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520B -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520B
TWI520520B TW100126846A TW100126846A TWI520520B TW I520520 B TWI520520 B TW I520520B TW 100126846 A TW100126846 A TW 100126846A TW 100126846 A TW100126846 A TW 100126846A TW I520520 B TWI520520 B TW I520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index
pucch format
subframe
puc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2578A (en
Inventor
羅伯特 班德邁爾
鄭榮富
迪克 葛史丹柏格
丹尼爾 拉森
史蒂芬 派克沃
Original Assignee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filed Critical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1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2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5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3。更特定言之,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使用者設備及一種在該使用者設備中識別待用於在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之方法。
第三代行動通信夥伴合作計畫(3GPP)長期演進(LTE)係一種用以改良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標準以應對改良式服務(諸如較高資料速率、改良式效率及較低成本)方面的未來需求。全球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UTRAN)係一UMTS之無線電存取網路,及演進UTRAN(E-UTRAN)係一LTE系統之無線電存取網路。在一E-UTRAN中,一使用者設備(UE)150無線地連接至統稱為一eNodeB或eNB(演進節點B)之一無線電基地台(RBS)110a,如在圖1中所圖解說明。在E-UTRAN中,eNodeB 110a至110c直接連接至核心網路(CN)190。一LTE系統有時亦稱為一演進全球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通信系統。在一LTE系統中,在下行鏈路中(即,在自eNodeB至UE之傳輸中)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在上行鏈路中(即,在自UE至eNodeB之傳輸中)使用離散傅立葉變換展頻(DFTS)OFDM。
基本LTE下行鏈路實體資源可被視為如在圖2a中所圖解說明的一時頻網格,其中各資源元素對應於在一OFDM符號間隔期間的一OFDM副載波。在時域中,將LTE下行鏈路傳輸組成10毫秒(ms)的無線電訊框,各無線電訊框由長度為Tsubframe=1 ms之10個相等大小的子訊框所組成,如在圖2b中所圖解說明。此外,通常根據資源區塊(亦稱為實體資源區塊(PRB))描述LTE中之資源分配,其中一資源區塊對應於時域中之一0.5 ms時槽,及頻域中之12個連續副載波,如在圖3a中所圖解說明。在頻域中,自系統頻寬之一端開始於0而將資源區塊編號。
動態地排程下行鏈路傳輸,即,在各子訊框中,基地台或eNodeB傳輸控制資訊,包含傳輸資料至哪個UE或終端機資料及基於哪個資源區塊而在當前下行鏈路子訊框中傳輸該資料之資訊。通常在各子訊框之最前面的1、2、3或4個OFDM符號中傳輸此控制發信號。在圖2c中圖解說明具有用於控制發信號之三個OFDM符號之一下行鏈路系統。
LTE使用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繼在一子訊框中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後,UE嘗試解碼該下行鏈路資料,並對eNodeB報告解碼是否成功。當解碼成功時,依一ACK形式發送應答,且當解碼不成功時,依一NACK形式發送應答。在一不成功解碼嘗試之情況下,eNodeB可重新傳輸錯誤資料。
自UE至eNodeB之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除包括用於所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HARQ應答之外亦包括:
- 排程請求,其等指示一UE需要上行鏈路資源以供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及
- 用作為協助eNodeB下行鏈路排程之關於下行鏈路頻道條件之UE報告,通常稱為頻道狀態報告。
此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稱為層1及層2(L1/L2)控制資訊。若UE尚未被指派一上行鏈路資源以供資料傳輸,則在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上傳輸具體指派用於上行鏈路L1/L2控制之上行鏈路資源中之L1/L2控制資訊。如在圖3a中所圖解說明,此等資源可位於總可用小區頻寬之邊緣。各此資源由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兩個時槽(即,一對資源區塊或PRB)之各者內之12個副載波組成。為了提供頻率分集,在時槽邊界上頻率跳躍此等頻率資源,即,一資源由在一子訊框之第一時槽內之頻譜之下部分處的12個副載波與在子訊框之第二時槽期間的頻譜之下部分處的一相等大小資源所組成,或反之亦然。若上行鏈路L1/L2控制發信號需要更多資源(例如,在一非常大的總傳輸頻寬支援大量使用者之情況下),則可在頻域中緊接先前所指派資源區塊而指派額外資源區塊。
使PUCCH資源位於總可用頻譜之邊緣處之原因係雙面的:
1. 連同上文所描述的頻率跳躍,在頻譜邊緣處的PUCCH資源最大化由控制發信號所經歷的頻率分集;
2. 指派在頻譜之其他位置(即,不在邊緣處)處的PUCCH之上行鏈路資源將使上行鏈路頻譜***,使得不可能指派非常寬的傳輸頻寬給一單一UE,並仍保留上行鏈路傳輸之單載波性質。
然而,對一單一UE之控制發信號需要而言,在一子訊框期間的一資源區塊之頻寬過大。因此,為了有效利用給控制發信號留出的資源,多個終端機可共用相同資源區塊對。此係藉由指派一小區特定長度12頻域序列之不同正交相位旋轉及/或涵蓋一時槽或子訊框內之符號之不同正交時域涵蓋碼給不同UE而完成。
存在於3GPP LTE中定義以處置不同類型的上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之不同PUCCH格式。在LTE版本8中,一PUCCH格式1資源被定義且用於一HARQ應答或一排程請求。PUCCH格式1能夠按每子訊框最多兩個資訊位元。由於一頻道狀態報告由按每子訊框多個位元組成,所以PUCCH格式1明顯不能用於用信號發送頻道狀態報告。由能夠按每子訊框多個資訊位元之PUCCH格式2替代處置PUCCH上之頻道狀態報告之傳輸。實際上,存在此PUCCH格式之三種變體:PUCCH格式2、PUCCH格式2a及PUCCH格式2b。為了簡便,後文將此等格式皆稱為PUCCH格式2。
然而,在LTE版本10中引進載波聚合(CA)之情況下,需要一新PUCCH格式。在LTE版本10中,總可用頻譜可寬於對應於版本8中之總可用頻譜之最大20 MHz LTE載波,且可扮演至一LTE版本8 UE之數個LTE載波之角色。各此載波可稱為一分量載波(CC)或一小區。為了確保使一寬載波亦有效用於舊版UE,使用隱含著一LTE版本10 UE可接收多個CC之CA,其中該等CC具有或至少經啟用以具有如與一版本8載波相同的結構。在圖4中示意圖解說明CA,其中5個20 MHz的CC提供一100 MHz的總聚合頻寬。然而,CA之另一使用情況係一操作者何時運用不同頻率頻帶中或一相同頻率頻帶內之較小部分的頻寬,以得到一較大聚合頻寬。運用CA,需要啟用對應於多個CC之多個HARQ位元之回饋之一PUCCH格式。下文中將此一PUCCH格式稱為PUCCH格式3。然而,PUCCH格式3亦可稱為CA PUCCH格式或DFTS-OFDM PUCCH格式。
可由基地台使用由UE所傳輸的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以估計在指派給一特定UE之跨度外的大頻寬之上行鏈路頻道之品質。在一子訊框中週期性地組態SRS,且在該子訊框之最後DFTS-OFDM符號中傳輸SRS。此隱含著需要一正常PUCCH格式3(當在該子訊框中不傳輸SRS時使用)及一縮短PUCCH格式3(當在該子訊框中傳輸SRS時於該子訊框之最後DFTS-OFDM符號中削減該縮短PUCCH格式3以避免SRS傳輸碰撞)兩者。因此,可共用PUCCH格式3之UE數量可取決於是否使用該縮短PUCCH格式3或該正常PUCCH格式3而改變。
自一網路組態觀點,關注的是使相同資源量用於所有子訊框中之PUCCH格式3。PUCCH格式3資源最可能連同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分配於頻帶邊緣處。然而,較少UE可在傳輸SRS且使用一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共用PUCCH格式3資源之事實將具有以下效果:相比於當不傳輸SRS時,當在與PUCCH相同的子訊框中傳輸SRS時更多資源區塊將分配給PUCCH格式3。改變資源需要問題之習知解決方案將係超額提供PUCCH格式3資源,使得在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情況下在不冒險與其他傳輸碰撞之情況下,PUCCH格式3可延伸至更多資源區塊中。然而,缺點係影響系統容量及輸送量之一次最佳資源利用。
