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5188B -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5188B
TWI625188B TW105114309A TW105114309A TWI625188B TW I625188 B TWI625188 B TW I625188B TW 105114309 A TW105114309 A TW 105114309A TW 105114309 A TW105114309 A TW 105114309A TW I625188 B TWI625188 B TW I6251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ip
tool holder
sensor
tool
s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4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9559A (zh
Inventor
洪慈欣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4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518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9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9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188B/zh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開凹機用以裁切鋼帶。鋼帶包含前、後鋼帶。開凹機包含第一刀座、第二刀座、寬度調整裝置、第一前感測器、第二前感測器、第一後感測器、第二後感測器及控制裝置。第一刀座包含第一刀具裝置,第二刀座包含第二刀具裝置。鋼帶之第一側及第二側分別位於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上。寬度調整裝置可調整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間距離。第一前感測器與第一後感測器設於第一刀座,分別感測前鋼帶與後鋼帶之第一側位置。第二前感測器與第二後感測器設於第二刀座,分別感測前鋼帶與後鋼帶之第二側位置。控制裝置電連接第一刀座、第二刀座及寬度調整裝置。

Description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依據前、後鋼帶的寬度來決定開凹位置及數量的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在鋼帶的連續產線中,開凹機設備係配置於銲接機之後。在前、後鋼帶相互銲接完成後,由於前、後鋼帶的寬度不同而會在銲接邊緣處產生尖端或缺陷,而此尖端或缺陷會造成產線設備中的輥面刮傷,甚至導致鋼帶斷帶。因此,開凹機可用於切除前、後鋼帶之間的銲道缺陷,以避免前述問題。
然而,前、後鋼帶的寬度限制以及開凹機本身刀具形狀均會影響鋼帶的開凹位置,故如何因應前、後鋼帶的寬度不同而控制開凹機之開凹位置及開凹方式,已成為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欲努力的目標。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其可依據前、後鋼帶的寬度來決定開凹位置及數量。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開凹機。此開凹機適用以裁切一鋼帶。其中,鋼帶包含前鋼帶以及後鋼帶,且前鋼帶係透過銲道與後鋼帶互相連接。開凹機包含第一刀座、第二刀座、寬度調整裝置、第一前感測器、第二前感測器、第一後感測器、第二後感測器以及控制裝置。第一刀座包含第一刀具裝置,其中鋼帶之第一側係位於第一刀座上。第二刀座相對第一刀座,且包含第二刀具裝置。其中,鋼帶之相對第一側之第二側係位於第二刀座上。寬度調整裝置連接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且配置以調整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間的距離。第一前感測器設置在第一刀座上,且第一前感測器配置以感測前鋼帶之第一側的位置。第二前感測器設置在第二刀座上,且第二前感測器配置以感測前鋼帶之第二側的位置。第一後感測器設置在第一刀座上,且第一後感測器配置以感測後鋼帶之第一側的位置。第二後感測器設置在第二刀座上,且第二後感測器配置以感測後鋼帶之第二側的位置。控制裝置電性連接第一刀座、第二刀座以及寬度調整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前感測器位於第一刀座靠近前鋼帶之前側。第二前感測器位於第二刀座靠近前鋼帶之前側。第一後感測器位於第一刀座靠近後鋼帶之前側。第二後感測器位於第二刀座靠近後鋼帶之前側。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上述之開凹機更包含第一前極限感測器、第二前極限感測器、第一後極限感測器以及第二後極限感測器。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一刀座遠離前鋼帶之後側。第二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二刀座遠離前鋼帶 之後側。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一刀座遠離後鋼帶之後側。第二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二刀座遠離後鋼帶之後側。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之寬度調整裝置包含位置偵測器。位置偵測器係配置以偵測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行走距離。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開凹機更包含廢料收集台車。此廢料收集台車係設於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下方。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種用以控制前述之開凹機之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鋼帶放置於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上。利用控制裝置控制寬度調整裝置,以驅動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分別向鋼帶之第一側及第二側移動,直到第一前感測器與第二前感測器共同感測到一前鋼帶感測訊號及/或第一後感測器與第二後感測器共同感測到一後鋼帶感測訊號。利用控制裝置根據前鋼帶感測訊號及/或後鋼帶感測訊號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以驅動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移動一預設距離。