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467B - 立體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467B
TWI628467B TW106120872A TW106120872A TWI628467B TW I628467 B TWI628467 B TW I628467B TW 106120872 A TW106120872 A TW 106120872A TW 106120872 A TW106120872 A TW 106120872A TW I628467 B TWI628467 B TW I6284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evice
pixels
stereoscopic display
lens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0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5540A (zh
Inventor
黃俊杰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0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846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4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5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5540A/zh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直立和橫向使用的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透鏡片、一顯示面板、以及一第二透鏡片。第一透鏡片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多個第一柱狀透鏡。顯示面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上。第二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包括沿一傾斜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多個第二柱狀透鏡。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裝置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尤指一種立體顯示裝置。
習知之立體顯示器可提供使用者一立體影像。立體顯示器可分別對使用者之左眼提供一左眼影像,且對使用者之右眼提估一右眼影像。當使用者之左眼觀看到左眼影像且右眼觀看到右眼影像時,會使使用者感覺看到一立體影像。
由於立體影像相較於平面影像,對使用者具有更為身歷其境之感,因此,立體顯示器已開始應用於各種電視、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裝置中。
當立體顯示器應用於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等手持式電子裝置中,為了能方便使用者能隨時觀看立體影像,多半採用裸視立體顯示器。使用者不需配戴立體眼鏡,直接以眼睛觀看立體顯示器即可看到立體影像。
然而,當使用者以手持電子裝置觀看立體顯示器時,由於使用者之觀看立體顯示器之視角以及電子裝置之擺放方位的不同,可能會造成立體顯示器難以顯示出立體影像或是顯示出畫質不佳之立體影像,進而造成使用上之不便。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能提供多個視角之立體影像,且立體影像裝置於直立或橫向放置時,亦能提供較佳之立體影像的品質。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透鏡片、一顯示面板、以及一第二透鏡片。第一透鏡片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一柱狀透鏡。顯示面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上。第二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包括沿一傾斜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二柱狀透鏡。該第二透鏡片的傾斜方向與該第一透鏡片之沿伸的一第一方向之間具有一銳角。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顯示面板包括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像素,且該顯示面板之延伸的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透鏡片之沿伸的該第一方向。通過該等第一柱狀透鏡之光線經由顯示面板之一出光面上之複數個發光區域內射出,且該等發光區域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其中該等發光區域之寬度小於該等像素之長度,且該寬度以及該第二方向上進行測量。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發光區域通過於第一方向上排列之該等像素的中心區域。該等像素之長度約為該等發光區域之寬度的1.1倍至20倍的範圍之間。當該等像素射出光線時,該等像素於該等發光區域內的亮度大於該等像素於該等發光區域外的亮度。該等像素以陣列的方式排列於該顯示面板之一出光面。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像素包括複數個綠色之像素、複數個藍色之像素、以及複數個紅色之像素,且該等綠色之像素、該等藍色之像素、以及該等紅色之像素沿該第一方向交錯排列。該等像素中相同顏色之像素沿該第二方向排列。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片、該顯示面板、以及該第二透鏡片相互平行,該等第一柱狀透鏡位於一第一平面上,且該等第二柱狀透鏡位於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上。該銳角約為30度至60度的範圍之間。
