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8860B -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8860B
TWI598860B TW105139132A TW105139132A TWI598860B TW I598860 B TWI598860 B TW I598860B TW 105139132 A TW105139132 A TW 105139132A TW 105139132 A TW105139132 A TW 105139132A TW I598860 B TWI598860 B TW I5988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axis
strain
electronic device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0297A (zh
Inventor
張家駿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9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8860B/zh
Priority to CN201710058728.3A priority patent/CN10681485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8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0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02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Description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彎折偵測方法,尤指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現今各式行動裝置如智慧手機等電子裝置已經高度普及,為提高可攜性之目地,行動裝置的設計傾向於輕、薄、短、小,但為了便於操作與便於閱覽畫面,往往又希望有較大的螢幕,這兩個矛盾的需求之下,可撓式顯示幕的技術因應而生,採用了可撓式顯示幕的電子裝置,可讓行動裝置同時實現方便攜帶與大螢幕顯示的需求。
一旦電子裝置的顯示幕具有可撓的特性,此特性將使得電子裝置的操作方式具有超越傳統電子裝置的發展潛力。傳統智慧型的電子裝置在輸入與控制上主要依靠觸控面板,達成平移、選取、放大、縮小、旋轉等顯示指令的控制操作,若是加入彎折顯示幕做為控制操作的方式,將會使得電子裝置的操作方式更為直覺與便利。
此種新穎的可撓式顯示幕靠著多種手勢態樣來產生相對應且獨特之顯示指令,為達此功效與目的,則需要較良好的判斷模式來輔助完成,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以達到上述目的。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能具有良好的判斷模式來判斷可撓式顯示幕的多種手勢態樣,藉以成為明確的顯示指令,令使用者以最直覺的方式操控可撓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可撓式電子裝置係包含可撓式顯示幕、複數個感應器、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以及手勢對應模組。
複數個感應器係分佈設置於可撓式顯示幕,每一個感應器用以感應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彎折資訊。手勢對應模組 將彎折資訊中之資訊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進一步,如前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可撓式電子裝置更包含彎折資料轉換模組,細述係每一個感應器係偵測所在可撓式顯示幕位置之彎折資料,彎折資料轉換模組再將每一個感應器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
感應器係可採用三軸應變規,三軸應變規包含共面且以45度夾角展開之第一應變規、第二應變規、以及第三應變規,分別量測第一軸應變量、第二軸應變量、以及第三軸應變量,所述之彎折資料就是包含第一軸應變量、第二軸應變量、以及第三軸應變量。彎折資料轉換模組係根據莫耳圓理論(Mohr’s circle) ,將第一軸應變量、第二軸應變量、以及第三軸應變量轉換為第一主應變值、第二主應變值、以及主應變方向,其中第一主應變值係與第二主應變值正交。
彎折資料轉換模組再將第一主應變值與第二主應變值轉換為彎折強度,及將主應變方向轉換為彎折軸向。進一步說明,彎折資料轉換模組係將第一主應變值與第二主應變值虛擬化(virtualization)為彎折強度,及將主應變方向虛擬化為彎折軸向,其中彎折強度與第一主應變值、第二主應變值正相關,彎折軸向與主應變方向正交。
在一個實施例中,依照可撓式顯示幕之撓曲集積度係可分佈有至少一擬節點(node),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以加權平均統合為擬節點彎折量,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並將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其中,所述加權之權值係與擬節點與感應器之距離為正相關,則擬節點彎折量以及彎折軸向角度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手勢對應模組係將擬節點彎折量以及彎折軸向角度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產生明確的手勢態樣。
再另一個實施例中,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統合為統整彎折量,彎折資訊統析模組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依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並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平面座標位置依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統整偏移量,則統整彎折量、彎折軸向角度、以及統整偏移量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手勢對應模組係將統整彎折量、彎折軸向角度、以及統整偏移量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產生明確的手勢態樣。
本發明也係一種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可撓式顯示幕、以及分佈設置於可撓式顯示幕之複數個感應器,彎折偵測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一:藉由每一個感應器感應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
