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2746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2746B
TWI632746B TW105118148A TW105118148A TWI632746B TW I632746 B TWI632746 B TW I632746B TW 105118148 A TW105118148 A TW 105118148A TW 105118148 A TW105118148 A TW 105118148A TW I632746 B TWI632746 B TW I6327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slot
end surface
sect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3519A (zh
Inventor
柯宇豐
黃家峰
Original Assignee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8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27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3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3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2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2746B/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體及多個導電端子。絕緣體包含本體及連接於本體的導引臂。本體自前端面凹設形成有插槽,用以供電路板插設於內,並且本體自後端面凹設形成有連通於插槽的多個端子槽。導引臂豎立地連接於本體的環側面,用以可滑動地組接於風扇框架。多個所述導電端子分別插設且固定於絕緣體的多個所述端子槽內,用以在電路板插設於插槽內時電性連接於電路板。藉此,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引導並定位於風扇框架的電連接器。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且涉及一種適用於風扇框架的電連接器。
安裝於風扇框架的現有電連接器是在兩側部位形成有螺絲孔,並通過螺絲穿過上述螺絲孔而鎖固於風扇框架。然而,現有電連接器僅通過螺絲鎖固的方式,並無法使電連接器與風扇框架在組裝的過程中有效地相互定位。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能有效地改善現有電連接器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體,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前端面、一後端面、及相連於所述前端面與所述後端面的一環側面,所述本體自所述前端面凹設形成有一插槽,用以供一電路板插設於內;所述本體自所述後端面凹設形成有連通於所述插槽的多個端子槽;及一導引臂,豎立地連接於所述本體的所述環側面,用以可滑動地組接於一風扇框架;以及多個導電端子,分別插設且固定於所述絕緣體的多個所述端子槽內,用以在所述電路板插設於所述插槽內時電性連接於所述電路板。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電連接器,在與風扇框架組裝的過程中,能通過上述導引臂而達到快速且有效的相互引導 與定位效果並提升組裝穩定性。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電連接器
1‧‧‧絕緣體
11‧‧‧本體
111‧‧‧前端面
112‧‧‧後端面
113‧‧‧環側面
1131‧‧‧第一板面
1132‧‧‧第二板面
1133‧‧‧側緣
114‧‧‧插槽
1141‧‧‧槽底
115‧‧‧端子槽
1151‧‧‧收容槽
1152‧‧‧止位壁
116‧‧‧穿孔
117‧‧‧補強肋
118‧‧‧貫孔
119‧‧‧導光孔
12‧‧‧導引臂
121‧‧‧直立柱
1211‧‧‧第一側面
1212‧‧‧第二側面
1213‧‧‧凹槽
122‧‧‧第一橫樑
1221‧‧‧橫向段
1222‧‧‧直立段
123‧‧‧第二橫樑
13‧‧‧鎖固片
14‧‧‧扣持片
2‧‧‧導電端子
21‧‧‧固定段
22‧‧‧主體段
221‧‧‧切口
222‧‧‧階面
23‧‧‧彈力段
24‧‧‧接觸段
241‧‧‧接觸點
25‧‧‧支撐段
26‧‧‧倒刺
3‧‧‧線纜
200‧‧‧風扇框架
201‧‧‧定位部
202‧‧‧扣接部
300‧‧‧電路板
400‧‧‧導光件
L‧‧‧深度
W‧‧‧高度
H‧‧‧總高度
D1、D2、L1、L2、L3‧‧‧距離
圖1為本發明電連接器安裝於風扇框架且插接有電路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2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2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3的分解示意圖。
