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469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469B
TWI543469B TW101121060A TW101121060A TWI543469B TW I543469 B TWI543469 B TW I543469B TW 101121060 A TW101121060 A TW 101121060A TW 101121060 A TW101121060 A TW 101121060A TW I543469 B TWI543469 B TW I5434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portion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insulat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1806A (zh
Inventor
俞春明
王繼超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21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34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51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1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469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偵測端子之電連接器。
與本發明相關之習知技藝可參閱2011年06月01日公開之中國大陸專利申請公開第CN 102082730A號所揭示之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設於絕緣本體上之複數導電端子、一偵測端子及遮蔽殼體。所述絕緣本體右側設有用以固定所述偵測端子之固定槽,所述偵測端子設有固定於固定槽內之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向下延伸之焊接部、自固持部另一端向前水平延伸之彈性臂及位於彈性臂末端之弧形偵測部。當對接插頭***時,插頭之遮蔽殼體與偵測端子電性接觸,藉此導通偵測端子連接之電路,實現偵測功能。惟,該偵測端子僅能偵測是否有對接插頭***,當對接插頭有多種類型時,無法準確判斷已***之插頭為何種類型。
是以,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之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發明所要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改善偵測效果之電連接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用於與不同之對接元件配合,其包括絕緣本體、設於絕緣本體上之複數導電端子及包覆絕緣本體之遮蔽殼體,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主體部及向前水平延伸之舌板,所述遮蔽殼體與舌板共同定義有用於收容對接元件之對接空間,舌板定義有前端面及相對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該電連接器還包括固定於絕緣本體上之第一、第二偵測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分別位於舌板之另外相對兩側,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分別設有延伸入對接空間之第一、第二抵持部,其中第二偵測端子之第二抵持部靠近舌板之前端面,而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則位於對接空間之後側,所以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僅與能夠到達對接空間後側之對接元件接觸。
與習知技藝相比,本發明電連接器之第一、第二偵測端子設有前後設置之第一、第二抵持部,使得本發明電連接器不僅可以偵測是否有插頭***,還可以進一步偵測已***之插頭是否為具有電源功能之電源插頭。
100‧‧‧電連接器
1‧‧‧絕緣本體
10‧‧‧第一絕緣本體
101‧‧‧對接空間
11‧‧‧主體部
110‧‧‧安裝空間
111‧‧‧前端面
1111‧‧‧第一安裝槽
1112‧‧‧第二安裝槽
1113‧‧‧第一固持槽
112‧‧‧後端面
1121‧‧‧第二固持槽
113‧‧‧側部
114‧‧‧頂部
115‧‧‧延伸部
116‧‧‧固定槽
1161‧‧‧容納槽
1162‧‧‧限位槽
1163‧‧‧組裝槽
118‧‧‧卡持槽
119‧‧‧扣持塊
20‧‧‧第二絕緣本體
21‧‧‧第一安裝部
22‧‧‧舌板
221‧‧‧第一收容槽
222‧‧‧第二收容槽
223‧‧‧上表面
224‧‧‧下表面
225‧‧‧前端面
23‧‧‧第二安裝部
230‧‧‧卡持部
3‧‧‧導電端子
31‧‧‧第一端子組
312‧‧‧第一連接部
313‧‧‧第一接觸部
314‧‧‧第一定位部
315‧‧‧第一焊接部
32‧‧‧第二端子組
322‧‧‧第二固持部
323‧‧‧第二接觸部
324‧‧‧第二定位部
325‧‧‧第二焊接部
4‧‧‧偵測端子
41‧‧‧第一偵測端子
410‧‧‧第一偵測彈片
411‧‧‧第一固定部
412‧‧‧第一豎直部
413‧‧‧第一焊接部
414‧‧‧第一彈性臂
415‧‧‧第一抵持部
416‧‧‧第一抵接部
42‧‧‧第二偵測端子
420‧‧‧第二偵測彈片
421‧‧‧第二固定部
422‧‧‧第二豎直部
423‧‧‧第二焊接部
424‧‧‧第二彈性臂
425‧‧‧第二抵持部
426‧‧‧第二抵接部
5‧‧‧固定塊
51‧‧‧卡持塊
52‧‧‧通槽
