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553B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9553B
TWI549553B TW104122542A TW104122542A TWI549553B TW I549553 B TWI549553 B TW I549553B TW 104122542 A TW104122542 A TW 104122542A TW 104122542 A TW104122542 A TW 104122542A TW I549553 B TWI549553 B TW I5495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client
serve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7359A (zh
Inventor
Kohji Osamura
Akinori Tsuruoka
Takeshi Shiomura
Original Assignee
Kamome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mome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Kamome Engineering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607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7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5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5Combined use of TCP and UDP protocols; selection criteria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通訊方法及通訊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實現裝置間之無縫連接的通訊方法及通訊系統。
隨著最近通訊網路之發達,從IP位址數之確保或安全性之確保等之觀點來看,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已經普及。搭載有NAT機能的路由器或伺服器,係轉換私人位址與全球位址,而中繼通訊。
又在行動終端中,不同位址空間之移動、或伴隨其而來的位址轉換,有時候會頻繁發生。具體而言,於行動終端中,從通訊之高速化及行動載波通訊時的負荷減輕等之觀點來看,行動終端會併用行動載波通訊與Wi-Fi通訊的情形越來越多。行動終端,係在Wi-Fi可通訊之區域中,連接至Wi-Fi基地台,在其以外之區域中,連接至行動載波通訊之基地台。又,行動終端有時候也會從Wi-Fi基地台,連接至其他Wi-Fi基地台。
另一方面,為了資料通訊之確實性與防止資料延遲發生,而有將TCP及UDP予以併用的系統(例如參 照專利文獻1。)。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系統中,係由中繼軟體從應用程式擷取TCP封包,轉換成UDP然後傳輸資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49905號公報
然而,以TCP連接來實現資料通訊時,有時候會有不良的情況。
例如NAT,伺服器裝置或客戶端裝置透過NAT機能而連接至通訊網路時,連接目標裝置的IP位址有時候會動態變更。因此,連接來源裝置會難以掌握連接目標裝置的IP位址,因此有會無法與連接目標裝置進行TCP連接的情形,或是TCP連接被切斷的情形。
又,具有可攜性的行動終端,例如在切換行動載波通訊與Wi-Fi通訊時,有時候,在其切換時序上TCP連接被切斷,導致資料遺失。除此以外,在使用者未預期的狀況下,有時候TCP連接會被切斷。
又,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系統,係對於資料通訊之確實性和防止資料延遲之發生是很有用,可是,並沒有辦法在具有可攜性之終端上實現無縫連接。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實現裝置間之無縫連接的通訊方法及通訊系統。
本發明的第1特徵係有關於一種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所使用的通訊方法。本發明的第1特徵所述之通訊方法中,客戶端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和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服務之通訊。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係具備: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由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並且把伺服器識別元與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之步驟;和一旦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 端手段及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第1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UDP連接,而向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之手段;和一旦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2節點而接收到連接請求,則向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UDP連接,而向第1節點,發送含有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之步驟;和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一旦從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接收到連接回應,則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Ack與連線識別元之步驟;和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並且,在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及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之步驟。
此處亦可還具備:由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和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第一TCP連接而將下行資料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並且,透過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的受領確認,發送至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步驟。
又亦可還具備:一旦客戶端裝置連接至第3 節點,則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第3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之步驟;和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在下行資料送訊後,沒有從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接收到受領確認時,則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取得客戶端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第3節點及第2節點的新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新的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
甚至亦可還具備:由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將下行資料予以加密,然後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和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將已被加密之下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步驟。
甚至亦可還具備: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將下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使得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之步驟;和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依序接收複數封包,若有未收訊之封包時,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列號碼,發送 至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以請求重送之步驟。
本發明的第2特徵係有關於一種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亦即,本發明的第2特徵所述之通訊系統中,客戶端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和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服務之通訊。本發明的第2特徵所述之通訊系統中,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一旦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與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建立了透過第1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後,透過UDP連接,而向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並從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接收含有對TCP連線之Ack和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Ack與連線識別元,以與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伺服 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位址管理裝置,把伺服器識別元與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在與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間,透過第1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一旦透過第2節點而接收到連接請求,則向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UDP連接,而向第1節點,發送含有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與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
此處亦可為,通訊伺服器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透過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通訊客戶端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透過第一TCP連接而將下行資料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並且,透過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的受領確認,發送至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