步驟二: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彎折資訊;以及
步驟三:比對彎折資訊中之資訊以及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其中,步驟一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步驟一之1:藉由每一個感應器偵測所在可撓式顯示幕位置之彎折資料;以及步驟一之2:將每一個感應器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
進一步說明,感應器係可採用三軸應變規,所述之彎折資料係包含第一軸應變量、第二軸應變量、以及第三軸應變量,步驟一之2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將第一軸應變量、第二軸應變量、以及第三軸應變量轉換為第一主應變值、第二主應變值、以及主應變方向,其中第一主應變值係與第二主應變值正交;接續,再將第一主應變值與第二主應變值轉換為彎折強度,及將主應變方向轉換為彎折軸向。
配合前述第一個實施例,步驟二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依照可撓式顯示幕之撓曲集積度分佈有至少一擬節點;將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以加權平均統合為擬節點彎折量,並將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其中所述加權之權值係與擬節點與感應器之距離為正相關,則擬節點彎折量以及彎折軸向角度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後續係將擬節點彎折量以及彎折軸向角度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產生明確的手勢態樣。
配合前述第二個實施例,步驟二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統合為統整彎折量,也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依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並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平面座標位置依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統整偏移量,統整彎折量、彎折軸向角度、以及統整偏移量則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後續係將統整彎折量、彎折軸向角度、以及統整偏移量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產生明確的手勢態樣。
因此,利用本發明所提供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藉由彎折資訊統析模組對於多個感應器的判斷,再利用手勢對應模組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藉此能具有良好的判斷模式來判斷可撓式顯示幕的多種手勢態樣,以成為明確的顯示指令,令使用者以最直覺的方式操控可撓式電子裝置。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圖1A以及圖1B,兩圖皆為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10接受手勢態樣之示意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10以及彎折偵測方法,可撓式電子裝置10具有可撓式顯示幕30,能夠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如圖1A例中可見到內凹10a的手勢態樣,並由圖1B例中可見到外扳10b的手勢態樣,內凹10a的手勢態樣產生了畫面內容放大的顯示指令,而外扳10b的手勢態樣產生了畫面內容縮小的顯示指令。本實施例僅為簡潔說明而舉兩種手勢態樣的實例,實務上,可利用更多的手勢態樣來產生更多的顯示指令。
進一步參閱圖2,圖2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10中配置感應器32之示意圖。可撓式電子裝置10除了前述的可撓式顯示幕30之外,還包含複數個感應器32,係分佈設置於可撓式顯示幕30,每一個感應器32用以感應可撓式顯示幕30之彎折以產生彎折資料,再藉由彎折資料產生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
再進一步參閱圖3,圖3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10之功能方塊圖。可撓式電子裝置10除了圖1由外觀可見之可撓式顯示幕30,圖2所述之感應器32之外,進一步還包含彎折資料轉換模組34、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手勢對應模組36、以及儲存裝置38。
前述的每一個感應器32係偵測所在可撓式顯示幕30位置之彎折資料,彎折資料轉換模組34再將每一個感應器32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係統合該等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以成為彎折資訊。
儲存裝置38中預先儲存很多閾值,這些閾值所限定的多種範圍會對應出多種的手勢態樣。手勢對應模組36將彎折資訊中之資訊,如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的數值,分別比對在儲存裝置38中所預儲相對應之閾值,藉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後續,可撓式電子裝置10會根據所判定之手勢態樣來產生顯示指令,就如圖1A、圖1B所述例一般。
圖3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10架構運作之概述,以下將針對細部運作清楚說明,請參閱圖4,圖4係本發明感應器32之說明圖。如前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10,其中感應器32可採用三軸應變規40,三軸應變規40包含共面且以45度夾角展開之第一應變規42、第二應變規44、以及第三應變規46,受彎折時實際上會如圖有一個最大彎折量ε max 以及與最大彎折量ε max 垂直的最小彎折量ε min ,第一應變規42與最大彎折量ε max 或最小彎折量ε min 其一的夾角為主應變方向θ。所述之彎折資料係包含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而第一應變規42、第二應變規44、以及第三應變規46即可分別量測出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彎折資料轉換模組34係根據莫耳圓理論(Mohr’s circle),將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轉換為第一主應變值ε 1 、第二主應變值ε 2 、以及主應變方向θ,第一主應變值ε 1 係與第二主應變值ε 2 正交。