6‧‧‧遮蔽殼體
61‧‧‧上壁
62‧‧‧下壁
63‧‧‧第一側壁
630‧‧‧第一配合部
631‧‧‧第一讓位部
632‧‧‧彎折段
633‧‧‧第一抵壓部
64‧‧‧第二側壁
640‧‧‧第二配合部
641‧‧‧第二讓位部
642‧‧‧凸包
643‧‧‧第二抵壓部
65‧‧‧後蓋
66‧‧‧彈片
67‧‧‧安裝腳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另一視角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沿第一圖中VII-VII線方向之剖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沿第一圖中VII-VII線方向之剖視圖,偵測端子於普通插頭***時之狀態。
第九圖與第八圖類似,但其中之偵測端子處於電源插頭***時之狀態。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1、收容於絕緣本體1內之複數導電端子3、偵測端子4、組裝至絕緣本體1之固定塊5及包覆絕緣本體1之金屬遮蔽殼體6。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包括第一絕緣本體10及向後組裝於第一絕緣本體10上之第二絕緣本體20,絕緣本體1及遮蔽殼體6共同定義有收容對接元件(未圖示)之對接空間101(參第一圖)。第一絕緣本體10包括主體部11及自主體部11底部向前水平延伸之支撐板12。所述主體部11包括前端面111、與前端面111相對之後端面112、位於左右兩側之相對兩側部113、位於上方之頂部114、設於兩側部113外側之延伸部115、自前端面111向後凹陷而成之第一安裝槽1111、自第一安裝槽1111兩端向下凹陷延伸並向後貫穿該主體部11之第二安裝槽1112及位於第一安裝槽1111下方及兩第二安裝槽1112之間向後貫通主體部11並間隔排佈之複數第一固持槽1113。所述主體部11還包括自後端面112向前凹陷與第一安裝槽1111相通並間隔排佈之複數第二固持槽1121及由頂部114、後端面112及兩側部113圍設而成之安裝空間110。所述側部113向後延伸超過後端面112,所述側部113朝向安裝空間110之內側壁設有向內側凸伸之扣持塊119及自側部 113後表面向前凹陷之卡持槽118,所述側部113與延伸部115之間形成用於固定偵測端子4之固定槽116。以第四圖中該電連接器100之位置為例,自右向左觀察,所述固定槽116呈「┐」形。所述固定槽116包括豎直延伸之容納槽1161及位於容納槽1161上方水平延伸之限位槽1162,所述固定槽116還設有自限位槽1162上側向外側延伸貫穿延伸部115之組裝槽1163。所述容納槽1161向後並向下貫穿延伸部115並向上與限位槽1162相通;所述限位槽1162於前後方向上貫穿延伸部115。所述固定槽116之內側壁為側部113之外表面,位於右側之限位槽1162之底壁向下超過位於左側之限位槽1162之底壁。
所述第二絕緣本體20包括收容於第一安裝槽1111內之第一安裝部21、自第一安裝部21左右兩側向後延伸並收容於第一絕緣本體10之第二安裝槽1112內之第二安裝部23及自第一安裝部21向前水平延伸出所述第一安裝槽1111之舌板22。所述第二安裝部23後端設有向外側凸伸收容於卡持槽118內之卡持部230。所述舌板22設有上表面223、與上表面223相對之下表面224及位於前端之前端面225,下表面224設有間隔排佈之複數第一收容槽221及位於第一收容槽221前方間隔排佈之複數第二收容槽222。
所述導電端子3包括固設於絕緣本體1內之第一端子組31及第二端子組32。第一端子組31之每一端子設有位於第一收容槽221內之弧形第一連接部312、自第一連接部312向前延伸並暴露於對接空間101內之第一接觸部313、自第一連接部312另一端向後延伸並固定於第一固持槽1113內之第一定位部314及自第一定位部314後端豎直向下延伸之第一焊接部315。
第二端子組32鑲埋成型於第二絕緣本體20內,為5根USB 3.0端子。第二端子組32之每一端子包括固設於第二絕緣本體20內之第二固持部322、自第二固持部322向前延伸並位於第二收容槽222內之平板狀第二接觸部323、自第二固持部322向後延伸並固定於第二固持槽1121內之第二定位部324及自第二定位部324後端豎直向下延伸之第二焊接部325。所述第一、第二接觸部313、323共同設於舌板22之下表面224且沿舌板22之長度方向設置為兩排。
偵測端子4包括固定於左側固定槽116內之第一偵測端子41及固定於右側固定槽116內之第二偵測端子42,所述第一偵測端子41用於偵測是否為特定之對接插頭***,所述第二偵測端子42用於偵測是否有對接插頭***。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均包括收容於限位槽1162內之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自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後端豎直向下延伸並收容於容納槽1161內之第一、第二豎直部412、422、自第一、第二豎直部412、422向下延伸出容納槽1161之第一、第二焊接部413、423及自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向前水平延伸出限位槽1162之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包括分別自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水平向前延伸之第一、第二彈性臂414、424、分別自第一、第二彈性臂414、424末端向前彎折延伸入對接空間101內並位於舌板22旁側之弧形第一、第二抵持部415、425及分別自第一、第二抵持部415、425末端向前彎折延伸出對接空間101之第一、第二抵接部416、426。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上下方向上之尺寸分別與左右兩側限位槽1162之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固定部411之上、下邊緣設有與限位槽1162相抵持之倒刺,所述第二固定部421之上邊緣設有與限位槽1162相抵持之倒 刺,下邊緣向下抵壓於限位槽1162之底壁上,所述第一、第二彈性臂414、424之下邊緣向下抵壓於限位槽1162之底壁上。