於一些實施例中,立體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導光板以及一光源。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下,且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導光板更包括一導光層以及複數個微半圓形柱面鏡位於該導光層之底部,其中該等微半圓形柱面鏡之直徑由該導光層鄰近於該光源之一側至遠離該光源之一側逐漸變大。
於一些實施例中,該光源更包括一聚光透鏡片以及設置於該聚光透鏡片複數個發光元件。該聚光透鏡片包括複數個聚光柱狀透鏡,相互平行且鄰近於該導光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一第一透鏡片、一第二透鏡片、一導光板以及一光源。第一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第一透鏡片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一柱狀透鏡。第二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包括沿一傾斜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二柱狀透鏡。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下,且包括一導 光層以及位於該導光層之底部的複數個微半圓形柱面鏡。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該第一方向與該傾斜方向之間具有一銳角。該等微半圓形柱面鏡之直徑由該導光層鄰近於該光源之一側至遠離該光源之一側逐漸變大。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利用第一透鏡片使得立體顯示裝置於不同方位擺放時能提供立體影像。此外,藉由第二透鏡片能使得立體顯示裝置於不同方位擺放或以不同之視角觀看立體顯示裝置時能提供良好品質之立體影像。
1‧‧‧立體顯示裝置
10‧‧‧光源
11‧‧‧電路板
12‧‧‧發光元件
13‧‧‧聚光透鏡片
131‧‧‧聚光基底層
132‧‧‧聚光柱狀透鏡
20‧‧‧導光板
21‧‧‧導光層
211‧‧‧出光面
22‧‧‧微半圓形柱面鏡
30‧‧‧第一透鏡片
31‧‧‧第一基底層
32‧‧‧第一柱狀透鏡
40‧‧‧顯示面板
41‧‧‧液晶層
411‧‧‧液晶分子
42‧‧‧像素
421‧‧‧出光面
50‧‧‧第二透鏡片
51‧‧‧第二基底層
52‧‧‧第二柱狀透鏡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傾斜方向
D4‧‧‧疊置方向
E1‧‧‧第一視角
E2‧‧‧第二視角
E3‧‧‧第三視角
E4‧‧‧第四視角
L1‧‧‧長度
P1‧‧‧參考面
V1‧‧‧第一區段
V2‧‧‧第二區段
V3‧‧‧第三區段
V4‧‧‧第四區段
W1、W2‧‧‧寬度
Z1‧‧‧發光區域
Z11、Z12、Z13、Z21‧‧‧區域
第1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剖示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分解圖。
第3A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俯視示意圖。
第3B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視角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視角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於另一方位之俯視示意圖。
第6A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第6B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視角示意圖。
以下之說明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是例子,用來實施本發明之不同特徵。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僅用來精簡的表達本發明,其僅作為例子,而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例如,第一特徵在一第二特徵上或上方的結構之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徵之間直接接觸,或是以另一特徵設置於第一和第二特徵之間,以致於第一和第二特徵並不是直接接觸。
此外,本說明書於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元件標號及/或文字。前述之沿用僅為了簡化以及明確,並不表示於不同的實施例以及設定之間必定有關聯。
於此使用之空間上相關的詞彙,例如上方或下方等,僅用以簡易描述圖式上之一元件或一特徵相對於另一元件或特徵之關係。除了圖式上描述的方位外,包括於不同之方位使用或是操作之裝置。圖式中之形狀、尺寸、厚度、以及傾斜之角度可能為了清楚說明之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繪製或是被簡化,僅提供說明之用。
第1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剖示圖。第2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分解圖。立體顯示裝置1可用以顯示一立體影像,供使用者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可分別提供使用者之左眼一左眼影像,且提供使用者之右眼一右眼影像。上述之左眼影像不同於右眼影像。當使用者之左眼觀看到左眼影像且右眼觀看到右眼影像時,可使使用者感覺看到一立體影像。
於本實施例中,立體顯示裝置1可為一裸眼立體顯示裝置1,使用者可不需配戴立體眼鏡即可觀看到立體影像。立體顯示裝置1亦可為多視角(spatial-multiplex)立體顯示裝置1,使用者可於多個不同之角度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亦可觀看到立體影像。此外,立體顯示裝置1可為一自動立體顯示裝置(auto-stereoscopic display),可直立和橫向使用。當立體顯示裝置1以縱向或是橫向放置時,使用者亦可觀看到立體影像。
於一些實施例中,立體顯示裝置1可設置於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一筆記型電腦、一顯示螢幕、以及電視等各式之電子裝置中。
立體顯示裝置1包括一光源10、一導光板20、一第一透鏡片30、一顯示面板40、以及一第二透鏡片50。光源10用以產生光線至導光板20。於本實施例中,光源10包括一電路板11、多個發光元件12、以及一聚光透鏡片13。
