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4376B - 觸控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4376B
TWI544376B TW100119203A TW100119203A TWI544376B TW I544376 B TWI544376 B TW I544376B TW 100119203 A TW100119203 A TW 100119203A TW 100119203 A TW100119203 A TW 100119203A TW I544376 B TWI544376 B TW I5443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sensing
sensing unit
sig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9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50524A (en
Inventor
陳二豪
嚴道成
許憶萍
Original Assignee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0119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43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5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50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4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4376B/zh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實現多軸觸控的觸控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使用者除了追求電子裝置之功能外,更需要一種可以便利操作電子裝置的操作方式。電子裝置若是搭配一觸控裝置作為操作介面時,除了可提供使用者較為直覺的操作方式之外,更可以減少按鍵或滾輪的機械結構而讓使用者操作更為便利,因此廣泛地受到使用者的喜愛。舉例來說,觸控裝置可以取代滑鼠的按鍵與滾輪,進一步地,觸控裝置可以實現多點或多軸觸控的功能。
一般來說,傳統的觸控裝置於實現多軸觸控的功能時,需要對應配置多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touch strip module),每一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用以對應其中一軸的觸控功能。舉例來說,觸控裝置要驅動電子裝置執行4種功能(例如:畫面縮放、捲動畫面、調整明亮程度與調整音量大小)時,需要配置4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提供使用者控制這四個功能。基本上,每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中需要4個以上的觸碰感測單元(touch pad)才能準確偵測使用者於觸碰時的滑動方向,以上述例子而言,傳統的觸控裝置需要耗費16個觸碰感測單元的材料與設置成本才能實現4軸觸控的功能。
因此,業界亟需一種可以減少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以及觸碰感測單元配置數量,同時又可以實現多軸觸控的功能 之觸控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共用帶狀觸碰感測模組的觸控裝置,使得一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可以偵測兩軸以上的觸碰,因此在實現多軸觸控的功能時,相較於傳統的觸控裝置,本發明之觸控裝置可以大幅減少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以及觸碰感測單元配置數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裝置用以控制一電子裝置,所述觸控裝置包括一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一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一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以及一控制模組。第一觸碰感測單元於受觸碰時產生一第一觸碰信號。第二觸碰感測單元於受觸碰時產生一第二觸碰信號。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具有依序排列之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當所述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一第一順序受觸碰時,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據以產生一第一滑動信號,其中M為大於1之整數。控制模組分別耦接第一觸碰感測單元、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一功能,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第二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二功能。
在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中,當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一第二順序受觸碰時,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據以產生一第二滑動信號,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三功能,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第二觸碰信號與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四功能。
在本發明另一示範實施例中,觸控裝置更包括比較模組。第一觸碰感測單元、第二觸碰感測單元經由比較模組耦接控制模組,比較模組用以比較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據以將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中較強之信號傳送至控制模組。在此,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係依據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決定,當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大於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則第一觸碰信號較強,當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小於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則第二觸碰信號較強。
在本發明再一示範實施例中,第一觸碰感測單元、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設置於一基板上,且第一觸碰感測單元、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共平面,而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位於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間。另外,觸控裝置更可具有一殼體,用以容置第一觸碰感測單元、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且殼體之一外表面具有一第一溝槽與一第二溝槽,第一溝槽用以提供一使用者同時觸碰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第二溝槽用以提供使用者同時觸碰第二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控裝置藉由在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之兩側邊分別設置了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使得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形成第一軸,第二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形成第二軸。因此,在共用了帶狀觸碰感測模組的情 況下,可以大幅減少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以及觸碰感測單元配置數量,同時也大幅減少了觸控裝置的製造材料與成本。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在說明以下實施例之前,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明瞭所述「觸碰觸碰感測單元」除了直接接觸觸碰感測單元之外,更可用以表示接觸觸碰感測單元之封裝體、殼體,或者代稱其他足以引起觸碰感測單元電容值改變的行為,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觸控裝置實施例〕
請一併參見圖1與圖2,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如圖所示,觸控裝置1用以用以控制一電子裝置2,而觸控裝置1包括了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比較模組16以及控制模組18。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經由比較模組16耦接控制模組18,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耦接控制模組18。以下分別就觸控裝置1之各部元件做更詳細的說明。
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於受到使用者觸碰時,分別會產生一第一觸碰信號與一第二觸碰信號。於實務上,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的等效電容值受到使用者的影響,而具有一電容值變化量,第一觸碰感測單 元10依據所述電容值變化量而產生第一觸碰信號。同樣的二觸碰感測單元12的等效電容值受到使用者的影響,而具有另一電容值變化量,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依據所述另一電容值變化量而產生第二觸碰信號。