根據莫耳圓理論,計算式如下,可得第一主應變值ε 1 = (ε a c ) /2+ / ; 也得第二主應變值ε 2 =(ε a c )/2- / ; 再得主應變方向θ = 。如此,彎折資料轉換模組34可由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求取第一主應變值ε 1 、第二主應變值ε 2 、以及主應變方向θ。
接著,彎折資料轉換模組34係將第一主應變值ε 1 與第二主應變值ε 2 虛擬化(virtualization) 轉換為彎折強度 C,及將主應變方向θ虛擬化轉換為彎折軸向α。其中彎折強度 C與第一主應變值ε 1 、第二主應變值ε 2 正相關,彎折軸向α與主應變方向θ正交。關於彎折強度 C與彎折軸向α計算式可如後,彎折強度 C=F(ε 1 2 );彎折軸向α=θ+
以下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所實施的方式可有兩種實施例,請參閱圖5,圖5係本發明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所實施第一實施例之示意說明圖。依照可撓式顯示幕30之撓曲集積度,係可於可撓式顯示幕30上虛擬分佈有至少一擬節點50,圖例中可撓式顯示幕30有三個擬節點50。
我們以右上圖塊中,右方那個擬節點50來舉例說明,此區域5002中有六個感應器32,六個感應器32的彎折強度分別為 C 1 C 2 C 3 C 4 C 5 C 6 ,六個感應器32的彎折軸向α分別為α 1 、α 2 、α 3 、α 4 、α 5 、α 6 ,跟擬節點50的距離分別為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將擬節點50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至少一特徵值,此特徵值包含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進一步解釋,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將擬節點50所在區域5002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以加權平均統合為擬節點彎折量 C m ,並且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將擬節點50所在區域5002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α以加權平均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α m 。其中所述加權之權值 W係與擬節點50與感應器32之距離 d為正相關,則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
配合圖例說明計算式,六個權值 W n =exp^(d n 2/2),n=1~6。所以,擬節點彎折量 C m= ( W 1C 1+ W 2C 2+ W 3C 3+ W 4C 4+ W 5C 5+ W 6C 6 )/( W 1+ W 2+ W 3+ W 4+ W 5+ W 6 ); 彎折軸向角度α m= ( W 1 α 1 + W 2 α 2 + W 3 α 3 + W 4 α 4 + W 5 α 5 + W 6 α 6 )/( W 1+ W 2+ W 3+ W 4+ W 5+ W 6 )。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就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後續,手勢對應模組36將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可以得到每一個擬節點50的結果狀態。
擬節點50的結果狀態可以藉由圖6來說明,手勢態樣可以藉由圖7來說明,請同時參閱圖6以及圖7,圖6係本發明擬節點50對應結果狀態之示意圖。圖6係本發明結果狀態對應手勢態樣之示意圖。儲存裝置38中預先儲存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的閾值如後,結果狀態0:除了結果狀態1~6的結果狀態,結果狀態1: 5> C m >0,結果狀態2: C m ≧10;α m >10,結果狀態3:0> C m >-5,結果狀態4: -5> C m >-10;10>α m >-10,結果狀態5: -5> C m >-10;30>α m >10,結果狀態6: -5> C m >-10;-10>α m >-30。
圖6中擬節點0的擬節點彎折量 C m 為10,彎折軸向角度α m 為14,比對上述閾值後,則對應出結果狀態為結果狀態2。圖6中擬節點1的擬節點彎折量 C m 為20,彎折軸向角度α m 為30,比對上述閾值後,則對應出結果狀態也為結果狀態2。圖6中擬節點2的擬節點彎折量 C m 為4,彎折軸向角度α m 為60,比對上述閾值後,則對應出結果狀態為結果狀態1。
接著看圖7說明,手勢態樣0,1~6所預儲對應擬節點的結果狀態如表中所示,如手勢態樣0對應擬節點0、擬節點1、擬節點2的結果狀態分別為2、1、1,手勢態樣1對應擬節點0、擬節點1、擬節點2的結果狀態分別為2、2、1,則圖6例擬節點彎折量 C m 與彎折軸向角度α m 所對應結果狀態為2、2、1,對應到圖7就為手勢態樣1了。而每種手勢態樣皆有原本對應的顯示指令,假如如圖1所述手勢態樣1就是內凹10a的手勢態樣,則後續就會產生了畫面內容放大的顯示指令。
請參閱圖8A、圖8B、圖8C,皆係本發明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所實施第二實施例,圖8A係感應器32配置之示意圖,圖8B係彎折後感應器32感應彎折強度與彎折軸向之示意圖,圖8C係統合彎折強度與彎折軸向之示意圖。如前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10,四個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分別為 C 11 C 12 C 21 C 22 ,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係計算四個彎折強度 C 11 C 12 C 21 C 22 的算術平均數,可統合為統整彎折量 C ,數學式可如下 C =( C 11+ C 12+ C 21+ C 22 )/4。
四個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分別為α 11 、α 12 、α 21 、α 22 ,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係將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分別依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加權後,再平均以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 α,數學式可如下 α= ( C 11 11 + C 12 12 + C 21 21 + C 22 22 )/( C 11+ C 12+ C 21+ C 22 )/4。