電路板11可為一長條形結構,且可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電路板11可平行於導光板20之一側面,且鄰近於導光板20。發光元件12設置於電路板11上。發光元件12可為發光二極體,且可沿第二方向D2排列於電路板11上。發光元件12用以產生光線至導光板20。
聚光透鏡片13設置於發光元件12之後,發光元件12以陣列方式,布置在聚光透鏡片13的聚焦面上。聚光透鏡片13為可透光的。聚光透鏡片13可為一長條形結構,沿第二方向D2延伸。聚光透鏡片13可平行於電路板11,並鄰近於導光板20之一側面。
聚光透鏡片13可包括一聚光基底層131以及一聚光柱狀透鏡132。聚光基底層131可為一長條形結構,且可平行於電路板11。聚光柱狀透鏡132設置於聚光基底層131上。於本實施例中,聚光柱狀透鏡132排列於聚光基底層131之相同表面。聚光柱狀透鏡132可相互平行,且鄰近於導光板20之一側面。聚光柱狀透鏡132可為半圓形柱狀結構,且可沿垂直於第二方向D2之一疊置方向D4延伸。
導光板20、第一透鏡片30、顯示面板40、以及第二透鏡片50可相互平行,且沿疊置方向D4依序疊置。導光板20可為一板狀結構,垂直於疊置方向D4延伸。導光板20為可透光的。導光板20鄰近於光源10,用以傳導光源10所產生之光線,並將光源10所產生光線均勻地經由導光板20之一出光面211射出。
導光板20可包括一導光層21以及多個微半圓形柱面鏡22。導光層21可沿一參考面P1延伸,且鄰近於光源10。參考面P1可垂直於電路板11以及聚光透鏡片13。於本實施例中,參考面P1可為一平面。於一些實施例中,參考面P1可為一曲面。
多個微半圓形柱面鏡22位於導光層21之底部。經由光源10所產生之光線進入導光層21內後,於導光層21內傳導。光線可於導光層21內進行反射以及全反射。照射至微半圓形柱面鏡22後經由微半圓形柱面鏡22反射至出光面211。
微半圓形柱面鏡22之直徑由導光層21鄰近於光源10之一側至遠離光源10之一側逐漸變大。上述直徑可由平行於參考面P1之一平面上進行測量。換句話說,於第二方向D2上排 列之微半圓形柱面鏡22的直徑大致相等。藉由上述微半圓形柱面鏡22之結構,可通過導光板20之出光面211之光線更為平均。
第一透鏡片30設置於導光板20上,用以將導光板20所發出之光線的不同行進方向轉換成不同位置聚光在顯示面板40上。第一透鏡片30為可透光的。第一透鏡片30之主要表面的面積可大致相等於導光板20之主要表面(出光面211)的面積。
第一透鏡片30可包括一第一基底層31以及多個第一柱狀透鏡32。第一基底層31可平行於參考面P1延伸。第一柱狀透鏡32設置於第一基底層31上。第一柱狀透鏡32可為半圓形柱狀結構,且可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相互平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垂直於第二方向D2。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平行於參考面P1。
顯示面板40設置於第一透鏡片30上,用以顯示一影像。於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0可為一液晶顯示面板40。於另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0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
於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0可包括一液晶層41以及多個像素42。液晶層41平行於參考面P1延伸。液晶層41可包括多個液晶分子411。藉由對液晶分子411施加電場可改變液晶分子411之方位。此外,藉由改變液晶分子411之方位可調整光線通過液晶層41的量。
像素42設置於液晶層41上。像素42以陣列的方式排列於顯示面板40之一出光面421。於本實施例中,像素42可為一矩形。像素42可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相互平行。 於本實施例中,像素42可為彩色濾光器。當光線通過紅色之彩色濾光器時變為紅光。當光線通過綠色之彩色濾光器時變為綠光。當光線通過藍色之彩色濾光器時變為綠光。
第二透鏡片50的聚焦面設置於顯示面板40,用以將顯示面板40所發出不同位置之光線轉換成不同視域方向(視角)。第二透鏡片50為可透光的。第二透鏡片50之主要表面的面積可大致相等於第一透鏡片30之主要表面的面積。
第二透鏡片50可包括一第二基底層51以及多個第二柱狀透鏡52。第二基底層51可平行於參考面P1延伸。第二柱狀透鏡52設置於第二基底層51上。第二柱狀透鏡52可為半圓形柱狀結構,且可沿傾斜方向D3延伸且相互平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與傾斜方向D3之間具有一銳角,且銳角約為30度至60度的範圍之間。於第1圖中,銳角約為45度。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柱狀透鏡32位於平行於參考面P1之一平面上,且第二柱狀透鏡52位於平行於參考面P1之一平面上。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傾斜方向D3可平行於參考面P1。
第3A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俯視示意圖。第3B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視角示意圖。經由光源10所產生之光線經由導光板20,照設置第一透鏡片30。第一透鏡片30之第一柱狀透鏡32將導光板20之光線進行聚光,並照射至顯示面板40。光線分別經過像素42後於,經由顯示面板40之出光面421上之多個發光區域Z1內射出。
發光區域Z1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相互平行。發光區域Z1通過沿第一方向D1排列之像素42的中心區域。發光區域Z1之寬度W1小於像素42之長度L1。像素42之長度L1約為發光區域Z1之寬度W1的1.1倍至20倍的範圍之間。於第3A圖中,像素42之長度L1約為發光區域Z1之寬度W1的2倍。於第6A圖中,像素42之長度L1約為發光區域Z1之寬度W2的4倍。上述之寬度W1以及長度L1於第二方向D2上進行測量。
因此,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內的亮度大於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外的亮度。於一些實施例中,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內的亮度超過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外的亮度的1.5倍、2倍或是3倍。於一些實施例中,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內的亮度約為像素42於發光區域Z1外的亮度的1.5倍至50倍之間。於一些實施例中,像素42僅於發光區域Z1內射出光線,而於發光區域Z1外並不會射出光線。
