按壓觸發設計、剪刀腳支撐機構設計、輔助支架設計等)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推,於此亦不再贅述。底板202’具有底板本體206、至少一彈性件208’(在第16圖中顯示對稱設置之二彈性件208’,但不受此限)、複數個止擋件210、磁性件設置空間212與組裝路徑空間214’,彈性件208’設置於底板本體206且延伸進入組裝路徑空間214’,彈性件208’於未變形狀態下與組裝路徑空間214’具有如第16圖所示之第一尺寸干涉量。在此實施例中,組裝路徑空間214’係可在底板本體206之上表面207上平面延伸,彈性件208’係實質上沿著組裝路徑空間214’向內彎折。另外,底板本體206具有磁性件下方延伸部206a’,磁性件下方延伸部206a’係延伸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下方。
透過上述設計,磁性件204可沿著組裝路徑空間214’移動穿過開放口218,以進入磁性件設置空間212,直到受到複數個止擋件210的止擋(即磁性件204在磁性件設置空間212中會受到複數個止擋件210和磁性件下方延伸部206a’的共同止擋)為止,簡言之,請參閱第16圖、第17圖,以及第18圖,第17圖為第16圖之磁性件204推抵彈性件208’以使彈性件208’受力而彈性變形之立體示意圖,第18圖為第17圖之彈性件208’回復初始形狀而抵接磁性件204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由第16圖、第17圖,以及第18圖可知,當磁性件204要穿過開放口218 時,磁性件204進入組裝路徑空間214’令彈性件208’受到推抵而彈性變形,使彈性件208’與組裝路徑空間214’具有如第17圖所示之第二尺寸干涉量,如第17圖所示之第二尺寸干涉量係小於如第16圖所示之第一尺寸干涉量,以使磁性件204可沿著組裝路徑空間214’移動穿過開放口218。當磁性件204穿過開放口218後,磁性件204離開組裝路徑空間214’,而令彈性件208’受到之推抵解除,使彈性件208’彈性回復原狀,而讓彈性件208’與組裝路徑空間214’之間的干涉量由如第17圖所示之第二尺寸干涉量回復為如第16圖所示之第一尺寸干涉量而對磁性件204提供止擋(如第18圖所示),以止擋磁性件204經由組裝路徑空間214’離開磁性件設置空間212,如此一來,本發明係可有效地避免磁性件204從底板202’脫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Claims (14)

  1. 一種按鍵,包含:一底板,其沿相互垂直之一X軸和一Y軸定義平面延伸且具有至少一限位彎折臂以及至少一承靠肋條,一Z軸垂直於與該X軸以及該Y軸,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沿該Z軸自該底板突出延伸形成,該至少一承靠肋條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延伸以與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一鍵帽;一支撐裝置,其設置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且包含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以使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一磁性板件自該第一支撐件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該容置空間上方;以及一第一磁鐵,其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側向***該容置空間中以撐抵於該至少一承靠肋條上且側向抵靠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其中,當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第一磁鐵與該磁性板件之間之一磁吸力使該鍵帽維持於該未按壓位置;當該鍵帽被一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當該外力釋放時,該磁吸力使該磁性板件往該第一磁鐵靠近,使得該鍵帽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一第二磁鐵,其吸附於該第一磁鐵相對該支撐裝置之一背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一麥拉(mylar)膜片,其貼附於該底板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至少一輔助支架,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底板之間且與該支撐裝置間隔並排,該至少一輔助支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一薄膜電路板,該第一支撐件具有一觸發凸點,該薄膜電路板設置於該底板上且對應於該觸發凸點處具有一觸發開關,當該鍵帽被按壓至該按壓位置時,該觸發凸點觸發該觸發開關。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中該支撐裝置另包含一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第一支撐件彼此相對且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一撐抵部自該第二支撐件往該第一支撐件延伸形成以撐抵於該磁性板件下,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以及使得該撐抵部翹起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按鍵,其中該鍵帽、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呈長條板狀,該按鍵另包含至少一剪刀腳支撐機構,該至少一剪刀腳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之間且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以及該底板之間。
  8. 一種鍵盤,其包含:一底板,其沿相互垂直之一X軸和一Y軸定義平面延伸且具有至少一限位彎折臂以及至少一承靠肋條,一Z軸垂直於與該X軸以及該Y軸,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沿該Z軸自該底板突出延伸形成,該至少一承靠肋條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延伸以與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及複數個按鍵,其設置於該底板上,該複數個按鍵之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鍵帽;一支撐裝置,其設置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且包含一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以使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一磁性板件自該第一支撐件彎折延伸形成而位於該容置空間上方;以及一第一磁鐵,其沿該X軸和該Y軸定義平面側向***該容置空間中以撐抵於該至少一承靠肋條上且側向抵靠該至少一限位彎折臂;其中,當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第一磁鐵與該磁性板件之間之一磁吸力使該鍵帽維持於該未按壓位置;當該鍵帽被一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當該外力釋放時,該磁吸力使該磁性板件往該第一磁鐵靠近,使得該鍵帽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之樞轉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複數個按鍵之該至少其中之一另包含:一第二磁鐵,其吸附於該第一磁鐵相對該支撐裝置之一背面上。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另包含:一麥拉膜片,其貼附於該底板下。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複數個按鍵之該至少其中之一另包含:至少一輔助支架,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底板之間且與該支撐裝置間隔並排,該至少一輔助支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另包含一薄膜電路板,該第一支撐件具有一觸發凸點,該薄膜電路板設置於該底板上且對應於該觸發凸點處具有一觸發開關,當該鍵帽被按壓至該按壓位置時,該觸發凸點觸發該觸發開關。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支撐裝置另包含一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與該第一支撐件彼此相對且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一撐抵部自該第二支撐件往該第一支撐件延伸形成以撐抵於該磁性板件下,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導致該磁性板件隨著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之樞轉而與該第一磁鐵遠離以及使得該撐抵部翹起時,該鍵帽伴隨該支撐裝置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鍵盤,其中該鍵帽、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呈長條板狀,該按鍵另包含至少一剪刀腳支撐機構,該至少一剪刀腳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之間且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以及該底板之間。
TW106117524A 2016-07-20 2017-05-26 按鍵及其鍵盤 TWI633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2812 2016-07-20
??105122812 2016-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493A TW201804493A (zh) 2018-02-01
TWI633566B true TWI633566B (zh) 2018-08-21