於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移動預設距離後,利用控制裝置控制第一刀具裝置與第二刀具裝置切除鋼帶靠近第一側與第二側之一部分。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於利用控制裝置控制寬度調整裝置之前,更包含進行一判斷步驟。此判斷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利用控制裝置計算前鋼帶之寬度與後鋼帶之寬度的差值。利用控制裝置比較差值與第一刀具裝置及第二刀具裝置之刀徑。其中,若差值小於刀徑,則控制裝置係控制第一刀具裝 置與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鋼帶之銲道的位置切除鋼帶靠近第一側與第二側之一部分。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於利用控制裝置控制寬度調整裝置之前,更包含進行一判斷步驟。此判斷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利用控制裝置計算前鋼帶之寬度與後鋼帶之寬度的差值。利用控制裝置比較差值與第一刀具裝置及第二刀具裝置之刀徑。其中,若差值大於刀徑,控制裝置先控制第一刀具裝置與第二刀具裝置切除前鋼帶與後鋼帶之寬度較寬之其中一者的兩側位置之一部分。在切除前鋼帶與後鋼帶中之寬度較寬之一者的兩側位置之一部分後,控制裝置控制第一刀具裝置與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鋼帶之銲道的位置切除鋼帶靠近第一側與第二側之一部分。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上述之預設距離的計算方式如下:L=(|W1-W2|)/4,其中L代表預設距離,W1代表前鋼帶之寬度,W2代表後鋼帶之寬度。
依據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上述之開凹機更包含第一前極限感測器、第二前極限感測器、第一後極限感測器以及第二後極限感測器。其中,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一刀座遠離前鋼帶之後側,且第一前感測器位於第一刀座靠近前鋼帶之前側。第二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二刀座遠離前鋼帶之後側,且第二前感測器位於第二刀座靠近前鋼帶之前側。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一刀座遠離後鋼帶之後側,且第一後感測器位於第一刀座靠近後鋼帶之前側。第二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第二刀座遠離後鋼帶之後側,且第二後感測器位於第二刀座 靠近後鋼帶之前側。其中,在利用控制裝置控制寬度調整裝置時,若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與第二前極限感測器之其中一者感測到前鋼帶及/或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與第二後極限感測器感測到後鋼帶,控制裝置則停止操控寬度調整裝置、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
由上述可知,運用本發明之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可依據前、後鋼帶的寬度差而自行選擇單開凹加工模式或雙開凹加工模式。藉此,可有效且快速地切除前、後鋼帶之間的銲道缺陷,並減少鋼帶斷帶的發生機率,進而提升加工品質及產能。
100‧‧‧開凹機
110‧‧‧第一刀座
111‧‧‧第一刀具裝置
120‧‧‧第二刀座
121‧‧‧第二刀具裝置
130‧‧‧寬度調整裝置
131‧‧‧位置偵測器
140‧‧‧第一前感測器
150‧‧‧第二前感測器
160‧‧‧第一後感測器
170‧‧‧第二後感測器
180‧‧‧控制裝置
190‧‧‧廢料收集台車
200‧‧‧鋼帶
200a‧‧‧第一側
200b‧‧‧第二側
201‧‧‧前鋼帶
202‧‧‧後鋼帶
203‧‧‧銲道
310‧‧‧第一前極限感測器
320‧‧‧第二前極限感測器
330‧‧‧第一後極限感測器
340‧‧‧第二後極限感測器
D1‧‧‧產線方向
M1‧‧‧移動方向
M2‧‧‧移動方向
L‧‧‧預設距離
為了更完整了解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參照結合所附圖式所做之下列描述,其中:〔圖1〕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裝置示意圖;〔圖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局部俯視圖;〔圖3A〕至〔圖3D〕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控制流程示意圖;以及〔圖4A〕至〔圖4B〕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控制流程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前」、「後」、「前側」、「後側」、「產線方向」、「移動方向」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僅係用以說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圖1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裝置示意圖,圖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之局部俯視圖。欲陳明者,為清楚表示第一刀座與第二刀座的特徵,圖2已省略開凹機之部分元件。本實施方式之開凹機100主要可用以裁切鋼帶200。在本實施例中,鋼帶200包含前鋼帶201以及後鋼帶202,且前鋼帶201係透過銲道203與後鋼帶202互相連接。欲陳明者,本實施方式所述之「前」鋼帶與「後」鋼帶係依據產線方向的先後順序而定。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開凹機100包含第一刀座110、第二刀座120、寬度調整裝置130、第一前感測器140、第二前感測器150、第一後感測器160、第二後感測器170以及控制裝置180。其中,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係相對設置,且鋼帶200係承載於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上。在本實施例中,鋼帶200具有相對的第一側200a及第二側200b,第一側200a係位於第一刀座110上,且第二側200b係位於第二刀座120上。如圖1所示,第一刀座110包含第一刀具裝置111,第二刀座120包含第二刀具裝置121。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具裝置121主要係配置以分別裁切鋼帶200靠近第一側200a 與第二側200b之一部分。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寬度調整裝置130連接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寬度調整裝置130主要是配置以調整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間的距離。在一實施例中,寬度調整裝置130可為兩個油壓裝置分別連接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並可分別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至鋼帶200之欲裁切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調整裝置130可包含位置偵測器(position detector)131,此位置偵測器131主要是配置以偵測並計算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行走距離。