如第3A圖所示,第一方向D1與傾斜方向D3之間的銳角為[tan-1(3/2)]度(約為56.3度)。因此第二柱狀透鏡52相對於像素42延伸之方向傾斜,且相對於發光區域Z1傾斜。
像素42包括紅色之像素42、綠色之像素42、以及藍色之像素42。於第3A圖中以R之標示代表紅色之像素42,以G之標示代表綠色之像素42,且以B之標示代表藍色之像素42。不同顏色之像素42依序沿第一方向D1(或第三方向D3)交錯排列。此外,相同顏色之像素42可沿第二方向D2排列。換句話說,在顯示面板40直立使用如圖3A的狀態時,於橫向上的像素42具有相同之顏色。
於一些實施例中,像素42可包括四種或四種以上之不同顏色之像素42,例如紅色、綠色、藍色、以及黃色。於另一實施例中,像素42可包括白色之像素42。
於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於第一視角E1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會看到對應於第一視角E1之第一影像。當使用者於第二視角E2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會看到對應於第二視角E2之第二影像。當使用者於第三視角E3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會看到對應於第三視角E3之第三影像。當使用者於第四視角E4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會看到對應於第四視角E4之第四影像。
於本實施例中,上述之視角(第一視角E1、第二視角E2、第三視角E3、或第四視角E4)可定義為使用者之眼睛與立體顯示裝置1之中心之連線與立體顯示裝置1(參考面P1或是出光面421)法線(垂直線)之間的夾角。舉例而言,第一視角E1可為-2.7度、第二視角E2可為-0.9度、第三視角E3可為0.9度、第四視角E4可為2.7度。上述之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第三影像分別由包括由不同顏色(例如紅色、綠色、藍色)之像素42所組成之陣列所形成。
如第3A圖以及第3B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視角E1對應於光線於第二柱狀透鏡52之第一區段V1所射出之光線所形成之第一影像。上述第二視角E2對應於光線於第二柱狀透鏡52之第二區段V2所射出之光線所形成之第二影像。上述第三視角E3對應於光線於第二柱狀透鏡52之第三區段V3所射出之光線所形成之第三影像。上述第四視角E4對應於光 線於第二柱狀透鏡52之第四區段V4所射出之光線所形成之第四影像。上述第一區段V1、第二區段V2、第三區段V3以及第四區段V4沿傾斜方向D3延伸。
如第3A圖及第3B所示,像素42之長度L1約為發光區域Z1之寬度W1的2倍,對應於第一視角E1之第一區段V1之區域Z11中,由像素42所發出光的面積超過周圍其他像素42所發出之光線的面積。於本實施例中,於區域Z11中,由像素42所發出光的面積是周圍其他像素42所發出之光線的面積的4倍。換句話說,使用者於第一視角E1中之區域Z11中所觀察到之第一視角的光超過其他視角的光。
同理,對應於第一視角E1之第一區段V1之區域Z12中或區域Z13中,第一視角E1綠色之像素42或藍色之像素42的面積大於周圍其他視角但跑到第一視角的像素42加起來之面積。於本實施例中,於區域Z12中或區域Z13中,由第一視角之像素42所發出光的面積是其他視角之像素42所發出之光線的面積的4倍。因此,第一視角影像之光線被其他視角影像之光線干擾的程度較少(於本例,串影是25%)。
於一些實施例中,若立體顯示裝置1不包括第一透鏡片30,則發光區域Z1之寬度W1等於像素42之長度L1。換句話說,位於出光面211之像素42整體發出均勻或大致均勻之光線。此時,於第3A圖中,對應於第一視角E1之第一區段V1之區域Z21中內之像素均會射出光線,而區域Z21之面積大於區域Z11之面積。
第4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另一實施例的視角示意圖。因此,若立體顯示裝置1不包括第一透鏡片30時,舉例而言,對應於第一視角E1所對應之區域Z21中,由紅色之像素42所發出紅光的面積等於其他顏色之像素42的面積。因此,若立體顯示裝置1不包括第一透鏡片30,第一視角影像被其他視角影像的干擾較多(於本例,串影是100%)。
同理,若立體顯示裝置1不包括第一透鏡片30,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第三影像或是第三影像的紅光(綠色或藍色)被其他顏色之光線的干擾較多。因此於立體顯示裝置1包括第一透鏡片30之實施例中,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第三影像及/或第四影像可獲得較為純粹之紅光、綠光以及藍光,進而提升了第一影像、第二影像、第三影像及/或第四影像的品質。換句話說,於使用者於第一視角E1、第二視角E2、第三視角E3以及第四視角E4觀看立體顯示裝置1時,會獲得較佳之立體影像品質。
第5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於另一方位之俯視示意圖。由於立體顯示裝置1除常用的橫向使用外,文書或廣告時會直立使用,手持裝置(例如平板電腦)甚至橫向和直立並用。因此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選擇如第3A圖所示將立體顯示裝置1以縱向放置進行觀看立體影像,或是如第5圖所示將立體顯示裝置1以橫向放置進行觀看立體影像。
第6A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另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第6B圖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1之另一實施 例的視角示意圖。於第6A圖中,像素42之長度L1約為發光區域Z1之寬度W2的4倍。
如第6A圖及第6B所示,對應於第一視角E1之第一區段V1之區域Z11中,由紅色之像素42所發出紅光的面積是其他顏色之像素42所發出光線的面積的8倍。因此,第一影像的紅光被其他顏色之光線的干擾更少(於本例,串影是12.5%)。
舉例而言,於第6B圖中,第一視角E1於區域Z11中所觀察到之紅色之像素42所發出紅光的面積大於第一視角E1所觀察到之藍色之像素42以及綠色之像素42加起來之面積。此外,於第6B圖中紅色之像素42所發出紅光的面積相對於其他顏色之光線的比例大於第3B圖中紅色之像素42所發出紅光的面積相對於其他顏色之光線的比例。