又亦可為,一旦客戶端裝置連接至第3節點,則通訊客戶端手段的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透過第3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令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通訊伺服器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在下行資料送訊後,沒有從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接 收到受領確認時,則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客戶端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一旦透過第3節點及第2節點的新的UDP連接成為可能,則透過新的UDP連接,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
甚至亦可為,伺服器裝置的UDP控制手段,係將下行資料予以加密,然後發送至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通訊客戶端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將已被加密之下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甚至亦可為,通訊伺服器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將下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使得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通訊客戶端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依序接收複數封包,若有未收訊之封包時,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列號碼,發送至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以請求重送。
本發明的第1特徵係有關於一種通訊方法,係屬於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連接至客戶端裝置的應用程式執行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所使用的通訊方法。本發明的第1特徵所述之通訊方法中,應用程式執行裝置係具 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客戶端裝置係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服務之通訊。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係具備: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由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並且把伺服器識別元與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之步驟;和一旦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第1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UDP連接,而向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之手段;和一旦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2節點而接收到連接請求,則向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UDP連接,而向第1節點,發送含有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之步驟;和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一旦從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 服器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接收到連接回應,則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Ack與連線識別元之步驟;和在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並且,在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及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之步驟。
本發明的第2特徵係有關於一種,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連接至客戶端裝置的應用程式執行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亦即本發明的第2特徵所述之通訊系統中,應用程式執行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客戶端裝置係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服務之通訊。本發明的第2特徵所述之通訊系統中,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位址管理裝置,把客戶端識別元與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一旦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與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建立了透過第1 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後,透過UDP連接,而向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並從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第1節點而接收含有對TCP連線之Ack和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Ack與連線識別元,以與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位址管理裝置,把伺服器識別元與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在與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間,透過第1節點及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一旦透過第2節點而接收到連接請求,則向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UDP連接,而向第1節點,發送含有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與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
藉此,本發明係可提供一種,實現裝置間之無縫連接的通訊方法及通訊系統。
1‧‧‧客戶端裝置
2‧‧‧伺服器裝置
3‧‧‧位址管理裝置
4‧‧‧節點
5‧‧‧通訊網路
8‧‧‧應用程式執行裝置
9‧‧‧通訊系統
110、210、310‧‧‧處理裝置
120、220、320‧‧‧記憶裝置
121‧‧‧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
130、230、330‧‧‧通訊控制裝置
140‧‧‧輸出入裝置
150‧‧‧通訊客戶端手段
151、251‧‧‧連接目標登錄手段
152、252‧‧‧TCP會談控制手段
153、253‧‧‧UDP控制手段
154、254‧‧‧加密手段
155、255‧‧‧解密手段
156、256‧‧‧重送判定手段
160‧‧‧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1‧‧‧第1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2‧‧‧第2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3‧‧‧第3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250‧‧‧通訊伺服器手段
260‧‧‧服務提供手段
311‧‧‧登錄手段
312‧‧‧回應手段
321‧‧‧位址轉換資料
810‧‧‧處理裝置
811‧‧‧第1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812‧‧‧第2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813‧‧‧第3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820‧‧‧記憶裝置
830‧‧‧通訊控制裝置
840‧‧‧輸出入裝置
[圖1]圖1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之系統構成的說明圖。
[圖2]圖2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中,所被收送訊之封包之構成的說明圖。
[圖3]圖3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的硬體構成及機能區塊的說明圖。
[圖4]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之形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的埠連接對應資料的資料結構與資料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5]圖5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伺服器裝置的硬體構成及機能區塊的說明圖。
[圖6]圖6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位址管理裝置的硬體構成及機能區塊的說明圖。
[圖7]圖7係本發明之實施之形態所述之位址管理裝置的位址轉換資料的資料結構與資料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8]圖8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中的登錄處理的說明用序列圖。
[圖9]圖9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中的連接處理的說明用序列圖。
[圖10]圖10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中的資料收送訊處理的說明用序列圖。
[圖11]圖11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中的資料收送訊處理的說明用序列圖,特別是針對客戶端裝置之連接目標變更時的處理的說明圖。
[圖12]圖12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中 的資料收送訊處理的說明用序列圖,特別是針對流量控制的說明圖。
[圖13]圖13係本發明的變形例所述之通訊系統之系統構成的說明圖。
[圖14]圖14係本發明的變形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及應用程式執行裝置的硬體構成及機能區塊的說明圖。
接著,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於以下的圖面記載中,同一或類似的部分係標示同一或類似符號。
(通訊系統)
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9。通訊系統9係具備:客戶端裝置1、伺服器裝置2、位址管理裝置3、第1節點4a、第2節點4b及第3節點4c。位址管理裝置3、第1節點4a、第2節點4b及第3節點4c,係透過通訊網路5而被連接成可彼此通訊。客戶端裝置1係透過第1節點4a而連接至通訊網路5,伺服器裝置2係透過第2節點4b而連接至通訊網路5。
通訊網路5係為網際網路等,將裝置間連接成可相互通訊。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被連接至通訊網路5的裝置,具體而言係為位址管理裝置3、第1節點4a、第2節點4b及第3節點4c,係以全球位址進行通訊。
客戶端裝置1,係為具有可攜性的終端,具體而言,係為筆記型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等。圖1所示的例子中,客戶端裝置1係連接至第1節點4a,但藉由移動,就可連接至第3節點4c等。此外,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客戶端裝置1是具有可攜性的情形,但即使是不具可攜性的桌上型個人電腦等,也可適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
客戶端裝置1係安裝有郵件軟體或瀏覽器等之應用程式。客戶端裝置1係在執行該應用程式之際,與伺服器裝置2收送資料。
伺服器裝置2,係與客戶端裝置1上所被執行之應用程式,收送資料。若客戶端裝置1的應用程式為郵件軟體,則伺服器裝置2係成為郵件伺服器而發揮機能,若為瀏覽器,則成為Web伺服器而發揮機能。