請注意,本發明在此雖然繪示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為條狀的感測元件,但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本發明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更可以具有多個彼此電性連接的觸碰感測點,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作適當變換。
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具有依序排列之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當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以一第一順序受觸碰時,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據以產生一第一滑動信號。從實際例子來看,所述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可彼此緊鄰且依序排列成帶狀,而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以第一順序受觸碰時,可視為使用者的手指以一第一方向在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上滑動。
如圖式中所示範的例子,在M為4時,當使用者的手指係從第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滑動至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時,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依序偵測到第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所產生的第1個第三觸碰信號至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所產生的第4個第三觸碰信號。藉此,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以判斷所述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係以第一順序受觸碰,並產生對應的第一滑動信號。上述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只有在使用者自第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滑動至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時才能產生對應的第一滑動信號,相反的,實際上需要 多少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受到觸碰,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才能準確判斷受觸碰的順序,可透過適當配置的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加以變化。
另一方面,當使用者的手指係從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滑動至第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時,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依序偵測到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所產生的第4個第三觸碰信號至第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所產生的第1個第三觸碰信號。藉此,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以判斷所述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係以第二順序受觸碰,並產生對應的第二滑動信號。
比較模組16用以比較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據以將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中較強之信號傳送至控制模組18。於實務上,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係依據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之電容值變化量決定。舉例來說,當使用者的手指距離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較近時,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之電容值變化量會大於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之電容值變化量,則第一觸碰信號較強。當使用者的手指距離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較近時,當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之電容值變化量小於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之電容值變化量,則第二觸碰信號較強。
換句話說,比較模組16係用以比較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或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的電容值變化量,據以判斷使用者的手指實際位置,避免誤動作的產生。在此,當所述比較結果指示第一觸碰信號較強(也就是使用者的手指實際位置距離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較近)時,則比較模組16將第 一觸碰信號傳送至控制模組18。當所述比較結果指示第二觸碰信號較強(也就是使用者的手指實際位置距離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較近)時,則比較模組16將第二觸碰信號傳送至控制模組18。
值得一提的是,當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的設置位置較遠,在不容易產生干擾而誤動作的情況下,本發明之觸控裝置1可以不需要比較模組16,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分別耦接至控制模組18。
繼續參見圖1與圖2,控制模組18同時偵測到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一第一功能(例如捲動畫面向下),控制模組18同時偵測到第二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一第二功能(例如音量降低)。同樣地,控制模組18同時偵測到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一第三功能(例如捲動畫面向上),控制模組18同時偵測到第二觸碰信號與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一第四功能(例如音量提高)。
從實際例子來說,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與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可組成一第一觸碰感測區域20,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可組成一第二觸碰感測區域22。當使用者的手指在第一觸碰感測區域20中滑動時,控制模組18可對應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第一或第三功能(例如上下捲動畫面),當使用者的手指在第二觸碰感測區域22中滑動時,控制模組18可對應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第二或第四功能(例如調整音量大小)。
於實務上,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可一併設置於基板30的同一側表面上且可彼此共平面。本發明在此並不限制基板30的種類,或者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在基板30上的擺放位置,只要使用者能夠方便地同時觸碰到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並可以方便地同時觸碰到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適當調整所述擺放位置。
舉例來說,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可分別位於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的兩側邊,而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距離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遠近可由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自行設定。較佳的是,第一、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0、12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之間的距離應小於手指的寬度,以增加感應的準確度。
整體觀之,若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具有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時,本發明僅需要1個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1個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共6個觸碰感測單元便可實現兩軸觸控的功能。就傳統具有兩軸觸控的觸控裝置來說,需要兩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也就是8個觸碰感測單元才能實現相同的功能,相較之下,本發明可有效節省觸控裝置的材料與成本。
〔另一觸控裝置實施例〕