圖6A為圖5的絕緣體沿VIA-VIA剖線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6B為圖5的絕緣體沿VIB-VIB剖線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絕緣體變化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與線纜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圖8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3沿X-X剖線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1為圖2沿XI-XI剖線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2為圖10的電連接器插設有電路板的剖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6B,為本發明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如圖1至圖3,本實施例公開一種電連接器100,尤其是安裝於一風扇框架200的電連接器100。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一絕緣體1、安裝於上述絕緣體1內的多個導電端子2(如圖4)、及分別 組接於多個所述導電端子2的多條線纜3。以下將分別說明本實施例電連接器100的各個元件具體構造,而後再適時說明所述電連接器100的各個元件間的連接關係。
如圖4至圖6B,所述絕緣體1為一體成型的構造,並且絕緣體1包含有大致呈板狀的一本體11、連接於上述本體11兩側(如圖4中的本體11右後側與左後側)的一導引臂12與一鎖固片13、及連接於上述本體11後側的多個扣持片14。其中,所述本體11的外表面具有一前端面111、一後端面112、及相連於所述前端面111與後端面112的一環側面113,而上述環側面113包含位於相反側的一第一板面1131與一第二板面1132、及位於相反側的兩側緣1133。
進一步地說,所述本體11自前端面111凹設形成有一插槽114,用以供一電路板300(如圖1及圖12)插設於內;並且上述插槽114的一槽底1141相對於前端面111的深度定義為L(如圖6A),而所述插槽114的高度定義為W(如圖6A)。所述本體11自後端面112凹設形成有連通於上述插槽114的多個端子槽115,並且所述插槽114與每個端子槽115相互連通部位的總高度定義為H(如圖6A)。再者,在所述插槽114與每個端子槽115相互連通的部位中,遠離所述插槽114的每個端子槽115的兩個側壁部位(如:端子槽115的兩側壁的頂部)各凹設形成有一收容槽1151,並且每個收容槽1151具有鄰近於所述前端面111的一止位壁1152。
另,所述本體11自第一板面1131凹設有分別貫穿至多個所述端子槽115的多個穿孔116,上述多個穿孔116於本實施例中排成一列。所述本體11在多個所述穿孔116與前端面111間的所述第一板面1131部位(如圖4中的第一板面1131前端部位)凸設有多個補強肋117,上述多個補強肋117於本實施例中排成一列,並且該列補強肋117平行於該列穿孔116。而所述補強肋117的具體外 型可依據設計者需求或是絕緣體1所使用的材料而加以調整,並不侷限於圖式。
所述本體11在所述插槽114與多個補強肋117間的所述前端面111部位(如圖4中的前端面111頂側部位)凹設有分別貫穿至多個所述端子槽115的多個貫孔118,上述多個貫孔118於本實施例中同樣排成一列,並且該列貫孔118平行於該列穿孔116。所述本體11在所述插槽114與多個貫孔118的一側自所述前端面111形成有貫穿狀的一導光孔119,用以容置長條狀的一導光件400(如圖1)。
藉此,所述穿孔116與貫孔118能用來檢視絕緣體1內的導電端子2是否安裝在預定位置或者是否有缺少導電端子2,並且能降低設計用於成型絕緣體1的模具困難度。而所述補強肋117則能用以增強絕緣體1的結構強度,並可以在絕緣體1成型的過程中降低插槽114產生形變或翹曲的機率。
所述導引臂12豎立地連接於本體11的環側面113,用以可滑動地組接於一風扇框架200的一定位部201(如圖1)。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引臂12豎立於本體11的第一板面1131上並切齊於其中一個側緣1133,而其中另一個側緣1133則延伸形成有所述鎖固片13,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所述鎖固片13也可以被具備類似功能的元件取代,或者所述絕緣體1也可以依實際需求而設置有兩個以上的導引臂12。所述本體11自後端面112朝向遠離前端面11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扣持片14,用以扣持於所述風扇框架200的扣接部202(如圖1)。
藉此,所述電連接器100與風扇框架200在組裝的過程中,能通過上述導引臂12與定位部201的相互配合,而達到快速且有效的相互定位效果並提升組裝穩定性,並且通過所述扣持片14與扣接部202的相互配合,更是能夠進一步地增強電連接器100與 風扇框架200的定位效果與組裝穩定性。
更詳細地說,所述導引臂12具有一直立柱121、一第一橫樑122、與一第二橫樑123。其中,所述直立柱121(如:垂直地)連接於所述本體11的第一板面1131並且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第一側面1211(如圖4中的直立柱121左側面)與一第二側面1212(如圖4中的直立柱121右側面)。而平行於所述第一板面1131的直立柱121截面(如圖6B)、第一橫樑122截面、及第二橫樑123截面,其各自的寬度自前端面111朝向後端面112的方向逐漸地增加。
所述第一橫樑122與第二橫樑123分別連接於第一側面1211並位於所述本體11的第一板面1131上方。其中,所述第一橫樑122於本實施例中呈L型並具有一橫向段1221與一直立段1222,所述橫向段1221一端連接於直立柱121並平行於第一板面1131,所述直立段1222自所述橫向段1221的另一端朝遠離本體11的方向垂直地延伸所形成。於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述直立段1222與第一板面1131(或本體11)間的最大距離D1較佳為不大於所述第二橫樑123與第一板面1131(或本體11)間的最大距離D2。