此外,圖1所示的例子中,雖然說明伺服器裝置2是擔任伺服器機能,客戶端裝置1是擔任客戶端機能的情形,但不限於此。例如,隨著通訊內容不同,也有時候,會由具有可攜性的客戶端裝置1,來擔任對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機能。
位址管理裝置3,係為了實現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而將各裝置之識別元、和各裝置所連接之節點的位址及埠號,建立對應而保持。位址管理裝置3,係一旦各裝置所連接之節點被變更,則將新的節點的位址及埠號,建立對應而保持。
第1節點4a係為具有NAT機能的網路機器,係為例如:閘道伺服器、路由器、行動載波通訊之基地台、Wi-Fi基地台等。第2節點4b及第3節點4c也同樣如此。
第1節點4a,係與客戶端裝置1是以私人位址進行通訊,與通訊網路5是以全球位址進行通訊。因此,第1節點4a,係將從通訊網路5所接收到的封包,轉換成私人位址,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將從客戶端裝置1所接收到的封包,轉換成全球位址,發送至通訊網路5。
第2節點4b,係與伺服器裝置2是以私人位址進行通訊,與通訊網路5是以全球位址進行通訊。因此,第2節點4b,係將從通訊網路5所接收到的封包,轉換成私人位址,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將從伺服器裝置2所接收到的封包,轉換成全球位址,發送至通訊網路5。
圖1所示的例子中,第1節點4a的全球位址係為“AD1”,UDP埠號係為“PT1”。第2節點4b的全球位址係為“AD2”,UDP埠號係為“PT2”。第3節點4c的全球位址係為AD3,UDP埠號係為“PT3”。又客戶端裝置的客戶端識別元係為“ID_C”,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係為“ID_S”。
(封包)
參照圖2,說明在客戶端裝置1及伺服器裝置2間所被收送訊之封包。
客戶端裝置1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和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用以中繼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2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260,係用以提供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用以中繼服務之通訊。
於客戶端裝置1中,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向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會發送含有TCP標頭及上行資料的封包P1。此TCP標頭係含有:送訊來源IP位址、送訊來源埠號、送訊目標IP位址及送訊目標埠號;送訊來源係為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送訊目標係為通訊客戶端手段150。
從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向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會發送含有UDP標頭、控制標頭及上行資料的封包P2。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對封包P1的上行資料,附加控制標頭及UDP標頭,然後發送至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控制標頭,係為用來實現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所需之標頭,構成UDP酬載之一部分。控制標頭係含有連線識別元及序列號碼。連線識別元係為用來特定,在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及服務提供手段260間所被建立之TCP連接的識別元。序列號碼係為用來特定封包之順序的識別元。UDP標頭,係為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 進行UDP連接所需之標頭。
於伺服器裝置2中,從通訊伺服器手段250向服務提供手段260,會發送含有TCP標頭及上行資料的封包P3。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對封包P2的上行資料,附加TCP標頭,然後發送至服務提供手段260。此TCP標頭係含有:送訊來源IP位址、送訊來源埠號、送訊目標IP位址及送訊目標埠號;送訊來源係為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送訊目標係為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服務提供手段260,係將上行資料予以處理以生成下行資料。於伺服器裝置2中,從通訊伺服器手段260向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會發送含有該下行資料與TCP標頭的封包P4。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將對封包P4的下行資料附加了UDP標頭及控制標頭而成的封包P5,發送至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將對封包P5的下行資料附加了TCP標頭而成的封包P6,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如此,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及服務提供手段260,係以TCP封包而進行收送訊。又,通訊客戶端手段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以附加有用來識別TCP連接之連線識別元而成的UDP封包而進行收送訊。
(客戶端裝置)
參照圖3,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 1。客戶端裝置1係為具備處理裝置110、記憶裝置120、通訊控制裝置130及輸出入裝置140的一般的電腦。藉由一般的電腦來執行用以實現所定處理所需之程式,而實作出圖3所示的各機能。
記憶裝置120,係記憶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121。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121,係如圖4所示,係將埠號、與伺服器識別元建立對應而成的資料。伺服器識別元,係在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向該埠號有連接時,係為UDP之連接目標的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
處理裝置110係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係可以用第1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1、第2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2、第3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3的各個執行手段,來執行應用程式。各應用程式,係透過通訊網路5而連接至伺服器裝置2而被利用,係為例如郵件軟體、瀏覽器等。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係在應用程式執行之際,向通訊客戶端手段150的TCP會談控制手段152,指定IP位址及埠號,而進行連接。此處,藉由每個應用程式,所指定的埠號係被設定成可識別。TCP會談控制手段152,係可藉由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所被連接之埠號,來參照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121,而可是別連接目標之伺服器裝置2。
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151、TCP會談控制手段152及UDP控制手段153。
連接目標登錄手段151,係透過第1節點4a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藉此,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客戶端識別元與第1節點4a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記憶。
連接目標登錄手段151,係客戶端裝置1所連接之節點每次有變更時,就被執行。具體而言,一旦客戶端裝置1切斷與第1節點4a之連接並連接至第3節點4c,則連接目標登錄手段151,係透過第3節點4c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藉此,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客戶端識別元與第3節點4c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記憶。
TCP會談控制手段152,係一旦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取得TCP連線,則將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121予以讀出,基於接收到TCP連線的埠號,而取得連接目標之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TCP會談控制手段152,係將伺服器識別元、和TCP連線,發送至UDP控制手段153。一旦從UDP控制手段153接收到TCP連線所對應之Ack、和用來識別被該TCP連線所建立的TCP會談的連線識別元,則TCP會談控制手段152,係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以TCP封包,發送Ack和連線識別元。藉此,在TCP會談控制手段152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之間,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就被建立。
UDP控制手段153,係控制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間的UDP連接所致之通訊。UDP控 制手段153,係針對從TCP會談控制手段152所接收到的資料,附加UDP標頭與控制標頭而發送至第1節點4a。又,UDP控制手段153,係針對從第1節點4a所接收到之資料,附加TCP標頭然後輸入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具體而言,UDP控制手段153,係一旦能夠特定出對連接目標之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所連接的位址及埠號,則與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間,藉由打洞處理等,變成可UDP連接之狀態,執行與該UDP連接相關連之處理。然後,UDP控制手段153,係一旦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並取得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UDP控制手段153,係與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間,透過第1節點4a及第2節點4b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透過UDP連接,而向伺服器裝置2,發送連接請求,並從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透過第1節點4a而接收含有對TCP連線之Ack和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UDP控制手段153,係將所接收到的連接回應,輸入至TCP會談控制手段152。
UDP控制手段153,係一旦從伺服器裝置2接收到下行資料,就透過第一TCP連接而將下行資料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然後,UDP控制手段153,係透過UDP連接,附加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而將 下行資料之受領確認,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UDP控制手段153,係在客戶端裝置1的連接目標之節點有所變更時,透過新的連接目標節點,藉由打洞處理等,變成可與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進行UDP連接的狀態。
然後,UDP控制手段153,係為了提供與TCP所提供的相同之機能,而具備加密手段154、解密手段155及重送判定手段156。