所述第一、第二豎直部412、422於上下方向上之尺寸分別與左右兩側之容納槽1161之高度相等,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於上下方向上之寬度分別大於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之寬度,所述第二固定部421於上下方向上之尺寸大於第一固定部411相應之尺寸,所述第二彈性臂424長度較長,向前延伸超過第一彈性臂414之自由端,所述第二抵持部425相對於第一抵持部415更靠近舌板22之前端面225,第二偵測彈片420之下邊緣位於舌板22之下表面224之下方,第一偵測彈片410於上下方向上位於舌板22上、下表面223、224之間。
固定塊5向上組裝於安裝空間110內,所述固定塊5包括上下貫通固定塊5用以固定第二端子組32之第二焊接部324之通槽52及自固定塊5左右兩側向外凸伸與第一絕緣本體10之扣持塊119相扣持之卡持塊51。
請參閱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所述遮蔽殼體6包括上壁61、與上壁61相對應之下壁62、位於左側之第一側壁63、位於右側之第二側壁64及自頂壁61後端向下彎折延伸之後蓋65。所述第一、第二側壁63、64分別設有第一、第二讓位部631、641以及與第一、第二讓位部631、641位置相對應並突出於第一側壁63及第二側壁64之外表面之第一、第二配合部630、640,所述第一、第二讓位部631、641容納所述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所述第一、第二讓位部631、641因沖切第一、第二配合部630、640而形成,為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提供變形空間。於本實施方式中, 第一讓位部631為開口結構,第二讓位部641亦包括部分開口結構,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可用由第一、第二側壁63、64內側壁向外衝壓而成之凹陷為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提供變形空間。所述第一配合部630包括自第一讓位部631前側緣向外彎折延伸之彎折段632及自彎折段632向後水平延伸位於第一抵接部416外側之第一抵壓部633,第一配合部630與第一側壁63一體成型,第一抵壓部633懸空設於第一側壁63外側。所述第二配合部640包括自第二側壁64內側面向外凸出之凸包642及自凸包642之中部向前水平延伸位於第二抵接部426外側之第二抵壓部643。所述第二配合部640與第二側壁64一體成型,第二抵壓部643懸空設於第二側壁64外側。所述上壁61及下壁62均設有延伸入對接空間101內之複數彈片66,所述第一、第二側壁63、64於其靠近後蓋65處對稱設有一對分別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下壁62之安裝腳67。
請參閱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組裝時,首先將鑲埋成型有第二端子組32之第二絕緣本體20向後固定至第一絕緣本體10,第二絕緣本體20之第一、第二安裝部21、23分別收容於第一絕緣本體10之第一、第二安裝槽1111、1112內,卡持部230與卡持槽118相互卡持,限制第二絕緣本體20向前移動,再將第一端子組31組裝至絕緣本體1,第一連接部312伸延入第一收容槽221內;其次,將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向前組裝到第一絕緣本體10之固定槽116內,所述組裝槽1163為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之第一、第二偵測彈片410、420提供組裝通道,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之第一、第二固定部411、421與所述限位槽1162之頂壁及底壁相配合固定,以達到固定偵測端子4之目的;最後,將固定塊5向上組裝到第一絕緣本體10之對接空間101內,再將遮蔽殼體6自前 向後組裝至絕緣本體1上,並折下後蓋65即完成組裝。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之第一、第二抵持部415、425向內側分別抵壓於絕緣本體1之舌板22之左右兩側端面上並暴露於對接空間101內,於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以不抵靠舌板22,第一、第二抵接部416、426向外側凸伸出對接空間101並分別收容於第一、第二讓位部631、641內且未與第一、第二抵壓部633、643接觸,所述第二抵持部425較第一抵持部415更靠近所述舌板22之前端面,所述第二偵測彈片420之下邊緣向下超出舌板22之下表面224。固定塊5左右兩側之卡持塊51與第一絕緣本體10上之扣持塊119相扣持,支撐板12向上支撐於遮蔽殼體6之下壁62上。
第七圖至第九圖顯示不同對接元件***時,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之工作狀態。如第七圖所示,於初始狀態下,第一、第二抵接部415、425與遮蔽殼體6不發生接觸;如第八圖所示,當具有較短對接部之普通插頭***時,因該較短之對接部不會到達對接空間101之後端,僅會抵壓到第二偵測端子42之第二抵持部425,迫使第二抵接部426向外側移動並與第二抵壓部643達成電性接觸,而第一偵測端子41保持初始狀態;如第九圖所示,當具有較長對接部之具有電源功能之電源插頭(未圖示)***時,電源插頭之對接部向外側抵壓第一、第二偵測端子41、42之第一、第二抵持部415、425,迫使第一、第二抵接部416、426向外側移動並分別與第一、第二抵壓部633、643達成電性接觸;當Thin Card(未圖示)***時,儘管Thin Card之對接部尺寸較長可到達對接空間101之後端,但Thin Card為片狀結構,僅佔用位於絕緣本體1之舌板22之下方之部分對接空間,而第一偵測端子41之第一抵持部415未凸出舌板22之下表面224,即不位於此部分對接空間內, 故,Thin Card僅會抵壓到第二偵測端子42之第二抵持部425,迫使第二抵接部426向外側移動並與第二抵壓部643達成電性接觸。