若要實現4軸觸控的功能,除了可以分開使用兩組如前一實施例所述之觸控裝置1外,本實施例更示範了一種 將前述兩組觸控裝置並聯使用以實現4軸觸控功能的例子。請一併參見圖2與圖3,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如圖所示,觸控裝置1’並聯兩組如圖2所繪示之觸控裝置1,本實施例雖然繪示其中一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平行於另一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但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也可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垂直設置,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與前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電路的配置,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彼此不電性連接,但其中一組觸控裝置的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並聯另一組觸控裝置的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在此,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中的每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電性連接至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中對應的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也就是說,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共用了其中的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142’。
另外,觸控裝置1’更可包括兩個比較模組(未繪示)以及一個控制模組(未繪示),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經由其中一個比較模組耦接控制模組,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經由另一個比較模組耦接控制模組。在此,比較模組與控制模組的功能如前一實施例所示,在此不予贅述。
整體觀之,若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具有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時,本發明僅需要8個觸碰感測單元(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10’,共2個;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12’ ,共2個;共用的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142’,共4個)便可實現4軸觸控的功能。就傳統具有4軸觸控的觸控裝置來說,需要4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也就是16個觸碰感測單元才能實現相同的功能。換句話說,當需要觸控的軸數越多時,本發明越可有效節省觸控裝置的材料與成本。
〔可提供不同滑動方向之觸控裝置實施例〕
請一併參見圖2與圖4,圖4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再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如圖所示,圖2與圖4不同之處在於,圖4示範了第三觸碰感測區域24。當使用者的手指依序觸碰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部分之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時,控制模組18可依序接收到第一觸碰信號、多個第三觸碰信號以及第二觸碰信號(或相反順序)。藉此,控制模組18同樣可以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一指定功能。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的手指滑過第三觸碰感測區域24(也就是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4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時,控制模組18可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所述指定功能。當使用者的手指滑過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3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142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時,控制模組18可驅動電子裝置2以執行另一種指定功能。換句話說,本發明之觸控裝置1並不只有兩軸觸控的功能,更實質上隱含了3軸(或3軸以上)觸控的功能。
〔觸控裝置實施例〕
請一併參見圖5A與圖5B,圖5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具有殼體之觸控裝置的立體視圖。圖5B係繪 示根據圖5A之觸控裝置的剖面圖。如圖所示,觸控裝置3除了將前述之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設置於基板30上,更可設置一殼體32用以容置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在此,只要殼體32不妨礙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以及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感測是否受到觸碰,本發明並不限定殼體32的材質或形狀。
於實務上,殼體32之外表面具有第一溝槽32a與第二溝槽32b,而第一溝槽32a與第二溝槽32b分別用以輔助定位手指滑動的方向。在此,第一溝槽32a可對應圖2中的第一觸碰感測區域20之位置,用以提供使用者同時觸碰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第二溝槽32b可對應圖2中的第二觸碰感測區域22之位置,用以提供使用者同時觸碰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也可分別設置在第一溝槽32a與第二溝槽32b周圍而不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共平面。請參見圖6,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範實施例之具有殼體之觸控裝置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12可設置在不易互相干擾之處,使得本發明不需另外設置比較模組。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的手指在第一溝槽32a中滑動時,能夠被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感測到,進而第一觸碰感測單元10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14 可分別傳送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或第二滑動信號)至控制模組(未繪示於圖6)。相同地,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第一觸碰信號與第一滑動信號(或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電子裝置以執行第一功能(或第二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控裝置藉由在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之兩側邊分別設置了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使得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形成第一軸,第二觸碰感測單元與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形成第二軸。此外,本發明之第一觸碰感測單元、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中的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及第二觸碰感測單元更示範了3軸以上觸控的功能。因此,在共用了帶狀觸碰感測模組的情況下,可以大幅減少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以及觸碰感測單元配置數量,同時也大幅減少了觸控裝置的製造材料與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1’、3、3’‧‧‧觸控裝置
2‧‧‧電子裝置
10、10’‧‧‧第一觸碰感測單元
12、12’‧‧‧第二觸碰感測單元
14、14’‧‧‧帶狀觸碰感測模組
142、142’‧‧‧第三觸碰感測單元
16‧‧‧比較模組
18‧‧‧控制模組
20‧‧‧第一觸碰感測區域
22‧‧‧第二觸碰感測區域
24‧‧‧第三觸碰感測區域
30‧‧‧基板
32‧‧‧殼體
32a‧‧‧第一溝槽
32b‧‧‧第二溝槽
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2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
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
圖4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再一示範實施例之觸控裝置的俯視圖。
圖5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示範實施例之具有殼體之觸控裝置的立體視圖。
圖5B係繪示根據圖5A之觸控裝置的剖面圖。
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示範實施例之具有殼體之觸控裝置的剖面圖。
1‧‧‧觸控裝置
10‧‧‧第一觸碰感測單元
12‧‧‧第二觸碰感測單元
14‧‧‧帶狀觸碰感測模組
142‧‧‧第三觸碰感測單元
20‧‧‧第一觸碰感測區域
22‧‧‧第二觸碰感測區域
30‧‧‧基板

Claims (8)