如圖1所示,控制裝置180電性連接第一刀座110、第二刀座120以及寬度調整裝置130。控制裝置180主要可用來驅動第一刀座110上的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座120上的第二刀具裝置121,以裁切鋼帶200。此外,控制裝置180亦可操控寬度調整裝置130,以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分別朝鋼帶200之第一側200a及第二側200b移動。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第一前感測器140、第二前感測器150、第一後感測器160及第二後感測器170主要是用來感測前鋼帶201與後鋼帶202的位置,以作為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來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的依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前感測器140與第一後感測器160係沿著平行於產線方向D1設置在第一刀座110之兩側,用以分別感測前鋼帶201與後鋼帶202之第一側200a的位置。第二前感測器150與第二後感測器170係沿著平行於產線方向D1設置 在第二刀座120之兩側,用以分別感測前鋼帶201與後鋼帶202之第二側200b的位置。
在第一前感測器140與第二前感測器150共同感測到一前鋼帶感測訊號、及/或第一後感測器160與第二後感測器170共同感測到一後鋼帶感測訊號後,控制裝置180將根據前鋼帶感測訊號與後鋼帶感測訊號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以進一步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至預設裁切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前感測器140、第二前感測器150、第一後感測器160及第二後感測器170可為光電式感測器(photo sensor)。其中,光電式感測器內建有光源電路,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朝向鋼帶200移動時,光電式感測器可利用其內的光發射器根據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光量強度來判斷鋼帶200的有無。
在一實施例中,開凹機100更包含第一前極限感測器310、第二前極限感測器320、第一後極限感測器330以及第二後極限感測器340。如圖2所示,第一前極限感測器310與第一前感測器140係沿著第一刀座110的移動方向M1分別設置於第一刀座110的後側與前側。第一後極限感測器330與第一後感測器160同樣係沿著第一刀座110的移動方向M1分別設置於第一刀座110的後側與前側。欲陳明者,在此所指之第一刀座110的「前側」係指第一刀座110靠近鋼帶200之一側,且第一刀座110的「後側」則係指第一刀座110遠離鋼帶200之一側。
此外,第二前極限感測器320與第二前感測器150 係沿著第二刀座120的移動方向M2分別設置於第二刀座120的後側與前側。第二後極限感測器340與第二後感測器170同樣係沿著第二刀座120的移動方向M2分別設置於第二刀座120的後側與前側。欲陳明者,在此所指之第二刀座120的「前側」係指第二刀座120靠近鋼帶200之一側,「後側」則係指第二刀座120遠離鋼帶200之一側。
第一前極限感測器310、第二前極限感測器320、第一後極限感測器330以及第二後極限感測器340主要是用來感測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的移動位置,以避免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超過極限位置。進一步而言,當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相對移動時,若第一前極限感測器310與第二前極限感測器320之其中一者感測到前鋼帶201、及/或第一後極限感測器330與第二後極限感測器340之其中一者感測到後鋼帶202,控制裝置180則停止操控寬度調整裝置130、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前極限感測器310、第二前極限感測器320、第一後極限感測器330以及第二後極限感測器340同樣可為光電式感測器。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方式之開凹機100更包含廢料收集台車190。廢料收集台車190係設置在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的下方,且係配置以承接所切除之部分鋼帶200廢材。
欲陳明者,在本實施例之開凹機100係根據前、後鋼帶之寬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控制方式。在本實施例中,開 凹機100之控制裝置180在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來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之前,可先進行一判斷步驟。在一例子中,判斷步驟更包含以下步驟。首先,利用控制裝置180計算前鋼帶201之寬度與後鋼帶202之寬度的差值。接著,利用控制裝置180比較所計算出之差值以及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具裝置121之刀徑。其中,若前鋼帶201之寬度與後鋼帶202之寬度的差值小於刀徑時,則開凹機100係採取單開凹加工之控制模式。反之,若前鋼帶201之寬度與後鋼帶202之寬度的差值大於刀徑時,則開凹機100則採取雙開凹加工之控制模式。
請同時參照圖1、圖2及圖3A至圖3D,其中圖3A至圖3D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控制流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之控制方法係使用如圖1及圖2所示之開凹機100,來進行單開凹加工之控制方法。欲陳明者,本實施例係以前鋼帶201之寬度較窄、後鋼帶202之寬度較寬之鋼帶200為例說明。在單開凹加工之控制流程中,如圖3A所示,可先將鋼帶200輸送到其銲道203正對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中心的位置。接著,利用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從一初始位置往鋼帶200的方向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後鋼帶202之寬度較前鋼帶201寬度寬,故控制裝置180係以寬度較窄之前鋼帶201為依據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