加密手段154,係將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所輸入的上行資料,以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所已知的方法進行加密而發送。解密手段155,係將從伺服器裝置2所發送的已加密之下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輸入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重送判定手段156,係將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控制各封包使其依照順序而輸入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然後一旦從伺服器裝置2接收到封包之重送要求,則將重送對象之封包,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
將上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重送判定手段156,係使得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而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同時,將序列號碼與封包之資料建立對應而記憶在記憶裝置120。然後一旦從伺服器裝置2接收到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該序列號碼所對應之資料從記憶裝置120中抽出,發送至伺服 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下行資料是被分割成複數封包而被發送時,重送判定手段156,係確認依序接收的封包的控制標頭中的序列號碼,判定是否有未收訊的序列號碼。若無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接收到的封包,輸入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另一方面,若有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列號碼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請求重送。
(伺服器裝置)
參照圖5,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伺服器裝置2。伺服器裝置2係為具備處理裝置210、記憶裝置220及通訊控制裝置230的一般的電腦。藉由一般的電腦來執行用以實現所定處理所需之程式,而實作出圖5所示的各機能。
處理裝置210係具備通訊伺服器手段250及服務提供手段260。
服務提供手段260,係從客戶端裝置1的應用程式受理連接,向客戶端裝置1提供服務,具體而言,實現了郵件伺服器機能或Web伺服器機能。
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251、TCP會談控制手段252及UDP控制手段253。
連接目標登錄手段251,係透過第2節點4b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藉此,位址管 理裝置3,係將伺服器識別元與第2節點4b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記憶。連接目標登錄手段251,係伺服器裝置2所連接之節點每次有變更時,就被執行。
TCP會談控制手段252,係一旦從UDP控制手段253接收到客戶端裝置1的TCP連線,則向服務提供手段260將TCP連線以TCP封包予以發送,將連線識別元予以定號。一旦從服務提供手段260接收到對TCP連線的Ack,則將連線識別元和Ack,輸入至UDP控制手段253。藉此,在TCP會談控制手段252及服務提供手段260之間,被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就被建立。
UDP控制手段253,係控制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之間的UDP連接所致之通訊。UDP控制手段253,係對從TCP會談控制手段252所接收到的資料,附加UDP標頭與控制標頭而發送至第2節點4b。又,UDP控制手段253,係針對從第2節點4b所接收到之資料,附加TCP標頭然後輸入至服務提供手段260。
具體而言,UDP控制手段253,係一旦能夠特定出對連接目標之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所連接的位址及埠號,則與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間,藉由打洞處理等,變成可UDP連接之狀態,執行與該UDP連接相關連之處理。然後,UDP控制手段253,係與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之間,透過第1節點4a及第2節點4b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一旦透過第2 節點4b而接收到連接請求,則向服務提供手段260發送TCP連線。其後,UDP控制手段253係將連線識別元予以定號,一旦從服務提供手段260接收到Ack,則透過UDP連接,而向第1節點4a,發送含有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然後,UDP控制手段253係一旦從服務提供手段260接收到下行資料,則透過UDP連接,而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
然後,通訊伺服器手段250的UDP控制手段253,係藉由客戶端裝置1的移動等而導致連接目標節點有變更時,則將變更後的節點的位址及埠號,從位址管理裝置3加以取得。具體而言,UDP控制手段253係在下行資料送訊後,沒有從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接收到受領確認時,則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UDP控制手段253,係取得客戶端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3節點4c的IP位址及UDP埠。在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間,一旦透過第3節點4c及第2節點4b的新的UDP連接成為可能,則UDP控制手段253,係透過新的UDP連接,賦予含有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
然後,UDP控制手段253,係為了提供與TCP所提供的相同之機能,而具備加密手段254、解密手段255及重送判定手段256。
加密手段254係將從服務提供手段260所被輸入的下行資料,用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已知的方法予以加密然後送訊。解密手段255,係將從客戶端裝置1所發送的已加密之上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輸入至服務提供手段260。
重送判定手段256,係將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控制各封包使其依照順序而輸入至服務提供手段260。然後一旦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到封包之重送要求,則將重送對象之封包,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
上行資料是被分割成複數封包而被發送時,重送判定手段256,係確認依序接收的封包的控制標頭中的序列號碼,判定是否有未收訊的序列號碼。若無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接收到的封包,輸入至服務提供手段260。另一方面,若有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列號碼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請求重送。
將下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重送判定手段256,係使得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而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同時,將序列號碼與封包之資料建立對應而記憶在記憶裝置220。然後一旦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到未收訊的序列號碼,則將該序列號碼所對應之資料從記憶裝置220中抽出,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
(位址管理裝置)
參照圖6,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位址管理裝置3。位址管理裝置3係為具備處理裝置310、記憶裝置320及通訊控制裝置330的一般的電腦。藉由一般的電腦來執行用以實現所定處理所需之程式,而實作出圖6所示的各機能。
記憶裝置320,係記憶位址轉換資料321。位址轉換資料321,係如圖7所示,是把通訊節點的識別元、與用來連接該通訊節點所需之位址及UDP埠號建立對應而成的資料。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9中,「通訊節點」係為,搭載有用來實現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所需之通訊伺服器手段或通訊客戶端手段的裝置。另一方面,「用來連接通訊節點所需之位址及UDP埠號」,係為連接至通訊節點的目標之節點,係為帶有全球位址的節點的位址及UDP埠號。
處理裝置310係具備登錄手段311及回應手段312。
登錄手段311係若通訊節點是已連接至帶有全球位址的節點時,則從通訊節點接收登錄請求,將通訊節點的識別元、和帶有全球位址之節點的位址及UDP埠號,建立對應,記憶在位址轉換資料321中。
具體而言,一旦客戶端裝置1連接至第1節點4a,則登錄手段311係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客戶端裝置1的識別元“ID_C”及第1節點4a的IP位址“AD1”及 UDP埠號“PT1”。然後,登錄手段311係將這些建立對應而成的紀錄,***至位址轉換資料321。此處,一旦客戶端裝置1切斷與第1節點4a之連接,並且連接至第3節點4c,則登錄手段311係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客戶端裝置1的識別元“ID_C”及第3節點4c的IP位址“AD3”及UDP埠號“PT3”。然後,登錄手段311係將這些建立對應而成的紀錄,***至位址轉換資料321。此時,登錄手段311係將客戶端裝置1的識別元“ID_C”所對應之紀錄予以刪除。
回應手段312,係一旦從通訊節點,接收到含有查詢對象之通訊節點之識別元的位址之查詢,則將查詢對象之通訊節點之位址及UDP埠號予以回送。
具體而言,回應手段312係從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接收,在連接至連接目標之伺服器裝置2之際,該伺服器裝置2的識別元“ID_S”。此時,回應手段312係將位址轉換資料321予以讀出,將該識別元所對應之IP位址“AD2”及UDP埠號“PT2”予以回送。又,回應手段312,係一旦因為客戶端裝置1移動而導致連接目標之節點從第1節點4a變更成第3節點4c,導致通訊伺服器手段250對客戶端裝置1之資料通訊失敗,則從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接收連接目標之客戶端裝置1的識別元“ID_C”。此時,回應手段312係將位址轉換資料321予以讀出,將該識別元所對應之最新的IP位址“AD3”及UDP埠號“PT3”予以回送。
(登錄處理)
參照圖8,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9中,將客戶端裝置1及伺服器裝置2登錄至位址管理裝置3的處理。
首先,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於步驟S101中,一旦連接至第1節點4a,則於步驟S102中,將登錄請求發送至第1節點4a。第1節點4a,係一旦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103中將該登錄請求,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此處,登錄請求係含有:客戶端裝置1的客戶端識別元“ID_C”、和第1節點4a的IP位址“AD1”及埠號“PT1”。
一旦從第1節點4a接收到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104中,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位址轉換資料321予以更新。具體而言,將步驟S103中所接收到的登錄請求中所含之客戶端裝置1的客戶端識別元“ID_C”、與第1節點4a的IP位址“AD1”及埠號“PT1”建立對應,登錄至位址轉換資料321中。