四個感應器32之平面座標位置分別為( X 11 , Y 11 )、( X 12 , Y 12 )、( X 21 , Y 21 )、( X 22 , Y 22 ),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係將每一個感應器32之平面座標位置,依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加權後,再平均以統合為統整偏移量S,數學式可如下 S= Sx= ( C 11 * X 11 + C 12 * X 12 + C 21 * X 21 + C 22 * X 22 )/( C 11+ C 12+ C 21+ C 22 )/4; Sy= ( C 11*Y 11+ C 12*Y 12+ C 21*Y 21+ C 22*Y 22 )/( C 11+ C 12+ C 21+ C 22 )/4。
最後,統整彎折量 C 、彎折軸向角度 α、以及統整偏移量S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其意義為最後能以一個統整的數值來代表每一個感應器32所統合的總結果。
後續,手勢對應模組36係將統整彎折量 C 、彎折軸向角度 α、以及統整偏移量S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請參閱圖9,圖9係本發明圖8實施例以閾值比對複數種手勢態樣之示意圖。假設有三種手勢態樣分別為: 手勢態樣1、手勢態樣2、手勢態樣3,其閾值如圖9所式分別為手勢態樣1: 5< C<8; 12<α<17; 3< S<6。手勢態樣2: 10< C<15; 5<α<10; 0< S<6。手勢態樣3: 5< C<10; 5<α<10; 10< S<15。藉此,只要圖8例統合出統整彎折量 C 、彎折軸向角度 α、以及統整偏移量S等彎折資訊,及能夠透過閾值的比對,找到落入範圍的手勢態樣,後續則可利用此手勢態樣產生顯示指令。
請參閱圖10,圖10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之流程圖。本發明也係一種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10中之彎折偵測方法,可撓式電子裝置10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可撓式電子裝置10包含可撓式顯示幕30以及分佈設置於可撓式顯示幕30之複數個感應器32,該彎折偵測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一:藉由每一個感應器32感應可撓式顯示幕30之彎折以產生彎折強度 C、以及彎折軸向α;進一步,步驟一細分以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一之1(S01):藉由每一個感應器32偵測所在可撓式顯示幕30位置之彎折資料;以及
步驟一之2(S02):將每一個感應器32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彎折強度 C、以及彎折軸向α。
接續步驟一,即步驟二:統合該等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S03),並統合該等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α(S04),以成為彎折資訊;以及
步驟三(S05):比對彎折資訊中之資訊以及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如前述之彎折偵測方法,其中感應器32係為三軸應變規40,三軸應變規40包含共面且以45度夾角展開之第一應變規42、第二應變規44、以及第三應變規46,分別量測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所述之彎折資料係包含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所以,步驟一之2進一步可包含下列步驟:將第一軸應變量ε a 、第二軸應變量ε b 、以及第三軸應變量ε c ,根據莫耳圓理論(Mohr’s circle),轉換為第一主應變值ε 1 、第二主應變值ε 2 、以及主應變方向θ,其中第一主應變值ε 1 係與第二主應變值ε 2 正交;接著,再將第一主應變值ε 1 與第二主應變值ε 2 轉換為彎折強度 C,及將主應變方向θ轉換為彎折軸向α。
進一步,將第一主應變值ε 1 與第二主應變值ε 2 虛擬化(virtualization)為彎折強度 C,及將主應變方向θ虛擬化為彎折軸向α,其中彎折強度 C與第一主應變值ε 1 、第二主應變值ε 2 正相關,彎折軸向α與主應變方向θ正交。
請參閱圖11,圖11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一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步驟二進一步可細述為包含下列步驟:(S10)依照可撓式顯示幕30之撓曲集積度係分佈有至少一擬節點50;(S11)將擬節點50所在區域5002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以加權平均統合為擬節點彎折量 C m ;(S12)並將擬節點50所在區域5002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α以加權平均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α m 。其中所述加權之權值 W係與擬節點50與感應器32之距離 d為正相關,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則後續如步驟三(S05),係將擬節點彎折量 C m 以及彎折軸向角度α m 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請參閱圖12,圖12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另一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如前述之彎折偵測方法,其中步驟二進一步可細述為包含下列步驟:(S21)將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統合為統整彎折量 C ,(S22)也將每一個感應器32之彎折軸向α依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彎折軸向角度 α,(S23)並將每一個感應器32之平面座標位置依感應器32之彎折強度 C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統整偏移量 S,統整彎折量 C 、彎折軸向角度 α、以及統整偏移量 S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則後續係將統整彎折量 C 、彎折軸向角度 α、以及統整偏移量 S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因此,利用本發明所提供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10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10中之彎折偵測方法,藉由彎折資訊統析模組35對於多個感應器32的判斷,再利用手勢對應模組36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藉此能具有良好的判斷模式來判斷可撓式顯示幕30的多種手勢態樣,以成為明確的顯示指令。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0a‧‧‧內凹