另一做法將係指派資源給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使得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不與延伸大小的縮短PUCCH格式3碰撞,從而替代超額提供PUCCH格式3資源。然而,僅只要用於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資源之週期性係經保留用於SRS傳輸之子訊框週期性之偶數倍,則此做法係可行的。
因此,一目的係解決上文略述的一些問題及缺點,且分配將用於使用一正常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之相同資源區塊集內的資源給使用一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藉由根據獨立技術方案之方法及使用者設備以及藉由根據附屬技術方案之實施例來達成此目的及其他目的。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使用者設備中識別待用於在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之方法。該方法包括:自一伺服無線電基地台接收一資源索引;及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根據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之使用者設備,該使用者設備經組態以識別待用於在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該使用者設備包括:一接收單元,其經調適以自一伺服無線電基地台接收一資源索引;及一識別單元,其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該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實施例之一優點係因無需超額提供PUCCH格式3資源而改良資源利用。此將導致較高系統容量及輸送量。另一優點係此實現其他PUCCH格式及其他頻道之資源之一簡化組態。
在當結合隨附圖式及技術方案考量時之下文詳細描述中解釋實施例之其他目的、優點及特徵。
在下文中,將參考特定實施例及隨附圖式而更詳細描述不同態樣。為了解釋及非限制目的,陳述特定細節(諸如特定案例及技術),以提供對不同實施例之一詳盡瞭解。然而,亦可存在背離此等特定細節之其他實施例。
此外,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白雖然依一方法及一UE之形式主要描述實施例,但是該等實施例亦可依一電腦程式產品以及一系統(包括一電腦處理器及耦合至該處理器之一記憶體)來具體實施,其中用可執行本文所揭示的方法步驟之一或多個程式來編碼該記憶體。
本文藉由參考特定例示性案例之方式來描述實施例。在關於一LTE版本10系統之一非限制性一般內容中描述特定態樣。應注意,實施例亦可應用於使用PUCCH格式3之其他類型的無線通信系統。實施例中之UE包含(例如)行動電話、傳呼機、耳機、膝上型電腦及其他行動終端機。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UE中識別待用於在一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之方法。下文段落詳述背景。
PUCCH格式1
使用HARQ應答以在下行鏈路中應答一傳送區塊之接收。在空間多工之情況下,可應答兩個傳送區塊之接收。如上文已解釋,在PUCCH上傳輸HARQ應答。
使用排程請求以請求對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資源。顯然,僅當UE請求資源時應傳輸一排程請求,否則該UE應沉默以節省電池資源及不產生非必要干擾。因此,與HARQ應答不同,在排程請求中不傳輸明確資訊位元;因存在或缺乏能量而在對應PUCCH上替代遞送資訊。然而,排程請求(雖然為了一完全不同目的而使用)共用與HARQ應答相同的PUCCH格式。在3GPP LTE規範中將此格式稱為PUCCH格式1。
由一單一純量資源索引表示用於一HARQ應答或一排程請求之一PUCCH格式1資源。UE不知道哪些實體資源經組態用於PUCCH,UE僅知道資源索引。自該索引,導出相位旋轉及正交涵蓋序列。對於HARQ傳輸,由用以排程至UE之下行鏈路傳輸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上之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隱含地給定用於傳輸HARQ應答之資源索引。因此,用於一上行鏈路HARQ應答之資源動態地改變且取決於用以在各子訊框中排程UE之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除藉由使用PDCCH而動態排程之外,亦可能根據一特定型樣而半持續性地排程一UE。在此情況下,半持續性排程型樣之組態包含待用於HARQ應答之PUCCH資源索引之資訊。此對排程請求而言亦係真實的,其中組態資訊對該UE通知哪些PUCCH資源待用於傳輸排程請求。
因此,為了摘要,將PUCCH格式1資源分成兩部分:
1. 用於排程請求及自半持續性排程UE之HARQ應答之一半靜態部分。用於PUCCH格式1資源之該半靜態部分之資源量不動態地改變。
2. 用於動態排程UE之一動態部分。隨著動態排程終端機數目改變,用於動態PUCCH之資源量改變。
PUCCH格式2
使用頻道狀態報告以對eNodeB提供UE處的頻道性質之一估計,以支援頻道相依之排程。一頻道狀態報告由按每子訊框多個位元組成。為了此目的,明顯不能使用能夠按每子訊框最多兩個資訊位元之PUCCH格式1。由能夠按每子訊框多個資訊位元之PUCCH格式2替代處置PUCCH上之頻道狀態報告之傳輸。
PUCCH格式2係基於與PUCCH格式1相同的小區特定序列之一相位旋轉。相似於PUCCH格式1,可由一資源索引表示一PUCCH格式2資源,自該資源索引而導出相位旋轉及其他必要量。半靜態地組態PUCCH格式2資源。
PUCCH之資源區塊映射
如已解釋,在一資源區塊對(各時槽中具有一資源區塊)上傳輸上文針對PUCCH格式1及PUCCH格式2兩者所描述的L1/L2控制信號。自PUCCH資源索引判定待使用的資源區塊對。待在一子訊框之第一時槽及第二時槽中使用的資源區塊數目可表達為:
RBnumber(i)=f(PUCCH index,i)
其中i係該子訊框內之時槽數目(0或1),及f係在3GPP規範中所發現的一函數。
可使用多個資源區塊對以增大控制發信號容量;當一資源區塊對滿時,下一PUCCH資源索引按序列映射至下一資源區塊對。原理上映射已完成,使得在最接近上行鏈路小區頻寬之邊緣傳輸用於頻道狀態報告之PUCCH格式2,接著傳輸PUCCH格式1之半靜態部分且最後在該頻寬之最內部部分中傳輸PUCCH格式1之動態部分,如在圖3b中所圖解說明。
使用三個半靜態參數以判定待用於不同PUCCH格式之資源:
- 提供作為系統資訊之一部分之,其控制PUCCH格式1之映射開始於哪個資源區塊對;
- ,其控制PUCCH格式1之半靜態部分與動態部分之間的分離;
- ,其控制一資源區塊中之PUCCH格式1與PUCCH格式2之混合。在大多數情況下,組態經完成使得該兩個PUCCH格式映射至分開的資源區塊集,但是亦可能使邊界在一資源區塊內的格式1與格式2之間。
載波聚合
最近已在3GPP中標準化LTE版本8標準,從而支援最多20 MHz的頻寬。然而,為了滿足國際電信聯盟(ITU)之概念進階國際行動通信(IMT),3GPP已開始致力於LTE版本10。LTE版本10之一部分係用以支援大於20 MHz的頻寬。LTE版本10之一重要需求係用以確保與LTE版本8之回溯相容性。此亦應包含頻譜相容性。此將隱含著寬於20 MHz的一LTE版本10載波應扮演至一LTE版本8 UE之數個LTE載波之角色。各此載波可稱為一分量載波(CC)。尤其對於早期LTE版本10部署,可預期相比於許多LTE舊版UE將存在更少量的具備LTE版本10能力之UE。因此,必需確保使一寬載波亦有效用於舊版UE,即,可能實施可在寬頻LTE版本10載波中排程舊版UE之載波。獲得此之簡單方法係藉由載波聚合(CA)。CA隱含著一LTE版本10 UE可接收多個CC,其中CC具有或至少經啟用以具有與一版本8載波相同的結構。在圖4中示意圖解說明CA,其中五個20 MHz的CC提供一100 MHz的總聚合頻寬。
對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而言,聚合CC之數目及個別CC之頻寬可不同。一對稱組態係指下行鏈路中之CC數目與上行鏈路中之CC數目相同之情況,然而一非對稱組態係指CC數目不同之情況下。重要的是應注意,在一小區中所組態的CC數目可不同於由一UE所見的CC數目。例如,相較於上行鏈路CC,一UE可支援更多下行鏈路CC,即使用相同數目的上行鏈路CC與下行鏈路CC來組態該小區。
最初,一LTE版本10 UE表現得相似於一LTE版本8 UE且將用其進行啟始隨機存取之一UL/DL CC對來組態。此等CC稱為主要分量載波(PCC)。除取決於上行鏈路(UL)/下行鏈路(DL)PCC對之外,eNB亦可取決於UE能力,且網路(視需要)用額外CC(亦稱為次要分量載波(SCC))來組態UE。此組態係基於無線電資源組態(RRC)。歸因於繁重發信號及RRC發信號之相當慢的速度,預想一UE可用多個CC來組態,即使當前不使用所有CC。為了避免一UE必須監視PDCCH及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之所有組態DL CC(此導致一高電力消耗),LTE版本10支援在組態時啟動CC。由於啟動係基於媒體存取控制(MAC)發信號(此快於RRC發信號),所以啟動或撤銷啟動可遵從滿足當前資料速率需要所需的CC數目。當大資料量到達時,啟動多個CC以用於資料傳輸,且若不再需要時撤銷啟動。可撤銷啟動除一CC(下行鏈路PCC)之外的所有CC。因此,啟動提供組態多個CC但是僅在需要時啟動多個CC之可能性。在大多數時間,一UE將已啟動一個CC或非常少的CC,從而導致一較低接收頻寬且因此導致較少電池消耗。