由上可知,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第二偵測端子42之第二抵持部425靠近舌板22之前端面225,而第一偵測端子41之第一抵持部415則位於對接空間101之後側,使得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不僅偵測是否有插頭***,還可以進一步偵測已***之插頭是否為具有電源功能之電源插頭***。
以上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其中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係Right angle(直角)之標準樣態,以此定義上、下表面及左、右側;其實,本發明電連接器100同樣可以設計成Reverse或upright之樣態,僅需要簡單改變端子腳之彎折及延伸方式,類似設計可以參考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第CN102117993號及專利公告第201097427號,並不影響其他結構之設置,特別係第一及第二偵測端子之設置方式,相應之舌板設置導電端子之一側面可定義為第一側面,相當於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舌板22之下表面224,相對另一側面可定義為第二側面,相當於本發明電連接器100之舌板22之上表面223。
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即凡是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書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41‧‧‧第一偵測端子
414‧‧‧第一彈性臂
415‧‧‧第一抵持部
416‧‧‧第一抵接部
42‧‧‧第二偵測端子
424‧‧‧第二彈性臂
425‧‧‧第二抵持部
426‧‧‧第二抵接部
63‧‧‧第一側壁
630‧‧‧第一配合部
631‧‧‧第一讓位部
633‧‧‧第一抵壓部
64‧‧‧第二側壁
640‧‧‧第二配合部
641‧‧‧第二讓位部
643‧‧‧第二抵壓部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可與不同類型之對接元件配合使用,包括:絕緣本體,係包括主體部及向前水平延伸之舌板,所述舌板定義有前端面及相對之第一側面及第二側面;複數導電端子,係設於絕緣本體上;及遮蔽殼體,係包覆於絕緣本體上,所述遮蔽殼體與舌板共同定義有用於收容對接元件之對接空間;其中,該電連接器還包括固定於絕緣本體上之第一、第二偵測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分別位於舌板之另外相對兩側,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分別設有延伸入對接空間之第一、第二抵持部,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位於對接空間之後側,所述第二偵測端子之第二抵持部相較於所述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更靠近所述舌板之前端面,所述第二偵測端子之第二抵持部能夠與未到達對接空間之後側的對接元件接觸,所述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僅與能夠到達對接空間後側之對接元件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設有暴露於舌板第一側面之接觸部,第二偵測端子之第二抵持部沿垂直於第一側面之方向突出於舌板之第一側面,第一偵測端子之第一抵持部則沿同樣方向位於舌板之第一側面以內,當對接元件僅佔用對接空間中靠近第一側面之部分對接空間時,僅會驅動第二偵測端子但不會驅動第一偵測端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還包括固定於絕緣本體上之第一、第二固定部及自第一、第二固定部向前水平延伸之第一、第二偵測彈片,第一、第二偵測彈片包括分別自一、 第二固定部水平向前延伸之第一、第二彈性臂,所述第一、第二抵持部分別位於第一、第二彈性臂之前端,第一、第二偵測彈片還包括分別位於第一、第二彈性臂前端並且靠近第一、第二抵持部之第一、第二抵接部;第一、第二彈性臂及第一、第二抵接部位於對接空間以外,且於初始狀態下與遮蔽殼體不發生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包括第一絕緣本體,第一絕緣本體設有主體部,所述主體部包括相對兩側部及分別設於側部外側之兩延伸部,所述側部與延伸部之間形成用於固定第一、第二偵測端子之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豎直延伸之容納槽及位於容納槽上方水平延伸之限位槽,所述容納槽向上與限位槽相通並向後貫穿該延伸部,所述限位槽於前後方向上貫穿延伸部,所述第一、第二偵測端子自後向前組裝入所述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部與所述限位槽干涉配合以固定第一、第二偵測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彈性臂向前延伸超出主體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限位槽設有向外側貫穿延伸部之組裝槽以允許第一、第二偵測端子之第一、第二抵持部向前通過限位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為USB 