10b‧‧‧外扳
10‧‧‧可撓式電子裝置
30‧‧‧可撓式顯示幕
32‧‧‧感應器
34‧‧‧彎折資料轉換模組
35‧‧‧彎折資訊統析模組
36‧‧‧手勢對應模組
38‧‧‧儲存裝置
40‧‧‧三軸應變規
42‧‧‧第一應變規
44‧‧‧第二應變規
46‧‧‧第三應變規
ε max ‧‧‧最大彎折量
ε min ‧‧‧最小彎折量
ε a ‧‧‧第一軸應變量
ε b ‧‧‧第二軸應變量
ε c ‧‧‧第三軸應變量
θ‧‧‧主應變方向
50‧‧‧擬節點
5002‧‧‧區域
C11 C12 C21 C22 ‧‧‧四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
α 11 、α 12 、α 21 、α 22 ‧‧‧四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
C ‧‧‧統整彎折量
α‧‧‧彎折軸向角度
S‧‧‧統整偏移量
圖1A 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接受內凹手勢態樣之示意圖; 圖1B 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接受外扳手勢態樣之示意圖; 圖2 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中配置感應器之示意圖; 圖3 係本發明可撓式電子裝置之功能方塊圖; 圖4 係本發明感應器之說明圖; 圖5 係本發明彎折資訊統析模組所實施第一實施例之示意說明圖; 圖6 係本發明擬節點對應結果狀態之示意圖; 圖7 係本發明結果狀態對應手勢態樣之示意圖; 圖8A 係感應器配置之示意圖; 圖8B 係彎折後感應器感應彎折強度與彎折軸向之示意圖; 圖8C 係統合彎折強度與彎折軸向之示意圖; 圖9 係本發明圖8實施例以閾值比對複數種手勢態樣之示意圖; 圖10 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之流程圖; 圖11 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一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以及 圖12 係本發明彎折偵測方法另一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
10‧‧‧可撓式電子裝置
30‧‧‧可撓式顯示幕
32‧‧‧感應器
34‧‧‧彎折資料轉換模組
35‧‧‧彎折資訊統析模組
36‧‧‧手勢對應模組
38‧‧‧儲存裝置

Claims (13)

  1. 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該可撓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可撓式顯示幕;至少一擬節點,係分佈於該可撓式顯示幕;複數個感應器,係分佈設置於該可撓式顯示幕,每一個感應器用以感應該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一彎折強度、以及一彎折軸向;一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一彎折資訊;以及一手勢對應模組,將該彎折資訊中之資訊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其中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該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以加權平均統合為一擬節點彎折量,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該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一彎折軸向角度,其中該加權平均之一權值係與該擬節點與該感應器之距離為正相關,則該擬節點彎折量以及該彎折軸向角度係為該彎折資訊,該手勢對應模組係將該擬節點彎折量以及該彎折軸向角度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該可撓式電子裝置更包含一彎折資料轉換模組,每一個感應器係偵測所在該可撓式顯示幕位置之一彎折資料,該彎折資料轉換模組係將每一個感應器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該彎折強度、以及該彎折軸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應器係為一三軸應變規,該彎折資料係包含一第一軸應變量、一第二軸應變量、以及一第 三軸應變量,該彎折資料轉換模組係將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轉換為一第一主應變值、一第二主應變值、以及一主應變方向,該第一主應變值係與該第二主應變值正交,該彎折資料轉換模組再將該第一主應變值與該第二主應變值轉換為該彎折強度,及將該主應變方向轉換為該彎折軸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三軸應變規包含共面且以45度夾角展開之一第一應變規、一第二應變規、以及一第三應變規,分別量測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其中該彎折資料轉換模組根據莫耳圓理論(Mohr’s circle),由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以求取該第一主應變值、該第二主應變值、以及該主應變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彎折資料轉換模組係將該第一主應變值與該第二主應變值虛擬化(virtualization)為該彎折強度,及將該主應變方向虛擬化為該彎折軸向,其中該彎折強度與該第一主應變值、該第二主應變值正相關,該彎折軸向與該主應變方向正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撓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該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以及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至少一特徵值,該特徵值包含該擬節點彎折量及該彎折軸向角度。