一CC排程係經由下行鏈路指派而在PDCCH上完成。格式化PDCCH上之控制資訊作為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訊息。在版本8中,一UE僅用一DL CC及一UL CC來操作,且因此DL指派、UL授予與對應DL CC及UL CC之間的關聯係清楚的。在版本10中,需要辨別兩種模式的CA:第一操作模式,其非常相似於多個版本8終端機之操作,在一CC上所傳輸的一DCI訊息中含有的一DL指派或UL授予對DL CC自身或對相關聯UL CC有效,經由小區特定或UE特定鏈接而相關聯;一第二操作模式,其用載波指示項欄位(CIF)擴增一DCI訊息。含有用CIF之一DL指派之一DCI係對用CIF所指示的DL CC有效,及含有用CIF之一UL授予之一DCI係對該所指示UL CC有效。
用於下行鏈路指派之DCI訊息含有一資源區塊指派、調變及編碼方案相關參數以及一HARQ冗餘版本。除了關於實際下行鏈路傳輸之參數之外,用於下行鏈路指派之大多數DCI格式亦含有傳輸功率控制(TPC)命令之一位元欄位。使用此等TPC命令以控制用以傳輸HARQ回饋之對應PUCCH之UL功率控制行為。
載波聚合之PUCCH傳輸
當在LTE版本10中引進CA支援時,需要啟用對應於多個CC之多個HARQ位元回饋之一PUCCH格式,如下文將解釋。下文中將此一PUCCH格式稱為PUCCH格式3,其係在3GPP標準中所使用的術語。等效術語係CA PUCCH格式,及DFTS-OFDM PUCCH格式。PUCCH格式1亦可稱為一版本8 PUCCH。
自一UE觀點,支援對稱及非對稱UL/DL CC組態兩者。對於一些組態,可考量在多個PUCCH或多個UL CC上傳輸UL控制資訊之可能性。然而,此部分可能導致較高UE電力消耗且取決於特定UE能力。此亦可產生歸因於互調變引起的實施問題,且通常將導致較高複雜度的實施及測試。
因此,PUCCH之傳輸不取決於UL/DL CC組態,即,根據一設計原理,用於一UE之所有UL控制資訊係半靜態地映射至一特定UL CC上:UL PCC,亦稱為錨載波。此外,存在UL PCC與DL PCC之間的一小區特定鏈接,即,共同相同DL PCC之所有終端機將具有相同UL PCC。在一非對稱部署案例中,用相同UL PCC來小區特定鏈接多個DL CC仍係可行的。
僅用一DL PCC及一UL PCC來組態的UE係根據版本8規範而在PUCCH上(即,在如前文所描述的PUCCH格式1資源上)操作動態ACK/NACK。用以傳輸DL指派之PDCCH之第一控制頻道元素(CCE)判定或識別PUCCH格式1上之動態ACK/NACK資源。若僅用UL PCC來小區特定鏈接一DL CC,則可不發生PUCCH碰撞,此係因為使用不同的第一CCE來傳輸所有PDCCH。
在一小區非對稱CA案例中,可用相同UL CC來小區特定鏈接多個DL CC。用相同UL CC但是用不同DL CC所組態的不同UE共用相同UL PCC,儘管該等不同UE具有不同DL PCC。在不同DL CC上接收其等之DL指派之UE將在相同UL CC上傳輸其等之HARQ回饋。在此情況下,取決於eNB排程以確保不發生PUCCH碰撞。
甚至延伸此概念至組態多個DL CC之UE亦可有意義的。根據版本8,在DL PCC上所傳輸的各PDCCH具有在UL PCC上所保留的一PUCCH資源。若一UE係用多個DL CC來組態,但是僅接收一DL PCC指派,則該UE仍可使用UL PCC上之PUCCH格式1資源。一替代例將係使用啟用對應於亦用於一單一DL PCC指派之所組態CC數目之HARQ位元回饋之PUCCH格式3。然而,由於組態係一相當慢的程序,且通常可用多個CC來組態一UE(即使僅DL PCC係現用的及被使用),所以此將導致PUCCH格式3資源之低效率使用。
當在一單一SCC上接收DL指派或接收多個DL指派時,應使用PUCCH格式3。雖然在接收多個DL指派情況下顯然使用PUCCH格式3(因為僅PUCCH格式3係支援多個CC之HARQ位元回饋之格式),顯然在一單一SCC上接收DL指派情況下較少使用PUCCH格式3。然而,單獨一DL SCC指派係非典型的。eNB排程器應致力於在DL PCC上排程一單一DL CC指派,且若不需要則嘗試撤銷啟動SCC。另一問題係在SCC上傳輸用於一DL SCC指派之PDCCH,從而確保不組態CIF,且因此在此情況下,不存在UL PCC上之自動保留的PUCCH格式1資源。使用PUCCH格式1資源(甚至)以供獨立DL SCC指派將需要保留UL PCC上之PUCCH格式1資源以用於由使用此UL PCC之任何UE所組態的任何DL CC。由於獨立SCC指派係非典型的,所以此將導致UL PCC上之PUCCH格式1資源之一非必要超額提供。
可發生的一可能錯誤情況係一eNB在包含PCC之多個DL CC上排程一UE。若該UE不能解碼除DL PCC指派之外的所有指派,則該UE將使用PUCCH格式1來替代PUCCH格式3。為了偵測此錯誤情況,該eNB必須監視該PUCCH格式1及該PUCCH格式3兩者。
取決於實際所接收DL指派之數目,UE必須提供HARQ回饋位元之對應數目。在一第一情況下,UE可根據所接收指派之數目而採用PUCCH格式3並相應地提供回饋。然而,可損失具有DL指派之PDCCH,且因此根據所接收DL指派而採用PUCCH格式3係含糊的,且將需要在eNB處測試許多不同假設。
替代地,PUCCH格式可由啟動訊息設定或包含於啟動訊息中。用MAC控制元件來完成各CC之啟動及撤銷啟動。由於MAC發信號(且尤其係指示是否已成功接收啟動命令之HARQ回饋發信號)係容易出錯的,所以此做法亦需要在eNB處測試多個假設。
因此,使PUCCH格式基於所組態CC之數目似乎係最安全的選擇,且已被採用以用於使用3GPP LTE標準中之分頻多工之系統。CC組態係基於RRC發信號,如前文已提及。繼成功接收及應用一新組態之後,發回一確認訊息,因此使基於RRC發信號的組態非常安全。RRC發信號之缺點係速度相對慢且不能追蹤當前使用的CC數目,從而在當前使用的CC數目小於所組態CC數目時導致一效能損失。
PUCCH格式3
圖5a展示一正常PUCCH格式3之傳輸方案之一實施例之一方塊圖,該實施例係基於支援四個以上ACK/NACK位元之UE之DFTS-OFDM。亦可包含排程請求資訊位元及/或頻道狀態資訊位元之多個ACK/NACK位元經編碼以形成48個編碼位元(501、502)。接著用小區特定且可能DFTS-OFDM符號相依之序列來攪碼該等編碼位元(503)。在各DFTS-OFDM符號之第一時槽內傳輸24個位元,且在各DFTS-OFDM符號之第二時槽內傳輸其他24個位元。按每DFTS-OFDM符號24位元被轉換成12個QPSK符號(504),乘以跨五個DFTS-OFDM符號之一正交時域涵蓋序列[w(0)...w(4)],在頻域中之一資源區塊及時域中之五個符號內被離散傅立葉變換(DFT)預先編碼及傳輸。正交時域涵蓋序列係UE特定的且實現在相同資源區塊內最多多工五個UE。在表格1中展示可使用的正交序列之一實例,其中由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識別各正交序列。對應於可用於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即,時槽0)中之一PRB之正交序列之數目。在此實施例中,等於5。
對於參考信號符號,可使用循環位移恆定振幅零自動相關(CAZAC)序列。為了甚至進一步改良參考信號之間的正交性,長度為2[(0),(1)]之一正交涵蓋碼可應用於參考信號符號。
當在一子訊框中組態SRS時,在該子訊框之最後DFTS-OFDM符號中傳輸SRS。此隱含著需要在載送SRS之子訊框之最後DFTS-OFDM符號中所削減的一特殊縮短PUCCH格式3。完成此削減以避免當在相同子訊框中傳輸SRS及PUCCH時與來自其他UE之SRS傳輸碰撞。
在圖5b之方塊圖中圖解說明此一縮短PUCCH格式3之傳輸方案之一實施例。圖5b與圖5a之間的差別在於剔除最後DFTS-OFDM符號,使得UE不干擾在與傳輸PUCCH格式3相同的資源區塊中傳輸SRS之其他UE。該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優點係傳輸PUCCH之一UE可能在不傳輸多個叢集之情況下在子訊框之最後DFTS-OFDM符號中發送SRS。然而,在此實施例中,隨著剔除在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之最後DFTS-OFDM符號,僅將可能在相同資源區塊對內多工四個使用者。在表格2中展示可使用的四點正交序列之一實例。對應於可用於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即,時槽1)中之一PRB之正交序列數目。在此實施例中,等於4,此係因為使用一縮短PUCCH格式3。
因此,UE主要取決於eMN是否已在一特定子訊框中分配小區特定SRS型樣而選擇在該子訊框中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可藉由明確發信號(例如,藉由RRC發信號)及/或用一或若干個DCI訊息中之一動態明確發信號而給定經指派以發送PUCCH格式3之資源。亦可藉由隱含發信號(例如,藉由隱含發信號而在CCE上發送對應PDCCH訊息)而給定資源。亦可藉由明確發信號及隱含發信號之一組合而給定資源。
自網路觀點,通常留出一組資源區塊以用於處置PUCCH格式3。此組資源區塊將最可能位於總系統頻寬之兩個邊緣處,位於相鄰於PUCCH格式2或PUCCH格式1或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兩者之資源區塊上,以當在時槽邊界上頻率跳躍時達成最大頻率分集。
在下文實例中,組態15個PUCCH格式3資源區塊或PRB。在不傳輸SRS且使用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可用在表格3中所給定的PRB位置及正交涵蓋碼(OCC)序列索引來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在傳輸SRS及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僅四個UE(而非五個)可共用相同PRB。因此,若使用PUCCH之一習知資源區塊映射,則可用在表格4中所給定的PRB位置及OCC序列索引來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因此,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將不擬合於相同組的PRB。用於PUCCH格式3之資源將延伸至一進一步PRB中。所需資源區塊之此變動係一問題,此係因為網路接著需要超額提供使用正常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之PUCCH格式3資源,以處置將延伸至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之更多資源區塊之PUCCH格式3。另一做法將係指派資源給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使得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不與延伸大小的縮短PUCCH格式3碰撞。然而,僅只要用於PUCCH格式2及PUCCH格式1資源之週期性係經保留用於SRS傳輸之子訊框之週期性的偶數倍,則此係可行的。