同樣地,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一旦於步驟S105中,連接至第2節點4b,則於步驟S106中,將登錄請求發送至第1節點4a。第2節點4b,係一旦從伺服器裝置2接收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107中將該登錄請求,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此處,登錄請求係含有: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ID_S”、和 第2節點4b的IP位址“AD2”及埠號“PT2”。
一旦從第2節點4b接收到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108中,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位址轉換資料321予以更新。具體而言,將步驟S107中所接收到的登錄請求中所含之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ID_S”、與第2節點的IP位址“AD2”及埠號“PT2”建立對應,登錄至位址轉換資料321中。
如此,如圖7所示,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客戶端裝置1及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與這些裝置連接至通訊網路所需之位址及埠號,建立對應而保持。此處,客戶端裝置1或伺服器裝置2所連接之節點一旦變更,則基於新的位址及埠號,再度向位址管理裝置3發送登錄請求。
(連接處理)
參照圖9,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連接處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係雖然說明從客戶端裝置1連接至伺服器裝置2的例子,但不限於此。
首先在步驟S201中,在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連接至伺服器裝置2之際,向通訊客戶端手段150發送TCP連線。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基於從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接收到TCP連線的埠號,而取得連接目標之伺服器裝置2的伺服器識別元“ID_S”。
於步驟S202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將含 有識別元“ID_S”的連接請求,發送至第1節點4a,於步驟S203中,第1節點4a係將該連接請求,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
位址管理裝置3,係取得連接請求中所含之識別元“ID_S”所對應之位址“AD2”及埠號“PT2”,於步驟S204中回送給第1節點4a。
然後位址管理裝置3係於步驟S205中,向對應的位址“AD2”,發送連接通知。此連接通知,係用來通知對識別元“ID_S”有連接,含有送訊來源之第1節點4a之位址“AD1”及埠號“PT1”。該連接通知,係被位址“AD2”及埠號“PT2”所對應之第2節點4b所接收,於步驟S206中,第2節點4b係向通訊伺服器手段250,發送連接通知。其後,於步驟S207中,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會進行打洞處理等,使UDP通訊成為可能。
此外,步驟S205乃至步驟S207之處理係為一例,只要能使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可以進行UDP通訊,則無論進行哪種處理均可。例如,於步驟S205中位址管理裝置3係亦可不是向第2節點4b發送連接通知,而是改成,位址管理裝置3係向客戶端裝置1通知第2節點4b的位址及埠號。此時,亦可由客戶端裝置1向第2節點4b及伺服器裝置2,進行打洞處理等。
一旦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 段250間UDP通訊變成可能,則於步驟S208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向通訊伺服器手段250,發送對應於步驟S201的連接請求。此連接請求中係含有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識別元“ID_S”。
一旦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接收到連接請求,則於步驟S209中將TCP連線發送至服務提供手段260。然後於步驟S210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將連線ID予以定號。一旦於步驟S211中服務提供手段260對步驟S209中的TCP連線發送Ack,則於步驟S212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向通訊客戶端手段150發送對應於步驟S208之連接請求的連接回應。該連接回應係含有步驟S210中所定號的連線ID、和Ack。
於步驟S213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將對應於步驟S201的Ack,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該Ack中係含有,步驟S210中所被定號的連線ID。
如此,在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及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間、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及服務提供手段260間,係分別建立了連線ID為共通的TCP連接。然後,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係以UDP連接進行通訊。
(資料收送訊處理)
參照圖10乃至圖12,說明客戶端裝置1及伺服器裝 置2間的資料收送訊處理。圖10係說明,客戶端裝置1,透過圖8之連接處理中所說明的TCP會談及UDP連接,向伺服器裝置2請求服務,從伺服器裝置2接收其回應的處理。
首先於步驟S301中,在客戶端裝置1中,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係利用TCP會談,將服務請求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於步驟S302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根據所收取的服務請求所涉及之資料而生成UDP封包,於步驟S303中發送至第1節點4a。於步驟S304中,第1節點4a係將UDP封包發送至第2節點4b,於步驟S305中,第2節點4b係將UDP封包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於步驟S306中,在伺服器裝置2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根據所接收到的UDP封包而生成TCP封包,於步驟S307中,利用TCP會談,將服務請求所涉及之資料,輸入至服務提供手段260。
於步驟S308中,服務提供手段260係將基於服務請求已處理的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利用TCP會談,輸入至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於步驟S309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根據所收取的服務提供所涉及之資料而生成UDP封包,於步驟S310中發送至第2節點4b。於步驟S311中,第2節點4b係將UDP封包發送至第1節點4a,於步驟S312中,第1節點4a係將UDP封包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
於步驟S313中,在客戶端裝置1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根據所接收到的UDP封包而生成TCP封包,於步驟S314中,利用TCP會談,將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輸入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然後於步驟S315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生成表示已經接收到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的受領確認之UDP封包,於步驟S316中發送至第1節點4a。第1節點4a,係於步驟S317中對第2節點4b接收受領確認,第2節點4b,係於步驟S318中將受領確認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參照圖11,說明第1節點4a上所連接的客戶端裝置1因為移動等,而切斷與第1節點4a之連接,並連接至第3節點4c的處理。
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於步驟S401中切斷與第1節點4a之連接,於步驟S402中與第3節點4c連接後,則於步驟S403中,向第3節點4c發送登錄請求。第3節點4c,係一旦從客戶端裝置1接收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404中將該登錄請求,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3。此處,登錄請求係含有:客戶端裝置1的客戶端識別元“ID_C”、和第3節點4c的位址“AD3”及埠號“PT3”。
一旦從第3節點4c接收到登錄請求,則於步驟S405中,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位址轉換資料321予以更新。具體而言,將步驟S404中所接收到的登錄請求中 所含之客戶端裝置1的客戶端識別元“ID_C”、與第3節點4c的位址“AD3”及埠號“PT3”建立對應,登錄至位址轉換資料321中。此時,第3節點4c上所連接的前個第1節點4a的相關資訊,係被刪除。
另一方面,伺服器裝置2的服務提供手段260,係於步驟S406中將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通訊伺服器手段250,於步驟S407及步驟S408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試圖透過第1節點4a而向客戶端裝置1發送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然而,由於第1節點4a及客戶端裝置1之間的連接係已被切斷,因此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係無法被發送至客戶端裝置1。
在所定時間內,沒有從通訊客戶端手段150接收到受領確認時,則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於步驟S409及步驟S410中,再度試圖透過第1節點4a而向客戶端裝置1發送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
於步驟S411中,服務回應資料之重送被重複之後,若變成逾時、或判定達所定次數失敗,則於步驟S412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向位址管理裝置3,針對客戶端識別元“ID_C”,查詢位址。其後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於步驟S413中,取得客戶端裝置1的位址係為第3節點4c之位址“AD3”及埠號“PT3”。其後,於步驟S414中,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會進行打洞處理等,使UDP通訊成為可能。
於步驟S415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將係服 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第3節點4c,於步驟S416中,第3節點4c係向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進行送訊。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於步驟S417中將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並且於步驟S418中,將受領確認發送至第3節點4c。於步驟S419中,第3節點4c係將受領確認,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如此,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藉由接收有關於已送訊之服務回應資料的受領確認,就可確認即使是透過UDP的通訊,送訊目標仍有收訊。又若無法接收受領確認,則伺服器裝置2係向位址管理裝置3查詢新的位址而向新的位址進行重送,藉此,即使因為客戶端裝置1移動而導致全球位址變更,客戶端裝置1係仍可繼續接收資料。
參照圖12,說明從伺服器裝置2所被發送之資料的流量控制。圖12係說明,圖10的步驟S308中,將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通訊伺服器手段250的處理以後之處理。此外,圖12所示的例子中,省略了有關第2節點4b之處理,但在與第1節點4a、及與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之通訊中,和圖10同樣地由第2節點4b進行中繼。