Family

ID=6099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524A TWI633566B (zh) 2016-07-20 2017-05-26 按鍵及其鍵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966202B2 (zh)
TW (1) TWI633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6474B (zh) * 2017-10-20 2018-09-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109961977B (zh) * 2019-03-06 2020-11-2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I671773B (zh) * 2019-03-27 2019-09-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及其按鍵
CN110047678B (zh) * 2019-04-24 2020-10-27 苏州市信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磁性助力双重锁紧防止键帽脱落的键盘
TWI699801B (zh) 2019-05-10 2020-07-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US10804049B1 (en) 2019-06-03 2020-10-13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US11328879B2 (en) 2019-06-03 2022-05-1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US11107644B2 (en) 2019-12-12 2021-08-3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device
TWI806720B (zh) * 2022-07-28 2023-06-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2486B (zh) * 2011-10-11 2014-09-1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按鍵結構及鍵盤
TW201543272A (zh) * 2014-05-15 2015-11-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結構
TWI523055B (zh) * 2012-12-05 2016-02-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CN103390514B (zh) * 2013-06-26 2016-03-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201621951A (zh) * 2014-12-09 2016-06-16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4516A (en) * 1993-09-23 1995-06-13 Emmons; Charles E. Low profile pushbutton switch
US8970331B2 (en) * 2011-06-09 2015-03-03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ssembly and keyboard
TWI545601B (zh) * 2012-12-04 2016-08-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CN104538228B (zh) 2014-12-18 2017-07-2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CN105826115B (zh) 2016-05-20 2018-01-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其键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2486B (zh) * 2011-10-11 2014-09-1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按鍵結構及鍵盤
TWI523055B (zh) * 2012-12-05 2016-02-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CN103390514B (zh) * 2013-06-26 2016-03-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201543272A (zh) * 2014-05-15 2015-11-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結構
TW201621951A (zh) * 2014-12-09 2016-06-16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RE47957E1 (en) 2020-04-21
US9966202B2 (en) 2018-05-08
US20180025856A1 (en) 2018-01-25
TW201804493A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356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8164017B2 (en) Key structure and keyboard having such key structure
US7893376B2 (en)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US8080755B2 (en) Key structure and keyboard having such key structure
TW201322293A (zh) 按鍵
TWI587337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201705171A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74607B (zh) 按鍵
TW202008411A (zh) 按鍵
TWI674520B (zh) 鍵盤
CN107104014B (zh) 按键、键盘及按键制造方法
US9312079B2 (en)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with
TW201919078A (zh) 按鍵
US11048337B2 (en) Low-profile keyboard
CN111354592A (zh) 键盘
US20220283652A1 (en) Touchpad mechanism
TWI585798B (zh) 按鍵與鍵盤裝置
TWI649774B (zh) 按鍵製造方法及其按鍵
TWI543025B (zh) 鍵盤
TWI555049B (zh) 電子裝置
TWI699810B (zh) 按鍵
TWI550668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16920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44621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CN110828219B (zh) 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