另,由於導引臂12是透過注塑成型,所以導引臂12能否直立於本體11上,還需考慮到在成型過程中導引臂12相反兩側的冷卻速度。也就是說,在成型過程中,如果導引臂12相反兩側產生顯著的冷卻速度失衡,則易產生導引臂12相對於本體11傾倒的情況。其中,於直立柱121相反兩側的導引臂12表面積比例是相關於導引臂12冷卻速度的其中一個重要參數。
因此,為了使所述導引臂12的相反兩側維持在合適的冷卻速度,並在第一橫樑122與第二橫樑123結構固定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整導引臂12相反兩側的表面積比例,以減少因冷卻速度失衡而產生導引臂12傾倒問題。依據實驗結果可得知,本實施例導引臂12的構造較佳是符合下述條件:所述第一橫樑122、第二橫樑 123(如圖2但不包括頂部面積)、及第一側面1211的表面積總和相較於(除以)所述第二側面1212的表面積比值介於1.1~2.7。更詳細地說,所述直立柱121的第二側面1212於本實施例中可凹設形成有多個凹槽1213,藉以透過上述凹槽1213增加第二側面1212的表面積,使所述第一橫樑122、第二橫樑123(如圖2但不包括頂部面積)、及第一側面1211的表面積總和相較於(除以)所述第二側面1212(包含凹槽1213的表面積)的表面積比值介於1.2~1.7,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此外,本實施例的導引臂12能夠依據設計者需求而加以改變,並不以圖1至圖6B所呈現的構造為限。舉例來說,所述導引臂12也可形成如圖7所示的構造;其中,所述第一橫樑122與第二橫樑123具備相等的長度並且相互平行,以使所述導引臂12大致呈F型構造。
請參閱圖8和圖9由於本實施例中的每個導電端子2構造皆大致相同,為便於理解,本段主要就單個導電端子2的構造作一說明。所述導電端子2為一體成型的構造並包括一固定段21以及自上述固定段21依序延伸所形成的一主體段22、一彈力段23、一接觸段24與一支撐段25。其中,所述固定段21夾固且電性連接於相對應的線纜3。所述主體段22形成有一切口221,並且鄰近彈力段23的所述切口221側壁朝遠離接觸段24斜向延伸形成有一倒刺26。遠離固定段21的所述主體段22一端(如圖8中的主體段22左端緣)形成有兩個階面222,並且位於兩個階面222間的主體段22一端部位延伸形成有所述彈力段23。而所述彈力段23是自主體段22彎曲地延伸所形成,並且彈力段23的至少部分呈圓弧狀,其圓弧角較佳為120度~160度並具有大於彈力段23的材料厚度且小於0.5×(H-W)的圓弧半徑。所述接觸段24自彈力段23朝接近主體段22方向彎曲地延伸所形成,並且接觸段24的至少 部分呈圓弧狀,其圓弧角較佳為120度~160度,所述接觸段24具有遠離主體段22的一接觸點241。所述支撐段25自接觸段24朝向所述彈力段23方向延伸所形成,並且所述支撐段25與主體段22相互分離。
如圖10至圖12,所述多個導電端子2分別插設且固定於所述絕緣體1的多個端子槽115內,用以在所述電路板300插設於插槽114內時電性連接於電路板300;並且遠離所述前端面111的多個導電端子2一端分別固定所述多條線纜3(如圖4)。
其中,多個所述導電端子2的主體段22分別安裝於多個所述端子槽115的收容槽1151,並且每個所述階面222抵頂於相對應的止位壁1152,而多個所述導電端子2的倒刺26分別扣持於多個所述穿孔116的側壁。進一步地說,每個導電端子2的主體段22兩側部位分別插設於相對應的兩個收容槽1151中,而每個倒刺26的自由端則頂抵於相對應穿孔116的側壁。
所述彈力段23與所述插槽114槽底1141之間的最大距離L1大致為0.82L±10%。每個接觸段24的局部(如:包含接觸點241的部位)位於所述插槽114中,並且位於所述插槽114中的接觸段24的局部(如:接觸點241)能受壓迫而縮入相對應的端子槽115中(如圖12所示,電路板300插設於所述插槽114中而壓迫於位在插槽114中的每個接觸段24的局部),以使所述接觸點241與插槽114的槽底1141的距離L2大致為0.46L±10%(此時,所述彈力段23與接觸點241的距離大致為0.36L±10%),並且使每個階面222與接觸點241的距離L3大致為0.23L±10%(此時,所述彈力段23與相對應階面222的距離為0.13L±10%)。
藉此,所述電連接器100通過導電端子2的結構設計並以絕緣體1的插槽114配合上述導電端子2的結構設計,使得位於預定位置的導電端子2接觸點241(如:接觸點241分別相較於插槽 114槽底1141、導電端子2的彈力段23、導電端子2的階面222的距離L2、(L1-L2)、L3)能夠提供較為穩定的接觸力道(如:正向力、***力、及拔出力等),藉以有效地避免受外力影響而產生斷訊或瞬斷的問題。
進一步地說,經過多次實驗後可得知,當接觸點241相較於插槽114槽底1141的距離大於上述L2時(即接觸段24較短),在電路板300進行插拔的過程中,易使接觸段24產生彈性疲乏而降伏,造成無法回彈的問題;當接觸點241相較於插槽114槽底1141的距離小於上述L2時(即接觸段24較長),則接觸段24因力臂長使其所具備的彈力過小,易產生接觸不良或瞬斷等問題;而當接觸點241相較於插槽114槽底1141的距離保持在上述L2時,則能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
再者,當所述接觸點241相較於導電端子2的彈力段23的距離保持在上述L1-L2時,彈力段23的構造能夠提供接觸段24較佳的機械力(如:正向力、***力、及拔出力等);當所述接觸點241相較於導電端子2階面222的距離保持在上述L3時,由於L3的兩倍大約是所述接觸點241相較於插槽114槽底1141的距離,所以能有效地維持導電端子2與電路板300的接觸,避免導電端子2朝絕緣體1的前端面111移動或是產生相對旋轉,藉以使導電端子2產生良好的機構特性。