  7. 一種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該可撓式電子裝置係包含:一可撓式顯示幕;複數個感應器,係分佈設置於該可撓式顯示幕,每一個感應器用以感應該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一彎折強度、以及一彎折軸向;一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 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一彎折資訊;以及一手勢對應模組,將該彎折資訊中之資訊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其中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統合為一統整彎折量,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依該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一彎折軸向角度,該彎折資訊統析模組係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平面座標位置依該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一統整偏移量,則該統整彎折量、該彎折軸向角度、以及該統整偏移量係為所述之彎折資訊,該手勢對應模組係將該統整彎折量、該彎折軸向角度、以及該統整偏移量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
  8. 一種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該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該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可撓式顯示幕以及分佈設置於該可撓式顯示幕之複數個感應器,其中該可撓式顯示幕分佈有至少一擬節點,該彎折偵測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步驟一:藉由每一個感應器感應該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一彎折強度、以及一彎折軸向;步驟二: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一彎折資訊,將該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以加權平均統合為一擬節點彎折量,並將該擬節點所在區域涵蓋之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加權平均統合為一彎折軸向角度,其中所述加權平均之一權值係與該擬節點與該感應器之距離為正相關,該擬節點彎折量以及該彎折軸向角度係為該彎折資訊,則後續係將該擬節點彎折量以及該彎折軸向角度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及 步驟三:比對該彎折資訊中之資訊以及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彎折偵測方法,其中該步驟一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步驟一之1:藉由每一個感應器偵測所在該可撓式顯示幕位置之彎折資料;以及步驟一之2:將每一個感應器所對應之彎折資料轉換為該彎折強度、以及該彎折軸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彎折偵測方法,其中該感應器係為一三軸應變規,所述之彎折資料係包含一第一軸應變量、一第二軸應變量、以及一第三軸應變量,其中步驟一之2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將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轉換為一第一主應變值、一第二主應變值、以及一主應變方向,該第一主應變值係與該第二主應變值正交;再將該第一主應變值與該第二主應變值轉換為該彎折強度,及將該主應變方向轉換為該彎折軸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彎折偵測方法,其中該三軸應變規包含共面且以45度夾角展開之一第一應變規、一第二應變規、以及一第三應變規,分別量測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其中該第一軸應變量、該第二軸應變量、以及該第三軸應變量,係根據莫耳圓理論(Mohr’s circle),以求取該第一主應變值、該第二主應變值、以及該主應變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彎折偵測方法,係將該第一主應變值與該第二主應變值虛擬化(virtualization)為該彎折強度,及將該主應變方向虛擬化為該彎折軸向,其中該彎折強度與該第一主應變值、該第二主應變值正相關,該彎折軸向與該主應變方向正交。
  13. 一種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該可撓式電子裝置係接受複數種手勢態樣以分別產生相對應之顯示指令,該可撓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可撓式顯示幕以及分佈設置於該可撓式顯示幕之複數個感應器,該彎折偵測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步驟一:藉由每一個感應器感應該可撓式顯示幕之彎折以產生一彎折強度、以及一彎折軸向;步驟二: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強度,並統合該等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以成為一彎折資訊,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強度統合為一統整彎折量,也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彎折軸向依該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一彎折軸向角度,並將每一個感應器之平面座標位置依該感應器之彎折強度加權再平均以統合為一統整偏移量,該統整彎折量、該彎折軸向角度、以及該統整偏移量係為該彎折資訊,則後續係將該統整彎折量、該彎折軸向角度、以及該統整偏移量分別比對相對應之閾值;以及步驟三:比對該彎折資訊中之資訊以及相對應之閾值,以確定為多種預設之手勢態樣中之一種手勢態樣。