於區域Z12中,由綠色之像素42所發出綠光的面積超過其他顏色之像素42所發出光線的面積至少8倍。因此,第一影像的綠光被其他顏色之光線的干擾更少。於區域Z13中,由藍色之像素42所發出藍光的面積超過其他顏色之像素42所發出光線的面積至少8倍。
因此,於第6A圖及第6B圖之實施例中,第一影像的藍光被其他顏色之光線的干擾更少。同理,第二影像、第三影像以及第四影像之紅光(綠光或藍光)被其他顏色之光線的干擾更少。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利用第一透鏡片使得立體顯示裝置於不同方位擺放時能提供立體影像。此 外,藉由第二透鏡片能使得立體顯示裝置於不同方位擺放或以不同之視角觀看立體顯示裝置時能提供良好品質之立體影像。
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4)

  1.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透鏡片,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一柱狀透鏡;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上;以及一第二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包括沿一傾斜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二柱狀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片的傾斜方向與該第一透鏡片之沿伸的一第一方向之間具有一銳角,該顯示面板包括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像素,且該顯示面板之延伸的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透鏡片之沿伸的該第一方向,其中通過該等第一柱狀透鏡之光線經由該顯示面板之一出光面上之複數個發光區域內射出,且該等發光區域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其中該等發光區域之寬度小於該等像素之長度,且該寬度以及該長度於該第二方向上進行測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等發光區域通過於該第一方向上排列之該等像素的中心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像素之長度約為該等發光區域之寬度的1.1倍至20倍的範圍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等像素射出光線時,該等像素於該等發光區域內的 亮度大於該等像素於該等發光區域外的亮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像素以陣列的方式排列於該顯示面板之該出光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像素包括複數個綠色之像素、複數個藍色之像素、以及複數個紅色之像素,且該等綠色之像素、該等藍色之像素、以及該等紅色之像素沿該第一方向交錯排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像素中相同顏色之像素沿該第二方向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透鏡片、該顯示面板、以及該第二透鏡片相互平行,該等第一柱狀透鏡位於一第一平面上,且該等第二柱狀透鏡位於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銳角約為30度至60度的範圍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下;以及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板更包括一導光層以及複數個微半圓形柱面鏡位於該導光層之底部,其中該等微半圓形柱面鏡之直徑由該導光層鄰近於該光源之一側至遠離該光源之一側逐漸變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光源更包括一聚光透鏡片以及設置於該聚光透鏡片複數個發光元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聚光透鏡片包括複數個聚光柱狀透鏡,相互平行且鄰近於該導光板。
  14.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一第一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其中該第一透鏡片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一柱狀透鏡;一第二透鏡片,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包括沿一傾斜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之複數個第二柱狀透鏡;以及一導光板,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片下,且包括一導光層以及位於該導光層之底部的複數個微半圓形柱面鏡;以及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之一側;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傾斜方向之間具有一銳角,且該等微半圓形柱面鏡之直徑由該導光層鄰近於該光源之一側至遠離該光源之一側逐漸變大。
TW106120872A 2017-06-22 2017-06-22 立體顯示裝置 TWI628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872A TWI628467B (zh) 2017-06-22 2017-06-22 立體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0872A TWI628467B (zh) 2017-06-22 2017-06-22 立體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8467B true TWI628467B (zh) 2018-07-01
TW201905540A TW201905540A (zh) 2019-02-01

Family