另,當所述電路板300插設於所述插槽114中而使接觸段24受壓迫而縮入相對應的端子槽115中時,所述支撐段25壓抵於主體段22,藉以提供接觸段24相對應的支撐力,使接觸段24的接觸點241能夠穩定的與電路板300相接。其中,所述接觸點241相較於支撐段25壓抵於主體段22位置的距離大約是L3的一半(或是L2的1/4)。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同等變化與修 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體,包含:一本體,具有一前端面、一後端面、及相連於所述前端面與所述後端面的一環側面,所述本體自所述前端面凹設形成有一插槽,用以供一電路板插設於內;所述本體自所述後端面凹設形成有連通於所述插槽的多個端子槽;及一導引臂,豎立地連接於所述本體的所述環側面,用以可滑動地組接於一風扇框架;以及多個導電端子,分別插設且固定於所述絕緣體的多個所述端子槽內,用以在所述電路板插設於所述插槽內時電性連接於所述電路板;其中,所述本體大致呈板狀,並且所述環側面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第一板面與一第二板面,所述導引臂豎立於所述本體的所述第一板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引臂具有一直立柱、一第一橫樑、與一第二橫樑,所述直立柱連接於所述本體並具有位於相反側的一第一側面與一第二側面,所述第一橫樑與所述第二橫樑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側面並位於所述本體的上方。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平行於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直立柱的截面,其寬度自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後端面逐漸地增加。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橫樑呈L型並具有一橫向段與一直立段,所述橫向段一端連接於所述直立柱並平行於所述第一板面,所述直立段自所述橫向段的另一端朝遠離所述本體的方向垂直地延伸所形成,並且所述直立段與所述第一板面間的最大距離不大於所述第二橫樑與所述第一板面間的最大距離。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橫樑、所述第二橫樑、及所述第一側面的表面積總和在扣除所述第二橫樑的頂部面積之後,其相較於所述第二側面的表面積比值介於1.1~2.7。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直立柱的所述第二側面凹設形成有多個凹槽,並且所述第一橫樑、所述第二橫樑、及所述第一側面的表面積總和在扣除所述第二橫樑的頂部面積之後,其相較於所述第二側面的表面積比值介於1.2~1.7。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直立柱的所述第二側面凹設形成有多個凹槽。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請求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本體自所述第一板面凹設有分別貫穿至多個所述端子槽的多個穿孔,每個所述導電端子具有一倒刺,並且多個所述導電端子的倒刺分別扣持於多個所述穿孔的側壁。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本體在多個所述穿孔與所述前端面間的所述第一板面部位凸設有多個補強肋。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本體在所述插槽與多個所述補強肋間的所述前端面部位凹設有分別貫穿至多個所述端子槽的多個貫孔。
TW105118148A 2016-06-08 2016-06-08 電連接器 TWI632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8148A TWI632746B (zh) 2016-06-08 2016-06-08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8148A TWI632746B (zh) 2016-06-08 2016-06-08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3519A TW201743519A (zh) 2017-12-16
TWI632746B true TWI632746B (zh) 2018-08-11

Family

ID=6123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148A TWI632746B (zh) 2016-06-08 2016-06-08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274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5727A1 (en) * 1999-08-30 2002-02-28 Alex Shy Easily assembled fan structure feasible for hot swap