因此,關注的是使相同資源量被利用用於來自所有UE之PUCCH格式3,而不顧慮是否使用正常或縮短PUCCH格式3。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由一解決方案(其中UE基於自基地台接收的一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傳輸控制資訊之資源,使得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一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解決取決於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而分配不同數目資源給PUCCH格式3之問題。因此,由UE使用以傳輸PUCCH格式3之資源係設定為在有限量的發信號資源內。
在一第一實施例中,由UE使用以傳輸PUCCH格式3之資源係限於在一發信號值集內,同樣係在每PRB基礎上。此意謂著UE識別用於PUCCH格式3傳輸之相同PRB,無論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後文描述此第一實施例之一實例。
在此實例中,組態15個PUCCH格式3資源。在使用一正常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如在表格3中圖解說明般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然而,在使用一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用在表格5中所給定的PRB位置及OCC序列索引來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例如,可觀察到PUCCH格式3資源索引0及4利用相同實體無線電資源或PRB。因此,不能由兩個UE在用縮短PUCCH格式3之此子訊框中使用此兩個無線電資源。為了避免此一碰撞,網路可排程此等UE之PUSCH,使得僅一UE將傳輸PUCCH格式3。當一UE經排程以傳輸PUSCH資料時,可替代地傳輸通常在PUCCH上所傳輸的控制資訊連同PUSCH資料,且因此該UE無需PUCCH格式3資源。然而,若指派PUCCH格式3資源,則第一實施例不引進此一排程限制,使得至多四個資源佔用任何所組態PRB。
在第一實施例中,由以下方程式給定由UE使用以識別PUCCH格式3資源之資源索引:
其中n static_resource 係藉由使用(例如)RRC發信號所明確及靜態指派的資源索引,n dynamic_resource 係在一或若干個DL指派中所指示的一動態資源指示項,n implicit 係(例如)針對一或若干個DL指派之CCE位置所導出的一隱含資源指示項,N start 係可在來自頻帶邊緣之數個PRB中所給定的PUCCH格式3資源之開始位置,=5及N DFTS-OFDM 係(例如)就資源區塊而言存在的PUCCH格式3資源之總數目。若不存在資源索引或指示項n static_resource n dynamic_resource n implicit 之任何者,則在公式(1)中將n static_resource n dynamic_resource n implicit 設定為零。在實施例中,藉由以下公式給定待由PUCCH格式3所使用的資源區塊:
在實施例中,藉由以下公式給定用於PUCCH格式3之正交序列索引:
其中在使用正常PUCCH格式3之情況下=5,及在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情況下=4。
在一第二實施例中,由UE使用以傳輸PUCCH格式3之資源係限於在一有限值集內。後文描述此第二實施例之一實例。
在實例中,類似於先前實施例而組態15個PUCCH格式3資源。在使用正常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如在表格3中圖解說明般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在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一子訊框中,用在表格6中所給定的PRB位置及OCC序列索引來組織該15個PUCCH格式3資源。
例如,可觀察到PUCCH格式3資源0及12利用相同實體無線電資源。因此,不能由UE在用縮短PUCCH格式3之子訊框中使用此兩個PUCCH格式3資源。為了避免此一碰撞,網路可排程UE之PUSCH,使得僅該等UE之一者將傳輸PUCCH格式3。
在第二實施例中,由以下方程式給定由UE使用以識別PUCCH格式3資源之資源索引:
其中n static_resource 係藉由使用(例如)RRC發信號所明確及靜態指派的資源索引,n dynamic_resource 係在一或若干個DL指派中所指示的一動態資源指示項,n implicit 係(例如)針對一或若干個DL指派之CCE位置所導出的隱含資源指示項,在使用正常PUCCH格式3之情況下=5,及在使用縮短PUCCH格式3之情況下=4。若不存在資源索引或指示項n static_resource n dynamic_resource n implicit 之任何者(即,不是用以用信號發送資源索引),則在公式(4)中將n static_resource n dynamic_resource n implicit 設定為零。大體上,提供可用於一給定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之一資源區塊之多工容量或正交序列數目,及N DFTS-OFDM 係(例如)就資源區塊而言存在的PUCCH格式3之總數目。
在一實施例中,藉由以下公式給定由PUCCH格式3所使用的資源區塊:
其中Nstart係可在來自頻帶邊緣之數個PRB中所給定的PUCCH格式3之開始位置。在一實施例中,藉由以下公式給定用於PUCCH格式3之正交序列:
更大體而言,此第二實施例之一可能實施係用以將一模運算應用於發信號或導出的PUCCH資源索引,即,
其中n PUCCH-sig 係所發信號資源索引或(例如)根據隱含及明確發信號索引之總和(n static_resource +n dynamic_resoource +n implicit )所導出的一資源索引以待在子訊框中使用,及N DFTS-OFDM-PUCCH係在給定子訊框中可用的PUCCH格式3資源之總數目。函數f 1(n)及f2(n)分別將一給定資源索引n映射至PRB及OCC。
圖6a係根據實施例之依一無線通信系統之UE之方法之一流程圖。該方法係用於識別待用於在一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該方法包括:
- 610:自一伺服RBS接收一資源索引。
- 620: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圖6b係依根據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之UE之方法之一流程圖。該方法包括自一伺服RBS接收一資源索引之啟始步驟610。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之步驟620包括:
- 621: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一PRB,其中該所識別PRB係相同的,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在一實施例中,可基於由上文方程式(2)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該PRB。
- 622:基於由上文方程式(3)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圖6c依上文所描述的第二實施例之UE之方法之一流程圖。該方法包括自一伺服RBS接收一資源索引之啟始步驟610。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步驟620包括:
-623: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PRB之一總數目而計算一所修改資源索引。
- 624: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可根據該所接收資源索引作為被除數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PRB之總數目作為除數之一模運算來計算該所修改資源索引。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可基於上文方程式(5)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一PRB。此外,可基於由上文方程式(6)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在圖8a中示意圖解說明根據實施例之UE 800。該UE 800經組態以:待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使用;及識別待用於在一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該UE包括:一接收單元810,其經調適以自一伺服RBS接收一資源索引;及一識別單元820,其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在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一PRB,其中該所識別PRB係相同的,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該識別單元820可經調適以基於由上文方程式(2)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該PRB。該識別單元820亦可經調適以基於由上文方程式(3)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在上文所描述的第二實施例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PRB之總數目而計算一所修改資源索引;及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在此實施例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該識別單元820可經調適以根據該所接收資源索引作為被除數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PRB總數目作為除數之一模運算來計算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該識別單元820可經調適以基於由上文方程式(5)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PRB。此外,該識別單元820可經調適以基於由上文方程式(6)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上文參考圖8a所描述的單元係邏輯單元且並不一定對應於分開的實體單元。