如圖3B所示,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往 鋼帶200的方向移動,直到第一前感測器140與第二前感測器150感測到前鋼帶201之相對二側邊,而對應產生前鋼帶感測訊號時,控制裝置180則開始記錄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行徑距離。如圖3C所示,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一預設距離L後,控制裝置180則控制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具裝置121切除鋼帶200靠近第一側200a與第二側200b之一部分。於切除鋼帶200靠近第一側200a與第二側200b之一部分後,如圖3D所示,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返回初始位置。
欲陳明者,前述之單開凹加工控制方法之實施例係以前鋼帶201之寬度較窄、後鋼帶202之寬度較寬之鋼帶200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亦可應用於前鋼帶之寬度較寬、後鋼帶之寬度較窄之鋼帶。而且,控制裝置180同樣係以寬度較窄之後鋼帶為依據,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直到第一後感測器160與第二後感測器170感測到後鋼帶之相對二側邊,而產生後鋼帶感測訊號為止。後續的控制程序與前述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請同時參照圖1、圖2、圖4A及圖4B,其中圖4A及圖4B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種開凹機之控制流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之控制方法係使用如圖1及圖2所示之開凹機100,來進行雙開凹加工之控制方法。欲陳明者,本實施例係以前鋼帶201之寬度較窄、後鋼帶202之寬度較寬之鋼帶200為例說明。在雙開凹加工控制流程中,如圖4A所示, 可先將鋼帶200輸送到較寬之後鋼帶202靠近銲道203的部分對準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中心的位置。接著,利用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從一初始位置往鋼帶200的方向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180將先以寬度較寬之後鋼帶202為依據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
請繼續參照圖4A,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往鋼帶200的方向移動,直到第一後感測器160與第二後感測器170感測到後鋼帶202之相對二側邊,而對應產生後鋼帶感測訊號時,控制裝置180則開始記錄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行徑距離。如圖4A所示,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一預設距離L後,控制裝置180則控制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具裝置121切除後鋼帶202靠近兩側位置之一部分,以完成第一道開凹程序。
於完成第一道開凹程序後,開凹機100接著進行第二道開凹程序。如圖4B所示,將鋼帶200輸送到其銲道203正對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中心的位置。接著,利用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繼續往鋼帶200的方向移動。於第二道開凹程序中,控制裝置180將係以寬度較窄之前鋼帶201為依據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如圖4B所示,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往鋼帶200的方向移動,直到第一前感測器140與第二前感測器150感測到前鋼帶201之相對二側邊,而對應產生前鋼帶感測訊號時,控制裝置180則 開始記錄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之行徑距離。當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移動一預設距離L後,控制裝置180則控制第一刀具裝置111與第二刀具裝置121切除鋼帶200靠近第一側200a與第二側200b之一部分,以完成第二道開凹程序。在完成第二道開凹程序後,控制裝置180控制寬度調整裝置130驅動第一刀座110與第二刀座120返回初始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預設距離L的計算方式如下:預設距離L=(|W1-W2|)/4。其中,W1代表前鋼帶201之寬度,W2代表後鋼帶202之寬度。藉此,根據前鋼帶201與後鋼帶202的寬度來計算預設距離L的方式,可有效地切除前鋼帶201與後鋼帶202之間的銲道203的尖端,進而消除銲道203邊緣之缺陷。
欲陳明者,前述之雙開凹加工控制方法之實施例係以前鋼帶201之寬度較窄、後鋼帶202之寬度較寬之鋼帶200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亦可應用於前鋼帶之寬度較寬、後鋼帶之寬度較窄之鋼帶。而且,控制裝置180同樣係先以寬度較寬之前鋼帶為依據,來完成第一道開凹程序。然後,再以寬度較窄之後鋼帶為依據來完成第二道開凹程序。第一道開凹程序、第二道開凹程序以及後續的控制程序與前述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由上述本發明實施方式可知,運用本發明之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可依據前、後鋼帶的寬度差而自行選擇單開凹加工模式或雙開凹加工模式。藉此,可有效且快速地切除前、後鋼帶之間的銲道缺陷,並減少鋼帶斷帶的發生機率,進而提 升加工品質及產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8)