  1. 一種觸控裝置,用以控制一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觸碰感測單元,於受觸碰時產生一第一觸碰信號;一第二觸碰感測單元,於受觸碰時產生一第二觸碰信號;一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具有依序排列之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當該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一第一順序受觸碰時,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據以產生一第一滑動信號;一控制模組,分別耦接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該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該第一觸碰信號與該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一功能,該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該第二觸碰信號與該第一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二功能;以及一比較模組,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經由該比較模組耦接該控制模組,該比較模組用以比較該第一觸碰信號與該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據以將該第一觸碰信號與該第二觸碰信號中較強之信號傳送至該控制模組;其中,當所述比較結果指示該第一觸碰信號較強時,則該比較模組將該第一觸碰信號傳送至該控制模組,當所述比較結果指示該第二觸碰信號較強時,則該比較模組將該第二觸碰信號傳送至該控制模組; 其中M為大於1之整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信號與該第二觸碰信號之信號強弱係依據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決定,當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大於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則該第一觸碰信號較強,當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小於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電容值變化量,則該第二觸碰信號較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設置於一基板上,且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共平面,而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位於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M個中的第k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受到觸碰時,據以產生一第k個第三觸碰信號,該M個中的第(k+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受到觸碰時,據以產生一第(k+1)個第三觸碰信號,當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依序偵測到該第k個第三觸碰信號與該第(k+1)個第三觸碰信號時,據以產生該第一滑動信號,其中k為大於1之整數,且(k+1)不大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當該M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一第二順序受觸碰時,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據以產生一第二滑動信號,該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該 第一觸碰信號與該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三功能,該控制模組同時偵測到該第二觸碰信號與該第二滑動信號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四功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M個中的第k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受到觸碰時,據以產生一第k個第三觸碰信號,該M個中的第(k-1)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受到觸碰時,據以產生一第(k-1)個第三觸碰信號,當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依序偵測到該第k個第三觸碰信號與該第(k-1)個第三觸碰信號時,據以產生該第二滑動信號,其中k為不大於M之整數,且(k-1)大於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依序偵測到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M個中的第k個第三觸碰感測單元以及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受觸碰時,據以驅動該電子裝置以執行一第五功能,其中k為不大於M之整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更包括:一殼體,用以容置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以及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且該殼體之一外表面具有一第一溝槽與一第二溝槽,該第一溝槽用以提供一使用者同時觸碰該第一觸碰感測單元與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該第二溝槽用以提供該使用者同時觸碰該第二觸碰感測單元與該帶狀觸碰感測模組。
TW100119203A 2011-06-01 2011-06-01 觸控裝置 TWI544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203A TWI544376B (zh) 2011-06-01 2011-06-01 觸控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203A TWI544376B (zh) 2011-06-01 2011-06-01 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50524A TW201250524A (en) 2012-12-16
TWI544376B true TWI544376B (zh) 2016-08-01

Family

ID=4813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9203A TWI544376B (zh) 2011-06-01 2011-06-01 觸控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4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1404B (zh) * 2019-12-19 2023-11-10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模组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50524A (en) 201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8811B (zh) 具有觸摸屏的電子裝置及腕戴式電子裝置
US201601793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Hand Detection Circuitry
US10671222B2 (en) Touch sensor pattern for edge input detection
US10180761B2 (en) Touch-panel-equipp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ide surface electrodes
JP2015056005A (ja) センサ装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20127093A1 (en) Touch pad and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 applied with the same
KR20130099449A (ko) 회전식 터치 스크린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한 단말기
KR102360493B1 (ko) 센서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TW201510804A (zh) 觸控面板控制方法
TW201520846A (zh) 混合型觸摸屏
KR101418159B1 (ko) 터치 패널
TW201335813A (zh) 單層觸摸感測器的信號圖案結構
TWI457799B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I515632B (zh) 隨觸即用輸入裝置以及操作方法
WO2017156889A1 (zh) 一种显示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20120262369A1 (en) Hand-mountable device for providing user input
JP2014170334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手持ち式電子機器
TWI544376B (zh) 觸控裝置
CN205281452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TWI536220B (zh) 觸控面板
KR20230027136A (ko) 복합 휴먼 인터페이스가 구비된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700314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306804A1 (en) Touch device
US20170185219A1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I544382B (zh) 觸控面板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