於步驟S510中,伺服器裝置2的服務提供手段260係將服務提供所涉及之資料,發送至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於步驟S511中,透過第 2節點4b而將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附加序列號碼而發送至第1節點4a,第1節點4a,係向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進行送訊。此時,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將接收到的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與序列號碼建立對應,記憶在記憶裝置220中。
於步驟S513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確認是否有未受領之序列號碼。若無未受領之序列號碼,則前進至步驟S519,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發送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
另一方面,若有未受領之序列號碼,則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將步驟S512中所受領的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120中。然後,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於步驟S514中,將含有未受領之序列號碼的重送要求,發送至第1節點4a,第1節點4a,係於步驟S515中透過第2節點4b而將重送要求發送至伺服器裝置2的通訊伺服器手段250。
於步驟S515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一旦接收到含有未受領序列號碼的重送要求,則將該序列號碼所對應之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從記憶裝置220中抽出。於步驟S516中,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將含有所抽出之資料的重送回應,透過第2節點4b而發送至第1節點4a,於步驟S517中,第1節點4a係向客戶端裝置1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進行送訊。
於步驟S518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係確認 是否有未受領之序列號碼。若無未受領之序列號碼,則前進至步驟S519,向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發送服務回應所涉及之資料。若有未受領之序列號碼,則返回步驟S514,設定未受領的序列號碼而發送重送要求。
如此,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9,係在客戶端裝置1的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及通訊客戶端手段150間,建立TCP連接,並且,在伺服器裝置2的服務提供手段26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建立TCP連接。然後,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變成可進行UDP通訊的狀態。此時,在UDP封包中,設定含有用來特定TCP連接所需之連線ID的控制標頭。藉此,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9,係可將TCP連接,透過UDP連接而予以中繼。
然後,位址管理裝置3,係將客戶端裝置1及伺服器裝置2之每一者的識別元、和各自所連接之節點的全球位址,建立對應而保持。因此,即使對客戶端裝置1或伺服器裝置2所賦予的位址已被變更,客戶端裝置1內的TCP會談、及伺服器裝置2內的TCP會談仍不會被切斷,連線仍會被維持。然後,藉由向位址管理裝置3查詢最新的節點之位址,在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間就可進行新的UDP連接。
因此,即使對客戶端裝置1或伺服器裝置2所賦予的位址已被變更,或是客戶端裝置1或伺服器裝置2所連接的節點已被變更等等,在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及服務提供手段260間,仍不會切斷TCP連接,可繼續通訊。
再者,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通訊伺服器手段250,係藉由提供上行資料及下行資料的加密及解密、流量控制等,提供和TCP所提供的相同之機能,因此可利用UDP連接,提供有彈性且信頼性高的通訊。
(變形例)
參照圖13,說明本發明的變形例所述之通訊系統9a。通訊系統9a,相較於參照圖1所說明的通訊系統9,客戶端裝置係為不同。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1,係如圖2所示,在客戶端裝置1內,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
相對於此,本發明的變形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1a,係被連接至應用程式執行裝置8而使用,這點有所不同。如圖14所示,客戶端裝置1a係具備圖2所示的通訊客戶端手段150的各手段及資料。相對於此,應用程式執行裝置8,係具備圖2所示的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之各手段及資料。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客戶端裝置1中,通訊客戶端手段150及應用程式執行手段160,係在一個裝置內,以TCP連接進行通訊。相對於此,在變形例中,客戶端裝置1a及應用程式執行裝置 8,係被實作在個別的裝置,以TCP連接進行通訊。
於此種變形例中,伺服器裝置2係將已經被賦予給客戶端裝置1a的識別元“ID_C”,與客戶端裝置1a所連接之節點的位址及埠號建立對應而保持。
如此,應用程式執行裝置8,和該應用程式中 實現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方法的客戶端裝置1a,係可以用不同的框體來實現。
(其他實施形態)
如上記,雖然以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和其變形例來記載,但構成其揭露之一部分的論述或圖面係不應該理解成用來限定本發明。只要是當業者,自然可以根據該揭露而明瞭各種替代實施形態、實施例及運用技術。
本發明係當然包含此處沒有記載的各種實施形態等。因此,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係應該根據上記說明而藉由妥當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技術特徵來劃定。
1‧‧‧客戶端裝置
110‧‧‧處理裝置
120‧‧‧記憶裝置
121‧‧‧埠連接目標對應資料
130‧‧‧通訊控制裝置
140‧‧‧輸出入裝置
150‧‧‧通訊客戶端手段
151‧‧‧連接目標登錄手段
152‧‧‧TCP會談控制手段
153‧‧‧UDP控制手段
154‧‧‧加密手段
155‧‧‧解密手段
156‧‧‧重送判定手段
160‧‧‧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1‧‧‧第1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2‧‧‧第2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63‧‧‧第3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Claims (12)

  1. 一種通訊方法,係屬於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所使用的通訊方法,其特徵為,客戶端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和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前記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服務之通訊;該通訊方法係具備: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由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並且把前記伺服器識別元與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之步驟;和一旦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從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前記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前記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 立對應之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之手段;和一旦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請求,則向前記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前記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第1節點,發送含有前記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之步驟;和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一旦從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回應,則向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之步驟;和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並且,在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及前記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之步驟。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方法,其中,還具備:由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UDP連接,而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和 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第一TCP連接而將前記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並且,透過前記UDP連接,而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前記下行資料的受領確認,發送至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步驟。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方法,其中,還具備:一旦前記客戶端裝置連接至第3節點,則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第3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前記記憶裝置之步驟;和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在前記下行資料送訊後,沒有從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接收到前記受領確認時,則將前記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取得前記客戶端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伺服器裝置的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前記第3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新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新的UDP連接,而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前記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