  1. 一種開凹機,適用以裁切一鋼帶,其中該鋼帶包含一前鋼帶以及一後鋼帶,且該前鋼帶係透過一銲道與該後鋼帶互相連接,其中該開凹機包含:一第一刀座,包含一第一刀具裝置,其中該鋼帶之一第一側係位於該第一刀座上;一第二刀座,相對該第一刀座,且包含一第二刀具裝置,其中該鋼帶之相對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係位於該第二刀座上;一寬度調整裝置,連接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且配置以調整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之間的距離;一第一前感測器,設置在該第一刀座上,配置以感測該前鋼帶之該第一側的位置;一第二前感測器,設置在該第二刀座上,配置以感測該前鋼帶之該第二側的位置;一第一後感測器,設置在該第一刀座上,配置以感測該後鋼帶之該第一側的位置;一第二後感測器,設置在該第二刀座上,配置以感測該後鋼帶之該第二側的位置;以及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刀座、該第二刀座以及該寬度調整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配置以進行一判斷步驟,該判斷步驟包含:利用該控制裝置計算該前鋼帶之寬度與該後鋼帶之寬度的一差值;以及 利用該控制裝置比較該差值與該第一刀具裝置及該第二刀具裝置之一刀徑;其中,若該差值小於該刀徑,則該控制裝置係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該鋼帶之該銲道的位置切除該鋼帶靠近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該部分;其中,若該差值大於該刀徑,該控制裝置先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切除該前鋼帶與該後鋼帶之寬度較寬之其中一者的兩側位置之一部分後,該控制裝置接著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該鋼帶之該銲道的位置切除該鋼帶靠近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該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凹機,其中該第一前感測器位於該第一刀座靠近該前鋼帶之前側;該第二前感測器位於該第二刀座靠近該前鋼帶之前側;該第一後感測器位於該第一刀座靠近該後鋼帶之前側;以及該第二後感測器位於該第二刀座靠近該後鋼帶之前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開凹機,更包含:一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刀座遠離該前鋼帶之後側; 一第二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二刀座遠離該前鋼帶之後側;一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刀座遠離該後鋼帶之後側;以及一第二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二刀座遠離該後鋼帶之後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凹機,其中該寬度調整裝置包含一位置偵測器,配置以偵測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之行走距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凹機,更包含一廢料收集台車,設於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之下方。
  6. 一種開凹機之控制方法,包含:提供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開凹機;將該鋼帶放置於該開凹機之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上;利用該控制裝置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以驅動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分別向該鋼帶之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移動,直到該第一前感測器與該第二前感測器共同感測到一前鋼帶感測訊號及/或該第一後感測器與該第二後感測器共同感測到一後鋼帶感測訊號;利用該控制裝置根據該前鋼帶感測訊號及/或該後鋼帶 感測訊號來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以驅動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移動一預設距離;以及於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移動該預設距離後,利用該控制裝置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切除該鋼帶靠近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一部分;其中,於利用該控制裝置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之前,更包含進行一判斷步驟,該判斷步驟包含:利用該控制裝置計算該前鋼帶之寬度與該後鋼帶之寬度的一差值;以及利用該控制裝置比較該差值與該第一刀具裝置及該第二刀具裝置之一刀徑;其中,若該差值小於該刀徑,則該控制裝置係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該鋼帶之該銲道的位置切除該鋼帶靠近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該部分;其中,若該差值大於該刀徑,該控制裝置先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切除該前鋼帶與該後鋼帶之寬度較寬之其中一者的兩側位置之一部分後,該控制裝置接著控制該第一刀具裝置與該第二刀具裝置從正對該鋼帶之該銲道的位置切除該鋼帶靠近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該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預設距離的計算方式如下:L=(|W1-W2|)/4,其中L 代表該預設距離,W1代表該前鋼帶之寬度,W2代表該後鋼帶之寬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開凹機,更包含:一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刀座遠離該前鋼帶之後側,且該第一前感測器位於該第一刀座靠近該前鋼帶之前側;一第二前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二刀座遠離該前鋼帶之後側,且該第二前感測器位於該第二刀座靠近該前鋼帶之前側;一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刀座遠離該後鋼帶之後側,且該第一後感測器位於該第一刀座靠近該後鋼帶之前側;以及一第二後極限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二刀座遠離該後鋼帶之後側,且該第二後感測器位於該第二刀座靠近該後鋼帶之前側;其中在利用該控制裝置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時,若該第一前極限感測器與該第二前極限感測器之其中一者感測到該前鋼帶及/或該第一後極限感測器與該第二後極限感測器感測到該後鋼帶,該控制裝置則停止操控該寬度調整裝置、該第一刀座與該第二刀座。