圖8b示意圖解說明為揭示在圖8a中所圖解說明的實施例之一替代方式之UE 800之一實施例。該UE 800包括用於自一伺服RBS接收一資源索引之該接收單元810。該UE 800亦包括可為一單一單元或複數個單元之一處理單元854。此外,該UE 800包括依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一EEPROM(可電拭除式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一快閃記憶體或一磁碟)形式之至少一電腦程式產品855。該電腦程式產品855包括一電腦程式856,該電腦程式856包括程式碼構件,當在該UE 800上運行程式碼構件時,導致該UE 800上之該處理單元854執行前文結合圖6a至圖6c所描述的程序步驟。
因此,在所描述的實施例中,該UE 800之電腦程式856中之程式碼構件包括一識別模組856a,該識別模組856a用於基於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控制資訊之資源,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PRB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因此,可實施該等程式碼構件作為在電腦程式模組中所結構化的電腦程式碼。該模組856a本質上執行圖6a中之流程之步驟620,以模擬在圖8a中所描述的網路程式碼。換言之,當在該處理單元854上運行該模組856a時,該模組856a對應於圖8a之該單元820。
雖然在上文結合圖8b所揭示的實施例中,實施程式碼構件作為一電腦程式模組(當在該UE 800上執行時,導致該UE執行上文結合圖6a所描述的步驟),但是在替代實施例中,可至少部分地實施該等程式碼構件之一或多者作為硬體電路。
圖7係在可實施上文所描述的方法之一UE中之一配置700之一方塊圖。將明白在圖7中所描繪的功能方塊可依照種類繁多的等效方式來組合及重新配置,且許多功能可由一或多個適當程式化數位信號處理器來執行。此外,可依各種方式來改變由在圖7中所描述的功能方塊所提供或交換的資訊及連接,以使一UE能夠實施在UE操作中所涉及的其他方法。
如在圖7中所描述,一UE透過一天線702而接收一DL無線電信號,且通常在前端接收器(Fe RX)704中將該所接收無線電信號降頻轉換成一類比基頻帶信號。由具有一頻寬BW0之一類比濾波器706在頻譜上塑形該基頻帶信號,且由一類比對數位轉換器(ADC)708將由該濾波器706所產生的該所塑形基頻帶信號自類比形式轉換成數位形式。由具有對應於包含於DL信號中之同步信號或符號之頻寬之一頻寬BWsync之一數位濾波器710進一步在頻譜上塑形該數位化基頻帶信號。提供由該濾波器710所產生的所塑形信號給一小區搜尋單元712,該小區搜尋單元712實行搜尋如指定用於特定通信系統(例如,3G LTE)的小區之一或多種方法。通常,此等方法涉及偵測所接收信號中之預定主要及/或次要同步頻道(P/S-SCH)信號。
亦由該ADC 708提供該數位化基頻帶信號給具有該頻寬BW0之一數位濾波器714,且提供該所濾波數位基頻帶信號給一處理器716,該處理器716實施一快速傅立葉變換(FFT)或產生該基頻帶信號之一頻域(頻譜)表示之其他適合演算法。一頻道估計單元718自該處理器716接收信號,且基於由一控制單元720所提供的控制及時序信號而產生若干副載波i與小區j之一頻道估計Hi,j,該控制單元亦提供此控制及時序資訊給該處理器716。
該估計器718提供頻道估計Hi給一解碼器722及一信號功率估計單元724。亦自該處理器716接收信號之該解碼器722經適當組態以:自RRC擷取資訊或如上文所描述的其他訊息,且通常產生在UE中遭受進一步處理之信號(未展示)。該估計器724產生所接收信號功率量測(例如,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副載波功率Si、信號干擾比(SIR)等之估計)。該估計器724可回應於由該控制單元720所提供的控制信號而依各種方式產生RSPR、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項(RSSI)、接收副載波功率Si、SIR之估計及其他相關量測。通常,在UE之進一步信號處理中使用由該估計器724所產生的功率估計。該估計器724(或搜尋器712,就此而言)經組態以包含一適當信號相關器。
在圖7中所描述的配置中,該控制單元720記錄實質上組態該搜尋器712、處理器716、估計單元718及估計器724所需的一切。對於該估計單元718,此包含方法及小區識別兩者(針對參考信號擷取及參考信號之小區特定攪碼)。該搜尋器712與該控制單元720之間的通信包含小區識別及(例如)循環前置項組態。該控制單元720可判定若干種可能估計方法之哪者係由該估計器718及/或該估計器724使用以供在所偵測小區上量測。此外,通常可包含一相關器或實施一相關器功能之該控制單元720可接收由網路用信號發送的資訊且可控制Fe RX 704之開啟/關閉時間。
該控制單元720提供適當資訊給一編碼器726,該編碼器726產生提供給一前端傳輸器(FE TX)728之調變符號或相似資訊,該前端傳輸器728產生適合於通信系統之一傳輸信號。如在圖7中所描繪,提供該傳輸信號給該天線702。具有該編碼器726之該控制單元720經適當組態以產生RRC及由UE發送至網路之其他資訊,如上文所描述。
可由處理儲存於一或多個記憶體中之資訊之一或多個適當程式化電子處理器、邏輯閘集合等來實施控制單元及UE之其他區塊。如上文所註釋,UE包含記憶體或適合於實行方法且與控制單元及由該控制單元所執行的軟體協作而接收及產生上文所描述的信號之其他資訊儲存功能。所儲存資訊可包含使該控制單元能夠實施上文所描述的方法之程式指令及資料。將明白該控制單元通常包含促進其操作之計時器等。
上文所提及及描述的實施例僅被給定作為實例且不應係限制性的。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之其他解決方案、使用、目的及功能可係可行的。
縮寫
3GPP 第三代行動通信夥伴合作計畫
ACK 應答
CA 載波聚合
CAZAC 恆定振幅零自動相關
CC 分量載波
CCE 控制頻道元素
CIF 載波指示項欄位
CN 核心網路
DCI 下行鏈路控制資訊
DFT 離散傅立葉變換
DFTS DFT展頻
DL 下行鏈路
eNB,eNodeB 演進節點B
E-UTRAN 演進UTRAN
UTRAN 全球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
FDD 分頻多工
HARQ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
LTE 長期演進
MAC 媒體存取控制
MHz 兆赫茲
NACK 否定應答
OCC 正交涵蓋碼
OFDM 正交分頻多工
PCC 主要分量載波
PDCCH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PDSCH 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
PRB 實體資源區塊
PUCC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RE 資源元素
Rel-10 版本10
Rel-8 版本8
RRC 無線電資源組態
SCC 次要分量載波
SRS 探測參考信號
TPC 傳輸功率控制
UE 使用者設備
UL 上行鏈路
UMTS 全球行動電信系統
110a...無線電基地台
110b...無線電基地台
110c...無線電基地台
150...使用者設備
190...核心網路
700...配置
702...天線
704...前端接收器
706...類比濾波器
708...類比對數位轉換器
710...數位濾波器
712...小區搜尋單元
714...數位濾波器
716...處理器
718...頻道估計單元
720...控制單元
722...解碼器
724...信號功率估計單元
726...解碼器
728...前端傳輸器
800...使用者設備
810...接收單元
820...識別單元
854...處理單元
855...電腦程式產品
856...電腦程式
856a...識別模組
圖1係圖解說明可實施實施例之一LTE網路之一方塊圖。
圖2a圖解說明LTE下行鏈路實體資源。
圖2b圖解說明LTE時域結構。
圖2c圖解說明一LTE下行鏈路子訊框。
圖3a圖解說明PUCCH資源之時槽邊界上之頻道跳躍。
圖3b圖解說明不同PUCCH格式之資源區塊之分配之一實例。
圖4圖解說明5個20 MHz的分量載波之一載波聚合。
圖5a至圖5b分別圖解說明正常PUCCH格式3及縮短PUCCH格式3之傳輸方案。
圖6a至圖6c係根據實施例之由UE所執行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7係圖解說明可實施在圖6a至圖6c之流程圖中所圖解說明的方法之UE中之一配置之一方塊圖。