3.0連接器,所述導電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所述第一端子組之每一端子設有弧形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端子組之每一端子設有平板狀第二接觸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觸部共同設於舌板之第一側面且沿舌板之長度方向設置為兩排,所述絕緣本體還包括組裝至第一絕緣本體之第二絕緣本體,所述舌板設置於該第二絕緣本體上,並且第一絕緣本體與第二絕緣本體之間設有相互卡扣配合之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遮蔽殼體包括分別面向 所述舌板之另外相對兩側之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分別設有第一、第二讓位部以及與第一、第二讓位部位置相對應並突出於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之外表面之第一、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第二讓位部容納所述第一、第二偵測彈片,第一、第二偵測端子被對接元件驅動後向外移動,使第一、第二抵接部與所述第一、第二配合部接觸實現偵測功能,所述第一、第二讓位部之其中之一為貫穿之開口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自第一讓位部前側緣向外彎折延伸之彎折段及自彎折段向後水平延伸位於第一抵持部外側之懸空第一抵壓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自第二側壁內側面向外凸出之凸包及自凸包之中部向前水平延伸位於第二抵持部外側之懸空第二抵壓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組固定於第一絕緣本體上,並向前延伸使第一端子組之第一接觸部位於第二絕緣本體之舌板上,第二端子組固定於第二絕緣本體上。
TW101121060A 2012-06-13 2012-06-13 電連接器 TWI543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060A TWI54346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060A TWI54346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806A TW201351806A (zh) 2013-12-16
TWI543469B true TWI543469B (zh) 2016-07-21

Family

ID=5015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1060A TWI543469B (zh) 2012-06-13 2012-06-13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3469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1806A (zh) 201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2471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US2016026105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9029649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478584B1 (ko) 커넥터
JP6776050B2 (ja) 雌端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7931503B2 (en) RJ-type connector with secured contacts
TW201838251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481525U (zh) 電連接器插座及電連接器組合
TWI701868B (zh) 插頭連接器
JP2014241269A (ja) 雌端子
TWM450099U (zh) 電連接器
US948465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10243303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ground terminals in contact with metal shell
TW201814973A (zh) 卡緣連接器
TWI543469B (zh) 電連接器
TWI681596B (zh) 電連接器
TWI565164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2027349A (zh) 電連接器組件及其對接連接器組件
TWM450849U (zh) 電連接器
US8282407B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two switch terminals each with a locating portion and a fastening portion
TWI573347B (zh) 插座電連接器
JP6923851B2 (ja) 中継コネクタ
TWI543464B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96279U (zh) 插座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