TW484758U (en) * 1999-10-26 2002-04-21 Mole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0199135A (ja) * 2009-02-23 2010-09-09 Nec Computertechno Ltd ファンの実装構造体、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ンタクト部材及びファンの筐体
CN103107446A (zh) * 2011-11-15 2013-05-1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5727A1 (en) * 1999-08-30 2002-02-28 Alex Shy Easily assembled fan structure feasible for hot swap
TW484758U (en) * 1999-10-26 2002-04-21 Mole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0199135A (ja) * 2009-02-23 2010-09-09 Nec Computertechno Ltd ファンの実装構造体、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ンタクト部材及びファンの筐体
CN103107446A (zh) * 2011-11-15 2013-05-1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3519A (zh) 2017-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16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housing side wall with resilient inner arm and stationary outer arm
US9620879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US11251548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US8753145B2 (en) Guide frame with two columns connected by cross pieces defining an opening with retention members
US63223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896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w board mounting profile
US8702454B2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US9853403B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US9608353B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318829B2 (en) Power connector and power contact thereof with improved support member for supporting engaging arm
TW201813206A (zh) 卡緣連接器
US2007010544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US20220173540A1 (en) Connector Housing,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TWI632746B (zh) 電連接器
US111962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a mounting member
US9634430B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96278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ixing structure
TWM529291U (zh) 電連接器
US10355404B2 (en) Housing of board connector, 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 connector with case
CN109586069B (zh) 浮动式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TWM555572U (zh) 浮動式連接器及其導電端子
US105052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metal shell with a soldering portion
US9118154B2 (en) Miniaturize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ssembled terminal module
US10439306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US1023660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nti-wick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