圖8a至圖8b係圖解說明根據實施例之UE之方塊圖。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16)

  1.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使用者設備中識別待用於在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之方法,該方法包括:自一伺服無線電基地台接收一資源索引(610),及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620),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識別該資源(620)包括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一實體資源區塊(621),其中該所識別實體資源區塊係相同的,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該實體資源區塊: 其中n PUCCH 係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識別該資源(620)包括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 而識別一正交序列(622): 其中n PUCCH 係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識別該資源(620)包括: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總數目而計算一所修改資源索引(623),及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624),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根據該所接收資源索引作為被除數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實體資源區塊之該總數目作為除數之一模運算來計算該所修改資源索引。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624)包括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一實體資源區塊: 其中係該所修改資源索引,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及N start 係實體資源區塊之該有限集之一開始位置。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624)包括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 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其中係該所修改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9.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使用者設備(800),該使用者設備(800)經組態以識別待用於在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格式3上傳輸控制資訊之一資源,該使用者設備包括:一接收單元(810),其經調適以自一伺服無線電基地台接收一資源索引,及一識別單元(820),其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待用於在一子訊框中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該資源,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10.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而識別一實體資源區塊,其中該所識別實體資源區塊係相同的,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11. 如請求項10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該實體資源區塊: 其中n PUCCH 係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 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其中n PUCCH 係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13.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進一步經調適以:基於該所接收資源索引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總數目而計算一所修改資源索引;及基於該所修改資源索引而識別該資源,其中該所識別資源係在實體資源區塊之一相同有限集內,無論在該子訊框中是否使用一正常或一縮短PUCCH格式3。
  14.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進一步經調適以根據該所接收資源索引作為被除數及可用於PUCCH格式3之實體資源區塊之該總數目作為除數之一模運算來計算該所修改資源索引。
  15. 如請求項14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的n PRB 而識別一實體資源區塊: 其中,係該所修改資源索引,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及N start 係實體資源區塊之該有限集之一開始位置。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使用者設備(800),其中該識別單元(820)經調適以基於由以下方程式所給定一正交序列索引n oc 而識別一正交序列: 其中係該所修改資源索引,及係可用於該子訊框之一第二時槽中之一實體資源區塊之數個正交序列。
TW100126846A 2010-08-20 2011-07-28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TWI520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565810P 2010-08-20 2010-08-20
PCT/SE2011/050303 WO2012023892A1 (en) 2010-08-20 2011-03-18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578A TW201212578A (en) 2012-03-16
TWI520520B true TWI520520B (zh) 2016-02-01

Family

ID=4416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846A TWI520520B (zh) 2010-08-20 2011-07-28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4)

Country Link
US (3) US8954064B2 (zh)
EP (2) EP2849381B1 (zh)
JP (1) JP5759001B2 (zh)
KR (1) KR101633964B1 (zh)
CN (2) CN103222224B (zh)
AU (1) AU2011292472B2 (zh)
BR (1) BR112013003620B1 (zh)
CA (1) CA2808860C (zh)
CL (1) CL2013000495A1 (zh)
DK (2) DK2606599T3 (zh)
ES (2) ES2530739T3 (zh)
HK (2) HK1187746A1 (zh)
HU (1) HUE024571T2 (zh)
IL (1) IL224647A (zh)
MA (1) MA34463B1 (zh)
MX (1) MX2013001971A (zh)
MY (1) MY164713A (zh)
NZ (1) NZ607299A (zh)
PT (1) PT2849381T (zh)
RU (1) RU2551899C2 (zh)
SG (1) SG187788A1 (zh)
TW (1) TWI520520B (zh)
WO (1) WO2012023892A1 (zh)
ZA (1) ZA201301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3304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JP5677465B2 (ja) * 2010-01-11 2015-02-25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キャリア集成
MA34463B1 (fr) 2010-08-20 2013-08-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gencement et procédé d'identification de ressources de format 3 pucch