TW105114309A 2016-05-09 2016-05-09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TWI625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4309A TWI625188B (zh) 2016-05-09 2016-05-09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4309A TWI625188B (zh) 2016-05-09 2016-05-09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9559A TW201739559A (zh) 2017-11-16
TWI625188B true TWI625188B (zh) 2018-06-01

Family

ID=6102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4309A TWI625188B (zh) 2016-05-09 2016-05-09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51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5387A (ja) * 1983-11-25 1985-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ザ−ビ−ムによる鋼板切り込み方法
US4597521A (en) * 1985-02-20 1986-07-01 Wean United, Inc. Rotary notcher for a joined metallic strip
CN101557902A (zh) * 2006-09-22 2009-10-14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焊接连接金属板带的装置
WO2010052339A1 (en) * 2008-11-10 2010-05-14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Welding system of metal strip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15387A (ja) * 1983-11-25 1985-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ザ−ビ−ムによる鋼板切り込み方法
US4597521A (en) * 1985-02-20 1986-07-01 Wean United, Inc. Rotary notcher for a joined metallic strip
CN101557902A (zh) * 2006-09-22 2009-10-14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焊接连接金属板带的装置
WO2010052339A1 (en) * 2008-11-10 2010-05-14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Welding system of metal strips
CN102209604A (zh) * 2008-11-10 2011-10-05 丹尼尔和科菲森梅克尼齐有限公司 金属带的焊接***
EP2355952B1 (en) * 2008-11-10 2013-01-02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Welding system of metal strips and welding proces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9559A (zh)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3144B1 (ko) 연속적으로 생산되는 유리 시트로부터 유리 패인을절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667498B2 (ja) 鋼板の曲げ加工装置、曲げ加工方法、曲げ加工プログラム
JP4883429B2 (ja) Uoe鋼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15000119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laser welding bead
ES2402700T3 (es) Sistema de soldeo de tiras de metal y proceso de soldeo de las mismas
CA2913449C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timber
CN106537137B (zh) 超声波探伤装置及超声波探伤方法
KR101986333B1 (ko) 하이브리드 방식의 선인장 후가공 텐션 oled 마스크 제조방법
TWI713763B (zh) 焊接鋼管的對接部的形狀檢測方法及使用其之焊接鋼管的品質管理方法以及裝置
TWI625188B (zh) 開凹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339729A1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absorbent sanitary articles, related production line and computer-program product
CA2088183C (en) System for trimming continuously moving metal strip
JP5729235B2 (ja) 溶接ビード欠陥検出装置及び溶接ビード欠陥検出方法
JP4187818B2 (ja) 溶接状態の検査方法
JP2013132646A (ja) レーザ切断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6742030B2 (ja) ワーク高さ測定装置を具えた両頭フライス装置
KR101528045B1 (ko) 압연 스트립용 용접기 제어방법
ES2380508T3 (es) Máquina herramienta
US20090321491A1 (en) Edge Detection System
JP6617740B2 (ja) 帯状板体の切欠き方法及び切欠き装置
JP2018054478A (ja) ツイスト電線のピッチ測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線ツイスト装置
CA2341058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length, thickness width and/or surface evenness, of at least one sheet
JPH11309585A (ja) シーム溶接装置
KR100737680B1 (ko) 실링비드 및 본 용접의 동시수행이 가능한 자동용접장치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용접방법
US2018016978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str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