  4.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方法,其中,具備:由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將前記下行資料予以加密,然後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步驟;和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將已被加密之前記下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發送至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步驟。
  5.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方法,其中,還具備: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將前記下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使得前記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之步驟;和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依序接收複數封包,若有未收訊之封包時,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列號碼,發送至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以請求重送之步驟。
  6. 一種通訊系統,係屬於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其特徵為,客戶端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和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前記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 前記服務之通訊;前記客戶端裝置的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一旦從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前記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與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建立了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後,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並從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接收含有對TCP連線之Ack和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向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以與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前記伺服器裝置的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令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伺服器識別元與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 UDP控制手段,係用以在與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間,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一旦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請求,則向前記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前記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第1節點,發送含有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與前記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通訊系統,其中,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的前記UDP控制手段,係透過前記UDP連接,而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的前記UDP控制手段,係透過前記第一TCP連接而將前記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並且,透過前記UDP連接,而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前記下行資料的受領確認,發送至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通訊系統,其中,一旦前記客戶端裝置連接至第3節點,則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的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透過前記第3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並令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3節點 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在前記下行資料送訊後,沒有從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接收到前記受領確認時,則將前記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取得前記客戶端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第3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一旦透過前記第3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新的UDP連接成為可能,則透過前記新的UDP連接,賦予含有前記連線識別元的控制標頭,將前記下行資料,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
  9.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通訊系統,其中,前記伺服器裝置的UDP控制手段,係將前記下行資料予以加密,然後發送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將已被加密之前記下行資料予以解密,然後發送至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
  10.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通訊系統,其中,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將前記下行資料分割成複數封包而發送時,使得前記控制標頭中含有用來特定出封包之順序的序列號碼;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的UDP控制手段,係依序接收複數封包,若有未收訊之封包時,則將未收訊之封包的序 列號碼,發送至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以請求重送。
  11. 一種通訊方法,係屬於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連接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應用程式執行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所使用的通訊方法,其特徵為,應用程式執行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客戶端裝置係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前記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服務之通訊;該通訊方法係具備: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由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之步驟;和將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並且把前記伺服器識別元與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而成的位址轉換資料,記憶在記憶裝置之步驟;和 一旦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從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前記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前記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之步驟;和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使得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步驟;和由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之手段;和一旦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請求,則向前記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前記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第1節點,發送含有前記Ack與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之步驟;和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一旦從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回應,則向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之步驟;和在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及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並且,在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及前記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之步驟。
  12. 一種通訊系統,係屬於具備:透過第1節點而連 接至通訊網路的客戶端裝置;和連接至前記客戶端裝置的應用程式執行裝置;和透過第2節點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伺服器裝置;和連接至前記通訊網路的位址管理裝置之通訊系統,其特徵為,應用程式執行裝置係具備: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係用以執行應用程式;客戶端裝置係具備:通訊客戶端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應用程式之通訊;伺服器裝置係具備:服務提供手段,係用以提供前記應用程式所對應之服務;和通訊伺服器手段,係用以中繼前記服務之通訊;前記客戶端裝置的前記通訊客戶端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將客戶端識別元發送至位址管理裝置,令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客戶端識別元與前記第1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一旦從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接收到TCP連線,則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並取得前記伺服器識別元所被建立對應之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在與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之間,建立了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後,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伺服器裝置,發送連接請求,並從前記伺服器裝置的通訊伺服器手段,透過前記第1節點而接收含有對TCP連線之 Ack和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向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發送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以與前記應用程式執行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一TCP連接;前記伺服器裝置的前記通訊伺服器手段係具備:連接目標登錄手段,係用以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將伺服器識別元發送至前記位址管理裝置,令前記位址管理裝置,把前記伺服器識別元與前記第2節點的IP位址及UDP埠,建立對應;和UDP控制手段,係用以在與前記客戶端裝置的通訊客戶端手段之間,透過前記第1節點及前記第2節點的UDP連接成為可能之後,一旦透過前記第2節點而接收到前記連接請求,則向前記服務提供手段發送TCP連線,從前記服務提供手段接收Ack,透過前記UDP連接,而向前記第1節點,發送含有前記Ack與前記連線識別元的連接回應;和TCP會談控制手段,係用以與前記服務提供手段之間,建立被前記連線識別元所特定之第二TCP連接。