KR101285398B1 (ko) * 2010-09-08 2013-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72513B2 (en) 2010-10-11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2469609B (zh) * 2010-11-16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配置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02098086B (zh) * 2010-12-30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EP2696521B1 (en) * 2011-04-04 2019-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10455554B2 (en) * 2011-06-01 2019-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arrangement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having only single component carrier available in uplink direction
WO2013015576A2 (ko) * 2011-07-27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92760A1 (en) * 2011-08-12 2014-07-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ackward Compatibility of PUCCH Formats
KR101903209B1 (ko) 2011-08-12 2018-10-01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및 수신 방법
WO2013056741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imeslot allocation in uplink cdma
CN102448122B (zh) * 2011-12-30 2017-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子帧中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基站
US9877306B2 (en) 2012-03-09 2018-01-23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channel forming method
EP2663001B1 (en) * 2012-05-07 2015-07-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OFDM symbol receiving and demodulating apparatus and demodulating method
US10057893B2 (en) * 2012-05-10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with uplink channel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perations
JP5943075B2 (ja) * 2012-06-20 2016-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RU2604808C2 (ru) 2012-08-03 2016-12-10 Нокиа Солюшнс энд Нетуоркс О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245507B2 (en) * 2012-11-02 2022-02-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uplink HARQ-ACK resources for LTE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US9602261B2 (en) * 2013-02-18 2017-03-2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dicat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in enhanc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echnolog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412673B (zh) * 2013-04-25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间载波聚合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基站和设备
KR102222880B1 (ko) * 2013-10-11 2021-03-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06532B2 (en) 2014-02-21 2017-07-11 Blackberry Limited TDD and FDD joint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s in LTE-advanced
US10554365B2 (en) * 2014-08-15 2020-02-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MBMS for a WTRU with reduced bandwidth
JP6629863B2 (ja) * 2014-12-31 2020-01-15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ユーザ機器、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12040546A (zh) * 2015-02-10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用户终端及载波调度指示方法
CN106162888B (zh) * 2015-04-10 2022-11-08 夏普株式会社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JP6081531B2 (ja) * 2015-06-26 2017-02-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6559101B (zh) * 2015-09-25 2019-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频域扩频、解扩频方法及装置
JP6682890B2 (ja) * 2016-02-05 2020-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および無線端末の通信方法
US11399370B2 (en) * 2016-03-31 2022-07-26 Mediatek Inc. Virtual carrier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 with large carrier bandwidth
WO2017179833A2 (ko) * 2016-04-10 2017-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734671A (zh) * 2016-08-12 2018-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下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WO2018030950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ne-segment pucch formats
US11234220B2 (en) * 2016-10-05 2022-01-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US11350417B2 (en) * 2016-10-17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EP3544349B1 (en) * 2016-11-16 2024-02-14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data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EP3566522B1 (en) * 2017-02-01 2022-10-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10841904B2 (en) 2017-02-02 2020-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AU2018216827B9 (en) * 2017-02-02 2022-07-14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MX2019010849A (es) 2017-03-17 2019-10-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ocedimiento de transmis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aparato, dispositivo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red de acceso y sistema.
JP7269164B2 (ja) * 2017-03-23 2023-05-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JP7206185B2 (ja) * 2017-03-23 2023-01-1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ES2905000T3 (es) 2017-06-16 2022-04-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eño conjunto de correspondencia de recursos de DM-RS y PT-RS