ID=6364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0872A TWI628467B (zh) 2017-06-22 2017-06-22 立體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84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217B (zh) * 2019-12-09 2021-01-11 幻景啟動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8551B (zh) * 2020-11-20 2022-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成像系統的環境光抑制方法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414A (zh) * 2006-08-31 2009-08-1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TW201502583A (zh) * 2013-07-02 2015-01-1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立體顯示裝置
TW20153498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Au Optronics Corp 多視域顯示器
US20160373733A1 (en) * 2013-07-02 2016-12-2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with a striped backlight and two lenticular lens array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414A (zh) * 2006-08-31 2009-08-1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TW201502583A (zh) * 2013-07-02 2015-01-1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立體顯示裝置
US20160373733A1 (en) * 2013-07-02 2016-12-2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with a striped backlight and two lenticular lens arrays
TW20153498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Au Optronics Corp 多視域顯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217B (zh) * 2019-12-09 2021-01-11 幻景啟動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5540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244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US8514343B2 (en) Beam splitting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US10598947B2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00288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580362B (zh)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US20110228387A1 (en) Backlight modul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beam splitting film
TW201441669A (zh) 自動立體顯示裝置
US964654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ne light sour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TW201310123A (zh) 三維影像顯示設備
US11402656B2 (en) Display switch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2284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EP2218261A1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JP2004264587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レンチキュラレンズ
US11272168B2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WO2019076314A1 (en)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85006A1 (zh)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显示模组
US11287669B2 (en) Integrated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628467B (zh) 立體顯示裝置
US6727866B2 (en) Parallax barrier typ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20190018254A1 (en) Lens Type Display for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US20180373053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TWI531842B (zh) 顯示裝置
EP3198191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directional control of the output, and a backlight for such a display device
JP2013195536A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回路
WO2016015414A1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