TW104122542A 2014-07-16 2015-07-13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549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8888 WO2016009505A1 (ja) 2014-07-16 2014-07-16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359A TW201607359A (zh) 2016-02-16
TWI549553B true TWI549553B (zh) 2016-09-11

Family

ID=5267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542A TWI549553B (zh) 2014-07-16 2015-07-13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17926B2 (zh)
JP (1) JP5676067B1 (zh)
TW (1) TWI549553B (zh)
WO (1) WO20160095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8654B2 (en) * 2015-12-28 2019-12-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ath transport design
US9985904B2 (en) 2015-12-29 2018-05-29 Amazon Technolgies, Inc. Reliable, out-of-orde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CN109309615B (zh) * 2017-07-2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3903B (zh) * 2017-10-18 2019-12-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dp的数据传输确认方法和基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9612A1 (en) * 2004-02-13 2005-11-24 Yahoo!, Inc. Seamless interfacing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internet telephony across wireless networks
JP2006254160A (ja) * 2005-03-11 2006-09-21 Adoin Kenkyusho:Kk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こ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20423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络***
US20110246630A1 (en) * 2007-10-24 2011-10-06 Lantronix, Inc. Variou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ccessing networked devices without accessible addresses via virtual ip addresses
US20110302321A1 (en) * 2000-04-17 2011-12-08 Mark Vange Data redi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13126219A (ja) * 2011-12-16 2013-06-24 Kamome Engineering Inc 転送サーバおよび転送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2498B1 (ko) * 2006-11-08 2007-11-01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콘텐츠 푸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위한 이동통신시스템및 이동 단말
US8832264B2 (en) * 2012-03-01 2014-09-09 Justin Pauley Network appliance for monitoring network requests for multimedia content
JP5935602B2 (ja) 2012-08-30 2016-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転送装置、転送方法および転送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2321A1 (en) * 2000-04-17 2011-12-08 Mark Vange Data redi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050259612A1 (en) * 2004-02-13 2005-11-24 Yahoo!, Inc. Seamless interfacing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internet telephony across wireless networks
JP2006254160A (ja) * 2005-03-11 2006-09-21 Adoin Kenkyusho:Kk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こ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052435A1 (en) * 2005-03-11 2009-02-26 Adln Research, Inc.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m
US20110246630A1 (en) * 2007-10-24 2011-10-06 Lantronix, Inc. Variou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ccessing networked devices without accessible addresses via virtual ip addresses
CN101420423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络***
JP2009111437A (ja) * 2007-10-26 2009-05-21 Hitachi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3126219A (ja) * 2011-12-16 2013-06-24 Kamome Engineering Inc 転送サーバおよび転送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09505A1 (ja) 2016-01-21
US9917926B2 (en) 2018-03-13
TW201607359A (zh) 2016-02-16
JPWO2016009505A1 (ja) 2017-04-27
JP5676067B1 (ja) 2015-02-25
US20170134535A1 (en)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578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to-end secure communic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WI549553B (zh)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827111A (zh) Tcp链接方法、网络***、客户端和服务器
US2009029168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JP2015181236A (ja) 拡張可能マークアップ言語情報を含むメッセージを転送する方法
JP621349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9429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643715A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method and router for speeding up communication path changeover betwe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JP2010062761A (ja) データ通信制御装置、データ通信方法、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13189398A2 (zh) 应用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
US7623666B2 (en) Automatic setting of securit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N109152096B (zh) Eps架构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326815B2 (ja) 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送受信方法
WO2014067065A1 (zh) 实现隧道处理的方法、装置和***
US20080152139A1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ush message pursuant to push message service
EP363781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132252B2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及び移動体通信方法
JP4440057B2 (ja)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管理装置
JP5155899B2 (ja) モバイルi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非ip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経路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1459628B1 (ko) 호스트 식별 프로토콜 네트워크 환경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JPWO2008072576A1 (ja) 通信継続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で用いられる通信端末
KR101594897B1 (ko) 사물 인터넷에서 경량 사물간 보안 통신 세션 개설 방법 및 보안 통신 시스템
JP2017118243A (ja) 認証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A2615400C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ush message pursuant to push message service
JP2006042207A (ja) 通信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