US10687352B2 (en) * 2017-06-23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clustered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US11304146B2 (en) * 2017-08-03 2022-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771214B2 (en) * 2017-09-11 2020-09-0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l framework
CN111713152B (zh) * 2018-02-13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37456A (zh) * 2018-04-05 2020-1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基站
WO2020006027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ltra-reliability design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in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3690B1 (en) * 2004-10-01 2008-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Quality-of-Service (QoS)-aware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dedicated channels
KR101380558B1 (ko) * 2007-06-19 2014-04-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운딩 기준신호의 전송방법
KR20090015778A (ko) 2007-08-08 2009-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 방법
US8787181B2 (en) 2008-01-14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randomization
US8630240B2 (en) * 2008-02-19 2014-0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pping between logical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block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149767B2 (en) * 2008-03-13 2012-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assigning resources for the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LTE
US8699426B2 (en) * 2008-03-26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431774B (zh) * 2008-11-28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与装置、基站
US8483149B2 (en) * 2008-12-05 2013-07-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lanking
CN107104780B (zh) * 2009-10-01 2020-10-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US10135595B2 (en) * 2010-06-21 2018-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apping indicator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09155B2 (en) * 2010-07-16 2013-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01908950B (zh) * 2010-08-16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9369234B2 (en) * 2010-08-16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MA34463B1 (fr) * 2010-08-20 2013-08-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gencement et procédé d'identification de ressources de format 3 puc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46032A1 (en) 2012-02-23
EP2606599A1 (en) 2013-06-26
RU2013112371A (ru) 2014-09-27
CN103222224B (zh) 2015-09-23
IL224647A (en) 2016-11-30
KR101633964B1 (ko) 2016-06-27
ES2636642T3 (es) 2017-10-06
WO2012023892A1 (en) 2012-02-23
MX2013001971A (es) 2013-05-09
US20150092719A1 (en) 2015-04-02
BR112013003620A2 (pt) 2016-08-23
CA2808860A1 (en) 2012-02-23
NZ607299A (en) 2014-05-30
PT2849381T (pt) 2017-06-06
JP2013536643A (ja) 2013-09-19
HUE024571T2 (hu) 2016-02-29
ES2530739T3 (es) 2015-03-05
HK1216957A1 (zh) 2016-12-09
US8954064B2 (en) 2015-02-10
HK1187746A1 (zh) 2014-04-11
AU2011292472A1 (en) 2013-03-07
DK2606599T3 (en) 2015-03-23
SG187788A1 (en) 2013-03-28
JP5759001B2 (ja) 2015-08-05
ZA201301171B (en) 2014-04-30
MY164713A (en) 2018-01-30
AU2011292472B2 (en) 2014-11-27
EP2849381A1 (en) 2015-03-18
DK2849381T3 (en) 2017-07-03
CN105024796B (zh) 2019-06-04
US20210120545A1 (en) 2021-04-22
MA34463B1 (fr) 2013-08-01
TW201212578A (en) 2012-03-16
KR20130101512A (ko) 2013-09-13
RU2551899C2 (ru) 2015-06-10
EP2849381B1 (en) 2017-05-03
CA2808860C (en) 2018-04-24
CN103222224A (zh) 2013-07-24
US10897751B2 (en) 2021-01-19
CN105024796A (zh) 2015-11-04
BR112013003620B1 (pt) 2021-12-21
CL2013000495A1 (es) 2013-08-30
EP2606599B1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0520B (zh) 識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格式3之資源的配置及方法
US987661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146403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EP3410772B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925544B (zh) 无线通信***中的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10522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퍼런스 신호 및 데이터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6122390A2 (en) Harq ack/nack bundling of feca
US20180309533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451600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20047983A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021631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