TW105139132A 2016-11-28 2016-11-28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TWI598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9132A TWI598860B (zh) 2016-11-28 2016-11-28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CN201710058728.3A CN106814857B (zh) 2016-11-28 2017-01-23 可挠式电子装置以及利用于可挠式电子装置中的弯折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9132A TWI598860B (zh) 2016-11-28 2016-11-28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8860B true TWI598860B (zh) 2017-09-11
TW201820297A TW201820297A (zh) 2018-06-01

Family

ID=5911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9132A TWI598860B (zh) 2016-11-28 2016-11-28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4857B (zh)
TW (1) TWI598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298B (zh) * 2018-04-26 2021-0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拍摄方法、柔性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054B (zh) * 2009-06-22 2011-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Mohr圆计算方法的应力求解器
JP2013105310A (ja) * 2011-11-14 2013-05-3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979034B (zh) * 2012-03-05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104588B1 (ko) * 2012-07-11 2020-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3594025A (zh) * 2013-09-30 2014-02-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器
CN105091833B (zh) * 2015-08-21 2018-01-16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弯曲检测方法及弯曲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4857A (zh) 2017-06-09
CN106814857B (zh) 2020-05-08
TW201820297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25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gesture thereof
JP5427240B2 (ja) 動き感知に基づくユーザ命令入力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KR102080896B1 (ko) 모바일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101860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hat enables canceling of screen rotation
US9223422B2 (en) Remote controll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84797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TWI419023B (zh) Use the touch device to control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ursor on the screen
TWI584157B (zh) 移動設備及求取移動設備姿態之方法
US20160299606A1 (en) User input processing device using limited number of magnetic field sensors
CN107682520A (zh) 用于变形效果和触觉效果的***和方法
TWI480768B (zh) 具調校功能之顯示方法與系統
US20110012927A1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JP201310531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1212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ulti-object touch handheld device with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JP20131053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525489B (zh) 觸控裝置、觸控系統及觸控方法
WO2014112132A1 (ja) 情報機器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TWI598860B (zh) 可撓式電子裝置以及利用於可撓式電子裝置中之彎折偵測方法
US20160018917A1 (en) Touch system, touch apparatus, and mobile device
US20160018924A1 (en) Touch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touch method
KR20130085094A (ko)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TWI289203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inger directing
CN104375697A (zh) 一种移动设备
CN104063046B (zh) 输入装置及切换输入方式的方法
CN103869959B (zh)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